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_钱理群
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
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遗产。
但鲁迅自己说过: “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这说明不是所有鲁迅的作品都适合中学生读,必须有所选择。
在我看来,鲁迅这样的经典作家的作品,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一次性读懂,完全理解的,而是要“有所懂,也有所不懂”。
因为鲁迅作品是要终生读,而且是常读常新的,因此中学阶段读鲁迅,主要是懂得一个大意,能够有点了解,有点感悟,这就够了。
而且我们对中学生的理解力、感悟力的估计常常是偏低的,特别是今天的孩子,他们的社会接触,以及他们的视野,比我们自己童年时要开阔得多,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也远远比我们成年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关键还是我们如何去引导。
引导中学生读鲁迅要抓两头,一是鲁迅思想与作品的实际与实质,一是中学生智力发育的特点与生命成长的内在欲求,力图在“相信鲁迅其人其文的魅力”与“相信中学生经过引导能够与鲁迅相通”这两个基本信念上,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引导中学生读鲁迅,应该是一种与鲁迅相遇的“过程性”阅读——先“感受鲁迅”,再“阅读鲁迅”,又“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说鲁迅”,使中学生与鲁迅发生逐渐深入的关系。
感受鲁迅首先要面对一个现实: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其他途径,已经有了对鲁迅的“前理解”,这些理解有的有助于学生接近鲁迅,有的则使学生对鲁迅“望而生畏”,因而远离、甚至拒绝鲁迅。
如何使中学生对鲁迅产生亲切感,愿意接近他,使“(老师)要我读(鲁迅)”变成“我(自己)要读”,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作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通点,并思考“他”和“我”的关系。
中学生正处在由“少年”转向“青年”的生命阶段,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和回顾自己的童年,是中学生所关注、并且感到苦恼的问题,而这也同样是缠绕鲁迅终生的。
因此,从阅读有关“父亲与儿子”及“儿时故乡的蛊惑”等话题的作品入手,将鲁迅的命题变成学生自己的生命命题,鲁迅就从可望不可即的高处、远处,走下来,走近来,来到我们中间,甚至走进“我”的心中:原有的距离感、陌生感就这样自自然然地消除了。
从钱理群教授的感慨说起
从钱理群教授的感慨说起作者:宋昊燃来源:《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第09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退休后,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刚开始时教室过道都挤满了人,没过多久,来听课的寥寥无几。
“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
”一位同学告诉钱教授。
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理群说。
钱教授的话可以说一语中的,切中了当今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就是考什么学什么,不考的不学,这是钱教授遇到的尴尬,也是目前教育遇到的尴尬。
如果考什么学什么,长此以往,教育必须为自己埋单。
君不见,国内一流大学生用硫酸泼熊猫,只为看看熊猫是不是很痛苦;君不见花季女生读大学期间被电信诈骗,自杀身亡……固然,泼硫酸有好奇的成分在作祟,被电信诈骗有天真单纯的成分在内,但是我们管窥蠡测,不觉得泼硫酸者修养不够吗?不觉得花季女生基本的生存本领不具备吗?教育的真谛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主要是人格教育和生存教育,而不是分数教育。
有人对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的各省状元进行了跟踪分析,发现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其中不少状元业绩平平,原因何在?在于我们注重的是分数状元的培养,而不是综合素质状元的培养。
警钟在敲响,我们必须正视当今的教育弊端,将教育拉向正常的轨道。
实际上,近年来,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改革走到了深水区,正在触摸教育的本质。
比如,高考的导向明确指向人的教育。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度需要什么样的人?是崇洋媚外的人,还是充满民族自信为中国伟大的复兴梦吹响号角的人?很显然是后者。
于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从2015年开始修订,明确将传统文化常识纳入考试范围,意在唤醒考生的民族自信,让教育界认识到中国要复兴,中国要腾飞,就得寻找我们民族的生存之根,让生存之根复活,然后用心浇灌,让根从历史的深处长出枝叶,并且枝繁叶茂,花儿朵朵,尔后硕果满枝。
大爱无言——由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谈开
( 和县 第 二 中学 , 安徽 和 县 2 3 8 2 0 0 )
近 日. 知 乎 上 有 一 个 问题 非 常 火 : 鲁 迅 是 否 应 该 退 出 中小 学课本? 诚然 。 鲁迅 的文 章 有 晦 涩 之 处 , 然而他的那种“ 为 天 地 立心. 为生 民立命” 的责 任感正是 当下这 个“ 毒疫 苗 ” 、 “ 毒 奶 粉” 事件频发 , 让我们惊 呼“ 世界究竟 怎么 了” 的物 欲横流 、 利 欲熏心的社会缺乏的。 同时 , 作 为 一 个人 行不 久 还 在 探 索 中 的 老师 , 笔 者 听 了许 多课 , 欣羡 于一些如表 演般异彩纷 呈的课 , 然 而 实 践 起 来终 不是 那 么 回事 。于 是 慢 慢 悟 出 来 没 有 里 子 的 教 学 终 究 只 是 空 中楼 阁 . 语文教学应点滴落到实处 , 你 有 一 壶 水. 才能 给 学 生 一 滴 水 。 有所感方能有所言。 孔庆东在《 读 鲁 迅 的 文 章 可 以应 付 一 切 作 文 》 里说道 : “ 大 家 可 能 都 同 意鲁 迅 的作 品 是语 文 教 学 的 难 点 和 重 点 ,但 我 认 为 他 还 是 一 把 金钥 匙 : 一旦把鲁迅的作品 ‘ 拿’ 下, 过 了 鲁 迅 这 关 , 学生不 可能不喜欢语文 , 不可能不喜 欢文 言文 , 也 不 可 能不喜欢作文。 也 就 是 说鲁 迅 这 一 关 过 了 , 语 文 素 养 会 有 整 体 提高。 钱 理 群 老 师 曾 说鲁 迅 是 语 文 教 学 的 灵 丹 妙药 , 特 别 是 作 文 的灵 丹 妙 药 。 ” 今天且从两篇“ 最具鲁迅气 氛” 的小说《 在 酒 楼上》 和《 孤独者》 谈 开。 “ 最具鲁迅气氛” 的小说 , 周作人如是说《 在酒楼上》 。 最 具 鲁 迅 气 氛 ?不 禁 让 人 生 出 千 万 个好 奇心 。 微雪 、 废园、 酒与文人 , 笼 罩 在 文 章 中的 是 一 种 懒 散 、 凄 清 的气氛。 主 人 公 吕维甫 踱 着 缓 慢 的脚 步 出 现 了 , 沉静 、 颓唐 。 当 年 的敏 捷 精 悍 似 乎 只 有 在 那 对 废 园 忽 地 射 出 惊 人 的光 时 . 才 能寻得 。 原来 , 废 园里 “ 几 株 老 梅 竟 斗 雪 开 着 满 树 的繁 花 , 仿 佛 毫 不 以深 冬 为 意 : 倒 塌 的亭 子 边 还 有 一 株 山 茶 树 , 从 晴 绿 的 密 叶 里 显 出十 几 朵 红花 来 , 赫 赫 的在 雪 中 明得 如 火 , 愤 怒且 傲 慢 , 如 蔑 视 游人 的甘 心 于远 行 ” 。 这原 是 一 种精 神 的象 征 , 那 隐 藏 在 早 已颓唐 的外 表 下 , 精 神依 然 傲 立 着 。让 人 想 起 许广 平 笔 下 的 初见 : 突然, 一个 黑 影 子 投 进 教室 里 来 了 。 首 先 惹人 注 意 的 便 是 他 那 大 约有 两 寸 长 的 头 发 , 粗而硬 , 笔挺地竖立着 。 真当得“ 怒 发 冲冠 ” 的一 个 “ 冲” 字。 这“ 真 当得 ” 是 真生 动 。 鲁迅 似 乎 很 喜欢 写 那 眼 中 的光 , 小说 《 孤独者》 的主人公魏连殳也是“ 只见 两 眼 在 黑气 里 发 光 ” 。那 眼 中 的光 , 也 是 心 中 的 清澈 、 洞悉 。 “ 我在少年 时 。 看 见蜂子或蝇 子停在一个 地方 . 给 什 么 来 吓, 即刻飞去了 , 但 是 飞 了一 个 小 圈 子 , 便 又 回来 停 在 原 地 点, 便 以 为 这 实 在很 可 笑 , 也 可 怜 。 可不 料 现 在 我 自己也 飞 回 来 了, 不 过很 有 名 的句 子 , 鲁 迅 笔 下 的意 象 给 人 以冷 峭之 感 ,从 老 梅 到 这 飞 回原 点 的 苍 蝇, 让 人 想 起 张 爱玲 《 茉莉香片》 里那屏风上的鸟 , 打不 死 却 永 远 也 飞 不下 来 。 王 瑶先 生 在 《 论 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 中 说过 , 《 在酒楼上 》 的 吕维 甫 和 《 孤 独者》 的 魏 连 殳 的 形 象 同 魏 晋 人 物 有相 似 之 处 。 吕维 甫 的 颓 唐 、 消沉 、 嗜 酒 和 随遇 而安 似 刘伶; 而 魏 连 殳 的孤 愤 则 如 阮 籍 、 嵇康 。 长 啸在 山林 间 . 纵 酒 恣 意欢畅 , 且 将 内 心 的 抑郁 悲愤 放 在 一 边 , 管 它 春 夏 秋 冬 世 事 变 化, 浮 生若 烟 云 。长 歌 当哭 , 是主父偃最后 的“ 长铗归来乎 , 食 无鱼 ” , 无尽的悲哀恣意蔓延。 “ 忽然 , 他流下泪来 了 , 接着 就失声 , 立刻 又变成长 嚎 , 像 匹受伤的狼 , 当深 夜 在 旷 野 中 嗥 叫 , 惨 伤 里 夹 杂 着 愤 怒 和 悲 哀” 。这 是 最 能 体 现 魏 连 殳 魏 晋风 度 的地 方 。孔 庆 东在 这 里 重 点 阐释 了鲁 迅 所 用 的 “ 狼” 这 个 意 象 的不 同之 处 。 鲁迅在《 魏 晋 风度及文章 与药及酒之关 系》 一 文中说过 , 阮籍 、 嵇 康 表 面 上 看是反礼教的 , 其实他们是最守礼的。 他 们从 自己 的真 性 情 出
