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 线粒体Mitochondrion

合集下载

【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线粒体

【重庆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线粒体

形态与分布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 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 分杈状或其它形状。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 脂类占25-30%。一般直径0.5~1μm,长 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 10~20μm,称巨线粒体。数目一般数百到数 千个,肝细胞约13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 的20%;
线粒体外膜是最外的一层全封闭的单位膜结 构,是线粒体的界膜,厚6~7nm, 平整光滑。 外膜含有孔蛋白,所以外膜的通透性非常高, 使得膜间隙中的环境几乎与胞质溶胶相似。 外膜的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monoamine oxidase),这种酶能够终止胺神经递质,如降 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作用。 含40%的脂类和 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 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为5KD以下的分子通 过,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 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在 肝细胞线粒体中各功能区隔蛋白质的含 量依次为:基质67%,内膜21%,外8%膜, 膜间隙4%。
线粒体的TEM照片
形态:光镜: 线状、粒状、短杆状。 大小:细胞内较大的细胞器。一般直径:0.5—1.0um;长度:3um。 数目: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差异较大。正常细胞中:1000—2000个。 分布:因细胞形态和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通常分布于细胞生理功
能旺盛的区域和需要能量较多的部位。
光镜下:线状、杆状、粒状

依细胞类型而异,动物细胞一般数百到数千个。
利什曼原虫:一个巨大的线粒体;
海胆卵母细胞:30多万个。

随细胞生理功能及生理状态变化 需能细胞:线粒体数目多,如哺乳动物心肌、小 肠、肝等内脏细胞;

细胞生物学 第六章 线粒体

细胞生物学 第六章 线粒体
带柄的小颗粒 。 氧化磷酸化关键装置
头部 :球形,含有可溶性 ATP 酶/偶联因子F1。功能是合
成ATP 。另有 ATP 酶复合体抑制多肽,调节酶活性。
柄部 :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 OSCP ),调控质子通道
基片 :嵌入内膜,疏水蛋白( HP )/偶联因子 F0 ,质子通道。
(四)内腔及基质
1963 年,纳斯( Nass )等在鸡胚肝细胞线粒体中 发现有环状 DNA 分子,称 线粒体 DNA (mtDNA )。
进一步研究发现,线粒体有自己的遗传系统和蛋
白质合成体系。但它只编码少量线粒体蛋白质,大 多数蛋白质还是由核 DNA 编码,线粒体基因的复制
与表达所需的许多酶,也是由核 DNA所提供的。所
人心肌细胞的线粒体
线粒体肿胀
线粒体空泡化(心肌缺氧) 线粒体增生显著
线粒体病有以下共同特性:
(一)异质性: 细胞中 mtDNA 存在突变型与野生型
两种类型,即异质性。只有当突变的 mtDNA 逐渐积累,
其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疾病。 (二)特异性: 主要侵犯代谢旺盛、需能高的组织
,如神经细胞、肌肉等。
粒体核糖体的。
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与真核细胞不同:
①线粒体 RNA聚合酶可被菲啶溴红( E.B. )等原核细胞 RNA
聚合酶抑制剂所抑制,但真核细胞 RNA 聚合酶抑制剂如 α-鹅
膏覃碱,对它却没有抑制作用。
②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如放线菌酮可抑制
细胞质核糖体蛋白质合成,但不能抑制线粒体核糖体蛋白质合
第一节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一、光镜下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了解)
?形态: 线状、粒状、杆状、哑铃形、星形、分支形、环形。 ?大小 :直径0.5~1.0μm,长度 2~3 μm ;骨胳肌细胞直径 2~3 μm ,长度 8~10μm ,称为巨大线粒体 (giantmitochondria)

细胞生物学 章节提要 第七章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细胞生物学 章节提要 第七章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研究方法(study method)脉冲示踪研究(定位线粒体蛋白)、光谱分析(电子载体在内膜上的排序)、负染色技术(偶联因子1的发现)、线粒体膜重建实验(ATP酶功能的鉴定)、放线菌酮(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差速离心、等密度离心(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现)、去垢剂的应用。

细胞的生存需要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构成细胞结构的化学元件和能量。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其直径一般为0.5—1.0um,最大可达40um。

具有两层膜结构,外膜起界膜作用,内膜向内皱褶成嵴(crista)。

具有膜间间隙和基质。

线粒体干重中蛋白质的含量为65%-70%,脂质占20%-30%。

内外膜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蛋白质和脂质的含量比例不同。

内膜的酶类较复杂,包括运输酶类、合成酶类、电子传递和ATP合成酶类。

线粒体基质中酶类最多,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相关的酶类大都存在于基质中。

单胺氧化酶是外膜的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内膜的标志酶;腺苷酸激酶是膜间间隙酶的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是基质的标志酶。

