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特色专业申报汇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与生产两项工作,两栖生态
四、重点建设内容
(五)完善“前校后厂、体系完善”的专业实
践教学条件
专业实训教学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生产化 ——校中厂 新增引进企业1家 校外实习教学化 ——厂中校 新增校外实习基地10家
四、重点建设内容
(六)形成以职教新干线为平台,内涵丰富、开放
互动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人才标准、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全部精心设计;
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督导、教学评价各环节精细化管理 3)职教新干线为平台的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实施网络教学 资源丰富、趣味性强、网络教学、全面共享
四、重点建设内容
(一)形成“一平台、二对接、三合作”的长
效合作机制
一平台——系企融合的合作平台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生实习与就 业的对接 三合作——专业建设与教学、产品生产与技术、 人员培训与互聘三方面合作。
弹性化 学籍管理
多元化 考核体系
学院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
二、建设基础
8.毕业生就业率与企业满意度高,社会培训与技术
应用服务能力强
规模与质量: 在校生:780人 企业与社会培训: 2008:1104人次 2009:1281人次 2010:1607人次 技术与加工合作: 近三年共24项,
双证率:100%
四、重点建设内容
(二)完善“系企融合、实境教学、精细培养” 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扩大规模,优化环境
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协调发展, 生产性实习实训比例达实践教学课时的55%以上 课程标准与培养过程精细, 评价主体多元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四、重点建设内容
(三)优化“能力主线、任务引领、素能并重、动 态更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液压装调模块 液压系统装配与调试、工程机械结构原理 动态更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综合技能模块 专业综合实训与考证、顶岗实习 电气控制模块 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实训、机床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
操作技能模块 实训课程(含理实一体化课程) 课外训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 能力主线——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思政教育模块 与政策、党校培训、团校培训、志愿服务
系企融合
系部与企业融合
实境教学
生产场地教学
精细培养
ISO质量管理体系 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载体与产品融合
教学与生产融合
仿真教室教学
一体化教学
二、建设基础
3.形成了“能力主线、任务引领、素能并重、动 态更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思想道德 模块
典型工 作任务
设备装配 设备调试 设备维修 洗车机 减速器 管接头 电枢轴等
6门专业骨干课程
机械图样识读与测绘
机械设计基础 液压系统装配调试与维修
4个职业工种课程 工具钳工 机修钳工 车工
钳工基础实训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 机械制造技术
铣工
职教新干线、学院课程建设网平台 互动性、趣味性
四、重点建设内容
(七)建成“制度规范化、手段信息化,过程精细化 、学制弹性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规范管理制度,扫除管理死角 过程精细化,提高培养质量
落实学分制,学制弹性化
评价多元化,考核更有效
学 院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四、重点建设内容
(八)建设“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专业社 会服务体系
学生规模与质量
,,,,
社会服务
在校学生在800人左右 专业技能合格率98%以上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 就业率稳定在96% 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0% 企业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
三个培训工种:
钳工
5门 液压系统装配与调试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
课程资源
3门 车工 培训资源 数控铣工
师生 互动平台
钳工基础实训
职教新干线、学院课程建设网平台
二、建设基础
7.初步建成“制度规范化、手段信息化,过程精细化 、学制弹性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
教学 管理制度
ISO9001质量 管理体系
年社会培训超过1500人次
技术服务项目8~10项
年服务到账经费超过40万元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项目建设机构健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责任 落实
院长任组长、教务副院长任常务副组长 系主任、项目负责人牵头成立工作组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落实
(二)项目建设制度健全、目标管理、奖罚分明的保
障机制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省级重点建设 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2.具体目标 5)教学与生产协调,实境与仿真结合,环境与文化育人 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6)“制度规范化、手段信息化,过程精细化、学制弹性 化、评价多元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7)资源丰富、趣味性强、互动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
8)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和企业满意率95%以上,社会培训 每年1500人次,横向技术服务项目每年10项以上
职业素养 模块
人文素质 模块
电气控制 模块
专业培养 目标
健康素质 模块
典型产 品载体
液压装调 模块 机械装调 维修模块
专业基础 模块
二、建设基础
4.拥有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动、教做合一”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 项目建设负责人:刘茂福 省级专业带头人:李立斌 近三年专职教师成果: 企业专家带头人:彭勋德 省级教科研课题 5项, 专业教师34名 省级教学成果奖 2项, 正高职称2名 兼职教师:22人 论 文 79篇, 互 聘 硕士以上47% 高级职称:8人 院 级 课 题 22项, 双师型教师97% 技师、高级技师:7人 技 术 合 作 24项。 骨干教师41%
就业率:96% 对口就业率:90%
收入分别为:
2008:19.4万元 2009:31万元
企业满意度:95%
以上
2010:41万元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育人、利益共享的合作领域和方式 还可进一步拓展。 2.“系企融合、实境教学、精细培养”的人才 培养模式随教改的深入需不断完善。 3.网络教学资源需进一步优化,不断提高趣味 性、互动性。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3.预期效益
企业得人 才 学生得 实惠 专业得发 展 学校得声 誉
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更加紧密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专业办学水平上升到新高度
