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学习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能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进行转变。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法着手,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在二年级时,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能初步判断角的大小。
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而且量角的方法比较复杂,既要关注点对点,又要关注线对线,最好还要分清内外圈。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不断调整方法的过程中掌握量角的方法。
1角的再认识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你能说说什么是角吗?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对啦!角是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那下面这两个角,哪个角大?怎么比较呢?2认识量角器下面这两个角,∠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对啦!我们可以把两个角先顶点对顶点,其中一边对着另一边,再观察另一边哪个角叉开得大,那这个角就大。
很明显,就是∠2大。
回想一下,在比较两条线段哪条长的时候,我们也是用重叠的方法,但是要测出长多少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测量线段的工具——直尺。
那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2比∠1大多少呢?为什么比较线段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直尺呢?因为,直尺的边可以和线段重合,而且可以把线段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比,可以是1厘米一段,还可以是1毫米一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ppt课件
建筑师使用角度来设计建筑的形状和 结构,例如金字塔和埃菲尔铁塔等
地图
通过角度可以确定一个地方相对于另 一个地方的方向
03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识
掌握角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技 巧
理解角度测量的原理 和方法
难点解析
理解角度的相对大小和绝对大小的概念 掌握如何使用量角器进行精确测量
内容
包括如何利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角度、判断形状、解决几何问 题等。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内容安排恰当
PPT课件中的内容安排恰当,知 识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
握角的度量的概念和方法。
演示生动形象
PPT课件中使用了生动的图片和动 画,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有 助于学生理解。
进阶练习
总结
进阶练习是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难度,增加知识点之间的综合应 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
包括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如何画出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如何将一个角分成 几个相等的部分等。
综合应用
总结
综合应用是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优秀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8
• 课程介绍 • 基础知识 • 重点与难点 • 角的度量 • 巩固与提高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和意义
01
02
03
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 如何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 度量,理解角度的概念和 测量方法。
读数时要注意从0°开始计数, 不要超过18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技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度、分、秒的换算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直观演示、操作实践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达到理解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演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技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度、分、秒的换算,以及用量角器准确量角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引导探究等方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量角器、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入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角的大小,尝试用量角器量角,并记录结果。
3.演示讲解:教师进行角的大小比较演示,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度、分、秒单位。
4.实践操作:学生独立用量角器量角,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7.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量角器使用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2课时角的度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45° 45°= 45°
你发现了什么?
45°
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合理即可)
课堂练习
(教材P44 T2)
1.先估计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45° 45° 90°
30° 60° 90°
(教材P44 T3)
2.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
55° 55° 110°
36° 108°
(教材P44 T4)
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3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角的度量
新课导入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角。
你知道角怎上的角来量一量、比一比。
还是不能准确地知 道∠2比∠1大多少。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 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认识1°
1°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 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教材第40页∠2的度数。
75° 你是怎样看刻度的?
.2 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看里圈 的刻度数;相反就看外圈的刻度数。
(教材P41 T1)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
( 50° )
( 55° )
(教材P41 T2)
2.量出下面两个角的度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认识量角器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 圆分成180等份 制成的。
外圈刻度 内圈刻度
中心
0°刻度线
0 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度的测量方法,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单位2.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3. 角的度量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角的度量练习。
2. 教学难点:量角器的正确使用,角的度量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墙角、桌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角的名称。
然后提出问题:这些角的大小一样吗?如何测量角的大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角的度量。
2. 新课导入(1)角的度量单位a. 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b. 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量,那么角的大小如何测量呢?c. 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d. 解释1度角的含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a. 展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量角器的组成部分。
b. 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使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然后读取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即为角的度数。
c. 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演示操作。
d.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教师巡视指导。
(3)角的度量练习a. 出示一些角的图形,让学生独立测量并说出角的度数。
b.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强调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和角的度数的读取方法。
c. 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度量竞赛,提高学生的测量速度和准确性。
3. 总结与拓展a.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等。
b. 提问:如何测量一个较大的角?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将量角器的一部分与角的边重合,然后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计算出角的度数。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四上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2 ∠1=_4_5_°_
∠2=_4_5_°_
1
3 ∠3=_9_0_°_ 1
2 ∠1=_3_0_°_ ∠2=_6_0_°_
3 ∠3=_9_0_°_
三角形3个角的度数之和是__1_8_0_°__。
44页3
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
1 2
3
4 5
∠1=60° ∠2=120° ∠3=60°
∠4=36° ∠5=108°
( 50°)
0°在内读内圈刻度
55°
0°在外读外圈刻度
做一做 量出角的度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0°
30°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__长_短___没有关系。
20°
