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谈“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著名校长李镇西报告――问题学生的转化
著名校长李镇西报告——问题学生的转化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情感思想智慧情感:水乳交融心心相印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都不会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站在儿童的角度理解儿童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思想: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新学期开始,法国全国85万名教师同时收到总统萨科奇一封信,他倡导“重建学校”。
“培育对真、善、美、伟大与深刻事物的欣赏,对假、恶、丑、渺小与平庸事物的厌恶,这便是教育者为儿童所承担的工作,这便是对儿童最好的爱,这便是对儿童的尊重。
”智慧:所谓“情感”和“思想”都必须化为每一天的教育行为。
俞敏洪说:“要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令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每个教育者不妨问问自己:我的生命中有这样的日子吗?班主任最好具备的技能:说话要有感染力:真情实感,激情澎湃,抓住人心。
必要的停顿。
善于从生活找谈话的切入口:尊重劳动人民。
要会讲故事:关于作弊。
要幽默,并善于自嘲:一种从容的心态。
要会和学生谈心:善于倾听,尊重理解。
善于利用过去的学生作为教育资源:转化后进生能够成就一个老师这里的所谓“成就一个老师”有两个含义:一是让老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二是让老师获得教育智慧。
我校的邹显惠老师……多年前我写过这样一段话――面对一个后进生,无论多聪明的教育者,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给自己惹什么祸事。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过:“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里的“悬念”,主要就是我们通常的所说的“教育的难题”。
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并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过程的无穷魅力!“后进生”的产生主要原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①教育方法不当:要么是溺爱,让孩子从小就在百依百顺的“温柔”中习惯于“朕即真理”;要么是粗暴,使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要么就是放任,孩子在“自由”中疏远了棍棒也疏远了感情,养成了懒惰也养成了散漫。
[谈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专家李镇西谈转化后进生
[谈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专家李镇西谈转化后进生提起后进生,老师也罢,领导也好,都谈“生”色变,望而却步。
后进生,具体说来就是动手不动脑,学习无定法,纪律松懈,作风涣散的这部分学生。
但教师们,却未发现他们有一个显著的优点:那就是动手能力强,参加活动积极性高等等。
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抓住这一关键,找到切入点,抓住闪光点,方法灵活则能达到目的。
一、同等相待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坦诚相待。
特别是后进生,不能歧视,更不能挖苦和对他们的未来下断言。
应真诚地教导他们,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优秀生一样真诚相待他们。
二、少一些尖刻,多一些鼓励“尖刻”让人气馁,抵制“鼓励”让人奋进,警醒、谈话时,要注重语言的平缓、委婉、得体。
即使这部分学生酿成了大错,也不能动辄发怒,相反,多一些温柔、体贴、关怀之语,是可以融化学生冰冷的心。
即使要批评,也要耐心指正。
当他们一旦在某件事或某一点上有成绩,应大加鼓励,让“后进生”感觉到他在你心目中是有地位的。
三、家访有准备,消除后进生的戒备心理放学回家时,最好是与后进生谈心结伴而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一次不行多次,是有成功希望的。
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要放下老师架子,多与学生促膝交流,多与他们谈谈生活琐事。
多给他们关怀和帮助,先达成情感交流,继而实现平等交流。
四、循循善诱“教好书,育好人”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宗旨。
作为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用正确的思想和一颗热忱的心去教育和感化后进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指导和教育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五、与后进生交朋友教书千万不要在学生面前摆架子,也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而小视学生。
特别是面对后进生,一定要小心谨慎。
因为后进生普遍认为自己学习差,老师对他们不喜欢,不愿接近老师。
为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和生活。
