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仙桃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

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

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

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

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

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2017-2018学年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

2017-2018学年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

高一参考答案1.B 根据原文第二段第一句可知,生肖之说成为“具有弥漫性质的文化现象”的原因是“各族人民的喜闻乐见和高度关注”。

2.B 根据原文可知,克鲁伯反对的原因是“泛巴比伦主义”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极端噶观点,二者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

3.B 张冠李戴,选项所述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的观点。

4.B (B项,“具体细致的行动描写”表述错误,此处应为心理描写。

)5. 文章倒数第三段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通过记叙,交代“我”在故乡听说老人逝世的情况;通过议论,点明“我”对“生死”的看法。

倒数第一、二段,运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通过记叙,写出了“我”回到故乡时的行为;通过抒情,抒发了“我”对故乡的依恋和因故乡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复杂感情。

(答对记叙、议论、抒情对应的地方3分,作用2分)6.作者将文章题目命名为“我看见风中摇曳的故乡”,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本文的写作对象是“我”的故乡;二是明确写作的主要内容是“我”心目中故乡的特点——在时间的“风”中变迁,以及“我”对故乡变化的复杂感情;三是揭示全文的线索是“我”对故乡的所见所感。

(一点2分,答全6分)7.B “可见陈忠实家庭困难,经济拮据”于文无据。

写《白鹿原》时,陈忠实吃饭靠从城里背馍主要是体现他写作时的专注与刻苦。

8.AC A触发陈忠实思索和探究的,主要是关中地区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以及近代的兴衰起落。

C从陈忠实的话“我就去养鸡”并不能看出陈忠实对自己作品的自信。

(答对一项得3分,两项全对得5分)9.①远离喧嚣潜心写作。

陈忠实离开城市,一个人待在村里,不畏煎熬,刻苦专心,致力于创作。

②准备充分。

从文史资料到奇文野史,陈忠实广泛搜集,长期积累,素材丰富,数年构思写稿。

③题材独特,风格厚重。

《白鹿原》聚焦关中平原,浓缩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展现历史变化,具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全给5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0.B11.A “专指在帝王旁边侍候”错误,“左右”指身边侍候的人,不是专指帝王旁边的。

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2017.01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百舸(gě)焦灼(zhuò)蛰伏(zhé)炽烈(zhì)空手而归(kōng)B.愀然(qiǎo)模样(mò)驽马(nú)袅娜(nuò)孽根祸胎(niè)C.缘分(fèn)蓓蕾(lěi)脉脉(mó)毋宁(níng)怯弱不胜(qiè)D.应酬(yìng)晌午(shǎng)数落(shǔ)拓本(tà)沉思冥想(míng)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纷杂的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

A.不绝如缕衣饰消融B.前呼后拥衣服融化C.前呼后拥衣饰消融D.不绝如缕衣服融化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A.从小处说,你们不仅创造了就业岗位,还创造了新生活;从大处说,农村的东西送到城市去,城市的东西送到农村来,降低了城乡差距。

B.“蓝瘦香菇”这个搞怪词的风行,说明以严肃的态度过正经的生活渐行渐远,而以谐谑的方式面对纷杂的日子已经到来。

C.庭审中,检察关出示相关证据,苏荣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发表了充分的意见。

D.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了21.7%。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其实,保须祭奠古诗,何须凭吊人类童年,连我这代人的儿时记忆也被摧毁了:,,,还有……皆一夜间蒸发了。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分数:150分卷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

《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

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

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

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

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

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

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

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

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

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

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

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

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

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2017.01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D(A.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B.“延迟”和“延长”相比,还含有推迟的意思,这里应该选用“延迟”。

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

恣肆无忌:形容任意胡作非为,毫无顾忌。

)2. A(A项:比拟其余:通感)3. B(①普陀山海岸牌坊②永嘉县七都广济庙戏台③南京芥子园月榭④苏州甪直鸿园里书场)4. A5. D(描写菊花)二、文言文阅读(20分)6. C(赀:估量;计算)7. A(都表转折)8.(1)乡里人才说:“如果没有唐存斋,我们这些人将不能幸免啊。

