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推进,小学生们在毕业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进入初中后,学生们普遍存在着一些英语学习上的问题,导致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
以下是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的讨论。
问题一:词汇基础薄弱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主要注重单词的基础认知和拼写,很少涉及到词汇的运用和理解。
这导致小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无法正确运用所学单词,在阅读和写作中表现不佳。
对策一:加强词汇的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对单词的认知水平,并激发学生运用单词的兴趣。
增加学生词汇的运用练习,比如造句、口头表达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词汇。
对策二:词汇的复习和扩展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定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进行复习,并适当地引入新的词汇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可以通过词汇游戏、词汇拼图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的词汇。
问题二:语法知识不扎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是通过模仿和记忆来学习语法知识。
他们对于英语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在初中阶段有效运用。
对策一:梳理语法知识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对语法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练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语法的规则和用法。
对策二:运用语法知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分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语法的灵活运用能力。
问题三:听说能力欠缺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基本训练,但由于课堂时间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往往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
这导致学生在初中时听不懂教师的英语教学,也无法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对策一:丰富听力训练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实用化的听力训练材料,如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片段等,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的理解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外教或外国友人交流,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推进,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逐渐提高。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不适宜等。
为了更好地衔接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制定一些对策。
问题一:教学内容重复很多小学的英语教材和初中的英语教材内容存在重复的情况,这使得学生们在升入初中后可能会感到无聊和厌烦,从而影响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对策一: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对小学和初中教材的内容进行仔细对比,避免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内容重复出现在初中的教学中。
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合理调整难度和深度,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深入挖掘小学阶段学生已学过的内容,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于小学时学过的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可以在初中进行延伸和扩展,引导学生用更高级的词汇和语法进行表达。
问题二:教学方法不适宜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游戏和竞赛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口语交际能力;而初中英语教学重视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和评价标准有所改变。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会对初中的教学方法和要求感到不适应。
对策一:适应性培养小学教师应通过适应性培养,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初中的英语教学方法和要求。
可以在小学阶段逐渐引入一些初中的学习方法,比如提醒学生记单词时注重词汇的用法和搭配,训练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等。
这样可以为学生打下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减少适应阶段的困惑和抵触情绪。
对策二:多样化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结合小学时期培养出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和互动;也要注重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问题三:学习动力下降小学生通常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而初中英语教学主要以学习考试为目标,压力较大。
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
对策一:活动丰富多样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近年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备受关注。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旨在让学生在升级到更高级别的学校时能够平稳过渡,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估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参考。
一、教材的衔接教材的连续性是保证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基础。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 教材内容的复习与扩展:中小学教材之间应有一定的内容复习和扩展,使学生能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温故知新,同时也能逐步引入新的知识点。
2. 难度的过渡:教材的难度过渡要适中,既不能让学生感到无压力,也不能让学生因难度太大而感到挫败。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教材,确保学生在新学期顺利过渡。
3. 内容的衔接与延伸:新学期教材的内容应与上学期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衔接和延伸,以便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快速适应,并且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是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关键。
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度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适应并提高。
2. 任务型教学的引入: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任务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3. 合作学习的推行: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合作项目等方式来进行,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评估的衔接评估的衔接是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重要环节。
在评估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 考核方式的转变: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会发生变化。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一、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及对策在中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教学内容断层: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之间存在断层,导致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出现困难。
2. 教学内容重复:有些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中反复出现,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需要统一制定,要求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之间有着明确的衔接关系,确保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能够循序渐进,不至于出现断层。
2. 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对于有些内容可以在不同学段中进行有意识的重复,保证学生能够夯实基础,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新颖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兴趣。
