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鹤意象
中国历代诗词常见意象之“鹤”、“月”、“柳”浅析
中国历代诗词常见意象之“鹤”、“月”、“柳”浅析一、鹤鹤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历代文人常以鹤为喻,以象征君子与隐士,比附夫妻情笃、父慈子孝以及朋友情深,代表志士的宏大志向与人格追求。
“禽中唯鹤标致高逸”,鹤,因其形貌俊逸,鸣声清丽,舞姿优美,飞举高远,且父慈子孝,雌雄情笃,步行规矩,性情雅致,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被视为吉祥之鸟。
鹤的象征主要有三方面:(一)隐士、君子鹤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即象征隐士、君子。
如《后汉书·杨震列传》载有杨赐上灵帝书云:“惟陛下慎经典之诫,图变复之道,斥远俊巧之臣,速征鹤鸣士。
”“鹤鸣之士”,即指隐逸高士、贤德君子,承袭的是《周易》、《诗经》“鹤鸣”之观念渊源。
在唐诗中,以鹤象征隐士、君子的诗句更是俯拾皆是:“黄鹤佐丹风,不能群白鹏。
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沈侄期《黄鹤》),“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李白《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长愁忽作鹤飞去,一片孤云何处寻”(李益《赠毛仙翁》),“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司空曙《送僧无言归山》)。
(二)诚信、情义作为鹤原型意象所承载的情感内核,同样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的鹤意象所继承与发展。
在鹤意象中融入夫妻情义的文化内涵,在魏晋南北朝诗人中屡见不鲜,如曹植、何晏、简文帝、鲍照、庆信等均有此类题材的诗作。
庆信《鹤赞并序》描写一对雌雄白鹤双双被擒后,“相顾哀鸣,肝心寸断”、“孤雄先绝,蠕妻向影”的感人情景;鲍照《代别鹤操》描写一对鹤本来过着“幽客时结侣,提携进三山”的夫妻恩爱生活,却惨遭“海上悲风急,三山多云雾”的突变而分离失散的悲苦境遇。
这些诗文,不管是在写鹤,还是在写人,无不在鹤意象中渗入了关于“情义”的情思。
(三)被囚者随着历史的演进与文学的发展,鹤意象的文化内涵得到了不断的引申与拓展。
历代文人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捕捉鹤意象并加以演绎,发掘出了更加纷繁复杂的意象内蕴。
鹤的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鹤”的意象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鹤,属鸟之涉禽类,形似鹭,嘴长而坚直,色绿,头顶赤色,全身纯白,也有灰色苍色的。
下颚、两翼末端或尾部多果断色,足长,胫骨披鳞,色青绿。
高三、四尺,形貌潇洒,繁殖于黑龙江等处,夏季北归,冬季南去,以小鱼、昆虫及谷类等为食。
中国古代的人很早便注意对鹤的研究,特别是它的叫声,《诗经》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描绘。
很多详尽,也很有参价值。
由于鹤形貌出众,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又因鹤舞姿态美妙,所以古时王公贵胄和文人雅士很爱养鹤以供玩赏。
最早记载养鹤的事要属《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晋羊祜镇荆州时,尝取泽中野鹤,教之以舞,娱乐宾客。
至如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所诛,临死时犹"顾左右而叹曰:'今日欲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
'"可见其爱鹤心切。
至于文人雅士以鹤为题材的作品,如白居易《池鹤》、杜牧《别鹤》、苏轼《鹤叹》等,更多不胜数。
鹤在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
一、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为了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广五行记》记载,隋炀帝要组织仪仗队,于是下令征课各县羽毛,用来制造侍卫穿的氅衣。
百姓为了应付课税,只好捕捉禽鸟,拔取羽毛。
在乌程,有鹤身于百尺高的树上,人们要把树砍下来,鹤怕幼子受到伤害,于是自动用咀衔下身上的羽毛,投在地上。
鹤的出现,有时是由于孝行所致。
《晋书·吴隐之传》记述吴隐之丧父时,痛哭流涕,路过的人也是感动得落下泪来。
后来母亲去世,隐之更是悲伤不已,正当号泣的时候,忽然有双鹤鸣叫,时人都认为是孝行所感致,《晋书·陶侃传》亦载有此类故事,而且还多了一种色彩。
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鹤”意象研究
响 . “ 年 益 寿 。 化 登 仙 ” 宗 旨迎 合 文 人 们 在 乱 世 中求 得 安 其 延 羽 的 逸 的思 想 . 让他 们 对 仙 境 无 比 向往 。而 鹤 自身 “ 洁净 、 贵 、 雅 ” 高 典 的特 性 完 全 吻 合 了人 们 心 中对 仙 物 的 定 义 , 人 们 断 定 这 种 仙 鸟 文 能实 现 自 己心 中求 得 安 宁 和 幸福 的愿 望 。 用 仙 鹤来 比喻 自身 的 故 纯 洁 的 作 品 开 始 出 现 , 以代 表 作 者 高 尚 的追 求 , 托 逃 离 黑 暗 用 寄
“ 太 息 而 祗 惧兮 , 吞声 而 不 扬 。伤 本规 之 违 忤 , 离 群而 独 处 。 共 抑 怅 恒 窜 伏 以穷 柄 , 哀 鸣 而 戢 羽 。冀 大 纲 之 难结 , 独 得奋 翅 而 远 游 。聆 文 献 隐 仙 道教