《鲁迅作品十五讲读书感悟》
《<鲁迅作品十五讲>读书感悟》
《鲁迅作品十五讲》是钱理群先生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和分析,通过对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等文体的深入研究,展现了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钱理群先生对鲁迅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鲁迅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使我对鲁迅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钱理群先生在书中对鲁迅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让我明白了鲁迅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他通过对鲁迅的文学思想、社会批判、人性关怀等方面的分析,使我对鲁迅的思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此外,钱理群先生在书中还对鲁迅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详细解读,让我领略到了鲁迅作品的独特魅力。
他对鲁迅的叙事技巧、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等艺术手法的分析,使我对鲁迅作品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鲁迅作品十五讲》让我对鲁迅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钱理群先生的学术造诣充满敬佩。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
部引领读者走进鲁迅世界的指南,值得每一个热爱鲁迅作品的人阅读。
阅读《《鲁迅作品十五讲》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让我对鲁迅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本书教会了我要关注社会现实,勇于批判和反思,以及追求真实和自由。
如果你对鲁迅作品感兴趣,我强烈推荐你阅读这本书,相信你也会从中获得很多收获和感悟。
对鲁迅先生的最初印象
对鲁迅先生的最初印象作者:三联讲堂来源:《高中生·青春励志》2011年第07期钱理群先生是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到北京的一些中学教“鲁迅作品选读”课。
他曾对诸位中学生朋友说——“谙暂时走出高考的阴影,到这里来,在鲁迅的书里,一位伟大的思想者的精神创造里,作一次书海漫游、一次精神散步。
“我的任务是担任导游,引导大家去探索这个名叫鲁迅的人——他的思想、他的文学和他的心理奥秘。
我的具体任务有三,一是吸引你,使你对鲁迅产生好感,产生好奇心,于是就想来看看这道独特的风景。
二是给你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讲讲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介绍要了解他的创造必须知道的有关材料。
三是略加指点,‘鲁迅风景’的最佳处在哪里?妙在何处?这样一吸引、二介绍、三指点以后,你就迫不及待地要自己去欣赏,去读鲁迅原著了。
等到你自己出游,我就没事了,就可以在一旁微笑着欣赏你怎么欣赏了。
如果你发现了我没有看到的‘新景点’,你自己也担任起导游来讲解了,我失业了,我就太高兴了。
或许我又会和你一起来指指点点,相互启发,不仅你作了一次精神漫游,我也游了一把,我们这个课就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在北师大实验中学第一次和学生见面,钱理群先生就讲了一个在小学四年级和鲁迅相遇的故事。
然后,请学生们也谈谈他们自己的相遇故事,对鲁迅的最初印象,现在对鲁迅的看法。
学生发言很踊跃,似乎意犹未尽,协助钱先生上课的中学老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把他们想说的话写成小纸条交给钱先生,把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整理出来:这也算是正式上课前的一次调查吧。
第一次读鲁迅的作品是《少年闰土》。
当时上小学,觉得鲁迅的文章很特别。
在文中所呈现的世界给人一种愉悦的心情,那句“我们所望的不过是四角天空”的话,(让我)很震撼。
鲁迅的文章很容易产生共鸣,总能给我一些冲击,他的灵魂透过文章直射我的心灵。
他的文字凝重洗练,字字深入人心。
对于他,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难以言表。
——高二4班骆圆小学阴森的楼道里有若干名人像,一年级时班门口正对着的,便是鲁迅。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摘要:本论文以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为主题,通过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的作品,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该论文分析了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措施,以期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鲁迅作品,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正文:一、引言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问题,并引发了人们对于自身处境和历史前途的深入反思。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的作品,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鲁迅作品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压力和人民的苦难,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人类的命运。
因此,学生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人生感悟。
三、鲁迅作品教学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学习法鲁迅作品的教学要以启发式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自己去思考、去理解。
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摆脱既定的思想,拥抱真善美,使其逐渐对鲁迅的作品充满兴趣和好奇心。
2、比较法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比较鲁迅和其他作家的作品。
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感受到鲁迅的思想、写作风格和文学成就。
四、鲁迅作品教学的教学策略1、情境模拟法通过情境模拟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2、个案研究法鲁迅的作品是富有思想性和深度的,学生对鲁迅的作品的重要理解和评价可以用个案研究法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用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思想、文化、人物等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内容,并提高文学素养。
钱理群讲座
