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综合地理--科学出版社

合集下载

地理推荐书目

地理推荐书目

地理推荐书目一、大学一年级(一)专业书目1.《地理学与地理学家》,约翰斯顿著,商务印书馆2.《地理环境与世界历史》,杨利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地理环境概述》,胡兆量著,科学出版社4.《地理学思想史》,(美)普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5.《地理科学导论》,潘玉君、武友德编著,科学出版社6.《人类在地理学上的发现》,盛文林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7.《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英)K. J. 格雷戈里著、蔡运龙等译,商务印书馆8.《全球变化》,张兰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9. 《中国学校地理教育史略》,陈尔寿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0.《地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孟宪起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1.《中国社会转型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甘藏春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12.《土地管理知识大全》,沈彭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13.《中国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席守诚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4.《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张京祥,罗震东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5.《城乡规划新思维》,王爱华、夏有才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初识地理信息系统》,王春、顾留碗、李伟涛编著,科学出版社17.《遥感与世界》,刘志明、孟凡影主编,哈尔滨出版社(二)人文书目1.《通俗哲学》,韩树英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3.《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4.《史记选》,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5.《世说新语译注》,刘义庆著,刘尚慈、张万起译,中华书局6.《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8.《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9.《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著,新华出版社二、大学二年级(一)专业书目1.《中国地理学史》,王庸著,上海三联书店2.《当代地理学方法》,(英)克里福德、瓦伦丁著,商务印书馆3.《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英)约翰斯顿著,商务印书馆4.《地理学:科学地位与社会功能》,蔡运龙等著,科学出版社5.《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美)哈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6.《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美)理查德·哈特向著,商务印书馆7.《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李雪铭等著,科学出版社8.《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英)萨拉·L.霍洛韦等编,商务印书馆9.《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张家诚著,地震出版社10.《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吴松弟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1.《地理教育学》,袁书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2.《乡土地理教育新论》,陈胜庆编著,测绘出版社13.《中国土地资源调查技术》,马克伟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14.《国土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高向军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15.《小城镇规划与设计,李鸿飞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6.《小城镇规划与景观构成》,肖敦余,胡德瑞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7.《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张景雄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二)人文书目1.《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2.《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萧功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4.《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5.《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6.《历史在这里沉思》,周明主编,华夏出版社7.《唐诗三百首》,蘅唐退士编、陈婉俊补注,中华书局8.《古文观止:文白对照全译》,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经济日报出版社9.《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0.《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高旭东著,河北人民出版社三、大学三年级(一)专业书目1.《地理学方法论》,蔡运龙等著,科学出版社2.《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美)BillWyckoff 主编,商务印书馆3.《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与科学发展观》,于中涛、周庆华编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4.《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美)R.哈特向著,商务印书馆5.《地理学论文写作》,姚鲁烽、何书金、赵歆著,科学出版社6.《地理建模》,吴国平、宋崇辉、汪煜著,东南大学出版7.《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美)罗伯特·戴维·萨克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美)保罗·克鲁格曼著、蔡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地理学研究方法引论》,贾文毓编著,气象出版社10.《新经济地理学论纲》,彭飞著,中国言实出版社11.《地理教育展望》,张超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张戈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3.《国际地理教育新领域与发展趋势》,王民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4.《长江流域自然资源与文化结点通览》,张晓雨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15.《资源创造论-新时代的资源哲学》,肖安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6.《地域性城市设计》,李钢著,东北大学出版社17.《城市设计与人》,(美)MichaelDobbins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8.《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理论方法与应用》,(美)翁齐浩著,科学出版社(二)人文书目1.《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商务印书馆3.《小逻辑》,(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商务印书馆4.《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艺术哲学》,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6.《看不见的手——微观经济学》,杨君昌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7.《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8.《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9.《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中国长安出版社10.《自然哲学史十二讲》,卢晓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四、学术期刊1.《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球科学进展》、《遥感学报》、《生态学报》2.《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3.《地域开发与研究》、《地理信息科学》、《土地科学》、《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综合自然地理学文献卡片(6)