中图 分 类 号 : 9 1 2 2
文 謦 导 ・ 唁研觉 谚
魏晋 南北朝诗 歌 中的“ 意 象研究 鹤”
梁 字 峰
( 南 师 范 大 学 , 东佛 山 5 8 2 ) 华 广 2 2 5
摘要 : , 鹤 因其 外表 上 的 特 殊— — 嘴 长 、 长 、 长 . 之 头 顸 腿 身 加 “ 冠 ” 除 翼 尖 外全 身 羽 毛 洁 白如 雪 . 且 飞 行 姿 态 飘 选— — 切 红 , 而
题 ” 也 就 是 生 死 主 题 、 仙 主 题 和 隐 逸 主 题 。 而“ ” 象 则 成 为 。 游 鹤 意
了文 人 们 创 作 隐 逸 主 题 选用 的对 象 。 发 其 摆脱 尘 世 烦 恼 的 隐逸 抒
显 出超 于 凡 物 的高 贵 : 纤 细 修 长 的体 态 更 是 使 人 为 它 的 优 雅 所 其
中国古代文学中鹤意象的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鹤意象的解析中国古代诗歌中,鹤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图案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它多次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从不同领域赋予它不同的寓意。
《诗经》中有鹤篇和江陵篇,其中《鹤鸣篇》总结了鹤的象征寓意,即鹤作为和谐祥和的象征;《江陵篇》的形象表达可以说明鹤作为远方之旅的象征,可以带领人们远行到幸福的边远之地。
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其他的鹤意象,如《诗经》中的“鸣鸿声声”,表达了贤良和恩义的象征;《楚辞》和《史记》中的鹤,则被用作卓越和英勇的象征;《墨子》和《孟子》中的鹤,则被用作哲理的象征。
无论是《诗经》中的“鹤鸣篇”,还是《楚辞》中的“鹤鸣歌”,鹤都是和谐祥和的象征,表达了一个梦想的天堂的景象,即飞翔的鹤符号着和谐祥和,献身奋斗的可以获得自由。
因此,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鹤象征着一种理想,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梦想实现的理想。
此外,鹤也被当作象征贤良和恩义的象征,在《诗经鹤鸣篇》中,作者把鹤的声音比作神的声音,表明鹤作为慈祥的象征,象征神的慈悲。
《楚辞鹤鸣之歌》中,鹤被描绘为一只被抚摸的鹤,可以预示贤良恩德,互助建设。
另外,《史记项羽本纪》、《古诗王之涣》中都把鹤比喻为勇猛和卓越,暗示人们要勇敢、卓越,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奋斗。
除了作为和谐祥和、卓越勇猛、贤良恩德的象征,鹤也是中国文学中哲理的象征。
例如,在《墨子自然篇》中,墨子把鹤的叫声比作百川归海的声音,说明人应以大爱父母,把全家的事都交给父母;《孟子尽心篇》中,孟子把鹤的叫声比作谦虚自抑、不奢求高调的声音,说明应该知足常乐、不奢求太多,及早把心中的不切实际的怀抱放弃。
因此,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鹤作为一种哲理的象征,暗示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理想的哲理道理。
鹤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可以作为和谐祥和、卓越勇猛、贤良恩德的象征,还可以作为哲理的象征,暗示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理想的哲理道理。
刘禹锡诗歌中的鹤意象
第10卷第1期Vol. 10,N〇. 1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 2019年3月Mar. ,2019刘禹锡诗歌中的鹤意象郑开蒙(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摘要:鹤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后来的史书和志怪志人小说也记载了关于鹤的传说和故事。
唐 代是养鹤、咏鹤的鼎盛时期,因此《全唐诗》中也有很多与鹤相关的诗。
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 人的诗歌中都多次使用了鹤意象,而刘禹锡诗歌中的鹤意象随着诗人人生境遇的变化而变化。
本文结合刘 禹锡不同时期的生活境遇,分析了诗歌中的鹤意象所反映的诗人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刘禹锡;鹤意象;人生态度文章编号:978 - 7 -80736 - 771 - 0(2019)01 -037 - 03鹤自古就享有高尚节操、清逸脱俗、仙风道骨之美 誉,而鹤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重点 描绘鹤的遗世独立之姿。
后来的《左传》、《史记》和《吕氏春秋》都记载了卫懿公宠鹤的故事。
《水经注》、《搜 神记》等书也记载了仙人控鹤或者夫妻化鹤的传说。
志 人小说《世说新语》中用鹤来比喻人的风骨气度超俗非 凡,也用鹤表达人对自由的追求。
南北朝诗歌中的鹤意 象“最明显的意蕴就是别离和孤单,鹤成了独居和思慕 的象征。
”1唐代是养鹤、咏鹤的鼎盛时期,几乎到了家 家养鹤的地步,因此《全唐诗》中也有很多与鹤相关的 诗。
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诗歌中都 多次使用了鹤意象。
而且唐代文人与鹤的关系有了很 大的变化,“唐诗中开始出现以鹤为‘伴’的吟咏,由于鹤 的高洁品性和生活追求与文人心中的自我有着共通之 处,他们不再把鹤当作纯粹娱乐赏玩的宠物,而是提升 到了生活中侣伴的位置。
”:2]因此,诗人写鹤不仅是状物,也是述己。
