检具内校作业规范

合集下载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版本:1.0A编制:审核:同意:密级:内部资料公布日期:目录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硬度计旳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深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卡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厚度仪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量检具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

量检具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

量检具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内部量检具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校准。

2.依据规范《GB/T1958-200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3.环境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50%±10量检具必须在标准环境下静止最少24h,才能进行测量。

4.校准项目4.1外观:保证外观完好无损,无杂物,无油污,无生锈。

4.2尺寸测量:使用CMM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尺寸测量。

5.校准方法5.1外观:目视检查5.2尺寸测量:见表1Responsible: Page:1/18 Status: 20. Mai. 2020 Source: 量检具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Index: 100Responsible:Page:2/18Status: 20. Mai. 2020Source: 量检具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Index: 100公差序号公差带与应用示例 设备 检测方法1.1 直线度CMM将被测零件平稳放置在三坐标测试台上。

1.在被测面的截面上测取若干个点的坐标值。

2.通过三坐标软件利用所有测得的点坐标值计算出直线度误差。

1.2 直线度Responsible:Page:3/18Status: 20. Mai. 2020Source: 量检具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Index: 1001.3 直线度CMM将被测零件平稳放置在三坐标测试台上。

1.测得被测圆柱并用其轴线作为基本坐标系。

2.在被测圆柱内测取若干个圆的坐标值。

3.通过三坐标软件利用所有测得的圆坐标值计算出直线度误差。

2.1 平面度CMM将被测零件平稳放置在三坐标测试台上。

1.在被测平面所有范围内,均匀测得若干个点的坐标值。

2.通过三坐标软件利用所有测得的点坐标值计算出平面度误差。

Responsible:Page:4/18Status: 20. Mai. 2020Source: 量检具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Index: 1003.1 圆度CMM将被测零件平稳放置在三坐标测试台上,同时调整被测零件的轴线,使它平行于坐标轴Z.1.按一定布点测出在同一测量截面内的各点坐标值X,Y 。

WD-QA-008 检具内部校准通用规程

WD-QA-008 检具内部校准通用规程

WD-QA-008 检具内部校准通用规程本文件旨在确保___内部所有自制检具、夹具等得到有效管理和内部校准,以保证产品质量。

为此,制定了本内部检具校准规程。

适用范围是___内部所有自制检具、夹具等。

本规程中没有定义。

参考文件是测量仪器管理程序,记录是检具内部校准报告。

计量员负责内部校准工作,包括记录和发出内部校准报告。

同时,计量员还负责制定内部检具校准规程,并提交质量经理审核内部校准报告。

实施内部校准人员需要经过相关的仪器校验技能培训,并熟练操作测量室各种检测设备。

根据《量具登记表及校验计划》要求,计量人员合理制定自制检具、夹具的校准周期。

一般检具为一年,夹具为验收时一次性校准。

到期需要内部校准的自制检具需要进行内部校准。

校准使用工具和设备包括CMM、卡尺、千分尺、卷尺、量块、大理石、无水酒精、防锈油等。

校准环境需要符合标准要求。

___When it comes to checking fixture design and build。

thereare ___:1.Archive the C table from the Checking Fixture Design & Build Checklist along with the n ___.2.Number the checking fixtures and record them in the Measuring ___.3.After n。

___ spraying a small amount of rust-proof oil.4.When ___。

be gentle and place them back in their boxes after use.5.___.6.___ fixtures not used for an extended d。