综合自然地理学文献卡片(6)

书名:《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姓名:张琳玲版)》作者:伍光和,蔡运龙编著学号:1443206000031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地类型和土地分级:土地的分布具有无限的差异性,揭示这种“无限差异性”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对土地进行分类研究,这就是土地类型学,土地类型学是土地科学的基础研究。

土地类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土地类型是对若干土地个体属性的抽象概括,只有在归纳各土地个体特性的基础上,才能提供土地“类型”概念。

因此,土地分类的前提是明确分类对象,即土地个体。

而土地个体的规模大小和内部复杂程度是不同的,应当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个体单位,这种工作称为土地分级。

同一级别的土地单位,内部一致性指标的量级是相同的;不同级别的土地单位则有不同量级的一致性指标。

土地分级可自上而下划分,即把较高级的单位划分为若干较低级的单位,也可自下而上合并,即把若干相邻的较低级单位合并为一个较高级单位。

只有在同一级别的土地单位中进行类型概括,才能得到逻辑严密的分类系体系。

而不同级别的土地单位不应当归入同一土地类型系统,例如不应当把遭受多级切割的阶地和冲沟归入某一分类系统中的两种土地类型,因为阶地内包括有冲沟,阶地是较高级的土地个体单位,而冲沟是较低级的土地个体单位,正如岩石和矿物不能放在一起归类一样。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P159书名:《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姓名:张琳玲版)》作者:伍光和,蔡运龙编著学号:1443206000031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地单位系列:在生产实践中,工业、农业、交通等部门都强调针对不同的具体土地范围安排不同的建设项目和采取不同的措施。

土地范围有大有小,这就要求把土地划分成大小不同的单位,称为“土地分级单位”,或简称“土地单位”,以便与“自然区划单位”相区别。

不同大小的土地单位组成土地单位系列。

中国的土地单位系列:中国土地类型学受俄罗斯景观形态学派的影响较大,在20世纪60年代广泛开展的土地研究中,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曾采用相—限区—地方三级单位系列,但因其名称按汉语语义并不能准确反映土地单位的尺度意义而不易推广采用。

《自然地理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自然地理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自然地理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地理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过宝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自然地理学(第二版)》,潘裕生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陈自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综合自然地理学》,刘南威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6、《地球科学》,沈克琦主编,陈传康、黎勇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2版),1997(第6次印刷)。

7、《地球概论实习指导》,应振华主编,王多文、彭清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8、《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9、《现代自然地理》,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10、《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吴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95。

11、《地貌学导论》,吴正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王飞燕主编,高教出版社,1991。

13、《海岸地貌学》,王颖,高教出版社,1994。

14、《自然地理基础》,丁登山等,高教出版社,1992。

15、《地貌学》,严钦尚,高教出版社,1996。

16、《自然地理基础》,武吉华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7、《普通水文学》,邓缓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19、《水文与地貌》,周泽松,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20、《水文测验学》,李世镇,水利水电出版社,1993,2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王飞燕,高教出版社,1991。

22、《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3、《城市气候学导论》,周淑贞、张超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4、《气象学基础》,丁登山,高等教育出版社。

25、《现代天气学原理》,伍荣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26、《气候学》,罗汉民,气象出版社。

27、《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高由禧等,科学出版社,1976。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综述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综述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综述摘要:在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成就之一是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区划的方法进行的研究。

我国首次发布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至今已有50年历史。

在这期间,产生了7个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主要方案,建立了经典的区划方法论。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目的将由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资源、环境、生态综合考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特别是中尺度对地观测系统数据资源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对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时代特点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新方法论的产生和体系的建立起到划时代意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对地观测系统1. 引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成就之一是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采用区划的方法进行的研究。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这一术语原由赵松乔1983年提出[1]。

