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我国城镇化的主推力在哪里?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城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守好实现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底线,切实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以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弥合城乡差距、不断实现社会繁荣及公平正义、不断改进政府执政理念的理论深化和总结。
把“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内容重点推进,不仅要让农村转移人口有房住,而且要享受城乡居民平等的公共福利,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镇化是现阶段实现人的发展和现代化的途径和手段,而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现代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城镇化的规律以及城镇化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关系,不断满足城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共享性和可持续性。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要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要加强城市的软硬件建设,构建层级有序、规模合理、分布协调的城镇体系,使其更加符合民众意愿、回应民众诉求、保障民众权益。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
2014军转时政:新型城镇化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军转干考试2014军转时政:新型城镇化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道路,提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部署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等六方面主要任务,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定下了政策基调。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会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解读据中国社科院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综合指数仅有40%左右,2亿多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尚未真正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实际处于“半城镇化”状态。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必须解决,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面对如此庞大的转移人口基数,再加上历史欠账和财力所限,要一揽子全盘解决基本没有现实可操作性。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因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分级承接农民进城,力避“大城市综合征”会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
解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级承接转移人口的要求,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再次重申。
在城镇化进程中,应重点引导农民进入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历来是各界争论的焦点问题。
军转干考试近年来,一些城市人口规模快速膨胀,患上“大城市综合征”,给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产业空心、公共服务配套滞后又成为许多小城镇“成长的烦恼”。
新型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新型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时期城镇化进程和新型城镇化方针的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方式导致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
随着国家发展进入新时期,城市化进程需要加强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的协同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务之急。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城乡融合为核心,上下联动,多元主体参与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城市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城镇化的推进有助于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促进工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数据,城市人口的增加会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增强消费需求,刺激市场活跃等。
另外,城市引得了大量外来人口,有利于推动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配置,提升劳动力质量,使城市经济更具竞争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对于增强生活品质、优化居住环境也十分重要。
城市建设不仅是硬件建设,更体现了城镇文化、管理及引领未来发展的能力。
新型城镇化推进了生态建设和提升城市品质服务,提升了居住、工作、出行等方面的生活品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复合型能量。
二、新型城镇化推动中国经济的三个方面1、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将注重多元的城市经济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重商轻工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的规模,但也使城市经济疲软、缺乏增长前景,在经济衰退期很容易通过绝对指标反映,极快的城镇化速度和过度的重商轻工模式指导下的城市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可持续,城市间的差距愈发宽大。
新型城镇化则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包括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等更多因素的发展及协同。
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3年02月23日11:24太原新闻网[微博]字号:T|T[导读]新型城镇化将人口、土地、居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强调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为此,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和支撑,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型城镇化将人口、土地、居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强调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镇化不仅包括城市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更主要的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变化,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还存在大量农村人口以及半城镇化人口(仅仅在城镇工作,还没有享受完全的城镇人口待遇)。
如果将人口仅集中于大中城市,容易引发诸多弊端。
因此,大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地区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必然成为吸纳大量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相协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用地迅速扩张,而这些地区仅仅是在土地上或是景观上实现了城镇化,还缺乏相应的产业和人口支撑。
而新型城镇化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结合、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相协调,实现城乡土地要素平等交换,促进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推进。