inspect them oncea week and keep records。

自制检具校准规范

自制检具校准规范
5.注意事项
5.1自制检具的测量面不应有锈迹、毛刺和划痕等缺陷;使用中的检具不应有明显影响外观和使用质量的缺陷。
5.2测量检具时应避免使检具表面被划伤、磕伤,造成测量误差。
5.3取放检具的避免直接碰角其测量面,引起锈蚀,检具校准完毕,应立即清洗,擦干净后涂以不含水份且不带酸性的防锈油装入盒内待用,存放于干燥清洁的地方。
10.支持性文件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6)新检具的管理
a.对于新检具外协厂或模具加工须提供全尺寸报告,做为今后校准的参考依据。
b.新检具入厂后应移入仪器管理室,仪器管理员依据图纸对全尺寸进行检定,合格后编号、标识移入检具待用区。
c.新检具的图纸由品质部做为部门内控文件管理,加盖部门章。
埃罗西(天津)电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编号
支持文件
自制检具校准规范
(1)制造厂名或商标(自制的可以不表明这项,见图纸);
(2)被检验工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代号;
(3)检具的用途代号(单头双极限量规可以不标志):
T----表示通规的用途代号;
Z----表示止规的用途代号。
(4)出厂年号(见图纸标注日期)。
(5)检具应经过稳定性处理,应有产品合格证。
7.2.2校准
(1)检定室环境确认:检定检具尺寸属于精测量,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对检定室内的温度和检具在室内放置的时间、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温度23±3℃、湿度40%-60%RH)。
8.3使用后,必须把检具用棉丝擦干净,放在其木盒内保存。如果天气潮湿,或者放的时间较长,应该在擦干净后在涂上一层薄薄的防锈油或凡士林,放入盒内保存。放检具的地方必须干燥。
8.4检具必须进行定期的检定,经检定合格后应出具检测报告在产品上做好标识。

计量器具内校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规范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合用性,保持完好。

合用于公司内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环规与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内校由计量室有证书资质人员实施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投影仪,外校合格的法码等。

1、温度: 23 ±2 ℃2、湿度: 50 ±20 %RH6.1.1、校检项目 :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校验仪器与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 1-100mm 38 块 2 级〕。

6.1.3 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 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 干净, 无污渍、 锈迹, 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 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 3~5 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者其组合进行校准, 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 不能大于 6.1.3 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内。

校准周期: 6 个月。

6.2.1、校验项目 :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校准点190 290卡尺量程 0-150mm 0-200mm 0-300mm140 120 200100 50 10050 20 40校验仪器与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 1-100mm 38 块 2 级〕6.2.3 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2、示值误差检测:量程X 围内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

要求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 0.005mm3 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内。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一、引言计量器具是用于测量和检验各种物理量的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各行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内校(内部校验)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计量器具的内校工作,确保内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内校的目的内校的目的是检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其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内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计量器具的偏差,确保其在测量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内校的方法1.选择校验设备:根据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校验设备。

校验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准备校验材料:根据内校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校验材料,例如标准样品、校验盘等。

校验材料应具有相对准确度较高且稳定的特性。

3.内校流程:按照内校规程,进行内校的具体操作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检查校验设备的状态和准确性,保证其正常运行。

准备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确保其处于可内校状态。

–校验:根据内校要求和被测量的计量器具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校验操作。

记录校验结果,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处理不合格:对于校验结果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及时进行维修、调整或更换,确保其符合内校要求。

–记录与报告:记录内校的相关数据和过程,编制内校报告,包括校验结果、不合格处理情况等。

报告应存档备查。

4.内校周期: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内校的周期。

常见的内校周期有日常内校、定期内校和验收内校等。

不同的计量器具可能需要不同的周期来进行内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内校的要求1.计量器具的内校应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

内校人员应熟悉内校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具备相应的仪器操作和维护能力。

2.内校应在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干扰和误差。

内校环境应具备相对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3.内校应严格按照内校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

1 目的对公司的计量器具进行部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围适用于公司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环规及电子秤的部校准。

3.职责:校由计量室有证书资质人员实施4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投影仪,外校合格的法码等。

5 环境条件1、温度: 23 ±2 ℃2、湿度: 50 ±20 %RH6 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

6.1.3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卡尺量程校准点(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

校准周期:6个月。

6.2千分尺6.2.1、校验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6.2.3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2、示值误差检测:量程围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

要求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0.005mm3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

校准周期:6个月6.3螺纹塞规6.3.1、校验项目外径、中径、6.3.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外径千分尺,外校合格螺纹千分尺,外校合格投影仪验6.3.2校验步骤1外径检测:千分尺归零后,量取塞规的外径2.中径检测:据螺距选取相应一组量头,将待校螺纹牙规、牙沟的油污、铁屑擦净,把其中一个量头插在零件的螺纹牙沟,另一个骑在牙尖上,用棘轮仔细测量。

