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中央党校地厅班扩大内需和经济发展专题第七课题组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指出了方向,拉开了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序幕。
8年来,成都、重庆等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在探索中快速推进。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都在积极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课题组在调查研究当中对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从增幅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贫富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
有关数据显示,城镇居民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103%,增加额高达8703元;而农村居民2009年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仅增长96%,增加2531元。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2009年则扩大到3.33倍。
青海省2003—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732元增加到12692元,增长了88%;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7元增加到3346元,仅增长84%;收入差别从4915元扩大到9346元,差距越来越大。
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功能压力加大。
有关数据显示,进城农民工由2004年的1亿增加至2008年的1.4亿,年均增长10%,2006、2007、2008年增幅分别为11%、14.5%、15.1%,农村人口流动呈加快趋势。
同时,近几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2007、2008、2009年分别新增大学毕业生495万、559万和611万,2010年预计新增700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加之城市提供就业机会的增速较慢,城市功能面临着进城农民工和毕业大学生双重压力的考验。
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落后。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心得体会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心得体会
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1. 整体规划:城乡发展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农村土地规划等。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乡的发展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保障城乡发展的平衡和
协调。
2. 产业转型:农村地区的发展往往依赖于传统农业产业,而城市则主要依靠制造业和
服务业。
为了实现城乡发展的统筹,需要加强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结
构的变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
要注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平衡,不仅要完善城市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
也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
4. 教育卫生事业:城乡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也包括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
发展。
要加大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
福感。
5. 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发展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要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
生活环境质量。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需要全面、科学地考虑城乡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寻求解决城
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作者:董迎夏小林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07期当前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都与解决三农问题相关,统筹城乡发展更彰显重要战略意义。
自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
至今,认识得到深化,问题基本摆开,事项逐渐明朗,对策不断充实,从大政方针原则到具体政策措施,已经比较明确、完整。
但从多年来推行城乡分割发展转变到“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势必会遇到因历史惯性而产生的阻力。
因而,同时需要充分的观念转变、相应的实施准备、适当的工具配合。
政府在确保切实推进的过程中,既要正确评估实际能力予以保证,又要防范可能出现的不当做法导致扭曲变形。
就此,我们提出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一、理顺城乡关系的路径选择(一)破解二元结构:需要拆除背后的制度支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虽然也属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但现实情况不仅是经济成长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更有不公平的体制机制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由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了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即采取计划经济的机制,以行政手段将城乡人为分开,集中资源致力于实现国家工业化。
由于农业被剥夺了资本积累机会、削弱了技术进步能力、窒息了发展后劲,农业生产率停滞于落后状态。
所以,就国际一般而言的二元经济结构演进规律衡量,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间,我国的传统农业并没有伴随国家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步得以改变。
国际上的一般经验显示,发展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城乡不平等,表现为先分化、后趋同的趋势。
但是,这一国际普遍规律也不对应中国的情况——在经历了较长时段的高速经济增长后的今天,不平等却仍在加剧。
回望中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路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轨迹:改革分别在城市、农村两个领域展开。
农村先行的改革成果明显,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剩余农产品、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又以“乡镇企业”的形式就地发展工业,促进了国家工业化进程;但因城乡阻隔,没有机会转化为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体制优势。
