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雪 主课件配套教案

合集下载

1 沁园春·雪 课件 (共47张PPT)

1 沁园春·雪   课件 (共47张PPT)

9.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 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并说说这个词所包含的感情。
“惜”
第一,惜中含褒。 第二,委婉批评。 第三,时代、阶级局限; 第四,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10.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有区别,“稍逊”“略输”二词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在文治方 面的不足只是略有批评,而“只识”一词则表现出对成吉思汗的一种近乎嘲讽 了。
(1)描写壮丽雪景是后文抒情议论的基础。 作者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景物的壮美, 抒发对其热爱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独特的想象, 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 的壮美。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所以能很自 然地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
(2)评点历代帝王,是为衬托当代无产阶 级英雄人物。
莽莽( mǎnɡ ) 妖娆( 风骚( sāo ) 滔滔( 分外( fèn ) 红装素裹( ɡuǒ )
ráo) tāo)
词语释义
北国: 指我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妖娆: 娇艳美好。
滔滔: 天公: 须:
这里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指天。 等到。
红装素裹: 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 娇艳美好。 折腰: 鞠躬、倾倒。 天骄: 天之骄子。 弯弓: 拉弓。 俱往矣: 都过去了。俱,都。
1. 熟读并背诵本词,同时感知词中意象,

品味词的意境。(重点)
习 2. 赏析本词准确凝练的语言,掌握写景、
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难
点)
3. 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 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第1课 《沁园春 雪》 课件(5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   《沁园春 雪》 课件(52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4.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应怎 样理解?
这三句主要是诗人自指,即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家 的伟大抱负。对此,最重要的是从文本出发,根据 这首词的内容和语境加以体会和分析,作者在《沁 园春·长沙》中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句,与本 词颇有相通之处。
“惜”中寓志
蕴含着无产阶级后来者居上的豪迈 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 “ 略 ” “ 稍 ” 有 什 么 作 用 ? “ 略 输 ” “ 稍 逊 ” 和 “只识”有什么区别?
“略”“稍”使得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 确、不失分寸。 “略输”“稍逊”“只识”,前两者与后者相比, 褒贬的程度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两者。
必记字词 字音字形
沁园春(qìn) 莽莽 (mǎng) 滔滔 (tāo) 妖娆 (yāo ráo) 折腰 (zhé) 稍逊 (xùn) 风骚 (sāo) 天骄 (jiāo) 红装素裹(guǒ) 成吉思汗(hán)
奔驰、驰名 ( zhé)折腰、折损
chí
松弛
折( shé)折本
妖 ráo(娆) ( zhē )折腾 jiǎo(侥)幸 不屈不 náo(挠)
这首词描写北国雪景时,既有动态的描绘,如“千 里雪飘”;也有静景的刻画,如“望长城内外,惟 余莽莽”;还有化静为动的描写,如“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描写使静景动 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示例】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那 斑斑驳驳的光影宛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 而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泡在牛乳里。 【静景】墙角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幽幽地 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清风阵阵,给人带来丝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沁园春·雪》PPT课件-(一)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沁园春·雪》PPT课件-(一)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 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数风流人物
列举历代英雄人物不足 抒发诗人的抱负
片 惜——数 昂扬向上,积极乐观
梳理总结
高山之巅
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 抒发诗人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对革命前景充满激情的展望
点评历史英雄
历史之巅 赞美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情
体验反思
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 应具备哪些素质?
艺术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本篇虽题为咏雪,实际上它却不仅仅是
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
引起极大轰动。
朗读
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分( B )外妖娆 ( A.fēn B.fèn ) ②成吉思汗( A ) ( A.hán B.hàn ) ③数( B )风流人物 ( A.shù B.shǔ ) ④还看今朝( A ) ( A.zhāo B.cháo )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 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沁园春·雪》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雪》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雪》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沁园春·雪》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沁园春·雪》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其作品背景;(2)通过学习《沁园春·雪》,达到对汉宋文学的初步了解,了解宋代的文学特点和辛弃疾与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3)通过学习领会诗歌的意境和内涵,了解沁园春的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与把握辛弃疾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又可启发自身的情感与思考;(2)通过学习,能够识别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提高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抒发自身情感。

