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word教案.doc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word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word教案歌手大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歌手大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与态度: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谁的表现好”。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画面(当屏幕出现5号选手说“专业得分8.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时),问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师:谁能说说怎样判断谁的表现比较好呢,(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当学生了解要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后就能知道谁的表现好了。
) 二、解决问题:1(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先进行估算,再探究算法。
2(让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和同桌说说运算顺序,说说自己在计算中的好方法,提醒学生书写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各自的算法。
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3.试一试。
4.6+12.3+5.8 4.2,12.3,5.8,2.715—(1.2+3.9) 15,1.2,3.8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右边两题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和口算能力。
)4(总结小数混合运算是运算顺序及简便方法的运用与整数的一些运算定律的联系,进一步体会知识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歌手大赛》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在比较中发现规律;2.学生能够掌握使用大于、小于进行比较大小的方法;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活学活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理解大小关系;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1) 知识点1.大于、小于的概念;2.大于、小于的符号“>”、“<”;3.使用大于、小于比较大小;4.正确的比较方式。
(2) 能力目标1.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大小关系的判断;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步骤(1) 导入学生1.老师出示画有三个人物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描述三个人的不同特征;2.老师问学生:你们观察的三个人物,谁参加歌手大赛可能取得好成绩?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分辨大小关系。
引出大于、小于的概念。
(2) 学习新知识1.老师出示两个数字,通过使用大于、小于比较大小;2.学生掌握大于、小于的符号“>”、“<”;3.老师通过语音、看图等形式让学生练习大于、小于比较大小。
(3) 例题解析学生掌握基本的比较大小方法,并结合多种例题进行练习。
(4) 拓展练习1.通过较为复杂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2.让学生自己编写的数字进行练习。
(5) 总结归纳1.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总结归纳;2.通过观看《歌手大赛》,进一步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式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2.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口头讲解、图像展示、多角度、多经验的实例分析、群体探讨等。
五、教学评价1.考核知识点掌握情况;2.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通过实际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学习方法:除了记忆外,更要注重练习;2.强化课程可操作性,提高教学效果;3.阶段学生的个别化差异,因人而异的辅导方法应该统筹协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歌手大赛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部分数量,以及如何进行分数的比较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分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对分数的表示和计算方法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参与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部分数量,以及如何进行分数的比较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比较和计算。
2.难点:分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分数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故事素材:收集与分数相关的歌手大赛故事,为学生提供实际情境。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基础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歌手大赛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歌手们在比赛中获得的分数是如何表示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歌手大赛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分数的应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精选4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计算。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解释。
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夺冠军。
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最后成绩?生:(急切的)“想!”(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谁能得第一呢?生2: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能力目标: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教学方法:对比、练习、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1、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小数打交道,如:在歌咏比赛中,我们要得出某位小朋友的得分就必须把评委评出的:专业得分与综合素质得分相加。
(像这样的小数加减法你会做吗?)2、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二、互动解疑1、看课本第18页上面“歌手大赛”教学情境图。
2、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分?3、讨论:怎样计算呢?4、探究得出:(1)第9号选手总分:(板书)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 总分8.65 +0.40 = (分)(2)高多少分?高分-低分=()-()=()5、怎样列竖式计算?8.65 9.43+0.40 -9.059.05 0.386、怎样写出综合算式呢?讨论得出:(板书)9.43-(8.65+0.40)=9.43-9.05=0.38(分)答:高出0.38分。
三、启思导疑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如何?在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数位与数位,小数点之间要相互对其,运算时从左至右,如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四、实践运用1、试一试:4.6+12.3+5.8 15-(1.2+3.9)2、星期天,笑笑要去书店买书,再去看望外婆,然后回家。
(1)笑笑一共要走多少千米?(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书店1.6KM 0.85KM笑笑家 2.1KM 外婆家五、总结评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板书设计:歌手大赛(竖式计算)(综合算式:)8.65 9.43 9.43-(8.65+0.40)+0.40 -9.05 =9.43-9.059.05 0.38 =0.38。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导语】《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的最后一课,实质教学内容是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混合运算,认识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主动探究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
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当堂训练(一)火眼金睛辨对错。
(10分)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时=4时40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1单元歌手大赛 教案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
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歌手大赛》主要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以“情境”+“问题串”的形式,首先呈现了“歌手大赛”的情境,接着安排了三个递进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用不同的方法估算谁的总分高;第二个问题是通过计算高出的分数进而引出并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三个问题是拓展解读不同的算法。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以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混合运算为基础进行学习的,使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发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此基础上,通过估算、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混合运算为基础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混合运算掌握较好,但是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仍有欠缺,解决问题的策略单一。
另外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再加上天性的好奇心,所以真实的情境和丰富的课堂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4、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感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方法:抓住“歌手大赛”这一主题,播放视频,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引导学生参与估一估、算一算、论一论等教学活动。