比如诗人白居易视自己的鹤如同子女,而且还为自己的鹤写了很多首诗,在鹤死后,白居易还 为它们写了悼亡诗。
白居易的朋友“诗豪”刘禹锡笔下 的“鹤”更是代表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刘禹锡不同 阶段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文学中鹤意象的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鹤意象的解析鹤,古称雁,是一种朴素而古朴的鸟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鹤可以表示很多种不同的意思。
它象征着高贵、智慧和忠诚,它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内容,以及蕴藏的不同的含义和讯息。
首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鹤可以表示忠诚与服从,它可以用来描述某种行为,也可以用来表示某种精神境界。
例如,在《汉乐府》中,有一首名为《忠义》的诗中描述了忠诚心,也把忠诚心象征为鹤:“忠义之鹤,长乐固持”,这句诗说明了忠诚心是像老鹤一样耐心、忠诚和坚强,它能够抵御一切苦难,终身忠贞不移。
此外,在《五代史梁书唐纪》中,鹤也被用来描述忠诚的行为,这里提到的“鹤轩”,指的是爱国先帝的忠心:“奋翅鱼龙,仁心鹤轩”,这句话提到了爱国者的心态他们像鹤一样,以忠诚的心志护卫着家国的和平稳定。
其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鹤也可以表示高贵和威严,它通常用来描述领导者、英雄人物们的气质。
例如:在《离骚》中,诗人把屈原描绘成如鹤般的英雄形象:“鹤立鸡群,猿啼林间”,这句诗把屈原比做了一只鹤,高高地耸立在其中,显示出释放出来的威严气势,令人敬畏。
另外,在《水经注》中,鹤被用来描绘孔子的人格特征,诗中说:“仙风道骨,鹤立复鸣”,这句话说明孔子的个性使他像一只鹤一样古朴而又高贵,蕴藏着智慧和仙风道骨。
第三,鹤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可以代表耐心和长期追求。
比如,在《增广贤文》中,诗人把鹤作为对高洁精神的赞美:“鹤鸣绝壑,高飞秋月”,这句诗把鹤用来表达穿越艰难的力量,以及不断追求和努力的精神。
同样地,在《楚辞思乡》中,诗人也把鹤和耐心和长久的追求联系在一起:“深知思乡愁,鹤唳九皋”,这句诗提到了鹤的号叫声,表明鹤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不灭的思乡之情,有着某种长期坚定的追求力量。
最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鹤也可以代表智慧与博学。
例如,在《诗经大雅蓼莪》中,鹤被用来比喻智者:“百川归海,智者蓼莪。
鹤鸣九皋,学者穷究”,这句诗说明,以智者的品格之鹤的形象来比喻学者,即奔走在知识的海洋里,智慧超越一切。
情思的摇曳——浅析杜甫诗歌中的“鹤”、“鹄”意象
盛, 家境宽裕 . 故 有 放荡 齐赵 、 裘 马 清 狂 的 漫游 壮 举 。 诗人 结 束 漫游之后 。 来 到 都 城 长安 。 为 了借 助 仕 途 这 块 跳 板 实 现 政 治 理 想, 不 惜 耗 费十 年 光 景 艰 难 摸 攀 、 求索 。 但是 , 功 名 犹 如海 市 蜃 楼, 杜 甫最 终 两 手 空 空 。 官俸遥不可及 , 家境 日渐 衰 败 , 杜 甫已 无 固定 经 济 来 源 。 上 引几 句 诗 中 , 杜 甫 以哀 鸣 且 无 归 宿 的鸿 鹄 自比. 并 将 鸿 鹊 与 为 了生 计 而 蝇 营 狗 苟 的 群 雁 对 比 , 不 仅 饱 含 诗 人 深 婉 的忧 乱 伤 时 之 情 , 还 分 明 道 出 自身 经 济状 况 的 困顿 。 三、 种 种情 怀 的抒 发 “ 鹤” 、 “ 鹄” 意象 除 了 反 映 诗 人 在 上 述 两 方 面 的 状 况 外 , 还 折 射 出诗 人 以下 几 种 情 怀 。 1 . 感慨时事。 “ 公 主 歌黄 鹄 , 君 王 指 白 日” ( 《 留花 门》 ) 。 “ 歌 黄鹄 ” 典出《 汉书 ・ 西 域传》 , 指细君公主嫁给乌孙昆莫 , 昆莫 年 老, 言 语 不 通 。公 主 悲 愁 作 歌 日 : “ 居 常 土 兮 内心 伤 , 愿 为 黄鹊 兮归故 乡。 ” 杜 甫 借 此 典 故 指代 唐朝 宁 国公 主 远 嫁 回纥 可 汗之 事 。诗 中充 满 对 大 唐 由 盛世 走 向衰 败 的无 穷 伤 感 。“ 鹳 鹤 追 飞 静, 豺 狼 得 食 喧 。不 眠 忧 战 伐 , 无力正乾坤” ( 《 宿江 边 阁》 ) 。深 夜 时分 , 鹳 鹤静 飞 , 豺狼嚎叫 , 诗人不禁忧乱萦怀 , 竟夕不寐。 2 . 孤苦无拆。 ‘ 愿腾六尺马 , 背若孤征鸿” ( 《 苦 雨 奉 寄 陇西 公兼呈王征士》 ) 。淫 雨 连 绵 , 诗人思念亲友而无法相见 , 唯有 借 幻 想 自我 慰 藉 沙 头 暮 黄 鹤 , 失 侣 亦 哀 号 。( 《 王 阆州 筵 奉 酬 十 舅惜别之作》 ) 诗人与亲人别离之后 , 好 像 孤 苦 的黄 鹤 , 声 调
元末回回诗人丁鹤年笔下“鹤”意象探微
仪》的“斩衰三年”便可见得。而儒
的
进
的社会现实
之间的矛盾使鹤年处于痛苦之
中,只得以“逃禅”度日。 而随着明政权的确立,社会
的逐渐安定,诗人也渐渐看淡了
功名利禄,看破了红尘世俗,内心
转化为一股平静。此时诗人笔下
也常常岀现“鹤”意象,但“垂纶水
槛沙鸥狎,步@柴门野鹤随。”
(《秋素轩为涂以谅赋》),此时的
夂学教育 |2019%11
为史仲鱼赋》),归隐之处猿鹤齐
现,足以见得其地之荒凉(神秘幽
静。鸣鹤”类共3处「弹琴夜和 鸣皋鹤”(《寄铉宗鼎》),《诗》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作者多
于夜晚听鹤鸣,月下鹤鸣,萧瑟凄
凉,孤独寂寞,营造了一种悲剧的
氛围=6「驾鹤”类共2处「'鹤驾三 朝白玉台”(《自咏十律》其五),仙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元明诗歌 丁鹤年鹤意象
