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小兴安岭、四季、美丽、景物”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读、交流等方式,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认读生词,掌握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景色和物产,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课文文本《美丽的小兴安岭》生词卡片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生词和课文内容小组讨论表格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小兴安岭的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兴趣。

学生齐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2. 学习生词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并讲解生词的意思。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3. 理解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有哪些特点?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总结: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讨论该季节的景色和物产。

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小组讨论表格。

5. 展示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倾听并评价。

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课文,巩固生词。

学生写一篇关于小兴安岭的小作文。

8. 教学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朗读、理解和表达方面的进步,鼓励积极的学习态度。

北师大版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描绘自然风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兴安岭的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小兴安岭的印象。

2.话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小兴安岭吗?你对小兴安岭的了解有多少?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小兴安岭的四季分别有哪些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小兴安岭的四季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三、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兴安岭的美。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描绘小兴安岭的作文。

2.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了解小兴安岭的更多信息。

六、课后反思1.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在课堂讲解环节,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写作训练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

4.课后作业的设计,既有巩固知识的作用,又有拓展知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不足之处:在课堂讲解环节,对于部分难点句子,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语文三年级上册重难点教学策略第二十三课

语文三年级上册重难点教学策略第二十三课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材内容的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人教版第五册第23篇课文,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和丰富物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融化、浸在、欣赏、药材”等词语。

2、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重点: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四、教学策略:1、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在“夏、秋、冬”教学中我将配有相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

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慨;直接展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描写,进而满怀喜爱之情,有所抒发。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如大花坛似的草地”所描绘的种种景象和词句中准确用词的生动含义。

2、情感熏陶,审美鉴赏。

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局限,创设了情境。

真实的景象,引人入胜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丽情境中,大大充实、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最佳教材。

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时是难以完全言传的。

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总伴随着生动的形象出现。

如果学生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而有所感慨,而有所抒发。

《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与难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与难点

美丽与富饶
快乐星球的艾克和艾雪,读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觉得小兴安岭真是太美了,这不他俩一见面就讨论起来。

艾克:你知道吗?这篇课文写的是中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太诱人了,真想去看一看。

艾雪:嗯,小兴安岭的树非常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确实吸引人。

艾克:是呀,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各有各的特点。

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来写,这些都能反映小兴安岭的特点。

艾雪:本文语言也特别优美有特色。

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季景色的特征,是那么鲜嫩可爱,一个“抽出”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活了,很生动形象;再如写夏天时,“封”“挡”“遮”“浸”等词很形象,感染力强,表现出了大森林的繁茂,显示遍布山野的勃勃生机以及早雾时的神秘色彩。

艾克:课文首尾呼应,概括写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是绿色的海洋,同时又抓住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物产丰富。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艾雪:我们如果去地球,一定到小兴安岭看一看!。

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一、我会写脑nǎo(脑袋、电脑、呆头呆脑)袋dài(脑袋、袋子、口袋)严yán(严格、严厉、严严实实)实shí(虚实、实实在在、实力)挡dǎng(挡住、挡路、不可阻挡)视shì(视线、电视、视而不见)线xiàn(视线、线条、一线生机)坛tán(花坛、天坛、酒坛)显xiǎn(显得、明显、大显神通)材cái(药材、器材、大材小用)软ruǎn(又松又软、柔软、软和)刮guā(刮过、刮风、刮目相看)库kù(宝库、库存、四库全书)二、我会认兴xīng(兴旺、小兴安岭、兴师问罪)侧cè(侧着、侧身、侧面)欣xīn(欣赏、欣喜、欣欣向荣)浸jìn(浸渍、沉浸、浸透)乳rǔ(乳汁、乳白色、乳臭未干)剑jiàn(利剑、长剑、刻舟求剑)梢shāo(树梢、末梢、喜上眉梢)舍shè(宿舍、房舍、旅舍)膝xī(膝盖、膝下、护膝)临lín(临时、来临、临危不惧)三、多音字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四、近义词融化——消融欣赏——观赏苍翠——青翠名贵——珍贵诱人——迷人五、反义词融化——冻结名贵——低廉巨大——微小六、理解词语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葱葱茏茏: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严严实实:食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

利剑:锋利的剑。

苍翠:(草木等)深绿。

珍贵:著名而且珍贵。

诱人:吸引人的。

七、句子解析1.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因为阳光是从严严实实的树梢穿过来的,从树梢的缝隙漏下来的,所以像利剑一样。