钱理群讲座:鲁迅作品教学努力学习的人2014-11-02 17:04:25提纲: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二、如何教鲁迅作品。
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l 有人认为中学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太多了,不如多读读粱、林、胡。
鲁迅与梁实秋、林语堂、胡适是有不同之处的。
l 鲁迅的作品具有原创性,民族思想的源泉性,就如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一般,中国也需要一个家喻户晓的作家,时代自然选择了鲁迅。
中学课本中四类文章必选,因为这四类文章代表着文学的一个时代。
——“《论语》、《庄子》选读”——这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唐诗选读”——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青春期;——“《红楼梦》选读”——这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鲁迅作品选读”——这是现代思想文化的开创。
l 鲁迅作品给中学生和中学教育提供“基础人文精神的支撑”——王栋生l 一个误区:把鲁迅的思想、精神和他的文学、文字割裂开来。
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开创者之一,他是一位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因此,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现代白话文的基本教材。
l 鲁迅语言的特点:以口语为基础,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把现代汉语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周作人曾经说过,汉语有三大特点,即为装饰性、音乐性和游戏性。
其实这也是鲁迅语言的特点,我们讲鲁迅作品,讲鲁迅的语言,就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三大特点:1、鲁迅语言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绘画性和色彩感上。
鲁迅的《故乡》,其实就是围绕着两幅画来写的。
一幅是童年的故乡图: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而且图下有人:小英雄闰土。
另一幅是现实的故乡图:苍黄的天底,萧索的荒村;图中的人,由小英雄变成了“木偶”。
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蕴含在这两幅画中。
我们讲《故乡》就应该从引导学生注意两幅故乡图色彩的变化入手,由此而引导学生感悟色彩变化背后鲁迅情感的变化,并和鲁迅一起思考这样的变化的社会原因。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鲁迅
中学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读
思考
介绍
社会
通过
中学
作品
思想 理解
分析
鲁迅
具有
引导
深刻
意义
方面
价值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是一本由著名学者钱理群所著的书籍,旨在向中学生介绍和解读鲁迅的作 品和思想。在这本书中,钱理群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历程, 同时通过对鲁迅代表性作品的解读,引导中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钱理群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和思想历程。他从鲁迅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 面,分析了鲁迅思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分析,钱理群指出,鲁迅的作品不仅 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和批判,更是对人性、文化、历史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钱理群选取了鲁迅的几篇代表性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阿Q正传》等,进行了详 细的解读。他通过对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分析,引导中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和思想内涵。同时,他还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观点,让读者对鲁迅 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的目录还体现了钱理群教授对鲁迅的独到见解。他不仅从文学的角度 解读鲁迅,还从思想、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的解读方式使得我们对 鲁迅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通过阅读这些章节,我们可以看到钱理群教授 对鲁迅的理解和评价,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文学和思想。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这本书的目录就像是一座灯塔,为我们在阅读鲁迅的 过程中提供了方向和指引。通过这个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的方方面面,包 括他的生平、作品、思想、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文化、历史的见解。这样的目 录设计使得我们可以全面地理解鲁迅,从而更好地领悟他的思想和创作。
钱理群讲鲁迅
钱理群讲鲁迅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认识问题和教法问题我虽然一直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却尽量避免给中小学老师作报告,因此拒绝了许多约请。
因为我深知自己缺乏在第一线进行教学的经验,害怕讲一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让老师们失望,更怕发生误导。
我唯一敢讲的,是鲁迅作品教学,这不仅因为我的专业就是研究鲁迅,更因为我在2004年、2005 年在我的母校南师附中和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开设了“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去年还在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
在这几所学校上课的讲稿,包括和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以及学生的作业,课程结束后的调查中学生的反应,都已辑为《钱理群中学讲鲁迅》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有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我就有了点底气,敢在这里讲了。
但我也有自知之明:这不过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并不具有普遍性,更谈不上示范性,一切都要靠在座的诸位老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姑妄讲之,大家就姑妄听之,参考而已。
我想讲两个问题:认识问题和教法问题。
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有人问:为什么要在中学讲那么多鲁迅作品,少读点,滕出时间,多读点梁实秋、林语堂的作品,不更好吗,我不反对中学生读梁实秋、林语堂的作品,我还主张要读胡适、周作人的文章,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把他们两位排除在外,是不应该的。
我们应该给中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开阔的阅读空间,思想文化空间,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我要强调的,是鲁迅与梁实秋、林语堂他们不同之处,也就是我在很多场合都谈到的,鲁迅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
