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困惑论文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出路与困惑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出路与困惑【摘要】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带来了出路和困惑。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探讨了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学生的需求和表现,然后着重讨论了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也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表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既带来了困惑,也带来了机遇。
我们需要总结改革的成效,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出路、困惑、改革意义、教师挑战、学生需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成效总结、未来发展。
1. 引言1.1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出路与困惑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出路与困惑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的推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着如何适应新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挑战。
学生们的需求和表现也在不断变化,他们对语文教学有着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教师们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通过对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可以不断总结改革的成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更新,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在新课程的推行下,语文教学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教师们也将更加有信心和能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2. 正文2.1 新课程的改革意义新课程的改革意义体现在对学生发展全面素质的要求上。
过去的语文教学侧重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而新课程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思考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思考论文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思考论文一、对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问题的思考(一)高中语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古板,就会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下降。
教师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不足之处,再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创新,这属于不断更新的过程。
像现在我们玩的手机一样,手机中下载的软件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玩这款软件,如果一直停滞不前,就会面临淘汰的危机。
教学方法也是一样,能够得到学生青睐接受的好方法,教师的教学质量才会提高,进而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二)一味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历史、哲学、人文、地理等各个领域,包含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蕴藏的情感也是十分丰富的。
学习高中语文,会接触到古典文学、历史人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产物,从中可以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具魅力。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而不是对文章简单的理解,要对文章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理解文章丰富的情感,使学生与文章产生情感的共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教学缺少生活情趣,忽视学生的差异。
语文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生活中有许多经历、感受可以运用到语文学习中。
但是,高中生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与社会的接触非常少,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对语文的'学习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太过于局限。
对于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想问题的角度不同,最后导致对文章的理解不同。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同学们对“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句话进行翻译,学生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的同学能够正确翻译出来,而有的同学却把意思跌倒了,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
如果老师将理解能力强的同学作为统一标准,把问题简单讲解,一带而过的话。
就会造成不理解的同学一直不理解,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第一篇: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高中语文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课程,长久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经过摸索实践,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措施。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1、语文教学气氛不浓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真正主宰,依旧是语文大戏中的“主角”,多数是陈述式的、刻板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不浓厚,学生的语文兴趣也无法激发。
2、教学理念没有更新。
新的课程标准推行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依然盘踞在教学的课堂之中,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在围绕着应试的主题,进行以升学考试为重点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高中语文知识复习、强化训练为主,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与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相关甚远,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关甚远。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1、注重高中语文的悬疑提问和矛盾式提问导入策略。
(1)悬疑提问导入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悬念的导入会紧紧抓住听者的心理,引领语文学习的兴趣,在高中语文的导入中,要巧妙设置一些悬念式的提问,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语文内容的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中,为了导入“负荆请罪”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这样设疑:“想来,同学们应该知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在小学就有《将相和》一文,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的题目是《将相和》而不是《相将和》呢?为什么廉颇觉得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就不服气了呢?请大家思考并探查课文,学习、讨论一下廉颇是怎么知识这件事的?”学生在教师提出的疑问中,感觉也有些奇怪,遂立即进行课文的内容探究。