居住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城镇化相协调。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
这一数据是将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人口统计范围,但这些人员仅仅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还没有充分享受到同城镇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的聚集性使它能创造出比广大农业地区高得多的财富 , 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心 。1996 年我国 城市以占 17%的国土和 30%的人口 , 实现的国民生产总 值占到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68. 7% , 完成工业利税占全 国的 80 %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 70% 。
城市建设 25
城市研究 1998/ 4
二 、城市化进程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促 进了有效需求的增长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 ,城市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 、商 业 、金融 、外经外贸等与城市化高度相关的产 业产品和服务产生了急剧增长的新的需求 。 从投资领域看 , 城市化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 。“八五”期间 , 全国城市市 政公用基础设施总投资达 2441 亿元 , 建成投 资一批以城市供水 、供气 、道路 、交通 、污水处 理为重点的市政公用设施 ; 完成住宅投资 7600 亿元 ,竣工住房 10 亿平方米 。除此之外 , 城市商业服务设施 、邮电通讯设施 、文教卫生 设施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带 动了与基础设施相关联的建筑 、建材业 、轻工 业 、能源 、原材料产业 、房地产 、公用服务业 、 金融保险 、咨询业的迅速发展 ,形成了新的经 济增长点 。城市化浪潮中的开发项目还具有 大型化 、周期长的特点 , 尤其是高速公路 、铁 路 、桥梁 、机场 、火车站 、通讯 、发电站等基础 设施的建设 , 开发区的建设 、小区的成片开 发 、老城区的改造等均为大型项目 ,这些投资 项目的开发 ,增加了社会投资的有效需求 ,成 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从消费领域看 , 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市场体系 的建设 , 国有商业新的生力军连锁店 、新兴的 仓储式商场蓬勃兴起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 提高 ,与城市化相适应的高级消费品产业( 如 住房 、汽车 、家用电脑 、空调 、摩托车等) 市场 前景看好 ,推动了相关产业的优先发展 。
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和发展基础在哪里?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关键转型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
城镇化要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要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靠创新引领一个新的经济周期。
新型城镇化要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大力提高进城劳动者素质,改变城市对农民工“用而不养”的局面,使农民工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通过鼓励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返乡在中小城市创业,使就业者变成创富者,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要加快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认为城镇化不应是一种政策选择,而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或者说,有学者在讨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还是结果。
这一问题的背后涉及到政府的角色定位。
你认为,政府、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分别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辜胜阻:城镇化是市场的产物,推进城镇化要尊重客观规律。
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两只手”相结合,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动力机制,在加大政府对城镇化的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
一方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多种形式的民间投资模式,通过采取招标、让民间资本直接参与、特许经营等方式构建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更多地吸引民间力量参与城镇建设。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在包括城镇建设体制、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非农企业产权制度、城建用地制度等方面的体制创新。
同时,政府要推进民营企业在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建设中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财税扶持方面的公平待遇,为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瞭望东方周刊》:舆论普遍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你刚才也提到政府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那么你是怎么看待户籍制度改革的?辜胜阻:户籍本身只是记录和提供城乡居民信息的载体。
中央城镇化计划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12 月 12 日至 13 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其中提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会议提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科学设置开辟强度,尽快把每一个城市特殊是特大城市开辟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
(最关键:户籍制度和就业问题,城市容纳力)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
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
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殊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
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
推进政策性机构改革。
鼓励社会资本参预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推进我省城镇化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推进我省城镇化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作者:孙志明来源:《新长征》 2011年第4期■孙志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 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显而易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量的农民快速涌进城市,对我国的发展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当前,我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可以说是顺势之举,但怎么样把握住这个机会,如何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以促进全省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则需要深入研究。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迁移,如何把进城农民安顿下来,才是切实推进城镇化的关键。
从进城农民的角度看,要完全融入城镇当中,三个条件必不可少,即就业、安居、落户。
所以,要切实地推进我省的城镇化,就应当抓住这三个关键环节,想办法加以解决。