毕节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失地 农 民 只有 低 水平 的基本 养 老 保障 。如 城 市低 保 保 障标 准 每 月 3 0元 ,而 农 村低 保保 障 标准 只有 每 月 1 0元 。城 0 3 镇 居 民医 保最 高可 按 比例 报销 6 元 ,而 新 农合 最 高可 按 万 比 例报 销 5 元 。我 市 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距 仍 呈 扩 大 趋 势 , 万 农 民 人 均 增 幅 一 直低 于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入 增 幅 , 20 0 9年 ,城 镇 居 民人 均 可支 配收 入 1 7 0元 ,同 比 增 长 48 87 .%,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6 1 ,同 比增 长 7 %。社 会 保 3 2元 . 5 障不 公 等给城 乡统筹 发展 带来 了严峻 的挑 战。 四是 农业 产业 弱 势 问题 。农 业 是兼 有 自然 风 险和 市 场 风 险 的弱 势产业 ,生产 周期 长 ,投 资 回报 率 低 ,需求 弹 性 小 。这 种 弱势性 决 定 了农业 的增长 速度 较慢 ,产 业扩 张 力 二 、城 乡统 筹 发 展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处 目前 ,我 市 在大 力 推进 新 农 村和 新 型城 镇 化建 设过 程 较差 , 于 劣 势地 位 。城市 经 济 以二 、三 产 业为 主 ,发 展 速度 快 ,需 求弹 性 大 ,处于 优 势地 位 。 目前 ,我 市农 村 承 中 ,注 重城 乡统 筹 发 展 ,促进 城 乡融 合 ,城 乡 统 筹发 展 虽 包土 地 流转 规模 不 大 ,农业 产 业化 经营 规 模 不大 ,缺 乏 上 取得 了一 定成 效 ,但 仍存 在很 多 问题 ,主要体 现在 : 是 思想 认 识观 念 问题 。我 国长 期 实 行城 乡 二 元结 构 规模 、上 档次 的大型 龙头企 业 ,农 业收 益 比较 低 。 三 、 城 乡统 筹发 展 的意 见 和 建议 体制 ,把人 口分 为城 市 居 民和农 民 ,并 将 就业 、住 房 、医 城 乡 统筹 发展 就 是把 城 市和 农 村 的发 展作 为 整体 统 一 疗 、子女 教 育 等公 民权益 同户 口挂 钩 ,形 成 了包 括公 民迁 徙 、劳 动就 业 、教 育 、财 产 和社 会保 障 在 内 的诸 多 方面 对 规 划 ,把城 市和 农 村 存在 的 问题综 合起 来 统 筹解 决 。城 乡 农 民的 不平 等 。 改革 前 中国 社会 中的 资源是 由行政 性 的再 统筹 发 展 的任 务长 期 而艰 巨 ,为打 破城 乡二 元结 构 ,实 现 分 配 ,而 不 是 由市 场来 进 行 配 置 的 。 比如 ,教 育 、卫 生 、 城 乡一体化 发 展 ,特 提 出以下建 议 : 要 尽快 成立 协 调城 乡 统筹 发 展 的组 织 机构 ,构建 城 文 化 及 公共 设施 的投 入 ,城 市几 乎 完全 是 由财 政 投入 ,而 是 农村 财政 的投入 则相 当有 限 ,有 相 当一 部分 要 由农 民 自己 乡统 筹发 展新体 制 。推进城 乡一体 化发 展 , 一个 大课 题 , 也 是 一项 系 统 工 程 ,涉 及 到 多个 工 作 部 门和 单 位 。因此 , 来 负担 。在 城 乡 二 元结 构 下 ,农 民创 造 的 部 分 物 质 财 富 , 我市 要 推动 城 乡经 济社 会一 体化 发 展 ,必 须建 立健 全 各 级 被 拿 走 用于 支持 工 业 化和 城 市建 设 。据 统 计 ,长期 以来 农 民对 国 家贡献 了 l . 97万亿 元 ,而到 目前 为 止 ,国家 对农 民 组织 机 构 ,尽快 成 立城 乡统 筹 发展 工作 领 导 小组 及其 办 公 返还不到 l 万亿 元 。特 别 是 较 长一 段 时 期 的 农 电、农 话 、 室 。明 确有 关部 门的职 责 ,切实 加 强政 策 的协 调 配合 ,把 农资 等对 农 民的变 相 掠夺 ,使 农 民 成为 了 名符 其 实 的弱 势 城 乡统 筹工 作 纳入 各级 政府 部 门 的考核 考 评 ,努 力形 成 具 有我 市特色 的城 乡一体 化发 展体 系。 群体。 二 要 尽快 制订 毕 节市 城 乡统 筹发 展 的 总体 规 划 ,构 建 二 是城 乡 一体 规 划 问题 。要 实现城 乡统 筹 关键 的第 一 步 要 有 一个 城 乡统 筹发 展 规划 ,现我 市城 乡 一 体规 划 还未 城 乡 统筹 发 展 的新 格局 。要 统筹 城 乡规 划 与管 理 ,建 立 健 提 上 议事 日程 ,各 县 区也 没有 编 制城 乡 一体 化发 展 规 划和 全覆 盖城 乡的规 划体 系 。一 是城 乡空 间布 局统 筹 规 划 。根 综 合 性 的新 农村 建 设 规划 ,城 乡 各类 规 划 的整 体性 、协 调 据资 源 环境 承载 能 力 ,现有 开发 密度和 开发 能 力 ,统 筹 考 性 、配套 性 、互 补性 不 够 。 由于规 划 编 制 的程 序 多 、周期 虑人 口分 布 、经 济布 局 、国 土利 用和 城 镇化 格 局 ,从 大 空 长 ,规 划编 制往 往 落 后于 建 设发 展进 程 ,农 村 规 划编 制 进 间 尺度 上着 手 编 制主 体 功能 区规划 。建立 中心城 市—— 次 程 落 后 于城 镇规 划 。有些 乡镇 还 没有 整体 规 划 ,村 级 整体 中心城 市—— 重 点 镇—— 一般 乡 镇—— 中 心村 庄 的 五级 城 规 划 更是无 从 谈起 ,住宅 乱搭 乱建 ,开挖 随心 所欲 ,小 厂 、 乡统 筹架 构 ,坚持 中小城市 、小城 镇和 中心村 庄协 调发 展 , 以编 制 县 域 总体 规 划 为 重 点 ,进 一 步调 整 完 善 专 项规 划 , 小 作 坊遍 地 开花 。无规 划 、无 前 景 、无 目标 、杂乱 无 章是 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 、供水供 电、邮电通信 、垃 当前不 少 乡村 的真实 写照 。 三 是 城 乡公 共 服 务 和 社 会 保 障 不 公 问题 。长 期 以来 , 圾 处理 、污染 治 理 、环境 保 护规 划体 系 。未 来 三年 要 实现 由于政 府 财政 重 点投 入 于城 市 ,因此在 公 共 设施 、公 共服 中心城区的控制性详规全覆盖 ,五年做到城、镇 ( 、村 乡) 务 和社 会 保 障等 方 面存 在较 大 的城 乡差 距 。城 乡教 育 、科 规划全覆盖。二是产业发展统筹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 技 、文 化 等方 面 的资 源配 置 存在 城 乡差 别 ,优 质 教 育资 源 优化产业结构 ,整合产业布局 ,依托城镇工业园区 ,大力 过 多地 集 中在 城 区 ,农村 学 校教 学 条件 相对 比较 薄 弱 。城 发展与区域资源结构相适应 ,与农村经济结构联系紧密的 乡医 疗卫 生 、社 会 保 障等 方面 也 存在 较 大差 距 ,农 村 医 疗 劳动 密集 型 产业 和特 色 主导 产业 ,将 工 业产 业 链 向农 业延 保 健 设 施 落 后 ,技 术 力 量 薄 弱 ,农 村 社 会 保 障标 准 较 低 , 伸 ,积极培育现代农业 ,促进工农联动 ,构建产业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一些现状和问题。
首先,城乡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
城市发展过快,而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口外流加剧,农村贫困化问题严重。
其次,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高,而农村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滞后。
再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城市居民收入高,农村居民收入低,致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最后,城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不容忽视。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消耗加剧,对农村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城乡规划和管理。
在城乡规划和管理方面加强协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缩小城乡差距。
三、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发展。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重视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四、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
加强对城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推进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 1 -。
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
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二、我区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 1四中全会精神,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为目标,通过“三个集中”、“三个统一”、“三个缩小”和“三个延伸”,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联动发展、城乡和谐融合、城乡共享现代文明的一体化新型社会格局。
(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规划、严格管理的原则。