该术语的采用与林超于1954年提出的“中国自然地理区划”[2]、黄秉维于1958年提出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3]两个术语相关。

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诞生于1954年,该方案当时命名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大纲(草案)”[2]。

从发表至今已经有50年历史。

在回顾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发展史。

综观不同历史时期区划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经典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经典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1954年两个区划方案建立了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的基本框架,林超、冯绳武等为综合大学地理系教学需要,提出了一个以干、湿、温度、地貌等指标划分的东西2部分、4地方、10地区、31区、105亚区的五级区划方案[2]。

1957年,教育部在此分区方案基础上,修订为8区、36副区的综合区划方案。

1954年,罗开富发表了为编撰中华地理志分区自然地理方案,提出了2部分、7个基本区、23个副区的三级区划方案[4]。

《自然地理学》教学参考书

《自然地理学》教学参考书

《自然地理学》教学参考书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5. 夏邦栋等. 地质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6.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7. 傅承义.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8. 周廷儒. 故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9. 周淑贞主编.气象与气候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 潘守义等.现代气候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11. 王绍武.气候系统引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12. 张家诚著.气候与人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3. 谭冠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14. David H. Miller. Water at the Surface Currents of the Earth. Academic Press. 197715. 施雅风等.中国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评估.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报告总第一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6. 范时清.地球与海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7. 叶锦昭等.世界水资源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8. 北京大学等.地貌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19. 杨景春. 地貌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20. 王颖,朱大奎.海岸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1. 吴正.风沙地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2.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3. 任美锷等.岩溶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4. 黄秉维等. 现代自然地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5. 倪绍祥.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6. 陈百明. 土地资源学概论.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25. 陈传康,伍光和等.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地理学科精典书目

地理学科精典书目

高考命题参考地理书籍第一部分,常用的地理书籍1、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修订版)》,黄杏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册),徐循初等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007。

6《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7.《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修订版),黄杏元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8.《地理信息系统导论》,Kang-tsung Chang 著,陈健飞等译,科学出版社,2003年。

9.《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二部分,主要地理书籍简介内容提要:《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先行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研究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科学,是介于天文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并为学生继续学习地理科学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基础。

修读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教材:《地球概论》,金祖孟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参考书目:《简明天文学教程》,余明,科学出版社,2001年。

《地球概论》,徐庆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01033004 自然地理学ⅠPhysical Geography(Ⅰ)【86—4—2】先修课程:地球概论内容提要:本课程是在阐述地球表层的水、岩石和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形成过程以及动态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地球表层系统学地角度,探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影响。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2105104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专业:地理科学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总学分:2.5学分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1]刘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陈传康,伍光各,李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33。

[4] 赵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

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伍光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070501 自然地理学
初试
《概率统计简明教程》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初试
《线性代数》第四版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初试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伍光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初试
《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
崔功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加试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伍光和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复试
《世界经济地理》
陈才
北京出版社
2003年
复试
《中国经济地理》
李振泉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年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初试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
王家耀、孙群等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初试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加试
《区域分析与规划》
崔功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加试
《村镇规划》
金兆森,张辉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复试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编委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
120203 旅游管理
初试
《旅游经济学》
田里、牟红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马耀峰等
科学出版社
2004年
加试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一章绪论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一章绪论

