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
高考历史知识专题专题3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纲要求]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1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主线时期核心考点史料实证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所属的流派。
答案法家。
2.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为行使皇权提供依据的主要是董仲舒的什么思想?答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西汉改造和独尊(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明转型与成熟(1)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2)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3)陆王主张“心”就是“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判断该思想家属于宋明理学的哪种流派?答案陆王心学。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
这突出表明黄宗羲的基本主张是什么?答案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明清之际批判与继承(1)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2)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3)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归纳总结古代中国思想上讫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国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板块1专题3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线索1思想演变古代中国思想上自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过程。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儒家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发展自己,使这一思想体系能够不断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线索2科技成就中国传统科技成就辉煌,农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成功转型。
而东西方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传统科技的沉沦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
线索3文艺成就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出现了不同的文学流派,逐渐走向通俗化、平民化;书画、戏曲艺术多姿多彩,是某一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主流思想——儒学的发展创新时期发展历程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清承古萌新(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3)“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高频考点定位]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5.科技成就。
6.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7.文学成就。
8.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考向1老子与孔子对礼的看法(2021·全国甲卷)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儋州市高考历史易错题集(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
儋州市高考历史易错题集(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易错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为A . 有利于结束兼并战争,实现国家统一B .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 .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 . 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2. (2分) (2016高一上·崇义月考)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 .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 .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 . 完善机构,皇权顶峰3. (2分)“汉代以下,就集体而言,士大夫代表了社会力量,与君权之间有既合作又相互制衡的辩证关系。
”此间,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是()A . 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B . 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C . 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D . 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4. (2分)(2019·云阳模拟) 汉代规定:“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在门户上题字以示表彰),以兴善行。
”该制度的推行意在()A . 维护儒学正统地位B . 调解宗族邻里纷争C . 正风敦俗教化民众D . 加强思想舆论控制5. (2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
“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
这表明王艮的思想()A . 有利于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B . 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C .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 . 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6. (2分) (2018高二上·吉林期末) 明朝中后期,受心学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通市民、商贩、农民。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整合提升课件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民”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 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一、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异 同 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不 同 点
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 原 经济发展, 兼并战争频繁, 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解 因 各国需要人才 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目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 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 的 统治者服务 力量的发展
地位
明清之际抨击君主专制,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 内 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 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 容 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 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 影 响 的封建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冲 系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 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
点 成就
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政 背 景 治 欧洲启蒙运动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 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 还 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 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 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 工场的发展
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 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 转变,对后来亚洲的民族 会的变革与转型 民主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单元高效整合解析版
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纵向梳理]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1.(2018·江苏四市一模)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 ) 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A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没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的是君权神授,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将“德治”思想提升到天意的高度,故D项错误。
]二、儒家思想特点及现代价值1.特点(1)注重道德修养: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等。
(2)注重血亲人伦: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3)注重民本思想: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注重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等。
(5)注重现实社会:关注现实政治、伦理生活、具有理性精神。
(6)注重群体意识:重视并积极维护群体秩序与和谐,个人服从群体。
(7)注重开放意识:外儒内法、宋明理学(三教合流),具有很强适应性。
2.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对点训练]2.(2016·海南高考)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重点热点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文学艺术
1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考向预测
(1)春秋战国 本讲是高考中占有非常突 (1) 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 时期的百家 出的地位。传统文化主流 泛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 争鸣。(2)汉 思想在全国新课程高考试 想现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代儒学成为 卷共有12个选择题和1个主 因而本讲依旧会得到命题者的 正统思想。 观题,还有3个主观题也涉 “青睐”。(2)17、18世纪是中西 (3)宋明理学。 及传统思想。命题点主要 方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 (4)明清之际 集中孔孟儒学、理学、明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对比会是考 试的重要命题素材。 (3) 古代 的儒学思想。 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5)科技成就。 尤其是明清三大启蒙思想 传统科技的成就、经验与教训 (6)汉字的起 家的思想更是重中之重。 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4) 文字、 源演变和书 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有5个 文学在今年高考中没有涉及, 画的发展。 选择题,命题点主要是传 作为暂时的“冷点”,但是复习 (7)文学成就。 统科技、绘画、京剧三个 时却不能“冷”。(5)多关注古代 (8)京剧等剧 知识点上。所有试题均是 重要思想家的原著、原文的解 种的产生和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 读 发展
(4) 原因: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自身与时俱 进,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 大批儒学家的努力。看待: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对儒家思想要批判地继承;反对传统文化商业化。 (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 年是孔子诞辰 2560 周年。 9 月 27 日 晚上,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及孔子教 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曲阜杏坛剧场隆重举行。 本届孔子文化节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 化,实践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框架要清线索要明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为辉煌灿烂的文化,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全面繁荣,长期发展,经久不衰。
先秦时期: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秦汉时期: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方面,出现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和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及思想感情的民歌,如《敕勒歌》等。
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大数学家祖冲之、书圣王羲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此时出现在南方,反映了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在危机中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理论体系逐渐得到更新和丰富。
科技和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兼收并蓄,领先世界。
中华文化泽被东西,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进步,是“中华文化圈”的流。
宋元时期:儒学融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理论体系得到更新完善,发展为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并向周边国家传播;因科举考试而成长起来的庶族官僚和因城市经济发展起来的市民阶层,推动了文化的世俗化,反映市民阶层需要和文人意趣的文学艺术形成获得大发展;科技领先世界,并不断外传,促进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但宋明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思想禁锢更趋强化;古典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处于总结阶段,但并未产生近代自然科学;市民文化进一步发展,文学、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具有较高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总之,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既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色彩,又表现出反封建的时代特点。
高考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文化艺术复习优选PPT课件
(1)孔子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而不同”等政治思想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 想;孔孟思想中渗透出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及其 影响等。
(2)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 主要的儒学家,思想主张的变化及原因、影响等。