统一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制定分年度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坚持严格按科学规划办事。
2、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
充分考虑各苏木镇经济发展、资源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区、分类、分布推进一体化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城乡发展形态。
3、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发挥政府投入的拉动作用,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集聚资金,加快建设,实现市场带动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多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4、坚持富民优先、群众自愿的原则。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三)发展目标按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的原则,力争一年有进展,三年有突破,六年大变化。
到2017年,保障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的各项政策体系完全齐备,力争工业集中度达到98%,农业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0%,城镇化率达90%以上;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除,基本形成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平等化的经 2济社会权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当前推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统筹城乡发展在中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但从目前我区城乡发展水平和现状看,当前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实施以城带乡经济互动的平台,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发展定位等因素。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同时,我国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是和城乡分治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但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是矛盾的。
所以,在调研中,我们注意到,地方政府呼声很高的是,在法律法规方面的修改和完善。
首先是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要实现农村土地流转有法律依据,涉及宪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条例、条规约 20多条需修改。
其次是农村土地贷款抵押方面,担保法第37条第(二)项、物权法第184条第(二)项均明确规定,耕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要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用于贷款抵押有法律依据,必须对担保法、物权法有关条款作相应修改。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出台农村土地流转办法。
第一,要夯实土地流转的基础,即对农村土地、农村房屋全面确权颁证,做到产权明晰,归属清楚。
第二,要坚持“两个不改变”的前提条件,即农村土地流转“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改变农民耕地承包权”,切实保护好农民的权益,防止农民永久失地。
第三,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办法。
一是明确流转方式,二是建立流转平台,三是建立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四是探索土地流转市场定价办法。
逐步放宽城市户籍管制。
建议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逐步剥离附属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渐进式放宽城市户籍管制。
第一,以在当地有合法住所(租房也行)为条件核发“居住证”,准许常住登记。
持证者享有同等的选举权、就业权、初级卫生保健,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
第二,根据社保参保年限或缴税年限,确定能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救助资格。
第三,根据学籍年限和监护人参保年限,确定能否享受高考、特殊行业准入(主要针对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与户籍严格挂钩的资格。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第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建议监管部门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信社加快组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强化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农服务,探索组建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农业投资公司、农业产业基金、农贷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探索集合债券、集合信托、集合贷款等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行 了城 乡分割的户籍制 度 , 并以此为依 据 , 配套 出台了粮食 供 应制度 、 住宅制度 、 教育制度 、 就业制 度 、 医疗 制度 、 养老保险 制
度 等一 系列歧视农 民 、 限 制农民的政策 制度 , 把城市 人 口和 农 村人 口分割开来 , 形成 了城 乡对 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改 革 开放 后 , 这 些制度虽然经过 不断完善和放 宽 , 但城 乡二元结 构 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农村劳动 力进城 后 , 还难 以享 受到城 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 。同时 , 由于我国实行城市 工业 优先发
宏 观 经 济
■_ _ ■ 0 N T E
【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 ,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的 发 展 取 得
了举世 瞩 目的 成 绩 , 但 同时 , 城 乡发 展 差距 也在 日益 扩 大 , 发 展 不 平衡 带 来 的 问题 更 加 凸显 。新 形 势 下 , 如 何 统 筹城 乡发 展 , 突
和借鉴。
经过近 年来的统 筹发展 , 我 国的城 乡关系已由城 乡分割走 向城 乡协调 发展 , 但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 1 、 城 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 本改 变。建国初期 , 为了加速 城市工业 化的发展 , 维持城市 人 口的低 工资和低 积 累 , 我 国实
【 关 键 词 】发展
破 城 乡二 元 结 构 , 破 解“ 三农” 难题 , 全 面推 进 小 康 社 会 建 设 , 是
面面 , 必须在城市 与农村的互 动中逐步解 决 , 没有城市 的积极 参与和支持 , 农民 的小康难 以顺 利实 现。只有按照统 筹城 乡发 展的战略思路 , 创新城 乡发展思路 , 打破城 乡分割体制 , 建立城 乡统一 制度 , 才能有效解 决“ 三农 问题 ” , 加 速全面小 康社 会的
推进毕节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研究
度 高速增 长 ,2 1年 达42 00 5亿元 ,是2 0年全 社会 固定资产 01 投 资完成额 的8 5 。财政 总收入达 176 .倍 2.亿元 ,是20年 财 01 政 总收入 的8 。 倍