3、现代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二战以后)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地理学进入现代地理学阶段,主 要有3个标志: (1) 研究手段现代化:眼、腿、骑马(古代)→望远镜、 罗盘、高度计、温度计、汽车、火车、轮船(近代)→遥 测、遥感、计算机(现代)。 (2) 地理学的计量革命:50年代开始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分 析地理问题。195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开始在加里 逊主持下开设第一个应用数理统计研究班,培养出贝里、 哈维、哈格特等计量地理人才。1963年伯顿提出“计量 革命”口号。60年代初这一趋势推向欧洲和全球。计量革 命的实质是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运用模型和模拟,使地 理学的理论精确化、计算快速化,由定性走向定量。 (3) 地理学的理论更新和新学科的诞生:比如地理预报、 应用性的地理分科:应用地貌学、应用景观学、工程地理 学、环境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等逐步成熟。 拓宽了地理学的应用阵地。
法国: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早期代表(创始人?) 维达尔· 白兰士、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 马东——自然地理学
美国:
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说 巴罗斯——人类生态学 苏尔——文化景观学
英国:
奇泽姆——商业地理学 斯坦普——土地利用调查原理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2)西方欧美两分法 :70年代后在我国流行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3) 实用两分法
理论地理学
应用地理学 普通地理学
地理学
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
地质学 地貌学 土壤学
植物地理学 水文地理学 动物地理学
地理学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环境科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环境科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中丹学院简介中丹学院(Sino-Danish Colleg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11年9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担着中丹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re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简称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

中丹学院遵循中丹两国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中丹相关协议,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结合、院所融合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深入合作,探索培养高新技术学科领域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模式。

2019年中丹学院拟在水与环境项目(环境科学专业)、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项目(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组学项目(基因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纳米科学与技术项目(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化学与生物化学工程项目(生物化工/化学工程专业)、创新管理项目(创新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项目(行政管理专业)等学科招收中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0名(含推荐免试生(不接收专项计划的考生))。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838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晓蓉编著,1993。

《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戴树桂,2006年10月。

841生态学1.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42土壤学1、黄昌勇主编.土壤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黄昌勇、徐建明主编.土壤学(第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51微生物学1.闵航主编微生物学(第一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2.张利平主编微生物学(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 科学出版社, 2012.835自然地理学1. 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读书报告 地理学思想史

读书报告 地理学思想史

5
第三篇现代时期(1945—1972)共分为三章, 介绍了二次大战以后的最近三十年来地理学的新 动向。作者把这个时期成为地理学的革命时期。 这一篇中,詹姆斯阐明了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空 间的范式,探索了区域一词的含义、区域分析的 方法、区域类型与级别,阐明了通论和区域地理、 描述与解释的关系,论述了六十年代以来解释学 派的论点和计量革命的意义。另外,作者还专门 介绍了现代地理学中所采用的新的观察与分析方 法。
8
3、地理学思想史指要—杰弗里· 马丁《所有可能 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评介。 作者:叶超,蔡运龙。 主要内容:(1)地理学与地理思想史 地理学思 想史是地理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 说是地理学史的精华,它渗透并体现在地理学史 的发展过程中。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对地理学至 关重要,它是了解地理学内容和理解地理学性质 的必然路径。通过了解地理学思想史,我们可以 把握地理学的关键并抓住它的突出特点。
12
二是近代地理学阶段---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以洪堡《宇宙》——自然地理学、李特尔《地学 通论》——人文地理学、 李希霍芬:用综合的观 点研究自然界、 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理研究为主 要代表,标志着综合自然地理学萌芽时期。 三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20世纪四十年代理论 体系的形成,主要以并列斯尼克《普通地理学原 理》 、伊萨钦科《自然地理学原理》为主。
作者:宋长青,冷疏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会地球科学部,北京 100085 ) 文章主要论述了地理学的学科战略地位、地理学 的发展概况、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自然地 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
15
文章摘要主要谈到面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 世界性科学问题,地理学家根据学科特点和领域优势,抓 住机遇、迎接挑战。 目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 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求人 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地理 学以“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的研究思路贯穿始终。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以及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实 验测试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当今地理学的研 究在空间尺度上同时向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扩展,模型研 究不断科学化,已具备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总体上,表 现为部门地理研究深化,区域综合研究加强。长期以来, 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表自然过程研究、 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 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

2.地理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三种环境在地域和结构上相互重叠、联系,构成统一整体的地理环境系统。

3.自然环境的分类:根据人类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也称自然综合体/景观):是由地球表层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是地球表层的大气、水、岩石、生物以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