”(“始”“微”“吾侪”各 1分)(2)不花费官府以及乡民的钱财,在限定日期内完成建筑工程。

(“官帑”“刻日”“就”各1分)(3)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自取下策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苟”“以”“故事”“是”各1分)9.刚直豪爽(出言无忌)宅心仁厚(推己及人) 重义轻财(乐善好施、急人之困)好抱不平(一点1分)附译文:唐允隆字吉人,是宣城人。

为人豪爽洒脱,凭恃意气(不肯屈居人下)。

年轻时就考取秀才,有善于写文章的名声。

吴甘来、周宗建都是众所共尊的文坛前辈,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声望,初次见到唐允隆,都器重他。

唐允隆家本来就在钱财方面富裕,因而(唐允隆)喜好施舍,多次散发数千金而不顾惜。

生性刚强正直,喜好评论他人的是非好坏,完全没有隐讳避忌的(人或事),因此一众小人(对他)极其愤恨,每每诬蔑伤害他。

常常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候,然后才得以避免。

有生以来,为人排除危难、将人从灾难困苦中拯救出来的事迹,多得数不过来。

曾经因为有事到姑熟。

姑熟有个富人被人诬告,当地官吏贪图他的钱财,将要图谋将他关押进牢狱。

唐允隆听说此事,把衣袖一甩,起身去见富人,说道:“我坚持正义不忍心看到你受冤枉。

”富人付给唐允隆数百金,唐允隆就设法营救他,此事最终得以解决,(唐允隆)全数奉还富人的数百金。

湖北省潜江、天门、仙桃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湖北省潜江、天门、仙桃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天门、仙桃、潜江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答案 1.B ?强加因果。

酒对文人墨客的创伤灵感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酒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并无因果关系。

2.C ?“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的乐趣,而是为了追求高级的精神享受”错误,原文是“李白将一种物质享受的饮酒乐趣上升为高级的精神享受”。

3.D ?“说明诗人已无‘入世’之心”错误,原文是“但是在其及时行乐的外表下,却始终奔涌着诗人‘寂寞’的愤激之情,跳动着诗人‘入世’的热烈之心”。

4.A ?间道:从小路走 5.B. 6.D ?“皇帝都不听从”错误,姜公辅劝皇帝不要把诸道兵驻扎在城外,皇帝称“善”,是听从了的。

7.(1)公辅有优异的才华,每次到朝廷面见皇帝,陈述奏章详细透彻,德宗很器重他。

(关键词“进见”“敷”“器”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朱忠诚正直老实,怎么说他会反叛.这太伤害大臣的心了!请允许我以全家一百条人命为他做担保。

(关键词“笃实”“奈何”“百口”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姜公辅,爱州日南人。

进士及第,补授校书郎,凭借制策优等被授予右拾遗,担任翰林学士。

一年期满应当变动官职,姜公辅上书朝廷,以母亲年老需依靠自己的俸禄赡养为由,请求兼任京兆户曹参军事。

公辅有优异的才华,每次到朝廷面进皇帝,陈述奏章详细透彻,德宗很器重他。

朱滔帮助田悦,用蜂蜜裹信经小路送去邀请朱,太原马燧截获了它,朱不知道这事,被征召回京城。

公辅进谏说:“陛下如果不能真诚地对待朱,就不如诛杀他,养虎不要给自己留下祸害。

”皇帝没有听从他的进谏。

不久泾师叛乱,皇帝从苑门出征,公辅拉着皇帝的马进谏说:“朱曾统帅泾原,很得士兵的心,以前因为朱滔叛乱夺了他的兵权,他平时心情忧郁,感觉无聊,请骑快马去将他抓来,让他跟随您,不要让那些叛乱的人得到他。