多接触、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重视和关心他们,体察他们的心理活动并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李镇西后进生转化
李镇西后进生转化读李镇西老师的后进生有感第一,“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后进生成就一个名师”,这是李镇西老师的观点。
李镇西老师从家庭、学校、个人这三个原因分析后进生产生的三大要素。
其中,第一要素是家庭原因,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行为和家庭的离异又成为第一要素的首要因素。
可见,后进生的产生根源在家庭。
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到了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各种坏习惯的养成,长期受到老师同学的冷落、辱骂和歧视,能不后进吗?多么发人深思的问题呀。
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理解后进生,明白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反复而漫长的过程,仅想通过几次教育即可转化成功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教育人是“不见其长,日有所增”第二,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技巧。
一是要多找后进生谈心,讲究一个“磨”字。
有句话是“好事多磨”因为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教师除了口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书信交流等方式和后进生进行交流。
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
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点非常好的方法。
例如,让后进生写自我评价,让他带回给家长看;让一个帮助他的同学写他的纪律表现;多联系家长,以表扬鼓励为主;在课余时间带后进生游玩,让对方走近教师;通过集体评议,利用集体的力量,评出进步最大、感动本班的十大人物;每天十问法;让学生每天写“精神搏斗”,通过日记走近后进生的心灵;让学生做班干部;作文评选法;推荐一本好书等。
第三,转化后进生应该注意几个的问题。
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感情倾斜,让后进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好,从而唤醒其向上的信心,这非常重要。
这要求教师做到,相信他是一个好学生,相信他是一个有“缺点“的好学生。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很善于利于集体的舆论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告诉学生“你对了”或者“你错了”,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李镇西老师多次强调转化后进生的“反复性”,可见过程的漫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和多一份忍耐。
《好老师征服后进生14堂课》读后感-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观后感
《好老师征服后进生14堂课》读后感: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观后感《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读后感我们常说,好学生成就好老师。
老师们都希望教好学生,那后进生谁来教呢?怎么把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呢?书中说,开学第一天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其重要性就像教学楼的地基一样。
用心打造第一印象,这将为后来的师生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
接受新班级,带着迷人的微笑和快乐的语调,和走进教室的同学们握手,或者拍拍他们的肩膀,友好的气氛是不是一下子就将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开场白一定要说到后进生的心坎上,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自信心。
设计的课堂活动一定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充满期待哦。
书中的倪老师设计的第一堂课一开始的热身活动就很有趣味和启发性。
她要求同学们用15秒的时间环视教室,然后必须低下头在纸上写上至少10种棕色物体。
15秒的时间到了后,倪老师提出,请同学们眼睛只能看着手里的纸,不许抬头,靠记忆力写下10种绿色的东西。
同学们一下子蒙了,有的开始抱怨。
倪老师说了:“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们在列举绿色植物时遇到了麻烦?我们现在环视一下教室,其实绿色的东西远比棕色的多。
”一位同学突然说:“当我们过于关注其他事物时,我们就不能专心学习。
”你看,倪老师不是直接给后进生讲大道理,而是精心设计了这么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从中悟出道理来,这不能不说是倪老师的优秀之处。
以后的每一堂课,倪老师都是精心设计有备而来的,当然学生也是每天都充满期待的。
当有人赞扬你工作出色时,你是什么心情?一定感觉不错吧!实际上,人们对感谢和赞扬天生是缺乏免疫力的。
