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习题精选二十八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1新闻两则(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01 新闻两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2分)原来你离我那样近安宁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因为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
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工作。
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的卡上。
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吃一顿简单的饭。
③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来看她。
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的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土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
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
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何时你的父母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
他来到北京,只主动与她通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
她还没有来得及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
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
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⑥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
就在所有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到自己位置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
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穿了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
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
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即刻一哄而上,将门卫拉下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考点复习及训练 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复习一、作家作品1.《新闻两则》的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2.《芦花荡》作者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白洋淀派”代表作家。
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二、字音字形1.正音字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 靖(jìng) 阌(wãn)乡张皇(huáng)失措蹿(cuān) 仄(zâ) 寒噤(jìn) 拂(fú)晓高屋建瓴(línɡ) 悼(dào)念杀戮(lù) 屹(yì)立晨曦(xī)2.形近字陵(丘陵)获(收获)崇(崇高)馈(馈赠)淀(淀粉)凌(欺凌)荻(荻港)祟(鬼鬼祟祟)溃(溃退)绽(绽开)珐(珐琅)筐(竹筐)砾(瓦砾)竭(竭力)怯(胆怯)箧(箱箧)烁(闪烁)遏(阻遏)3.多音字殷:殷(yīn)勤;殷(yān)红柏:柏(bǎi)树;柏(bï)林;黄柏(bî)纤:纤(xiān)维;纤(qiàn)夫应:应(yīnɡ)当;答应(yìnɡ)著:著(zhù)名;执著(zhuï) 迫:压迫(pî);迫(pǎi)击炮三、词语积累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绥靖:安抚,平定。
歼灭:消灭。
阻遏:阻止。
管辖:管理;统辖(人员、事务、区域、案件等)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文中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编算:放言。
计划、盘算的意思。
挂花:负伤流血。
蹿:向上或向前跳。
仄歪:倾斜,歪斜。
消耗:(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兼顾防御设备的据点。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1 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阻遏()鄂豫()逃窜()...2.填空(1)新闻又称 ________,它 ________、 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国民党的( A. 广大 B. 大量 C. 多数 D. 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 反对 B. 抗拒 C. 拒绝 D. 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 日到芜湖(A. 作战 B. 指挥 C. 鼓动 D. 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 牢靠 B. 坚固 C. 巩固 D. 顽固)的,( A. 弱点 B. 松懈 C. 劣势 D. 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 10 月 7 日电今日凌晨 4 时 33 分,在经过 115 小时 32 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 一 ) (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新人教版☆课文导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芜.湖(wú)阌.乡(wén)荻.港(dí)鄂.豫区(è)溃.退(kuì)锐不可当.(dānɡ)歼.灭(jiān)要塞.(sài)二十八宿.(xiù)绥靖..(suí jìnɡ)阻遏.(è)杜聿.明(yù)二、词语释义不含:不包括。
溃退:败退。
溃:溃败。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绥靖:安抚,平定。
阻遏:阻止。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已经。
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
炽烈:旺盛猛烈。
屏息凝神:抑止着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比喻力量非常强盛,声势非常浩大。
高屋建瓴: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
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磅礴,盛大的样子。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回肠荡气:形容乐曲文章等非常动人。
三、语句解读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
3.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练习题:《新闻两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练习题:《新闻两则》1、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⑴横()渡长江蛮横()霸道⑵江阴要塞()敷衍塞()责暖瓶塞()子⑶锐不可当()安步当()车当()面对质⑷纷纷kui()退kui()赠礼品振聋发kui()⑸jiān()灭敌人化xiān()制品qiān()陌相连qiān()移人口⑹xie()气一xie()千里⑺阻e()jiē()发⑻sui()靖半身不 sui()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⑴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①亦:________②溃退:_______③甚为:_______④善:________⑤锐不可当:_____⑥签订:_______⑵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①督战:________②丝毫:________⑶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①歼灭:____②击溃:____③诸:_____④要塞:____⑤前锋:____⑥业已:____⑷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①极:_____②绥靖:____③企图:____④阻遏:____3、填空:⑴消息要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____事件,篇幅一般较______。
消息的内容必须____,要如实地反映情况。
“_____”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⑵消息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人物、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_____、经过、_____。
⑶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部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1.DOC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一、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锐不可当(dǎng阻挡、抵挡)B馈退(kuì馈败)C歼灭(jiān消灭)二、填空新闻,又叫______,主要包括标题、______、导语和主体等几部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是从______至______。
主体是从______至______。
三、阅读(一)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二)分析下列句中加黑词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百万:不含:均是:2.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封锁长江。
较为:然:一切:四、选做题我们的老顾问余凤英离休了。
她老早就说过,离休的时候要送给我们一件注着特别感情的礼物。
那天她来了,抱着一盆自己亲手栽培的马兰花,把它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深情地说:“马兰花,一看到它我就不由想起了延安。
”余老太太是个“老延安”,特别喜欢马兰花。
她家的小院里从不种玫瑰,也不种丁香,更不种什么柱顶红之类,却栽种着一簇簇的马兰花。