二、教学内容辛弃疾的《沁园春·雪》三、教学方法1. 课堂问答首先,利用课件介绍辛弃疾,包括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等。

然后,针对课件所介绍的内容,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例如:“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有什么的文学成就?”“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学习过他的作品?”等等。

2. 文学赏析2.1核心目标:以课堂讲授及配合手抄报解读,理解《沁园春·雪》的主旨思想,抒发个人感悟。

2.2教学方法:1. 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全文,表明感受,探索思考,然后以梳理篇章主题、破解字句难度为导向,渐次进阶。

2. 教师可以逐句逐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辛弃疾的思想和文化意涵。

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诗歌整体的感受,帮助学生感受到雪和春的强烈对比,神秘和静谧的反差,体验到雪童话般的光辉和高贵。

3. 在解读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语言表述诗歌意义;并强调教育价值,及时阐发琢磨到的人生哲学。

4. 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想象,并要求撰写文本说明文中的隐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及其合理运用,来表达主题思想。

3. 朗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诵,可以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也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沁园春·雪》的意境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辛弃疾及生平和文学成就。

《第1课 沁园春·雪》教案-word课件

《第1课 沁园春·雪》教案-word课件

《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课题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日期课型诗词主备人赵廷富复备人乔红教学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3.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4.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3.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时间复备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

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学习上阕。

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②“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沁园春·雪》优秀课件PPT

《沁园春·雪》优秀课件PPT
特点: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意境 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合作探究
上阕中能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个字?统领 到哪里?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为何选 取这些景观?
起统领作用的是“望”字。统领到“ 欲与天公试比高”。
作者望见了“长城”、“黄河”、“ 山脉”、“高原”等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 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 “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诗句中的“折腰”意为倾倒的心情 ,并揭示出为之奋斗的动机。改为“赞 美”,不合词的韵律,且少了形象性。
合作探究
下阕中能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个字?统 领到哪里?
起统领作用的是“惜”字。 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合作探究
文中提到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
合作探究
说说“惟余”“顿失”两个词语的表 达效果。
两词分别照应前文的“雪飘”“冰封 ”。
“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 封时大河滔滔滚滚的雄壮气势。
合作探究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背景链接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 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 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 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 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 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 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字音字形
沁园春( qìn ) 莽莽( mǎng ) 滔滔( tāo )
下阕: 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 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 句为第三层,论今。
整体把握
上阕和下阕各自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上阕:热情赞颂;下阕:豪迈激昂。

《沁园春 雪》PPT课件(完整版)

《沁园春 雪》PPT课件(完整版)

必考字词梳理
注 释
1. 惟余莽( mǎng)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惟余,只 ·
剩。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中 的
2. 天公:指天。 字音易错,韵母要读正确。
生 3. 须:等到。
难 字
4.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 丽景色。 字形易错,区别同音字。

