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_立体交叉
国标_Gb_50647-2011_《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_解读
2
1
交叉口行人过街设施规划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 则,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与便捷,符合无障碍通道要 求。不得把行人过街安全与便捷的重要性放在低于车 辆通行的地位。 2 城市道路交叉口均应规划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其总 体布局应符合城市道路网规划、非机动车和行人系统 规划,并与交叉口的几何特征、人流车流特征、交通 组织方式等相协调。 3 行人过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道路的功能性质、交叉 口类型、交通控制方式及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应优 先选用平面过街方式。
第4.1.3条:平面交叉口进口道红线展宽、 车道宽度及展宽段长度的规定(6)
交叉口进口道展宽段及展宽渐变段长度规定:
展宽段长度 交叉口 主-主 主-次 主-支 次-次 次-支 主干路 80~120 次干路 — 支路 — — 展宽渐变段长度 主干路 30~50 次干路 — 支路 — — 15~30 —
这一条提出了设臵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门槛为 12000pcu/h,不到这个量,基本上不应考虑建 立交,可以采用优化设计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 形式;即使达到这个量,也应该首先考虑简易 立交方式。
当通过主-主交叉口的预测总交通量不超过信号控制交 叉口的通行能力(约12000pcu/h)时,不宜采用立体 交叉。
第4.1.3条:平面交叉口进口道红线展宽、 车道宽度及展宽段长度的规定(5)
这一条给出了交叉口车道宽度的规划设计指导性意见, 主要试图避免车道设计过宽和过窄的问题。不少城市 的交叉口进口道车道设计过宽,反而不利于车辆通行, 会导致车辆拥挤,不按车道行驶,引起交通秩序混乱, 降低通行能力。当然过窄的车道会造成驾驶员行驶过 度紧张,特别是有大车通过时。因此交叉口进口道车 道的最佳宽度是3.00 米到3.25米,在基本上没有大车 通过情况下,可以下降到2.80米。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立体交叉
2
第三节 立体交叉
一、按结构物形式分类 1.上跨式: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交叉方式。 特点:施工方便,造价较低,排水易处理,但占地大,引道 较长,高架桥影响视线和市容,宜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 大建筑物处。 2.下穿式: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叉 方式。 特点:占地较少,立面易处理,对视线和市容影响小,但施 工期较长,造价较高,排水困难。多用于市区。
3
第三节 立体交叉
二、按交通功能分类
(一)分离式立交 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 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 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 叉方式。 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 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 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 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 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
4
第三节 立体交叉
(二)互通式立交 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
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 特点: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
点,各方向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 多,造价高。
5
第三节 立体交叉
1.部分互通式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 适用条件: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 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 代表形式:菱形立交
2、绿化栽植 互通式立交的绿化栽植除了美化环境、点缀城市外,还有诱导
交通、提高交通安全的作用。
63
第三节 立体交叉
64
第三节 立体交叉
(五)立体交叉形式的选择 1、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
65
第三节 立体交叉
66
第三节 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口选形比较复杂,既是技术问题,又 具有较强政策性,与城市交通规划关系密切。
城市道路与交通试题及答案
系别专业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
内部交通是连接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各种交通的总称,城市交通网主要由道路、高速路和轨道交通组成;有的还建有市内水道网。
对外交通是城市对外联系的各种交通的总称。
设计车速: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物高为0.1m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立体交叉:利用跨线结构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交通量、行车速度和车流密度被称为交通基本参数。
2、城市道路可分为四类:主干道、次干道3放射环式路网和自由式路4、城市道路的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5、自行车一条车道宽度为1m,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为3.5m。
6、路拱的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
