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俄罗斯在历史观和历史问题上的教训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苏联解体的教训

初中历史苏联解体的教训

初中历史苏联解体的教训
苏联解体的教训
一、要注重民生。

苏联不够注重民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过分追求霸权
俄国(苏联)和美国都是在近代崛起的国家,对世界霸权都有很大的欲望。

二战后,两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搞垮对方,都花了很大的精力。

比如美国成立北约,苏联就成立华约,同时,两国在很多重要领域都争锋相对,打压对方。

民生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苏联过分的追求霸权,无疑会对民生产生影响。

2,经济发展不均衡
俄国(苏联)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擅长发展经济的国家,冷战时期,苏联更是把经济玩坏了。

为了在军事上取得优势,苏联疯狂的发展军工业和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最后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现如今,俄罗斯依旧被经济问题所困扰。

3,穷兵黩武
冷战时期,苏联在和美国的军备竞赛、局部对抗中耗费了大量财力。

最惨痛的教训:大国没有资格投降。

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为了解决积重难返的经济问题,妄想和西方国家求和,共同发展经济,这从他的改革中的西化政策以及对西方国家的外交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后来的叶利钦更是全面倒向西方,甚至为了让西方接纳自己,主动把苏联解体。

苏联这样做的意思是:我选择投降,希望大哥能收下我。

结果呢?
西方国家通过北约东扩、休克疗法、车臣战争、经济围堵等一系列操作,把俄罗斯狠狠打脸。

后来俄罗斯也想明白了,只要自己的核武还在,领土不变小,西方国家是不可能接纳自己的,于是干脆和西方国家对着干。

同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惨痛教训:大国没有资格投降。

俄罗斯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

俄罗斯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

渐猖獗,并逐渐通过向政治、经济领域渗透 的方式,为自己谋求合法地位。 行贿 从冷战结束中受益 犯罪之都圣彼得堡 交易包括高浓缩铀
阿里姆坚· 托克塔霍诺夫是俄罗斯黑帮老大。
他长着一张亚洲人的面孔。美国政府称他是 “国际欧亚犯罪组织的主要头目”,他被控“ 销售毒品,非法销售武器和走私被盗汽车”。
光头党的主要特点
2.俄罗斯光头党的人数及兵分布 3.光头党的活动场所
4.光头党的关起的主要原因
5.如何避免遭受光头党的袭击 6光头党-治理
“成为一名光头党很难,但很光荣。光头党
是自己民族和种族的士兴。正是他们站在种 族斗争的最前列……” “在仸何合适的情况下,真正的光头党 人都应当进攻外族人,不断地寻找各种方式 攻击他们。” “外族人侵占了俄罗斯美丼的城市,抢 走了本应属于我们的住房,喝着我们的水, 呼吸着我们的空气,就像贪婪的硕鼠……”

“(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设委员会”(1917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全称 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 委员会,契卡是该委员会俄文缩写的音译。根据F.E. 捷尔仸斯基的建议,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于 1917年12月4日通过了《兲于建立肃反委员会的决 议》;12月20日,设立以捷尔仸斯基为主席的契卡。 12月28日,契卡号召各级地方苏维埃成立肃反委员 会。1918年苏维埃政府在运输部门、军队和边境地 区成立专门的肃反机构。它拥有很大权力 ,可以逮 捕一切反革命分子。1922年2月6日,经全俄中央执 行委员会决定,契卡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后来被 克格勃所取代。-1922年)缩写的音译。
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
二战损失了2660万人

论俄罗斯强盛国家之路给中国的经验与教训

论俄罗斯强盛国家之路给中国的经验与教训

论俄罗斯复兴之路给中国的经验与教训——从叶利钦到普京的安全战略摘要: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重新立国并继承了前苏联大部分力量的俄罗斯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仿佛一夜之间退出一流国家之列,甚至可能沦为二等国家,在大部分俄罗斯人仍沉浸在超级大国之梦破碎之中时,俄罗斯联邦不得不面对国家重新定位和战略选择的重大挑战,为俄罗斯的发展指明方向。

叶利钦时期从全面倒向西方却未得到回报的羞辱,到在迷茫中反思,再到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战略,直到最终确立的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战略方针的螺旋式的历史回归这艰难和曲折的道路。

普京时代务实、灵活的内外政策,均衡而有重点地发展同大国关系,保障国家根本利益,确保国家生存和发展,进而谋求相应的大国地位。

俄罗斯这短短二十余年却蜿蜒曲折的大国追求可以给正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许多经验与教训,帮助我们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国家安全战略;北约;大国关系;国民经济;战略资源;军事力量引言:中俄两国是近邻,从历史上就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新中国建立以后更是走过了一段蜜月,分歧,再到对峙,后来关系正常化,直到现在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曲折历程。

俄罗斯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切身利益,而俄罗斯曲折复杂的复兴之路本身就可以给正在摸着石头过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我们以许多经验与教训,甚至是启发。

