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九章9 卤代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CH2-X
伯卤代烃 一级卤代烃 1°) (
R2CH-X
仲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 2°)
R3C-X
叔卤代烃 ( 三级卤代烃 3°)
下页
退出
二、命名
简单的卤代烃用普通命名或俗名,(称为卤代某烃或某基卤)
CHCl3 CH3CH2CH2Cl (CH3)CHCl 2
3 (CH3) CBr
三氯甲烷(氯仿) 正丙基氯 异丙基氯 叔丁基溴
下页
退出
②分子中C—X 键的键能(C—F除外)都比C—H键小。 键 C—H C—Cl C—Br C—I 键能KJ/mol 414 339 285 218 故C—X 键比C—H键容易断裂而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下页
退出
(一)取代反应 RX + :Nu RNu + X – Nu = HO-、RO-、CN - 、NH3、ONO2 – :Nu——亲核试剂。由亲核试剂进攻引起的取代反应称为亲核 取代反应(用SN表示)。 1.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二节 卤 代 烷
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活泼,且主要发生在C—X 键上。因: ① 分子中C—X 键为极性共价键,碳带部分正电荷,易受带负 电荷或孤电子对的试剂的进攻。
CH3CH2-Cl 2.05 CH3CH2-Br 2.03 CH3CH2-I 1.91 CH3CH3 0
卤代烷: D 偶极矩µ ( )
上页 下页 退出
(B)醇与卤化磷作用
(无重排 无重排) 无重排
醇与三卤化磷作用生成卤烷, 醇与三卤化磷作用生成卤烷,这是制备溴烷和碘烷的常用方法 3 ROH + PX3 3 RX + P(OH)3
• 伯醇制氯烷 一般用 5 伯醇制氯烷, 一般用PCl
(C) 醇与亚硫酰氯(SOCl2,又名氯化亚砜)作用
CH2 =CH-CH2Br CH2Cl
烯丙基溴 氯化苄 (苄基氯)
复杂的卤代烃用系统命名法(把卤素作为取代基) 编号一般从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取代基的列出按“顺序 规则”小的基团先列出。
下页
退出
例 如:
CH3-CH2-CH--CH-CH3 H3C Cl
3- 甲基 -5- 氯庚烷 3- 氯 -5- 甲基庚烷 × 3- 氯 -4- 溴己烷 3- 溴 -4- 氯己烷 ×
如在反应同时加入一些氧化剂(如碘酸、硝酸、氧化汞 等)使HI氧化,则碘化反应能顺利进行: 5HI + HIO3 3H2O + 3I2
上页 下页 退出
(2)不饱和烃与卤化氢(马氏、反马、重排)或卤素加成 (3)从醇制备——制备卤烷最普遍的方法 (A) 醇与氢卤酸作用: ROH + HX RX + H2O 这是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并除去生成的水。 这是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并除去生成的水。 • 醇与氢卤酸反应的速度与氢卤酸的浓度成正 比. • 氢卤酸与醇反应时的活性次序 氢卤酸与醇反应时的活性次序:HI>HBr>HCl
格氏试剂的结构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R2Mg、 MgX、(RMgX)n 多种成分形成的平衡体系混合物, 一般用 RMgX表示。
下页 退出
1)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 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
HOH R-OH ′ ′ RCOOH RMgX + HX R-C ′ CH R-H + R-H + R-H + R-H + R-H + Mg Mg Mg Mg Mg OH X OR X OCOR′ X X X X C CR′
卤代烃与NaOH(KOH)的醇溶液作用时,脱去卤 素与β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而生成烯烃。
R-CH-CH2 + NaOH H X
醇 R-CH=CH2 + NaX + H2O
下页
退出
1)消除反应的活性: 3°RX > 2°RX > 1°RX 2) 2°、3°RX脱卤化氢时,遵守扎依采夫(Sayzeff)规则 ——即氢原子从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例如:
一、分类
1.按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数目,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2.按分子中卤原子所连烃基类型,分为: 卤代烷烃 卤代烯烃 R-CH2-X R-CH=CH-X R-CH=CH-CH2-X R-CH=CH(CH2)n-X (n≥2)
