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末复习综合题集锦(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综合题资料(一)
(考点:湿地的形成、湿地的功能)2021年寒假,潍坊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贵州省西部的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研学小组提前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整理如下∶
区域位置(∶
气候特征∶湖区冬季较暖、时间长,春秋相连无夏,多年平均降雨量951mm。

地形地质∶该地区石灰岩广泛发育,草海原先为古河流,15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该地形成断陷盆地,后积水成湖(下图示意草海形成过程)。

湖区概况∶草海水域面积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米,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

湖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1)研学小组针对前期搜集的资料,展开了有关草海形成过程的讨论。

简述草海的形成过程。

(2)研学小组达到草海后发现,湖水清澈,可观察到大量水生植物密布"海底",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水下草原"景观。

小组成员拍摄了两张草海景观照片(下图)。

分析草海形成"水下草原"的自然条件。

(3)考察结束后,研学小组对湖区的地形、气候、生物、水文和土壤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进行
整体性分析。

请从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一作答。

问题①说明草海被称为"生物基因库"的原因。

问题①分析草海成为众多鸟类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由于地壳运动,古草海四周断块不断上升,该地相对下陷,形成断陷盆地;石灰岩广泛发育,流水侵蚀形成落水洞①落水洞周围受流水不断侵蚀形成裂隙。

裂隙进一步扩大,岩石崩落堵塞落水洞;该地降水量较大,河流发育,经地表汇水,积水成湖。

(2)湖水较浅,为水草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水水质清澈,透光性强,利于水草生长;鸟类及水生动物繁多,排泄的粪便为水草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3)问题①①说明草海被称为"生物基因库"的原因。

湖中水草覆盖率高,水生植物丰富①水生植物为底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水生动物丰富;气候适宜,动、植物食源丰富,鸟类繁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问题①①说明草海成为众多鸟类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湿地面积大,为鸟类越冬和迁徙中转提供广阔空间①湿地水草繁茂。

水生生物量大,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该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温暖而长,利于鸟类越冬。

(考点:自然资源的服务功能:冰川)冰川是冰冻圈重要的组成要素,不仅被视作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而且对其周边区域自然和人类系统产生深刻影响。

冰川服务价值即人类直接或间接从冰川中获得的所有产品或惠益,如冰川水力发电价值为将冰川融水折算为山区水库的库容总量,根据当年水力发电价格计算冰川水力发电的货币价值。

其价值受物价波动和冰川规模影响较大。

祁连山冰川面积大,冰川服务价值显著,甲图示意冰川服务的形成过程及其价值评估体系框架;乙图示意1956-2010年祁连山各市(自治州)冰川服务价值变化。

(1)与其他服务价值相比,据研究祁连山冰川气候调节服务价值最大,说明其气候调节价值的形成机制。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指出祁连山西部地区1956-2010年冰川服务价值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为更好发挥祁连山山区冰川服务价值,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1)(冰川为固态水资源,具有较高反射率)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2)特点:西部小幅上升。

原因:西部地区海拔高、冰川面积大,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退缩率较低,对价值影响小;而1956—2010年物价上涨,弥补了冰川退缩带来的影响,冰川服务价值小幅上升。

(3)减少碳排放(减少人类直接破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缓冰川退缩,保障冰川支持服务功能价值和调节服务功能价值;提高祁连山区域内径流利用率,提升冰川供给服务功能价值;开展旅游、科研等活动,提升冰川文化服务功能价值。

(考点:流域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7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我国云南河段。

自1993年至今,该流域已建成11个大、中型水电站,支流小水电站众多,且未来对该流域进行梯级开发的力度会持续增大。

图所示研究区为澜沧江干流开发力度最大的河段,已经建成9个梯级电站。

在梯级电站建设过程中,该研究区内澜沧江干流河段鱼类生物量及种群数均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急流、浅滩型鱼类比例下降显著,缓流、静水型鱼类生物量大幅增加。

图示意该研究区干流不同河段鱼类种数时空变化。

(1)下图示意不同时段研究区干流鱼类物种变化,据图描述1990年以来研究区干流鱼类种数的变化特征。

(2)从生态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梯级开发后图示区域缓流、静水型鱼类生物量大幅增加的原因。