钢直尺内校规程

钢直尺内校规程
一.目的
规范仪器实施管理与定期校验.确保其精密度与准确度靠性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钢直尺内校测量作业。
三.校准范围
仪器名称测量项目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
钢直尺长度0~30㎝±0.2㎜
四.校正方法
4.1将需要校正的钢直尺作清洁。
4.2每个钢直尺用校正合格的数显卡尺分别取五个长度测量点测量,每个测量点分别测量五次,观看实际测量值及平均值与标准值是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
4.3校正完毕,分类摆好仪器,做好相关测量校正记录。
五.注意密度与准确度。
5.2定期维护仪器清洁及保养,定期给仪器打防锈油,避免仪器生锈影响仪器使用寿命。

量具内校规程

量具内校规程

1、数显卡尺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数显卡尺的内部校准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半年一次7相关记录《内校记录》2、数显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每半年一次7相关记录《内校记录》1目的对FRT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FRT的内部校准。

塞尺内校操作规范

塞尺内校操作规范

塞尺内校操作规范1.0目的为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用的计量器具能溯源至国家标准,保持其量值的准确可靠,规范内校操作,特制订本内校操作规范。

2.0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0.02~3.00)mm长度为(75~300)mm塞尺的首次校准、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

3.0职责3.1内校人员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计量校准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

3.2 计量室根据校准计划安排,通知各部门送检。

3.3 各部门负责人员将仪器送计量室校准。

4.0定义首次校准---对从未校准过的塞尺所进行的校准(通常是厂家出厂时的校准)。

后续校准---首次校准后的校准。

使用中校准---检验使用中的塞尺是否符合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使用是否正确、可靠。

绝对误差=被校指示值- 标准值5.0内容5.1 校准装置:数显千分尺5.2 要求5.2.1 所用装置应有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合格,每年需校准一次。

并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5.2.2校验环境:常温常湿。

温度:(20±5)℃湿度(30~80)%5.3 校准项目表1 校准项目5.3.1外观5.3.1.1 目力观察。

首次校准的塞尺的工作面应无划痕、毛刺、锈斑;后续校准的塞尺工作面允许有不影响使用计量特性的外观缺陷。

5.3.1.2 保护板上应标出制造厂名(或厂标)、规格、出厂编号,每片塞尺上均应标出厚度的标称值。

5.3.2 相互作用手感试验。

塞尺与保护板的联接应可靠,塞尺绕联接件转动应灵活,不得有松动和卡滞现象。

5.3.3 工作面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测量或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

表2 工作面表面粗糙度5.3.4 塞尺厚度每片塞尺选择几个受检点用数显千分尺测量,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塞尺的厚度值,取塞尺厚度值与其标称值之差作为测量结果。

5.4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4.1 将校准数据进行整理,按表3塞尺厚度偏差判断塞尺是否合格,将校准结果记录于规定的“仪器计量校准记录表”中。

检具内部校准通用规程

检具内部校准通用规程

1.1.为保证自制检具、夹具等有效管理,并使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特制订本内部检具校准规程。

2.0SCOPE 范围2.1适用于MMK公司内部所有自制检具、夹具等。

3.0DEFINITIONS定义None 无4.0REFERENCE DOCUMENTS参考文件4.1测量仪器管理程序5.0RECORDS 记录5.1检具内部校准报告6.0RESPONSIBILITY职责6.1计量员负责内部校准工作,作好记录并发出内部校准报告。

6.2计量员负责制定内部检具校准规程,提交质量经理审核内部校准报告。

7.0PROCESS 流程7.1 人员资格要求实施内部校准人员应经过必须经过相关的仪器校验技能培训,且能熟练操作测量室各种检测设备。

7.2校准计划及周期计量人员根据《量具登记表及校验计划》要求,合理制定自制检具、夹具的校准周期,一般检具为一年,夹具为验收时一次性校准,对到期需内部校准的自制检具实施内部校准。

7.3校准使用工具及设备CMM卡尺千分尺卷尺量块大理石无水酒精防锈油等7.4校准环境要求为保证检具测量的准确性,要求内部校准时,检具需要实验室环境内放置4小时以上,以减少因温湿度而影响到测量精度。

