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走进孩子的心里

合集下载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做到这一点:
1. 给予关注和关心:孩子需要感受到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用真诚的关心和爱心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被接纳。

2. 创建安全的环境:孩子只有在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中才能敞开心扉。

创造一个没有批评、指责或恐惧的空间,孩子才能愿意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

3. 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

倾听他们说话的方式,不打断或批评他们的观点。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学习倾听技巧: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孩子的声音,还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意图。

倾听技巧包括积极聆听、发问和重述孩子的话语,以确保理解。

5. 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使与我们不一样也应该受到尊重。

它们展示了孩子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6. 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赞扬和认可他们的勇气,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声音是重要的。

7. 提供适当的支持:在孩子表达内心声音时,他们可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问他们是否需要我们做什么,提供适当的建议和资源。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悄悄话”的特殊作用

“悄悄话”的特殊作用

“悄悄话”的特殊作用作者:陆丽娜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10年第04期悄悄话,作为师幼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吸引孩子的注意集体教学活动时,有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一会儿工夫就坐不住了。

这时,老师如果走近孩子,在他耳边说上一句悄悄话,提醒他集中注意,他就会学得认真些。

悄悄话不仅会产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还能有效避免大声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干扰。

●呵护孩子的自尊“老师,小宇和小明乱扔玩具。

”其他小朋友“刷”地一下将目光投向小宇和小明。

小宇和小明拿着玩具的手停在空中,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老师来到小宇和小明跟前,附在他们的耳边轻轻地说:“你们为什么扔玩具?”他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悄悄地在老师耳边说:“玩打仗。

”“把小朋友的头砸疼了可不好。

”接着,老师又附在他们的耳边讲了一番道理。

“我们知道了。

”小宇和小明安静地玩起了玩具。

当众批评和厉声呵斥不但不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反而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不满情绪,而用悄悄话的形式能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营造安静氛围午餐前的一段时间显得有些紧张和忙碌。

老师一边组织餐前准备活动,一边轻轻走到个别孩子的身边,悄悄地说:“请帮我检查一下区角里的玩具,好吗?”“请帮我准备一下用餐的小椅子。

”“请帮我发餐碟。

”几位小助手在老师的影响下开始静悄悄地分头行动。

这时,其他孩子也受到感染,迅速安静下来准备就餐。

在幼儿园里,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总是有些嘈杂和忙乱,要让活动安静有序地进行,需要教师作一定的引导,而悄悄话对营造轻松、安静的氛围有较好的作用,让孩子享受安静的环境和有序的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

●拉近心理距离佳佳性格内向,不爱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也不愿多与老师交流。

她的目光总是侧对着老师,有时和老师的目光一对接就会马上把头偏向一边。

于是,老师经常拉着佳佳的手说:“来,老师有句悄悄话要告诉你。

”慢慢地,佳佳与老师亲近起来。

融入孩子的世界 呵护学生的成长

融入孩子的世界 呵护学生的成长

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融入孩子的世界呵护学生的成长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上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孩子脾气坏、毛病多、不好沟通、难以管理。

其实孩子的内心并不复杂,他们大部分的压力是来自家长过高的期望;同学之间“别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名目繁多的辅导班学习;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家长过分的溺爱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90后,接触各种的传媒的机会多,获得的信息量大,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可谓见多识广。

作为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渴望得到理解和信任,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但他们的心理还比较脆弱,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表现出抑郁、狂躁等情绪,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

往往在这种时候,学生们最需要的是宽容与理解、关心和帮助,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更不能给他们施加压力,否则会加重他们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此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轻轻叩开学生的心扉悄悄走入孩子的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让学生对自己敞开心扉?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交朋友,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想他们之所想,用我们的真心换取他们的真心,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转化学生的思想意识。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1.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从心理上与学生同步“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官”学生们经常和我说。

班主任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时刻与孩子联系在一起,掌管着孩子们的学习、纪律、卫生乃至吃喝拉撒睡。

因此,我们的心灵与学生离得最近,永远保持着一颗不老的童心,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

(1)拥有童年般纯真的情感。

接近学生实际上很简单,有时只需要下课时的一句玩笑、一两句的聊天;和他们一起玩一玩、跳一跳;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起哭泣、一起欢笑;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在无形之中会缩短很多。