”皇帝仓促之间来不及听取这意见。

出行后,想驻扎在凤翔,依靠张镒。

姜公辅说:“张镒虽是值得信赖的大臣,但他是一个文官,所统领的都是朱的部下,就像渔阳突骑一样,朱如果被拥立,泾原军队将会叛变,不是万全的计策。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从文中第一段可知,宗法制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2.A(“使贵族统治集团始终保持稳定和团结”于文无据,原文为“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A(从原文“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可知)4.C(A项“没因家事耽误工作一分钟错,从文中写又述他请假照顾妻子可知。

B项,袁隆平在1956年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5.交待袁隆平有家庭背景与社会地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凸显他辉煌的事业成就与人格魅力作铺垫。

6.①不向命运低头,能抓住机遇实现自身价值。

②坚守本心,终生致力于自己的看准的目标,一定会有所成就。

③将自己的工作与民生疾苦紧密关联在一起,一定会造福人类。

④“我就是还想争取新的东西”不断给予自己前行的动力,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成就。

7.B,C。

(A“是因为羞羞答答怕见人”错,D“极大同情”错,E“暗示‘平民百姓’更多地想起了翻译家夫妇曾经送给自己的豆腐”错,B2分,C3分)8.①写筒子楼这样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翻译家夫妇与邻里和睦相处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表现翻译家夫妇良好的人品;②写“邪风”这样的社会环境,表现特殊时期政治斗争对人身心的摧残,也表现翻译家高压之下宁折不弯的精神;③写“冬天”这样的自然环境,烘托一种悲凉的气氛,为翻译家夫妇的死作铺垫。

(答①或②得2分,答③得2分)9.①表现翻译家夫妇的性格特点,喜欢静;②来时不张扬,死时不惊扰,表现翻译家夫妇良好的人品;③“无声”贯穿小说始终,具有线索作用;④“无声”引发个人方面的思考,如何做人;⑤“无声”(悄无声息地死去)引发社会方面的思考,如何营造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10.D(“植柳傍/艺葭苇”错,排除AC,“使命/沿河”错,排除B)11.A(“应试者为本省所有的生员”解说有误。

并非所有生员都有资格参加乡试;参加者也并不仅有,还有监生等。

2016-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6-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仙桃天门潜江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高一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棉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祝考试顺利★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肖文化及其起源叶舒宪“生肖”指的是人出生之年的属相,一共有十二个,通称十二属相或十二相属,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

十二种动物又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

我国传世的书面文献中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所著《论衡》。

后代的人们认为人出生在哪一年就属哪一年的动物,“生”者,所生之年也;“肖”者,类似、相似也。

生肖之说成为中国民间普遍流行的记生年和记岁、排辈分的符号体系,两千年来已妇孺皆知。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各族人民的喜闻乐见和高度关注,生肖之说从简单的记时原则发展为具有弥漫性质的文化现象,历久不衰。

然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象征编码系统,生肖还有神秘莫测的一面。

比如说十二生肖为什么是十二个,不多也不少?十二生肖是怎样产生的?起源于何时?为什么与十二地支相配?十二种动物的排序有什么根据?为什么其中十一种动物都是现实中所有的,惟独龙这一种却是现实中没有的呢?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人们对上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一文认为:“此肖兽之制不限于东方,印度、巴比伦、希腊、埃及均有之,而其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