2 、产 业 结 构 逐 步 优 化 ,工 业 经 济 实 力 增 强 。全 市 三 大 产业 的 比重 由2 0 年 的4 . :0 9 2 . 调整 为2 1 年 的 01 2 13 . :7 0 00 2 :33 ,三大产业 的次序 由 “ 14 :6 一二三 ”变 为 “ 二三 一 ”。 2 1年 全市 实现 规模 以上工业 总产 值3 9 4 亿元 ,是2 0 年 00 2 .8 01 的规模 以上 工业总产值 的8 。另外 ,工业 增加值2 7 元 , 倍 2亿
完成 了一批小 型农 田水利工程 、 “ 三小 ”水利 工程和水毁 工 亩 ,改善灌溉 面积 11万亩 ,恢 复灌溉面积 36万亩 。推进 .l .0 水污染治理 ,共完成 13 4 家煤矿废 水治理 ;完成 15 典型乡 7个 镇集 中式饮用 水源基 础环 境调查 与评估 工作 ;2 1年 CD 0 0 O 排
总之 ,毕节 市的产业 结构转变 以工业 为主导 的产业 结构 ,工 程 建设 ,新增 灌溉面 积 ( 包含 新增 烟水灌 溉面 积 )3 .1 95万
1 以交 通 为重点 的基础 设施 建设 强力 推进 ,全 区公路 放 总量 控制在 2 7Y ,S 2 放 总量控 制在 1 . 1 吨 。 由 、 .7 吨 O排 78万 运输条件 得到进 一步改善 。21年底全 区通 车里程2,8 公 00 399 里 , ̄20 年多 1,0.4 L05 6726公里 ;旅客运 输量达6 18 ,3万人 , 客 运周转 量达2 138 8,2万人 公里 ;货物运 输量达2 11 ,0万吨 ,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心得体会2篇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心得体会 (2)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心得体会 (2)精选2篇(一)在统筹城乡开展工作中,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心得体会:1. 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开展工作中都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
要注重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进步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同时也要关注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为所有人民提供平等的开展时机。
2. 加强规划和协调:在统筹城乡开展工作中,需要制定全面的规划和政策,明确城乡开展的目的和方向,并进展有效的协调和整合资。
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开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开展。
3. 推动产业转型和晋级:统筹城乡开展不仅仅是解决城乡之间的差距,更要注重提升农村经济和产业开展程度。
要加强农村产业构造调整,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开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晋级,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时机和增加收入的渠道。
4. 加强根底设施建立:城乡之间的差距往往来自于根底设施的落后程度。
要加大对农村根底设施建立的投入,包括农村交通、电力、水利等方面,提升农村的消费力和生活条件。
同时也要注重城市根底设施的建立,进步城市的效劳程度和竞争力。
5. 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支持:统筹城乡开展要注重进步农村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加强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投入。
要鼓励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共享,进步农民的创新才能和创业时机。
总之,统筹城乡开展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开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心得体会 (2)精选2篇(二)统筹城乡开展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全面考虑城乡之间的差距和不平衡,合理规划和分配资,促进城乡协调开展。
在理论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要以人为本。
城乡开展工作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注重保障和改善根本公共效劳,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城乡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城乡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城乡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城乡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发展体系。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土地流转问题城乡协同发展中,土地流转是一个首要问题。
由于农村土地多数属于集体所有制,让土地流转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转市场不发达,价值评估体系尚未完善。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对于流转农户,要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增加他们的收入,使他们更有动力参与城乡协同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是城乡协同发展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要注重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人才流失问题城乡协同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不发达,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到城市,造成了农村地区人才断层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提供优惠政策等手段,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到农村发展。
同时,要注重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
四、农业发展问题在城乡协同发展中,农业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结构亟待调整。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产业升级。
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此外,要加强农村金融支持,为农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
五、生态保护问题城乡协同发展必须注重生态保护,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
要加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公示
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公示摘要:一、引言二、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概述1.总体目标2.具体指标三、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公示内容1.公示背景2.公示内容3.公示意义四、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1.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2.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一些地区,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毕节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指标。
本文将对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进行概述,并分析其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
