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考点训练 专题1 古代的中国与世界 第3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一部分_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_专题2_word版有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二一、选择题1.(2018·高考押题卷二)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主张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私人工商业。
管仲强调农是“王者之本”,也是“民之所归”,但同时他认为“无市则民乏”,认识到无商不富的道理。
这说明当时(D)A.商人社会地位很高B.重农抑商政策被弃C.农商并重得到认可D.商业致富作用显著【解析】材料中管仲认为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应积极发展工商业,可见商人社会地位应该在农民之后,排除A项;春秋时期尚未提出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农业是基础,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无商不富”可知,这是肯定商业可以致富,故D项正确。
2.(2018·惠州4月模拟)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
这一制度有利于(B)A.推广精耕细作B.推动社会转型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地租形式【解析】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粗糙,材料中的奴隶生产依然属于粗放式的集体生产,故A 项错误;材料阐述了授田制下君主将土地直接分给农民和军功贵族,改变了分封制和井田制下各诸侯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由贵族组织奴隶在井田上劳作,先公田后私田的传统,加强了君主权力,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有利于军功地主和自耕农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材料中把土地赏给有军功的贵族,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会导致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地租是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经济关系,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3.(2018·武汉4月调研)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彻底名声扫地,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C) A.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矛盾B.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C.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矛盾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解析】汉武帝时期盐铁专卖政策导致商业环境紧张,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盐铁专卖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盐铁专卖政策体现出政府经济集权,与儒家的重义轻利思想是相冲突的,故C项正确;D项只体现出汉武帝时期盐铁专卖政策,没有反映出“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名声扫地,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二轮)古代的中国和世界模块归纳与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
时期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思想文化
三者关系
(1)希腊城邦
古希腊、罗马 奴隶制经济繁
(1)古希腊人文
(1)发达的工商业是 民主制形成的经济
古希 出现;民主政 荣,海外贸易 精神起源,智 基础,民主制的繁
世 界
腊、 罗马
治确立并发展 (2)罗马共和 国建立;《十 二铜表法》
发达,优越的 航海条件为海 外殖民提供了 便利
唐 制度逐步完善
(3)商业:商业繁 以吴道子为代表
进了文学
(2)选官制度:采用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
荣,城市兴起并有 专门的交易场所 “市”
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
(3)唐诗进入黄金时 期;通俗文学体裁— —“传奇”出现
艺术的辉 煌
时期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思想文化 三者关系
(1)宋初,收精
(1)农业:租佃关系 的发展,江南成为
者学派、苏格 拉底 (2)古罗马法学 成就突出
荣又推动了人文精 神的觉醒 (2)古希腊、罗马成 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东西方 对比
人类开始进入文明社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1)东方以中国为代表形成了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大河文明,农耕 经济、宗法社会、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 (2)西方以希腊、罗马为代表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海洋文 明,商品经济、公民意识、法制观念对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产生了 重要影响
秦汉时期,由于封建经 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占 主导地位,政治上秦汉 走向大一统,统一的多 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并不 断发展,为了适应统治 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 要,董仲舒提出“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他 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 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 了儒家思想,形成新儒 学体系。魏晋南北朝国 家分裂,江南经济发 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专题2
4.水利灌溉
(1)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等。 (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时期的漕渠、 坎儿井 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 白渠等水利工程;西域地区的___________
【规律认识】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日益完 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
C.缓解了耕地紧张的问题
D.加强了对农作物的管理 【解析】 由图片信息,图片反映的是垄作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作 法有利于保持地力,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A项符合题意;B、C 两项均与图片无关;图片涉及的是土地的利用,不是农作物的管理, D项不正 确。
考点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根据题意,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
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加剧了土地兼并,B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相 反,土地兼并会导致大量自耕农的消失; C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出田
庄经济的特点,D项不正确。
2.(2018·南平二模)右图体现的是西汉时期的农耕技术。这一技术( A ) A.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B.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
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
和再生产;新型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地主土 地所有制。 (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 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 (3) 与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 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另一方面, 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专题训练(202102
