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点清单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点清单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清单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注意:珊瑚虫是生物,珊瑚不是生物。

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也就是抽样调查)○4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生物圈的概念:(1)地球上所有的__生物_与其_环境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1大气圈的底部、主要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水圈的大部、大多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向下各约10千米。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3、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1只鼠妇做实验呢?答: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本实验用10条鼠妇可以减少误差,反映真实情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必背知识点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2. 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需要定期浮到水面换气。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

植物通过落叶等方式排出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在受到触碰时会闭合叶子。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变大,并产生后代。

6.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

7. 生物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1.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 确定调查对象:明确需要调查的生物种类或群体。

3.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时间、地点、方法等。

4. 调查记录:详细记录调查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

5.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6. 撰写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1. 按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性质等。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同物种间的关系:种内竞争、种内互助。

不同种间的关系:种间竞争、种间互助、捕食、寄生、共生。

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通过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如保护色、拟态等。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

七年级上册 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   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②生物能进行③生物能④生物能(应激性)⑤生物能⑥生物具有的特性⑦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2、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

3、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4、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5、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和。

A、非生物因素包括:等;B、生物因素包括: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7、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光照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等动物的分布,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1)探究过程一般包括①②③④⑤⑥。

(2)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

也就是说,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4)在做完实验后,要把小动物放到。

9、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 :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②稻田中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草盛豆苗稀是关系;③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家庭之间分工是关系;④关系: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槲寄生在榆树、桦树、枫杨、梨树等树上,一些寄生虫常寄生在动物体内10、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描述的是。

1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例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12、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能自己制造,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1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的关系。

1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部分,例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二、生物圈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圈 2 范围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一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使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的生物捕食关系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关系杂草、水稻争阳光合作关系蚂蚁合作搬食物等二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制订并实施计划制订计划包括确定实验目的、材料、步骤;然后按步骤实施计划..1将铁盘内放一薄层湿土;以中轴为界;一边遮光;一边见光;2在铁盘两侧中央分别放5只鼠妇也可以将1 0只鼠妇放入铁盘中轴中央:3每分钟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1次;统计l0次..实验结果鼠妇大部分移到无光的一边..实验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关注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点:●关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设置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实验除了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变量;通常变量只有一个..●控制变量唯一..为了更好地说明实验结果仅仅由实验变量决定;因而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实验组与对照组应完全相同;如除了光不同外;土壤的潮湿度、温度都应该相同..●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减少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如图;冬天法国梧桐树落叶而松树不落叶;蛇和青蛙等动物会冬眠;燕子冬天南飞而春天北归等..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例如: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如右图所示;还能调节气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藻类植物迅速大量繁殖会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五、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1生态系统生物部分消费者——各种动物..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蚯蚓等..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2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会交错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总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利用..注意事项:1判断一个系统是不是生态系统的标准是其是否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2判断食物链是否符合生物学原理..首先;食物链表明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因此在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其次;基本写法要正确;生产者写在最前面;从生产者开始;用箭头向右指向更高的捕食者;直到最凶猛的动物结束;这就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3在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呈金字塔形递减;即生严者的数量最多;消费者的数量逐渐减少;这是由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比如;在一个池塘里;要有500千克浮游植物才能维持50千克浮游动物的生活;这50千克浮游动物才够5千克鱼食用;而这5千克鱼只能使l 8岁的青年人增加O.5千克体重..又如;虎以羊和鹿为食物;羊、鹿以草为食物;能量则沿着食物链“草→羊→鹿→虎”很快减少;可供虎食用的食物能量不多;虎的数量也就不多..画图:生物书第21页图1-16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示意图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维持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决定于其结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单调;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生态平衡越易被破坏;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越多样;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越易维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来的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三有毒物质的积累生物富集化..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造成对人的毒害..散布在自然环境中的难以分解的物质如汞、镉、铅等重金属;苯等有机物;锶等放射性物质;均能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积累..例如下图河水中的DDT含量00003毫克/毫升;浮游生物内为0.04毫克/毫升;剑水蚤内为0.5毫克/毫升;小鱼内为2.0毫克/毫升;大鱼内为25毫克/毫升富集858万倍..通过吃鱼;DDT会转移到人体内;引起毒害..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不易被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有毒物质还会通过食物链扩散到无毒地区的生物体内..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母鸡下蛋B .铁皮生锈C .雨后春笋D .葵花向阳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4、马克思说;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没有物质;人类将不能生存..这里的物质应当A .营养物质B .空气C .水D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5、观察下图;葵花朵朵向太阳;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A 葵花受阳光限制;粮食受水的限制B 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仅仅需要水C 它们的生活既需要阳光;也需要水D 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6、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蚱蜢→ 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 蚱蜢← 食虫鸟← 鹰← 蛇7、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 .热时人会出汗B .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C .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 .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食肉动物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黄河中的鲤鱼 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 泰山林区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生物圈B 陆地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11、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 .阳光充足B .阴暗潮湿C .空气新鲜D .高温干燥12、在没有使用 DDT 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发现有 DDT 存在;企鹅体内的 DDT 是通过A 气候的变化引起的 B食物链积累的 C鸟类的迁徙带来的D 鱼类的洄游带来的1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 D.人工控制的结果14、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如今黄河已经成为世界罕见的“悬河”..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措施是A 加强黄河两岸堤坝的修筑B 对黄河河床底部的泥沙清淘C 大力培养水生生物D 植树、种草;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是A .高大乔木B .低矮灌木C .细菌、真菌D .大型动物16、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终来自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本身的呼吸作用C各种草食性动物 D各种肉食性动物17、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18、树木具有很强的降尘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树木能够降尘的主要原因A 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落地面B 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C 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D叶表面生在大量的气孔19、 2003 年 10 月 15 日 ;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5 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你认为杨利伟携带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是A食物、氧气、水 B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C 食物、氧气、水、香烟 D食物、饮料、啤酒20、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A.牧草 B.兔 C.狐 D. 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C4、D5、D6、A7、D8、A9、D 10、A11、B 12、B 13、B 14、D 15、D16、A 17、D 18、D 19、B 20、D。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动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详解】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A错误。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但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类丰富,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