(2)矛盾式提问导入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而不能平铺直叙、淡然无奇,课堂教学的冗长沉闷是最容易消除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而,教师要设置一些让学生感悟深化、理解透彻的提问,营造高潮,使其思维进入集中、想象和创造的积极主动的状态。
高中语文教学现状面临困惑反思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困惑反思
语文作为我们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工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完成我们因该完成的使命,相反,我们在贯穿终生的教育过程当中将原本该鲜活生动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工具。
的确,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
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
改变语文教育生态被人喊了许多年,但定下身来,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我们不愿面对但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被捆绑的语文已经失去了自身微循环的能力,语文被边缘化、被放逐早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这一切似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当前,在高中语文是学生最不重视的学科之一,不要说将语文拔高到人文的高度,就是从应试教育的层面,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是令人堪忧的。
例如,语文即使和同为语言类课程的英语比。
同年级同班学科成绩,语文平均分常常不如英语高。
语文教师在学生评议中的满意率也常常不如英语老师高。
同为语言类课程教学,学生在中学对英语的学习只有五六年,成绩竟比语文高,母语教师竟然不如英语老师受欢迎,你不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吗?。
对高中语文新课改困惑与思考论文
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困惑与思考内容摘要:总结一年多来参加新课改的切身体会,反思教材、教学、评价及师生在课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困惑思考我省是最后一批参加课改的省区之一,早期参加课改的省市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学习,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供我们借鉴,那么我们的改革之路应该是顺风顺水的啦。
其实不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遇到很多问题,也因此产生了不少的困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了其他省市的经验,比如山东省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也调整过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整合教材节约时间;编写教学目标具体化操作性强的导学案让学生课前独立完成等。
经过改进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几次测验的结果表明,效果不明显。
我省新课改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一年多了,作为第一批参加课改的一线老师,在这一年多的教学中,有困惑有思考,在此我不敢说新课改有什么问题,只能说我们自己存在不足。
在此我想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反思:关于教材1、必修教材。
新课程标准安排“高中语文必修课”,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系列,组成“必修一”至“必修五”五个模块,每个模块36个学时,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学生均衡发展为目标。
首先,教材的设置有别于传统教材。
我们贵州省高中语文教科书统一选用了人教版教材,这套教材在必修课篇目的选择上表现出“守正出新”的特点,既融入了时代和社会生活发展的最新信息,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留了一些经典篇目。
同时教材编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又将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贯穿始终,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与传统教材最大的不同是突出强调语文的实践活动,尤其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共同基础的学习,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这个角度看,时间紧是必然的,因为实践活动需要时间,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时间给学生发表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50人的班,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分钟,那么45分钟的一节课还不够,因此教学预设也是达不到的。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困惑思考认识探讨论文(共3篇)【语文教学论文】
第1篇: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认识传统的语文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不断地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就是大量地背诵,花的时间多,但成效似乎不大。
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大,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先更新教学思想,而最根本的,应从教学方法上作出改变。
1.领悟新教学目标现在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教学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
其次,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再次,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能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生动情境来满足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需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
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思维受到禁锢,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任何新奇的想法都被扼杀了,学生们也对课堂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是厌恶情绪。
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
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
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冷笑话,这样先激发起学生的精神,让他们感觉到乐趣,从而就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上去了。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
浅谈高中语文课改的困惑、成因及对策
浅谈高中语文课改的困惑、成因及对策-中学语文论文浅谈高中语文课改的困惑、成因及对策王兴邦一、问题的表现形式1.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论语》有“不悱不发,不愤不启”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新课标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我校也大力倡导“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因各种因素,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式”“满堂问”、一讲到底还是屡见不鲜,把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课学习变成了体力活,课堂中没有了美感,没有了兴趣,也成了低效的或无效的劳动了。
2.教材内容取舍不当必修教科书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三部分纳入课内教学计划。