这样的原创性、源泉性作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多,比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哥德,等等,这样的作家在他那个国家、民族里,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从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要读一辈子,不断地从阅读他们的作品中,获得启示,获得灵感,获得精神的支撑。
因此,他们的作品,总是成为国民教育的基本教材,他们的作品的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钱理群讲鲁迅
钱理群:漫话鲁迅我讲座的题目是“漫话鲁迅”。
我想跟同学们讨论一个问题: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就是鲁迅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楚。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因为现在研究鲁迅的著作,比鲁迅的著作多得多。
你随便找一本来,它就会给你介绍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
我觉得,难就难在要真正地弄懂鲁迅很不容易。
到底他在想什么?到底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自己有过说明,他说“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
这就很麻烦了。
我们所读到的是他所写的,但和他为自己写的、他所想的不一样。
他的大多数著作都是为他人写的,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呢?鲁迅自己也有一个解释,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说的是真话,当然,我也并不想讲假话,但是,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我只是把我想说的一部分讲出来了,很多人都说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
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里所想讲的话,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话说出来,如果还有一个人愿意听我讲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的真正的朋友。
不仅如此,鲁迅在1936年去世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我要骗人》。
这个题目确实非常触目惊心。
他讲了这么一桩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她是来募捐的。
中国每年都不断地会有水灾或旱灾,这小女孩就是为灾民募捐的。
而在当时,正是处于国民党的腐败政府的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地知道,这小女孩所募的款,是不可能落在灾民手里的。
用鲁迅的话来说,辛辛苦苦地募来的钱,恐怕连水利局的老爷们抽烟还不够。
因此,在鲁迅看来,她的募捐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但是面对着这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告诉她说她做这事没意义,别做了吗?我不能这么说。
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小孩子,你做的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
”鲁迅于是拿出一大笔钱来给这个小女孩,这小女孩非常感动,说先生你实在太好了,我不要这么多钱,钱太多了。
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幺 房福建 . … . . . . … . . . . . . . .. . .. ..…
:老师不能正确阅读和理解鲁迅作 品中 普遍下降。一些教师在教学时 ,因对 与五 四有关的 “ 启蒙” “ 民主” “ 科 :厚 内涵不了解 ,只好照本宣科 ,或者 一行真实还原,这又怎能指望他们将鲁
不 同的时代都有 自己特定 的教材 , 教 一 鲁迅的战斗精神,要孩子们攻克学习 - 不能正确阅读鲁迅 , 认识鲁迅 ,讲解 材的变化往往折射出时代 的变化 , 这 一 堡垒,让学生产生 了逆反心理 。 “ 。鲁 迅,也是造 成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厌烦心态 , 一
次教材的变化也鲜明地体现了对先前 : 提鲁迅 ,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 鲁迅作 品教学种种误 区的纠正。
意识形 态化 的非常 时期 ,鲁 迅作为 : 鲁迅作品枯燥乏味 ,甚至心生反感 , :难理解而考试也不考。
“ 定”的文化旗手 ,变成 了思想上 : 从而与鲁迅产生了时代隔膜 。 钦 . 二. 阵痛与 蜕变 :新 课程背景 下
打人的工具;也有鲁迅作 品强烈的时 一 代情感与今天渐行渐远 ,有其语 言半 ’
论述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 中公认的精
神领袖和 “ 民族魂” 。
一忽视 了小说的人情基础 和社会 根源 ; ’ 除了兴趣爱好的取舍 ,另一更大的阻
:有的干脆就一针见血地点出对封建礼 : 力是 阅读的功利性 ,除了拿 “ 不在沉
而如今鲁迅这个名字 ,在一些人
教的强烈鞭挞和无情揭露 , 出小说 : 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 找 我以
钱理群谈鲁迅:“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
钱理群谈鲁迅:“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往深处看,仔细看鲁迅说过,我看事情太仔细,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
一个太仔细,一个太清楚,这大概就是鲁迅看事情不同寻常之处。
他要关注的,也是杂文里要揭示的,是人的最隐蔽的心理状态,而且是人自己都未必自觉,即无意识的隐蔽心理。
他有一种特殊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一眼看出内情,揭示出问题,让大家大吃一惊。
这就是发给大家的一篇千古奇文《论“他妈的!”》。
“他妈的”堪称中国国骂,每个中国人都会骂,即使不在公共场合骂,私下也会暗骂。
文章里就讲到一个农村趣闻:父子一同吃午饭,儿子指着一碗菜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父亲说:“我不要吃。
妈的你吃去罢!”这里“妈的”就变成“亲爱的”的意思了。
问题是,中国人全这样骂,却从来没有人去认真想想,这样的“国骂”背后,意味着什么,隐藏着什么,更不用说写成文章。
在人们心目中,“他妈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但是人们忽略之处,正是鲁迅深究之处;人们避之不及,鲁迅却偏要大说特说,要“论”。
“论”什么呢?一论国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国民心理;二论造成这种国民心理的社会原因。
于是,鲁迅就做了国骂“始于何代”的考证。
这样的考证,也是非鲁迅莫为的,现在的学者是不屑于做,也想不到要做的。
但鲁迅做了,而且得出了很有意思的结论。
他发现,“国骂”从古就有,但“他妈的”作为国骂,却始于晋代。
因为晋代是讲门第、讲出身的。
人的地位、价值不取决于你的主观努力和才能,而取决于你的出身。
出身大家族就可以当大官,这就是“倚仗祖宗,吃祖宗饭”,这样的遗风于今犹存:过去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有个好爸爸,走遍天下都不怕”。
仗势欺人,就是仗着父母、祖宗的势力欺负人。
当一个人他出身寒门,受到仗势欺人的人的欺负时,他心中充满了怨气,想反抗,又不敢反抗,怎么办?就走一条“曲线反抗”的道路:你不是靠着父母吃祖宗饭吗?那我就骂“他妈的”,好像这一骂就出气了,心理就平衡了:这是典型的阿Q心理。
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
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作品一直被视为中学语文课程的经典素材。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思想精深度和文化素养的瑰宝。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意义非凡,能够开启中学生的思想启迪之旅。
鲁迅作品的价值不言而喻,他的作品广泛涉及思想、文化、历史等方面。
例如,《狂人日记》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
《阿Q正传》则以幽默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引导读者反思自身。
鲁迅的诸多作品都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社会、人生、人性的平台。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引入鲁迅作品的教学具有深远意义。