说起回回诗人丁鹤年与“鹤”的渊源,要从其名字说起6*7鹤年",名字中自 有一“鹤”字6元末明初诗人,是占籍武昌的色目人6
丁鹤年(1335-1424),岀生在元朝皇封贵族家庭,世代精通回汉医学和养生 学,其祖父曷老丁以“善药食(药膳)、长乐饮(保健药汤)”而闻名于大都6 丁鹤年 承家风。深得回汉医药之精髓,养生之真谛6其名字内,含《淮南子•说林:T鹤寿百 岁,以极其游”的意思,又有“松鹤延年”之意6鹤年本人得享九十高龄,在中国古 代,是罕见的“鹤年”长寿了 6
到, 有同栖鹤一双”(《海巢》),
是“泊然无意于仕进”而“邈不与
世接”(“凡幽忧愤闷(悲哀痛苦之
情,一于诗焉”=(戴良《丁鹤年先
诗 》)此时诗人的
极的,是在无望中的逃避。丁鹤年
的思想深处是儒家的,陈垣先生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鹤意象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鹤意象唐代是诗歌的大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借诗词来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内心的感情,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表意和表象,我们也经常把它称之为意象,纵观唐朝出现较多的就是“琴鹤”这一意象,古人一直认为鹤是高雅之物,可通仙意可通琴音,经常在有琴声的时候发现鹤在天空飞舞,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以琴声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更是常常以琴做伴,所以常常有诗人借用“琴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超脱情怀与向往。
自古以来诗人的作品就一直有“琴鹤”的出现,这一现象的突出展示是在唐代。
在诗歌大量繁荣的情况下,“琴鹤”的身影更是变得多了起来,那么唐朝这种特殊的“琴鹤”意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琴鹤”其实是诗歌中常见的意向,最早的可从《诗经》或者《周易》找到它们的身影。
它最初有两个含义,第一是代表退居在外的贤人,第二是表达心中有着高远的志向的仙人。
唐代的人之所以热衷于“琴鹤”这一印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首先是因为唐朝的人认为鹤是一种有仙气的禽类,它通灵性,懂音律,擅长跳舞。
有资料记载,有一位琴师,他在弹琴的时候使得院子里的鹤翩翩起舞,由此我们可以感到琴师琴艺谊高超以及鹤与琴声相融合的协调,鹤仿佛是琴师的知音一般又宛如是一名善于翩翩起舞的曼妙女子。
而唐代诗人为什么对这一现象情有独钟呢,其实离不开他的社会大背景,尤其是在中唐以后“琴鹤”的意用比初唐更为丰富,在他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含义。
这其实也正表达了唐代诗人对仙人的执着追求与志从高远以及唐朝诗词文明的开放性。
“琴鹤”的内涵其实最明显的就是赞美了,唐朝琴师的高超技艺以及世人的志存高远。
唐朝也有很多记载琴师抚琴弄技时的盛况场面,比如说李宗盛赞叹李楚的琴艺的一首诗。
在他的眼中,这位琴师不单单是简单弹奏了一首曲子,实际上更是将大自然的点点滴滴,显得惟妙惟肖,更不可忽视的是琴师特有的弹琴的手法。
另一个内涵就是“琴鹤”他本身较为深刻的寓意,在上一段已经说过“琴鹤”向来表示的是有高洁品德的,志士能人或者说隐居的贤人所以说有很多诗人借这一意向来表达自己志向的高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退居朝野的能人异士表达自己的清雅脱俗而享受田园生活,所以用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鹤在诗歌中的意象
鹤在诗歌中的意象
1、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2、离别在南北朝的诗文中,诗人常常以别鹤来比喻夫妇离另的悲哀,其中大部分是写深闺女子对客居它方的爱人的思念。
3、神仙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关于鹤的出生也有种种神话传说,例如影生、声交而孕、胎生等,加上古代人相信鹤的形象于是被神化了。
4、君子由于鹤的形态是长颈、竦身、顶赤、身白,给予人一种清高的感觉,所以鹤很早就被人认为是有德行的禽鸟。
5、大志鹤能够在广袤的空间飞翔,中国古代神仙故事中的鹤便可以在超越俗世的时间和空间往来《相鹤经》说鹤"飞则一举千里",这种特殊的飞翔能力,往往用来比喻有大志。
6、隐逸鹤喜欢栖息在涤尽繁器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有隐逸的象征。
7、报恩中国文学里常有对鹤知恩图报的描述。
秋词中鹤的特点
秋词中鹤的特点
《秋词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其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句诗描绘了一只白鹤冲上云霄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鹤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洁:白鹤通常被视为高雅、纯洁的象征,它在晴空之上翱翔,远离尘世的污浊,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气质。
2. 自由:白鹤在空中自由翱翔,不受任何拘束,这种自由自在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3. 冲入云霄:“排云上”三个字表现出白鹤一飞冲天、冲入云霄的气势,展现了一种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神。