(3)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材料 信息解读能力。
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
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 关系,缺乏民主意识;从材料中“天子亦遂不敢自 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 为公的思想。故选C项。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教材知识回顾 】
【高频考点3 明清进步思想 】
高 考 真 题 示 例 3(2011· 全 国 新 课 标 卷 ) 黄 宗 羲 在 《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 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 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 近的是( ) C
【教材知识回顾】
2020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Word版含解析
专题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传统文化※网络构建※※主线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为辉煌灿烂的文化之一,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全面繁荣,长期发展,经久不衰。
1.思想演变古代中国思想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
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熟(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2.科技成就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文学成就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4.艺术成就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是戏曲艺术的瑰宝,成为我国的国粹。
1.(2017·全国卷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阿凡题1086009()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7·海南卷·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推荐学习]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
专题0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属于(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答案】D【解析】“兼相爱,交相利”是兼爱思想,“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是非攻思想,“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是尚俭思想,“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是尚贤思想,由此可判断是墨家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
2.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是指(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B3.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粱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答案】D【解析】太学课程设置均是儒家经典,不能体现多样化,故A项错误;太学教育主要还是贵族化,没有走向世俗化,故B项错误;太学是集中于中央的教育机构,没有向社会下层扩展,故C项错误;太学设立体现儒学教育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故D项正确。
4.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
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A.孔子创办私学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D.隋朝开创科举制【答案】C5.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
这种情况表明( )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在汉武帝时期,与题中的“西汉中后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是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故B项错误;“忠”“孝”“仁”“贤”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说明了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故C项正确;题中并没有反映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故D项错误。
2021年高考历史必考重点专题复习: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及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成就[考试大纲] 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考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点3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思想;考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考点5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考点6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法、中国画;考点7文学成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及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考点8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产生【考点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形成的原因(百家争鸣,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它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1、儒家:1)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政治思想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
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
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
教学对象—;学习态:学习方法——“温故知新”、。
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被推崇为“圣人”2)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学文艺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学文艺
主线一群星璀璨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
命题预测
社会转型一直是近几年高考关注的热点话题。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转型时期,而百家争鸣是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奠定了中国化体系的基础。
复习备考时重点梳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与同一方思想家的比较也将是复习的重点。
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主线二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和开放
董仲舒的新儒学
宋明理学对塑造民族性格的影响
主线三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艺术的辉煌与沉沦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宋元市井文化兴盛的原因及表现
命题预测
中国传统科技成就辉煌,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成功转型。
而东西方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传统科技的沉沦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上述角度将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点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属于(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答案】D【解析】“兼相爱,交相利”是兼爱思想,“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是非攻思想,“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是尚俭思想,“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是尚贤思想,由此可判断是墨家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
2.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是指(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B3.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粱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答案】D【解析】太学课程设置均是儒家经典,不能体现多样化,故A项错误;太学教育主要还是贵族化,没有走向世俗化,故B项错误;太学是集中于中央的教育机构,没有向社会下层扩展,故C项错误;太学设立体现儒学教育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故D项正确。
4.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
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A.孔子创办私学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D.隋朝开创科举制【答案】C5.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
这种情况表明( )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在汉武帝时期,与题中的“西汉中后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是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故B项错误;“忠”“孝”“仁”“贤”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说明了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故C项正确;题中并没有反映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故D项错误。
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成为封建统治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答案】A【解析】材料宋朝之后,“仗义死节之士”超过前古,这是儒学价值信仰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程朱理学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程朱理学对于人性的压抑,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程朱理学对于文化教育的普及,故D项错误。
7.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史学家发扬传统史学精神,大力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以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宣扬反击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这里的“传统史学精神”最有可能源自( )A.原始儒学B.南宋史学C.宋明理学D.前清史学【答案】B8.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D项符合题意。
9.“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天工开物》B.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D.《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宋时期文化领域成就的理解。
A项是在明朝中期;C项是在明清之际;D项是在元朝。
故正确答案选B。
10.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B.杜甫C.李白D.王维【答案】C【解析】由“盛唐”“痛快淋漓”“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判断这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易错起源1、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从受冷遇到官方独尊例1.(2016·高考全国乙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变式探究】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解析】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1.儒家——君主该如何做(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克己复礼”。
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3)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之性恶”。
2.道家——什么是理想的生活(1)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该如何强化君主权威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倡导及时变法革新。
是秦国实现统一的理论依据。
4.墨家——草根的呼声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二、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1.汉初——黄老之学汉初休养生息、巩固政权,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黄老之学受推崇,但汉武帝时已日益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2.董仲舒——新儒学(1)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增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4)目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
(5)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6)评价: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百家思想中对立的主张(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2.董仲舒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四大突破(1)来源更广: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
(2)民本观:将“民本”发展为“君本”,神化君主权威。
(3)政治观: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4)内容更丰富: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大一统主张,将君主、家庭、社会纳入完整的伦理秩序,神化君权同时又约束规范了君权。
3.多元史观认识百家思想主张(1)唯物史观角度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②从阶级史观看,孔子、老子主张社会有序,主张统治者“无为”,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群体的利益,其他如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
(2)文明传承角度: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今天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有益成分,如民本思想,和谐观念,统一意识、义利观点,同时也应剔除其落后时代的如三纲五常、等级贵贱等内容。
(3)联系现实的角度:应注意孔孟儒学家思想中的“民本”主张与当今民主本质上的区别,古时“民本”思想以维护君主特权为中心,当今民主以人权平等为中心。
易错起源2、理学→心学→明清之际儒学——从三教并行到儒学的转型与扬弃例2.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C【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答案】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