一、就业静态来看,我省城镇化水平是很高的,2009 年,我省的城镇化率为53.3%,与全国46.6%的平均水平相比,高出6.7 个百分点。
但用动态的眼光看,就可以发现我们所存在的问题。
2000 年的时候,我省的城镇化率为49.7%,全国的城镇化率为36.2%。
9年时间,全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0.4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近1.2 个百分点。
而同期我省城镇化率仅提高了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4 个百分点,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省城镇就业的吸纳能力很弱,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障碍。
对于进城农民来讲,就业乃立足之本,要扭转我省城镇化进程的不利局面,就必须把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好。
一是增加就业机会。
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众多林区、工矿区的建立,拉高了我省的城镇化水平。
但由于资源枯竭,很多林区、工矿企业都陷入不景气的状态,下岗人员增多,年轻一代许多人同农民工一样外出打工,可见本地就业的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给进城农民创造就业机会,还要解决城镇本身的就业不足问题,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城镇化红利潜能究竟有多大
城镇化红利潜能究竟有多大作者:张占斌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07期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释放能量,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经济增长最大潜力所在。
但城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突破,释放红利。
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和经济增长潜力李克强同志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城镇化是我国释放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所在。
为什么把城镇化的作用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我理解有三点:一是一般意义看,城镇化会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
因此,城镇化是一个整合综合资源的战略性平台。
二是我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而内需没有扩大到应有程度,根本原因是城镇化发展滞后。
我国只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潜力,就有可能保持未来20年经济健康发展。
最近,联合国关于世界城市化展望的最新研究报告预计,中国城镇化从现在到2030年还会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届时城镇化率有可能提高到70%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
三是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了发展的中期阶段,城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各种力量和要素集聚速度加快,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Northam)揭示了城市化发展的三个发展阶段。
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为中期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在70%~90%之间为后期阶段。
这是一个拉长的S型曲线。
在城镇化早期和后期阶段,城市化率提升得十分缓慢,而在城市化中期阶段,由于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具备了吸收大批农业人口的能力,城市人口比重可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突破50%而上升到70%,显然这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城镇化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这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
改善民生是城镇化首要任务
改善民生是城镇化首要任务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3年第4期文│孟毅芳周明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要通过推进城市化来带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就要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让更多的民众分享改革和城镇化带来的红利。
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城镇化应实现“农民市民化、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三位一体,强调内涵增长、产业优化和创新驱动,实现低成本、高收益,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步伐与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明显滞后。
这是因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中国采取了逆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率严重落后于工业化率。
随着政府把城镇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城镇化率显著提高,从1978年的20%左右,提高到2011年的51.27%。
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伪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就是多年来新增的数千万甚至上亿城镇人口绝大多数并未真正转为城市居民。
这种现象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统计数据中会得到印证:2011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2018.6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只有1277.9万人;上海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347.46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达到935.36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四成,深圳登记在册的非户籍人口1280万人,户籍人口274万人,深圳市实际居住人口已超过1500万。
尽管大量农民工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无法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住房等诸多领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站在市民化的入口处,处于“城市不开门,农村难断根”的“夹生”状态。
既不利于中国城镇化发展,也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是保障进城农民的权益,与农民共享城镇化的利益。
城镇化重在提质
城镇化重在提质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
”务实推进大战略,审慎思考大问题,必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摆在重要位置。
城镇化提质是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
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
扩大内需,城镇扩容是重要方面,提质更为关键。
城镇化提质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带来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无论是从目前看,还是从长远看,城镇化提质都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加快旧城改造,完善城市规划结构,改善城市环境,调整城市工业布局,更新和完善城市道路体系,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并组织大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可以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
同时,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3 倍。
据测算,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只有原住民的1/3 左右。