乙烯式 烯丙式 孤立式
下页
退出
卤代芳烃
乙烯式
X
3.按卤素所连的碳原子的类型,分为:
下页 退出
2.SN1反应的能量变化 . 反应的能量变化
3 (CH3) C…Br 3 (CH3) C …OH
位
( CH3 3C )
能
3 (CH3) C-Br
+ HO
-
3 (CH3) C-OH
反应进程
下页
退出
3.SN1反应的立体化学 . 反应的立体化学 1)外消旋化 外消旋化(构型翻转 + 构型保持) 外消旋化 因:SN1反应第一步生成的碳正离子为平面构型(正电荷的碳 原子为sp2杂化的)。 第二步亲核试剂向平面任何一面进攻的几率相等。
n-C6H13
H C H3
C
Br
60% H2O
n- C6H13
乙醇
n-C6H13 +
SN1 条件
HO
C H CH3
( ) - 2 - 溴辛烷
( ) - 2 - 辛醇 67%
H CH3
C
OH
( ) - 2 - 辛醇 33%
29%
CH 3 CH 2
极少
KOH, 乙醇
下页
退出
(三)与金属的反应 卤代烃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 ——金属原子直接与碳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 1.与金属镁的反应 1.与金属镁的反应
R-X + Mg X = Cl 、Br 无水乙醚 RMgX 格林尼亚(Grignard)试剂 简称格氏试剂,1900 年发现(29 岁)
ROH + SOCl2 RCl + SO2 + HCl
上页 下页
退出
卤烷的物理性质
除氯甲烷、氯乙烷、溴甲烷是气体外,其它常见的一元 卤烷为液体。C15以上的卤烷为固体。 一元卤烷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同一烃基的卤烷——碘烷的沸点最高,其次是溴烷、氯 烷。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最高,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一元卤烷的相对密度大于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如果卤素 相同,其相对密度随着烃基的相对分子量增加而减少。 卤烷不溶于水,而溶于醇、醚、烃等有机溶剂中。 卤烷在铜丝上燃烧时能产生绿色火焰,可鉴别卤素的简便 方法。
R1 R1 C R2 R3 Br
a
C R2 R3 HO
b
R1 HO C R2 R3
a 构型转化
+
R1 C OH R2 R3
b 构型保持 外消旋体
下页
退出
2)部分外消旋化 部分外消旋化(构型翻转 > 构型保持) 部分外消旋化 SN1反应在有些情况下,往往不能完全外消旋化,而是其 构型翻转 > 构型保持,因而其反应产物具有旋光性。 例如:
RCH2-X
+ NaOH
水
RCH2OH + NaX
1°加NaOH是为了加快反应的进行,反应完全。 2°此反应是制备醇的一种方法,但制一般醇无合成价值, 可用于制取引入OH比引入卤素困难的醇。
下页 退出
2.与氰化钠反应 与氰化钠反应
RCH2CN + NaX 腈 1°反应后分子中增加了一个碳原子,是有机合成中增长 碳链的方法之一。 2°CN可进一步转化为–COOH,-CONH2等基团。 RCH2X + NaCN
新的格氏试剂,很有用
上述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可用于有机分析中测定化合物 所含活泼氢的数量目(叫做活泼氢测定法)。
下页 退出
2.与金属钠的反应(Wurtz 孚兹反应) 2R—X + 2 Na R—R + 2NaX
此反应可用来从卤代烷制备含偶数碳原子,结构对称的烷烃 (只适用于同一伯卤代烷,不同烷基无实用价值)。
下页
退出
第三节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反应)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反应 实验证明:伯卤代烷的水解反应为SN2历程。
RCH2Br + OH V = 水解速度 K = 水解常数
-
RCH2OH +
Br
-
V = K[ RCH2Br ] [ OH ]
因为RCH2Br的水解速率与RCH2Br和OH -的浓度有关,所以 叫做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
2) 2 构型翻转(产物的构型与底物的构型相反即瓦尔登 Walden转化)。 例如: C6H13 CH
HO
+
H C H3 α =
C
Br
SN2
6 13
HO
C H CH3
+
Br
( ) - 2 - 溴辛烷 34.2
( ) - 2 - 辛醇 α = 9.9
下页
退出
反应) 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反应)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实验证明:3°RX , CH2=CHCH2X , 苄卤的水解是按SN1 历程进行的。