正文:从历史上来看,俄罗斯似乎是一个最不适应风光和顺境的民族,无论是沙俄时的欧洲霸主,还是前苏联曾经达到的世界权力巅峰,都是在经过艰苦拼搏达到辉煌时陡然跌落。

但俄罗斯也是一个善于克服困难,战胜危险,抓住机遇并在逆境中奋起的民族,在蒙古的金帐汗国统治下发展,经历代沙皇扩张成为世界列强,再到苏联解体,北约东扩,西方挤压,内忧外患逆境中重新走上强盛国家的复兴之路。

俄罗斯的大起大落与其说是民族特性使然,不如说每一次的兴衰都是国家战略安全选择的结果。

自苏联解体至今的二十多年里,先后在叶利钦和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经历了从全面倒向西方到东西方兼顾再到谋求恢复大国地位的转变,这其中的是非曲折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借鉴。

对俄罗斯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反思——俄罗斯社会大学校长、科学院院士茹科夫的报告

对俄罗斯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反思——俄罗斯社会大学校长、科学院院士茹科夫的报告
[ 际] 国
对俄 罗 斯 一 些 重 大 历 史 问题 的 反思
俄 罗 斯社 会 大 学 校 长 、 学 院 院 士茹 科 夫 的报 告 科
◎ 薛 福 Βιβλιοθήκη 译 杨 进 整 理 一、
对 苏 联 大 清 洗 人 数 事 件 的 评 价
世 界 其 他 国 家树 立榜 样 。所 以斯 大林 认 为 , 联 苏 应 该进 行文 化 革命 , 搞 工业 化 和农 业 现代 化 , 要 要 搞 大型 项 目, 而 建立 强 大 的 国家 , 从 为世 界上 其 他
国家 树立 一个 典 范 。
人 口学 是 一 个 高 度 政 治 化 的 学科 , 关 人 口 有 方 面 时 常 出 现造 假 数 据 。例 如 , 有关 苏 联 大 清洗 的历 史 就 存 在 人 数 造 假 的情 况 。最 新 研 究 表 明 , 在大 清 洗历 史 上有 很 多不 可 信 的数 据 。如 赫 鲁 晓
面 对 的 主要 是 那 些 受 过 伤 的准 备 康 复 的 德 国士 兵, 而且 德 国在 北非 投入 的坦克数 量 少 , 炮 等也 火 是 老 旧装 备 。英 军 在 数量 上 占优 势 , 美 尔 虽然 隆 被 打 败 , 是 英 军 的 胜利 对 二 战结 果 没 有 多 大 意 但 义 ; 斯大 林格 勒保 卫 战则 要残 酷得 多 , 而 它也 是 二 战的转 折点 。 另外 , 苏联 在 二 战 中的 损失 十分 惊 人 。这 里 仅 提 供 一 个数 据 , 联 在 战争 期 间 直接 战 斗 减 员 苏 为88 万人, 6. 4 另外 在 苏联 广袤 的被 占领 土 上还 有 8 0 万 苏联 人 民 , 国人在 这些 占领 区屠杀 了 8 0 50 德 5 万 苏联 老 百 姓 。 苏军 被 俘人 员 为 4 0万 人 , 中 5 其 20 5 万名 俘 虏 被 德军 屠 杀 。苏军 俘 虏 的 德 国军 人 是 3 0 人 , 中的 3 0 人最 终 回到 了德 国 。 即 9万 其 5万 德 国人 屠 杀 战 俘 , 联 对 待 战俘 却 是 非 常人 道 主 苏

俄罗斯革命的原因和历史转折点

俄罗斯革命的原因和历史转折点

俄罗斯革命的原因和历史转折点俄罗斯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变革之一,它对俄罗斯和全球的影响深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俄罗斯革命的原因和历史转折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事件。

1. 俄罗斯革命的社会背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的社会经济处于动荡时期。

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加剧了社会矛盾。

俄罗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改革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农民和工人阶级的贫困和不满情绪日益加深。

此外,俄国的统治者尼古拉二世对社会变革有强烈的抵制,并采用了严酷的暴力镇压政策。

2. 俄国革命的爆发1905年,由于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俄罗斯爆发了第一次革命。

由左翼意识形态领导的工人和农民反叛推翻了沙皇政府,要求自由选举和长期社会改革。

虽然在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后,沙皇政府最终镇压了这场革命,但是这一事件表明了俄罗斯社会变革的严重性和必然性。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形势更加危机。

战争造成的农产品短缺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同时俄罗斯的工业生产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此外,战争的打压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沙皇政府的不满情绪,促使了接下来的二月革命。

4. 二月革命1917年2月23日,国际妇女节,数万名工人和工人的家属走上了首都彼得格勒的街头,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宣战。

随着示威规模的不断扩大,士兵、学生和其他市民也加入了示威队伍。

2月27日,军队开始反叛。

沙皇政府的警察力量和军队皆顶不住压力,于3月2日被迫辞职。

这场即将成为二月革命的事件,将俄罗斯推向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5. 十月革命在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掌握了政权,但没有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或结束战争。