90°
120°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_叉__开__的大小,叉开得_越__大__,角越大。
41页2/3
44页2
先估一估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画一个开口向左的角。跟着老师一起量一量角的大小。
“点”对“点”重合
120°
“线”对“边”重合 读刻度
0°在外读外圈刻度
60°
120°
同一条刻度线,内圈度数与外圈度数之和是180°
角度量方法:
点对点,线对边, 读数要看另一边, 0°在内读内圈, 0°在外读外圈。
做一做
41页
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
同一条直线上角的度数和是_1__8_0_°_。
分别说说下面三个角的度数。
∠1= 20°
∠2= 55°
∠3= 60°
判断(用“
”或“ ”表示)。
这个角是80 °
这个角是110 °
猜一猜 你能猜出这几个角的度数吗?并说明原因。
《角的度量》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6篇)
《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角的度量》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角的度量》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课本。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具体步骤,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把量得的结果用符号"。
"表示。
2、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计量角的常用单位"度"组织引导:教学重点: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角的度量。
教学过程:(一)直观演示,感受新知: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30。
的角。
2、请学生上来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3、请学生上来用可旋转的教具表示一个比黑板上的角还大一些的角。
为什么这个同学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因为两条边叉得大)4、到底大多少呢?靠肉眼能判断出来吗?看来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二)度量角度,树立印象:1、认识度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测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观察教师的木制量角器,观察上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3、量角器应怎样放在角上,才能正确测量呢?请讨论……A、顶点对中心B、一边对0刻度(一边不对0刻度可以吗?稍后的实际测量中可以点一点,以示它的方便与快捷)4、现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师黑板上演示),现在角的两边看不见了,该怎么办?A、拿小一点的量角器。
(这儿合适吗?)B、延长角的两边。
(可以吗?为什么?)5、读出这只角的度数。
(两个数中应读哪一个数呢?为什么?)角1是30度记作30。
即角1=30。
教师说明"。
"的表示方法。
1、看书本P53看这个角是几度,填在书本上。
测量以后请想一想:说明什么问题?(三)实践操作,形成经验:1、测量P54的试一试题中的两个角是几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本课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和直线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为后续学习角的分类、三角形的学习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角的度量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际演练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能够独立完成角的度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合作交流、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角的度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钟表、自行车把手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并试着比划一下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需要一个工具来量一量。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量角器,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量角器的作用。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一个角进行度量,记录度量的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独立使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并说出度量的过程和结果。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量角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度量角的大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出一些创新的度量方法。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第二课时 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和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能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培养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角的度量还是一个新的内容。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量角器的使用不熟悉;2. 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入;3.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如何正确量取角的大小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3.课件:角的度量相关图片、动画、实例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复习旧知识:回顾三年级学习的角的概念,让学生说说对角的认识。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角的大小是如何度量的吗?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呈现(10分钟)1.展示角的度量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角,掌握角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2.能够准确地用度量角的方法计算角度的大小。
3.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角的概念及相关术语的掌握。
2.角的度量方法的学习及应用。
难点1.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角的度量知识。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直尺、圆规、白板、笔等。
3.角度量小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角的概念•讲解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角。
•教师用直尺和圆规绘制不同角度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分类讨论。
2. 角的度量方法•示范如何用圆规测量角的大小。
•让学生自行测量不同图形中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1. 角的度量方法•继续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强调正角和负角的概念。
•练习测量不规则图形中的角度,并让学生相互核对。
2. 应用实例•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
•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并共同找出最佳解决方法。
第三课时1. 总结复习•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的理解。
•组织角度度量的小测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不同角度的情况,并体会角度度量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能够独立测量和计算角度的大小,同时也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解决。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搜集生活中不同情况下的角度,并写出度量。
以上就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木同学们在课后能够继续加深对角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易错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易错题班级姓名一、我会填空。
1.下图中,有()条线段,有()条射线,有()条直线。
2.角的计量单位是();角的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它有()°;角的两边重合在一起,这样的角叫(),它有()°;上午9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
3.一个角放大40倍得到一个角的大小正好是80°,这个角的实际度数是( )。
4. 从上午7:20到下午7:30,分针转动了()。
5. 一个平角可以由一个钝角和一个()角组成;如果一个直角分成两个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都是()角。
6. 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7.把一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得到的最小角是( )°,它是个()角。
8.如果∠1+35°的角是直角,那么∠1=()°。
9.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个钝角()个直角()个锐角二、我会判断。
10.直线比射线、线段都长()11.一个20°的角放在放大倍数为10倍的放大镜下,看到的角的度数是200°。
()12.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75°、105°和135°的角。
()13.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所以直线比射线长。
()15.小明在本子上画了一条长20厘米的射线。
()16.钟面上的1个大格所对的角是30°()17.大于90°的角是钝角,钝角比直角大。
()三、我会选择。
18.右图是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展开后,再沿一条对角线对折的展开图,∠1和∠2的大小关系是()。
A.∠1>∠2B.∠1<∠2C.∠1=∠219.右图中有()个锐角A.4B.5C.620.小马虎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由于误把外圈刻度变成内圈刻度而读得度数为140°。
正确的度数应该是()。