意者此殆汉时西城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

”这一看法突破了生肖起源研究的封闭视野,但因没有确凿有力的证据,源于巴比伦之说尚不能令人信服,而汉代之后才有生肖的老观点也被新的考古发现纠正。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曳.(y ì) 商榷.(qu â) 百舸.(g ě) 锲.而不舍(q ì) B .喋.血(di ã) 不啻.(zh ì) 矫.饰(ji ǎo ) 熠.熠生辉(y ǜ) C .愀.然(qi ǎo ) 肄.业(s ì) 肴.核(xi áo ) 桂棹.兰桨(zh ào ) D .混沌.(d ùn ) 菲.薄(f ěi ) 恣.意(z ì) 殒身不恤.(x 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苍茫 驽马 恪尽职守 挥斥方遒B .丰腴 元霄 杯盘狼藉 击扬文字C .颓圮 廖廓 汗流浃背 圆凿方枘D .真缔 蛰居 饮觞满酌 休戚相关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⑥顺流而东.也⑦死生亦大.矣 ⑧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⑨有泉侧.出 ⑩常在于险远..A .①⑦⑩/②④/③/⑤⑨/⑥⑧B .①⑦⑩/②③④/⑤⑨/⑥⑧C .①⑦⑩/②③/④/⑤⑥⑨/⑧D .①⑦⑩/②④/③⑤⑥⑨/⑧4.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 .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B .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C .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D .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⑦所以..游目骋怀 ⑧望美人..兮天一方 ⑨仰观宇宙..之大 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A.①②③④⑨B.⑤⑥⑦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⑥⑧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全,都)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其次:水边)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相信)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发生感慨的原因)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日) ⑥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顺流而上)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最终) 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⑨而卒葬之(卒:死)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指欲出者)A.①②③④⑤ B.③⑥⑧⑨⑩ C.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⑤⑦⑨7.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2016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由第④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

)2.C(由第③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

)3.D(由第⑤段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4.选A得2分,选E得3分,选D得1分。

(B项,“那只花瓶对‘我’妈来说是无价之宝,因此她连忙摇手表示不同意卖”说法不准确。

文中,她“连忙摇手”是表示这个青花瓷瓶不值钱、没什么用,不能卖给老中医;C项,从小说来看,老中医儿子只是指出事实,并没有贬低“我”家花瓶之意。

同时,他对老中医的收购行为并没有“不满”之意,且从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块钱的行为看,他是能理解父亲所为的;D项,“自强不息”并没有“鲜明”地表现出来。

)5.①结构上:照应了标题,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思想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尚品德的称颂和感激;③人物形象上:通过富有深意的描写,强化了他以“医者”身份自居,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

(共3分,每点1分。

)6.①轻视。

初见老中医为病患看病,觉得“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对他的医术产生怀疑;②感激。

“我”妈的重病痊愈后,给老中医送去锦旗,是感激他的救命之恩;③怀疑。

看完《鉴宝》节目后,“又吃惊又愤恨”,对老中医的人品产生不信任;④惭愧和崇敬。

悟出老中医当年收购“我”家花瓶的良苦用心后,为自己对他的误解深感惭愧,并对其医者仁心深怀敬意。

(共4分,每点1分。

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7.选D得3分,选C得2分,选E得1分。

(A项“消解了他的抑郁情绪”拔高了;B项“不关心出国的子女”错误,而且也特意写了回信; E项“同时”表述不当,而且,“梁思礼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只有“他将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这一个原因。

湖北省天门仙桃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湖北省天门仙桃市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天门市2016~2017 文语高一分钟。

150分。

考试用时150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

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

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

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

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

汉字则不然。

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①“文”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

而浸多也。

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与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孳乳”义,与西方“字”所包含的““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

的“字母”不同,是以“字子”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画”进一步抽象“图”进一步形式化,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完成了一种飞跃。

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文字化”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体的文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一、话言文字运用(14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惊骇/放涎无礼两颊./汗流浃.背方兴术艾./自怨自艾.B.敕造/驽马铅刀门框./夺眶.而出怏怏..大国..不乐/泱浃C.雾霭/震聋发聩巷.道/街谈巷.议星火燎.原/烟熏火燎.D.宣泄/鼓乐喧天哺.育/惊魂甫.定日积月累./果实累.累D(加点字分别渎作“bǔ/fǔ”“lěi/léi”。