下页 退出
1.反应机理
一步完成(新键的形成和旧键的断裂同步进行),无中间体 生成,经过一个不稳定的“过渡态”。
H
HO +
H H
C
Br
δ δ HO … C … Br
H
H HO C H H
+ Br
H H 过渡态
下页
退出
2.SN2反应的能量变化 . 反应的能量变化 SN2反应机理的能量变化可用反应进程 — 位能曲线图 表示如下:
R-X + AgNO3 醇 R-O NO2 + AgX 硝酸酯
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卤化物,因卤原子不同、或烃基不同的 卤代烃,其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有差异。
> >
叔卤代烷 R-I
仲卤代烷
伯卤代烷
加热才能沉淀
室温下沉淀
下页 退出
(二)消除反应 从分子中脱去一个简单分子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称为 消除反应,用E表示。
δ δ [ HO …CH3 … ] Br
位 能
HO + CH3Br
E
H CH3OH + Br
反应进程 SN2 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页 退出
3.SN2反应的立体化学 . 反应的立体化学 1) 异面进攻反应(Nu-从离去基团L的背面进攻反应中心)。
Nu
-
C
δ δ Nu … C … L
Nu C
+ L
-
×
三、同分异构现象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的烷烃的异构体要多, 例如,一卤代烃除了碳干异构外,还有卤原子的位置异构。
下页
退出
卤烷的制法
(1)烷烃卤代——在光或高温下,常得到一元或多元 卤代烃的混合物。 烷烃的溴代反应比氯代反应困难。碘代反应更难,因为 碘代时生成的碘化氢为强还原剂,能使反应逆向进行: CH4 + I2 CH3I + HI
3- 甲基 -2- 氯戊烷
CH3-CH2-CH-CH2-CH-CH2-CH3 CH3 Cl
CH3-CH2-CH-CH-CH2-CH3 Br Cl
下页
退出
卤代烯烃命名时,以烯烃为母体,以双键位次最小编号。
CH2= CH-CH-CH2-Cl CH3 3- 甲基 -4- 氯 -1-丁烯 2- 甲基 -1- 氯 -3- 丁烯
CH3 CH3 C Br CH3
CH3 C CH3
CH2
慢
δ CH3 C …… Br CH3 δ
CH3
CH3 C CH3
+ Br
-
过渡态 (1) CH2
+ OH
-
快
第二步: 第二步: CH3
δ CH3 C …… OH CH3
δ
CH3
CH3 C OH CH3
2 过渡态( )
反应的第一步是卤代烃电离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 碳正离子再与碱进行第二步反应生成产物。故SN1反应中 有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生成。
有机化学
9 卤代烃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卤代烃的分类、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消除反应历程 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
重点要求掌握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消除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消除 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下页 返回 退出
卤代烃的分类、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CH3 C Br + OH CH3 V = K ( 3 3 C - Br CH ) CH3 CH3 C OH + Br
-Hale Waihona Puke CH3CH3因其水解反应速度仅与反应物卤代烷的浓度有关,而与 亲核试剂的浓度无关,所以称为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1反应)。
下页
退出
1.反应机理 . 两步反应(SN1反应是分两步完成的)。 第一步: 第一步:
KOH, 乙醇
CH3CH2CH2CHCH3 Br
CH3CH2CH=CHCH3 + CH3CH2CH2CH=CH2
69% 31%
CH3 CH3CH2-C-CH3 Br
CH 3 CH 3 Cl
KOH, 乙醇
CH3CH=C
71%
CH 3 + CH 3
主 次
CH3 CH3
CH 3 + CH 3
+
CH3CH2CH=CH2
3.与氨反应
醇
R-X + NH3(过量)
R-NH2 + NH4X
下页
退出
4.与醇钠(RONa)反应 与醇钠( 与醇钠 )
' R-X + RONa
R-O R' + NaX 醚