A.40°B.45°C.50°21.用一副三角尺,不可能拼出()的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03课时_角的度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课程。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首先介绍了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整个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角的度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并能够进行角的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角的度量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角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度量方法:讲解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测量不同角度的角,并进行角的比较。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法与学法:教法:演示讲解法学法:观察思考与小组合作教具准备:课件、手电、直尺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直线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小组汇报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二、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
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1、课后“做一做”.四、课堂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五、作业小练习册相关内容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单位。
–学习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通过练习,能够准确地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展示和实物模型的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辅助工具:量角器、直尺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角的度量单位。
3.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4. 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的理解。
2.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1.测量角的大小时的注意事项。
2.不同角度之间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第一堂课A. 角的概念引入1.讲解角的概念,以日常生活中的角度为例,让学生感受到角的存在。
2.通过展示几何图形中不同角度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B. 角的度量单位介绍1.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如度、分等。
2.讲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C. 量角器的引入1.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2.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练习。
第二堂课A. 角的度量继续1.继续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学生对角度的理解。
2.进行角度测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测量角度的方法。
B. 角的比较1.引导学生学会比较不同角度的大小。
2.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比较来确定角度大小。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概念和度量展开教学,通过生动的示范和实践操作,学生对角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还有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
总体来说,本单元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角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测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对测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还没有接触过,对于如何使用量角器,以及如何准确地读取角的大小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的理解也需要通过实例来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正确地量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观念和测量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正确地量出各种类型的角。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操作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量角器,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直尺、圆规、图形卡片等。
2.学具:量角器、直尺、圆规、图形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角,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的大小吗?我们怎么知道它们的大小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本章通过引入量角器,让学生学会用度量工具来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角的概念、度量单位、度量工具以及角的度量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以及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的操作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学会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能够准确地读取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理解,特别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的操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角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角的特点,引出角的概念。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通过实际操作,展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度量方法。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大小的角,并记录度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的地方。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使用量角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度量角的大小?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不同的度量方法。
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精品课件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A 直线AB
B
l
直线除了可以用“直线AB ”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
表示,如 l 。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A
射线AB
B
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如射线AB。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 伸。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下节课再见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RJ)教学课件
第 2 课时
角的度量
一、情境引入
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
到底大多少呢?
1
2
这样比较,我们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1比∠2大多少。 要想解决∠2比∠1大多少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探照灯
太阳的光芒
思考: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吗?可以测量直线和射线的长度吗?为什么? 交流: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不可以测量直线和射线的长度。因为直线和射线可以无
限延伸。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二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线段,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直线和射线。请问:线段、直线和 射线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请同桌的同学一起完成下表。
二、巩固训练
3.选一选:
(1)( C )可以量出长度。
A、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2)角的两条边是( B )。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3)直线有( A )个端点,射线有( B )个端点,线段有( C )个端点。
A、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同步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胡益萌
一、填空
1.5时整,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
()时整, 时针与分针成平角。
2.120°的角比平角小()度。
比直角大()度。
3.写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 (2) (3)
4.1周角 = ()平角 = ()直角 = ()度。
5.如果∠1 + ∠2 = ∠2 + ∠3,∠1 = 40°,那么∠3 = ()。
二、选择
1.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A、锐角 B、钝角 C、平角
2.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A、1
B、2
C、3
D、无数条
3.角的两条边是()A、直角。
B、线段。
C、射线。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一条直线长6厘米。
B、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C、钟面上2时整,分针和时针成锐角。
5.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 A、直角 B、锐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三、解答
1.量一量,算一算。
(1)∠1 = ()∠2 = ()∠3 = ()∠4 = ()
∠1 + ∠2 + ∠3 + ∠4 = ()
(2)∠1 = ()∠2 = ()∠3 = ()
∠1 + ∠2 + ∠3 = ()
2.已知:∠1= 52°,求其余3个角的度数?
3.写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已知:∠1=∠3,∠2=140°,求∠1、∠3的角是多少度?
4.求:∠1、∠2 、∠3的度数?
5.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以后形成的图形,已知:∠1 = 32,求∠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