“利剑”一样的太阳光也写出了夏天阳光的耀眼。

2.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兴、舍”。

正确读写词语。

2.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资料展示交流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抽读。

重点指导:“梢、舍”是翘舌音,“侧、材”是平舌音,“欣、临”是前鼻音。

3.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齐读1自然段。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自读2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树木——积雪——春水——小鹿3.出示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

“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

可引导学生想像小鹿的可爱神态。

四、作业1.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小兴安岭什么最多?朗读第1自然段。

三年级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梳理课文详解,来轻松学习

三年级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梳理课文详解,来轻松学习

三年级语文《20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梳理课文详解,来轻松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新颖写景范文,本文中作者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写了小兴安岭的风景之美,物产丰富。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怀。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轻松地学好这篇课文,在这里专门梳理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生字、词语、成语、多音字组词、近反义词、重点句型课文详解等,让孩子们看了以后定能有所收获,家长朋友们务必为孩子收藏一份,相信这份知识点总结一定能够帮助孩子们轻松地理解学习这篇文章。

一、题目解读美丽是好看的意思,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在那里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小兴安岭也称"东兴安岭",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岸,长约400千米,西北至东南走向,海拔600~1千米,盛产兴安落叶松红松,云山及珍贵毛皮兽。

题目,点名了课文的描写对象也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二、生字广角课文包含的生字有:兴、融、侧、欣、浸、乳、梢、舍、显、材、膝、临、库。

13个生字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会写会读会注音且组词。

三、多音字组词四、近反义词近义词:苍翠——青翠,收藏——珍藏,诱人——迷人,名贵——珍贵,鲜嫩——新鲜,欣赏——观赏,葱葱茏茏——郁郁葱葱反义词:融化——凝结,美丽——丑陋,名贵——|廉价,盛开——凋零,密密层层——疏疏落落必会词语:脑袋、严严实实、挡住视线、花坛显得、药材、又松又软、宝库、苍翠、飞舞、名贵。

五、课文详解。

①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提问:“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说明了什么?说明:树木繁多,森林面积大。

(第1部分第①第自然段。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解析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解析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知本文的结构特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壮阔。

2.自学生字新词,认识本课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4.探究并发现写春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的图片及资料。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温故知新1.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一单元的《古诗两首》,让我们与李白一起乘船游览了长江,我们与苏轼一起行走于西湖岸边;《富饶的西沙群岛》,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

那么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的景色怎样呢?今天,老师就当一次导游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游览一番。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

2.学生提出疑问:在去游览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呢,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课题为什么叫《美丽的小兴安岭》?它到底美在哪儿呢?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小兴安岭的图片呢?(出示课件)刚才老师把小兴安岭搬到了我们的教室里,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们国家的什么地方呢?(出示课件)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刚才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图片,小朋友们想说什么?想不想去看一看呢?既然大家都想去,那现在就跟随老师去看看《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作者是怎样描述这美丽的景色的?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文吧!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大声朗读。

圈出来。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小兴安岭留给你的总印象吗?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出示课件)融化汇成涨满挡住浸泡千丝万缕利剑刮风舔脚掌宿舍当美餐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4.读多种形式词语: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又香又脆又松又软又肥又厚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举例说说这样的词语吗?你看这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那么青翠茂盛,我们就送给它一个词——葱葱茏茏。

[精选]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分析

[精选]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知识点1. 相关背景2. 主要内容3. 中心句4. 句式5. 分段及段意1相关背景小兴安岭,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

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

小兴安岭山脉山文方向近似西北,山势低缓,海拔600~1,000公尺。

分水岭两侧不对称,西南坡缓长,东北坡陡短。

东南段主要出露花岗岩和变质岩,为长期隆起剥蚀区。

2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抓住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3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句式比喻句:1、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河里涨满了春水。

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4、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5、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拟人句: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5分段及段意本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小兴安岭就像绿色的海洋。

第二段(2-5):写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第三段(6):写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addAd(ad_2)。

《美丽的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的小兴安岭》教案
2.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4.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节课将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关注语言表达与思维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学生。
举例:指导学生如何借鉴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其他自然景观的描绘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举例:通过介绍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文化特色,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同时针对难点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举例: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屏障、资源等。
举例: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实物或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概念,使其具体化、形象化。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绘其他自然景观。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兴安岭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保护”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特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主动思考的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兴安岭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点评,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图,并配以文字描述。