1. 教学方法断层:不同学段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导致学生在升学后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1. 统一教学方法标准:教育部门可以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进行统一规定,要求各个学段中都要使用相似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在升学后能够顺利过渡。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训: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培训,引导他们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升学后可以更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1. 评价标准不一致:不同学段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评价标准不一致,导致学生在升学后难以适应新的评价标准。
2. 评价内容过于单一:有些学校过分依赖书面考试,忽视了学生的口语、听力等能力的评价。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且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解决。
只有通过统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才能够让学生在升学后顺利过渡,做到教育教学无缝衔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阶段 教 的 教学 重 点 . 保证 教学 目标 与 方 法 的 顺 利 衔 接 。 通 过 开研 讨 会 、 学 沙 龙 和 相 互 听课 等 形 式 . 极 探 索 各 个 教 积
阶段 的教 学 特 点 和 衔 接 过 程 中 可 能 出 现 的 问 题 .交 流 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习惯 决 定 成败 大 量 实 践 证 明 良好 的 学 习 习 惯 在 中
小 学 英 语 学 习衔 接 中起 着举 足轻 重 的 作 用 中 小 学 英 语 课 程 目标 的不 同决 定 了教 学 方法 有所 差 异 也 直 接 导 致
、
重 视 小 学 英 语 教 育 。 强 理 论 研 究 和 教 师 自身 素 加
会 英 语 学 习 方 法 语 言 是 交 流 的 工 具 . 听 写 读 说 全 面发 要 展 . 听 是 基 础 . 词 汇 量 的掌 握 又 是 读 和 写 的 基 础 . 说 但 为
此 . 学 生 掌 握 了一 定 的 听说 能 力 之 后 . 将 词 汇 教 学纳 在 要
入 1常 教 学 的 要 求 , 序 渐 进 . “ 3 循 对 四会 ” 词 . 听 说 人 单 从 手 . 写跟上 . 为“ 读 因 四会 ” 词 是 未 来 初 中 阶段 及 1常 应 单 3 用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使 学 生 掌 握 语 言 学 习 的 基 础 知 识 和 基 本技 能 , 将 来 学 习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拳 不 离 手 . 为 曲不 离
兴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小 学 生 的 年 龄 特 征 和 个 性 特 点
英语 教 学 要 求 培 养 学 生 全 面 的 听 、 、 、 能 力 , 说 读 写 无论 是
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及对策

(三)学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1.加强集体备课,关注课内预习指导 加强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 ⑴ 加强集体备课 ⑵ 关注预习指导 2.反思课堂教学,增加课外学习辅导 反思课堂教学, 反思课堂教学 3.建立多元评价,确保学生获得成功 建立多元评价, 建立多元评价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分层评价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及对策
独李镇中学
葛小花
一、语音、词汇、语法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语音、词汇、
二、教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三、学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1.语音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英语教科书的语音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在六年级学期 结束时,他们已经学了26个字母的读音;5个元音字 母的开音节和闭音节读音;一些常见的辅音和元音字 母组合的发音;认读48个音标,通过拼读进一步掌握 双元音。 语音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学生要掌握学会26个字母的 读音和书写形式;音标、语调的教学内容没有专门安 排,只在教科书的附录部分编排了语音教学资料以供 教学参考,教师可在日常教学词汇过程中,根据自己 学生对音标认读、语音、语调的掌握情况进行渗透。
(二)教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1.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 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组织学生参与交际 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 组织学生参与交际 2.活动化课堂教学过程 活动化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活动化课堂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3.小组化语言情境实践 小组化语言情境实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化语言情境实践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词汇教学对策是:缓起步、重复习、 词汇教学对策是接。 ⑴ 加强基础的衔接。 探究拼读的规则。 ⑵ 探究拼读的规则。 自编英文的歌谣。 ⑶ 自编英文的歌谣。
3.语法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语法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了无可避免的趋势。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还只是起步阶段,而对于中学生就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
然而,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常常存在着衔接问题,对教学造成困扰。
本文将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出发,提出对策。
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相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更加注重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更加注重词汇的扩充,更加注重语法规则的应用。
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更注重英语语言的基础打牢,学生要通过基础扎实,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
因此,这两个阶段之间就会存在衔接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数量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注重词汇的记忆、理解,涉及的词汇量相对较少,只包括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而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则要求学生记诵更多的词汇,涉及更多的门类,扩展范围更广。
2.语法规则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延续本质语言教学规律,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语法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
而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则更加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注重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更加复杂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学习方法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尚处于自然环境下的语言接触期,主要强调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而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教育,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多做练习,提高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四项技能。
为了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对策: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时,应该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学生需要记忆一些基本的单词和短语;而在中学阶段学习英语时,应该注重词汇量的扩充,尤其是注重词汇的学习和典型例句的背诵。
2.语法知识的衔接4.注重跨越性的训练在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如果分阶段、单纯、分离,只能学一些英语表达的词和短语,难以使学习者得到有效、全面地提高。
因此,教师要对中小学阶段进行“跨越式”的训练。
五、结束语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提高。