4. 引领:白鹤在诗中被描绘为引领诗情到碧霄的角色,它的出现激发了诗人的诗情,使其能够超脱于秋天的萧瑟,感受到一种高远、豁达的意境。
总的来说,诗中的鹤象征着高洁、自由、向上和引领,通过对鹤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秋天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高远境界的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对《秋词》中鹤的特点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它可以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秋词中鹤的意象
秋词中鹤的意象
《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这只鹤是顽强的冲破了秋的氛围,使这首诗别开生面。
这只鹤不仅仅是一种意境不如说是一种意气奋发。
是顽强不屈的意志,奋斗精神的体现。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诗情到碧霄”的哲音,把春秋笔法的‘bi’音,演化为‘春秋诗情’,文人之笔意,可以凌云到‘碧霄’,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天下大同的仁人君子的治国理想上。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便”音,所蕴涵的深意,似乎在说明白‘变革’的易理,只有不断与时偕行地变革社会积弊,才能救民于水火之中,好个‘声声之谓易’。
这首诗作,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闲云野鹤意境诗句
闲云野鹤意境诗句闲云野鹤,是古代诗人用来形容宁静自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种意境不仅仅存在于诗歌中,也是古代文人墨客们追求的境界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闲云野鹤往往代表着高山流水、山水田园的诗意,是一种追求宁静、自由、超然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一些关于闲云野鹤意境的诗句:1. 清晨浅雾起,野鹤翩翩飞。
静谧山水间,闲云轻舞归。
2. 烟波浩渺处,闲云自在飘。
野鹤翩翩舞,境界无边妙。
3. 白云无尽时,闲鹤独沉思。
高山如画图,自由心自由。
4. 清风拂面来,闲云舒然放。
一片野鹤飞,心灵自由放。
5. 飘飘闲云去,野鹤展翅飞。
心境安然处,世外有诗意。
这些诗句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闲云野鹤意境的美好景象和人们追求自由宁静的心境。
闲云和野鹤在诗中常常代表了追求自由与超脱尘世的心灵境界,同时也是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学的抒发。
在悠闲的行云和自由的野鹤中,诗人们寄托了对理想世界和内心境界的向往。
尽管诗歌是表达闲云野鹤意境的常见方式,但实际上,这种境界的描绘不仅限于诗歌形式。
在古代文人雅士的书画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闲云野鹤的描绘。
他们通过山水画和纸上作品,在纸上再现了他们眼中的闲云野鹤意境。
这些作品常常以山水画的形式呈现,结合山川流水、宁静村落、独立野鹤等元素,将自然景物与内心境界相结合,为观者呈现出浓厚的闲云野鹤情怀。
闲云野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意象,代表了人们追求心灵自由、追求超脱尘世纷扰的精神追求。
无论是在诗歌中还是山水画中,闲云野鹤的形象都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闲云野鹤作为一种意境,一种追求,一种自由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独具魅力。
总之,闲云野鹤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描绘宁静自由、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们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内心自由的向往。
这种意境不仅存在于诗歌中,也可以通过山水画等方式来表现。
闲云野鹤既是一种审美情趣,也是一种追求境界的人文精神,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中鹤意象的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鹤意象的解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鹤意象,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动物,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在古代,鹤也是一种装饰,象征着命运、荣耀、奇迹和灵性的力量。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鹤意象,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思考。
首先,鹤是自由的象征,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
古代帝王们经常贴上鹤的图案来表达他们对自由和自我意识的至高无上的尊重。