二、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概述1.总体目标毕节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 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2.具体指标毕节市制定了以下具体指标来衡量城乡融合发展的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比:到2025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 以内。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5 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90% 以上。
- 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 年,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缩小50% 以上。
- 生态环境质量:到2025 年,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差距缩小30% 以上。
三、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公示内容1.公示背景为了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指标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毕节市政府决定对城乡融合发展指标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2.公示内容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城乡融合发展指标的总体目标、具体指标及其实施方案等。
3.公示意义公示城乡融合发展指标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1.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毕节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的制定,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
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公示
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公示
(原创版)
目录
1.毕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公示背景
2.公示的指标内容
3.毕节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和目标
4.公众反馈和建议
5.总结
正文
毕节市作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试点地区,一直致力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近日,毕节市政府公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指标,旨在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透明度,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公示的指标内容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
其中,经济发展方面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差距等;社会事业方面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配置情况;基础设施方面主要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包括城乡绿化、环境质量等。
这些指标全面展示了毕节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有助于公众更直观地了解相关情况。
毕节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和目标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此次公示的指标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让公众了解城乡融合发展的进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在公示期内,公众可以对这些指标提出反馈和建议。
市政府将根据公众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同时,市
政府也会加大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
总之,毕节市城乡融合发展指标公示体现了市政府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乡村振兴2022毕节
乡村振兴2022毕节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毕节是贵州省一个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毕节来说意义非凡。
以下是对毕节乡村振兴2022年的展望。
首先,在农业方面,毕节将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推动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发展,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毕节将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发展。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民的创业致富能力。
毕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毕节将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鼓励农民创业创新,打造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农村产业品牌。
再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毕节将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力度。
重点解决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足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毕节将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户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加大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力度,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最后,在乡村治理方面,毕节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毕节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是毕节2022年发展的重点任务。
毕节将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核心目标,加大对农业、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毕节的落地实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毕节市农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毕节市农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出,农村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毕节市作为贵州省重点发展区域,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农村发展方面加大投入和力度,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从毕节市农村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毕节市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毕节市农村发展现状毕节市农村地区总人口约为15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林业,农业人口和劳动力占比较高。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亟待提高。