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他的观点被其他共产主义者广泛接受,从而导致了10月革命的爆发。

这一事件将俄罗斯彻底带入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全球政治的新时代。

6. 俄罗斯革命的意义俄罗斯革命是现代世界历史中的一次重大事件。

俄罗斯社会在历史进程中面临过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应对当前各种风险因素?.pptx

俄罗斯社会在历史进程中面临过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应对当前各种风险因素?.pptx

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治理
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 的方向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威胁
俄罗斯面临着来自国际恐怖组织和极端主义分子 的威胁,这些组织可能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发动袭 击。
国内经济形势严峻性认识
经济结构单一化
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这种单一化 的经济结构使其容易受到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
财政压力与债务风险
俄罗斯政府面临着财政压力和债务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持 财政稳定和降低债务水平。
经济发展模式单一
长期以来,俄罗斯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能源出口,缺乏 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经济结构脆弱。
结构调整滞后
面对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 步伐缓慢,难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
民族关系紧张与地区分离主义倾向
复杂的民族关系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 上民族关系复杂,不同民族之间 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古代至近代时期发展脉络
基辅罗斯的建立与发展
作为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国家,基辅 罗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为后 来的俄罗斯奠定了基础。
蒙古统治与影响
蒙古的入侵和统治对俄罗斯社会、政 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进了 俄罗斯民族的觉醒和反抗。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与统一
莫斯科公国通过不断的扩张和内部整 合,最终实现了对俄罗斯大部分地区 的统一。

俄罗斯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与中国是两个具有不同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国家,因此无法直接将俄罗斯的经验或做法应用于中国。

然而,通过观察俄罗斯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中国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启示: 1. 经济多元化:俄罗斯经济过度依赖能源出口,这使其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外部制裁的影响。

中国可以从中学到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性,减少对特定行业或资源的依赖,发展其他支柱产业,以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2. 外交政策: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其国家利益。

中国可以借鉴俄罗斯在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方面的经验,制定适合自身的外交战略。

3. 科技创新:俄罗斯在某些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如航天、核能等。

中国可以从俄罗斯的科技发展中得到启示,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

4. 地区稳定与合作:俄罗斯在处理周边地区的稳定和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

中国可以借鉴俄罗斯在地区事务中的参与方式,推动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国情和发展道路,中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俄罗斯:历史在评说中蹒跚

俄罗斯:历史在评说中蹒跚

历史 和理 论 的依 据 的话 , 自普 京 总统 第 二任 期 开始 , 罗 斯领 导 那 俄 人 和 国内学 界对 自己 国家历 史 的重 新解 读 ,则 其 主 要对 象就 变成 了国际舞 台 ,变 成 了活跃 在 国 际舞 台上 的美英 法 德 等西 方 国 家 以
及对 俄罗 斯 持强 硬立 场 的过 去 的盟 国和 波罗 的海 国家 。 十几 年来 ,俄 罗 斯对 自己 国家历 史 的重新 解 读分 为 两个 有 明
显特 点 的时期 。 而从 20 09年开 始 , 尤其 是在 八 九月 份 , 罗斯 自上 俄 而下 形成 了一个 “ 重议 历史 的运动 ”进 入 了一 个新 阶段 。 ,
俄 罗斯现 实和 苏联 历 史
去年 5月 , 统签 署 了命 令 , 立直 属 总统 的 反对 损 害俄 罗斯 总 成 利益 的伪 造历 史企 图委员会 。 职责 是 : 其 总结 和分 析 有关 贬低 俄 罗 斯 国际威 信 的伪造 历 史事 实 的材 料 。制 定 反伪 造 的 战略 并 向总 统
代价 , 我们绝不允许从我们这里夺走它。”
对 自己 国家 历 史 的重新 解 读 引起 了强 烈 社会 反 响 , 至动 荡 。 甚
莫 斯科 的北 区有家 店 名 叫 “ 苏 维 埃 ” 反 的烤 肉 串店 , 区 政府 下令 北
摘 下 了该店 的这块 招牌 。9月 2 1日, 《 报 》 原 新 记者 亚 历 山大 ・ 波德 拉 别涅 克 发表 了文 章— — 《 个反 苏 者 如何 对待 反 苏者 们 》 一 。他认 为莫斯 科北 区政府 下令 撤 下烤 肉串店 的 招牌— — “ 反苏 ” 犯 了企 侵
1 目 20・} 思 3 垦0. 边 想 2 1 4 缘

苏俄局势感悟心得体会(3篇)

苏俄局势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在这段时间里,我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经历了起伏和变化。

作为一名热爱和平、关注国际事务的青年,我对于苏俄局势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一、苏联解体与俄罗斯崛起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

此后,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继承国,并逐渐崛起为世界大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政治上,俄罗斯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转变,政治体制逐渐走向民主化。

经济上,俄罗斯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经济长期低迷。

社会上,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不断。

然而,在经历了多年的动荡和挑战后,俄罗斯逐渐崛起为世界大国。

政治上,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经济上,俄罗斯已成为世界能源大国,对国际能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军事上,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