R-X一般为1°RX,(仲、叔卤代烷与醇钠反应时,主 要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下页
退出
5.与AgNO3—醇溶液反应 与 醇溶液反应
伯卤代烃 一级卤代烃 1°) (
R2CH-X
仲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 2°)
R3C-X
叔卤代烃 ( 三级卤代烃 3°)
下页
退出
二、命名
简单的卤代烃用普通命名或俗名,(称为卤代某烃或某基卤)
CHCl3 CH3CH2CH2Cl (CH3)CHCl 2
3 (CH3) CBr
三氯甲烷(氯仿) 正丙基氯 异丙基氯 叔丁基溴
下页
退出
②分子中C—X 键的键能(C—F除外)都比C—H键小。 键 C—H C—Cl C—Br C—I 键能KJ/mol 414 339 285 218 故C—X 键比C—H键容易断裂而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下页
退出
(一)取代反应 RX + :Nu RNu + X – Nu = HO-、RO-、CN - 、NH3、ONO2 – :Nu——亲核试剂。由亲核试剂进攻引起的取代反应称为亲核 取代反应(用SN表示)。 1.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二节 卤 代 烷
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活泼,且主要发生在C—X 键上。因: ① 分子中C—X 键为极性共价键,碳带部分正电荷,易受带负 电荷或孤电子对的试剂的进攻。
CH3CH2-Cl 2.05 CH3CH2-Br 2.03 CH3CH2-I 1.91 CH3CH3 0
卤代烷: D 偶极矩µ ( )
上页 下页 退出
(B)醇与卤化磷作用
(无重排 无重排) 无重排
醇与三卤化磷作用生成卤烷, 醇与三卤化磷作用生成卤烷,这是制备溴烷和碘烷的常用方法 3 ROH + PX3 3 RX + P(OH)3
• 伯醇制氯烷 一般用 5 伯醇制氯烷, 一般用PCl
(C) 醇与亚硫酰氯(SOCl2,又名氯化亚砜)作用
CH2 =CH-CH2Br CH2Cl
烯丙基溴 氯化苄 (苄基氯)
复杂的卤代烃用系统命名法(把卤素作为取代基) 编号一般从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取代基的列出按“顺序 规则”小的基团先列出。
下页
退出
例 如:
CH3-CH2-CH--CH-CH3 H3C Cl
3- 甲基 -5- 氯庚烷 3- 氯 -5- 甲基庚烷 × 3- 氯 -4- 溴己烷 3- 溴 -4- 氯己烷 ×
如在反应同时加入一些氧化剂(如碘酸、硝酸、氧化汞 等)使HI氧化,则碘化反应能顺利进行: 5HI + HIO3 3H2O + 3I2
上页 下页 退出
(2)不饱和烃与卤化氢(马氏、反马、重排)或卤素加成 (3)从醇制备——制备卤烷最普遍的方法 (A) 醇与氢卤酸作用: ROH + HX RX + H2O 这是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并除去生成的水。 这是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并除去生成的水。 • 醇与氢卤酸反应的速度与氢卤酸的浓度成正 比. • 氢卤酸与醇反应时的活性次序 氢卤酸与醇反应时的活性次序:HI>HBr>HCl
格氏试剂的结构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R2Mg、 MgX、(RMgX)n 多种成分形成的平衡体系混合物, 一般用 RMgX表示。
下页 退出
1)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 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
HOH R-OH ′ ′ RCOOH RMgX + HX R-C ′ CH R-H + R-H + R-H + R-H + R-H + Mg Mg Mg Mg Mg OH X OR X OCOR′ X X X X C CR′
卤代烃与NaOH(KOH)的醇溶液作用时,脱去卤 素与β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而生成烯烃。
R-CH-CH2 + NaOH H X
醇 R-CH=CH2 + NaX + H2O
下页
退出
1)消除反应的活性: 3°RX > 2°RX > 1°RX 2) 2°、3°RX脱卤化氢时,遵守扎依采夫(Sayzeff)规则 ——即氢原子从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例如:
一、分类
1.按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数目,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2.按分子中卤原子所连烃基类型,分为: 卤代烷烃 卤代烯烃 R-CH2-X R-CH=CH-X R-CH=CH-CH2-X R-CH=CH(CH2)n-X (n≥2)