春天,马兰花蓬蓬勃勃地生长,十分惹人喜爱。
特别是那修长苍劲的叶子,托着盛开的蓝而带有紫纹的花瓣,活似一张张乳燕的小嘴。
花虽不艳,却散发着沁人的清香。
这时候,余老太太的心就像盛开的马兰花,温柔的笑总是挂在饱经风霜的脸上。
你若带孩子到她家作客,她准会拿出好多用马兰花编成的小动物,诸如花蝴蝶、青蛙、鸽子等等。
孩子乐得直跳。
大家都说,余老太太与马兰花有着特别的感情,并把这感情与她不肯随便扔掉半块纸头的老习惯联系在一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新闻两则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1.新闻两则一、基础知识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荻.港( ) 溃.退( ) 芜.湖( ) 泄.气( ) 诸.县( ) 企.图( )阌.乡( ) 豫皖.( ) 襄.阳( ) 绥靖.( ) 阻遏.( ) 管辖.( )2.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 )(2)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 )(3)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 )(4)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 )3.填空(1)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事件发生的、、。
(2)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结语。
(3)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地揭示新闻的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它用充足的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和。
二、语言运用4.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A、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B、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
”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卖本新书吧!”C、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5. 新学期,初二的小丽想参加学校的集体舞训练,但是妈妈死活不同意,原因是担心小丽跳舞会引发男女情感问题。
作为小丽的同学,你应该怎样去劝说小丽的妈妈?(话语要得体适当)三、课内阅读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1消息二则基础知识巩固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荻.港(dí)诸.城(zhū)溃.退(kuì)B.瓶塞.(sè) 要塞.(sài) 督.战(dū)C.泄.气(xiè) 歼.灭(qiān) 纤.维(xiān)D.区域.(yū) 芜.湖(wú) 执.行(zh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B)A.经营巩固摧枯拉朽万船齐发B.泄气抵抗风平浪静锐不可挡C.封锁签订英勇善战毫无斗志D.拒绝控制和平协定横渡长江3.选词填空。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坚强顽强顽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激战战争战斗)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4.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又称为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5.结合加点的词语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长江。
..敌阵,横渡“冲破”一词,鲜明生动地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横渡”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的气势。
6.学习了毛泽东的《消息二则》后,同学们对我国的解放战争有了更多的了解。
为此,八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话说解放战争”的主题班会。
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拟写一条标语。
示例:难忘历史,珍惜和平。
(2)你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我国解放战争的诸多情况?(至少说出两种)示例:①上网查相关资料;②翻阅一些关于解放战争的报刊和书籍;③走访老革命军人或参观革命遗址。
(3)请你列举出解放战争中的两次著名战役。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那么同步练习带答案2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那么》同步练习带答案2一判定题(2分,每题分)1.(1)消息用来及时报导最新发生的事实。
( )(2)消息的特点之一是让事实说话,但有时依照需要也能够作必然的虚构和夸张。
( )(3)消息的题目由引标、主标、副标三部份组成,其中主标是必需有的,其他的那么可有可无。
(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个题目全面表达了消息的要紧事实,其中“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雄浑,洋溢着成功的豪情。
( )二选择题(14分,每题2分)2.下面的“通知”格式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题目位置B.正文开头C.通知对象的位置D.签名和日期3.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B.他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大体一致。
C.我国有世界上并世无双的万里长城。
D.有无健康的躯体,是可否学好作业的前提。
4.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导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B.新闻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
C.新闻的题目包括正题、引题和副题。
D.新闻要求以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5.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背景是在主体中显现的,结语那么在篇尾。
B.每条新闻都必需包括题目、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份。
C.新闻通经常使用副题来交代背景。
D.正题是题目的核心,用来归纳新闻的要紧事实。
6.以下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 ]A.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主语:我35万大军和西路军)B.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对长江防线通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骨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定协定)C.山头上插着我军的战旗。
(主语:山头上)D.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你是不是意识到你是在幸福当中呢?(“意识到”的宾语:你在幸福当中)7.对以下加粗的词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政府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人教
1 新闻两则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渡(hénɡ) 歼.灭(qiān) 杜聿.明(lù) 击溃.(kuì)B.要塞.(sài) 豫.州(yù)统率.(shuài)逃窜.(cuàn )C.阻遏.(jié) 西鄂.(è) 封锁. (suǒ) 锐不可当.(dānɡ)D.绥靖..(suǐjīnɡ) 皖.东(wán) 管辖.(xiá) 荻.港(dí)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3.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主体结尾B.标题导语主体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4.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1)“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4)“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枝叶茂..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是森林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5.在下列语段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
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 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练习新人教版
1 消息二则名校讲坛1.知识链接新闻结构新闻,又称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紧随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干;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是消息的结尾,它依附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写作背景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破裂。
4月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这两则新闻稿均是毛泽东于4月22日撰写,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动态。
3.考点链接病句:搭配不当(一)【主要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
如:市民的环保意识不断落实。
(主语“意识”和谓语“落实”不能搭配,应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
)(2)动宾搭配不当。
如:近年来,我国重大的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
(动词“增强”和宾语“广阔前景”不能搭配,可删掉“和广阔前景”。
) 【解题技巧】提主干。
当句子较长、成分较复杂时,一定要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看主谓、动宾等各个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5。