二、中俄关系的发展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经历了从合作伙伴到战略伙伴的演变。

1992年,中俄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在政治上,中俄两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场合密切沟通和协调。

在经济上,中俄贸易额不断增长,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在军事上,中俄两国开展了一系列军事合作,包括联合军演、武器装备交易等。

近年来,中俄关系呈现出以下特点:1. 地缘政治因素:随着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遏制,俄罗斯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伙伴,而中国也将俄罗斯视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2. 经济利益:中俄两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

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两国合作不断深化。

3. 国际合作: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以下哪些是俄罗斯的得与失

以下哪些是俄罗斯的得与失

以下哪些是俄罗斯的得与失
以下哪些是俄罗斯的得与失
俄罗斯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铀、煤炭等。

然而,俄罗斯也有许多的缺点,下面来看看俄罗斯的得与失。

首先,俄罗斯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铀和钒也是俄罗斯的主要资源。


些资源使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使俄罗斯获得了丰
厚的收入。

其次,俄罗斯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有许多传统的文化,如诗歌、小说、戏剧等。

此外,俄罗斯拥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如莫斯科、圣彼
得堡、伏尔加格勒等,这些古老的城市对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具有深
远的影响。

然而,俄罗斯也有许多不利的方面。

首先,俄罗斯的经济结构经历了
许多挑战,失业率和贫困率也较高。

其次,俄罗斯的政治环境也不稳定,政府政策的变化经常导致投资者的不安全感,这一点也影响到了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此外,俄罗斯的社会环境也存在着问题,如极端
主义、犯罪率较高等。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得与失都相当明显。

俄罗斯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也存在着挑战,如不稳定的政治环境、高失
业率和社会环境问题等。

俄罗斯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影响

俄罗斯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影响

俄罗斯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影响俄罗斯革命是20世纪最具有革命性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革命的历程几经曲折,经历了两次革命和一个反革命统治,最终导致了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

而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变革、胜利、挫折、探索,都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第一次革命:1905年自1861年解放农奴以来,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但是,传统的保守权贵们并没有放弃对权力的追求,而革命的浪潮则不断汹涌。

1905年,俄罗斯爆发了第一次革命,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欧洲开发的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同时发起的大规模的革命性斗争。

在这场革命中,社会民主工党、社会革命党等革命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革命运动的骨干力量。

虽然这次革命被沙皇政府镇压了下来,但是它对俄罗斯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1905年革命使得统治者们开始反思,为此在1906年颁布了一部宪法,开创了俄罗斯立宪民主制度的先河。

1905年革命中的一些革命家,如孟什维克党创始人普列汉诺夫、社会革命党领袖巴尔甫、列宁等,都成为了接下来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人物。

第二次革命:1917年1917年2月的俄罗斯,政局再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加上战争、饥荒、失业等社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

在这种背景下,工人和士兵们发起了罢工和示威游行,最终推翻了沙皇政府,俄国历史上第二次革命爆发了。

这次革命也是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前奏。

在两次革命之间,俄国中央委员会建立,成为了一个积极的革命力量。

在这个组织中,列宁、托洛茨基等高层领导人提出了巩固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方案,最终在十月革命中取得了成果。

1917年的这场革命不仅结束了沙皇统治,更开创了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局面。

对于世界发展趋势的影响俄罗斯革命对于世界的发展趋势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左右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

首先,俄罗斯革命成为了二十世纪初期其他革命运动的启发。

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与影响

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与影响

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与影响俄罗斯,这个东欧大国,是世界上历史和文化渊源最为深厚的国家之一。

从早期斯拉夫部落的形成到现代社会的建立,俄罗斯历史的长河涵盖了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其文化与影响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首先,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当时的斯拉夫人开始在今天的莫斯科建立定居点。

之后,这个地区的国家逐渐形成,例如强大的基辅罗斯和鞑靼蒙古帝国的统治。

在这个时期,东正教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成为俄罗斯文化和民族认同的中心。

随着废寺运动的兴起,16世纪的俄罗斯呈现出政治和社会动荡的迹象。

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伊凡雷帝统治期间(1547-1584),当时的俄罗斯实现了建国、改革和扩张,这标志着俄罗斯成为欧亚大陆强大国家的开始。

俄罗斯历史的另一个重要时期是彼得大帝统治期间(1682-1725)。

在这个时期,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得到了加速。

彼得进行了广泛的改革,例如修改军事、行政和教育制度以及城市规划。

这些改革带来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也使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得到了增强。

19世纪是俄罗斯文化和艺术的黄金时期。

通过作家如普希金、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创作,俄罗斯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特征和俄罗斯人对历史和宗教的思考。

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也为俄罗斯历史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

20世纪初,俄罗斯经历了白色革命和十月革命等重大政治事件。

随着列宁和斯大林的统治,俄罗斯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这段历史也伴随着深刻的创伤和人类灾难。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俄罗斯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逐渐恢复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稳定,并在国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俄罗斯也在文化、教育和艺术领域继续展现出其影响力。