近2 亿农民工转化成市民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增量。
城镇化提质是改善民生的紧迫任务。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镇化水平体现人的生活水平,城镇化质量反映人的生活质量。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要靠城镇化提质来实现。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农民进城,提高城镇化质量就是要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活得好。
目前,近 2 亿生活在城镇的农民工处于“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动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状况。
加上“留守儿童”“留守妻子”“留守父母”,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处理不好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
特别是目前52% 的进城农民工住的是集体宿舍,47% 租住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农民住房,自有城市住房仅为0.7% ,全部农民工在其所在地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不到3% 。
农民工只有16.4% 加入了城镇养老保障,18.6% 加入了城镇医疗保障,27% 加入了工伤保障,9.4% 加入了失业保障,平均水平不到20% 。
近 2 亿农民工不实现市民化,既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摘要:城镇化不仅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劳动者结构、分配结构四个方面探讨城镇化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紧密联系,说明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城镇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城市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向周围农村扩散的过程。
城镇化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但城镇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本文拟探讨城镇化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紧密联系,说明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结构通常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方面的内部构成。
一般包括:(1)一般社会生产活动方面的结构,如产业结构、部门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等;(2)生产力方面的结构,如生产技术水平结构、劳动者结构等;(3)生产关系方面的结构,如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等。
本文从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劳动者结构、分配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城镇化对投资结构的影响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这就把稳步推进城镇化放在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地位上,突出了推进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意味着城镇化已成为现阶段中国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之一。
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所起的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扩大投资规模和影响投资结构上。
由于城市拥有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运输物流系统、更加丰富的经济资源和信息渠道、良好完备的教育设施和培训机构、充分流动的高素质劳动力等经济优势,所以,在城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通常要比在农村从事同样的经济活动获得更高的成本优势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投资效率。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将会拉动更多的投资,同时改变投资方向,转变投资结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方面,由于城镇的金融服务比较健全,经济信息充分,金融投资的渠道比较畅通,所以金融投资的比例会有较大幅度上升,从而有力地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城镇化:中国经济再增长的动力还是阻力
城镇化:中国经济再增长的动力还是阻力李迅雷在经济增速回落的今天,很多人都在思考今后10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而城镇化再度被主流观点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或未来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个别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城镇化是让中国经济未来20年年均潜在增长率达到8%的主要理由。
而在10年之前,大家公认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却有三大动力:世界工厂、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因此,需要从量化分析、国别经济发展比较等角度来客观评价城镇化的功效。
从农村看城市:中国或已步入城镇化的后期目前中国官方公布的城镇化率为51%,这是按常住人口概念计算的,有不少学者甚至认为,如果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这两个数据都预示着中国城镇化之路还可以至少延续20年(即城镇化率达到70%)。
但如果换一种角度看城镇化水平,去农村调研看看中国的“农村化率”,会发现农村的青壮年人口已经非常少了,而城镇化率=1-农村化率。
如果农村化率很低,是否意味着城镇化率较高呢?笔者发现官方公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主要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被大大高估了。
如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2.66亿,扣除城镇从事第一产业的360万人之后,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约为2.62亿。
但这2.62亿农村劳动力中,究竟有多少是全职从事农业劳动,又有多少是兼职从事农业劳动,官方并没有作出说明。
但从农民纯收入的构成看,有接近40%的收入是工资性收入,可见有很多被纳入“第一产业劳动人口”的,实际上主要是从事非农职业,而这部分人的数量约有8000万。
笔者最后的结论是,目前中国农村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大约只有1.6亿左右,比官方数据少一个亿,而未来农村可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大约只有4000-6000万。
这意味着,到2020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就大致结束了,目前中国或许已经步入城镇化的后期。
这个结论可以找出各种佐证: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降至10%左右,尽管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过去30年中大幅提升;2、民工荒现象的持续出现,学者对刘易斯拐点的讨论;3、城乡之间超过3倍的收入差,决定了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没有理由继续从事农业劳动;而城镇从事环卫、园林等行业的低收入劳动者的老龄化现象,也证明了农村老年劳动人口也已经向城镇转移。
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78
湖南社会科学 经济·管理 200316
期中国提高了 18. 8 个百分点 , 与世界城市化率平均水平 (4712 %) 缩小为 11. 0 个百分点 , (见表 1) 。
表 1 城市化率国际比较 单位 : %
城市化率
城市人口年 平均增长率
79
经济·管理
湖南社会科学 200316
长 5. 39 %。四川 、安徽 、湖南等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流
出地区 ,约占近全国总量近 90 % ,而广东等沿海地区是农村
劳动力主要流入地区 ,其中广东约占 37. 9 % (见表 4) 。目前