D.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方,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点睛】生态系统的类型以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详解】A.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

此项符合食物链的写法,A正确。

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而此选项中蚱蜢→草,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B错误。

C.写食物链的时候,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而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C错误。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复习与小结(新教材)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复习与小结(新教材)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小结与复习知识点小结1.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实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既适合环境又影响环境等。

按照形态结构:把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按照用途:把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药用、观赏生物等3.生物圈:①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②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4.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分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如狮子捕食斑马,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秧苗与稗草,草原上的狼与狐等)、合作关系(如群狮围捕野牛,蚂蚁搬蝗虫尸体等)、寄生关系(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大豆体中等)、共生关系(大豆与根瘤菌)。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适合环境,同时又影响和改变环境。

6.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就叫做生态系统。

如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块农田等都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藏能量,养活自身,也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组成细菌、真菌——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到自然界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生态系统的特点: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水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信息,就是在观察。

为了更好的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如观察蚂蚁等昆虫)、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候还需要测量。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

1、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可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对调查的生物可以归类,如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3、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5、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10、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1、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其中这个条件就是变量。

如在观察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为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中光照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6、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异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都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松土利于植物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呼气和排尿/植物落叶。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 /牵牛花清晨开放,中午关闭。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蜻蜓点水(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为遗传/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变异(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有细胞结构)注意:钟乳石 (能长大,不是生物)、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生物归类法按照形态结构分按照生活环境分按用途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蘑菇属于其他生物);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1)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2)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1) 南橘北枳,“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山上植被分布的差异”“大棚蔬菜”“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2) “春兰秋菊”,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同水层中藻类植物分布主要受光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草盛豆苗稀(竞争关系);小麦和杂草(竞争关系);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捕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捕食关系);海葵和寄居蟹(共生);菟丝子和豆科植物(寄生);大豆和根瘤菌(共生)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描述生物生活的特征,能够正常的存活。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认识生物1、观察:(1)工具:可以借助、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