积极乐观的老师会培养出积极乐观的学生,学生的态度和表现最终都是在模仿他们的老师。
如何转化后进生
“如何转化后进生”观后感观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李镇西是语文特级教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根据他几十年的教学磨砺,归纳出与后进生打交道的方法。
通过李老师将近2个小时的讲授,我思索颇多。
讲授伊始,李老师便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更新了我对后进生的观念。
他说:“作为教师,与其把心思放在如何称呼后进生上,不如注重如何教化他。
而且我们必须认清一个客观现实,后进生只是一个称呼,也是一个客观现实,因为他们表现就是比较差,但是重点是教师心中要尊重他们,贴近他们。
”我感受到自己对于后进生的认识也是狭隘的,不能脱离情感上的偏见,这是致命的意识。
李老师的讲授我倍加用心去听。
李老师归纳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个人。
家庭生活是孩子第一处学校,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若放任不管、若棍棒相待、若放任自流,孩子很可能会发展成“小霸王”、“小痞子”。
其次是家长行为的耳濡目染,价值观念的熏陶,家长情感的影响,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校方面,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教师的机智、情感、技巧、耐心对学生的成长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李老师例举很多的个案,“偷窃的学生、转学生陈鑫、暴躁学生万同……”传统的观念上,老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后进生情感上就有偏妥,一旦他们犯错就严加批评,接受不了甚至歧视、冷漠、辱骂他们,把他们看成是动物而不是人。
这种落后原始的教学思想扼杀了一位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机会。
“教学相长”的前提是师生能和谐相处。
作为班主任,平等的观念很重要。
此外,在后进生的教育下要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
因为后进生有其特殊性。
我们要客观认识这个特殊性而不是把它们放大。
这是教师对于后进生的正确认识,才能有后面的正确教育他们。
个人方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育后进生要从他们的教育方面观察,身体状况或者智力方面的研究,从这几方面排除他们不好习惯形成的原因。
李老师利用大部分时间慷慨地讲授他的教学经验,方法很多,诸如: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每天十问”、谈心、表扬、集体舆论、写灵魂搏斗、对手竞赛、安排班干部、推荐文学读物……细节很详细,结合个案,我更清楚地感受到班主任教育的魅力。
李镇西五大秘诀告诉你如何转化后进生
调皮、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爱打架、爱网游……老师,您的班上,是不是也有那么几个学生让你束手无策?后进生是个让很多老师头疼的话题,快来听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告诉你,五大秘诀转化后进生!秘诀一:让学生感到整个集体在爱他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
后进生们几乎是从读小学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
不要让某个后进生只感到是老师在爱他,而要让他感到是整个集体在爱他。
甚至有时候,教师要把自己对后进生的爱隐蔽起来,不动声色地转化为集体对这个学生的爱。
有一年刚开学,我组织学生讨论新学期打算,这时站在教室门口的我,看到教务主任正远远地向我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学生,垂头丧气的。
走近便悄悄对我说:“我安排了一个留级生在你班上……”然后,我把这学生领到教室门口,很兴奋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班上迎来了一位新同学!”同学们一听我热情洋溢的口吻,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新同学还没有座位,这时候,我完全可以动员前排同学:“你暂时先和旁边的同学挤着坐一下,把你的课桌和椅子给新同学,让新同学先坐下,好吗?”但这样一来,新同学感受到的只是老师的温暖。
我决定让同学们主动让出自己的桌椅,而且要营造一种纷纷让出桌椅的场面。
于是,我自言自语地说:“哎呀,新同学还没桌椅呢!”这其实是一句暗示,听见我“叹息”的孩子们都听懂了我的暗示,好几个孩子都举起手来并急切地说:“用我的桌椅吧!”说着他们还站了起来。
几个孩子的举动,又“提醒”了其他同学,几乎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
我“只好”带着新同学坐走到了前排一套已经让出来的桌椅前。
这场面,显然让新同学非常感动。
后来,这个学生在班上很阳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
所以,唤起对自己的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入口之一。
_学会善待“后进生”李镇西
”
“
”
,
采取 多种 措 施 转 变 后
“
进生
”
。
关 键词 少后 进 生
”
善待 素 质 教 育
文献 标 志 码
,
中图 分 类号
人
文 章 编号
一
一
一