虽然“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但课内教学内容还是太多,课堂上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互动交流,课后讨论题也无法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自行解决。
3.资源媒介过度使用许多课件一味地追求画面的丰富、美妙等,刻意地追求形式的美。
学生在过多的图片展示中走马观花,没有思考的闪光,缺乏智慧的火花,如同看电影一般掠过,上课的实效也就可见一斑。
实践表明,多媒体只是教学的手段,不是课堂的全部。
4.拓展迁移随意率性许多教师为了与时俱进和拓展视野,课堂上就用问题“狂轰滥炸”,于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该问的问了,不该问的也问了,学生应接不暇,一堂课下来,看似热闹非凡,其实收效甚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纯粹是浮光掠影。
以上困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教材编排不合理方面的,如课文内容增多,“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内容都比以前有所增加;也有课改共识的缺乏方面的,社会家长对课改认识模糊,不能适应变革,难以从旧的模式中、僵化的思维方式中转变过来;更多的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理念更新不够造成的。
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思想已根深蒂固,自主合作探究还没有深入人心,旧的教学观念还很大程度地主使着教师们的教学过程。
另一方面各种新课标培训学习五花八门,杜郎口经验、洋思模式等,教师在上课之余学来的“迷踪拳”,不一定适应自身的土壤,课堂教学无所适从。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及对策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及对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科发展不平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对策:要加强学科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古代文学、诗词的传统教学,还要加强现代文学、当代作家的传记及相关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并关注新时代的文学成就,增强对当代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不合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不合理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教师们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策:应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导向、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法。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也面临着挑战,目前普遍存在着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对策: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可以采用书面作业、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不合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内容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教材编写不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不强。
对策:应该针对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和编写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内容。
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调查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教材内容,使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高中语文课改中几个问题困惑与思考论文
高中语文课改中几个问题的困惑与思考《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充分体现了新语文教学对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的尊重。
一、人文性、工具性孰轻孰重?如何结合?这是一个与语文科目一同出现的话题。
课改前,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
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其工具性又被淡化了。
眼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
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基础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知识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才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
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
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与对策[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新课改是落实素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新挑战的需要。
新课改实施至今,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
本文探讨了新课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初步的解决方法。
素质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一、学会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筛选语文人教版必修模块教材容量大,仅是阅读部分,每册就有四个单元共12篇文章,还有表达交流5个专题,梳理探究3个专题。
一册必修课本实际的上课时间为半个学期,加之相当多的选文有一定难度,一篇课文(尤其是文言文)按传统教学就需3~4个学时,教学上时间非常紧。
这就需要我们通读教材,对教材内容加以适当的整合和筛选。
举例来说语文必修一和二中的几个表达交流模块其实是对前面教材内容的模仿和落实,要求学生从所学的范例当中吸取精华,从而学会如何应用语言文字去传情达意。
如《荆轲刺秦王》一文,其写作特点就是文笔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而后面的写作单元则要求学习写得具有波澜。
所以我们应在课文的学习当中渗透作文的写作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将别人写作的高超技法为我所用。
这样内容的整合和筛选无形中替我们节省了时间。
二、转变教育理念,提升业务素养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我们一定程度上还在沿用陈法,信奉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
根据高考题目所设的板块图解语文课程。
所以成语就是全面撒网广博积累,病句就是那六大模式,背会了再用,阅读甚至按题目的分值来计划答题要点。
殊不知当前的教育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
为什么?高考的选拔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它要求我们培养给社会的应该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虫”。
我们亟需淡化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真正围绕新课程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语文教师还应当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修养,只有业务素养提升了,我们才更有底气驾驭我们的课堂,才能更稳的站好这三尺讲台。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及对策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及对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新课改从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出发,提出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教育等理念,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但是实际上,许多学校的语文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课文默写、背诵等单一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更多地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方法依然比较单一,缺乏活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资源方面,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资源。