(2)要求:①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②长时间的观察还要有,有耐心;③观察时必须全面、细致和;④真实、准确的做好;⑤对观察结果进行、交流。

2、生物的特征: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②生物能进行;③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⑤生物能和;⑥生物具有和的特性:⑦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3、调查:(1)类型:普查和抽样调查。

(2)步骤:①明确调查、;②制定方案(、、);③实施调查;④归类整理;⑤汇报评价。

(3)注意事项:①对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都要认真观察,,不能仅凭个人好恶进行取舍;②不要植物和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③注意安全。

全组同学要行动,不要一个人到的地方;不要;不要;防止被动物咬伤等。

(4)归类方法:①按形态结构特点:、和三大类;②按照生活环境:和等;③按照用途:、、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4、生态因素:(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与其的总和。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

(2)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等)和生物因素两类。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关系;②此外还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③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④关系(如蛔虫和人等)。

5、探究:(1)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和);③(设计实验);④实施计划(收集证据);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与交流。

(2)原则:①设置;②控制;③实验(目的:)。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环境()(2)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还有和。

7、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叫做生态系统。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 一需: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四能{ 生物能进行 呼吸 (如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 (如人出汗,植 物落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 (如含羞草受到 碰触叶片合拢)生物能 生长 和 繁殖 (如蘑菇由小长大,种 子萌发并长成幼苗)一具有:生物都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特性(如同一株 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2.除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1.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具有遗传、变异、繁殖等生命特征,因此,病毒属于生物。

2.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应看其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3.生长≠繁殖。

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属于繁殖。

4.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些微生物必须生活在无氧的环境里,如乳酸菌等。

5.生物体的一部分或生物死亡后的遗体不再是生物,如一片树叶、一条死亡的鱼等。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调查(1)类型:普查和抽样调查。

(2)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调查报告。

(3)要求: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生物分类1.抽样调查时要保证随机取样,样本大小要合适。

2.生物的分类标准除了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用途之外,还有其他的分类依据,如微生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可以按照构成身体的细胞数目分类;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胎生、卵生;植物的营养方式是自养,而动物和某些微生物因为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3.同一种生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归为不同的类群,如猫依据形态结构分类,属于动物;依据生活环境分类,属于陆生生物;依据用途分类,属于宠物等。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狼抓羊、大鱼吃小鱼(捕食关系)稻田里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犀牛和犀牛鸟(互利共生)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的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单侧风的适应)、变色龙、向日葵。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沙地上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同时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2.生物能进行;3.生物能;4.生物能对;5.生物能;6.生物都有的现象;7.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科学探究常用方法:①;②;③(如对照实验);④等。

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和三大类。

注意:细菌、蘑菇、金针菇、灵芝等微生物属于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和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就是生物圈。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包括和两类。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关系,还有关系、关系、关系、关系等。

4.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对照实验:在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6.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例子:沙漠中的骆驼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仙人掌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例子:植物的作用调节空气湿度(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疏松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部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金针菇是我国很多地区栽培的一种优良食用菌,研究发现,金针菇产生的多糖对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栽培金针菇一般在秋冬与早春季节,栽培的原料有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有关金针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针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金针菇的栽培需要适宜的环境温度C.栽培金针菇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金针菇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A.金针菇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有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金针菇的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A错误。

B.金针菇属于真菌,栽培需要适宜的环境温度,水分,营养物质和生存的空间,故B正确。

C.金针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金针菇在物质中储存的能量能够被消费者利用,所以栽培金针菇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故C正确。

D.金针菇产生的多糖对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针菇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故D 正确。

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真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

2.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

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二、生物圈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圈 2 范围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一)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使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的生物捕食关系(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竞争关系(杂草、水稻争阳光)合作关系(蚂蚁合作搬食物)等(二)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订并实施计划】制订计划包括确定实验目的、材料、步骤,然后按步骤实施计划。