在古代中国文学中,鹤也具有自由的象征意义。
《白蛇传》中,元仙把白娘子变成白鹤,表达了白娘子被元仙困在山中的解放。
另外,《西游记》中,孙悟空登上了鹤凤双飞,表达了他的生命是完全自由的。
其次,鹤是一种象征智慧的动物。
据传说,古代的智慧者们习惯在夜晚在山上放鹤,让鹤的叫声来激发他们的智慧。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鹤还被用来象征智慧和智慧。
在《聊斋志异》中,张若虚把鹤当做教训智慧,以此激励他的学生。
此外,《梦溪笔谈》中的张择端也钦佩鹤的智慧,作为一个才智兼备的人,他将鹤作为智慧的象征。
第三,鹤是一种象征平安和喜悦的动物。
古代的文学家们把鹤的叫声看作是一种预兆,表明生活将会是平安的,而且还有喜庆的景象即将出现。
在《梦溪笔谈》中,张择端描述了他在夜里听到鹤叫时,感到心里有一种欢乐,祝福他生活平安、快乐。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乘坐鹤凤双飞去找到智慧,这也表明了鹤的意象中蕴含着平安和喜悦的含义。
最后,鹤是一种象征希望和归宿的动物。
古代的文学家们把鹤当做希望的象征,把它作为一种预期,表明希望最终会被实现。
在《梦溪笔谈》中,张择端赞叹鹤的声音,它象征着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此外,《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被鹤牵引回到一起,以此来表达了他们重逢的希望。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文学中鹤的意象是非常丰富的,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文化象征和历史传统,蕴含着自由、智慧、平安和希望的含义。
它们不仅是古代文学作品象征意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可以丰富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我们对于自由、智慧、平安和希望的追求。
古典诗歌中的鹤意象
古典诗歌中的鹤意象鹤最早出现在《周易》和《诗经》等典籍中。
《周易·中孚·九二》有“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爻辞,《诗经·小雅》中有《鹤鸣》篇。
据历代的经学家们说,无论是《周易》还是《鹤鸣》,都具有很强烈的道德或政治上的象征意义。
“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是用鹤鸣子和来象征修诚则物应,我有好爵,与物散之,那么,物亦以善应。
所以,这段爻辞是讲拟议之道的。
至于《鹤鸣》,《诗序》说:“鹤鸣,诲宣王也。
”郑笺引申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
”越到后代,就说得越详细,朱熹将此篇的每句话都视作是别有寓意的。
现在看来,这种道德政治索解并不一定符合作者的原意;退一步说,就算他们都说对了,鹤鸣所具有的进谏求贤的政治意义也对后世、尤其是对诗歌创作影响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有关鹤的典故中,对后世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系统。
第一是历史记载。
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狄人伐卫。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由此段历史,鹤具有了权贵之宠物的象征寓意。
第二是仙话传说。
仙话中有关鹤的记载很多,但影响最大的当数《列仙传》中王子乔乘鹤来缑氏山与人相会之记载与《搜神后记》卷一中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
从此,鹤成为仙人的乘骑和学道成仙的标志。
这一系统的传说对诗歌的影响最大。
它与历史记载相配合,又使鹤产生了一种极为矛盾的两种性,即:它既是神界之仙物,又是权贵之宠物,雅与俗的品性溶为一体。
许多诗人利用鹤的这一双重象征来表达各式各样复杂的感情。
如南朝时,吴均的《主人池前鹤》就道出了有才能的文士作为贵族幕僚时的矛盾心情:“稻梁惠既重,华池遇也深。
怀恩未能去,未无江海心。
”稻梁之惠、华池之遇、怀恩之情与江海之志之间如何抉择?这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普遍都会碰上的一个难题。
白居易在《感鹤》中曾经为某些鹤的变质而生发过沉重的感喟,并表示了深深的愤慨:原本“贞姿之耿介”的鹤,“一兴嗜欲念”,就“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变得丑态百出:“不惟怀稻梁,兼也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也狎乌鸢。
《诗经 鹤鸣》中的形象
《诗经·鹤鸣》是一首描绘鹤鸣于九皋的诗歌,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比喻。
在这首诗中,鹤的形象被用来象征贤人或者有才华的人,它的鸣叫声清脆悦耳,传遍了四野,象征着贤人的才华和品德被世人所共知和赞誉。
诗中的形象还包括了鱼潜在渊,或在于渚,这些形象描绘了鱼儿在深渊中游动,或在小洲上嬉戏,它们的存在和活动与鹤的鸣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鹤的独特性和非凡之处。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乐彼之园,有树檀,其下维萚。
这里描述了一个园林中的景象,檀树高大,树下有凋零的草木,这样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生机的环境,与鹤的形象相得益彰。