这些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鲁迅的作品富含深刻哲理,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思想的冲击,进而激发他们的思辨精神。
鲁迅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状况。
然而,实际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实践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们可能难以理解和感受到鲁迅作品中一些特定情境和语言的深意。
这时,教师需要充分准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演绎、讨论交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们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生的思想启迪和文化素养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开启他们的思考之旅,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当然,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教师们用心去教、去引导,学生们必将在鲁迅的作品中获得深刻的感悟和启迪。
让我们一起致力于鲁迅作品的教学事业,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新一代青年贡献力量。
近年来,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逐渐深化,王富仁的鲁迅研究也受到广泛。
他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和传统学术有所不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鲁迅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王富仁的鲁迅研究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
鲁迅作品如何教——钱理群教授访谈
书信 中凡 是谈 到海 婴 的地 方 ,集 中变成 一 篇文
章 ,叫做 “ 鲁迅 笔下的海婴 ”。同时选择许广平
象 ,这就是中学语文教师的责任 。
9
段 中学生生命 的命题 ,你找到这个命题 ,从这里
切入 ,就很 能打 动孩 子 。
既讲 内容 , 也讲写法
记 者 :鲁 迅 的 很 多 作 品 都 是 课 堂 上 必 讲 的 , 请 您 给 我 们 的 读 者 提 一 些 曩 体 的 教 学 建 议 ,比 如
有一个 了解。在我看来 ,鲁迅教学能 不能成 功的
到点 ,始终是隔膜 。怎样在鲁迅和学 生之间找到
一
关键 ,是能 不能找到鲁迅作 品与孩子 的生活经验 或生命要求之间的联 系。 所 以 我 的鲁迅 作 品第 一讲 找 了 这样 一 个命
题: “ 父亲与 儿子” 。我选择 了鲁迅 关于父亲 的 两个作品—— 《 五猖会 》和 《 亲的病 》,还有 父 杂文 《 我们现 在怎样做父亲 》。另外 ,我把鲁迅
中 取 消 ,我 是 不 同意 取 消 的 。但 问题 是 ,你 怎 么 去 讲 ,怎 么 在 祥 林 嫂 的故 事 和 孩 子 的生 活 经 验 之 间 找 到 一 个 契 合 点 ? 我 建 议 教 师 把 祥 林 嫂 定 位 为
一
钱 理 群 : 我 是 基 于 两 种 分 析 。 第 一 ,我 们
什么呢?对祥 林嫂来说 ,丧子之痛是很不幸 的事
情 。但 别 人 来 听 故 事 ,不 是 同情 她 ,而 是 因为 活
子 ,和 如 何 做 人 之 父 ,是 鲁 迅 一 生 中遇 到 的最 大
问题 。他 小 时候 就遇 到过 ,他 怎 么和 他父 亲相 处 ,怎么做人之子 。他大了 ,有 了孩子 ,怎么做
中学教材鲁迅作品备课札记
中学教材鲁迅作品备课札记作者:顾佳唐惠忠来源:《新课程教学》2015年第03期【摘要】鲁迅作品的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立足教学实践,梳理了三则备课札记:“关于《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记念刘和珍君》之…真的猛士‟所指系谁”,以及“引导学生学习先生推敲语言的精神”【关键词】鲁迅作品大宅子真的猛士推敲语言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在《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中指出:“鲁迅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
这样的原创性、源泉性作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多,比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歌德等。
这样的作家在他那个国家、民族里,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从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要读一辈子,不断地从阅读他们的作品中,获得启示,获得灵感,获得精神的支撑。
”钱教授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析》一书的前言里更是强调:“鲁迅作品的博大精深,决定了即使在文本阅读层面上,真正读懂它,也是不容易的……它需要动员你的全部知识储备,思维、想象能力和精神的力量去读。
”确实,鲁迅是有原创性的思想家、复杂的文学家和独特的艺术家,如果忽略鲁迅的存在,新文学的深度、白话文的成就乃至现代中国思想的发生都会少了佐证和支撑。
而品读、解析鲁迅作品,要想真正读通读透,无疑需要广泛地汲取知识,需要丰厚的精神能量的积累;反过来说,阅读与教学鲁迅作品,也是中学教师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绝佳途径。
一、关于《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拿来主义》是杂文中的精粹,无数人解读过它,剖析过它。
在这篇文章的第8、9、10自然段,鲁迅采用“打比方”的写法,用小说家的笔调,描述一个假定情景,勾勒出多类典型人物。
那么,该部分中的“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呢?笔者在备教过程中查阅了多种资料,发现各有各的说法,现择要罗列如下: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从全文说,基本上是一个比喻,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导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导读作者:钱理群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01期鲁迅永远是青年的朋友,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真的人:一方面,他敢于公开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另一方面,他从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绝充当导师,他将真实的自我真诚地袒露在年轻人面前,和他们一起探讨和寻路。
青年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论一切,也可以毫不顾忌地批评他,甚至拒绝他。
在年轻的时候,能够结识这样一位“真”的成年人,应该是人生之一大幸。
因此,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国人,早年都喜欢和鲁迅交流,有的还成了终身不渝的莫逆之交。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你愿意和鲁迅交友吗?当然,你首先要进入鲁迅的世界。
谈谈“鲁迅和青年”这个话题,或许是一个较好的入口。
而鲁迅与青年的话题又有不同的切入方式。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鲁迅写青年,或者是他年轻时的朋友(《范爱农》),或者是他的学生(《记念刘和珍君》)和青年朋友(《为了忘却的记念》《忆韦素园君》),都是他最亲近的人。
这就产生了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鲁迅喜欢结交什么样的青年?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同时也可以学习“怎样写活一个真实的人,并且写出自己的真情”。
一.《忆韦素园君》导读注意文章中对韦素园的两段评语:1.“素园却并非天才,也并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
他不入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1)把韦素园比喻为“石块”和“泥土”,不仅是说出了他的生命的特点,而且提倡一种“泥土精神”。