5.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是说秦皇汉武
引得古代许多英雄人物为之“折腰”。“多娇”既是对景的 概括、赞美,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对英雄人物的评论。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ɡě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课文拓展积累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zhēnɡ rónɡ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 所钟情的对象,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的欣喜。
导入
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豪迈, 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雪在诗篇里 是诗人情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场 气势恢弘的雪——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
课文全篇探究
3. [发散思维] 这首词是从哪几方面体现词人诗词的豪放风格的? 开头——以“千里”“万里”渲染词人登高远眺时视野
的开阔,形成了广阔的意境。 中间——写“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从南到北,自
西向东,表现了词人远眺、俯视时的意气风发。 结尾——表现出一种油然而生、无法抑制的自豪感。 整体——画面雄伟壮观,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情
归纳总结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江山/如此/ 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 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 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 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 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 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
3、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北国雪景?字里行间流露出 作 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雄伟壮丽、娇艳美 好的北国雪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描绘了 一种怎样的画面?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等到)这个字可 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1)含褒义,肯定秦始皇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 具 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
2)含贬义,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善“ 文 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 才华 也欠缺;
3)“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以及超越 历 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3、谁是“今朝”的“风流人物”?如何理解结尾三句,作用是什么?
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 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上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哪部分写雪景?写的是哪里的雪景?
阙Hale Waihona Puke 赏上阙写景。写的是北国雪景。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质课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质课课件(共28张PPT)
2021/10/232021/10/232021/10/2310/23/2021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32021/10/23October 23,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232021/10/232021/10/232021/10/23
温故而知新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 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 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 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 题目。
读一读:
q ìn m ǎ ng y ā o r áo f èn
朗读指导
情感 语调 语速
诵读训练
•停顿 •节奏 •重音 •感情
以前三句为例分析这 首词的朗读技巧。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听读这首词
体会语速、语调、感情的变化
再读这首词
• 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
情感的变化。
•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
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沁园春 雪
上阕:写景抒情 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 颂当代英雄
论抒情,意境壮美
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豪迈,颇能代表毛 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 抒怀之作。
• 你是从哪些句子理解了词的内容并感受到作者
情怀的?(可从表达方式或写作手法来谈)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我们的目标:
1.朗读这首词,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情 感。

《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课题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日期课型诗词主备人赵廷富复备人乔红教学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包蕴的深刻性;3.培养学生阅读才观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同意美的熏陶;4.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包蕴的深刻性;3.培养学生阅读才观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同意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时间复备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确实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画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壮。

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颂扬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学习上阕。

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如何像白象在奔驰?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说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说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沁园春·雪》课件配套详细教案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沁园春·雪》课件配套详细教案

《沁园春·雪》课件配套详细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2、领会本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1、理解诗词大意;2、理解上下阕的内容层次及艺术手法;3、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具】电脑,投影仪,自制电脑软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和伟人亲密接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诗词欣赏作者毛泽东评价毛泽东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神化说、三七开、倒三七开、恶魔说……但没有人否认他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一身文武双栖将军利剑诗人笔延安时期的毛泽东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历史上几人能当此称号?毛泽东《沁园春雪》手迹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著名历史学家)高亨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你赞同吗?教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根据经验,学生会认为是吹捧之词)。

1945年在重庆发表时,著名诗人柳亚子曾和诗一首并赞:2、投影著名诗人柳亚子赞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一段文字:“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教师说明:这段文字决不会是吹捧,因为他写于194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那时吹捧毛泽东,可能有杀身之祸。

不由你不赞同!下面,我们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他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又领导全党全军开展抗日战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沁园春·雪》课件

《沁园春·雪》课件
2 第二段:雪与爱情相比
诗歌通过雪与爱情的对比,表达了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珍惜。
3 第三段:雪与人民生活相比
诗歌通过雪与人民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诗歌意义
1 向往和追求
诗歌通过雪的比喻,表达了对革命、爱情和 人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思想和情感
诗歌反映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深刻 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PPT制作
设计思路
简洁明了、高清大气的设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页面设计
多用图片,并配合毛泽东头像等符号,营造诗歌的氛围。
演讲点
重点解读《沁园春·雪》意义和价值,引起观众的共鸣。
结语
文学和历史价值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代表性诗歌之一,具有极 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通过PPT的制作和解读
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提 高对毛泽东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沁园春·雪》PPT课件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代表性诗歌之一,诗歌通过对雪的比喻,表达了对 革命、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PPT课件将解读该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诗歌背景
《沁园春·雪》出自毛泽东,诗歌创作于20世纪初,时代背景是反帝反封建斗争时期。
诗歌内容
1 第一段:雪与革命相比
诗歌通过雪与革命的比较,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崇尚和激情。

《沁园春·雪》教案(带备注)

《沁园春·雪》教案(带备注)

《沁园春·雪》教案(带备注)章节一: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2. 掌握诗歌的题材和主题。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在1936年冬天写的一首诗,描绘了雪花飘飞的美丽景色。

2. 作者简介: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者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2. 分析诗歌的题材和主题,让学生了解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章节二:诗歌结构和韵律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分析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1. 诗歌结构:《沁园春·雪》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