5.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

6.“三三原则”:7.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中国学者创立和命名的学科 。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前苏联 A. R. 伊萨钦科来中国讲学,系统介绍了有关地理壳、自然区划和景观学的进展 ,这个讲学的进修班在林超教授领导下经集体讨论 确定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名称)。

8.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9.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近代地理学到了19世纪后半期,这个时期被称为“科学之母”的地理学除已分化为自然和人文两大学科以外,自然地理学又发生更进一步的分化。

“博杂派”——人文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代表人物:拉采尔、赫特纳“宇宙派”——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 代表人物:李希霍芬、道库恰耶夫李希霍芬:用综合的观点研究自然界,试图复活地球表面整体性的概念提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

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地表形成过程,对地貌进行形成过程分类,研究了土壤形成因素及其类型。

● 《中国》﹝5卷,附地图集2卷﹞一书,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地质基础和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著作,并创立中国黄土风成的理论。

● 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有开创性的研究● 中国各地火成岩作为地层剖面中的一部分加以描述研究层次“三层次” 研究对象 “三分支”研究领域“三重性” 理论 应用 区域 综合理论研究 综合应用研究 综合区域研究部门理论研究部门应用研究 部门区域研究综合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 综合经济地理学 综合人文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人文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现代地理学道库恰耶夫:代表作《论自然带学说》创立了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概念,认为地表的一切自然组成成分都是密切地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并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断发展着开创了自然地带学说。

强调了为论证自然地理综合体而建立一门特殊科学的必然性。

10.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物质组成、能量组成、要素组成)P271.物质组成(1)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元素组成大气:氮(78.09%)、氧(20.95%)、氩(0.93)、二氧化碳(0.03%),其它元素极微少。

水体:氢和氧(96.5%),其余常量及微量元素(3.5%)。

岩石:氧(46.6%),硅(27.72%,铝、铁、钙、钠、钾、镁六种元素(24%),其余所有元素(2%)。

(2)物质成分: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

(3)物质体系(基本地圈):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2.能量组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潮汐能。

3.要素组成主要包括气候、地貌、水文、植物、动物、土壤。

11.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P29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地表形态是两种主要能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特点是地球其他圈层所不具备的。

两种能源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相互叠加,共同作用,尤其是太阳辐射集中分布,在这里重新转化,引起地表一系列自然地理过程,并支配着整个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动态发展。

2.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陆地表面——固体和气体的界面海洋表面——液体和气体的交界面海洋下界——液体和固体的交界面海洋沿岸带——固、液、气的交界面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无生命物质与生命体相互转化过程维持了地表自然界的永恒发展。

生命的存在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典型的特征。

4.人类聚居的场所自然地理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最为集中的空间。

5.地球表层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沉积岩和粘土矿物,都是地球表层所特有的。

12.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一般特性P301)分层性---最普遍的特性:分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最普遍的结构特性。

任何一个自然综合体都是由不同高度层次的物质成分所组成。

2)交织性---个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组成成分相互重叠、相互渗透,彼此交织为一整体。

其中每一个基本组成成分都以自己的物质加入到所有其他组成成分之中。

3)集中性:海陆表面是各圈层相互直接接触的部分,各种物质成分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在这里最为显著,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最为集中。

4)综合性:最鲜明的体现是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在综合体的组成和功能上,都体现其综合性。

5)差异性:小从翻越一座高山或从海岸往内陆跨越一定距离,大到从赤道穿越极地,自然综合体地域差异明显。

6)多级性:规律:等级越高,重复性越小,水平范围和垂直厚度越大,反之,则相反。

13.系统基本分类---功能类型:P351.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通。

2.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和流通,没有物质的交换。

3.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不发生任何联系和作用14.海洋潮汐对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影响P42a.对地球自转具有阻碍作用---这实质是潮汐的摩擦效应b.对生物的演化具有促进作用;c.具有巨大的能量。

15.地球运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影响P47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表过程具有了昼夜节奏。