结合作者对韦素园做事特点的回忆和描述,谈谈你对“泥土精神”的理解。
(可参看《鲁迅全集》第1卷《未有天才之前》一文)(2)鲁迅怎样评价这样的“泥土”和“泥土精神”?你生活的周围,有这样的“泥土”吗?你原先是怎样看待他们的?(3)抄录、背诵这一段话,如果愿意的话,是可以作为你的人生座右铭的。
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
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我虽然一直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却尽可能避免给中小学老师作报告,因此拒绝了许多约请。
因为我深知自己缺乏在第一线进行教学的经验,害怕讲一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让老师们失望,更怕发生误导。
我唯一敢讲的,是鲁迅作品教学,这不仅因为我的专业就是研究鲁迅,更因为我在2004年、2005年在我的母校南师附中和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开设了“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去年还在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设了类似的课程。
我在这几所学校上课的讲稿,包括和学生课堂上的讨论,和学生的作业,课程结束后的调查中学生的反映,都已辑为《钱理群中学讲鲁迅》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有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我就有了点底气,敢在这里讲了。
但我也有自知之明:这不过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和熟悉,并非具有普遍性,更谈不上示范性,一切都要靠在座的诸位老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姑妄讲之,大家就姑妄听之,参考算了。
我想讲两个问题:熟悉问题和教法问题。
一、如何熟悉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有人问:为何要在中学讲那么多鲁迅作品,少读点,滕出时间,多读点梁实秋、林语堂的作品,不更好吗?我不反对中学生读梁实秋、林语堂的作品,我还主张要读胡适、周作人的文章,此刻的语文教材中把他们两位排除在外,是不该该的。
咱们应该给中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开阔的阅读空间,思想文化空间,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我要强调的,是鲁迅与梁实秋、林语堂他们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我在很多场合都谈到的,鲁迅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源泉性的思想家、文学家。
这样的原创性、源泉性作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多,比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哥德,等等,这样的作家在他那个国家、民族里,是众所周知的,人们从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要读一生,不断地从阅读他们的作品中,取得启迪,取得灵感,取得精神的支撑。
因此,他们的作品,老是成为国民教育的大体教材,他们的作品的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中小学语文教材:让学生直接触摸鲁迅的心灵
中小学语文教材:让学生直接触摸鲁迅的心灵近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删减,引起了众多争议。
从钱理群的《鲁迅九讲》和刘发建的《亲近鲁迅:落地麦儿童语文课堂》两书中,人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增加或减少鲁迅作品或许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亲近鲁迅、走进鲁迅作品。
近年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位置问题一直是颇受争议的话题。
在人教版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陪伴了几代人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祝福》、《拿来主义》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文章,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该不该删呢?我们又该如何对待鲁迅作品呢?鲁迅是谁时下,中学校园里经常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造成鲁迅作品在中学校园中面临如此尴尬的状况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比如现在的中学生与鲁迅作品有时代隔膜,读鲁迅作品不会产生共鸣;学鲁迅作品多半是为了考试,枯燥乏味;教师讲解鲁迅大都参照固定的教参,讲的是干巴巴的鲁迅……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鲁迅的误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是一个符号,他被定格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几乎所有的鲁迅作品都被烙上“反旧社会黑暗统治”的印记,篇篇文章都被阐释为洋溢着战斗气息的檄文。
但是,鲁迅仅仅是反抗旧社会的“战士”吗?他的作品仅仅是“反抗旧社会黑暗统治”的匕首吗?钱理群先生是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他在《鲁迅九讲》一书中澄清了人们对鲁迅的错误认识。
在钱理群先生看来,鲁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曾自称为“白象”、“猫头鹰”、“蛇”、“受伤的狼”、“孺子牛”……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爱的鲁迅,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形象大相径庭。
不仅如此,鲁迅也不是“神”、“方向”、“主将”和“导师”。
钱理群先生总结说:“鲁迅和我们一样:他不是神,是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因此,鲁迅也与世界上众多文学家一样,既有浪漫的情史,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不是中学生眼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面人,也不是对旧社会充满仇恨的糟老头,更不是特定的宣传标本或符号。
讲授鲁迅的方法
⑦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5页。
⑧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王爱燕译,南海出版公司20XX年版,第5页。
⑨龙剑梅:《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策略》,《大学教育科学》20XX年第4期。
⑩钱理群:《情系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218页。
讲授鲁迅的方法
讲授鲁迅的方法
摘要:鲁迅专题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开设的拓展课程,由于没有通用教材和教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少误区,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钱理群先生的《鲁迅作品十五讲》,是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专门为此类课程撰著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讲授鲁迅的理念和方法,特别是支撑全书的“细读”教学和“对话”教学,能够为人们带来诸多启示。