通辽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2112019年19期总第459期ENGLISH ON CAMPUS通辽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文/袁琳娜 龚斯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因此我国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并将其纳入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一、通辽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1.教材的衔接问题。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教材的衔接对教学的衔接至关重要。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辽地区小学英语采用人教版教材,初中英语采用仁爱版教材。
一套教材是有其内在逻辑性的,某个知识点什么时候呈现,在哪里呈现,每次呈现应该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在编辑一套教材之前都设计好的。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的呈现方面是不同的。
如果小学和初中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势必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
2.学习习惯的衔接问题。
小学英语相对简单,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及时消化所学内容,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复习和记笔记等习惯。
小学英语被视为“副科”,没有语文和数学的地位高,老师也不会重视培养学生课下听说英语的习惯。
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加,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英语的学习,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中小学英语学习衔接不畅。
3.学习兴趣的衔接问题。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英语这门新学科充满期待与好奇。
小学英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采用唱歌、跳舞、猜谜语、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教学方法,所以小学生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初中英语相对较难,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许多学生进入初中后逐渐对英语失去兴趣。
4.教学方法不衔接。
小学英语教师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游戏、讨论、表演等课堂活动多种多样,这种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学习;重视课堂活动形式,忽视活动效果。
同时,对于阅读和写作,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从技巧和策略方面进行指导,只是一带而过。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探讨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探讨,深入剖析了该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改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影响、问题、解决方法、案例分析、教学实践、成果总结、展望、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在英语教学领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英语教学衔接指的是不同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衔接和链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资源不足等。
有必要开展关于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探讨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为完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发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矛盾,为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的研究可以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探讨,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教学实践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为教师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衔接的研究课题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衔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由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施教工作上缺少协调和统一,行政主管部门也缺乏相应的系统规划,致使各地中小学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随意性很大,安排的内容、教学指导思想、方法有很大差异,也常常导致小学生在进入中学以后,难以适应中学的英语学习,缺乏应有的英语学习素养。
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衔接呢?这是我们要研讨的核心内容。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1. 希望能从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中小学英语在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等方面的衔接与对策。
一方面能为促进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一体性和连贯性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有助于初一英语入门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也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2.依托衔接,搭建平台,合作双赢,使教与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确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发展性,突破陈旧的教育模式,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和谐衔接,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水平,能有效地促进《英语课堂标准》的顺利实施。
(三)国内相关研究情况简介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衔接研究作为单个研究点,业已引起部分英语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有教师撰写了一些研究论文。
江苏省积极开展了相关的衔接研究,并取得成果,编撰了预备教材供7年级学生使用,以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学习。
同时在省市教研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对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使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我们课题组将立足于本校,结合本地区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本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语言学习的综合技能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突破点在于真正使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达到基本和谐发展的层次。
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如何顺利、有效、高质量地衔接,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终身学习创设良好的发展空间,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内容。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初中英语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接受英语学习。
但是,他们的英语并没有达到学习初一教材的水平,在普通学校这种状况更为严重。
初一新生的差距主要表现为:(1)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不少学生对字母、单词拼写还是模糊不清,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对单词、句子会读但不会写,甚至既不会读也不会写,不能正常理解语法,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2)不少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有调查表明,初一年级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已经减退或消失。
小学阶段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使得不少学生已经丧失对英语的兴趣,并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加上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多、步子快、要求高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起跑线上就无所适从。
面对这种状况,初一英语教师就要接受新的挑战:怎么才能让在小学阶段学过英语,但基础参差不齐,英语学习信心不足的初一新生重新树立信心,调整方法,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初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我们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差异和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小学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兴趣,能进行简单口头交流。