7、道路横断面是由路肩、行车道、中间带、排水沟、防护工程等部分组成。
8、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6倍。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_2倍。
道路圆曲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圆曲线半径和曲线长度。
缓和曲线形式宜采用回旋线。
9、城市道路一条机动车车道宽通常采用_3.50米,自行车一条车道宽为1.5米.10、适合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为2.5%,道路最小纵坡一般为0.5%。
11、在平面交叉口上引起交通矛盾和影响通行能力最甚的车流是机动车流。
通常可以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修建立体交叉的方法来改善。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B ) 1、不同的服务水平对应不同的服务交通量。
服务等级高,相应的服务交通量就( )。
城市道路与交通期末复习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期末复习知识点《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知识点1、城市道路的定义:城市中组织⽣产、安排⽣活所必需的车辆⾏⼈交通往来的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并与郊区公路相贯通的交通纽带。
2、城市道路的组成:1)车⾏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和道路⼴场;5)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6)道路⾬⽔排⽔系统;7)其他设施。
3、城市道路系统定义: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道路,包括附属设施有机组成的道路体系。
4、城市道路⽹定义: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中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图上的布局。
5、我国城市道路出现的问题:1)交通拥堵;2)停车难;3)公共交通满⾜不了客运交通的增长;4)盲⽬建⽴⽴体交叉;5)事故发⽣率⾼;6)路⾯反复维修率⾼,排⽔不畅。
6、我国的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路、次⼲路、城市⽀路。
7、城市交通定义:各种车辆(包括步⾏)在城市道路系统上⾏驶往来,以完成各种性质的客货运输任务,称为城市交通。
它包括动态交通(车辆、⾏⼈流动)和静态交通(车辆、⾏⼈停驻)。
8、城市交通对道路的要求:1)道路运输经济;2)交通流畅、安全、迅速;3)注意环境保护;4)注意造型协调。
9、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的因素:1)⾃然条件⽔⽹城市道路⽹、⼭区城市道路⽹等;2)城市规模;3)城市⽤地布局和形状;4)对外交通设施;5)社会与⼈为因素。
10、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1)城市中有⼤量的交通吸引点,吸引点的车辆和⾏⼈交通错综复杂;2)城市中⼤部分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流量经常变化,不稳的;3)城市道路中的交通运输⼯具类型多,速度不⼀;4)⼈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交叉多,相互⼲扰⼤;5)城市道路交通需要⼤量的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11、影响汽车⾏驶速度的因素:汽车性能、道路技术标准、交通状况、司机驾驶技术、⾃然⽓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
12、交通基础图:车速和车流密度关系、间距平均车速和车流量的关系、车流量和车流密度的关系13、交通量:道路上某⼀断⾯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和⾏⼈的数量。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7章道路与道路交叉
7.2 平面交叉
7.2.4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需采用曲线时,其曲线半径不宜小 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接坡很难做—排水、美观、安全,规程规定与主线 一致)
7.2.5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竖向设计应保证行车舒顺和排水通畅,交叉口进口道纵坡不 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3%,山区城市道路等特殊情况,在保证安全的 情况下可适当增加。 (路线平面及纵断面设计时就应该考虑)
设计引起土建工程变化)
5 除考虑本交叉口流量、流向以外,还应分析相邻或相关交叉口的影响。(上下游的匹
配)
6 改建设计应同时考虑原有交叉口情况,合理确定改建规模。 7.1.3 道路交叉口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的规定。
不谈具体指标,谈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3
平面交叉口范围——规划规范
5
7.2 平面交叉
相对90规范的主要新增内容
7.2.1 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为选型服务
1 平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A1 、A2 2 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B1、B2、B3 3 平C类:环形交叉口
进出口道展宽——规划规范 进口道展宽——设计规程
7.2.2 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
出入口较近的辅助车道
24
7.3 立体交叉
7.3.4 立交范围内主线横断面车行道布置宜与主线路段相同。当设集散车道时,集散车道 应布置在主线机动车道右侧,其间宜设分车带。主线变速车道路段的横断面应根据变 速车道平面设计形式确定。(集散车道的布设问题,3.5m车道宽)
集散车道的宽度可为单车道或双车道,集散车道应通过变速车道与主线直行车道相接, 集散车道和主线之间宜采用分隔设施。
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公路立体交叉
(2)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这是一种低级的互通式立体交叉, 代表形式有部分苜蓿叶式立交和菱形立交等。