总之,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非常深远的,它在各个方面都影响着世界。

从斯拉夫民族的形成到现代社会的建立,从东正教的传播到19世纪文学和艺术的黄金时期,再到20世纪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俄罗斯历史和文化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近代俄国社会政治演变与反思

近代俄国社会政治演变与反思

近代俄国社会政治演变与反思19世纪末,俄国曾经历过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政治变革,但此后亦经历过战争、革命、乱局……而今天,我们回忆这段人类历史,既可以研究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又可以从中反思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涅米罗夫时期涅米罗夫是19世纪末俄国社会政治变革的代表性人物,他提出的改革振奋了沉重的俄罗斯社会,其口号——“走近人民”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和博爱。

在他的指导下,普通人争取了对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反对特权和腐败现象的斗争更加激烈、贵族的优越感受到了挑战。

但最终这些努力并没有走向胜利,涅米罗夫被捕入狱,这一时期逐渐走向矛盾激化,进入对峙状态。

涅米罗夫是放弃暴力革命方式的政治家,但是他所倡导的和平社会变革、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压制。

二、1905年革命1905年,俄罗斯发生了一起罕见的、起义和工人示威汇合的大规模革命,而这场革命从结构上讲,与文化大革命十分相似。

俄罗斯人民对反动、黑暗、不公社会的反抗超出了当时时代的绝大多数其他国家。

在革命期间,许多固守旧思想的人走向转变,政府也被迫进行改革,建立了临时政府。

但是,当军队集中镇压暴乱时,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也随之发生,这一事件为之后的政治危机埋下了伏笔。

三、二月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国内政治危机愈发加剧。

1917年2月(俄历1月),大规模示威爆发,目标是推翻沙皇帝国的君主制,此时开始了二月革命。

在这次变革中,俄罗斯公民战胜了沉重的思想禁锢,进一步发展了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追求。

人们在大声呼吁推动社会变革,并开始构建共和国。

四、十月革命二月革命结束后,俄罗斯逐渐走向了共和制度,虽然国内政治仍有问题,但是临时政府开始抗御外敌,为战斗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然而,十月革命的发生导致了国内外的政治动荡,进一步加剧了此后的战争和政治危机。

在革命中,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劳动阶级和贫民反对政府,并最终夺取了政权。

五、结语俄国社会政治演变十分复杂,但是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让人们明白,我们要遵循科学的理性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不要产生其它的悲剧。

俄罗斯乌克兰心得体会感悟

俄罗斯乌克兰心得体会感悟

俄罗斯乌克兰心得体会感悟在谈论俄罗斯乌克兰问题之前,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俄罗斯和乌克兰,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之间的冲突和问题。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武装力量。

乌克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前苏联的重要成员之一。

两国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但也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紧张关系始于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独立。

乌克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亲俄派民众的不满和反对,他们认为乌克兰政府对他们的权益不够关注,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同俄罗斯的领导地位。

这一矛盾最终演变成了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

克里米亚危机导致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并引发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武装冲突。

这场战争导致了数千人的死亡和大量的人口流离失所。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行为表示谴责,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我得出了一些心得和感悟。

首先,我认为历史和文化是俄罗斯乌克兰问题的根源之一。

两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历史纠葛,这些历史纠葛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两国的国家认同和国家利益。

正因如此,解决俄乌问题需要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其次,我认为解决俄乌问题需要更多的对话和外交努力。

尽管制裁措施可能对俄罗斯施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但是单纯的制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对话和沟通,两国才能找到共同的利益点,然后才能解决争端。

再次,我认为国际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也是解决俄乌问题的关键。

国际社会应该在俄乌冲突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调解和外交手段,推动双方达成和平解决方案。

同时,国际社会还应该继续实施和推动制裁措施,以向俄罗斯表达对其行为的谴责。

最后,我认为解决俄乌问题需要对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尊重和维护。

国际社会应该坚决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忍任何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原则的行为。

只有通过维护国际秩序和规则,我们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俄罗斯的历史变迁和给我们的启示

俄罗斯的历史变迁和给我们的启示

俄罗斯的历史变迁和给我们的启示总所周知,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俄罗斯毫无疑问是一个欧洲的强国,更是一个在世界上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大国。

纵观俄罗斯这段漫长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俄罗斯也是从一个受到外族侵入,受到外族长时间统治之后,俄罗斯人开始励精图治,终于在最后将外族入侵者击败,从而建立了属于俄罗斯人自己的国家。

当然在俄罗斯逐渐发展为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超级大国的过程之中,也经历了不少艰难而又曲折的时刻,而且有很多次时刻是俄罗斯民族危及存亡的时刻,但是俄罗斯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在最后的时刻扭转局势,最终维护了民族的独立和荣耀。

当然作为俄国的近邻中国,也在历史上与俄罗斯有过很多的交际,其中既有两国人民的和平友好的交往,也有两国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与战争,总而言之俄国与中国彼此之间既有争斗,也有和谐,当然以两国之间的和平往来为主要途径。