初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是初中英语与小学英语最大的区别是教学内容多,词汇量增多,语法多,需要大量笔记,课外还需要延伸。
三是教学策略区别。
小学教学往往利用直观手段和游戏活动,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但也有这种现象:过分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效果。
没有让学生把握关键句型、词语,导致不少学生难以熟练准确朗读所学内容,难以用所学语言正确熟练交流。
缺少了朗读环节造成学生对课文半生不熟,课外朗读困难重重。
此外,小学高年级过分注重单词识记而忽视语段教学,学生读写能力跟不上。
由于没有读写支撑,仅靠口头操练难以形成稳定的综合技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多采用讲解、操练和任务为主。
但有的老师不能综合地使用这些方法,他们单一地使用某种方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是指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
如果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不良,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无法顺利过渡,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需要教师、学校及学生共同努力。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
1. 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阶段注重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语音、词汇的操练,而初中阶段则注重语法和运用,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逐渐引入初中阶段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比如简单的语法和句型。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要充分巩固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为学生顺利过渡提供支持。
2. 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以游戏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初中阶段则更加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小学到初中的教学方法的转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小学阶段逐渐引入一些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如逐步增加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时间和难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培养起来的学习习惯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3. 学习态度的衔接问题小学生学习英语时通常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到了初中阶段,学习压力增大,他们可能会出现兴趣下降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和学校可以采用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通过音乐、游戏等方式来教授英语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学手段,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4. 考试评价的衔接问题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初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思维和交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初中英语考试的形式和要求。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论坛发言纪实(主持人)小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中学英语教学又是小学英语的深入和扩展。
他们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
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小学衔接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关键环节。
如何做好中小衔接,既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也是一直困惑我们的,更是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校开设英语课已近5年,并且1-5年级均开设了英语课,在这段时间里在省市区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些英语教育教学上的探索。
2004年夏,在与我校毕业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升入初中后在过渡时遇到了一些问题。
随即,我们走访了三十九中学、一三七中学、八十一中学等几所不同初中,并在上学期通过与中学教师的论坛,与中学学生家长的沟通,以及对中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在中小学衔接上存在的脱节现象。
紧接着,市里又特别针对这一现象,召开了全市小学英语教师研讨会。
为了更好的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我校在校领导、区教研员张宇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确立了“中小学衔接研究课题”。
在2004年年末,我校英语教师深入分析了形成问题的原因,制订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本学期初,我们按照方案的计划,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深刻剖析自身教学行为,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用于实践。
下面首先请我校英语教师把他们在调查与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来具体谈一谈:二、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的问题及原因(楚)正如李主任所说,我们英语组在省、市、区教研员和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思考与研究,发现了在中小学衔接上存在着以下问题。
(问题幻灯片:中小学衔接的主要问题:一、中小学的教学要求存在着脱节现象。
1.中小学教材存在着衔接问题。
2.小学有限的课时量,很难完成课标和中学教师对小学的要求。
二、教师和学生在中小衔接上的不适应。
1.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改变,使学生很难适应。
2.中小学教学时的侧重点突然改变,使学生一时感到无所适从。
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

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持久性和广度。
好的衔接可以使学生在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更顺利地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对英语学习产生阻碍,甚至反而使学生更加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而在没有衔接时,则会出现大量短板现象,学生在学术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失衡,影响了学年的综合素质。
以下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
1.教学内容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为了使两者之间的衔接相互顺畅,中学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控制教学内容难度、如何变化授课方式、如何慎重设置教学目标等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的难度掌握非常重要。
中学教师要充分掌握中学教学大纲,并且要根据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课程设置的难度档次与小学课程相适应。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小学的英语教材,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来控制教学内容的难度。
在控制教学难度的同时,中学教师还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任务,避免出现内容节奏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其次,授课方式也是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是以口语训练、基础知识传授为主,而中学英语教学则更注重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锻炼,所以中学老师可以根据小学教学方式,采取更加形象、生动、趣味的授课方式。
再者,中学教师应该慎重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等方面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同时,中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2.教学方式衔接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还要求中学和小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效衔接,使小学生在中学阶段更顺利地转化为英语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方式上,小学教师更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中学教师则更注重英语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衔接中小学英语教育中,中学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