乙烯式 烯丙式 孤立式
下页
退出
卤代芳烃
乙烯式
X
3.按卤素所连的碳原子的类型,分为:
下页 退出
2.SN1反应的能量变化 . 反应的能量变化
3 (CH3) C…Br 3 (CH3) C …OH
位
( CH3 3C )
能
3 (CH3) C-Br
+ HO
-
3 (CH3) C-OH
反应进程
下页
退出
3.SN1反应的立体化学 . 反应的立体化学 1)外消旋化 外消旋化(构型翻转 + 构型保持) 外消旋化 因:SN1反应第一步生成的碳正离子为平面构型(正电荷的碳 原子为sp2杂化的)。 第二步亲核试剂向平面任何一面进攻的几率相等。
n-C6H13
H C H3
C
Br
60% H2O
n- C6H13
乙醇
n-C6H13 +
SN1 条件
HO
C H CH3
( ) - 2 - 溴辛烷
( ) - 2 - 辛醇 67%
H CH3
C
OH
( ) - 2 - 辛醇 33%
29%
CH 3 CH 2
极少
KOH, 乙醇
下页
退出
(三)与金属的反应 卤代烃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 ——金属原子直接与碳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 1.与金属镁的反应 1.与金属镁的反应
R-X + Mg X = Cl 、Br 无水乙醚 RMgX 格林尼亚(Grignard)试剂 简称格氏试剂,1900 年发现(29 岁)
ROH + SOCl2 RCl + SO2 + HCl
上页 下页
退出
卤烷的物理性质
除氯甲烷、氯乙烷、溴甲烷是气体外,其它常见的一元 卤烷为液体。C15以上的卤烷为固体。 一元卤烷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同一烃基的卤烷——碘烷的沸点最高,其次是溴烷、氯 烷。直链异构体的沸点最高,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一元卤烷的相对密度大于同数碳原子的烷烃。如果卤素 相同,其相对密度随着烃基的相对分子量增加而减少。 卤烷不溶于水,而溶于醇、醚、烃等有机溶剂中。 卤烷在铜丝上燃烧时能产生绿色火焰,可鉴别卤素的简便 方法。
R1 R1 C R2 R3 Br
a
C R2 R3 HO
b
R1 HO C R2 R3
a 构型转化
+
R1 C OH R2 R3
b 构型保持 外消旋体
下页
退出
2)部分外消旋化 部分外消旋化(构型翻转 > 构型保持) 部分外消旋化 SN1反应在有些情况下,往往不能完全外消旋化,而是其 构型翻转 > 构型保持,因而其反应产物具有旋光性。 例如:
RCH2-X
+ NaOH
水
RCH2OH + NaX
1°加NaOH是为了加快反应的进行,反应完全。 2°此反应是制备醇的一种方法,但制一般醇无合成价值, 可用于制取引入OH比引入卤素困难的醇。
下页 退出
2.与氰化钠反应 与氰化钠反应
RCH2CN + NaX 腈 1°反应后分子中增加了一个碳原子,是有机合成中增长 碳链的方法之一。 2°CN可进一步转化为–COOH,-CONH2等基团。 RCH2X + NaCN
新的格氏试剂,很有用
上述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可用于有机分析中测定化合物 所含活泼氢的数量目(叫做活泼氢测定法)。
下页 退出
2.与金属钠的反应(Wurtz 孚兹反应) 2R—X + 2 Na R—R + 2NaX
此反应可用来从卤代烷制备含偶数碳原子,结构对称的烷烃 (只适用于同一伯卤代烷,不同烷基无实用价值)。
下页
退出
第三节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反应)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反应 实验证明:伯卤代烷的水解反应为SN2历程。
RCH2Br + OH V = 水解速度 K = 水解常数
-
RCH2OH +
Br
-
V = K[ RCH2Br ] [ OH ]
因为RCH2Br的水解速率与RCH2Br和OH -的浓度有关,所以 叫做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
2) 2 构型翻转(产物的构型与底物的构型相反即瓦尔登 Walden转化)。 例如: C6H13 CH
HO
+
H C H3 α =
C
Br
SN2
6 13
HO
C H CH3
+
Br
( ) - 2 - 溴辛烷 34.2
( ) - 2 - 辛醇 α = 9.9
下页
退出
反应) 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反应)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实验证明:3°RX , CH2=CHCH2X , 苄卤的水解是按SN1 历程进行的。
下页 退出
1.反应机理
一步完成(新键的形成和旧键的断裂同步进行),无中间体 生成,经过一个不稳定的“过渡态”。
H
HO +
H H
C
Br
δ δ HO … C … Br
H
H HO C H H
+ Br
H H 过渡态
下页