给学生充足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估算、计算、观察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7、媒体资源: PPT课件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播放视频(少儿歌手大赛的片段)。
2、请大家谈谈对歌手大赛的了解。
1、观看视频。
2、谈对歌手大赛的了解。
老师在大屏幕上播放歌手大赛的视频,吸引孩子眼球,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情境中走入新课,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计一个歌手大赛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情况下的图形变化把握不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学生能够发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总结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歌手大赛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4.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大赛场景的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用于学生的操作和实践。
3.教学卡片:制作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卡片,用于学生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变化。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图形是如何变化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下《1.7歌手大赛》word教案 (3)doc
歌手大赛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8页—第19页的“歌手大赛〞。
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能正确进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展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咨询题。
3.培养同学们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展运算。
教学难点: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展运算。
教学策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非常快融入到学习情境中。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预备:纸卡,图片。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主导活动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明标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剧烈地进展,竞赛分唱歌〔总分值9分〕、综合素养〔总分值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养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养得分0.45分。
我学生看信息,比拟谁的得分高。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唱歌竞赛情景,使学生自然融和到竞赛环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老师:如何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老师出示咨询题:谁的总分高?高多少?〔1〕学生列算式并进展计算。
〔2〕老师巡视进展个不辅导。
〔3〕集体订正,学生汇报。
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学生:能够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
〔1〕学生列算式并进展计算。
〔2〕集体订正,学生汇报。
得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学生经历独立考虑,合作交流,最终解决咨询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反应矫正落实双基引导学生解决课本“试一试〞、“练一练〞的习题。
老师巡视,依照学生的完成情况进展讲解。
第1题。
学生理解题意上存在困难,老师能够用实物进展演示。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统计》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一场歌手大赛,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以学生喜爱的歌手大赛为背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数据。
但是,学生在整理和分析数据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歌手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
2.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统计知识。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手大赛的相关资料,包括参赛选手的照片、歌曲等信息。
2.学生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调查表、记录本等。
3.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歌手大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手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帮助我们班的歌手们收集比赛数据,为他们加油助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参赛选手,进行数据收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变化》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注重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知识,对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是,对于如何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能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意义,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能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平移和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歌手大赛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场景和规则。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学具,包括彩纸、剪刀、胶水等。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平移和旋转的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歌手大赛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手大赛的规则,并提出要求:用彩纸剪出自己喜欢的歌手形象,然后通过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将歌手形象排列成一组。
2016-2017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优秀教案 (1)(精品资料)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
2、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Hale Waihona Puke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
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7、能说一说这种方法的解题思路么?
8、能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么?
活动四:练一练
9、绳子的长度
10、脱式计算
11、估算
12、淘气的身高
13、画一画
14、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
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么?
分项比较计算量小。
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多样化算法:
分部计算。
加减混合综合算式。(总分相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活动一:找信息,提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学生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
活动二:估一估
2、估一估谁的总分高?说一说你的估算策略。
学生观察情境图题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好交流两种策略:比总分;比分项得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歌手大赛》教案
合作探究
课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运用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算式中加减数的交换律;2.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分组合作,提高集体协作精神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数学寓教于乐,通过歌曲《歌手大赛》的引入,寓教于乐,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歌曲歌词如下:不进退步不会掉队打败对手才是胜利的道别忘了欢呼声一起合唱你我他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歌手大赛》唱段,让学生听一遍,并思考如何将歌曲内容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2.讲授知识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前面几节课的知识内容:加、减、乘、除和加减法的交换律。
然后,教师以一道例题为例,让学生体会加减法交换律的特点。
如下:小明手里有 15 元钱,他又收到了 10 元钱,请问他现在共有多少钱?教师讲解说,我们可以用以下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一:先用 15 加上 10,再得到答案。
15+10=25方法二:先用 10 加上 15,再得到答案。
10+15=25所以,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加法中,加数交换后得到的和也是相同的。
3.分组活动教师宣布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 4 到 5 名同学。
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将小组分成几个类型,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支持者。
支持者的职责是带领小组进行活动,给予小组情感上的支持,让小组成员更好地合作。
小组活动的内容是,在一个组织有序的情况下,学生们尽量提出多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教师会在活动结束后,为每个小组评分,以奖励其中的优秀表现。
小组示例题目如下:“众数”是指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如果有以下这个数据:1,2,3,4,4,4,5,5,6,6,6,6,请问这个数据中的众数是多少?4.展示结果教师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解释各小组的答案的特点,让学生分析这些答案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问题一:估一估,谁的总分高?
问题二:算一算,高出多少分?
问题三:你能说一说笑笑的每一步的意思吗?