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5℃,湿度40%-80%内。

7.5校准说明7.5.1 外观检具、夹具的使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

使用中检具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的外观缺陷。

1制造厂名或商标(自制的可以不表明这项,见图纸);2检具的基本尺寸和公差代号;3检具的用途代号(单头双极限量规可以不标志):T----表示通规的用途代号;Z----表示止规的用途代号。

4检具应经过稳定性处理,应有出厂检验报告,图纸,操作说明等信息。

7.5.2实施校准1. 为保证校准的准确性,待校检具需在实验室环境内放置4小时以上。

2. 校准仪器的选择根据被校准检具的尺寸公差选用检定仪器。

其原则为:测量仪器的分辨率是被测量尺寸公差的10 倍。

3.根据图纸标注的尺寸,对测量件关键尺寸进行校准。

塞尺内校操作规范

塞尺内校操作规范

塞尺内校操作规范塞尺内校是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其使用范围广泛。

为了保证塞尺内校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下面是塞尺内校操作规范的一般要求: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塞尺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尺子表面是否平整,没有明显凹凸或磨损。

2.清洁塞尺和测量台,确保无尘、无污垢,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检查塞尺的刻度是否清晰可读,如有模糊或磨损现象,需要更换塞尺。

二、塞尺的放置1.将塞尺放在测量台上,确保塞尺与测量台接触面平整。

2.使用螺丝将塞尺固定在测量台上,确保塞尺不会在测量过程中移动。

三、测量过程1.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塞尺上,确保其平稳且与塞尺接触紧密,以减小测量误差。

2.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或千分表)测量塞尺上指示的长度,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3.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塞尺水平,并用手指轻轻按压待测物体,使其与塞尺接触更紧密以提高测量精度。

4.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由于个别偏差引起的误差。

5.避免使用力度过大的手段调整塞尺,以免损坏塞尺或导致测量偏差。

6.在测量完成后,将待测物体从塞尺上移开,并将塞尺安置在固定台上,以免损坏塞尺。

四、操作注意事项1.切勿将塞尺用于非工作范围内的测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2.尽量避免使用硬物或尖锐物品在塞尺上进行划线或切削,以免造成塞尺的损坏或磨损。

3.使用塞尺时应注意避免受到外来干扰,如防止风力对塞尺的影响、避免在较大的振动环境中进行测量等。

4.每次使用塞尺后都要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塞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定期校准塞尺,确保其测量准确性,校准频率一般为每年一次或根据使用情况而定。

五、记录和存档1.在进行测量时,要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数值和测量时间,以便后续比较和分析。

2.将测量记录存档,并注明相关信息,如测量人员、测量仪器、校准日期等,以便日后查阅和审查。

总之,塞尺内校作为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遵守塞尺内校操作规范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计量检测器具内校作业指导书

计量检测器具内校作业指导书
5、计量器具控制
5.1校准条件:温度(20±5)0C;温度不超过80%RH。
5.2序号、校准项目、校准设备、判定标准
5.3外观4.1
5.4各部分相互作用4.2
5.5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
5.6示值误差量块(31798)
6、校准方法:
6.1外观:目力观察
6.2各部分相互作用:目力观察和手动试验
6.3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在测量范围内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小时内示值的变化不超过规定值。
4.1.2检测工具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4.1.3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检测工具,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各部分相互作用:
4.2.1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隐,不应有阴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4.2.2螺钉的作用应可靠,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有不超过1/2转。
4.3数字显示器的示值稳定性:1小时内不超过0.01(单位)。
4.4检测工具示值误差
4.4.1通用卡尺类
测量范围分度值(分辨力)
0.01mm,0.02mm,0.05mm,0.10mm
允许误差
0mm-150mm±0.02mm;±0.05mm,±0.10mm
>150mm-200mm±0.03mm
>200mm-300mm±0.04mm±0.08mm
计量检测器具内校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公司内校流程,为内校人员提供作业依据。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字类)为0.01mm;0.02mm;0.05mm和0.10mm,测量上限至2000mm通用测量工具的校准。