人 们都 说 少世界 上 没 有 教不 好 的学 生 只 有 不会 教 的 老师 学生 纵 有 千 差万 别 但 是 只 要 教 师 的教 法 得 法 都 可 以得 以塑 造 都 能 同 样成 才 我们 不 得不 承认 因 为 诸 多 因 素 同 在 一 个 教 师 教 育 下 的 学生 真 实 地 存在 着 差 别 甚 至 是天 壤之 别 这就 对教 师 对 教 育 提 出 了 较 为 严 峻 的课 题 如 何 转 变 后进 生 赴 后 进生 变 为 优 等生 这 是 学 校 推 进 素 质教 育 进 程 的重要 环 节 也是 对教 师 与教 育 的 有 力 考验 一 小 学 后进生 的形 成 因 素
。
“
”
。
,
,
、
,
“
”
“
”
,
,
。
、
“
”
生 源 复 杂 存 在 差 异 性 首 先 因 为 每个 学 生的 遗 传 基 因 不 同 在 天赋 上 应该说 还是 存在 一 定的 差 距 的 更 多 是 因 为 家 庭 背 景 的不 同 家 长 教 育 理 念 的不 同 导 致早 期教 育 的
。
, ,
。
,
差 距 在 不断 拉大 启蒙 教 育 是 否得 当 也 在 不 同 程 度 上 形 成 了 学生 的 个体 差 异 尤 其 在 中高 年级 随 着 知识 的积 累 和 无 形 竞 争 的 存 在 具 体 到 学 生身 上 就 体 现 在 先进 与 后 进 的 差别 了 厂 般到 了 中高 年级 后进生 就 相 对 清晰 明了 了 兴 趣 不 同 匾 乏积 极性 如 今语 数 外 三 门 功 课的学 习 对 学 生 来 讲 压力 还 是 比 较 大 的 尤 其 是 数 学 的 学 习 数 学是 一 门具 有科 学 性 严 密 性 抽 象性 的 学 科 正 是 由 于 它 的 抽象 性 使 后 进生 在 学 习 数 学 的许 多方 面 发 生 障碍 解 题 过程 没 有步 骤 或 只 知其然 而不知 其所 以然 他 们 缺乏积
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反思
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反思今天我校全体教师一起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关于一些教育故事和教育写作,从这次培训中我收获很多。
首先,在教育学生关爱后进生方面。
第一,让学生感到集体的关爱。
很多后进生由于家庭或个人原因在学习或活动方面不如其他学生,导致跟集体脱离,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想跟进就更困难了。
所以,擅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发动大家伙一起给他鼓劲加油和监督指导,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和鼓励的环境中,孩子的进步将是很快的。
第二,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
后进生很多都是有些自卑的,他自己的力量有限,就需要别人给他力量,而这个力量是通过他自己内化并展现出来的。
如何内化就要靠自信自强,而这点就需要他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更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第三,允许孩子不断反复。
孩子在改正旧习惯,形成新习惯是需要一个反复重复的过程,老师在这个时候不要以为之前的教育工作都白费了,相反,更要坚持强化与教育。
这样,在反复中,他的坏习惯出现的次数渐渐变少了,好习惯也会慢慢形成。
第四,学会正确的表扬和鼓励。
这里要讲究方法问题。
表扬不是夸夸其谈浮于表面,而是真诚实在的给予肯定,批评也不是全盘否定只为教训,而是客观公正记住教训。
其次,教育写作方面。
第一,教育写作的目的有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反思,为今后总结教育观点积累素材,帮助教育在繁杂的工作当中体会点滴的幸福,也能为以后留下美好的回忆。
第二,教育写作可以分为两类,写给自己的写给别人的。
写给自己的不要求多,只需满足自己写作的目的,写给别人的包括投稿、博客等,就要细细推敲。
第三,写作故事要有一定的内涵。
这个故事可以是成功的教育事例,可以是一次失败的经验,关键是他能让我们思考总结,继续保持正确的做法,及时思考改正错误的想法。
第四,教育故事要真实,摒弃浮夸。
李老师提到老师写文章是为更好的教育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凸显个人的文采。
感谢李老师给大家的分享,他的讲座总能让人有所收获,我在如何转化后进生和如何进行教育写作方面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观看李镇西视频有感
观看李镇西视频有感:如何转化后进生白山市第二十中学李蕾最近,我们集中观看了李镇西老师的视频,他主讲的题目是如何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就是位于班级角落的人,他们成绩不好,学习被动甚至讨厌学习,经常不写作业或缺交作业,有的学生甚至行为习惯也很差,和同学交往有障碍。
后进生是每个老师头疼万分的难题。
然而,李镇西老师却说,后进生能够成就一个老师,因为转化后进生可以使老师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育智慧。
李镇西认为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由家庭,学校,个人三方面造成。
其中家庭原因是主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
父母的行为举止,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关系是否融洽都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其中反应最明显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因此,在我们看到孩子经常迟到的时候,最后不要直接冲学生发脾气,很有可能他是因为照顾生病的父母或者生活遇到了困难。
这时候,询问学生并在事后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求证实情就更合适些。