(3)为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专家提出未来澜沧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两点建议∶一是拆除支流的部分水电站,二是将干流作为水电开发重点。

说明建议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1) 变化特征;鱼类种数下降;本地鱼类种数减少,外来鱼类种数增加;整体来看,越往下游,鱼类种数减少越多。

(2)梯级开发后;水库面积增大(或河流流速变缓/缓流河段增多),缓流、静水生境面积增大;缓流、静水环境利于营养物质的沉降、富集,浮游生物(或饵料)丰富。

(3)支流水电站规模小,拆除后对水电(或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拆除部分支流水电站,可恢复鱼类栖息环境,有利于对本地鱼类的保护;将干流开发作为重点,可大幅提高水能开发的规模和效益。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盐碱地的治理、我国粮食安全)盐碱化2013年,中科院、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开始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该项目针对环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万亩盐碱荒地,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制约粮食生产的问题,重点突破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并在当地建立粮食增产示范区。

到2020年,全国18亿亩耕地的粮食增产总量目标为1000亿斤,“渤海粮仓”涵盖的50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36,但增产粮食却占总量的1/10。

这一计划成为我国农业史上的奇迹。

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是挖掘排水渠,通过井灌的方式将盐淋洗掉;后来引进荷兰暗管排水系统,但是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且维护成本较高,推广范围不大。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所采用种植盐生的植物能够在盐分循环中起作用,把盐分吸收后并移走,将盐碱地的盐碱度降低。

盐生植物因含盐,加上营养丰富,是很好的饲料添加物(下图)。

该技术若能普及对环渤海地区成为全国粮食战略接替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盐生植物改良实验过程
(1)分析“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的有利土地资源条件。

(2)相较于传统治理盐碱化的措施,指出利用盐生植物治理盐碱化的优点。

(3)分析通过种植盐生植物治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适合机械化耕作;有大面积的盐碱荒地为后备耕地资源,为耕地面积的扩大提供了保障。

(2)工程量小;耗水量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通过生物固氮提高土壤肥力。

(3)改良土壤,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实现粮食稳产保育;利用盐生植物饲养牲畜,提高畜牧业产量和质量,缓解农牧争地矛盾;盐生植物营养价值高,增加蔬菜种类。

(考点:都市圈,产业,城市间协同发展)材料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层级结构,与城市群一体化相比,都市圈更接近于同城化联系的通勤生活圈。

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共有六大都市圈,分别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

材料二: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八个城市产业各有亮点,互补性强,既有以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又有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

材料三:下图为长三角都市圈区域图和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图。

(1)写出苏锡常都市圈相对于其他都市圈的差异。

(2)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差异,并分析原因。

(3)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分析南京都市圈中的南京、马鞍山、淮安三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1)没有明确的中心城市;绝大部分融入上海都市圈;范围较小、通勤距离短;GDP 产值较大。

(2)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一、二产业明显偏低;上海作为中心城市,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上海以研发设计、营销为主;周边城市接受了上海制造业的溢出和转移,周边城市以制造业为主。

(3)南京: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为主;马鞍山:以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淮安: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考点:产业集聚,城市群,一带一路的影响)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材料二:“湾区”指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

2017年国家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该城市群覆盖图(图II)中9个城市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下表是该城市群与世界三大湾区相关资料。

陆地面积
指标
人口数量万人
(km2)
粤港澳大湾区415006140
东京湾区135563570
纽约湾区214811983
旧金山湾区18000840
注: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为世界级三大湾区材料三:广东省积极应用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促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聚,形成许多分工明确的专业镇。

(1)说明专业镇同一产业的相关企业集聚发展的优势。

(2)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优势条件。

(3)从地理角度,简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广东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1)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科技创新,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节省运费与能源消耗;便于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2)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陆地面积大,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劳动力充足;国家政策支持;港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潜力大。

(3)利于改善基础设施;利于广东与沿线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发展经济;利于文化交流和对外开放;利于扩大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