2. 韵律特点:诗歌的韵律规律,每句的平仄和韵脚。

教学活动: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章节三: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表达。

2. 培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重点词语解析:选取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析,如“雪花”、“飘飞”等。

2. 表达技巧分析: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诗歌,自主寻找重点词语和表达。

2. 对重点词语进行解析,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3.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让学生培养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章节四:情感分析和主题解读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情感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悦、赞美等。

2. 主题解读:解读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教学活动:2.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文学鉴赏能力。

章节五:课堂练习和拓展活动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沁园春·雪 教案》教案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教案

《沁园春·雪 教案》教案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教案

·雪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词的内容 ,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决的信念 ,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学方法: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 ,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 ,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 ,教师从旁引导 ,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读<七律长征> ,谈感受 .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介绍毛泽东毛泽东〔1893 - 197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字润之 ,湖南湘潭韶山人 .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 ,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 ,今天学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三、背景介绍<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 ,领导全党展开了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 ,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欣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 ,胸中豪情激荡 ,过后写下这首|词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四、读诗词体会魅力1、自读 ,正读音 ,感受气势 .2、教师指导读 ,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3、齐读或者抽读检查字音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五、再读这首|词 ,感知1.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上阕:写景抒情赞壮丽河山下阕: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领字分别是 "望〞、 "惜〞第二课时六、三读诗文思考"望〞统领哪几句 ,都望到了什么 ?3.上阙中哪几句是实景 ,哪几句虚景 ?4.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表达本诗主旨的诗行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七、读词的上阕:1、描写什么 ?2、如何描写 ?3、上阕表现了什么 ?八、精读上阙 , 合作探究1、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山、原都是静物 ,却写它们 "舞〞和 "驰〞 ,为什么这样写 ?给你怎样的感受 ?"山〞 "原〞都是静物 ,写它们 "舞〞和 "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 ,运用比喻 ,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 ,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 ,极富动感 ,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 ,灵动活泼 .2、发挥你的想象 ,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的景象 . 你看 ,红日冉冉升起 ,放射出万道霞光 ,染红了天边的白云 ,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 ,雪山巍巍 ,花松翠柏 ,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 ,祖国就象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格外妖艳多姿 .九、读下阕:1、写什么 ?2如何写 ?3 表现什么 ?第三课时十、精读下阙 , 合作探究1、全词一气呵成 ,浑然天成 ,这有赖于上下阕的自然过渡 ,理解它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 , "娇〞字表现女性美 ,与上文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 .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 ,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之倾倒2、作者评论了哪几位英雄人物 ?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为何要评论他们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惜〞字可看出包含了惋惜兼有批判 ,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一一做了贬谪 .作者以〞往昔 "与〞今朝 "比照 ,〞英雄"‘与〞风流人物 "比照 ,突出今朝英雄主宰江山的历史作用 .3、 "惜〞字领起哪些句子 ?有何含义 ?"惜〞字的丰富含义:a、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 ,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b、惜中有贬 .委婉批评了他们的缺乏 ,短于 "文治〞 .c、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4、 "风流人物〞指谁 ?最|后三句意义何在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事过境迁 ,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 ,而今 ,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 ,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 ,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 ,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 ,革|命领袖 ,表现了毛泽东同志 "天下大任 ,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十一、小结上阕写景抒情 ,下阕评古论今 ,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缺乏 ,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 ,从而将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 .绘北国雪景概写〔极目万里〕↓分写实景〔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晴日当空、分外妖娆〕评历代英雄 ,抒个人抱负过渡↓评古〔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论今〔天下大任 ,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十二、课后反思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 ,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 ,调动学生的兴趣 ,营造主动学习的气氛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上动起来 .这堂课我运用了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 ,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 ,读出词味 ,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 - -诵读法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 ,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 .新课标培养学生 "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 "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 .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 ,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由于引导得当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到达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 ,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根底上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4、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 "俭以养德〞与 "静〞的关系 .教法、学法设想:1、探究式学习方法 .设计问题 ,分组讨论 .2、置换法 .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 ,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过两篇文章 ,一篇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 ,一篇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节选隆中对 .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 .〔找生谈 .明确:赏罚清楚、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 ,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 ,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 ,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 ,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 ,注意停顿 .2、找生朗读课文 ,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注意〔1〕生字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2〕停顿3、集体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 ,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 ,学生自主译读课文 ,找出疑难问题 ,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 ,教师巡回 ,及时给予指导 .2、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 ,由学生自由提问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 ,放手给他们 .解决不了的 ,教师给予点拨 .注意结合具体问题 ,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3、师强调重点词4、生译全文 .先找生通译全文 ,再同桌间口译 .在本环节中 ,要求学生译文的语言 ,除了到达文通字顺外 ,也要力求文字优美 .〔如: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译为:年华随时光消失 ,意志随岁月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 ,对社会没有任何奉献 ,只能悲哀地守着穷房子 ,那时懊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四、研读赏析课文本环节 ,教师以一系列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 ,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 ,最|忌荒唐险躁 .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着重围绕一个 "静〞字加以论述 ,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 "躁〞字 ,比照鲜明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根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根底 ,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 ,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 "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 "静〞字 . "俭以养德〞与 "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 ,防止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 ,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 "静〞的根底上的美德 .五、背诵积累 .学生背诵课文 .提醒学生:注意一句话一句话地背 ,要注意句间停顿 ,开始时 ,要慢背 ,心里装着现代文 ,嘴里说着古文 .六、谈感受 ,说启发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 ,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 如 ,〔1〕时光飞逝 ,我们要珍惜时光 ,不能等到自己变老 ,和世|界脱节 ,才悲叹蹉跎的岁月 ,那将于事无补 .〔或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 ,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 ,否那么人生就没有了方向 .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这一崇高的志向鼓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六、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2、背默课文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课件(含同步教案和习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课件(含同步教案和习题)