在这篇论文之中,我主要是想通过俄罗斯的历史变迁所引发的种种结果及影响,以及由此带过我的种种启迪,从而以史明智,是我们能够更好的放远未来,避免许多的教训。

首先我想谈到的是文化的交流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加上蒙古人西征,土耳其人的北扩,与西部的冲突,造成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在此处碰撞、杂居、结合和共存。

俄罗斯思想就其内容而言,是在斯拉夫文化的基础上,广为吸收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乃至远东文明。

所以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关于俄罗斯文化,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还是建筑等等方面,均带有不同文化互相交融的印记。

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从俄罗斯漫长的历史说起。

自从9世纪下半期基辅罗斯国家建立以来,俄罗斯文化历程已逾千年。

由于处在文明和文化交汇结合之地的独特条件,俄罗斯曾先后受到来自北方的瓦里亚基人、南方的拜占庭、东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先进国家的不同影响,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与外来文化不断的碰撞、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实现的。

哪些是俄罗斯的得与失

哪些是俄罗斯的得与失

哪些是俄罗斯的得与失苏联解体距今已经有些遥远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愈发清楚地看到,尽管苏联不可挽回地走进了历史,但它身后的世界没有发生太多改变。

新生的俄罗斯在这个世界上仍然不得不按旧规则行事,国际关系仍然是少数主要大国间的博弈,军事力量也仍然在全球政治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基于这些现实,我们尝试列出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取得的五项最主要成就和它仍需努力解决的五个最明显问题。

五项成就1、核均势的保持。

30年前,世界各国对俄罗斯能否维持与美国的战略武器均势持严重怀疑态度。

人们觉得,俄罗斯将被迫沦为“核俱乐部”的“二流成员”。

不过,俄罗斯成功维持了核均势,保住了超级核大国地位。

这也注定了美国后来希望继续与俄一道对核武器进行双边控制。

尽管世界在过去30年中失去了苏美《反导条约》和《中导条约》,但俄美成功延长了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此外,世人对俄美继续发展双边战略武器控制机制仍然抱有希望。

2、武装力量现代化。

1991年底的苏联军队与苏联一样处于解体状态。

上世纪90年代的北高加索反恐行动暴露出了俄武装力量在训练和装备方面的严重问题。

俄罗斯通过在随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提高了武装力量的效率,打造了开展维和行动的潜力,为向远离国境的地区远程投送军力奠定了基础。

3、在世界等级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俄外交也因此得以在安理会内积极使用否决权。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一直是八国集团成员国。

俄罗斯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参加了二十国集团的所有峰会,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在欧洲方向,俄罗斯仍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欧洲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国之一、俄在多边组织及机制中的这种地位有助于巩固其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存在。

4、与中国的关系。

俄罗斯在过去30年中成功构建了对华关系的全新模式。

这一模式包括逐步实现共同边境的去军事化,也包括积极开展政治、经济、军事技术和人文合作,还包括协调两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向。

俄罗斯改革的教训与前景

俄罗斯改革的教训与前景

俄罗斯改革的教训与前景内容提要:作者对俄罗斯改革的全过程进行了总结。

俄罗斯的改革同中东欧相比,尤其同中国相比是不成功的。

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普京时期经济虽有较大增长,但也不是市场化改革的成果,而是由于石油涨价和出口优势等某些特殊因素带来的。

俄罗斯改革主要的教训在于,政治精英们在西方的建议下选择了错误的“休克疗法”。

他们无论就其道德水准、政治上的成熟、起码的诚实和良心,还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的理解,都绝对不能适应历史转折的召唤。

许多东西表明,保留社会主义的过去的优点是有利的。

关键词:政治精英、休克疗法、工业金融寡头苏联几乎与中国同时进行改革,然而,它的教训与中国具有本质差别。

为了估计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需要总结一下戈尔巴乔夫,以及后来叶利钦和普京时期的改革的教训。

很遗憾,我国历史上的后苏联时期没有使人们的期望得到证明。

学者、政治家和评论家们力图从源头上探讨并且回答为什么俄罗斯社会改革的道路遭受如此痛苦?中东欧渡过它却迅速和顺利得多。

而形成更加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经济成就。

苏联的改革一开始是谨慎的、一步一步的,但在现代世界发展中却引起剧烈的变动。

通常认为,1985年,即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后的那一年是我国历史上过渡时期的开始。

然而,只是从1987年才开始十分明显地出现重大转折,“改革”这一概念才持久地进入日常生活。

在此之前,只是为转变观念和政策积累必要的前提。

要移动,尤其是要推翻苏联体制这样的一块巨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需要经验和政治魄力。

革新不得不慢慢地吸进新鲜空气,用时间来熔化冻冰。

戈尔巴乔夫当权后,曾试图用行政的方法使经济现代化,加速它的增长,但是,他很快相信,必须用另外的方法。

按照他的设想,必须激起群众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改革的积极参加者。

所以,他大力提倡公开性、政治自由,允许思想的多元化,开始通过发展社会组织实行民主选举。

改革意味着社会思想和实践的革命性转变,即伴随尖锐的思想和政治斗争所发生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来俄罗斯在历史观和历史问题上的教训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意味深长地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

