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学年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

合集下载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___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和____等,可以____,学习____的方法并获得____。

2.蜡烛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是____色,____味,____体(填“液”或“固”),____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____(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____水(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____越多。

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____。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____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____和____。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____支持燃烧(能或不能)。

5.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阅读】课本P11~13,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姓名____合作者____________班级____日期____探究活动(或实验)名称探究活动(或实验)目的用品(如仪器、药品等)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探究步骤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1-10,1-11实验熄灭时:观察有什么现象?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结论问题和建议【交流与思考】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课时)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前预习1.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 为基础的科学,_________________ 则是实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2.用刀片将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切下一块,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_,石蜡的硬度____________。

3.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4.冬天对着对着干而冷的玻璃片吹气,玻璃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 ____。

◆随堂检测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A.水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水 D.灰烬2.蜡烛火焰中温度最高的部分是()A.内焰B.外焰C.焰心D.一样高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能较快地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①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空气④氧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焰心主要是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B.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碳化变黑C.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干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B.寒冷的冬天,窗户上会出现一层冰花C.夏天的早晨,草上会出现许多露珠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6.下列叙述不属于科学探究步骤的是()A.提出问题B.做出猜想C.进行实验D.拟定题目7.关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多B.空气中比呼出气体中氧气多C.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氧气多D.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水蒸气少◆典例欣赏已知液化石油气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你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共2课时)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难点训练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预先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2.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记录实验现象。

3.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小刀、蜡烛、玻璃导管、水、白纸等。

教学流程教师随笔备课资料1.趣味化学资料石蕊试液的发现1645年一天的早晨,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来到书房,放在那里的一篮深紫色的紫罗兰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拿起一束,边闻着花香边向实验室走去。

走进实验室后他顺手把紫罗兰放在了桌子上,开始做实验。

在实验中助手威廉不小心把酸液溅到了花瓣上。

“真可惜〞,波义耳一边说,一边把紫罗兰浸入一只盛满清水的烧杯里,洗去花瓣上的酸液。

过了一会儿,波义耳从烧杯里取花时,发现紫罗兰竟变成了“红罗兰〞!花儿为什么变红了呢?波义耳感到非常奇怪:他又用其他酸做了同样的实验。

结果证实但凡酸都能使紫色的紫罗兰变红。

他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这太妙了,要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酸,只要用紫罗兰试一下就行了!〞波义耳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发现,用酒精和水处理大多数植物的浸出液都有遇酸或碱改变颜色的性质。

其中,最明显的是一种地衣类植物的浸出液,它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就是人们使用至今的石蕊试液。

2.思想方法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技巧与方法(1)实验前观察反响物的重要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重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难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思考: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实验: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并嗅气味;切下一小块石蜡投入水中观察其现象。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做成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些颜色是添加染料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发现它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硬度较小,不溶于水而且密度比水小。

2.燃烧时注意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烛芯周围固体蜡的变化等。

观察记录小结:(1)点燃蜡烛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2)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

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

蜡烛的火焰可以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焰心较暗淡,底部呈淡蓝色,内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外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
观察到蜡烛浮于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
水_小__。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 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 s后 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结论: 蜡烛火焰的__外__焰____层温度最高。
硬度___小_____。
(来自《点拨》)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 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 s后取出, 可以看到火柴梗____a___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外__焰____温度最高。
知2-讲
知2-讲
(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__ _烧__杯__内__壁__有__水__雾__产__生_____,说明__蜡__烛__燃__烧__有__水__生__成____;再
分别插入空气与呼 2.呼出的气体火焰 氧气比呼出的
出的气体的集气瓶 变小甚至熄灭
气体中的氧气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 片,对着其中一块呼 气,观察水蒸气的情 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知3-导
结论
1.空气中玻璃片 说明空气中的
无明显现象 水蒸气比呼出
2.呼出的玻璃片 的气体中的水
有水珠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课堂讲解 科学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2化学是--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2.学习对化学现象进展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实验准备】教师: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假设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假设干。

学生:利用玻璃杯、盆子、吸管、进展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训练。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1.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2.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终究有什么不同。

(板书: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信息平台学生回忆小学自然(或科学)课,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①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②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③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④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A.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

B.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出现的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

问题质疑“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请提出你们的猜测,并设计实验进展验证?活动探究1.分别收集两瓶空气(A、B),两瓶呼出的气体(C、D),向A、C中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做好观察的记录。

2.另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B和D瓶气体中,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共26张PPT)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共26张PPT)