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专题训练H XMUAM T1 XUM \L__i V一、选择题1.(2018 •髙考押题卷一)由于城邦邦小民少,军事力量难以与大国相比,于是当马其顿南下及罗马向东挺进时,雅典民主制度就随雅典的火亡而退出历史舞台。
这段材料揭示了雅典城邦民主制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是(D )A.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B.小国寡民政治基础C.公民的集体主义意识D.没有强大的邻邦【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火亡主要是别国军事力量侵略造成的,即“马英顿南下及罗马向东挺进”,而雅典的火亡意味着雅典民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故可推断雅典城邦民主制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是雅典周边没有强大的邻邦出现,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由于城邦邦小民少,军事力呈难以与大国相比”相背离;B、C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2.(2018・4月预测押题卷II)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 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 )A.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在实质上反映了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与财产、贫富无关,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废除财产等级制,故B项错误:材料明确排除了特权,故C项错误: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过于绝对,没有突岀民主政体,故D项错误。
3.(2018 •重庆二模)雅典公民大会发表演说者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
而台下听众可以通过叫啖、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将演说者直接赶下台。
2023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Word版含答案第一部分专题三一、选择题1.(2023·高考历史模拟卷一)《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
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D)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反映出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主宰的天命观。
由“惟命于不常”“惟德是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品德高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
从天命观的这一发展,可以看出天命观彰显出一定理性色彩,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的描述相悖,明显错误;B项属于无关项;C项不符合题干“实质上”要求;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2.(2023·乌鲁木齐)古代儒家学者认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这表明儒者(C)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C.具有经世济民情怀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指通过自身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回报他人和社会,体现的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因此这种主张表明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故答案为C项;A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对于社会变革的态度,排除B项;D项“复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2023·高考押题卷一)战国申不害重“术”,其思想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王夫之却将其学说斥为“洪水猛兽”,主张在政府内部分权,各级官吏都要有自己的权力,君主不能过多的干涉。
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C)A.阶级立场根本不同C.社会发展阶段不同B.受外来思想影响不同D.学术指导思想的不同【解析】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加强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主张符合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要求。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综合测试(2021021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 (2018 •青岛5月模拟)《世本》记载“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考古发现,河南汤阴白营遗址中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距今约四千多年,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原地区水井已存在。
可见(B )A. 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B •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C. 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 《世本》等书的历史研究价值不大【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水井已比较普遍,这和《世本》上所述的“黄帝见百物,始穿井”,正好互相印证,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必然有争议”;C项说法错误,错在“唯一来源”。
2 . (2018 •广州二模)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 )A. 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解析】从材料“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宗法血缘观念比较浓厚,同时比较重视个体家庭,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设立的,故D项错误。
3. (2018 •南平二模)《周礼•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
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据此可知,“冠义”( C )A. 强调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B. 强化修身养性的教育功能C. 引导青少年重礼仪立德行D. 重视家族关系的和谐有序【解析】由材料“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可以得出其强调成人之后应该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大意,A项不正确;“修身养性”与材料所述不符,B项不正确;材料不仅涉及家族关系,还涉及君臣关系等,D项不正确。
推荐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综合测试含答案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青岛5月模拟)《世本》记载“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考古发现,河南汤阴白营遗址中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距今约四千多年,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原地区水井已存在。
可见(B)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B.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世本》等书的历史研究价值不大【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水井已比较普遍,这和《世本》上所述的“黄帝见百物,始穿井”,正好互相印证,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必然有争议”;C项说法错误,错在“唯一来源”。
2.(2018·广州二模)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解析】从材料“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宗法血缘观念比较浓厚,同时比较重视个体家庭,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设立的,故D项错误。
3.(2018·南平二模)《周礼·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