你在孩子心中会变得高大而可敬,这样的老师无疑是学生心中最为知心的朋友。

走进孩子心灵

走进孩子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教育效果的最高境界是走进孩子的心灵。

所谓“走进心灵”,就是让孩子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能够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在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他作为一个教改的先行者,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素质教育,以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让所有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

他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真诚睿智的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等等,无不振人心魄,发人深省。

第三辑“如何赢得学生的心灵”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这样说道: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真诚有时候比感情更重要。

感情需要时间的积累,而真诚只需要当即把心掏给学生;感情更多的时候通过温馨的话语来表达,而真诚需要坦率,包括很尖锐但很真实的语言。

这让我想起四年前的“面包风波”。

课间,我在教室忙着批改讲义。

小娇急匆匆地跑来,悄悄告诉我:昨天放学后,涵涵和峥峥去校门口旁边的面包房偷面包吃。

我心一沉:这两个女孩子可都是好学生啊,一向文文静静,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我问小娇:“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她说她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为了不错怪一个孩子,我让小娇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写出来,我好核实。

小娇是这样写的:昨天放学后,老师刚把我们送出校门,我在前面走着,涵涵从后面追上我,悄悄地对我说:“我们去面包房拿面包吃。

”我说:“我不敢。

”涵涵说:“没关系,我昨天还拿了一个吃了。

”我就跟着她进了面包房,我看到峥峥已经在里面了。

面包房里人很多,我不敢拿。

我看到峥峥在里面转了两圈,最后拿了一个面包藏到自己的衣服口袋里就出面包房了。

涵涵没拿到面包,后来自己掏钱买了一个吃的。

我一边读着小娇的告密信,一边又向她询问了一些细节。

这时,我发现涵涵和峥峥在座位上坐不住了,伸长了脖子向我张望。

看来,两人似乎知道事情要败露了。

我向涵涵和峥峥招招手,示意她们过来。

两人相互对视了一下,若有所思,来到我跟前。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需要用心沟通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需要用心沟通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用心沟通1、运用谈话的技术用平静严肃的表情对孩子讲话,用词应简单,避免不必要的体温。

2、认知孩子的内心体会首长要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接受家长所讲的话。

讲话时不应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不要居高临下如果父母想要接近利了解孩子,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关系和新的谈话方式。

4、适度的迁移孩子心情很坏地向家长讲述一件事情时,家长最好不要与孩子谈论事情的本身,而可以围绕该事情谈些自己的感受。

5、体会孩子的体温中暗含的意思孩子的话题往往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对外界发出的信息也常常令人费解,必须通过一番琢磨才能悟出他的意思。

6、态度严谨语气始终如一父母拒绝孩子时,即便不说“不”,也要态度严肃、语气坚定。

同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面部表情也应当严肃。

让孩子一看就知道,这样的表情意味着“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最好给我停下!”同样,在教育孩子的礼貌上,也需要有好的技巧。

7、使孩子二挑选一给孩子选择机会,会让小家伙感觉自己有“权力”控制局面。

鼓励1-3岁的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选择,有助培养其独立性。

但是选项不宜过多,对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而言,“二选一”即可。

比如,“在家里只能滚球,在室外可以扔球。

你选择哪个?”8、亲自示范点并告诉孩子有些孩子不停地做某件恼人的事,其原因就是小家伙不知道还有啥别的事情可做。

这时,父母最好能给予示范并告诉孩子怎样做更好。

比如,2岁的亨利老是爱戳小妹妹,家长可以告诉亨利,“亲亲妹妹”或类似的提示,下次小亨利就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9、用“可以”替代“没用”听到父母说“不”时,一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要求。

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前不准吃糖”,那么只会导致孩子怒气冲天。

如果父母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种表达方式,孩子会乐于接受。

10、冷静表述讲出体会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行为。

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这会让我很伤心。

五个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五个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五个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神秘的,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本文将介绍五个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方法一:倾听是关键孩子有时候需要发泄情绪,他们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心声。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要时刻保持耐心,给予孩子足够的倾听空间。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要打断或者质疑,而是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理解。