浅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英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英语教育逐渐成为我们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从小抓起将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及语感。
然而,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教学衔接存在一些困难。
本文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衔接困难分析(一)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困难1.缺乏引导中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内容,从单纯的单词、短语到复杂的句子、段落,从语法知识到交际技能,形式各异,难度参差不齐。
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从单纯的英语知识点转向了语境下的英语应用,更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则是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基础准备,为此要计算所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孩子认知水平的匹配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
2.缺乏适当的复习和巩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过程中,缺乏适当的复习和巩固会让学生遗忘,从而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单词和语音为主,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则注重语法和交际技能。
但是,在前者学习的内容中,包含的语法、交际技巧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为后期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在中小学衔接中,老师需要及时加强对知识点的回顾,加强巩固和复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1.内容有难度上的跳跃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英语的时候,由于其英语听说读写、语音语法交际等技能的初步掌握还需时间,加上初中的教学内容不仅是要好好学习英语单词、语音及语法等,还要涉及口语、听力、写作、阅读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词汇量、语音语法、交际能力等方面,初中学生要快速从小学的基础上跳跃到更高的水平。
这需要我们对中小学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缓慢而合理的过度,使学生顺过渡,可以逐渐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
2.难度系数有不同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显著的差异。
小学阶段重点在于单词和语音的学习,而初中阶段则注重语法和交际技能的学习。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衔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衔接的意义、方法和实施过程三个方面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一、衔接的意义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意味着将学生从一个学习阶段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学习阶段。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连贯性,避免学习中断的情况发生。
其次,衔接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为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做好准备。
最后,衔接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衔接的方法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 课程设置的衔接课程设置是实施衔接的基础。
在编写英语教材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前一阶段所学的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设置新的教学内容。
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 教学内容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点和技能的衔接。
可以通过进行复习和巩固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点。
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3. 学习方法的衔接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
在衔接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实施过程在衔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衔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可以通过课堂测验、学生讨论和个别辅导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衔接学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学习资源。
例如,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习题集和参考书等,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3. 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在衔接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
浅谈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难的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教师、学生、教材等多面入手,分析原因,提出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难的有效途径。
标签:中小学;英语;衔接;对策目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表示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不能适应初中英语学习,部分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和厌学现象,成绩一落千丈。
因此,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造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难问题的主要原因1.1管理方式中小学教师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方面的态度与方法不同。
小学教师态度较柔和、亲切,大小事务都抓在手中,平时对学生表扬多,批评少。
即使学生犯错,教师也会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进入初中之后,初中教师不像小学教师那么手把手带着学生,很多时候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而且初中教师由于面对的课务压力和升学压力都比较重,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显得比较生硬、严肃。
一旦学生犯错,更多的是直截了当地指出错误,勒令改正。
从小学的保姆式教学模式到初中的主动式教学模式的转换,使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由此产生学习松懈,成绩下滑等问题。
1.2教材教法中小学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无论是知识难度还是能力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
小学教材内容较生动有趣,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新增词汇、句型及知识点不多,课时安排也较充裕;英语教师着重从视、听、说三方面入手,结合小游戏、情景小对话、英语歌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简单交流的能力,课堂氛围轻松活泼。
1.3评价体系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由于教学目标、要求不同,考核、评价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小学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英语教学还是侧重听、说、读等口头表达,笔试的考核内容以基础能力为主,比较简单,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初中教育由于中考的压力,更侧重应试,考核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内容除了基础知识以外,还有部分能力要求,一下子拔高了很多,对于在小学阶段英语学习马虎的学生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大难题,所以也导致了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生活、丧失学习信心、成绩下滑等问题。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以秦安县陇城镇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为例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以秦安县陇城镇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为例一、本文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并以秦安县陇城镇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英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尤为突出。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秦安县陇城镇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包括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为秦安县陇城镇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当地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农村英语教育的整体发展。