地表热量平衡发生不同。

地球绕地轴自转这一事实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使自然地理环境中空间和时间的确定成为可能。

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发生向右偏转的效应,在南半球情况相反。

由于地球自转,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是造成地质时期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原因之一。

地球所具有的两极稍平,赤道凸出的椭球体形状,也是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使地球转动能发生变化。

如地震,海啸和严重的天气现象。

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五带和天文四季的形成16.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三个阶段及特点P53①自然综合体学说阶段,其特点是从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经过长期不休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自然地理综合整体,系统中任何一种的成分或环节的变化,都将影响到其它成分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化。

●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进一步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的干旱效应、暴雨效应→土壤贫瘠化和次生植被的变化→最终产生自然环境的整体恶化。

②地理系统学说阶段,特点是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整体性;作为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系统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即整体效应。

●要素之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

③耗散结构理论阶段,特点是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的开放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系统的整体性。

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混沌状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地理耗散结构。

它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可以吸收外界环境的一般性涨落。

其结构水平愈高,涨落回归能力即保持系统稳定的能力就愈强。

但发生巨涨落时,这一结构将崩溃或解体,并形成新的耗散结构形式。

17.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P56---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

一、大气循环✧大气环流最显著的作用在于传输大气中所含的各种物质元素和贮存的热能,不断对地表的热量和水分的空间分配进行调节,从而形成各种气候、促使天气发生变化。

✧大气环流在输运物质与能量上作用很大。

如在赤道上发生的环流圈,平均每秒流动2×108吨空气,因此他也不断地改变着自然地理系统中能量、物质、水分和其他物质的分配。

✧大气圈与其它圈层的循环—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其它圈层的水体可以通过蒸腾和蒸发进入大气层中。

据计算,每年约有52km3的水量进入大气层。

✧大气环流积极搬运地表松散的物质。

岩石圈进入大气圈的物质主要是尘埃(通过风力、火山爆发和燃烧)。

据估算全球每年有50座左右的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排放数百万吨的尘埃和火山灰等。

✧大气环流塑造地表形态,可作为地貌形成的外力条件之一。

二、水分循环它对全球性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起着重大作用。

它是岩石圈风化壳产生机械输运作用、促使地表各种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动因;它是陆地上雕塑各种地貌形态、形成各种水域的重要机制;它是维持生物生命活动、形成地表生态系统中水胶体系的基本条件,是沟通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联系的纽带。

三、地质循环✧在自然地理系统中,岩石圈的内部以及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

✧地质循环是在一定的能流驱使下进行的,比较明显易于观察到的动因是地表水循环。

而深层次的原因有地球内能。

✧地质循环的全过程实际蕴含着太阳能与地球内能的一系列转化及其相应的四种作用过程:风化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

四、生物循环生物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含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生物作为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一个联系环节,二是实现了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互相转化,是生物循环的最本质体现。

生物循环对于能量的贮存和消耗,对于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累,对于碳循环、氮循环、氧循环和其他有关成分的循环等具有明显的作用。

18.辐射干燥指数(创立者:格里哥里耶夫、布迪科)P66r辐射干燥指数L R A )( A :辐射干燥指数;R :年辐射平衡;L :蒸发潜热; r :年降水总量。

两层含义:(1)辐射平衡值与蒸发年降水量所消耗的热量之比;(2)蒸发力(R/L )与降水量r 之比。

⏹ 湿润地区,A 值小;干旱地区,A 则大。

⏹ R/Lr 值:冻原:<0.35;森林:0.35-1.1;草原:1.1-2.3;半荒漠:2.3-3.4;荒漠:>3.4. 格里高里耶夫和布迪科把辐射平衡与辐射干燥指数结合起来,发现了全球水平地带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地带的周期律。

19.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方向性---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P69一、岩石圈发展的方向性1) 岩石的演化。

单一的火成岩→种类繁多的岩石 沉积岩层的出现标志着岩石圈发展到高级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