3.试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
“舞”形容山披雪像“银蛇”逶迤曲折,“驰” 形容高原如“蜡象”奔腾跃动。这两句运用比喻, 化静为动,生动传神地将冰雪覆盖的“山”“原” 写得生机勃勃。
“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拟人手法,进一步生 动形象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 的气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 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感知词中的形象,感受 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背诵本词。
2. 体味本词精练、形象的语言,学习写景、议论、 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会解答古诗词炼字 题。
2.文中主要评论了古代哪些英雄人物?是如何评 论他们?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略输文采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铁木真) 只识弯弓射大雕
3.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指今天,现在。这几句话肯定了今 天的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才是推动历史 前进的真正动力,是本词的主旨句,抒发了作者 作为革命家的远大抱负。。
4.品味“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是虚写,想象雪后天晴的景象,展现出 一派新气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看” 字与上 文的“望”字呼应,用字富于变化。
5.上片哪几句是静景?哪几句是动景?
千里冰封 静景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动景
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小结: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气 势宏大,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 景。。“千里”“万里”运用互文、夸张手法,从整 体上概括北国的壮丽雪景,意境开阔。“冰封”“雪 飘”,一静一动,静穆而又生动。

《沁园春·雪》+教学+课件

《沁园春·雪》+教学+课件

发表背景
这首词公开发表于1945年8月。当时抗 战已取得了胜利,蒋介石假意电邀毛泽东去 国民党陪都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为了 争取和平,不顾个人安危,与周恩来从延安 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渝期间, 诗人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 就把10年前写的《沁园春.雪》抄给他。第二 天,周恩来的《新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一 首词。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 舞了全国人民 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品评上阕
上阕的第三层是想象写。诗人发挥了丰富 的想象力形象而准确地展现了雪后天晴的 景象:那万道的红光普照着白皑皑的雪地, 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壮丽。
在这一阕中,诗人借景抒情,不 但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也抒 发了诗人为祖国而奋斗的胜利豪 情。
品 评 下 阕
按引入、评古、论今将下阕分为三层。
向朱德元帅授勋
毛 泽 在十三陵 东 在 参加劳动 参 上 和法国总统皮蓬杜 加 海 基 层 看 选 望 举 宋 投 庆 票