再看“中国经验”支撑。这里的“中国经验”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鲁迅写作时的“中国经验”,第二个层面是钱理群讲述鲁迅时的“中国经验”。第一个层面比较简单,钱理群认为“鲁迅的思考的最大特点是,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土地,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所以阅读鲁迅,不可能不紧密结合作品所生成所针对的社会现实。为此,他还专门以《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中的杂文为例,谈论鲁迅作品“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关于第二个层面,钱理群认为鲁迅具有一种“超越(时代)性”,“我们今天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新的问题,总能够回到他那里,会有意想不到的新的发现,成为新的思考与创造的一个起点”。但无论哪一层面,都表明在钱理群那里,讲授鲁迅并不是一个纯学术活动,而在一定程度上是思考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国经验”的平台。特别是后一层面,是极有启示意义的。讲授鲁迅,联系鲁迅时代的“中国经验”比较容易——这是在中国具有悠久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常用的做法,但联系当下时代的“中国经验”则往往是人们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尝试的,然而当我们在课堂上将鲁迅处理成经院化的对象时.也就使鲁迅失去了新鲜的活力,因为鲁迅之所以是鲁迅,正在于他是一个“正在进行式”的作家。当代青年学生走近鲁迅,恐怕主要也不是把他作为一个学术对象,而是希望从他那里获取认识现实的思想资源。因此,在《十五讲》中,钱理群经常将鲁迅作品置于当代现实中,引导学生思考“面对鲁迅刻意留给我们的这些历史的‘记录,面对自己当下的‘境遇,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呢?”不断以“当代性”来验证鲁迅的永恒性。
走近鲁迅——高年段人物主题教学融合初探
走近鲁迅——高年段人物主题教学融合初探发布时间:2022-10-24T02:20:27.48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6月第12期作者:谢惠[导读]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谢惠南宁市红星小学内容提要: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现在部编教材提出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即: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如何体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如何将语文课本内的知识与相关的课外知识融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起到减时增效的作用,本文选择鲁迅专题作为尝试。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课内融合”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鲁迅的小说,感受鲁迅的美好心灵、高尚品质,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以一篇带多篇,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和融合,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关键词:鲁迅作品主题教学融合策略一、选题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全国开始统一实行部编版教材。
温儒敏教授提出:“语文教学的本质还是多读书。
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不求甚解”地读,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的文章都是选自名家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这些课文可以反映出来名家作品的局部风貌。
可是对于学生了解作家的所有作品风格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很多的文章是从一篇散文当中截取的某一个段落,这就更会使得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前后文的联系难以做到透彻的理解。
所以,如果能够在课上课下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将整本书都阅读完,这将是非常有益的。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要说的是,鲁迅的语言是以口语为 基础,有机融入了古语、外来语、方言的成分, 把现代汉语抒情、表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这里实际是在强调,鲁迅的语言把作为我们 民族母语 的 汉 语 的 特 点 和 优 势 发 挥 到 了 极
当她说出 无 词 的 言 语 时,她 那 伟 大 如 石 像,然而已 经 荒 废 的,颓 败 的 身 躯 的 全 面 都 颤 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每一鳞都起伏如沸 水在烈火上; 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颤,仿佛暴风 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她于是抬起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 也沉默尽绝,惟有颤动,辐射若太阳光,使空中 的波涛立 刻 回 旋,如 遭 飓 风,汹 涌 奔 腾 于 无 边 的荒野。
———《颓败线的颤动》
在 无 边 的 旷 野 上,在 凛 冽 的 天 宇 下,闪 闪 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雪》
这样的全班集体朗读,给学生带来了巨 大的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我清楚地记 得,读着读着,学生的眼睛都亮起 来 了。后 来,一位学生还特地写了一篇诵后感———
鲁迅语言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音乐 性。没有材料说明鲁迅爱好音乐,他的语言 音乐性是直接来自对汉字的特殊感悟和驾驭 能力。这其中就有骈文的影响。周作人曾经 提倡“混 合 散 文 的 朴 实 与 骈 文 的 华 美 的 文 章”,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就是乃兄鲁迅。老 师们不妨去读读鲁迅的《〈淑姿的信〉序》( 收 《鲁迅全集》第 7 卷) ,那就是一篇带有游戏 性的骈文。许广平回忆说,鲁迅写完以后,自 己也十分欣赏,并且和她一起朗读,全篇铿锵 入调,鲁 迅 显 然 为 文 字 里 的 音 韵、节 奏 陶 醉 了。这对我们的鲁迅作品教学也是一个重要 启示: 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 可。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里的韵味,那种浓 烈而又千旋万转的情感,那些可意会不能言 传的东西,都验: 靠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捕捉感 觉,产生感悟,这是接近鲁迅的艺术和他的内 心世界的入门通道。这背后是有一个语文教 育理念的: 阅读鲁迅作品和文学作品,首先不 是分析,而是进入情境,获得感觉和感悟。我
了”,“一 个 学 期 读 鲁 迅 的 文 章,让 我 思 考 了 太多的东西。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相信 有了这样的基础,我还能够认识并解决更多 的问题”,“不 知 不 觉 间 与 鲁 迅 的 思 想 为 伴, 已经有了一段时日。看文章,记笔记,做了一 大堆,也做了大量深层次的思考。才发现这 个精神的漫步只开了一个头,怕是要一直走 下去,走 一 辈 子 了”,“这 是 我 和 鲁 迅 近 距 离 的接触的开始。我会继续我的旅程。也许, 只有我们真正读懂鲁迅时,我们才真的了解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完全可以看出, 正是鲁迅的作品触动了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一 些东西,让他们思考一些最根本的问题: 这就 够了。和我一起开发这门课的南师附中的王 栋生老师在总结时,把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 归结为给中学生和中学教育提供“基础人文 精神的支撑”,这是说到了点子上的。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 此 静 穆,我 不 能 大 笑 而 且 歌 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题辞》