11.(7分)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B ) 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
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等环节
12.(8分)(2016,滨州)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 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D 选项 A B C D 问题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 么? 火焰为什么向上?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对问题的回答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 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白烟燃烧 . 。结论:
产生的白烟中可能含有石蜡蒸气 。
16.(10分)图甲变化真有 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 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 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 不能 (填“能”或“不 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 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
15.(12分)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填“大” 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蜡烛熔化 。
(3)取一火柴棒,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 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外焰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 分温度最高。 (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能看到蜡烛上方产生一缕 白烟 ,用火柴去点白烟, 可观察到
A.a熄灭,b变旺
B.a变旺,b熄灭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

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课件(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础的科学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
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问题导学
新知学习
互动探究
课堂反馈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问题导学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新知学习
知识点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以下信息可供进行科学探究时参考。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中,白色浑浊越 多,说明二氧化碳越____多____。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 ___充_足____。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__熄__灭___。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解析]此题需要根据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推测实验现 象从而得出结论。设计对比实验时需控制好变量,如实验中收集的呼出的气 体和空气的体积应该相同,对比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中滴入澄清石灰水的体 积相同,对比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木条的粗细、长短应该相同等。
1.收集呼出气体的正确实验步骤为( B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2.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同时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样品中, 现象是( C ) A.两根木条同时熄灭 B.两根木条都照常燃烧 C.呼出的气体样品中的木条先熄灭 D.空气样品中的木条先熄灭
[情景展示]
在人员密集的相对密闭的场所,人会感到气闷,说明人吸入的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问题探究]
如何探究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和水 蒸气含量的不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河大附中初中化学组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河大附中初中化学组学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3~4课)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进行实验探究分原理和方法。

3、通过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对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习方法和策略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关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和变化中的现象,包括①形态:如物质三态的转化,烟、雾、气的产生等。

②外观:如物质颜色的变化、刺激性气味的产生等。

③能量:如变化中发生的声、光、电、热等。

并学会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2、要学会正确描述实验现象:(1)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

例如,在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通过鼻闻,可了解产生的气味的气味;用手摸集气瓶壁,可感觉到反应有热量放出。

这些都是用眼所观察不到的。

(2)有些化学实验的概念容易混淆,若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就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如“光”与“火焰”、“烟”与“雾”、“浑浊”与“沉淀”、“溶解”与“熔化”等概念极易混淆,只有注意了它们的区别,才能正确描述这类实验现象。

(3)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而不能描述为“有二氧化碳产生”。

3、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燃烧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一光、二热、三生成。

三、学习要点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做的烛芯组成的,有的蜡烛因加入配料而显各种颜色,手感滑腻,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蜡烛被点燃时,火焰分为三层(_____焰、_____焰、焰_____)。

_________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______,_________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________的高,_________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温度最______,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_________部分首先变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提出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

归纳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知识拓展 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 内容 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

探究点二 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交流讨论 讨论相关的原因。

归纳总结1.学习化学实验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点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取一根火柴梗,4.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课堂讨论1. 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2. 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3. 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点燃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课前预习】
1.化学是一门以___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和____等,可以____,学习____的方法并获得____.
2.蜡烛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是____色,____味,____体(填“液”或“固”),____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____(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____水(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____越多.
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____.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____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____和____.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____支持燃烧(能或不能).
5.查阅有关资料,实验探究有哪些步骤?
【情境导入】
问题和建议
【交流与思考】
1.通过实验,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
2.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
3.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
【展示提升】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1)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____层,____最亮,____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____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____温度最高,____温度最低.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到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_和______.
4.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主要是石蜡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中考直通车】
6.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填序号).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
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
7.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拓展延伸】
8.实验探究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整齐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____,假设_____不成立.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因为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
【作业布置】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研究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得出结论.
2.初步学会使用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前预习】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 ,白色浑浊越多,说明____________ .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是利用了该气体_________或_________的性质.
3.怎样收集一瓶空气?怎样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收集呼出气体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4.在家中找一些替代品(如吸管、瓶子、盆子等),多习几次收集呼出的气体,直到操作熟练为止.你在练习过程中观察到当瓶中集满气体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5.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生物课上所学的知识猜测一下,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14~16.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
3.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并完成下表.
4.实验反思:(1)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什么?
(2)比较含水蒸气多少的实验是否合理,你还有其它的实验设计吗?
【展示提升】
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
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
1.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
2.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4.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中考直通车】
5.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7.某化工厂周围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我们要对周围的空气进行检测时.
首先就要取用空气样品.请你想一想,你有哪些简单的取样的方法?
8.用右图所示装置,能否探究得出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如果能,瓶内应该装何种化学试剂?试剂装进后,又该怎样操作呢?
【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