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据此可知,“冠义”(C) A.强调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B.强化修身养性的教育功能C.引导青少年重礼仪立德行D.重视家族关系的和谐有序【解析】由材料“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可以得出其强调成人之后应该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大意,A项不正确;“修身养性”与材料所述不符,B项不正确;材料不仅涉及家族关系,还涉及君臣关系等,D项不正确。
2019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用书:板块一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3 Word版含答案
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b)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石器锄耕(商周时期)→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2.古代中国耕作技术的进步——(b)原始阶段耒耜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少)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发达地区)汉代耦犁(西汉)→一牛挽犁(东汉)、耧车、曲柄锄、大镰唐代曲辕犁3.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1)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2)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理黄河。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7)主要作物:最早培植粟和水稻;明代引进推广玉米、甘薯。
1.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铁犁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努力改进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低。
②由于规模小和生产条件简陋,古代农业经济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
推荐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
考点二
汉代儒学
关键词:无为而治、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
1.原因:①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②为加 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 ___________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 要。 2 . 思 想 来 源 : 以 儒 家 思 想 为 主 体 , 融 合 阴 阳 家 、 黄 老法家 之学及
网 络 构 建
知 识 重 构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关键词: “仁”“礼”、仁政、民贵君轻、无为而治、法治、变法革
新、兼爱、非攻
1.儒家 克己复礼 (1)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 ___________”;首创私学,主 张“有教无类 ___________”,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民贵君轻 (2)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 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在伦
仅供学习交流!!!
2019/4/14
最新中小学课件
14
【解析】
“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
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 说明孔子诠释礼的目的是符合社会时 代的需要,A项正确;礼的目的是恢复周礼,B项错误;礼提倡等级制度,C项 错误;墨家思想产生于战国,孔子生活在春秋,孔子不可能吸收墨家思想,D项 错误。
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
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
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项;“以力假仁者霸…… 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综合验收评估(一)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阶段综合验收评估(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9·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西周初年的某某半岛,原来都是东夷、淮夷的势力所统治,尽管“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但对这个地区的控制还是个严重问题。
为此,周王朝在这里分封了一个姬姓诸侯大国以加强控制。
这个诸侯国是( )A.燕国B.鲁国C.齐国D.宋国解析:选B 西周时期的燕国主要在今天的某某一代,不在某某,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东夷是指生活于今某某、淮河、苏北、某某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众多部落、方国,在周武王时期,把周公的长子伯禽分封到鲁,进行统治,故B项正确;西周时期的齐国主要在今天的某某东北部,并且其是以姜姓为主的一个诸侯国,故C项错误;宋国立都在今天的某某,主要统治今某某东部、某某西北部、某某北部和某某西南部,故D项错误。
2.谭其骧在《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写道:“从此州有了固定的治所。
”此处记载反映的时代是( )A.秦代B.汉代C.唐代D.元代解析:选B “从此州有了固定的治所”是指州成了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州由西汉以来的监察区变为了郡之上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3.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有( )①凿灵渠,平定岭南②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委任官吏③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④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西汉武帝时期,派遣X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不是秦始皇的措施,故④错误。
A项符合题意。
4.(2019·某某某某8月选考适应性测试)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
乾封以后,X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
2019年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一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5 含答案
专题5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加试)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历史遗迹——万里长城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一)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加试】——(c)(1)通过《世界遗产公约》。
(2)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
对遗产进行保护,提供技术和经费的援助。
(3)成立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
2.《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试】——(b)(1)《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达成协议并通过。
①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利用国际的援助和合作。
②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2)《世界遗产名录》①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②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通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方面。
3.确认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则和世界文化遗产登录标准【加试】——(c)(1)原则①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性。
②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护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相互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2)登录标准: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符合一项或几项标准。