但是现实情况是,许多学校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教学设施和设备不够完善,很难支持新课改所需要的多样化教学活动。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更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
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要重视高中语文教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提高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自己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困惑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摘要:新课改实行以后,充分看到了它的优势所在,但与此同时在教学上的困惑也越来越多。
为了体现新课改理念,老师们绞尽脑汁去设计课堂教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但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到底应该如何去教,学生又该如何去学?成了老师们心中的困惑。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困惑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38-01轰轰烈烈的新课改登台亮相后,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实践者,在实践中推行语文新的教学模式,半个学期下来,觉得心中的困惑越积越多,加上平日教学过程中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使我不得不发出疑问:新课改下的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学又将走向何方呢?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之怪现状:教师备课模式化,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情感体验。
课堂热闹无比:老是被称为好的组织者,胡乱发言的学生被誉为富有个性思维。
考试制度变本加厉:县统考镇统考,增量评比,排名成风。
教育呼吁减负,教育促进増负,为了应付级别考试,语文不再是语文。
我感到越来越困惑,不知道语文该怎样去教,也难想象发展下去语文素养靠什么来提高?学生没时间看书,对名著书名作者一无所知。
许多上了中学,写作水平却还没超过三四年级的水平,都是说的多且泛滥,一动笔便暴露出存在很多问题。
课堂上,学生总是难以静下心来欣赏一些美的东西,不知是什么让他们的心远离语文,而只是为了分数去学。
我觉得语文不是靠学的,而是一种感受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他需要语文,喜欢语文才能使他们自然而然走进语文这个广袤世界,但现在学生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感受呢?语文老师很累,既要学生的素养,又要学生的分数,结果语文成了四不像,令人尴尬。
回忆高中三年,差不多一年时间在考试,听老师讲题,不知道语文究竟该学什么,很难找到一点关于语文的美好回忆。
高中语文被异化了,就其中的一些专题来说吧。
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一方面太难,字词意义变化太复杂,学生总是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没多大意思,老是一个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新课改实行以后,我充分看到了它的优势所在,但与此同时在教学上的困惑也越来越多。
为了体现新课改理念,老师们绞尽脑汁去设计课堂教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但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到底应该如何去教,学生又该如何去学?成了我们心中的困惑。
从山东新课改观摩回来之后,我校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改。
新课改登台亮相后,我们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实践者,在实践中推行语文新的教学模式,半个学期下来,觉得心中的困惑越积越多,加上平日教学过程中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使我不得不发出疑问:新课改下的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学又将走向何方呢?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备课模式,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情感体验。
课堂热闹无比:老是被称为好的组织者,胡乱发言的学生被誉为富有个性思维。
我感到很困惑,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该怎样去教,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没时间看书,对名著书名作者一无所知。
许多上了中学,写作水平却还没超过三四年级的水平,都是说的多且泛滥,一动笔便暴露出存在很多问题。
课堂上,学生总是难以静下心来欣赏一些美的东西,不知是什么让他们的心远离语文,可能仅仅是为了高考分数去学吧。
我觉得语文不仅靠学的,还要靠一种感受,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他需要语文,喜欢语文才能使他们自然而然走进语文这个广袤世界,但现在学生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感受呢?语文老师很累,既要学生的素养,又要学生的分数,结果语文成了四不像,令人尴尬。
高中语文被模块化了,就其中的一些专题来说吧。
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一方面太难,字词意义变化太复杂,学生总是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没多大意思,老是一个模式。
现在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表面看是教师在尽解惑之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及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文材料有限,所以难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于是对教师产生依赖。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新课改的介入,更是使得中国语文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新课改引入文学理论、写作、学习方法等新内容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语文教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堂教学困难。
首先,中国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文学理论、写作、学习方法等现代课程的教学上,但他们的学者背景经验有限,缺乏策略性的处理方法,这严重限制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
其次,中国学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模式中,脱离了历史语言文化环境,缺乏实际意义上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得新课改之后的写作、文学理论、学习方法等新内容难以触及。
最后,中国的语文教学也存在诸多固有的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新课改现实局限等,这些问题也成为中国语文教学的困难。
因此,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困惑下,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包括:首先,中国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文学理论、写作、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正规的培训,从而更好地应用这些现代课程内容到课堂教学中。
其次,学校教育部门应制定具体的课程要求、教学大纲,不仅反映新课改要求,而且要完善课程内容,使其符合语文教育的实际需要。
此外,学校应充分发挥技术教学的优势,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系统等工具,更好地实施新课改的课程内容。