她 在 深 夜 中 尽 走,一 直 走 到 无 边 的 荒 野; 四面都是 荒 野,头 上 只 有 高 天,并 无 一 个 虫 鸟 飞过。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 央,于一刹那间照见过往的一切: 饥饿,苦痛, 惊异,羞辱,欢欣,于是发抖; 害苦,委屈,带累, 于是痉挛; 杀,于是平静。…… 又于一刹那间 将一切并合: 眷恋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 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 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 词的言语。
在中学讲鲁迅时,就做过这样的试验: 把鲁迅 《野草》里的几个片段辑成一 篇《天 · 地 · 人》的 短 文,让 全 班 同 学 站 起 来,放 声 吟 诵。 我关照学生: 不要去分析,不要去想这些文字 表达了什么段落大意,什么主题思想,只管高 声朗读,你就会进入一个生命的大境界。今 天,我在这里也不妨朗读一遍———
我们还要进一步指出,这里存在着一个 美术家的鲁迅。鲁迅有很高的美术造诣,他 收集汉代画像,编选中外画册,推动新兴木刻 运动,自己也有绘画作品,还亲自设计封面, 注重装帧艺术,等等。再加上我们在下面还 要说到的 他 的 作 品 与 音 乐、电 影 的 关 系,因 6
此,我们说,鲁迅同时是一个艺术 家。可 以 说,鲁迅是集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为一体 的,三者相互渗透,补充,构成了完整的鲁迅 本体。所以鲁迅文字里的色彩感,不仅是一 个语言艺术、技巧的问题,还内含着鲁迅的艺 术思维,鲁迅观察、感受世界的方式这样一些 更深层次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艺 术家的鲁迅,美术家的鲁迅,实际形成了许多 遮蔽。正是有鉴于此,我在给学生讲鲁迅时 特地设置 了《作 为 艺 术 家 的 鲁 迅 》这 样 的 专 题,我和学生一起欣赏鲁迅亲绘的猫头鹰、无 常画像,鲁迅设计的封面,特别是鲁迅为德国 画家珂勒惠支的版画所作的文字解说,引导 学生领会鲁迅如何将绘画语言转化为文学语 言,这堂课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 对绘画的 爱好,对色彩的敏感,其实是青少年的天性, 这也是引导学生走近鲁迅的一个通道。
作品与思想研究
鲁迅研究月刊 2012 年第 1 期
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
钱理群
我虽然一直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却 尽量避免给中小学老师作报告,因此拒绝了 许多约请。因为我深知自己缺乏在第一线进 行教学的经验,害怕讲一些不着边际的大道 理,让老师们失望,更怕发生误导。我唯一敢 讲的,是鲁迅作品教学,这不仅因为我的专业 就是研究鲁迅,更因为我在 2004 年、2005 年 在我的母校南师附中和北大附中、北师大实 验中学开设了“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去 年还在台湾清华大学给中文系的学生开设了 类似的课程。我在这几所学校上课的讲稿, 包括和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以及学生的作业, 课程结束后的调查中学生的反应,都已辑为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一书,由北京三联书店 出版。有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和总结,我就有 了点底气,敢在这里讲了。但我也有自知之 明: 这不过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和认识,并不具 有普遍性,更谈不上示范性,一切都要靠在座 的诸位老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姑妄讲之,大 家就姑妄听之,参考而已。
我想讲两个问题: 认识问题和教法问题。 4
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 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有人问: 为什么要在中学讲那么多鲁迅 作品,少读点,腾出时间,多读点梁实秋、林语 堂的作品,不更好吗? 我不反对中学生读梁 实秋、林语堂的作品,我还主张要读胡适、周 作人的文章,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把他们两位 排除在外,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给中学生 提供一个比较开阔的阅读空间,思想文化空 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要强调的,是鲁迅 与梁实秋、林语堂他们不同之处,也就是我在 很多场合都谈到的,鲁迅不是一般的文学家, 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源泉性的思想 家、文学家。这样的原创性、源泉性作家,每 一个民族都不多,比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 有托尔斯泰,德国有歌德,等等,这样的作家 在他那个国家、民族里,是家喻户晓的,人们 从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要读一辈子,不断 地从阅读 他 们 的 作 品 中,获 得 启 示,获 得 灵 感,获得精神的支撑。因此,他们的作品,总
但我们能不能仅仅把鲁迅作品作为一个 精神读本呢? 这里也有一个误区: 把鲁迅的 思想、精神和他的文学、文字割裂开来。有些 人反对多选鲁迅作品,这也是一条理由——— 在他们看来,鲁迅教学无助于学生阅读、写作 能力的训练。有些教师喜欢讲鲁迅,也是着 眼在鲁迅思想的发挥上,往往脱离文本而空 谈鲁迅精神。另一些人则是出于对鲁迅精神 的反感,而竭力要将鲁迅逐出中学语文课堂。 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 鲁迅是中国现 代白话文写作的开创者之一,他是一位现代 白话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作品是现代白话 文学的典范,因此,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现代 白话文的基本教材。
鲁迅语言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绘 画性和色彩感上。这一点,有经验的语文教 师都会 注 意 到。随 便 举 一 个 例 子,鲁 迅 的 《故乡》,其实就是围绕着两幅画来写的。一 幅是童年的故乡图: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 月,碧绿的西瓜; 而且图下有人: 小英雄闰土。 另一幅是现实的故乡图: 苍黄的天底,萧索的 荒村; 图 中 的 人,由 小 英 雄 变 成 了“木 偶”。 作者所 要 表 达 的 意 思 完 全 蕴 含 在 这 两 幅 画 中。我们 讲《故 乡 》就 应 该 从 引 导 学 生 注 意 两幅故乡图色彩的变化入手,由此而引导学 生感悟色彩变化背后鲁迅情感的变化,并和 鲁迅一 起 思 考 这 样 的 变 化 的 社 会 原 因。 最 后,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童年的故乡图在小说 最后再度出现,思考其寓意。讲完了,还可以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鲁迅笔下的景 色和人物全部画出来,尝试如何将文学作品 里的文 字 色 彩 转 化 为 美 术 作 品 里 的 绘 画 色 彩。应该说,这样的具有强烈的色彩感的文 字,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里的《药》、《社戏》、 《从百 草 园 到 三 味 书 屋》、《风 筝 》———等 等, 篇篇都有,而且都蕴含了鲁迅浓烈的情感和 深远的寓意,是鲁迅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应该 抓住不放的。
是成为国民教育的基本教材,他们的作品的 教学,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在中 国,这样的原创性、源泉性的作家也不多,我 曾经和很多专家、语文老师都讨论过,应该成 为国民教育基本教材,不但在必修教材里,要 占相当比例,而且还要开选修课的作家作品 有哪些? 大家意见比较一致的,认为应该至 少开设 四 门 课,那 就 是“《论 语》、《庄 子 》选 读”———这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 “唐 诗选 读 ”———这 是 我 们 民 族 文 化 的 青 春 期; “《红楼梦 》选 读 ”———这 是 民 族 文 化 的 集 大 成; “鲁迅作品选读”———这是现代思想文化 的开创。接受了这样的基本教育,每一个中 学生精神上就有了一个底,以后他们无论选 择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都有了底气。我经 常说,中学教育是给孩子的终生发展垫底的, 鲁迅作品 教 学 应 该 在 这 一“精 神 垫 底 ”的 基 本工作中发挥特殊的别的作品教学不能替代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