4.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加试】——(c)(1)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这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
(2)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3)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5.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加试】——(c)(1)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作任何的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2019届《全品高考》人教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模块1 古代中国与世界 听课答案 Word版含解析
模块一古代中国与世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吃透稳拿满分考点一【深化理解】试练1B[解析]遵循血缘政治传统是指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强化了专制皇权是从秦朝开始的,故C项错误;儒学在春秋时期产生,故D项错误。
试练2D[解析]题目未涉及神权,A项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反映了血缘关系仍发挥重要作用,故B项错误;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表明,周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正确。
试练3C[解析]根据所学,西周分封的土地归周天子所有,属于土地国有制,故A项错误;据材料“除了授予土地给盂之外,还赐给他‘夷司王臣十又三伯’”可知,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管理,这是分权给地方,故B项错误,据材料“赐给他‘夷司王臣十又三伯’”“殷民七族”“怀姓九宗”可知,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不同部落的人民,有利于各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故C项正确;分封有利于加强宗法制,故D项错误。
试练4D[解析]“工官制实现了标准化器物生产”,这属于明显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表明诸侯国青铜等器物的来源,所以不能臆断这些器物是周王室对诸侯的赏赐,故B项错误;诸侯国未必都是周王室的同姓亲族,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推行有利于周王统治范围的扩大和天下共主地位的巩固,同时必然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扩展与传播,故D项正确。
试练5B[解析]材料中“食有劳而禄有功”“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措施不仅仅是针对贵族,故A项错误;世卿世禄制体现了以“亲、故”作为赏赐标准,材料中“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表明世卿世禄制日益瓦解,故B项正确;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材料中未涉及官僚政治确立,故C项错误;分封制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材料中“不再以‘亲、故’……作为赏赐的标准”体现了分封制瓦解而非发展,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板块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_明清试题
板块3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河北保定模拟)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
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
”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
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解析:C 本题材料提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
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因此选C。
2.(2017·安徽江淮十校三模)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
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
材料旨在说明( )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解析:B 题干材料表明八股文考试只占科举考试内容的一小部分,不能因为八股文的僵化形式而管中窥豹否定科举制度,应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故B项正确。
3.(2017·河南郑州一中入学考试)雍正帝用暴力手段打击腐败,维护政治生态的同时,也袒护功臣后代、八旗子弟,特免勤职官员。
乾隆帝则鉴于官场人心不稳,干脆对官员采取宽容政策。
嘉庆帝更是把和珅贪墨所得收入自己囊中而不是缴纳国库。
这说明清朝惩治贪腐的目的主要是( )A.维护君主利益B.清除政敌势力C.保持官场稳定D.提高行政效率解析:A 从材料清朝各代君主的惩治贪腐措施,及清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的史实,可知清朝惩治贪腐的目的主要是维护君主利益,故答案为A项;清除政敌势力不是目的,是维护皇权的手段,故排除B项;清朝皇帝惩治贪腐有维持官场稳定的目的,根源依然是维护皇权,故排除C项;提高行政效率最终的目的也是维护君主的统治,故排除 D项。
2019版高中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板块一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3讲Word版含答案
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明清时期(1368~1840年前)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的时期,发展与迟滞并存。
1.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2.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撞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阶段一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368~1644年)1.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1)中央: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后发展为内阁,拥有票拟权。
(2)地方: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
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1)农业:明初制鱼鳞图册以抑制土地兼并;南方出现一年三熟制;发明风力水车。
(2)手工业:南方丝织业鼎盛,苏州、杭州、南京成为著名丝织业中心;官府织造超过前代,民间丝织业生产使用花楼机。
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商业: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帮”出现,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4)经济政策: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和“贱商令”,实行“海禁”,外贸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文化(1)思想:王阳明集心学大成,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2)科技①医学:《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②农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右图是戴帝王冠的孔子像,这说明()
A.孔子的地位无比尊崇
B.经考证孔子曾经做过鲁国国君
C.孔子曾想谋反称王
D.孔子拥有帝王的权力
解析:儒家思想为历代所沿袭,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戴帝王冠”说明了孔子无比
尊贵的历史地位。
答案:A
2.(2019·上海,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解析: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
答案:B
3.(2009·广东珠海模拟,1)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史上有个著名思想家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
这个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
解析:由政治上的“无为”可判断是道家思想。
答案:D
4.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