计测器具内校管理规范

计测器具内校管理规范

计测器具内校管理规范一、目的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大部分计量器具送检外校,其中对部分没有送外校、或无法外校的、或外校后使用频繁的器具进行不定期的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以保持完好。

二、范围适应于游标卡尺、电子秤、温湿度计、万用表等的内部校准。

三、校准基准: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电子秤、温湿度计、万用表等。

四、校准步骤:4.1、卡尺内校程序:4.1.1 卡尺的类型4.1.1.1游标卡尺:由尺身、尺框和深度三部分组成。

其刀口内量爪用于测量内尺寸,外量爪用于测量外尺寸,尺身背面沟槽中装有深度尺用于测量孔或槽的深度。

(如图1)4.1.1.2带表卡尺该卡尺的尺身有毫米刻线并装有高精度齿条,以齿条为基准带动百分表转动,由此代替游标装置进行读数。

我司带表卡尺的百分表分度值为0.01mm(如图2)4.1.1.3数显卡尺该卡尺尺身装有高精度齿条,齿条运动带动圆形栅格片转动,用光电脉冲计数原理,将卡尺量爪的位移量转变为脉冲讯号,通过计数器和显示器将测量尺寸用数字显示在屏幕上。

(如图3)图1图2图34.1.2校准原理:利用主尺刻线间距与游标刻线间距之差来进行小数部分读数,整数部分由游标尺的零刻线所对应的主尺刻线确定。

4.1.3校准基准:①、外校合格的标准件。

②、选用外校合格的平台。

4.1.4 校准环境及周期:常温,常压,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6个月。

4.1.5校准步骤:4.1.6 判定标准:表示值误差不超过下表所列的标准即为合格:4.1.7 注意事项:4.1.7.1掌握好测力测量力对于卡尺来说是一个影响测量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测量时要掌握好量爪与工件表面接触时的压力,测量面与工件接触后,量爪应能沿工件表面滑动,但不能有松动,跌落的手感,有微动装置的卡尺应使用微动装置。

4.1.7.2注意减少测量孔径的误差用内量爪测孔径时,应先将固定量爪接触孔壁,再移动活动量爪找出最大尺寸,这样的测得值才是孔径尺寸,否则,测得值是弦长或其他尺寸。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要求规范

1 目的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量具(如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环规及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职责:内校由计量室有证书资质人员实施4 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千分尺,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投影仪,外校合格的法码等。

5 环境条件1、温度: 23 ±2 ℃2、湿度: 50 ±20 %RH6 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

6.1.3校验标准6.1.4 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卡尺量程校准点0-150mm 50 100 1400-200mm 20 50 120 1900-300mm 40 100 200 290(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监测设备履历卡》内。

校准周期:6个月。

6.2千分尺6.2.1、校验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6.2.3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2、示值误差检测:量程范围内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4 校正方法:
4.4.1 外观检校:外观不可有碰伤、崩缺、脱漆、毛刺、锈迹及其它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 标记规格无脱落。
4.4.2 功能检校:压紧装置松紧适宜、调节装置及移动装置活动顺畅。 4.4.3 尺寸检校:检具尺寸必须满足被测产品尺寸的要求或者符合检具设计图纸的需要。 4.5 校正周期:
六个月。
4.内容:
4.1 校正环境:
温度: 20±5C°
湿度: < 80% RH 4.2 校正工具:
校正基准件:经校正合格能满足治、夹具尺寸要求的卡尺,千分尺,高度仪,投影仪、塞 尺,等量具。
4.3 校正项目: 4.3.1 外观的检校 4.3.2 功能的检校(针对有压紧装置、调节装置及移动置的组合件治、检具) 4.3.3 尺寸检校(针对用来控制产品质量的相关尺寸的检校)
*************有限公司
作业规范
页码:1 / 1 分发号:
文件名称 编制 审批
1.目的:
检具内校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 生效日期
WI-PZB-013 C/1
2016-12-14
确保本公司所使用之检具执行校验时能有所依据,特制定本作业规范。
2.范围:
本公司内所有检具。
3.权责:
品质部检测工程师按周期对公司内所有检具进行校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