准 更 蒋 在 毛长 备 像合 重 飞 泽 一 影征 庆 赴 重 国 。 谈 东 中 庆 之你 判 与 看 时 的 老 领 蒋 看 与 袖 谈 谁 老 。 判
毛 泽 东 原 词 手 迹
次写长城南北一大片国土大雪纷飞,只 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奔腾咆哮的黄河一 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品 评 上 阕
第二层具体写雪景。在作者的 眼里,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境中 也到处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奋发向 上的活力。你看,那披雪的群山, 如同无数条银蛇在舞动;冰封的秦 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丘陵,好像一 只只蜡象在奔跑。它们似乎想要跟 老天一比高低。这是多么神奇的景 象啊。
在 在 和 延 抗 和周恩来在一起 红 安 给八路军指 大 的 小 开 窑 战员作报告 鬼 学 洞 里 典 在 写 礼 一 《 上 论 起 讲 持 话 久 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沁园春·雪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这首词,感悟诗歌内容。

2、了解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坚定的信心和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中的“妖娆”、“风骚”、“红妆素裹”、“一代天骄”等字词的意义;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情;
3、注重诗句朗读节奏的把握;
4、学习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表意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诵读、鉴赏诗词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品味词中所蕴含的诗人对大好河山热情赞美之情,体验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胸怀。

教法学法:诵读感悟法、品读法、联想想像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朗读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同学们,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博大恢宏、奇恣纵肆的激情,成为当代诗坛一曲品格、个性强烈,画面色彩斑斓的绝唱。

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

《沁园春·雪》便是他文情并茂、最有气魄之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词作,去感受豪放之风。

2、明确教学目标
1、朗读这首词,感悟诗歌内容。

2、了解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体会诗人宽广的胸怀,坚定的信心和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3、介绍作者
毛泽东(1893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

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诗词》等。

4、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5、题解 : 沁园春
本文体裁词。

词又叫诗别体,长短句,诗余。

沁园春,词牌名。

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此调以此得名。

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

毛泽东一生写过不少诗词,其中我们熟悉的用“沁园春”填词的有《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
沙》。

二、听读诗词体会魅力
1、注音
分外(fèn )妖娆(ráo )莽莽( mǎng )折腰(zhé )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沁园春(q ì n )风骚( s ā o )红装素裹(gu ǒ)一代天骄( ji ā o )数风流人物( sh ǔ ) 今朝(zh ā o)
2、诵读指导
停顿节奏重音感情
以前三句为例分析这首词的朗读技巧。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再读这首词
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上阕:写景抒情赞壮丽河山下阕: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领字分别是“望”、“惜”
三、默读诗文整体感知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了什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上阙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虚景?(4-10句实景,11-13句虚景)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描写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议论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诗文合作探究
1、“望”字领起哪些句子?都望到了什么?
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统领下文七句)“望”到了长城、大河、山原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和“驰”,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修辞方法:对偶比喻
3、“惜”字领起哪些句子?有何含义?
(惜秦始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统领下文七句)
“惜”字的丰富含义:a、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b、惜中有贬。

委婉批评了他们的不足,短于“文治”。

c、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这是诗人的自信、自励和抱负,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五、全词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从而将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

六、比较阅读:
课文《沁园春雪》和《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的异同
两首词都描写了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

《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景,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

《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上阕写景,下阕叙事。

《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像;《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但只是展现眼前实景。

七、展现自我
我们领略了领袖的风采和豪情,感受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请用自己的创意再现诗歌的艺术魅力。

八、书法欣赏毛泽东沁园春·雪
九、练笔天地
发挥想象,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十、拓展阅读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冰封
上阕:北国风光总写
写景抒情雪飘
望——长城大河山原实写
雪后天晴景色壮丽虚写
下阕:过渡:由景到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议论抒情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品评历史人物,指出他们武功有余,文治不足)
总结历史——俱往矣;歌颂——当今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