互通式 立交分类
互通式 立交分类
公路立体交叉
(2)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其 特点是形式简单,仅需一座跨线 的构造物、占地少,造价低,但 存在平面交叉(匝道与次要路 线),对行车干扰大。适用一级 公路与较低等级公路相交,个别 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 或用地和地形等条件限制时可采 用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 分类
立体交叉 分类
公路立体交叉
按交通功能分类 2.互通式立体交叉
不仅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而且上、下道 之间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这种立交, 车辆可以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行车 相互干扰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互通式立 体交叉适用于高速公路与其他各类道路、大城市出人口道路, 以及重要港口、机场或游览圣地的道路相交处。
三岔的喇叭形立交
互通式 立交分类
公路立体交叉
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通行能 力大,各方向均能通行,使 用较普遍,但占地大、投资 多,交通组织复杂,左转车 辆需通过立交桥后再沿环行 匝道右转270°,绕行距离长, 一般适用于高速公路或城市 外围郊区道路上。
苜蓿叶形立交
互通式 立交分类
公路立体交叉
苜蓿叶形立交
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1 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公路立体交叉
定义: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 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道路连接方式。
立体交叉 定义
公路立体交叉
01
公路立体 交叉
02
分离式立交 互通式立交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工程浅析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工程浅析摘要:公路立体交叉是指拟建公路与原有公路不在同高度(空间)相互交叉的一种交叉形式,其特点是要设置跨线设施。
立体交叉主线间的相互跨越方式可分为上跨式和下穿式。
上跨式采用桥跨结构跨越;下穿式采用隧道或地道的方式跨越。
跨越设施是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量可占全立交的50%~70%。
本文现就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工程施工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立体交叉匝道工程一、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通常由跨线构造物、正线、匝道、出入口以及变速车道等部分组成。
1、跨线构造物:是相交道路的车流实现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指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上跨式)或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或隧道(下穿式)。
2、正线:是组成立体交叉的主体,指相交道路的直行车行道,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地坪高程的引道和立体交叉范围内引道以外的执行路段。
正线可分为主线和次线。
3、匝道:是立体交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有时也包括匝道与正线以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的跨线桥或地道,是立体交叉的重要组成部分。
4、出口与入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
5、变速车道: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在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成为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分减速车道和加速车道两种,出口端为减速车道,入口端为加速车道。
6、辅助车道:在正线的分、合流附近,为使匝道与高速公路车道数平衡和保持正线的基本车道数而在正线外侧增设的附加车道。
7、集散车道:为了减少车流进出高速道路的交织和出入口数量,可在立体交叉范围内正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与其平行且分离的专用道路。
8、绿化地带:在立体交叉范围内,由匝道与正线或匝道与匝道之间所围成的封闭区域,一般采用以美化环境的绿化栽植,也可布设管渠、照明杆柱等设施。
立体交叉的范围,一般是指各相交道路变速车道渐变段顶点以内包含的正线、跨线构造物、匝道和绿化地带等的全部区域。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交叉工程-立体交叉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交叉工程-立体交叉[单选题]1.公路交叉时,一般情况下,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2019年真题]A.15kmB.20k(江南博哥)mC.30kmD.40km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9.2.4条第2款规定,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30km。
在人烟稀少地区,其间距可适当加大,但应在适当位置设置“U形转弯”设施。
[单选题]2.城市道路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上游立交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游立交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019年真题]A.500mB.800mC.1000mD.1200m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第9.3.3条规定,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上游立交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游立交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且应满足设置交通标志的距离要求;市区范围立交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5km。