这点胡新龙老师和马珊珊老师都讲了类似的故事。
在谈到具体方法时,李镇西老师是这样说的:后进生缺乏的不是批评而是表扬。
要让学生认为自己是优缺点的好学生。
要让学生自发的改变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这点我的感触很深,我小学的时候就是班级的隐形人,成绩平平,长相平平,性格内向,在班里基本上没有朋友,上课从来没有举手发言过。
我的班主任崔老师在第一天接班的时候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我,仅仅是因为我的作业很工整,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优点。
这让我一贯优秀的同桌相当的不满,她的作业因为字迹潦草没有被表扬。
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一些小小的不安,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老师说的那么好。
从那天起,我开始为了成为一个好学生而不断努力。
我曾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其中有个倔强的女孩,她在班里成绩中等,能力强却缺乏自信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论影响,容易自己钻牛角尖。
我们之间的交往开始于认识的一周后,她申请当英语课代表却因个性太强被女生的小圈子排斥在外。
李镇西后进生转化理念观后感
李镇西后进生转化理念观后感(中英文实用版)Title: Reflections on Li Zhenxi"s Concept of Converting Underachieving StudentsTitle: 对李镇西后进生转化理念的感悟After watching a speech on Li Zhenxi"s educational ideas, specifically on the conversion of underachieving students, I was deeply moved and inspired.His views resonate with the belief that every student has the potential to excel, regardless of their current academic standing.观看李镇西关于后进生转化的演讲后,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他的观点与我的信念不谋而合,即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取得卓越的成就,无论他们目前的学业成绩如何。
Li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 teacher"s role in identifying the unique strengths and interests of each student.By doing so, educators can tailor their teaching methods to better engage these students, ultimately helping them to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李强调了教师在识别每个学生的独特优势和兴趣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做,教育者可以量身定制他们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吸引这些学生,最终帮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如何善待“后进生”
如何善待“后进生”李镇西“后进生”,有时候我们更直接地叫“差生”。
但有人说“差生”带有歧视性,好似一说“差生”就把学生贴了标签、定了性,便改称“后进生”。
其实,“后进生”不也是一种标签和定性吗?语气似乎要缓和一些,但本质都一样,都是说某个或某些学生不优秀,一贯表现不好,成绩也很差。
我们与其在叫什么上变着把戏地“发明”称呼,不如在如何善待如何转化方面动脑筋。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这类学生时,用的是“难教儿童”,我看其含义也和“差生”和“后进生”差不多,只是他的重点放在“教师难教”上。
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不是冷静地分析,而是充满感情地投入。
他身为校长,几十年不断地研究儿童,他先后为 3700 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
有了这样惊人的投入,苏霍姆林斯基转化“难教儿童”卓有成效。
在这一点上,教师确实要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
你说知道教育的前提是爱,但你对后进生就是“爱不起来”,“看见他们就心烦”。
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我要说,你“心烦”是因为你用成人的眼光去看他们——我认认真真地备课,你居然不认真听讲,不但不认真听,还在课堂捣蛋;我辛辛苦苦地教你,你每次作业总是乱做,每次考试都是白卷;因为你,我每次的平均分都比同年级的其他班低,教学成绩总上不去,评优选先轮不上不说,在领导和同事面前还抬不起头来……如此越想越气,当然“心烦”。
我觉得不解决心烦的问题,就无法面对后进生,也就谈不上善待,更谈不上转化了。
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前提,是教师本人先“转化”自己。
“转化”自己什么呢?转化——实际上是“转变”——自己的心态,就是换一种眼光。
是的,他们听不懂课,可是他们一年四季无论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每天〔当然,有时也迟到,偶尔也旷课〕到学校来做一件事,就是听他们听不懂的课。