全国迁移人口比例在不断提高 ,在 20 世纪 90 年代迅速 上升 ,目前已占城镇总人口的近 1/ 3。1982 年迁移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比重只有 1. 12 % ;1990 年为 2. 98 % ,2000 年迅速上 升为 11. 3 % ,平均每年提高 0. 84 个百分点 。1982 年迁移人 口占城镇人口比重为 5. 28 % ,1990 年为 11. 30 % ,2000 年迅速 上升为 31. 45 % ,平均每年提高 2 个百分点 (见表 3) 。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迁移人口规模迅速加大 。中国的迁移 人口总数在全国第 3 次人口普查的 1982 年为 1134. 5 万人 ,在 全国第 4 次人口普查的 1990 年上升到 3412. 8 万人 ,2000 年全
1982 - 1990 年 8715
6510 3208
814
401
1990 - 1995 年 4979
一 、中国正经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 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城市化过程
所谓城市化是指由于工业化 、现代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 市集中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空间集聚与重新分布过 程 。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 (1975 年) 提出的城市化发展 曲线类似于 S 型曲线 。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城市 人口增长缓慢 ,只有当城市人口比重超过 10 %以后 ,城市化 进程逐渐加快 ;第二阶段是城市化的加速阶段 ,当城市人口 比重超过 30 % ,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 ,这种趋势一直要 持续到城市人口比重超过 70 % ;第三阶段是城市化成熟阶 段 ,出现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1] 。按照上述城市化发展阶段 分类 ,中国是从 1949 年开始进入城市化的初期 ,1952 年城市 化率达到 12. 5 % ,先后经历了快速起步 、大波动 、停滞 、快速 发展的过程[2]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才进入城市化加 速阶段 ,城市化率才超过 30 % ,我们估计这一阶段至少要持 续到 2030 年以后 。
城镇化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总抓手
城镇化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总抓手凤凰网城市专栏作家2013年03月05日 10:55 作者:易鹏核心提示:城镇化只是中国最大内需的潜力所在而不是内需所在,要想从内需潜力变成真正的内需,就必须要借助改革来推动其实现。
换言之,中国的城镇化是作为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改革则是作为最大红利所在,两者结合起来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动力所在。
由此可看到李克强推动的城镇化更是一个中国经济改革的总抓手。
城镇化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总抓手 3月5日中国十二届人大开幕式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同时也体现了将出任中国总理的李克强对于未来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毫无疑问,中国的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主要抓手之一。
但对李克强的新型城镇化的认知,除开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外,更要认知到其更是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实施改革的总抓手、主命题。
在世界经济再平衡的格局下,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寻找更大的内需。
城镇化既是产业化的结果也是产业发展的平台。
城镇化与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供应侧一个是需求侧,二者相辅相成。
如果单纯靠产业尤其工业也将面临内需不足,城镇化后还能够出现更多对于服务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
由此可见,中国的城镇化必定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为此李克强将中国经济的内需最大潜力放在城镇化上是非常有必要。
但要明白城镇化只是中国最大内需的潜力所在而不是内需所在,要想从内需潜力变成真正的内需,就必须要借助改革来推动其实现。
换言之,中国的城镇化是作为最大内需潜力所在,改革则是作为最大红利所在,两者结合起来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动力所在。
由此可看到李克强推动的城镇化更是一个中国经济改革的总抓手。
这次李克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明确提出核心将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之前中国的城镇化更多的是体现为以物为主,直接造成了土地城镇化远高过人口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中还出现了2.6亿处于夹生层的农民工群体,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半城镇化现象,这些人尽管生活工作在城里而分享不到城里的公共服务,这种以物为主的城镇化肯定是低质量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海森研究:乡村旅游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力
“海森”研究:乡村旅游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力城镇化有两重含义,一是城市数量、规模、功能不断扩大和完善;二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或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镇人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中国城镇化率只有52%,而中国台湾省及世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85%以上,日本的城镇化率更高达91%。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就在城镇化!从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经验来看,当城镇化率发展到50%以上阶段时,乡村旅游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反过来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乡村经济、环境、文化,使乡村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迈进。
当下,中国正处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最佳契机!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位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海森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绿色田园风光、人文风情和乡村劳动原生态为对象的一种心灵旅游方式。
它满足了工业现代化大背景下人们对回归自然的需要。
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一切以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空间为基底的旅游休闲活动。
有四大基本类型:1. 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2. 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3. 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4. 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
而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国家政策等在我国乡村旅游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优势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统计,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多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新型城镇化成为拉动经济发展主动力_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2013年/1月/4日/第T08版特刊新型城镇化成为拉动经济发展主动力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上海证券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增长1个百分点。