2. 拓展作业:(1)调查家乡的自然环境,了解家乡的物产丰富程度。

教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辅导。

《美丽的小兴安岭》分析资料讲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分析资料讲解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 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 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 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 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 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写了哪些景 物?用“ ”标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用“ ”出来。
(树木、雪水、小溪、小鹿)
3.作者又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的呢?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树木有什么特点?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什么意思?(不知不觉间,突然间地长出新枝 。)
栎树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 柏显得更苍翠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2.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小兴安 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夏天”一段
1.请同学们按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阅读理解课文“夏天”一段。
夏天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的,密密
麻麻的枝叶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的,挡 着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 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 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了树梢,照 在了开着鲜花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 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 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 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小鹿有什么特点呢? (活泼可爱。)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 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美丽的小兴安岭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美丽的小兴安岭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美丽的小兴安岭北师大版教材剖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它以准确、生动的言语,明晰的结构,向我们引见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景和丰厚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因此本文深受师生的喜欢。

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陆地〞,再按四季区分讲小安岭的风景,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宝库。

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思绪写的。

本文思绪明晰是第一个特点。

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总的引见了小兴安岭的树多。

先讲种类多,再讲范围大,由于树多,所以这里像〝绿色的陆地〞。

这是小兴安岭风景的总的特点。

第二局部〔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停止详细引见。

春天,作者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反映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夏天,树木茂盛,枝叶〝密密丛丛,〞野花怒放,晨雾很浓,一片旺盛的现象。

秋天,〝落叶飞舞〞,森林献出丰厚的山货和珍贵的药材,一派歉收的现象。

冬天,林中雪花飞舞,四处是厚厚的积雪,各种植物预备过冬,一派南国风景。

第三局部〔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

指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风景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庞大的宝库。

"以此开头,紧扣标题,弥漫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誉之情。

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言语生动、准确。

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这里用〝抽出〞就把春天植物变化迅速的特点描写得准确、笼统。

枝条普通是蜿蜒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既生动又贴切。

第三个特点是修辞方法运用得体、恰当。

如:〝它们有的俯下身来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这里恰外地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笼统地描写出小植物熬过冬天,愉快地迎接春天离开的情形。

教法建议:1、应用插图,了解题意。

教员可先出示课题后半截〝小兴安岭〞,然后引见一下天文位置,再让先生结合书中插图说说对小兴安岭的印象,补充前半个题〝美丽〞,这时可进一步对"美丽"一词停止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学会描绘自然景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2. 教学难点:(1)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

(2)描绘自然景物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兴安岭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景。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总结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特点。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补充,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描绘一个小兴安岭的美景。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了解其历史文化。

(2)以“我眼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摄影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生字词掌握情况。

2. 学生对小兴安岭自然风光和物产的了解程度。

3. 学生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感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3.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文章中所描绘的景色之美。

2.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3.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小兴安岭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查找资料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新词,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5. 实践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所在地区的特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地区的美丽景色的作文。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文素养。

3. 通过课后作文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小兴安岭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生字新词的学习资料。

3. 准备课后作文的评价标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完成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讲解和课堂讨论。

2. 第3课时:进行课后作文指导和学生作文评改。

课题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doc

课题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doc

12 走进森林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对其产生喜爱之情。

2.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3.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认读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对它产生喜爱之情。

2.通过描写夏天的段落,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1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huà)、栎(lì)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的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树多。

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①“抽出”一词表现了什么?]3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cónɡ)淙地流着。

[②“汇”字写出了什么?]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4[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1知识点详解☜2①表现出树木生长迅速、充满生机和活力,生动形象。

3②写出了山上积雪开始消融,聚拢起来,成了小溪。

4③这里恰当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有的……有的……”句式写出小鹿在溪边的动作、神态,体现了小鹿的可爱,充满了生机。

法?]河里涨满了春水。

一根根原木顺水漂流,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段导读:小兴安岭的春天是美丽的。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⑤“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得严严实实”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⑥“浸”字说明了什么?]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⑦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什么?]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反思

20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

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说印象,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

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二、品读,析文悟情。

1、走进春天(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从哪些事物描写春天的美丽?(2)出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

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选择本段你喜欢的景物描写来朗读,读完后说一句话。

(出示填空题)(4)配乐朗读,感受春天的美。

2、走进夏天(1)找出作者描写了夏天的哪些景物?(2)分组欣赏这四种景物,一组欣赏一种景物,找到相关句子好好地朗读,读完后说一说。

(出示填空题)三、拓展练习请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或一句小诗来写出春天和夏天的特色。