想一想,这是什么概念?换作你,你能做到吗?成人听一堂枯燥的报告都觉得度日如年,可这些孩子,每天都在教室里受着残酷的精神折磨——听他们根本听不懂的课,一听就是三年、六年甚至十二年!他容易吗?后进生长期坚持听他听不懂的课,他换来的是什么呢?是老师的呵斥,是同学的嘲笑,是家长的打骂——这就是我们号称“以人为本”的教育给他们的全部“馈赠”。
李镇西后进生转化五大秘诀
李镇西转化后进生在五大秘诀调皮、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爱打架、爱网游……老师,您的班上,是不是也有那么几个学生让你束手无策?后进生是个让很多老师头疼的话题,快来听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告诉你,五大秘诀转化后进生!秘诀一:让学生感到整个集体在爱他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
后进生们几乎是从读小学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
不要让某个后进生只感到是老师在爱他,而要让他感到是整个集体在爱他。
甚至有时候,教师要把自己对后进生的爱隐蔽起来,不动声色地转化为集体对这个学生的爱。
有一年刚开学,我组织学生讨论新学期打算,这时站在教室门口的我,看到教务主任正远远地向我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学生,垂头丧气的。
走近便悄悄对我说:“我安排了一个留级生在你班上……”然后,我把这学生领到教室门口,很兴奋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班上迎来了一位新同学!”同学们一听我热情洋溢的口吻,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新同学还没有座位,这时候,我完全可以动员前排同学:“你暂时先和旁边的同学挤着坐一下,把你的课桌和椅子给新同学,让新同学先坐下,好吗?”但这样一来,新同学感受到的只是老师的温暖。
我决定让同学们主动让出自己的桌椅,而且要营造一种纷纷让出桌椅的场面。
于是,我自言自语地说:“哎呀,新同学还没桌椅呢!”这其实是一句暗示,听见我“叹息”的孩子们都听懂了我的暗示,好几个孩子都举起手来并急切地说:“用我的桌椅吧!”说着他们还站了起来。
几个孩子的举动,又“提醒”了其他同学,几乎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
我“只好”带着新同学坐走到了前排一套已经让出来的桌椅前。
这场面,显然让新同学非常感动。
后来,这个学生在班上很阳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
所以,唤起对自己的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入口之一。
后进生转化漫谈
年 ,转 化时 间长 ;准确 把握 了他学 习差 的方 面 ,其 最大 障碍 是算术 应用题 和乘 法 表 ;有 科 学 的分析 ,在 费佳 的意识 里 ,来不及 形成
关于 作为 条件 的依据 的那 些事物 和现 象的 表 象 :当他 的思想 刚刚要 转 向另一件 事物 的 时
态 度 上 :要对 后进 生存在 的事 实和为什 么 ,他 们是 什么 时候落 下 的?他 们是
怎 么落 下 了?他们 的家 庭背景 怎样 ?他们 以
前是怎样 学 习 的?他们 喜欢 怎么学 习?找 准
原 因 ,才能对 症下 药 。 行动 上 :一般 不 以学 习为 切入 点 ,不 以
生 做 了 观 察 记 录 ,他 能 指 名道 姓地 说 出2 5 年 中1 7 8 名 “ 最 难 教 育 ” 的学 生 的 曲折 成
义去 “ 恨 铁不 成钢 ” ,更 不 能对其 进行心 理
上的伤 害 。
候 ,却 又 忘记 了前一件 事物 ;有恰 当的转化
方 法 :小 故事式 的 习题 集和 阅读 大量 合适 的
思想 上 :要作 打持 久 战的 准备 ,少 则一
书籍 ;转化 结果 平凡 而真 实 :成 绩达 到正常
长 过程 。 李 镇 西 老 师 转 化 学 生 的 同 时 , 也 写
成 绩 为 突破 口 ,一般 也 不 以学 习成 绩 为 终 点 ,不要 以为 一两个 妙招就 能解 决 问题 。要
有像 “ 小 故事式 的 习题集 ”之 类的明 确 、科 学和 合理 的举措 ,要 与家长 和 其他教 师形 成 教 育合力 ,要 找合适 的课 外书 籍让其 阅读 以 培养 其智 力和 进行 实在 的德育 教育 ,要让 其 在 学校快 乐健 康地 生活 等等 。亩
后进生转化漫谈
很多老师一提到后进生的转化,就会想到教师的“五心”,即爱心、耐心、细心、信心、恒心之类的,似乎只要教师一用“心”,后进生就能得到有效的转化。
从道理上分析,教师对后进生付出爱的情感,关怀得无微不至,能宽容、有期待,并且在这些方面都能长期坚持,这对后进生当然能起到转化的作用。
问题在于,假如后进生在学习上长时间没有长进,在行为表现上反复出现问题,教师的“五心”真的能长期坚持下去吗?在很多老师转化后进生的案例中,好像转化得并不困难,要么几次谈心,要么一次家访,要么提供一下学习方法,要么检查几次作业,要么在作文、日记、周记里写一些令人感动、激动的话,然后这个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便突飞猛进了,各方面的表现也大大进步了。
当然,不排除只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方法不对头的所谓的后进生,也不排除一些关键性的事件确实能起到转化的作用。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后进生的成长脚步非常缓慢,甚至,有个别后进生看起来根本就转化不了。
因为,在后进生中,除了极少的“智障”学生外,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差得令教师不知该从哪儿补起。
比如有一位老师,接手八年级,有位同学连续三次得零分,据了解,这个学生升初中时语文成绩是个位数,七年级从不做作业,不是不做,而是不会做,除了名字会写,其他的字基本不会写,让其抄作业,也没能维持两天。