这样,孩子会更加信任你,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困惑。

方法二: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基础。

要让孩子相信你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需要用行动去证明。

与孩子相处时,要保持积极的互动,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同时,遵守与孩子的约定和承诺,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当孩子感受到你的信任,他们会更加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方法三:观察和关注细节孩子的内心世界常常通过细节和举止表露出来。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要观察和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言语,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当孩子展现出异常的情绪或者行为时,我们要及时察觉并与他们沟通。

通过观察和关注细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方法四:鼓励表达情感有些孩子不擅长表达情感,他们可能会把负面情绪埋藏在内心深处。

作为家长或者教育者,我们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让他们学会正确地处理情绪。

可以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内心世界。

同时,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方法五:提供学习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给予孩子学习的机会。

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如绘画、音乐、运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要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提供学习机会,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父母和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当今社会,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心世界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易受外界影响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状态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甚至媒体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种外界影响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行为和价值观,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情感丰富多变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比如喜悦、忧虑、困惑、愤怒等。

他们对待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都充满了激情和感受。

这种情感的丰富多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用心理解和处理,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

3.好奇心强烈学生天性好奇,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希望知道更多的事情,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这种好奇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4.需要被关爱和肯定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学生都需要被关爱和肯定。

他们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和支持,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鼓励。

这种需要被肯定的心理特点是学生内心世界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多途径多角度进行观察和了解。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方法。

1.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真正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需要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注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2.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长子女关系,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前提。

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学生才会更加敞开心扉,向教育者和家长分享他们的内心体验。

悄悄

悄悄

“悄悄”教育“悄悄”教育是指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教师采用悄悄的、隐蔽的方式,使用让人理性、使人冷静的话语、动作或文字等让孩子自己明白错误,自觉改正错误。

“悄悄”教育照顾了孩子的接受心理、淡化了被教育者“受教育”的意识。

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们尝试实施的“悄悄”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有话“悄悄”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有情绪冲动、不够理智的时候,甚至做出一些傻事。

当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时,不能轻易地动怒,而且要提醒自己:他只是一个孩子,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做出过激的行为而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时,讲“悄悄话”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悄悄话,音调低,既能使人冷静,又能让人感觉到说话人有不同寻常的看法,应给予关注,从而引起对说话人的注意。

还有,因为音调低,听话人必须全神贯注,否则听不到,这种无意识的全神贯注,使听话人很容易接受说话人的意见。

教师说话虽然音调低,但态度必须是坚定的,让孩子明白你的立场和明确的要求。

去年我刚接六年级时,班上有个学生叫杨嘉,他是班上出了名的“小刺猬”。

一天因为作业本交得不及时,组长说了他几句,他竟然把组长的书扔得满地都是。

这一来,组长也火了,冲上前去,一把抓住他的手,顺势重重地一推,杨嘉踉踉跄跄地坐在了地上......一时,许多同学围了上来,议论纷纷的。

看到这情形,杨嘉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竟“哇哇”大哭起来。

组长一看慌了神,又是扶人又是道歉。

一直在教室的我看到他这副样子,真想好好教训他一顿,让他清醒清醒。

但转念一想,这时用这办法“对付”他可不行,他肯定会越哭越厉害。

我不紧不慢地拨开人群走向他......我盯着杨嘉看了好几秒,接着把右手食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示意他轻声,良久,然后弯下腰轻轻地对他耳语了几句:“今天的事我全看在眼里了,错的不是组长而是你,满地的书就是很好的证明!怎么,要老师当众批评你是不?”杨嘉听了,渐渐止住了哭声,从地上站了起来,擦了擦眼泪,乖乖地弯腰捡起了被他扔在地上的书。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教孩子们知识,更是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

只有真正明白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情绪,行为和需求都是不同的。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耐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烦恼和需要。

很多时候,孩子们会因为太小太幼稚而表达不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意愿。

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被嘲笑或是认为对方不会听懂而选择保持沉默。

这时候,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首先,我们需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孩子们觉得在教室里是一个安全的环境。

我们可以在教室中摆放各种温馨的装饰品,让孩子们感到温暖。

当孩子们需要倾诉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聆听,并且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来促进孩子们表达自己。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贴纸活动等形式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感受。

当孩子们在教室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沟通方式来了解孩子们的心声。

我们可以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听取家长的建议和反馈,以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对孩子进行更加个性化的引导。

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了解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教育经验,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当孩子们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情感。