(1)将铁盘内放一薄层湿土,以中轴为界,一边遮光,一边见光;(2)在铁盘两侧中央分别放5只鼠妇(也可以将1 0只鼠妇放入铁盘中轴中央):(3)每分钟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1次,统计l0次。

【实验结果】鼠妇大部分移到无光的一边。

【实验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关注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点:●关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氧气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除体内废物。

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

植物也能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排便不属于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朵朵葵花向太阳、含羞草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长例: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繁殖例:蜻蜓点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生来会打洞;龙生龙,凤生凤变异例: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生物:生石花又名玉石头、珊瑚虫非生物:钟乳石、珊瑚、化石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三、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四、调查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

五、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六、抽样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随机取样,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例如,为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在大田调查时,常用的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2.样本大小合适,以减小误差。

一般来说,样本越大,调查的结果越准确;样本越小,越容易产生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小杉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螃蟹、苍蝇、老鼠等归为一类,荷花,玫瑰花,松树,黄金叶归为一类。

小杉分类的方法是()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D.按照生物的数量【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可以从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的分类依据方面来分析解答。

【详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实验生物、经济生物、野生生物、观赏生物。

小衫把鲫鱼、金鱼、螃蟹、苍蝇、老鼠等归为一类,荷花,玫瑰花,松树,黄金叶归为一类,是按照形态结构分为了动物和植物。

故选:A。

【点睛】生物的分类的知识是重点,要注意理解,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小鸡破壳而出B.钟乳石慢慢长大C.植物落叶D.葵花朵朵向太阳【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生长发育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钟乳石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钟乳石在缓慢的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B 符合题意。

C.植物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不符合题意。

D.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详解】A.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

此项符合食物链的写法,A正确。

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而此选项中蚱蜢→草,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B错误。

C.写食物链的时候,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而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C错误。

D.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D错误。

【点睛】把握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箭头的指向要注意。

4.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

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5.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A.阔叶树与松树进行生存竞争B.北方的阔叶树不适应寒冷的天气C.松树比阔叶树更适应寒冷的天气D.它们都适应了北方寒冷的天气【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冬季落叶主要原因是冬季干旱少雨,落叶可有效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还可以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天北方的阔叶树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

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6.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由于某种原因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A.增多B.减少C.没变化D.先增多后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

【详解】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由于某种原因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鹰缺少食物,所以鹰的数量短时间内会随食物蛇的减少而减少,故选B。

【点睛】掌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7.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大树底下好乘凉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D.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A.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

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故A错误。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正确。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叶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C错误。

D.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被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若河流被汞污染,在“水草→虾→鱼→人”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水草B.虾C.鱼D.人【答案】D【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很暗被分解,不容易被排出,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在“水草→虾→鱼→人”食物链中,人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在“水草→虾→鱼→人”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人。

故选:D。

【点睛】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9.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图中既有植物也有动物,如果再补足非生物部分,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此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C.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D.如果人们大量捕蛇,鼠的数量会先增后减少,最后又会处于一种新的平衡状态【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图中没有标出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 错误。

B.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绿色植物)开始,一直到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其他消费者吃它为止。

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B正确。

C.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C正确。

D.生态系统中当大大增加或减少某一种生物的数量时,会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如人们大量的捕捉蛇,因为蛇是鼠的天敌,因此该生态系统在短期内鼠的数量会增加,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因此狐和鹰的数量也增加;而鹰和狐是兔的天敌,因此兔的数量会减少。

但如果捕捉不是太多,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会由于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成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食物链的组成。

1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相对数量的柱状图,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A.丙所示生物最可能是植物B.甲所示生物群体获得的总能量最多C.若丁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一定会增多D.难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丙个体内积累最多【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物质。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

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丁次之,其次是乙,甲的相对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总能量最少,因此丙所示生物最可能是植物,A正确,B错误;由于乙是以丁为食,也就是乙是丁的天敌,若丁的数量锐减,导致乙因食物不足而数目减少,C错误;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在食物链是“丙→丁→乙→甲”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甲。

所以如果某种不易分解的农药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甲,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C.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一般属于消费者D.阳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答案】B【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