课堂上关注他,可他也只能坚持一分钟,让他朗读,什么课文都不会读,想表扬他都找不到机会,第四次考试时让他开卷,整张试卷他也只能填上三个空,还写错了一个。
课外,老师也找他谈心聊天,然而一学期过去后进生转化漫谈文/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街子初级中学 符礼科 绘图/赵清李镇西老师转化学生的同时,也写了完整的手记,他说:“后进生对我来说,每天都充满悬念——我不知道他们将要给我惹什么祸!我忠实地记录我和他们打交道的经过乃至细节,这样的文字当然胜过任何人为编造的小说和电视剧!”100育心育德 Heart & Moral. All Rights Reserved.还是“涛声依旧”。
读书心得 读李镇西的《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
读书心得读李镇西的《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这篇文章中,李镇西讲述了对于如何转化后进生,首先告诉我们要改变心态,要解决对学生心烦的问题。
否则就无法面对后进生,更谈不上善待,更谈不上转化了。
首先就是转变心态就是换一种眼光去看他们,也就是儿童的眼光,准确的说是站在后进生的角度看问题,要明白他们的可敬之处,他们听不懂课,可是他们一年四季无论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每天总是准时的来学校做一件事那就是听他们听不懂额的课程,想想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吗?记得我们去听一堂报告都感觉度日如年,可这群孩子却每天受着精神折磨听课,难道不应该对他们敬佩吗?而且对于很多后进生来说,他们从来不记仇。
也会在毕业很多年的时候去学校看望老师,难道我们还会心烦他们吗?看到李老师这样的叙述,我貌似有点理解了,想到自己每天看到我们班有好几个学生,我看着他们就有心烦的感觉,对于那些学不会的学生,我更是经常批评,却从来没有想到他们的感受,从来没有真正的了解过他们的想法,这次就告诫我在以后得教学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然后李老师又说了如何转化后进生,其实转化是相对的,不可能有哪个老师说能够转化所有的后进生,一个人的转化,需要合力,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得各种力量,但即使这样,也不可能全部能够转化,对于有些学生。
我们需要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的目标教育,自己的思想负担!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要注重感情的倾斜,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学生的爱,才能在思想上感化他们;要唤起向上的信心,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们很多人都是因为在成绩或者行为经常受到批评,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优点?对于这些学生要学会唤起他们的信心,给他们进步的动力;更要允许不断反复,当我们对于某些后进生的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他们犯过的错误重复犯,我们要明白这是后进生的特点,我们要允许反复,这是对后进生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对于后进生的表扬,我们在教学中。
后进生最不缺少的就是批评,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批评太多了,他们需要的是表扬,但也不是说要盲目的表扬,要学会真心的表扬他们。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曾有困惑每个孩子出生都应该是一样的,可是在同一个班级之中总会出现先进生和后进生。
我们也常说转化后进生,到底后进生应该怎么转化呢?为此我阅读了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如何转化后进生》,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李镇西老师在《如何转化后进生》中提到的几个秘诀有的是我感同身受的,有的却让我醍醐灌顶。
第一,让学生感到整个集体在爱他。
“不要让某个后进生只感到是老师在爱他,而要让他感到是整个集体在爱他”,这一点是让我感同身受的。
在一次小组接力比赛中,由于班级有57个人难以进行分组,而被剩下的这个人平时表现调皮,成绩落后,但是他却是班上跑的最快的`孩子。
其他小组的人都希望他能够进入自己的团队,而我让他站在讲台上自己选择,班上的孩子显然非常激动,大声地说“选我,选我,选我!”在这种被他人期许、肯定、需要之中,他露出了羞涩的笑容,同时也在比赛中极力表现着。
也许这是这股被集体爱的感觉激励着他这么努力。
第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只有意识自己到自己很多优点,他才可能奋发向上”,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多的去培养孩子发现优点的能力。
这个跑的最快的小孩子还有一大优点,字写得非常漂亮。
他没交作业的时候,我会过去跟他说,老师很久没有看到漂亮的字了,你能不能把作业交上来,让老师高兴高兴。
第二天你就能发现他按时交作业了。
而他在每一次需要漂亮字的时候总能积极地展现出自己的优点,比如班级门口书法展示的字是他写的、班级黑板报上的字也是他写的,他总是能非常认真地展示他的优点。
第三,允许学生不断反复。
文中提到,不少老师往往见不得后进生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李镇西老师也点明,允许学生不断反复“这不是纵容,而是宽容,更是一种期待”,这也是我自身不足的地方。
当学生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时,我的脾气会爆炸,也会批评他们。