《诗经·鹤鸣》中的形象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比喻,表达了对贤才的赞美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道德和哲理。
含有鹤鸣的诗句
含有鹤鸣的诗句一、鹤鸣的美丽与意义1.1 鹤鸣的声音与形态在中国文化中,鹤是一种受人敬仰的鸟类。
它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湖泊、河流和海边等水域,常常成群结队地飞翔或停留在水面上。
鹤的鸣叫声清脆悦耳,被形容为“鹤鸣九皋”,寓意高耸入云的姿态和高昂的精神风貌。
1.2 鹤鸣在文学中的意象鹤鸣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
鹤被喻为“仙鹤”,象征着高尚、纯洁、优美,被誉为“白云之士”。
鹤鸣的声音被视为吉祥之音,象征着和平、吉祥和祥和。
吟咏鹤鸣的诗句,能够给人带来宁静、祥和的心境,达到诗意的境界。
二、著名诗人笔下的鹤鸣2.1 李白《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的《登鹳雀楼》中的开篇句。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壮丽的诗句将鹤的飞翔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了自己豪情万丈的心境。
2.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
王之涣将鹤的飞翔与壮丽的自然景观相融合,表达了他对壮丽景色的喜爱和对远方的向往。
三、鹤鸣与哲学思考3.1 鹤鸣与禅宗鹤常常被用来象征禅宗中的清净与超脱。
禅宗强调顿悟与静坐,将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结合,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
鹤鸣被看作是禅宗的象征之一,代表了修行者心灵的自由翱翔和意识的洞察。
3.2 鹤鸣与人生意义鹤是一种长寿的鸟类,有时长达百岁以上。
它的长寿与身形挺拔、翔举双飞的姿态相呼应,寓意着长寿、健康和坚韧。
因此,鹤鸣被赋予了长寿、吉祥、健康等美好寓意,成为人们追求长寿和幸福的象征。
四、结语鹤鸣给人以美丽、和谐、祥和之感。
它的形象和鸣叫声都被写进了古诗中,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无论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鹤鸣都流露出一种高尚、清雅的气质和意境。
通过吟咏鹤鸣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纯净,也能够感悟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所以,让我们谨记鹤鸣这一美好的意象,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带来更多快乐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 模拟世间百态。其二, 乌分善恶。以鸟类 比拟入的 品格 。神话以 及 下 , 孤鹤独 翔的图画 , 鹤如其人 , 者内J 内 而 作 也 寂寞孤独 也跃然纸上。 诸子散文 , 尤其庄子寓言中的鸟意象 , 在一定程度上都使得乌 意象开 始 “ 樊笼毛羽 日低摧 , 野水长松眼暂开。 宋代诗人欧阳修笔下的鹤俨然 具 成为一种文学 的象征 与符号。鹤 , 中国诗 歌中 , 在 其意 象的 出现依照 有超然于世外的贤人悠 闲旷达之态。 鹤 闲临水 久, 蜂懒采花疏 是被 《 诗经》 所奠定的基本特征一般表现为 : 鹤首先 被人们认 为是善良吉祥 称为 梅妻鹤子 的林逋所追求的小隐 生活 。由此 可见 , 鹤意象在诗中 的鸟类 , 因此在“ 比人” 时往往是代表君子贤臣。 不仅仅是单纯的歌咏物象 , 而是作者托鹤 言志 , 寄情于鹤 , 笔下的鹤舞 鹤相对于其他鸟类 , 形貌 端好 , 姿态秀雅 , 道骨仙风 , 卓而不群 , 有 动着诗人们 的灵魂。
在诗歌 的多种鸟意象中, 具有特殊稳定的文化内涵。诗人 笔下的鹤舞动着诗人们的灵魂 。
【 关键词】 古典诗歌 ; 鹤意 象; 文化内涵 唐柳公绰《 赠毛侧翁》 : 诗 松高枝叶茂 , 老羽毛新。 鹤 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占有相 当重要的地位 , 文学与 鸟也有着不 解 歌 中也多有体现 : 之缘。鸟在诗歌中代表着自由 , 欢快 , 同时也是苦闷 , 困顿的象征 , 其本 莫遗 同篱槿 , 朝荣暮化尘。 司马 退之《 ” 洗心》 : 诗 山瘦松亦劲 , 老飞 鹤 器发皆长生。 李峤《 诗“ 鹤》 黄鹤 远联翩 , 从鸾下紫 身蕴含着多种多层次的象征意 义, 适合诗人所处 的不 同处境与 心情的 更轻 。逍遥此中客 ,
于鹤的鸣叫。鹤鸣叫日 声音高亢 嘹亮 , 寸 婉转动 听 , 体态翩翩 , 被誉为有 首《 乞鹤》 诗向白居易索要 , 白居易也只好 忍痛割爱相赠 , 一些诗人为此 君子之态。《 毛诗》 “ 鸣 , 宣王也 日: 鹤 诲 。用鹤 的栖境和善 鸣比喻身 事诗兴大发 , 写了十四五首诗 , 其中就有刘禹锡《 和乐天 送鹤上裴相公 隐而名著的贤人 , 教诲最高统治者任用他们 。一般 当大鹤长 鸣时 , 鹤 别鹤之作》 小 。在自居易众多言鹤诗中, 池鹤》 《 一首不仅写出鹤形态优美 也随之鸣叫 , , 于是 鹤鸣也就成了象征父 鸣子和 的道德伦理关 系。鹤 鸣 高雅 , 还托物言志 , 以鹤喻人。“ 高竹笼前无伴侣 , 乱群鸡 里有风标 。低 的美妙声音和人们所附加的文化 内涵 , 得有 关写鹤的 鸣声的诗句俯 头乍恐丹砂落 , 使 晒翅常疑白雪消。 前四句写出鹤卓尔 不群 , 超然世外 。 拾皆是。唐诗 中关于鹤鸣的诗句有 :南国商飙 动, 东皋野鹤鸣。 ( 陈季 “ 觉鸬鹚毛色下, 转 苫嫌鹦鹉语声娇。 