我们需要展示出对孩子们的尊重和理解,并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也需要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指导,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力量。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给予他们合适的回馈和支持。

我们更需要将这种教学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中,让孩子们感到我们真正关注他们的成长,让孩子们愿意跟我们分享他们的情感和问题。

我的教育观——悄悄走进童心

我的教育观——悄悄走进童心

105海外文摘1 研究背景谈到教育观,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师,更应该来说说儿童观,儿童观是指社会看待和对待儿童的看法或观点。

涉及儿童的特性、权利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而世间的大人们都是由儿童变成的,我们的童心不曾完全泯灭,应该时时召回自己的童心,亲自去看看儿童的世界,不要误解他们。

摧残他们的美丽与幸福,而硬拉他们到这枯燥苦闷的大人的世界里来。

我踏上幼教工作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了,我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的话:“爱孩子是母鸡都可以做到的,但要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在平日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一点,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而在一个班级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孩子——问题儿童,什么是问题儿童?品德上存在较严重缺点且经常表现出来的儿童。

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的是由不良需要或开始主要是由好奇、试探等幼稚的心理引起,有的是由于遭受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引起的,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形成问题儿童的主要根源。

而面对这些问题儿童,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儿童观?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其实随着人权意识的昂扬和许多关心问题儿童的人士的不懈努力,国际社会很早就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肯定了问题儿童应当得到尊严和尊重,这种人本位的儿童观,要求保护问题儿童的生命与健康,获得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和儿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意愿和兴趣。

我在不断地实践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中,尝试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用悄悄话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悄悄话对孩子是有很多好处的,孩子做错事,教育方法不对后果就适得其反。

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

我们教育的孩子,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钉子”,他的心灵里也总有点滴的优点,我悄悄地走进孩子的心,将问题儿童的“问题”变成我和孩子的悄悄话,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轻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技巧

轻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技巧

轻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技巧
我们做师长的要“多探讨,少说教,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关键是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的要素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供大家参考:有效沟通=15%言辞+35%角色行为+50%活动参与。

这就告诉我们,有效沟通的关键,不是言辞的多少、声音的大小和说教的好坏,而是师长的角色行为和参与孩子的成长活动。

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七大技巧:
第一,交谈时眼光的接触和关爱的眼神;面带微笑,积极倾听,适当发问。

第二,适时认可,多称赞你喜欢看到的行为;让孩子有说“不”的权利,可以说明心中的感受,但不要指责孩子。

第三,遇到问题时,与孩子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寻求共识;不要说太多,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影响孩子的自尊。

第四,多参与孩子的活动,给自己一段与孩子独处的时间,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与关爱。

第五,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遇到疑难时,共同探讨,引导他思考而不是告诉他结果。

第六,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第七,亲身切实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孩子。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学反思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学反思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家校课堂教学反思大的教育背景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在这个背景下作为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从应试和素质两方面下手。

一方面要用自己的行为、道德素质来影响学生,积极树立良好的榜样,切实关注学生成长所遇到的心里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另一方面在使学生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

现阶段,教育背景无论怎么变,学生的成绩始终是衡量学生和老师的唯一标准。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两手齐抓且两手都要硬。

无论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还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亲”主要表现在教师能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只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觉到教师的心是和他们紧紧地绑在一起,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就会被孩子欣然接受从而达到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同步提高。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一、分析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一)身心发展状况上高中的孩子们,无论身心还是情感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在现在社会背景下,孩子的性格特征越来越个性化,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叛逆心理增强,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孩子有时候会做出很多违反纪律的事情,养成不好的习惯包括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等。

我们在面对这样的学生的时候我们需要虚心的教导,不要非打即骂,不良习惯的养成一般都认为自己没有人关心,这就需要我们从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上入手,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关心,一定的尊重,用自己的言行来试着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的想法,经过反复的良性循环来从根本上杜绝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精神思想上现阶段初中生心智和思想不成熟,他们不能良好的分辨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自己不能做,意识不到事情的后果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危害。

这就需要我们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注意孩子在精神、思想方面的问题,我们只有了解到孩子在想什么,他们的精神世界需要什么,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来解决学生在精神思想方面的问题。