同时,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农村人口教育水平和科技技术含量较低,农村人口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二、问题分析1.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毕节市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林业,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农业生产规模小。
农民自然经营面积仍过于狭小,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3.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亟待提高。
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质上乘的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较弱。
4.基础设施滞后。
毕节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公共服务和社保体系不健全。
毕节市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建设较差,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生活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对策建议1.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组织、农林果生产标准化、推广高新技术等措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2.实施农村土地整治。
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的投入,扩大耕地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农民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
3.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建立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品牌和标识建设,完善营销渠道和销售网络,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毕节市“为村”建设的建议
毕节市“为村”建设的建议第一篇:毕节市“为村”建设的建议毕节市“为村”建设的建议一、“为村”的概念及模式为村,就是we country,是腾讯基金会依托移动互联网终端,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开发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是一个以“连接,为乡村”作为口号,以“互联网+乡村”的模式,为乡村连接感情,连接信息,连接财富。
申请成为“为村”的村庄,可以获得腾讯为村提供的三大支持:移动互联网工具包、资源平台、社区营造工作坊。
这三大支持,也叫“为村三式”。
为村第一式,移动互联网工具包,是以任务设定和案例指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村庄申请人和村委会成员,学习并掌握以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功能和基本的运营技巧,高频、高质地实现村里外出和留守成员的信息和情感沟通;高效、透明地实现村务管理、活动组织、通知下达、舆情上传等基层工作的互联网化呈现。
为村第二式——为村资源平台则是通过整合腾讯内外部资源,会聚来自社会各界愿意为村奉献的专业企业和个人专家,并按条件开放给已经掌握并可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工具的村庄,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的连接和匹配,为村庄创造连接信息、连接财富的机会。
为村第三式——社区营造工作坊。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为村团队每个季度都会举办一次社区营造主题的工作坊,选出6 个对为村前两式能充分演绎并运用的村庄,整合优质且具有实战意义的课程,为他们村庄“一村一品”的商业化,提供专业指导。
沟通、财务、商业谈判、项目管理、领导力等等课程,都将以奖励的形式为村提供,而每个季度腾讯基金会都会拿出100 万元为村创投基金,提供给在商战中胜出的村庄。
而这个为村创投基金,最终将开放众筹,让人人都能为自己看好的村庄助力。
二、“为村”现状及案例“为村”萌芽于2011年,2012年在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开始试点,2014年11月,“为村贵州黎平铜关村”作为全国第一个认证的村级公众服务号建立,2015年“为村开放平台”概念正式提出。
目前,“为村贵州黎平蒲洞村”在一个返乡大学生村官带领下,争取成为全国第二个通过认证的为村。
毕节市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毕节市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毕节市乡村产业的深入广泛调研,分析和探索了毕节市乡村产业的发展道路,有针对性地研究了适合毕节市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为毕节市乡村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乡村产业;对策研究;贵州毕节毕节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开乡村振兴,奋力推动毕节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确保粮食作物稳定生产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林下经济为突破口,保证重要农副产品的供给,深入推进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辣椒、中药材、刺梨、皂角等重点产业,全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毕节市以重点基地、经营主体、加工配套为抓手,突出产业特色优势,建设了一批重点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深入推动农业种植和精深加工在融合发展中同步提升、同步增值。
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毕节市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益联结不紧、合作经济组织不强、重点工作聚焦不够、农业科技支撑不力”等方面问题。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方面存在:一是企业数量和规模偏小,引领带动能力不够强。
全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1家、仅占全省11.14%。
二是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多数企业处于农产品的初级加工阶段,缺乏精深细加工技术和设备,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弱,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
三是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户参与度不够。
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现有的利益联结大多是松散型和半紧密型,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针对短板,补齐弱项,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探索创新,在研究问题中找对策建议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壮大龙头企业,着力精深加工。
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作用,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其他经营主体的紧密连接,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实现合理分工、互利共赢。
毕节发展规划范文
毕节发展规划范文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潜力的地区。
为了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毕节市需要进行全面的发
展规划。
以下是我对毕节市发展规划的一些建议。
首先,毕节市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这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目前毕节市的道路交通状况较差,这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网络,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同时,完善供水和供电系统,确