8.65—8.55=0.10(分)
0.88—0.40=0.48(分)
0.48—0.10=0.38(分)
1、利用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估计。
2、先计算9号的总分,再求出高的分数。
《歌手大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科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
歌手大赛
课型
问题解决课
班级
四年级一班
姓名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A
B
C
课堂学习过程评价记录: (评价总分: )
错题更正区:
3、说出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并总结出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在组内交流。
A
B
C
达标检测
1、两根绳子长分别是1.18米和1.23米,爸爸把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0.25米。
⑴估一估,接好后的绳子够2米长吗?与同伴交流。
⑵接好的绳子实际有多长?
2、4.6 -1.75+2.08 7.41-(2.96+3.04) 3.2+1.27-2.49
3、猴子重15.4千克。小兔重2.36千克,小鸭重2.15千克,小船最多载重20千克
⑴这些小动物能同时过河吗?
⑵又来了一只小鹿,它的质量是17.83千克。如果这些小动物分两批过河,可以怎样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案2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案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额学下册歌手大赛(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列竖式计算,再说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0.48+0.35 3.27-0.59 1.4-0.83 2、脱式计算:789-(364 +205 )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3、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P16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CCTV歌手大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 5号选手和9号选手得分如图所示。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农村的孩子可能视野不宽,知识面较窄,通过解释情境中的专门用语,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意。
)4、谁的表现更好一些呢?怎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二、探究新知。
1、估一估,谁的总分高?(1)怎样估计呢?学生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估计方法的不同。
①估出两人各自的总分啦比较。
2、分别比较两人的专业得分与综合素质得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算一算,高出多少分?学生独立探索,分别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4、算一算,高出多少分?(1)学生独立探索,分别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方法一:(分步列式) 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方法二:(列综合算式)9.43—(8.65+0.40)=9.43—9.05=0.38(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歌唱是一项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适于全方位的身体发展和心灵成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音乐课程中设置了歌手大赛的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儿童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爱好,还能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自信心和表现力。
本文档旨在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的课程设计进行探讨,为教师提供参考。
2. 课程目标通过歌唱活动的开展,希望学生能够:1.熟悉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欣赏、鉴赏并表达自己的感受;2.提高演唱能力,形成良好的音乐嗓音和演唱习惯;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团队意识和个人自信心;4.加深对音乐文化的了解,提高音乐素养,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情趣。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选择、歌曲的教学、队员的分工和演出准备等方面。
3.1 歌曲的选择歌曲的选择要考虑到课程的主题和音乐的风格,以及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3.2 歌曲的教学歌曲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分解歌曲节奏、旋律和音高等要素,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歌曲中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分享和表现欲望。
3.3 队员的分工为了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队员分工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而不同,在特长和兴趣方面做到尽可能的匹配,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成长的机会。
3.4 演出准备队员除了要保证个人的演唱水准之外,还需要进行集体的协作和配合训练,使演出效果更佳,同时还需对音响设备和表演道具进行维护和调试,确保演出顺利进行。
4. 课程实施4.1 课前准备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提前精选合适的歌曲,制定教学计划,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需要做好物品的采购、讲解和检查等工作,确保教学流程顺畅。
4.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和内容,全程指导学生练习和掌握歌唱技巧,鼓励提问题和展示自己的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7歌手大赛》word教案 (4)
歌手大赛科目数学年级四年级(下)授课教师薛万和主题单元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7.歌手大赛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教法与学法演示法知识连接用彩笔连线教案连接探索发现第一课时一、情景创设提出“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
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情境创设二、探究学习。
观察主题图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2.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算的。
通过旧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类推理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案连接探索发现四、练一练第3题: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比谁大。
可以把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直接给出,可以先把它算出来。
第4题:首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
第5题: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后,可以与同学商量完成。
五、作业练一练中第1、2题。
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中优化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9.43-9.05
=0.38(分)
通过计算得出: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0.38分。
3.明确运算顺序。
算式9.43-(8.65+0.40)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0.48-0.10=0.38(分)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再复述一遍笑笑的做法(板书第三种做法)
指名来答(板书答)
通过旧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类推理能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深化理解,巩固应用
1.两根绳子长分别是1.18米和1.23米,爸爸把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0.25米。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授课教师
主题单元
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题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4.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拓展延伸。
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课件出示:笑笑是这样做的,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
8.65-8.55=0.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歌手大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与态度:
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谁的表现好”。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画面(当屏幕出现5号选手说“专业得分8.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时),问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师:谁能说说怎样判断谁的表现比较好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当学生了解要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后就能知道谁的表现好了。
)二、解决问题:
1.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先进行估算,再探究算法。
2.让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和同桌说说运算顺序,说说自己在计算中的好方法,提醒学生书写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各自的算法。
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3.试一试。
4.6+12.3+
5.8 4.2+12.3+5.8+2.7
15—(1.2+3.9) 15-1.2-3.8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右边两题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和口算能力。
)
4.总结小数混合运算是运算顺序及简便方法的运用与整数的一些运算定律的联系,进一步体会知识间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