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

这是前车之鉴啊!”[1]2016年是苏联解体25周年,201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正确认识苏共和苏联的历史,对于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2016年9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议会大选获胜的党派领导人时称,从青年时期就要培养责任心和爱国精神。

他在回应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呼吁加强警惕反苏行为、仇俄行为和清算历史旧账等问题的发言时讲道:“您了解我对于苏联解体的态度,这本完全可以避免,当时可以进行改革,包括带有民主性质的改革。

但我想提请你注意的是,当时领导苏联正是苏联共产党,而不是其他主张民族主义和一些破坏性思想的政党,而这类思想对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2]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普京此处指的苏共是戈尔巴乔夫掌权的苏共,是被戈尔巴乔夫改造后、自取灭亡的末期的苏共。

普京反问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说,纠缠旧账不好,可是清算历史是在苏联时期开始的。

一次次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掀起我们历史上那些沉重的篇章。

这样做,对与不对?让历史学家去说吧!当然了,有积极的成分,但更多的情况是,最终造成摧毁了这个制度。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又是另一回事。

联想到2016年1月普京曾在全俄人民阵线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他至今保存着苏联共产党党员证,并指出,他至今仍然喜欢共产主义思想。

2005年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国情咨文中谈到,苏联解体是“本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之一”。

从普京的言论可以看出,普京对历史特别是不久前的苏联那段历史有着自己的看法。

但是囿于政治上的考虑和多重角色的限制,他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只能点到为止,其历史观也不乏自相矛盾之处。

这正像1000多年跌宕起伏、多灾多难的俄罗斯民族历史一样,即有辉煌的篇章,也有黑暗的一页。

与此相对照的是,20多年来戈尔巴乔夫却一直在推脱自己对苏联解体的责任,对此面对西方媒体批评普京。

戈尔巴乔夫称“普京在拉着俄罗斯回到过去”。

戈尔巴乔夫说道,困扰我的是普京率领的统一俄罗斯党和政府的所作所为。

他们想维持现状,没有向前迈步。

反之当国家亟需现代化,他们却拉着我们回到过去。

统一俄罗斯党有时令我想起从前的苏共。

[3]戈尔巴乔夫的一席话令人想起美国政要如奥巴马和希拉里等对普京的批评“普京一只脚还踩在过去”,“普京在恢复苏联”。

如何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如何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特别是领袖人物的作用和功过是检验一个党十分成熟的重要标志。

作为创建和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共产党,在其70多年的执政历史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出现了坎坷和失误,其中某些阶段的历史问题需要澄清。

但是,对待历史遗留问题,首先应当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与此同时,要处理好历史与政治、领袖与政党、历史与意识形态、历史与现实等相互关系。

对待党的历史,要坚持党性原则,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随着国内整个“改革”的进行而逐步解决。

既要评价领袖人物的功过是非,更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反思历史,绝不能心血来潮、一轰而起,或只强调阴暗一面,不去全面历史地看问题。

大搞全盘否定过去,实际上是迎合当前的政治需要,这实质上是重复了过去的错误,不仅是有害的,也是可耻的。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为首的苏共领导人及其周围的某些“自由民主派”却是这样全面否定苏联历史的。

[4]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从全面否定斯大林开始,不仅延伸到包括列宁在内在苏共所有领导人,而且借批判“肃反”运动,怀疑苏共历史,全面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5]苏联的历史,自30年代初苏联史学界的政治教育运动以后,特别是1938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以后,已经有了一套基本上固定不变的框框和解释。

但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借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个人迷信后,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6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又对赫鲁晓夫及其作法提出了批评。

被称为“二十大产儿”的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发起公开性和民主化运动,号召“新的思维方式”,多次鼓吹“苏联历史上不应该有被遗忘的人和空白点,不应该存在可以避而不答的问题”,强调“不论是今天的痛处或是过去历史上的悲惨事件,都可以成为报刊分析的对象”。

在他的鼓励下,苏联思想文化领域一些极端势力掀起了一股“历史反思热”。

在他们的直接支持下,一些人热衷纠缠历史旧账,肆无忌惮地否定苏共过去的一切。

先是诅咒斯大林,随后又否定列宁、怀疑十月革命、批判苏联体制、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

由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共同掀起的这股“历史热”来势汹涌,触目惊心,引起了社会对历史的重新全面审视和激烈争论,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6]二、苏共后期历史反思潮人们了解的历史常常是现代生活的映照,历史叙事实际上是现代观念的努力。

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谁掌握了统治权,谁就掌握了历史叙事权。

当今一些俄罗斯历史学家在评价戈尔巴乔夫时期掀起的“反思历史热”运动时写道,在改革初期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等号召填补“空白点”、改写历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倾向性,并非是对历史问题感兴趣,而主要是为推动他的改革制造舆论,实现其政治目的。