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详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深入探讨秦安县陇城镇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还将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秦安县陇城镇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秦安县陇城镇作为甘肃省的一个典型农村地区,其教育环境和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性。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方面,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增加,英语教学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师资力量不足:秦安县陇城镇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数量相对匮乏,且部分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有限。
这导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实践,影响了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匮乏:受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陇城镇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教学设备、教材、课外读物等硬件资源不足,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限制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1.教学内容及难度调整不合理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的英语知识和单词,教材内容相对简单。
而到了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
因此,教学内容及难度存在转变。
然而,一些小学英语教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导致基础不牢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困难。
2.课程设置滞后于教学要求由于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差异,初中英语教学难以紧密衔接小学。
例如,小学英语课程中不涉及听力和口语技能的要求,导致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吸收能力不太好,英语口语发音也有瑕疵。
3.教学模式转换不顺畅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模式也在发生改变。
小学教学注重通过游戏等趣味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然而中学教学更多注重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由于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会感到不适应,导致学习进程缓慢。
1. 教学内容连续性要求教师需要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对接各个学段,开展更为深入和系统的英语教学。
小学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及时调整教学难度,使学生顺利地过渡到初中英语教学中。
2.教育要求的整合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育,在学科和课堂上进行整合,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和翻译的能力。
加强口语训练,拓展初中英语教育课程,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口语短语和语言句型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口语对表达能力。
当然,教育整合的同时也要注意教材内容与课堂管理的落实。
英语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既要注重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的培养,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思考。
英语教师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化,适当增加小组合作与英语角、英语比赛、阅读课等教学形式。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瓶颈,也是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瓶颈。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掌握好教育信息,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受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论坛发言纪实(主持人)小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中学英语教学又是小学英语的深入和扩展。
他们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
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小学衔接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关键环节。
如何做好中小衔接,既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也是一直困惑我们的,更是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校开设英语课已近5年,并且1-5年级均开设了英语课,在这段时间里在省市区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些英语教育教学上的探索。
2004年夏,在与我校毕业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升入初中后在过渡时遇到了一些问题。
随即,我们走访了三十九中学、一三七中学、八十一中学等几所不同初中,并在上学期通过与中学教师的论坛,与中学学生家长的沟通,以及对中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在中小学衔接上存在的脱节现象。
紧接着,市里又特别针对这一现象,召开了全市小学英语教师研讨会。
为了更好的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我校在校领导、区教研员张宇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确立了“中小学衔接研究课题”。
在2004年年末,我校英语教师深入分析了形成问题的原因,制订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本学期初,我们按照方案的计划,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索,深刻剖析自身教学行为,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用于实践。
下面首先请我校英语教师把他们在调查与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来具体谈一谈:二、中小学英语学科衔接的问题及原因(楚)正如李主任所说,我们英语组在省、市、区教研员和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思考与研究,发现了在中小学衔接上存在着以下问题。
(问题幻灯片:中小学衔接的主要问题:一、中小学的教学要求存在着脱节现象。
1.中小学教材存在着衔接问题。
2.小学有限的课时量,很难完成课标和中学教师对小学的要求。
二、教师和学生在中小衔接上的不适应。
1.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改变,使学生很难适应。
2.中小学教学时的侧重点突然改变,使学生一时感到无所适从。
3.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
4.家长的素质不同。
5.受到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限制。
)。
1.中小学教师对课标要求的把握不统一。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达到二级水平:(幻灯片—课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
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这五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人们往往认为衔接问题只是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衔接,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对初一学生进行了的调查;与初一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
(孙)之所以选择初一的学生,是因为以往的学生学的是人教版的零起点教材,不涉及到衔接问题;而现在初一的学生和五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使用的是《柯灵思英语》教材,到了初中后使用的是《EEC英语》教材,衔接问题才凸显出来。
(靳)(1.采访录象——情感态度 2.调查问卷柱形统计图——学习策略3.数据分析——文化意识),通过以上调查显示,小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上衔接得很好。
只是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着一些衔接问题。