四、总结学法,自主运用: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五、总结,深化认识。

1.学完课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2.带着赞美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 总结作者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景物特点写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20.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夏天:树木雾金光野花景美物丰秋天:树木落叶特产药材冬天:树木积雪西北风动物教学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

”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下两点:一,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幅图片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之中,体会美,感受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6 单元第 20 课《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6 单元第 20 课《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 6 单元第20 课《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知识归纳一、引言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上册部编版中,电子课本里的第 6 单元第20 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画卷。

这份重点知识归纳将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二、课文基础信息1.写作背景:无特定详细写作背景信息。

2.主题: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文学体裁:记叙文。

4.作者信息:无明确作者信息。

5.主要内容: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积雪融化,小溪淙淙流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等;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黑熊躲进洞里冬眠。

6.中心思想:赞美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和巨大的价值,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三、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写法和词义:●脑(nǎo):左右结构,月字旁。

可组词“脑袋”“头脑”等,指人体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袋(dài):上下结构,衣字底。

可组词“口袋”“袋子”等,指用布或皮等做成的盛东西的器物。

●严(yán):独体字。

可组词“严格”“严厉” 等,意思是紧密,没有空隙;不放松,认真。

●实(shí):上下结构,宝盖头。

可组词“果实”“实在”等,意思是充满;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

●挡(dǎng):左右结构,提手旁。

可组词“挡住”“阻挡” 等,指阻拦,遮蔽。

●视(shì):左右结构,礻字旁。

可组词“视线”“电视”等,指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二十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二十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十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小兴安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兴安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小兴安岭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等。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公园或森林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并引导学生讨论小兴安岭的重要性。

5.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小兴安岭的景点进行写作,描述其特点、景观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特点。

2. 互动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 练习方式:通过实践操作和写作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公园或森林进行实地考察,记录所见所闻,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小兴安岭的景点进行写作,描述其特点、景观和感受。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选和讲解,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同时结合教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通过PPT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兴安岭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

3. 工具书:提供相关的工具书或在线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难点疑点解析《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难点疑点解析1.这篇课文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分6个自然段。

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

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学习本课要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课文写景抒情,语言生动形象。

课文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是全文的重点。

春天,作者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作者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作者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作者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

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例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例2】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析“葱葱笼宠”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

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形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例3】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析“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

看到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

用“飞舞”并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例4】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析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想象到雪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1、预习课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小兴安岭的资料。

2、收集关于四季的音带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

师: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曾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

那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

课本上称它是:教师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师:齐读课题师: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

就象课文第一小节这样写到:(出示媒体课文第一段)(媒体演示)师: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出示红松、白桦、栎树资料简单介绍,并播放图像)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各种各样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用“海洋”来比喻小兴安岭的树,告诉我们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树多,占地面积大,连成一片,望不到边。

师:一阵风吹来,树林掀起层层绿色的波浪,传来一阵阵哗哗的响声,就像海浪翻滚的轰响。

那真是——绿色的海洋师:你们想去那儿旅行吗?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皑皑的隆冬去?瞧!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体会小兴安岭的书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

(媒体演示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设计意图】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讲到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时,播放课件,画面上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各种各样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课件的及时引入,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教师适时引入课文,体会文中意蕴美:课文中用“海洋”来比喻小兴安岭的树,告诉我们什么?你们想去那儿旅行吗?(媒体演示小兴安岭四季的美)逼真地使学生体会到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学生激情高昂,纷纷说将来要到小兴安岭去旅游,有的向去看冬天、有的想去欣赏小兴安岭的秋天、、、、、、学生众说纷纭,这样,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二)深入读文,品词品句。

(2)、小兴安岭的夏天:<1>、归纳特点夏天——树木茂盛(郁郁葱葱)浓雾弥漫阳光照射野花遍地<2> 品析词句,体悟内涵师:为什么喜欢夏天?抓住重点词、句来谈谈感受。

l 郁郁葱葱”是指什么?还有哪个词体现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密密层层、严严实实)l “封”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夏天的树木繁多,树叶和树叶之间一点不透气,一点不透风,没有一点空隙。

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树木在夏天生长得多么有生机啊!l 媒体演示浸在浓雾中的小兴安岭的情景,体会一个“浸”字用得准确,生动.l 质疑:为什么会有”千万缕像利剑一样金光”?借助媒体演示,感受千万缕金光就像利剑一样,光芒四射,使人睁不开眼睛。