退出
2.SN2反应的能量变化 . 反应的能量变化 SN2反应机理的能量变化可用反应进程 — 位能曲线图 表示如下:
R-X + AgNO3 醇 R-O NO2 + AgX 硝酸酯
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卤化物,因卤原子不同、或烃基不同的 卤代烃,其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有差异。
> >
叔卤代烷 R-I
仲卤代烷
伯卤代烷
加热才能沉淀
室温下沉淀
下页 退出
(二)消除反应 从分子中脱去一个简单分子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称为 消除反应,用E表示。
δ δ [ HO …CH3 … ] Br
位 能
HO + CH3Br
E
H CH3OH + Br
反应进程 SN2 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页 退出
3.SN2反应的立体化学 . 反应的立体化学 1) 异面进攻反应(Nu-从离去基团L的背面进攻反应中心)。
Nu
-
C
δ δ Nu … C … L
Nu C
+ L
-
×
三、同分异构现象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的烷烃的异构体要多, 例如,一卤代烃除了碳干异构外,还有卤原子的位置异构。
下页
退出
卤烷的制法
(1)烷烃卤代——在光或高温下,常得到一元或多元 卤代烃的混合物。 烷烃的溴代反应比氯代反应困难。碘代反应更难,因为 碘代时生成的碘化氢为强还原剂,能使反应逆向进行: CH4 + I2 CH3I + HI
3- 甲基 -2- 氯戊烷
CH3-CH2-CH-CH2-CH-CH2-CH3 CH3 Cl
CH3-CH2-CH-CH-CH2-CH3 Br Cl
下页
退出
卤代烯烃命名时,以烯烃为母体,以双键位次最小编号。
CH2= CH-CH-CH2-Cl CH3 3- 甲基 -4- 氯 -1-丁烯 2- 甲基 -1- 氯 -3- 丁烯
CH3 CH3 C Br CH3
CH3 C CH3
CH2
慢
δ CH3 C …… Br CH3 δ
CH3
CH3 C CH3
+ Br
-
过渡态 (1) CH2
+ OH
-
快
第二步: 第二步: CH3
δ CH3 C …… OH CH3
δ
CH3
CH3 C OH CH3
2 过渡态( )
反应的第一步是卤代烃电离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 碳正离子再与碱进行第二步反应生成产物。故SN1反应中 有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生成。
有机化学
9 卤代烃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卤代烃的分类、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消除反应历程 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
重点要求掌握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消除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消除 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
下页 返回 退出
卤代烃的分类、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CH3 C Br + OH CH3 V = K ( 3 3 C - Br CH ) CH3 CH3 C OH + Br
-Hale Waihona Puke CH3CH3因其水解反应速度仅与反应物卤代烷的浓度有关,而与 亲核试剂的浓度无关,所以称为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1反应)。
下页
退出
1.反应机理 . 两步反应(SN1反应是分两步完成的)。 第一步: 第一步:
KOH, 乙醇
CH3CH2CH2CHCH3 Br
CH3CH2CH=CHCH3 + CH3CH2CH2CH=CH2
69% 31%
CH3 CH3CH2-C-CH3 Br
CH 3 CH 3 Cl
KOH, 乙醇
CH3CH=C
71%
CH 3 + CH 3
主 次
CH3 CH3
CH 3 + CH 3
+
CH3CH2CH=CH2
3.与氨反应
醇
R-X + NH3(过量)
R-NH2 + NH4X
下页
退出
4.与醇钠(RONa)反应 与醇钠( 与醇钠 )
' R-X + RONa
R-O R' + NaX 醚
R-X一般为1°RX,(仲、叔卤代烷与醇钠反应时,主 要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下页
退出
5.与AgNO3—醇溶液反应 与 醇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