2.教材不统一(刘)我认为这些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我觉得中小学教学要求存在着脱节现象,下面我先从教材方面进行剖析:我们对现阶段小学五年级所使用的《柯灵思教材》及中学使用的《EEC过渡教材》进行了对比(幻灯片—对比表):小学柯灵思教材中学EEC过渡教材单词学习700左右,不常用掌握800-1200常用单词句型实用、全面实效性强,难度大话题较零散,话题与内容联系不紧密较完善,系统性强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句型方面,EEC过渡教材中句型及渗透的语法项目实效性强,但难度大。
而《柯灵思英语》的句型很实用,语法全面,而且文化背景知识部分有效拓展学生英语知识,帮学生更好的了解外国文化知识。
可以说从句型和语法上不存在衔接问题。
中学EEC过渡教材要求掌握800—1200个常用单词,柯灵思教材包括700左右单词,虽然两套教材单词数量大致相同,但关于话题单词的交叉点较少,而且柯灵思教材有些是不常用单词,如:stereo system, videocassette recorder等等。
话题上,EEC过度教材较完善,系统性强,柯灵思英语的话题较零散,话题与内容联系不紧密。
这就给衔接造成了很大障碍。
3.课时少,而且缺少语言环境(孙)我们不仅对教材做了深入的分析,还对现阶段小学与中学的课时量进行了调查,小学阶段英语学科平均每周为两课时,在这两课时中,我们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端正他们的情感态度,发展认知策略,培养文化意识,在这短短的80分钟内,我们不能有效的完成以上的要求。
再加上课下没有较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使得英语学习的长时记忆成了问题。
4.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同(靳)刚才我们组的教师从教材和课时量来分析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下面我从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谈一谈。
从课标出发,小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的习得,强调以听导读,听说并进,提倡渗透自然拼读法,以TPR教学法、任务式、活动式等方式授课,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在调查访谈中发现,到了中学,教学方式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再加上教材本身容量突增,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比例还是较小学又很大增加。
面对这一改变,学生变得无所适从。
5.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楚)我想中小学教师选择的做法,都是从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客观情况出发的。
小学生学习英语有积极性、主动性,但缺乏自控性,不能深入的学习。
因此,小学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一些实物、课件、教具等(幻灯片—直观教具),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物体,马上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升入初中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逻辑思维形成,记忆力也有所加强,于是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就没有那么生动活泼。
两种教学方法之间是缺少衔接和过渡的。
6. 中小学教学时的侧重点突然改变,使学生一时感到无所适从。
(孙)刚才Alisha和Jerry是从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谈的,我想从教师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侧重点方面来谈谈。
小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本着听说读写四技并重的同时,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正确学习英语的习惯和方法,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各项技能。
而中学则是听说读写四技并重的基础上,以读写为主。
这种侧重点的不同,也是造成中小学衔接问题之一。
7. 家长的自身素质不同。
(刘)我赞同你们的观点,我想我们更应该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问题。
由于家长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同。
再者,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素质有限,对英语知之甚少,所以学生在课后没有在家长的督促下对课堂所学知识充分的巩固复习,加之小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客观条件又有限,于是就像熊瞎子掰苞米一样,随学随忘。
然而有些家长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拔高训练,还有些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辅导班,有些学生从幼儿园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因此英语水平相比同龄人较高,在课上也通常是一点就通。
再加上学生自身努力,学习方法得当,因此英语水平较高,这就导致了孩子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这就使我们的常规教学很难把握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
(主持人)听了刚才几位教师的讨论,大家基本上了解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存在的原因。
中小衔接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在这期间我们也不断的研究与尝试,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又有了哪些深入的思考?现在就请他们谈一谈。
三、解决措施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靳)2004年末,我们教研组针对中小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方案,最开始我们对于方案的实施感到有些茫然。
我们深刻的意识到我们要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我读到了儿童心理发展学家皮亚杰的话“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联系的,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
”这又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充分说明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觉的首先我们要树立牢固的衔接意识。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刻关注衔接问题。
除此以外,还要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的前沿理论方法及专业知识。
(刘)对,其实咱们确实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学习,除了积极参加省、市、区的各种教研活动、学校每周五的校内政治、业务学习外,我们组还将每周二下午定为组内集体学习的时间。
(幻灯片—这是我校领导组织英语教师学习的场景,这是区教研员张宇老师在指导我校备课,这是省教研员范伟老师在指导我校校本教研活动。
)这是我们的个人成长册,教学日记、集体备课记实……可以说这些材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们通过学习的点滴进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的不断努力学习,做一名科研型教师,从而更好的解决英语中小衔接问题。
(靳)是的,我们在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怎样克服课时量少,教材内容大的困难呢?就是将所教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整理,并重新组合,也就是说lesson与lesson之间,unit与unit之间,book 与book之间把可以相关联的单词、语句给穿在一起。
这样既让学生做到了旧知识的回顾与新知识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找准中小学教材的衔接点(楚)听了Jerry的做法,我很受启发。
我觉得除了要非常熟悉小学阶段1—6册教材外,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小衔接问题,还应该找准中小教材衔接点。
要使语言知识与中学更好衔接,我建议我们应该要通读中小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这一点,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学教材,我们英语组应该在以后的课余时间补充这一方面的欠缺,做到知己知彼。
3.加强中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孙)其实我认为中小学教师不仅要熟悉彼此的教材,更应该了解新课程标准对彼此的要求,以便使新旧知识自然融会贯通。
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强中小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形成教学思想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能够很自然的从小学过渡到初中。
(楚)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还应该将学习到的东西资源共享。
非洲有句著名的谚语,“同村协力”(It takes a village.)。
校本教研要求我校教师同伴互助,我认为在中小衔接工作中,中小学英语教师也要发扬合作精神,跨出彼此间的藩蓠,加速彼此的对话,为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平稳过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发现了中小学衔接问题以后,立刻与中学教师进行了沟通,在交流中,不仅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使他们更为了解小学的英语教学,并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好了铺垫。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要经常性的与中学教师进行沟通,采取座谈、访问、网上交流等形式,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互通有无,以便更有效的开展下一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