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第三,毕节市应加强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教育和科技是一个地区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毕节市应鼓励和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发展,培养
和引进高级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基础教育的建设,提高
教育质量和水平,为毕节市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第四,毕节市应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广。
毕节市拥有丰富的旅游
资源,如黔西南大峡谷、仙人洞等,但目前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将有助于吸引更多
的游客,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第五,毕节市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当前,毕
节市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
毕节发展现状探讨毕节市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一个小城市,但近年来该地区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毕节市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首先,毕节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该地区拥有壮丽的山脉和清澈的河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毕节市政府积极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例如,他们修建了更多的景区道路以便游客更好地游览,并建设了更多的酒店和旅游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当地政府还侧重推广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毕节银杏、苗族聚居区等,以增加旅游收入。
其次,毕节市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尽管该地区的地理条件相对较差,但政府致力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并引进了新的农业技术。
他们鼓励农民种植高效可持续的作物,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机会。
此外,政府还投资于农产品加工业,帮助农民将他们的农产品加工成更有价值的产品,提高收入水平。
这些举措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再次,毕节市积极推动工业发展,吸引外来投资。
政府积极为当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投资环境,鼓励企业发展。
毕节市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这些举措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前来投资,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近几年来,毕节市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毕节市政府注重改善民生福利,并加强社会服务。
他们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政府还加大了社会保障和扶贫工作的力度,帮助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政府还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总之,毕节市在旅游业、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业发展以及民生福利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毕节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然而,该地区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土地利用压力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张恒弟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5期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思想。
它是指:从长远目标看,就是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秩序,解决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进步,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新农村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发展,强力推进城市转型,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特别是坚持以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为总抓手统筹城乡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效地推进了城乡经济统一协调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引导农民向城镇、中心村庄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城乡统筹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观念问题。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把人口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并将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公民权益同户口挂钩,形成了包括公民迁徙、劳动就业、教育、财产和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方面对农民的不平等。
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
比如,教育、卫生、文化及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几乎完全是由财政投入,而农村财政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来负担。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创造的部分物质财富,被拿走用于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建设。
据统计,长期以来农民对国家贡献了19.7万亿元,而到目前为止,国家对农民返还不到1万亿元。
特别是较长一段时期的农电、农话、农资等对农民的变相掠夺,使农民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弱势群体。
二是城乡一体规划问题。
要实现城乡统筹关键的第一步要有一个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现我市城乡一体规划还未提上议事日程,各县区也没有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综合性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各类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配套性、互补性不够。
由于规划编制的程序多、周期长,规划编制往往落后于建设发展进程,农村规划编制进程落后于城镇规划。
有些乡镇还
没有整体规划,村级整体规划更是无从谈起,住宅乱搭乱建,开挖随心所欲,小厂、小作坊遍地开花。
无规划、无前景、无目标、杂乱无章是当前不少乡村的真实写照。
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公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财政重点投入于城市,因此在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