,A字形有误,应写作“放诞无礼”。

B.“门框/夺眶而Ⅲ”,两词中加点字读音相同,均读作“kuàng ”。

C字形有误,应写怍“振聋发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纽是(3分) ( )④索科洛夫17岁时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时参加了红军,1 922午的大饥荒夺去了他父母的性命。

②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去闻才能明了。

③第一个肌肤微丰,……。

第二个削肩细腰,……。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

A. 爆发身临其境妆饰B. 暴发设身处地装饰C. 爆发设身处地装饰D. 暴发身临其境妆饰A(暴发vs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两词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有差异。

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②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及力量、情绪等。

设身处地vS身临其境:前者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后者是亲自面临那种境地。

妆饰vs装饰:前者是“打扮”的意思,与“装束”同义;后者是“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专家预测,2017年的中国农村将是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

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亲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前者是针对嫡子而言,后者是针对众子而言。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

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

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

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

在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

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臣服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高 一 语 文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

例如在“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这两则著名的古代神话中,后羿和大禹等神话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他们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

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他们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故事也反映了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古代的英雄崇拜其实是先民们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因为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先民们对自身集体力量的艺术加工。

所以在古代神话中产生了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他们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

而黄帝及其周围的传说人物更被看作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如嫘祖发明养蚕,仓颉造字等)。

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了。

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实际上就是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

因此,中国上古神话或多或少具有信史化的倾向,许多神话人物一直被看作真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

可见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正是中国上古神话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天门仙桃潜江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人间而不是天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门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

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

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

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

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

汉字则不然。

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①而浸多也。

”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

“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

“字”所包含的“孳乳”义,与西方的“字母”不同,是以“字子”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完成了一种飞跃。

“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

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

这里,就产生了一种似乎古怪的现象,那就是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

可是,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

“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

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

汉字的复杂性,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思路中被忽视了。

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

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

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

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

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注】①孳乳:繁殖、派生。

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如今还在使用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美感。

B.汉字是以“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这两种关系出现的,这种关系与根本意义上也是形音结合的拼音文字有很大不同。

C.基于文字“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发展的这四个阶段的观点,人们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实这种认定是毫无道理且颇为荒唐的。

D.汉字被诟病的一个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字子”的形态出现。

C.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象形。

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的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推崇、敬仰的思想。

B.“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C.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有人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

D.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上海的严寒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零下7.4摄氏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10日和11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

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驻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

这几天要比10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

民政局已部署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

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至18日。

4.下列对这则新闻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篇特写性消息是新华社对上海突遇降温这一新闻事实所做的报道。

全文不过200余字,将社会变化的缩影描写的新颖深刻,意义深远。

B.导语中的景物描写抓住了瑰丽而奇特的雪景,能给读者以强烈的现场气氛和情绪渲染,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与生动性。

C.报道中巧用臧克家的诗,意在凭借事实说话,以充分确凿的事实为根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D.这则消息表现手法客观自然,先以优美的文字描绘雪景,再以平实的文字从三个方面报道事实,作者的观点很直接明了地表达了出来。

5.这则新闻的标题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6.《上海的严寒》这则消息被新闻界奉为经典,请你结合全文谈谈它备受推崇的理由。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雨巴金①在一个城市里住了三个月,现在要搬到另一个更热闹的城市去了,不凑巧搬家的前一天落起雨来。