有效的实施新课改的中国语文教学,不仅需要老师的专业素质,更需要学校的持续支持。
只有通过加强老师的学习能力,积极应对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新课改内容,建立新的课程要求、完善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语文教育,才能有效地利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内容,促进中国语文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介入下,面临着新的课堂教学困难,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提高教师学习能力、完善课程大纲、应用教育技术等方面来做出贡献。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以《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随着中国新课改的推进以及对教育改革的努力,语文教育也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
语文教育不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课外阅读和抄写,而是更加注重实践性、交互性和创新性,更加强调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思维能力的开发以及应用能力的提升。
但是,新课改推行以来,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些困惑,这也令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传统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较低,以记忆为主,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达到较高的标准,学生们也需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此外,新课改的推行也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他们需要根据新的教学设计重新构建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开发和知识应用,从而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其次,新课改推行以来,学生们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他们在一开始不太习惯新课改下的内容以及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而这往往也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
此外,教材的编写还有待完善,新课改的课程设计更加注重开放式的学习,但是,目前的教材往往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书面教育,没有足够的开放性,这些都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新课改下,学校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帮助教师和学生顺利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
首先,学校要有充分的准备,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熟悉新课改下的教学内容,更加熟悉新的教学设计,并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此外,学校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够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知识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在学生日常学习中更好地给予家庭帮助,从而确保字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效。
此外,校园中也可以组织一些新型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兴趣盎然。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课改进程的推进,全国都开展了“新课改”的活动。
其中,新课改以语文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改变以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拓宽课堂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但是,新课改实施也存在一些困惑,其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首先,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着教师和学生能力考虑。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改时,由于能力有限,无法跟上新教学内容的需求,不能及时、全面的完成改革,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落后的情况;此外,学生们也存在着能力不足,不能掌握新教学内容,也不能及时、全面的实现解决问题。
其次,语文教学改革面临教学原理上的困境。
目前,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教学原理上的问题,比如课堂教学离不开传统的强化记忆,没有让学生发散思维,也没有从动态和多样的角度去分析文学,枯燥乏味的教学仍然存在。
此外,语文课程改革也面临着资源分配的问题。
目前,学校在实施新课改时,由于资源分配上的原因,学校未能及时和充足的投入,存在学校资源分配不均,给新课改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解决新课改下的这些语文课程教学困惑,首先,应该加强语文教师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掌握新课改带来的新教学内容和新教学理念;其次,应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新课改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合理分配学校教育资源,以确保新课改顺利开展。
总之,新课改以语文教学改革为核心,是为了改善语文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教师和学生能力考虑、教学原理、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困惑,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教育培训,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训,合理分配学校教育资源等,是解决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的重要途径。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随着中国新课改的推出,语文教育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学校的语文课程不仅体现出综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而且还具备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面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却也出现了诸多困惑,比如:一是教师素质的增强需求不断增大,而教师的素养水平却难以快速上升。
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不仅要接受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更要具备把握多元互动课堂效果的能力,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教师素养水平欠佳,缺乏教学创新能力。
二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也受到新课改的影响,让语文课堂更加趣味化、活动化,但很多学生仍旧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对新鲜事物也缺乏积极性,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是新课程的设计较以往更加综合,对于语文课堂而言,老师要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很多教师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研究。
首先,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
扩大教师的专业知识面,加强语文教师对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并培养教师加大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如多元化教学方法等,从而解决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
其次,适当放宽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课堂小组讨论、讨论运用等。