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耐心地倾听,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倾听孩子,意味着你开始尊重孩子的判断能力,开始倾听他急于摆脱的紧张和其他情绪。

父母的耐心倾听会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给孩子挑战自我的信心。

然而,儿童良好的天性有时会被不良情绪掩盖,当孩子感到悲伤、惊恐、害羞、孤独或者不被赞赏时,不安的情绪会使孩子的行为“出轨”,甚至出现情绪“海啸”———大哭大闹,乱发脾气。

专家介绍,孩子的不良情绪就好比他们身上多余的负担,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能充分裸露并甩掉它们,就可以重新恢复有爱心的、与人合作的本性。

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的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

作为家长,每一次耐心倾听之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爱和信任也会加强。

倾听孩子,让我们找到了爱的最佳途径。

倾听哭泣的孩子。

孩子放声大哭总不是无缘无故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

听到孩子哭时,父母应当停下手边的事情去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声,允许孩子畅快地哭,或者轻轻地搂住他,看着孩子的眼睛,和蔼地请孩子把烦恼告诉你。

随着孩子的哭声,他的情绪会随之放松,他在宣泄委屈和悲伤的过程中,能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反应,你温柔的触摸、轻抚他的面颊、把他搂在怀里轻摇,都会把你的关怀直接送入他的心田,他会对你说出自己最糟的感觉,委屈就会渐渐消失。

倾听过孩子充分哭泣之后,你会发现孩子的领悟力、热情、创造力会明显增长。

倾听恐惧的孩子。

当孩子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或受到冷落时,他就容易感到恐惧。

当孩子受到惊吓时,父母要动作轻柔地拥抱他,并表现出确信一切都好的样子,心平气和地允许他挣扎、哭泣和发抖,温和地鼓励他,告诉他你就在他的身边,并随时准备帮助他战胜曾经吓倒过他的某件事物,让孩子知道现在他是安全的。

孩子在排除恐惧时需要父母作为他的可靠的支持。

了解孩子心理成长秘密,破解初中教育难题(家长学校家长学习资)

了解孩子心理成长秘密,破解初中教育难题(家长学校家长学习资)

了解孩子心理成长秘密,破解初中教育难题一、课题背景看到孩子逐渐长大,特别是上初中后,个子长得特别快,很多家长感到欣喜。

但在欣喜之余,又隐隐的感到了一些无奈和紧张,因为孩子开始变得不易管教了,不知是什么原因,更觉得困惑与无奈。

本节与家长共同探讨初中阶段孩子内心的秘密,探讨初中阶段孩子普遍出现的,令父母头疼的现象的破解方法。

二、教学目的1、让家长了解初中阶段孩子心理上的变化2、帮助家长掌握孩子“早恋”、“恋网”、“追星“的原因及引导方法三、教学过程孩子进入初中后,不少孩子变得不那么温顺、听话,令很多家长感到无奈与苦恼。

步入中年的王女士最近一段时间心情很沮丧,提及自己正上初三的儿子文辉,王女士直摇头,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脸上满是痛苦。

原来,一向听话的儿子文辉自从上初中后,就表现得越来越叛逆。

比如说,以前周末,孩子总是和妈妈一起逛书店或看望外婆,或去旅游,而现在,儿子在周末却喜欢一个人在家里玩网络游戏;以前王女士叫儿子做什么,儿子就立刻按要求行动,而现在,儿子对她的话爱理不理,甚至还一脸不快地说:“你别那么啰嗦,好不好”。

弄得王女士的心严重受伤、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到初三了,很快就要中考了,在填报志愿时,王女士和儿子又产生了分歧。

王女士是一所大医院的外科医生,工作稳定,待遇好,因此她要求儿子填报高中,将来报考医学院。

可是,这样的建议却遭到了儿子的强烈抵触,儿子要报考中职,选读汽车修理专业。

这可急坏了王女士。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王女士还是未能说服儿子,反倒换来儿子的抱怨声和重重的摔门声。

王女士心里一片冰凉,想着儿子的我行我素,不听自己的劝告,担心以后孩子的前途怎么办?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想着诸如此类的问题,王女士的心情坏极了,他和儿子间也打起了冷战。

在生活中,类似王女士这样的家长并非少数,这些家长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更不知道如何教育上初中的孩子。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探讨孩子青春期心理上的变化,很有必要探讨初中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一些现象的教育问题。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激情和渴望的世界。