学校社会美4.主要特色 1)充满活力的“系企融合”模式
全面实施实境教学。教学与生产融合、课程与岗位 对接,载体与产品融合。 2)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精细化工作体系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三)全程可控的内部和外部过程管理 1.科学论证、全程督导、定期检查、分项验收的内部管理 2.网上展示项目建设进度与成果,随时接受各级检查 3.结合产业实际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建设目标与方案 (四)财政、学校、企业三方投入的资金保障 学校规划每年投入100万元 凯诚精密机械、鑫泰机械计划新增投资:各200万元加设备。 新引进企业的装配生产线预计投资100万元。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专业基本 金工实训、机加工实训、技术测量 公共英语、实用语言艺术、应用数学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湖湘文化、中国传 操作技能 人文素质模块 统文化与现代、营销管理、美育基础、书法基础、文学欣赏、音乐欣赏、中 校 国科学技术史话、环保概论 内 机械设备装配 钳工基础实训、 专 生 与维修能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一体化) 业 任务引领——设备装配、安装调试、维护维修 健康素质模块 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产 专 实 力 机械装配与维修综合实训、 性 业 训 公益劳动、入学教育军训、职业指导、毕业教育、企业班组管理、专业综合实训 基 协 职业素养模块 液压系统 与考证、顶岗实习、勤工俭学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课 液压系统装配与调试(一体化) 地 会 程 装配调试能力 产 活 机械图样识读与测绘、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机绘图 体 专业基础模块 (CAD)、机械制造技术、金工实训、机加工实训、 品 动 素能并重——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常用电气控制 系 生 系统维护 电工实训、 钳工基础实训、技术测量、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机械装配 机械装调 产 与维修综合实训、机械产品再制造、 焊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设备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 与维修模块 、维修能 活 管理、特种加工、泵与风机、汽车车身结构与修复技术 力 动
谢谢各位专家!
Thanks for your time
刘茂福
我的工作展望
My job perspective
四、重点建设内容
(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动、教做合一 ”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优化师资结构: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专任教师稳定在34人左右,双师型教师达100%
培养一名正高职称教师
硕士以上学历增加4名,占教师总数达60% 培养骨干教师4名,达教师总数50%
新增企业兼职教师10名以上。
教师与员工校企互兼,双重身份
教学、技术、生产三项工作结合
二、建设基础
5.“前校后厂、系企融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 地
自办企业:新茂机械厂
湖南凯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鑫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湖南中青自动洗车设备有限公司
校 内 生 产 性 实 训 基 地
二、建设基础
6.以职教新干线和学校课程建设网为平台,构建共 享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五门上网课程: 机械图样识读与测绘 机械设计基础
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丰富、趣味
性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专兼结合、校企互动、教做合一” 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打造省内一流的特色专业。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2.具体目标 1)互利共赢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2)形成完善的“系企融合、实境教学、精细培养”的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 3)“能力主线、任务引领、素能并重、动态更新”的模 块化课程体系 4)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一个结合、两种身份、三项工 作” 的两栖生态。 教学与生产结合 教师与企业员工身份 教学、技术、生产
生产性实训基地
湖南凯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鑫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湖南中青自动洗车设备有限公司 教学合作、生产合作 技术合作、人员互聘
校企合作 理事会
校外实训基地
三一重工 众泰汽车 等34家企业 订单培养 顶岗实习 人员互聘
二、建设基础
2.初步形成“系企融合、实境教学、精细培养”
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和湖南 省“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 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 业教育发展思路。
植根湖南装备制造业,瞄准产业优化升级,深化工
学结合,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服务 能力,打造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校内实训生产化 校外实习教学化 1.以实现实训教学“双化”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专业人才竞争力 (三)基本思路
建 设 背 景
人才 需求
专业 背景
二、建设基础
专业基本概况:
2002年开办
2008年省级精品专业 2010年省级教学团队 一个省级专业带头人
专业在校生规模780人 校内实训场地10000M2 自有实训设备800万
二、建设基础
学 校
教学 生产
1.形成以“校企合作 理事会”为纽带的校 企利益共同体
机械制造实训基地 新茂机械厂
2.以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抓手,深化专业和课程 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3.以职教新干线为平台,充实和优化数字化教 学资源,实时网络教学。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四)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校企合作理事会为纽带的“校企利益共同体”;“系 企融合、实境教学、精细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课 程体系与岗位紧密对接,学生就业率及企业满意达95%以上;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省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 特色专业申报陈述
项目负责人:刘 茂 福
我的工作展望
My job perspective
汇报提要
1
建 设 背 景 与 基 础 建 设 思 路 与 目 标 重 点 建 设 内 容
2
3
4
主
要
保
障
措
施
一、建设背景
政策 背景 国家: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省府: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 行业:打造省首个万亿产业 机械装配、调试、维修 技能型人才紧缺 人才培养数量、质量 难以满足装备制造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