这雨是从正午开始落的,早晨太阳还从云缝里露过面。

但是报纸上“天气预报”栏里就载了落雨的事情。

②一落雨,就显得凄凉了。

虽说这地方是一个大港,每天船舶往来不绝,但是我住在僻静的山上,同热闹的街市和码头都隔得很远。

山上十分清静。

在我的房里只听得见下面滨海街道的电车声,和偶尔响起来的小贩车上的铃声。

电车声也并不显得吵闹,而且不多。

③我的房里有两面窗。

打开正面的窗望出去,望得见海,推开侧面的窗,下面就是下山的石级路。

每天经过这石级路的人,除了几个男女学生外,就少到几乎没有。

而且学生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走过的。

有时我早晨起得较晚,就可以在被窝里听见女学生的清脆的笑声。

④山下的房屋大半是平房,就是楼房也只有那么低低的两层。

日本的房子矮得叫人发笑。

但是因此我每天可以在房里望见海上的景象,没有高耸的房顶遮住我的眼光。

轮船开出去,就似乎要经过我的窗下。

而帆船却象一张一张的白纸在我的眼前飘动。

其实说飘动,并不恰当,因为帆船在海上动,我的眼睛不会看得清楚。

在那些时候海的颜色总是浅蓝的。

海水的颜色常常在变换,有时是白色,有时深蓝得和黑夜的天空差不多。

在清朗的月夜里,海横在天边就象一根明亮的白带,或者象一片发亮的浅色云彩。

初看,绝不会想到是海。

然而这时的海却是最美丽的。

我只看见过一次,还是在昨天晚上。

恐怕一时不会再看见了。

本来以为今晚还可以看一回,但料不到今晚却下了雨。

⑤雨一下,海就完全看不见了。

我灭了房里的电灯,推开窗户去看外面。

只有星星似的灯光嵌在天空一般的背景里。

灯光因为雨的缘故也显得模糊了。

别的更不用说。

⑥外面风震撼着房屋,雨在洋铁板的屋顶上象滚珠子一般地响。

今晚不会安静了。

但这些声音却使我的心更加寂寞。

我最不喜欢这种好象把一切都埋葬了的环境。

一遇到这个我就不舒服。

这时我的确有点悲哀,但并非怀念过去,也不是忧虑将来,只是因现在的环境引起的悲愤。

这意思很容易明白。

我并不是看见花残月缺就会落泪的人。

虽然明天便要跟一些人、尤其是三个月来和我玩熟了的几个小孩分别,而且以后恐怕不会再来到这个地方,但我也没有多大的留恋。

因为我的心里已经装满了许多许多的事情,似乎再没有空隙容纳个人的哀愁。

⑦因这风雨而起的心的寂寞,我是有方法排遣的。

一个朋友最近来信说我“最会排遣寂寞”。

他似乎只知道我会拿文章来排遣寂寞。

其实这只是方法的一种而已。

不过这三个月来我就只用了这个方法,因此才有在《点滴》的总名称下面写出来的十几篇短文。

⑧明天我就要离开这里。

今天上午我的叫做《点滴》的小书也编成寄回上海去了。

这本小书是我三个月来的一点一滴的血。

血这样流出是被贱卖了。

另一个朋友常常责备我“糟蹋”时间,他自然很有理。

我编好这个集子,就这样平淡地结束了我这三个月来的平淡的生活。

这里面也附了几篇从前在北平或者上海写下的补白之类的东西。

这些文章和明朝人的作品不同,句句是一个活着的现代青年的话,所以我喜欢它们。

⑨我正要放下笔,侧面的窗外响起了木屐的声音。

从那细小迟缓的脚步声,我知道是一个女人从下面上来走过石级路往山后去了。

在这样的雨夜,还去什么地方呢?我这样想。

过路人自然不会知道。

脚步声寂寞地响了一会儿,仿佛连那个女人的喘息也送到了我的耳边。

于是声音消失了。

接着是一阵狂风在屋后的山茶树和松林间怒吼,雨不住地象珠子一般落在屋顶上面。

一九三五年二月在日本横滨(选自《巴金全集》,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散文。

平白的文风是其一大特色,也是巴金所提倡的“无技巧的”艺术的体现。

B.本文以“雨”生发,通过写“雨”中“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和即将远离朋友的黯然神伤之情。

C.作品以“我”为抒情主人公,通过对雨景的体味,写出了独在异国他乡的特殊感受。

D.第⑥段,作者说“以后恐怕不会再来到这个地方,但我也没有多大的留恋”,是说这里的人和物没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只是给我带来忧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