[7]1986年11月,在全苏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指责苏联历史教科书存在着公式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他要求重新编写教科书。

1987年苏共中央一月全会之后,戈尔巴乔夫多次向新闻界下令,说“历史问题上不应遮遮掩掩”。

为保证新闻舆论思维正确的“宣传口径”,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经常和新闻界领导人“对表”。

1987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同新闻界和艺术创作领导人座谈会上谈到,1937-1938年的事件不能、也不应原谅和饶恕。

[8]1987年,苏共召开纪念十月革命70周年大会。

会前,由雅科夫列夫等精心策划和起草了戈尔巴乔夫在纪念大会上的报告。

[[9]报告以列宁的名义掩护下,对斯大林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戈尔巴乔夫后来自己得意地回忆,这个报告的创新之处就是“由揭批斯大林转到批判斯大林体制”[10]。

雅科夫列夫坦白,他目的是想借70周年大庆的环境将“新思想”推向前进。

在这份名为《十月革命与改革:革命在继续》的报告中戈尔巴乔夫声称继续60年代未完的事业,恢复历史公正。

[11]雅科夫列夫在纪念大会上的吹风会上对记者讲,不应把此次纪念大会上的对历史的分析视为最终的结论,不应将报告中的一些结论教条化、固定化。

进而继续煽风点火,为全面否定历史的势力加油、打气。

[12]应当指出,当时苏共党内和领导层中间对待这场“历史热”的态度是不一致的。

苏共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和政治局委员、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都反对“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片面地丑化苏联历史。

切布里科夫警告说,帝国主义的密探正在赞助一些作家去丑化苏联的历史。

[13]对于反思历史、翻历史旧帐,苏联社会中不但历史学界深表担忧,苏共普通党员和群众中反对丑化历史的声音也很强烈。

1988年3月13日,《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了列宁格勒技术学院女教师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一封读者来信,题为《我不能放弃原则》。

来信批评了社会中涌动的一股股“反思历史潮流”,指出,当前报刊上轰动一时的文章只能教人迷失方向,是给社会主义的苏联抹黑。

文章提出了当时舆论界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如非正式组织活动,宣扬应该实行西方的议会分权制,否认党和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恶毒攻击苏联历史等。

文章指出,“改革”进行几年了非但未见成效,反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改革缺乏明确的纲领和目标,隐藏着世界主义的倾向。

文章发表后,一些州的报刊纷纷转载,一些党组织开始讨论。

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信引发了轩然大波,“自由改革派”将其视为“保守势力和苏共旧势力”的反攻倒算。

苏共中央政治局接连两天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

最后,在雅科夫列夫直接授意下,《真理报》维·阿法纳西耶夫亲自组织,4月5日,《真理报》发表了反击文章《改革的原则:思维和行动的革命性》,对安德烈耶娃给予全面反击和打压。

《真理报》将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信称为是“反改革分子的宣言”,把尼娜·安德烈耶娃称为“改革的敌人、斯大林主义分子、保守派、机关官僚、党的权贵代表”。

《真理报》的文章认为,安德烈耶娃是在为斯大林辩护,是苏联社会的保守势力的声音,企图阻止改革的进程。

此次争论后,苏共领导人不仅开始揭批斯大林,而且进一步升级,批判马列主义是空想和教条。

从此以后,在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的直接参与下,苏共在否定斯大林、否定过去的历史道路方面走得更远。

[14]三、借“反思历史”实行政治清算斯大林当政时期,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曾出现过一些冤假错案,从赫鲁晓夫时代起,这些冤假错案陆续得到纠正。

纠正冤假错案是完全应该的,问题在于,自戈尔巴乔夫提倡民主化、公开性之后,恢复名誉者或其亲属描述案情的文章在报刊上越来越多,形成强大的舆论冲击力,严重动摇了苏共和苏联制度的根基和基础。

1988年初,苏共中央成立了30年代清洗受害者平反委员会,后由苏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亚·雅科夫列夫亲自挂帅,对一些历史事件重新审查。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1988年7月4日,根据戈尔巴乔夫的建议,苏共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在莫斯科为斯大林时期被迫害致死的数百万人建立纪念碑。

在戈尔巴乔夫推动的“公开性、民主化”浪潮的鼓舞下,政治风向急速转变。

一些民间“历史平反”活动也在苏共最高领导人的默许下开展起来。

1988年11月26日,《星火》周刊举办了大规模群众性“良心周”活动,隆重纪念斯大林时代的受害者。

与此同时,苏联建筑家联合会、电影家联合会、《星火》画报和《文学报》共同组织了名为“纪念”的历史教育协会。

该协会的目的就是在全苏范围内促进平反历史案件,还历史真相,为苏联历史受害者建立纪念碑。

1988年以后,一些“反思历史”的激进报刊如《星火》画报和《莫斯科新闻》逐渐暴露其历史的真面目:借否定过去,否定苏共历史,否定社会主义,进而改变改革的方向,使改革沿着他们设计的道路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