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世界。

在他们的眼中,世界是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更多。

他们对知识和新事物都充满热情,希望通过学习和探索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情绪的世界。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愤怒等。

了解和关心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和情绪问题,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世界。

在心灵的深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和支持学生的梦想和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引领他们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前行。

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世界。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如学习困难、人际关系问题等。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面对挑战。

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渴望和需求的世界。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渴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走近学生心1

走近学生心1

走近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摘要在21世纪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非常关注心理健康。

我们小学生正处在人生长发育初期,心理健康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甚至于超过身体健康。

而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这一切给我们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很重的压力。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会发现我们周围有许多这样的同学:他们有的自闭自卑、有的厌学逃学、有的多疑抑郁、有的自私孤僻等等,这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想办法克服。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文我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帮助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在班内开展了“说悄悄话”活动。

通过"悄悄话,悄悄说,悄悄话,悄悄听",走进孩子心灵,巧解心结,寓德于心,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乐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1、设立“悄悄话信箱”,上面描绘出精美的图案,迎合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能科学地对待这一产物,乐于接受这一新事物。

2、精心布置谈心室,门口贴上知心姐姐的温馨邀请,室内摆放沙发、茶几,墙壁上是“倾吐心声温馨对话”的卡通文字及图画,配以粉红色的窗帘,给学生以亲切感,使学生心理放松,便于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

二、多管齐下,切实解学生的问题根据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倾听—— 走进孩子内心的金钥匙

倾听—— 走进孩子内心的金钥匙

倾听——走进孩子内心的金钥匙作者:唐燕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第6期唐燕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一幼儿园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

能否理解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能否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个别差异,那就必须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加以筛选、综合、评判,由此做出的相应回应,及时指导纠正幼儿的行为,使幼儿优点得以发扬。

同时,教师也在这个过程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技能,促进了专业化发展。

一、倾听——知道孩子内心里在想什么案例1:云龙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性格有点内向。

虽然刚入小班,但他的情绪却很稳定。

当别的孩子哭闹着不愿离开爸爸妈妈时,他已能安静地玩自己的玩具,很让我们欣慰。

可是入园一个多月后,当其他孩子很少哭闹时,云龙却变得爱哭了。

一连几天都这样,偏要老师抱他一下,才不会哭闹。

孩子怎么啦?我等孩子不哭时悄悄问他:“云龙,你每天为什么要哭一会呢?”云龙先是不作声,见我态度比较诚恳才说:“我也想让老师抱抱,哭的小朋友你才抱的。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云龙为了得到老师的关爱,不惜天天早上“哭”一下。

看来,我“抱”孩子、安慰孩子的做法还是不尽完善。

我诚心地告诉孩子:“不哭了,老师才会抱。

进步了,老师才会抱。

”云龙似乎听明白了。

这以后,云龙入园时再也不哭闹了,我也会适时地抱抱他和其他孩子。

把“哭的,老师抱。

”改为“进步了,老师抱。

”并且把“抱抱孩子”作为每天的一个活动环节。

孩子们都盼着老师的拥抱,班上哭闹的现象渐渐消失了,从而帮助小班孩子顺利度过入园初期。

孩子是特别敏感又弱小的群体,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陌生的环境里更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向,通常是通过肢体、表情来表达。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细节,将孩子一连串的状况联系起来,分析孩子、倾听孩子、把握症结、解决问题。

上述案例中,若是一味地指责云龙退步了,开始不哭,现在却在哭,曲解了孩子的意图,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家访观察了解小学生的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

家访观察了解小学生的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

家访观察了解小学生的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情绪管理的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我进行了一次家访观察,详细观察了几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管理和调节情绪的。

家访一:小明(化名),一年级学生首先我拜访了小明的家庭,小明是一位一年级的学生。

在与小明的家人交流中,我了解到小明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失控,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与同学发生冲突等。

在观察小明时,我发现他在遇到挫折时容易情绪低落,并且难以自我调节。

为了帮助小明提升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我建议他的家人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引导和帮助他:1. 倾听和理解:家人可以帮助小明倾述他的困扰和烦恼,对其表达出的情绪给予关注和理解。