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处于30%-70%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的城镇化率刚超过50%,未来几十年我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就在新型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内涵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增长1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宏观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态势与政策动向,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2000年。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逐步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具备了向城镇部门或者非农业领域转移的条件,1984年,国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政策的出台,开启了政府对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改革。
这段时期,我国探索出一条依托小城镇的农村城市化道路,有效克服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和就业容纳能力低的限制,在不利的城市化初始条件下,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这段时期我国城镇化特点为:首先是小城镇优先发展策略,1980年、1989年和2000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有意识地向小城镇倾斜,以保障小城镇的发展优先权;其次是人口迁移模式的多元化,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趋势总体上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在空间位置上,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就地转移,也就是带了农村城镇的扩张或者新的城镇的产生,另一种是向城市转移,结果是城市的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城镇化这种普遍性现象的产生,而且这种现象似乎是不可逆的自然的历史过程?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已经汗牛充栋,即城镇化的动力问题研究。
这里重提这个“老掉牙”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有很多人,甚至包括很多学者反对城镇化,认为乡村比城市具有更多和更大的优点,为什么要城镇化呢?二是因为即使有大量的关于城镇化产生原因的研究,但主要是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角度来论证城镇化的动力因素,这样的理解不能说不对,但从更长的历史过程来看不系统、不彻底,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如果对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没弄明白,那么,对于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原因及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持怀疑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集聚经济是城镇化的永续动力来源。
全面、深刻论证城镇化的原因需要从城镇化最根本的特点入手。
城镇化最根本的特点是集聚,各类可移动的要素向城市的集聚,其中人口的集聚最具有显示度,这也是用人口比例来表征城镇化水平的原因所在。
那么各类要素为什么会集聚呢?这是因为集聚产生的效益和效率会更高,这是由经济法则决定的,即集聚经济效益,也称外部规模经济。
第一,人口和资源的集聚,极大地扩大了资源的市场供给,尤其是专业化的劳动力、技术和独特资源的供给,并使这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第二,集聚可以创造和共享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充分调剂既有利于企业雇佣到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又有利于工人找到合适的工作;第三,地理集中能促进知识外溢,形成共享,劳动力,尤其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力的职业频繁转换有利于专业化知识的扩散,促进不同企业模仿和专业知识积累,因而社会收益率高于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率;第四,集聚的效益还体现在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享受政府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好处,减少了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立、发展和充分利用;第五,集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提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
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使人口和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比分散的农村具有了天然的优势,并对人口和资源具有了更为突出的吸引力,由此形成累积循环作用,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因此,集聚经济是城镇化的源动力。
人性中追求更好的经济条件和更多彩的人生是城镇化得以实现的基础。
如果没有人性解放的追求,即使城市可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人也不会轻易由乡村迁往城镇。
首先是集聚型的城市比分散型的乡村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
在追求更好经济条件的驱使下,人们由乡村来到了城镇。
在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下,农村边际产出较低,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生产组织来说,这时额外的就业机会至关重要。
随着外出就业规模的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缩小,此时不仅仅是就业机会,而且劳动力城乡收入差距,尤其是除去在城市的基本消费之外和考虑包括失业等在城市的各种风险的净收入都成为促使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原因。
然后是追求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和实现个人价值。
城市产生以来,她就一直是人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创新的中心,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文化生活更加全面和丰富多彩。
在城市举家定居不仅可以解决外出劳动力与家庭分离造成的心理创伤,而且可以享受到更为全面和质量更高的城市文明,发达的商业文明、比农村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尤其是相对发达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再次是集聚型的城市比分散的乡村能创造出更复杂和丰富的文化、更多彩的人生际遇。
由于集聚所产生的网络效应使信息和知识传播更加便利,学习更加方便,在城市更有助于提高个人乃至群体的知识水平。
城市是文明的容器,像地层一样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化足迹,像舞台一样创造、接纳和展示着不同方面的文化现象,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类型群体的文化需求。
这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当然,我们在歌颂城镇化和城市的美的一面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城市所展示的丑的一面。
城市也会创造出比乡村更严重、范围更广大的丑恶。
随着城市规模的膨胀,城市的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社会不公正等问题都会显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产生逆城镇化的推动,使人口逃离城市。
无可否认,美丽的乡村风光、耐人的乡愁、单纯的社会使乡村保持着独有的优势。
这也是在发达国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逆城镇化和郊区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与这一逆城镇化的趋势相比,城镇化仍然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且在未来的较长时期内是推动社会变化的基本力量。
工业化使集聚经济效能得以发挥,是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
工业革命之前,除农业以外的产业不仅规模小,而且发展水平较低,工场作坊式的工业生产和基本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集聚效果有限。