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kuì)退。
(2)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泄)气。
(3)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dù(渡)江区yù(域)。
2.文学常识填空。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导语,指正文第一句;主体,是新闻的主干;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基础提升】3.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要塞.(sè)顽.强(wán)锐不可当.(dānɡ)B.芜.湖(wú) 签.订(qiān) 摧枯拉朽.(xiǔ)C.歼.灭(qiān) 督.战(dū) 毫无斗.志(dòu)D.荻.港(dí) 横.渡(hènɡ) 风平.浪静(pínɡ)(解析:A.“塞”应读作“sài”;C.“歼”应读作“jiān”;D.“横”应读作“hénɡ”。
初中八年级语文 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
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憾.(hàn) 舆论(yú) 胸脯.(pú) B.泄.气(xiè) 溃退(kuì) 覆灭(fù)C、歼.灭(jiān) 区域.(yù) 阻塞.(sài) D.封锁.(suǒ)大厦.(shà) 纤维(xiā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英勇善战兴高彩烈放纵奔流 B.负隅顽抗息了灯火语速缓慢C、横渡长江当人不让隐隐约约 D.不堪一击料敌如神锐不可当3、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二、课内阅读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导语的电头所写内容包括;这些内容说明了,。
2、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其中“百万”说明了什么?将“大军”改为“解放军”行不行?为什么?3、概括导语点明的事件?“横渡”写出了怎样的气势?4、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中“不含”的意思是什么?去掉可以吗?为什么?6、“……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它在句中的作用是?三、迁移阅读: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巴格达居民不进防空洞(路透社巴格达3月22日电)今天的巴格达烟尘笼罩,城市空中轮廓线上火光点点,在美英部队对巴格达无辜迷茫的居民发动空前猛烈的轰炸之后,巴格达大街小巷几乎空无一人。
第一课《新闻两则》习题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题(一)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绥靖区()歼灭()锐不可当()击溃()2.分析第一则文章标题,回答问题:所记的对象:所写军队的数量:所叙的地点:最有气势的两个词:主要特点:“百万大军”是不是虚指,何以见得:3.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4.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好,为什么?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5.区别下句中加点的词: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6.在下列句子的重读词语下加点。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7.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8.为下面这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溪洛渡和向家坝是金沙江上拟建设的两个梯级电站,其水电资源分别是1200万千瓦和600万千瓦,两者之和接近三峡工程,已经列入国家开发计划。
金沙江中段和下段一共可以建12个梯给电站,总装机接近6000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3倍多。
三峡总公司已经被确定为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项目开发的主业单位。
他们计划在2001年底完成溪洛渡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并报告国家审查;2003年完成向家坝项目的前期工作,以期在三峡工程结束时,根据电力市场和资金平衡情况,进行有序开发,实现建设三峡工程、开发长江流域的目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习题 新人教版
1 消息二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溃.退(kuì)荻.港(dí)摧枯拉朽.(xiǔ)要塞.(sài)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g)qiān(签)订xiè(泄)气dū(督)战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A.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是注重外表的美丽?还是注重内心的善良?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C.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了“赢语文者赢高考”的口号。
因此,教师、家长、学生都有所动作。
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解析:A项中“是……还是……”是选择疑问句,中间连接的标点应为逗号)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解析:A项搭配不当,“提高”应改为“转变”;C项成分残缺,应在“达不到上场”后加“的要求”;D项成分赘余,“近”和“左右”应删去一个。
)4.填空。
(1)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2)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3)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
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5.2017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8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习题精选二十八
第1题【单选题】
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
B、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
C、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
D、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与短语“擦破了”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拒绝和平控制要塞纷纷溃退渡过南岸
B、清楚得很踢一脚说下去爽快极了
C、英勇善战冲破敌阵热起来在九江
D、横渡长江广大官兵锐不可当甚为微弱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
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
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东路各军已大部分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坚强不屈)
B、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指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
)
C、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已经)
D、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表“从水路进军,
来到”之意)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
垂不朽。
B、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
在等着他的。
C、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
前。
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给加线的字注音。
鄂______ 豫______ 绥______靖______ 阻遏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第(9)句中“南京”一词不宜改为“蒋介石政府”,原因是______。
(不超过三十个字)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填空。
①第一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______,“胜利南渡”点明了
______。
②第二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本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属于新闻中的“消息”,新闻体裁中还有“通讯”,如《“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它们异同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和表示具体数字的词语?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仿照上面句子写一句话。
【答案】:
【解析】:
第14题【语言表达】
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
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6“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
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
“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答案】:
【解析】:
第15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练习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
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段新闻的导语是第______句,主体部分是______段。
""
这段新闻的时间是______,地点是______ ,事件是______ 。
""
这篇新闻报道的事件的意义是______ 。
""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