<3>、有感情地配乐齐读课文,来感受由郁郁葱葱的绿叶、乳白色的浓雾、金色的阳光、五彩斑斓的野花构成了小兴安岭的迷人、多彩的夏天。

(3)、小兴安岭的秋天:<1>、归纳特点秋天——树叶凋零松柏苍翠果实累累<2> 品析词句,体悟内涵,创造美感(媒体演示秋风起的美景,教师配乐朗诵,激起学生的想象)l 师:小兴安岭的秋天别有韵味,树叶转黄了,而松柏却是那么的苍翠。

一阵风吹过,落叶便随风飞舞,悠悠飘落,好象…(生展开想象,进行小组讨论)l 学生交流<3>、有感情地配乐齐读课文,来感受小兴安岭的迷人、硕果累累的秋天。

4、小兴安岭的冬天<1>、归纳特点冬天——雪花飞舞松柏苍翠果实累累<2> 品析词句,体悟内涵l 语言训练,积累词句:(播放雪中景的录象片段)用上课文上的一些词、句,或课文中没有的,描写一下你看到的小兴安岭的雪景。

l 课外知识拓展:出示小兴安岭的奇异动物的图片,揭示小兴安岭资源丰富,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是名副其实的一座巨大的宝库。

<3>、有感情地配乐齐读课文,来感受小兴安岭的白雪皑皑、浪漫、纯洁无暇的秋天。

【设计意图】学生文章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有很大时空差异,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悟语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从而限制学生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理解、感受的能力。

本班学生多为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对生活在没有四季分明海南岛的他们,对文中描述的雪花飞舞松柏苍翠的冬天更是难于理解。

在这里,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等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块地显示,使愿意学生生活的文本内容活生生地走进了学生的脑海中,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课文,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课文无声的语言材料变成鲜活、灵动的形象,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和句子体会文中意蕴美较好地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5、师配乐小结,将学生完全置身于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

(媒体演示四季的美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引人入胜,而作者准确运用词语的深厚语言功力更令人叹服。

怎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呢?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直观演示法”、“换词比较法”、“引读法”、“同义词互释法”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现将以上方法在本课的综合运用举例如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该句中,“抽”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枝条细长的形状及生长速度之快。

课堂上可运用演示法,抽动能伸缩的教棍,让学生通过观察,形象直观地体会什么是“抽”之后,再鼓励学生用换词比较法说说“抽”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哪个更妤,好在哪里?这种由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到抽象的语言表达训练,连贯自然而又有坡度,很快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在轻松的学习氛围里达到训练语言,发展思维的效果。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技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个写夏天树木的句子是作者用词形象,准确的集中体现。

该句中的“封”字逼真地将小兴安岭树木密不透风的景象写了出来。

教学时,仍可采用换词比较法让学生思考:“封”字还能换成哪些词,哪个好,为什么?学生多能说出“盖”等一些词可以替换,但没“封”字好,可在说为什么时却又是面有难色。

这时,教师可出示一个密闭的严实的盒子与一个盖了张纸的盒子让学生比较哪个密闭程度更大,通过直观地比较,学生很快地理解了抽象语词“盖”“封”之间的差别,懂得了“封”字更能体现树木长得茂盛。

另外,这句中的“封”“挡”“遮”这些词也用的相当精采。

这三个词都有隔断视线使光不能通过的意思。

但在具体运用时又有一些细小差别。

教学中可采用引读法,教师引读“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一一,挡住了——,遮住了——”,学生根据课文接读,在读的练习中,不仅能比较每个动词修饰的对象,体会到语言文字同中存异,异中有同的妙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再如“雾从出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这句中“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森林里雾大林密的情形。

教学中可采用“同义词互释法”帮助学生理解“浸”即为“泡”。

在淡到为什么说森林是浸在乳白色的浓雾中时,则可联系下文中的“升”字让学生去说。

通过讨论,学生思想维非常活跃,纷纷说出:山谷里的雾是从下向上升起来,因为森林里树木枝叶密密层层,雾散不出去越积越多,所以就像是森林“浸”在雾里。

这时教师再顺势提出将“浸”换为“笼罩”一词合适吗?学生则很快能答出“笼罩”给人的感觉是雾从天上降下来的,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更与文中“升”字相对,所以不能用“笼罩”。

当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一篇课文中要用到很多方法,就是一个词语在理解时所用方法也是多样的。

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特点去精心设计,并灵活运用。

“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理解词语及课文,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掌握这些方法并逐步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学习中。

这才是这次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