以鸬鹚和鹦鹉为衬 托来表现鹤高 ” 《 鹤警露》 江海联翩翼 , ) 长鸣谁 复闻。 ( 陈子昂《 主人壁上 画鹤 》 洁的品质 , 临风一唳思何事 怅 望青田云水遥 ” 出鹤被囚在池笼的 咏 ) 写 “ 飞共所从 , 分 六翮势摧风。声断碧云外 , 影孤明月 中。 杜牧《 ( 别鹤》 困苦心境 , ) 从而也表现 出作者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 , 但又希 久在青田唳 , 天高忽暂闻。翩翩 萦碧落 , 嘹唳入重 云。 ( 章孝标《 闻云 望保持 自己孤高的品格 和非凡 的气质 才华 , 将来 能鹤 唳云端 , 展翅 冲 中唳鹤》 灵鹤产绝境 , 昂无与 俦。群 飞沧海 曙, ) 昂 一叫云 山秋 。 孙 天。《 ( 池鹤》 中描写的鹤就是诗人 白居易自身的写照 , 超群的才能却 有 昌胤《 遇旅鹤》 ) 听鹤忽忘寝 , 见山如得邻 。( 陈羽《 春园即事》 “ ) 遐心 深处困境 , 但依旧保持君子之 德不同流合污 , 待着抱负 实现的时刻 , 期 属清都 , 凄晌激朱弦 杨巨源《 U ) ( 另 鹤》 。描写鹤鸣的诗句还有很多 , 然 白居易笔下的鹤 就是其生活景况和 内心情感起伏变化的真实反映 。 而每位诗人心中对鹤都 寄予了不同的情感 , 他们 的内心深处 隐藏的真 鹤意象不仅在诗歌方面上有影响 , 还在绘 画、 刻、 日常用语等 雕 及 实感情 或欢快 , 或凄凉 , 或高昂 , 或落寞 , 都随着鹤 的飞翔与 鸣叫而表 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以说鹤意象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 可 在中国文化中 露, 以说 , 可 诗人们笔下的鹤鸣声往往是 自己的心声 。 占有一席之地并影响深远 。中 国古典诗歌中有 关写鹤的诗 , 仅对鹤 不 在道教文化中 , 鹤象征着长寿 , 着灵性和仙 气 , 有 是道教仙 人们常 优美的形象以咏赞, 也对其 内在 的文化内涵 以吸收引用 , 扩大 其影响。
表达。在神话传说中 , 乌可以看作中 国文化起源的重要标志 , 同时乌意 烟。翱翔一万里 , 来去几千年。 ” 我国历史上关于鹤的故事和文学传说相当 丰富, 左传》 《 中记载卫 象也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心理力量 ,列子》 《 卷二记载 : 黄帝与炎帝战于坂
《 陶侃传》 有仙鹤吊丧的传说 , 文学作品 泉之野 , 雕、 鹰 、 以“ 鹃、 鸢为旗帜 雕 、 鼹等成了一种勇猛精神的象征。 懿公好鹤而亡国的故事 , 晋书 ・ 《 山海经》 中填海的精卫之鸟 , 则是一种执着精神的象征 。《 庄子 ・ 逍遥 里更有很多鹤伴神仙, 夫妻 化双鹤远 飞, 孤鹤哀 鸣 , 驾鹤成仙 等等美丽 游》 中扶摇直上的大鹏则又是一种自由与超越的象征。由此得知 , 鸟作 动人的故事。这些有关鹤 丰富 的历史故事和神 奇传说 , 在博 学的诗人
以鸬鹚和鹦鹉为衬托来表现鹤高洁的品质临风一唳思何事困苦心境从而也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中描写的鹤就是诗人白居易自身的写照有超群的才能却深处困境但依旧保持君子之德不同流合污期待着抱负实现的时刻鹤意象不仅在诗歌方面上有影响还在绘画雕刻及日常用语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鹤意象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影响深远
为一种图腾崇拜或为祥瑞 、 或凝聚人心 、 激发 斗志 , 对我们的 民族心理 心中如投石入溜 , 荡起层层涟 漪 , 于是在遇 鹤 , 鹤 , 观 思鹤 B , 寸 心中的缕 缕情思便往往因鹤而发 , 汇入笔尖遂成为一首首绝妙 的佳作 , 如唐代 正 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从纯文学的角度看 , 大量出现 鸟意象的是《 诗经 》 诗经》 。《 涉及 的 诗人刘禹锡所言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 便引诗 情到碧霄。 诗人笔触及鹤 ”
美学 与 艺术
论中国 古典诗歌中的 鹤意象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鹤意象
一
唐李佩
702 ) 1 17
( 西北 大 学 文 学 院 陕 西 西安
【 摘
要】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 中 往往运 用多种意象, , 意象 鹤
“ 鹤立鸡群 之说 , 鹤亦被 人们称为 ~ 品鸟 ” 。在众多乌 意象中 , 以 鹤
在诗歌史上 , 写关于鹤意象的诗 数量很多又特别著名 , 响很大 的 影
其独特的形象 , 超俗的气质 , 引人注目 , 在诗歌 创作中多被 诗人们描写 诗人首推唐代诗人白居易 , 他在洛阳的园林 内养有两只 仙鹤 , 着。 有 醉 寄惰。鹤意象在文学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 史 , 并且蕴含 着浓 厚的文 化 教莺送酒 , 闲使鹤看船 的悠闲生活。白居易从不同角 度对鹤进 行了描 内涵。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经》 诗 中就有 了鹤意象 , 《 如 小雅 ・ 鹤 写 , 并抒发了内心的 情感志 向, 留下 了很多名篇 , 池 鹤》 《 如《 、 失鹤 》 、 鸣》 鹤 鸣于九皋 , 闻于天。 《 : 声 周易 ・ 系辞上》 也有鹤意象 : 鸣鹤在 《 劝病鹤》 《 、 代鹤》 《 、 问鹤》 《 、 代鹤答》 《 ,题笼鹤》 《 、 答裴相公乞鹤》 等。 阴, 其子和之 , 我有好爵 , 于与尔靡之。 可见 , ” 古人对鹤 的最早描写是 始 宰相裴度也很喜欢仙鹤 , 知道白居易有 两只美 丽灵性 的仙鹤 , 写了一 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