同时,还要采取相应措施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
最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下,教师需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如搭建多元互动的氛围、开展生动有趣的主题活动、采用素质教育的视角来开展语文教学等,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鉴赏中国传统文化。
以上便是针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采取的相关对策研究。
为了实现新课改下的理想效果,教育者必须努力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放宽学生的学习压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进而提升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水平。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但语文教学始终遭到普遍困惑。
研究发现,语文教学存在教材选用不当、教法不恰当、课堂气氛缺乏活力等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有必要研究语文新课改困惑及其对策。
首先,针对语文教材的选用,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材需要提供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语文教材的选用应借鉴先进的思路,以现代技术为支持,将传统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提高语文教学的吸引力。
其次,针对语文教学的方法,应采用让学生主导、形成课堂活动模式的教学方法。
在完成既定课程任务的基础上,更多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力,让他们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建立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应更多地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投入学习。
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最后,要及时处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耐心细致,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耐心细致,给学生严格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总之,语文新课改的困惑主要表现在教材选用不当、教法不恰当、
课堂气氛缺乏活力等方面,研究这些困惑和采取有效的对策,可以提高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教材选用、改进教学方法及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努力改善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
摘要:新课改实行以后,我充分看到了它的优势所在,但与此同时在教学上的困惑也越来越多。
为了体现新课改理念,老师们绞尽脑汁去设计课堂教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但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到底应该如何去教,学生又该如何去学?成了老师们心中的困惑。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困惑
从山东新课改观摩回来之后,我校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课改。
新课改登台亮相后,我们作为新一轮课改的实践者,在实践中推行语文新的教学模式,半个学期下来,觉得心中的困惑越积越多,加上平日教学过程中各式各样的问题产生使我不得不发出疑问:新课改下的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教学又将走向何方呢?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之怪现状:教师备课模式化,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情感体验。
课堂热闹无比:老是被称为好的组织者,胡乱发言的学生被誉为富有个性思维。
考试制度变本加厉:县统考镇统考,增量评比,排名成风。
教育呼吁减负,教育促进増负,为了应付级别考试,语文不再是语文。
我感到越来越困惑,不知道语文该怎样去教,也难想象发展下去语文素养靠什么来提高?学生没时间看书,对名著书名作者一无所知。
许多上了中学,写作水平却还没超过三四年级的水平,都是说的多且泛滥,一动笔便暴露出存在很多问题。
课堂上,学生总是难以静下心来欣赏一些美的东西,不知是什么让他们的心远离语文,而只是为了分
数去学。
我觉得语文不是靠学的,而是一种感受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只有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他需要语文,喜欢语文才能使他们自然而然走进语文这个广袤世界,但现在学生有什么时间静下心来感受呢?语文老师很累,既要学生的素养,又要学生的分数,结果语文成了四不像,令人尴尬。
回忆高中三年,差不多一年时间在考试,听老师讲题,不知道语文究竟该学什么,很难找到一点关于语文的美好回忆。
高中语文被异化了,就其中的一些专题来说吧。
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一方面太难,字词意义变化太复杂,学生总是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没多大意思,老是一个模式。
现在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表面看是教师在尽解惑之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及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文材料有限,所以难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于是对教师产生依赖。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充分的去体现新课改要求下的自主学习,有经验的老师绝不会对课文做简单的串讲直译,而是给学生提供工具书,逼着他们自己去阅读,但这样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一篇很短的文言阅读就要好几课时才能完成,从而导致完不成教学计划,就这样语文教师在矛盾中重复挣扎。
在语文教学中,我总会产生这样的迷惑:我这样教符合语文教
学规律吗?这样教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吗?教学理念能跟
上时代的步伐吗?越想越糊涂。
我知道学习语文就是要大量阅读,也知道要勤练笔,也知道要体验与积累,但使我困惑的是,当我拿起一支笔进行教学设计时,常难以下笔,我怕我的设计体现不了先进的理念,怕我框死了学生的思路,更怕我的设计没有体现新课改下语文课的特点。
因此,设计中总是零零整整,越想越糊涂。
好不容易设计完一个教案,自己觉得设计的已经很尊重学生主体了,很开放了,但在课堂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学习,甚至他们的交流能够启发我的思维,引发新的思考,这也许就是教学相长。
可是在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中,有些学生就显得手足无措,一个学习任务布置下去,他只能呆呆望着你,似乎说:“老师我该怎么做?”似乎在他前面有无数条岔道,他不知选那条。
我总是会去帮他们一起学,可他们究竟学到多少,感悟能力提高多少,就很难知晓了。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园地异常“繁富”,但是“繁富”当中,却也存在着真伪莫辨的现象。
语文教学中有些过于“标新立异”,常规的教学中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问题。
有些一味地注重表面化而忽略了教学的主要目标,例如,现在许多教学中选择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这是好事也是需要提倡的,然而往往有些教师偏离了主题,只是想用它来营造课堂的热闹气氛。
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阅读画面自然不能代替阅读文字,可是一些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不挖掘教材的语文教学因素,而一味地在多媒
体运用上动心思,一味在课件制作上求花样,以致课堂上不见学生阅读鉴赏探究文本,倒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课件大展示。
由此看来,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高中新课改势在必行,但其优势必定还得要在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之后才能显示出来。
高中新课改探索无止境,高中教师要对改革的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
因为只有坚信成功才能大胆实践,只有大胆实践才能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