[单选题]3.在互通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处,既要保持车道平衡,又要保持车道连续,如两者发生矛盾时,可在分流点前或合流点后在正线上增设哪类设施?()A.减速车道B.加速车道C.集散车道D.辅助车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7)第5.6.2条规定,辅助车道是为出入主线车辆调整车道、车距、变换车道或为平衡车道等而平行设置于主线行车道外侧的附加车道。
[单选题]4.当主次分明的两条多车道公路呈三岔交叉,且左转弯交通量在合流交通量中为主交通流时,左转弯出口匝道宜采用哪种形式?()A.左出右进半直连式B.环形C.右出左进半直连式D.右出右进半直连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第6.3.2条规定,三岔交叉左转弯出口匝道形式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交通量大小相当的两条多车道公路呈三岔交叉时,宜采用直连式。
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设计
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设计摘要:在中国铁路大提速及高铁大量建设的背景下,对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设计进行详细阐述,根据过往设计经验,结合工程实例,归纳总结设计思路,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城市道路;铁路;立体交叉;设计一、概述公路与铁路立体交叉设计的探讨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设计的探讨并不多。
城市道路与公路在功能、构造有着明显的不同。
城市道路除了服务机动车以外,还要兼顾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服务。
与此同时还有雨水、污水、给水、再生水、照明、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管线。
本文通过对以往设计案例进行总结,提出设计思路,以便对要进行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计人员及公铁立交设计人员借鉴。
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涉及到道路、桥梁、市政管线、泵站、交通安全、绿化等多个专业。
本文主要从道路角度出发,分析设计思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铁路现状及规划的调查道路设计前应对铁路现状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这样才能更好的确定立体交叉的方案。
应重点调查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的铁路里程,铁路的等级,有几股线,线间距,电力、通信、信号、接触网的位置、高程、埋深等。
还应调查内外轨面高程,既有路基的情况。
如果是曲线的铁路,还应调查曲线的半径及通视情况等。
除此之外,还应和铁路局相关部门了解铁路将来是否有扩能改造的计划和可能性,铁路扩能改造一般会增建二线并进行电气化改造。
如果存在,则应按规划铁路进行设计。
若道路跨越铁路曲线段时,特别注意铁路提速改造会加大既有线路的曲线半径。
三、设计思路(一)总体设计现场进行踏勘并了解情况后,要根据调查情况来推荐道路是采用上跨还是下穿方案。
一般情况下新建、改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与铁路交叉应当设置立体交叉设施,并优先选择下穿铁路的方案。
若采用下穿方案,综合考虑是否有地下管线的影响,若地下水位高,不仅要做钢筋混凝土封闭式路堑、施工过程中还要降水,若周边有永久建筑,还要打支护桩、止水帷幕桩等,费用高。
城市道路工程试卷及答案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1.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下列哪种情况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
A.城市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或各级道路与高铁、套专交叉时B.主干路与设置有轨电车的道路交叉时C.当受地形等条件限制,采用平面交叉将危及行车安全的一般铁路道口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的一般铁路交叉时用户答案: [A]得分: 10.002.当立交匝道入口和出口(先入后出)间净距小于( )时,应设置辅助车道连接入口和出口A.400B. 500米C. 600米D.800米用户答案: [B]得分: 10.003.关于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级道路路线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B.道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成,平曲线由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C.所有道路,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规范中"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均需在圆曲线两端设置缓和曲线D.平面线形分为基本型S型c型(卵形)等型式用户答案:[C]得分: 10.004在已代征用地内或现况道路用地内(不涉及拆迁的)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可不再办理( )。
A.规划意见书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D.施工许可证用户答案: [B]得分: 10.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1.下面哪些规定是《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中的强制性条文( )。