城乡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存在城乡差别,优质教育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城区,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
城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医疗保健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农村社会保障标准较低,失地农民只有低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障。
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每月300元,而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只有每月130元。
城镇居民医保最高可按比例报销6万元,而新农合最高可按比例报销5万元。
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农民人均增幅一直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0元,同比增长
8.7%,农民人均纯收入6312元,同比增长7.5%。
社会保障不公等给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四是农业产业弱势问题。
农业是兼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需求弹性小。
这种弱势性决定了农业的增长速度较慢,产业扩张力较差,处于劣势地位。
城市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发展速度快,需求弹性大,处于优势地位。
目前,我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大,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龙头企业,农业收益比较低。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统筹解决。
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尽快成立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组织机构,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体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工作部门和单位。
因此,我市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尽快成立城乡统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切实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城乡统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考评,努力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
二要尽快制订毕节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要统筹城乡规划与管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
一是城乡空间布局统筹规划。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开发能力,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从大空间尺度上着手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
建立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庄的五级城乡统筹架构,坚持中小城市、小城镇和中心村庄协调发展,以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完善专项规划,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信、垃圾处理、污染治理、环境保护规划体系。
未来三年要实现中心城区的控制性详规全覆盖,五年做到城、镇(乡)、村规划全覆盖。
二是产业发展统筹规划。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产业布局,依托城镇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与区域资源结构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结构联系紧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将工业产业链向农业延伸,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促进工农联动,构建产业相互协调、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产业体系,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势力。
三要逐步改革和完善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
一是要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
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将公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完善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各项配套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
二是进一步规范城乡土地管理制度。
要通过统一有形的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转让土地使用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体系。
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农村土地市场,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完善和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资源更好地造福群众。
三是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在就业方面,实行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政策,加强农民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在社会保障方面,以实现“两个共享”(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着力抓好“两个提高”(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一个扩大”(扩大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四要把公共建设的投入逐步向农村倾斜,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愿景。
一是要统筹城乡公共财政支出。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使其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共设施一体化。
三是要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要重视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的均衡合理配置,着力完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措施和发展目标。
要继续按照 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解决城乡公共服务不公问题。
使城乡居民共享较好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拥有和谐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何如海,叶依广.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存量和增量分析——基于城乡发展的综合视角[J],农村经济问题,2005,(0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毕节试验区十五年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