这样可以让小明感受到被关心和被支持,从而减轻他的压力和情绪负担。

2. 情绪识别:教育小明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通过和小明一起讨论和分析具体情境下的情绪变化,帮助他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不同情绪的产生原因。

3. 情绪表达:鼓励小明将自己内心的情绪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者和家长进行沟通等方式,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和释放。

4. 自我调节策略:教育小明一些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如深呼吸、运动、冥想等,帮助他在情绪激动或低落时更好地调整情绪状态。

家访二:小芳(化名),四年级学生在接下来的家访中,我遇到了小芳和她的家人。

小芳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她在学习和生活上展示了较好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与小芳的家人交流中,我了解到小芳经常会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从容应对并寻找解决方法。

她通过与家人、老师和朋友的沟通交流,能够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通过思考和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观察小芳的行为,我总结出了一些小学生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特点和方法:1. 积极思考:小芳能够积极思考问题,不会被困难所压倒。

走进儿童的五个步骤

走进儿童的五个步骤

走进儿童的五个步骤
1.学会倾听,和孩子沟通或谈话时,不要直接打断孩子的话语,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家人尽量少说话,多倾听。

2.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也希望能得到家人尊重,虽然选择的事物难以被大人所接受,但须尊重他的选择,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家长真的理解他们,而且家人也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另外,每个孩子都有隐私权,若想走进孩子世界必须先尊重孩子,给其自由的空间。

3.给予孩子肯定,孩子经常得到肯定会变得更加自信,而且可向父母敞开心扉,一般自卑的孩子不喜欢打开心扉。

适时赞美对孩子带来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想象的,但也不能盲目赞美
4.改变思维方式,对待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因为父母阅历丰富,能成熟理智面对某件事情,父母不能要求孩子有一样的思维方式。

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还处于感性阶段,对于事物的看法简单,父母所说的话,根本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或接受,有时会激起逆反心理。

因此不管是什么事情,家长都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了解且尊重孩子的想法。

5.改变教育方式,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最想要玩具或零食,一味的满足物质需求,却忽略精神上的需求,从而导致亲子之间出现隔阂。

父母需注重孩子精神世界,让他们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不妨陪孩子一起旅游跑步或看书。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事情时,孩子做错事或不细心,可以趁此机会教育,能让他们更加信任父母。

【你的孩子在想什么】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你的孩子在想什么】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你的孩子在想什么】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导读: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很难搞,就是因为捉摸不透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你的孩子在想什么,家长们真的知道吗?今天,小编就带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一下你的孩子在想什么。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或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享受着父母给予的温暖,给予的爱;或跟随在父母亲的周围,在父母羽翼的爱抚下快乐的玩耍。

这时候孩子的心灵清净的像一张白纸,不着一点污垢,他们除了享受爱没有一丝忧愁,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无比的圣洁,无比的让他们放心。

而这时的父母面对着孩子投来的纯洁的目光,美丽的笑靥,想的就是如何给孩子以最深的爱,他们完全沉浸在对孩子的爱的喜悦中,至于孩子在想什么,做父母没必要知道,也不想知道。

小红帽、大灰狼、白雪公主、小矮人,他们都是曾活跃在每个人孩提时代梦境中的童话人物。

你能相信吗?他们已悄悄走出童话书,成为了解孩子个性的好帮手。

*运用七组童话人物形象卡片,全面测出儿童的29个个性特征变量。

9岁的男孩小Z生活在北京一个中等偏上水平家庭里,最近他可不太让父母省心。

不但在家经常闹情绪,顶撞父母,在学校里也总和同学闹别扭。

老师说,小Z爱出风头,经常撒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待着,显得有些孤僻。

心急的母亲来到中科院心理所,希望专家们能找到小Z行为异常的原因。

让人意外的是,等待小Z的不是连篇累牍的各式问卷,也不是专家面对面因势利导的谈话,而是进行一项从没听说过的童话故事测试。

半信半疑的母亲被告知千万不要和孩子说,接下来要做的是心理测试,因为这样会加重他们的紧张情绪,影响测试的效果。

小Z走进测试室,放在他面前的是一套三张画有不同的小红帽形象的卡片,其中两张和童话书插图以及电影中的小红帽形象非常相似,而另一个则不太常见。

他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心里充满了迷惑。

李育辉博士面带微笑地向小Z说道:小Z,你好,听说你看过很多童话故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讲故事的游戏好吗?然后指着图片问道:你看,图片上的每个小红帽都在想什么呢?小Z眨眨眼睛想了一会儿,慢慢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悄悄走进孩子的心里
作者:许娇凤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3期
“教育的真谛在于知孩子之心,观孩子之面,想孩子所想,乐孩子所乐……一切缘于孩子、服务孩子、发展孩子”!
看到王金芳老师的这段话时,我心里总有一份莫名的感动。