此时城镇化的水平受限于剩余农产品的规模。
没有更多的剩余农产品,大量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为最基本的食物生产而劳作,小规模的城市手工业和服务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缓慢,集聚经济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直到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生产组织、产品和网络的复杂性以及劳动分工的深化使集聚经济效益得以全面发挥。
工业革命带来的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使剩余农产品的供应更加充足,能够使更多劳动力脱离农业和农村而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
在集聚经济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人口资源向城镇大规模转移和集中,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逐渐转变,城镇化由此拉开序幕。
因此,工业化使集聚经济效益得以全面发挥,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变,是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
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就业人口是不会由乡村迁往城镇的。
就业结构转变是城镇化的先导指标,只有就业结构实现转变城镇化才有了稳固的基础。
在人类步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产业革命所显示的强大力量为经济增长注入了不竭的能量,并激发产业结构随之发生转变。
在产业结构转变的带动下劳动力逐渐由传统产业部门向现代产业部门转移,带动就业结构的转变。
由于人口和劳动力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生产资源、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对称,而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这样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就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结构的转变,在行业间和区域间进行转移。
城市是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集聚地,并以其强大的规模优势、集聚优势和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提供更高收入和更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就业机会,促成了劳动力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流动,并带动劳动力家属等相关人口的城乡转移,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因而,城市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是决定人口迁移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城镇化是否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
没有就业结构转变的城镇化必定无法健康发展。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是滞后还是超前、城镇化速度是快还是慢有很多不同的标准,非农就业水平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标准,一定的城镇化水平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非农就业水平。
如果非农产业主要在农村分散布局,劳动力实现了就业的行业转移,但并没有实现城乡之间空间转移,就无法直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就会出现城镇化滞后的问题。
城镇化滞后一方面使城市的集聚效益无法发挥出来,阻碍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非农产业的分散布局会对环境造成面上的破坏;如果城市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就业结构无法实现转变,而人口却因向往城市的生活和城市的文明而大量涌入城市,就会出现严重的城镇失业问题,伴有贫民窟的产生,所谓拉美城镇化问题。
因此,就业结构的转变是城镇化的先决条件。
我国城镇化的主推力虽然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但并不是城镇化的永续动力来源。
工业化是阶段性的。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在工业化业已完成之时,城镇化并没有停止,反而继续发展。
这个时候工业化就不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了。
比如,美国工业产值比重最高的年份是二战期间,1941—1945年5年间工业产值比重平均值是33.7%,最高年份1943年为34.7%。
此后工业产值比重便开始逐步下降,工业化基本结束。
目前美国工业产值比重仅占GDP的20%左右。
但是,美国城镇化水平在二战结束时的1945年为55%左右,远没有达到完成城镇化的阶段。
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城镇化才进入后期的缓慢发展阶段,1970年美国城镇化水平为74%。
城镇化水平由60年代及更早的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下降到1970—1990年的0.15个百分点。
从二战后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在工业化基本结束之后,美国城镇化的推动力主要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服务业仍然在释放集聚经济效益。
大量的研究表明,服务业比工业具有更强的集聚效益。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城镇化又经历了一轮较为明显的发展期。
美国城镇化水平1990年为77%,到2012年为83%,这一阶段年均提高0.27个百分点。
这还不算近20多年来大量的国际移民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美国劳动力队伍中,否则近20年城镇化水平会更高。
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并创造了极大的劳动需求。
因此,从更长的历史阶段看,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但又彼此联系、相继兴起的阶段。
在三个不同的阶段,推动城镇化的主导产业不同,分别为工业推动阶段、服务业推动阶段和信息化阶段。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已经很高,普遍达到70%左右,而产业内部的调整,尤其是服务业内部的调整,比如信息服务业的爆发是推动城市变革的关键力量。
对于中国来说,集聚经济效益和人性中追求更好的经济条件和更多彩的人生,仍然是城镇化的不竭动力源泉和得以实现的基础。
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人均GDP还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经济发展还有较长的路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有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完善的服务保障的迫切愿望。
从直接推动力来看,由于中国在大规模工业化的同时,迫于就业的压力需要努力发展劳动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还迎头赶上了信息化,因此,中国城镇化的主推力表现得较为复杂。
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说明工业化仍然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从1994年开始,中国服务业就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并不断提升,1994—2012年的18年间第二产业新增吸纳就业人数7929万人,而第三产业为12175万人,是第二产业的1.5倍。
由于目前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工业化的推动,不是独立的服务业发展推动城镇化阶段,因此不能以此得出结论认为服务业发展超过工业化成为城镇化最主要的推动力,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毫无疑问的。
此外,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随着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土地规模化生产的不断演进,农村地区还在不断地释放剩余劳动力,这也要求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因此说,与西方已经实现城镇化的发达国家,工业化、服务业和信息化先后继起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不同,中国当前的城镇化是工业化、服务业发展和信息化,乃至农业现代化同时作用于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