A.交贝口范围内的最小净高应满足规范要求B.交叉口视距二角形范围内不得存在高出路面1.2m的任何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c.互通式立交回道出入口处,应设置变速车道D.无人看守或未设置自动信号的铁路平交道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严禁有任何妨碍视线的障用户答案: [ABCD]得分: 20.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1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由办《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供规划审批部门签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Y. 对N. 错用户答案:[N]得分: 10.002.环形交叉口,无信号灯控制,属于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城市道路与交通
一、名词解释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
内部交通是连接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各种交通的总称,城市交通网主要由道路、高速路和轨道交通组成;有的还建有市内水道网。
对外交通是城市对外联系的各种交通的总称。
设计车速: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物高为0.1m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立体交叉:利用跨线结构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1、交通量、行车速度和车流密度被称为交通基本参数。
2、城市道路可分为四类: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专用道路。
3、城市道路网结构的基本形式大致分为方格网式路网, 放射环式路网和自由式路网三种。
4、城市道路的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5、自行车一条车道宽度为1m,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为3.5m。
6、路拱的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
7、道路横断面是由路肩、行车道、中间带、排水沟、防护工程等部分组成。
8、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6倍。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_2倍。
道路圆曲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圆曲线半径和曲线长度。
缓和曲线形式宜采用回旋线。
9、城市道路一条机动车车道宽通常采用_3.50米,自行车一条车道宽为1.5米.10、适合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为2.5%,道路最小纵坡一般为0.5%。
11、在平面交叉口上引起交通矛盾和影响通行能力最甚的车流是机动车流。
通常可以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修建立体交叉的方法来改善。
三、选择题( B ) 1、不同的服务水平对应不同的服务交通量。
服务等级高,相应的服务交通量就( )。
A.大B.小( B )2、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主要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A. 40%B. 60% C、. 50% D. 66.7%( B )3、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A、越大B、越小C、先小后大( A )4、哪项不是缓和曲线的特征( )。
建发交字532号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
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81)建发交字532号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文件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81)建发交字532号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以下简称道路)交叉,要求设置立体交叉的数量逐渐增多,根据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的方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应按交通量的大小,作出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以保证运输生产安全。
现就铁路、公路、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有关事项制定本暂行规定如下:一、修建标准1.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通过交叉道口的火车列数、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1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12.有调车作业的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交叉道口封闭累计时间、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2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23.新建、改建铁路与规划公路、道路交叉;新建、改建公路、道路与规划铁路交叉,原则上不设置立体交叉,设计中应结合规划考虑将来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
4.铁路、公路、道路交叉,虽达到表1、表2规定标准,但工程特别困难或一方投资不落实,以及可缓期投资,而将来施工技术不过多增加困难者,均可暂缓设置立体交叉。
5.铁路、公路、道路交叉,虽达到表1、表2规定标准,但能结合排洪桥涵及地形条件,适当降低标准设置立体交叉,而工程投资又增加不多时,设计单位可考虑设置立体交叉。
二、投资划分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凡符合上述标准设置立体交叉时,其工程投资划分按以下规定办理。
1.新建铁路与既有公路、道路交叉,按既有公路、道路原有标准设置立体交叉,其工程投资(包括桥梁、引道、排水、照明、征地、拆迁等,下同)全部由铁路部门承担。
如公路、道路部门要求超过原公路、道路标准,改按规划位置、标准设置立体交叉时,由此增加的工程投资,由公路、道路部门承担。
为什么要建立体交叉道
为什么要建立体交叉道?