再回头看看班里那些“问题”孩子,不禁这样问自己:你是否珍视过他们内心那份向善、向真、向美?除指责与失望之外,我给过他们肯定与赞扬吗?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实是有很大差异的,总是在想学生为什么这样,那样!
例如,班里的小高同学,在学习上真是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是那种淘气的孩子,家庭作业更是让人费心,但是有一点,他爱劳动。

我在以前并没有发现他这一优点,有一次因为倒垃圾,同学们都出去玩了,只剩下我和他在班级,他因为作业没写完被我留在教室里。

我打扫卫生,垃圾箱已经满了,他看到了,“老师我去倒垃圾去吧。

”其实我心里很是不高兴,因为作业没写完赶紧写吧!还有心思想别的,但是孩子好像看出我的心思了说:“老师,作业快写完了。

”我一听,心里是很酸楚的,如果换了我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样?我要重新调整我这位做老师的心态了!他跑出去倒垃圾。

望着他的背影我想:他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为什么我要给这样的孩子去定义什么呢!我是否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他是一位很优秀的孩子。

当他回到班级,我说了一句他从来没听过的表扬的话!
“老师喜欢你!”听到我的话,他的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

从那以后,他开始爱劳动,有什么活抢着干,开始认真听课,开始积极发言。

但是孩子的家庭作业依然不好。

我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做了一次家访,他的父母不在身边,去外地打工,他是由爷爷奶奶照料。

爷爷奶奶非常溺爱孩子,对老师的管理有的时候并不是十分满意,所以我开始行动起来不光要教育孩子,也要和家长沟通,我想了好多办法:比如,在作业本上写一些与家长沟通的话;利用纸条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表现;亲自到家中了解生活情况等。

后来想到孩子喜欢表扬,那么家长是不是也喜欢表扬呢?所以每次孩子家庭作业有一点进步,我就会对着孩子说:“回家告诉你爷爷,说你的作业有进步了,谢谢你的爷爷。

”在我不断的表扬声中,孩子的作业有了进步,他的爷爷也在孩子面前夸夸我,说你老师也挺好的!后来他爷爷都不在家里看电视了,怕打扰孩子。

原来表扬的力量这么强大。

所以,我鞭策自己在以后的教育事业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 尊重学生的成长。

当孩子需要雨水的时候,我能给足他们甘甜的雨水;在学生火花生成时,不要一下给予任何肯定与否定的语气或者态度。

只要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就开始重视,而且和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文艺、体育活动,实现互动、双赢,走到他们身边。

2. 让课堂成为自由的演练。

自主性学习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既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活动,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我想孩子们的小脑袋里一定有很多丰富的想法,在这方面,多让孩子去动手实践,去自由发挥,如在一次数学课堂里学生动手自己完成了数数的课程,学得很自由,也很轻松。

放手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得到成功,建立自信的课堂氛围。

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手段!
3. 给予阳光的微笑。

微笑是最好的老师,这点我做的很不够,所以我应当俯下身子,靠近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的表情,想想他们的世界,也看看他们爱看的动画片,下课一起讨论动画片里的人物,让他们也吓一跳,原来老师也爱动画片,原来老师的童年和他们是一样的。

其实那样我是开心的,我的笑容多了,孩子也喜爱我、靠近我了!
我想悄悄地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他们更加的靠近我,我最喜欢听到他们说,“老师我喜欢你,因为你,我们很快乐!”其实也是因为他们,我才会更快乐。

多去发现学生身体里的那份向善、向真、向美,成为孩子心里面的那位爱笑,爱和他们沟通的老师!
“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

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

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段托尔斯泰(法)的名言我很喜欢,希望在以后的教育中,我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引领孩子快乐、自由地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