但李镇西老师却说,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绝对不许犯同样的错误,而是尽量希望学生犯错误的周期长一点,而且越来越长,最后渐渐客服某些坏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镇西谈“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1)注重感情倾斜。
教师对“后进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
“后进生”们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所以,面对他们,老师应该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心灵的呵护,协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这种“爱”不是做作的特殊的“偏爱”,而是自不过然的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
不然,“后进学生”仍然会觉得老师对他是另一种形式的“另眼相看”。
其次,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来自学生集体,要让“后进学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
(2)唤起向上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这对“后进生”同样适用。
如果教师感到学生不听话时,就能够尝试着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持续设法唤起他积极向上的信心。
(3)引导集体舆论。
比起教师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所以,教师能够想办法改变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协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协助。
(4)讲究有效方法。
李镇西认为,“有效”的方法往往包含有“科学”的因素,但有时“科学”未必“有效”(比如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具体针对性等);另外,这里的“有效”,还包含有“艺术”的意思(让我们的方法更新颖而使学生易于接受)。
总来说之,转化“后进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
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李镇西采用过的比较有效的具体方法有:
(1)写家校联系本。
让“后进学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协助人”,让这个“协助人”每天将“后进学生”的当天表现(纪律、作业、进步、问题等)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让“后进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看。
(2)填报喜单。
在每周末发给本周进步明显的“后进学生”报喜单,让他们带回去向家长报喜。
(3)游玩。
李镇西常常利用节假日,邀约班上的“后进学生”和他们的“协助人”一起去公园或野外游玩,有时他还把这样的活动当作对进步学生的奖励。
(4)集体评议。
不定期由全班学生评选“最近表现最差的同学”,再让班长当场公开结果,并对相关同学提出批评和希望;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在班上评选“最近进步最大的同学”,仍由班长当场公布结果,并对进步大的同学发奖或发报喜单。
(5)写“每日九问”。
引导“后进学生”养成每天“自省”的习惯:一问今天影响同学学习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五问今天做过什么不文明的事没有?六问今天说过脏话没有?七问今天战胜弱点没有?八问今天有进步没有?九问今天有什么遗憾没有?
(6)写《灵魂的搏斗》。
引导“后进学生”自己战胜自己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李镇西常常在某一“后进学生”做了一件他以前不容易做到的事之后,请他写《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我”的经过》,然后在班上朗读,以激励更多的学生。
(7)安排当干部。
为了让“后进学生”也有体现自己尊严和才能的机会,李镇西有时鼓动班上同学选他们当干部,或者给他们安排一下“助理”、“干事”之类的“职务”。
他们一旦有较好的工作成绩,即让全班同学给他们以褒扬和鼓励。
(8)对手竞赛。
让每一个“后进学生”都找一个与自己各方面情况接近的同学作为竞争
对手,在纪律、学习等方面展开比赛,并定期让全班评比。
(9)学生作文表扬。
经常向全班学生布置写《同学进步大》的作文,后在班上大张旗鼓地朗读或张贴这样的作文,以形成一个催人向上的集体舆论氛围。
(10)推荐好书。
有针对性地给相关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并定期和他们一起讨论阅读体会,以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精神生活。
转化后进生,当然不但仅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便是抓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并尽可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这是难点,但也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