有关部门测算表明,机动车在城市中心区运行时间的三分之二花在交叉路口,一半的交通事故也发生在交叉路口上。
此外,机动车启动和停车时放出的尾气持续而集中,比行驶中的污染严重得多。
因此,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机动车在交叉路口的停车次数,降低污染,成为当务之急。
其中,建立立体交叉路,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现代社会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建立立体交叉道能缓解交通压力。
立体交叉是指两条道路在不同水平面上的交叉。
它把互相冲突的车流,分别设置在不同高度的道路上,使车子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立体交叉路简称立交,由立交桥、引道和坡道三部分组成。
关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的思考
【作者简介】丰柱林(1991~),男,河北邯郸人,工程师,从事道路工程研究。
关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的思考Thoughts on the Design of Urban Road Interchange丰柱林(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000)FENG Zhu-lin(Guangdo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Guangzhou 510000,China)【摘要】阐述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的特点和城市道路的功能,重点研究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的影响因素,如交通量、横断面设计与服务水平、周围用地性质、立体交叉间距、车道数的平衡、出入口设置、变速车道长度。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urban road intersections,and focuse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road intersections,such as traffic volume,cross-sectional design and service level,surrounding land properties,intersections spacing,balance of lanenumbers,entrancesand exits,and length ofvariablespeed lanes.【关键词】城市道路;立体交叉;交通运输【Keywords 】urban road;stereoscopiccrossover;transportation 【中图分类号】U412.3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9467(2022)08-0110-03【DOI 】10.13616/ki.gcjsysj.2022.08.0281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必须要强化我国道路配套设施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喇叭形立体交叉
收费式喇叭形立交,也可用于四岔路口。
当两条公路相交、或过境公路和入城道路相交时,为了简化 收费管理,将进出立交的车辆集中在一处收费,可以采用双 喇叭形立体交叉。
菱形立体交叉
特点是主要道路直行车辆畅通,左、右转弯车辆在匝 道上上坡进入次要道路、下坡进入主要道路。左转弯 车辆在次要道路上采用平面交叉的方式。
长条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为了节省用地,可将左、右转弯 车道合并在双向匝道上,把圆形 匝道压扁成两端为小半径曲线、 中部为直线的长条形路线。
这种压扁的苜蓿叶形立交不利 于车辆顺畅运行,通常在用地 限制、车速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四岔道交叉的右转弯,均用外侧直接匝道连通,而左转弯均用 环形匝道连通,即呈苜蓿叶形的互通式立体交叉。
定向式立交系各个方向车辆均行驶在直接通行的专用匝道上
优点:行驶路线简捷、方
便、安全,通行能力大
缺点:匝道层数多,占 地大,工程结构复杂, 耗资巨大。
适用于各方 向车流量均 较大的交叉
口
四股左转车流中的 两股采用苜蓿叶式 转向原则,另两股 采用迂回转向原则
即左转车辆先右转 驶进交叉口,再跨 越相交道路迂回 180汇入右侧相交 道路的直行车流。
的道
叉口
分离式立体交叉
相交道路空间分隔,彼此间无匝道连接的立体交叉形式。
采用分离式立交可以避免互相干扰,保证主要道路的畅通。
喇叭形立体交叉
是丁字形路口的一侧设置匝道实 现左、右转的全互通式立交。
适用于T 形或Y形
路口
结构简单,行车安全顺畅,而且 可在地形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采用
由四条匝道呈菱 形连接相交道路
主线上的左右转弯只有单一的进出口,便于司机 识别,主干线的直行交通不受干扰快速通过。
优点:造型简洁、占地少、
投资省,车辆迂回距离较 短,主干道直行及右转交 通不受干扰
缺点:次要道路与匝道连接 处存在两处平交,每处有 三个冲突点,故对次要道 路的直行交通及所有左转 弯交通均有一定的干扰
如图中北向东的车流和 西向北的左转车流(蓝 线)均沿蝶式匝道行驶。
三层式环形立体交叉
南京中央门立交桥
三层环形立交 上层为直通高架桥 中层为四个出入口的机动车环岛 下层为人车混行环岛。
立体交叉口
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车行立交的形式很多,世界各国已建成的共有180余种,其中应 用最广泛的有10余种。
常用立交的类型,可按其跨越方式和交通功能划分。
上跨和下穿指用于分离式或互通式立交中的直行交通对地面线的相对位置。
优点: 形式简单、占地少、 造价低
适用于直行交通 量大且附近有可 供转弯车辆使用
这种立交平面图形似苜蓿叶, 左、右转弯匝道分设在四个象 限中,左转车辆先与直行车辆 交织,过桥后转入匝道,沿匝 道右转270,再穿越交叉中心, 即可驶入相交道路。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优点:消除了所有
冲突点,且只需建一 座桥梁,通行能力大
缺点:占地大,造价较 高,限于节约用地,圆 形匝道半径不能太大。
适用于用地充 足、各方向车 流量都很大的 十字形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