线粒体是Ca+贮存地,可以调节细胞质钙离子浓度。

蛋白质的转运方式有两种:翻译后转运(post-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和共翻译转运(co-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蛋白质的转运需要转运信号,这种信号一般位于肽链的N端,是优先翻译的方向,称为导向序列(targeting sequence)或导向信号(targeting signal)。

也称为转运肽(transit peptide)、前导肽(leading peptide)。

转运肽具有的一般特性:需要受体、从接触点进入、蛋白质要折叠、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肽酶、需要分子伴侣的协助。

线粒体基质蛋白的转运、外膜内膜蛋白的转运和膜间间隙蛋白的转运方式不同,膜间间隙蛋白的转运分为保守型寻靶(conservation targeting)和非保守性寻靶(nonconservative targeting)。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
✓ 线粒体酶含量多:是含酶最多的细胞器,参与物质分 解和氧化磷酸化。
✓ 含有DNA:是细胞内除核外唯一含DNA的细胞器。
12.08.2020
精品课件
12
线粒体是细胞核以外惟一含DNA的细胞 器,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但一 定程度上受细胞核的控制,因此线粒体 是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12.08.2020
主要症状:肌阵挛性癫痫的短暂发作(周期性 抽搐),共济失调,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轻 度痴呆,扩张性心肌病和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12.08.2020
精品课件
28
发病机理:mtDNA8344G突变→线粒体蛋白质 合成的整体水平↓→除复合物Ⅱ以外的氧化 磷酸化成分含量降低(尤其是呼吸链酶复合 物Ⅰ和Ⅳ的含量降低)。
精品课件
40
✓ NADH呼吸链:由复合物Ⅰ、Ⅲ、Ⅳ组成,催 化NADH氧化,是主呼吸链。
✓ FADH2呼吸链:由复合物Ⅱ、Ⅲ、Ⅳ组成,催 化FADH2氧化,是次呼吸链。
12.08.2020
精品课件
41
12.08.2020
精品课件
42
✓H+的传递:通过递氢体由线粒体基质 释放至膜间腔。
✓电子的传递:经呼吸链逐级传递,最
酸,生成2分子ATP。 C6H12O6 + 2NAD + 2ADP + 2Pi 糖酵解酶
2CH3COCOOH + 2NADH + 2H+ + 2ATP
12.08.2020
精品课件
34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分解

酰CoA+草酰乙酸 结(4合C)
柠檬酸(6C,含三个羧基) →三羧酸
循环(TAC循环)。

细胞生物学13-14线粒体-24

细胞生物学13-14线粒体-24
柄:含OSCP (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质。寡霉素为 磷酸化抑制剂,可抑制ATP合成) 。
基片:F0,在细菌为ab2c10-12 ,a亚基为H+通道 蛋白。
ATP合酶的结构
转子: cγε
定子: ab2δ
a亚基形成一个跨 膜质子通道,其作用 之一就是将跨膜质子 动力势转换成扭力矩, 推动转子旋转。
嵴与上面的基粒
H2O + 能量 ATP
氧化磷酸化:氧化和磷酸化作用偶联进行的过程。 实际上是能量转换过程,即供能有机分子中储藏 的能量高能电子质子动力势ATP。
二、氧化磷酸化机制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 化学渗透学 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 Mithchell,1961)
◆ATP合成机制 —— 结合变构机制及旋转 催化模型(Boyer,1979)
Contents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及酶的定位分布 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与医学
第一节 线粒体形态结构及酶的定位分布
一、光镜结构
呈线状、杆状、粒状等。 其形状、大小、数量、分 布因细胞种类和生理状况不同 而异。
线粒体形态及分布
啮齿类动物的精子
线粒体的分布多集中在细胞的需能部位,有利于其能量供应
化学渗透学说
当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内膜基质侧泵 至膜间隙,由于线粒体内膜对离子是高度不通透的,从而使膜间隙 的质子浓度高于基质,在内膜的两侧形成pH梯度(△pH)及电位梯 度(Ψ),两者共同构成电化学梯度,即质子动力势(△P)。
质子沿电化学梯度穿过内膜上的ATP酶复合物流回基质,使 ATP酶的构象发生改变,将ADP和Pi合成ATP。
Mit内膜上一组规则排布的膜蛋白,它 们传递供能物质氧化反应中所脱下的H+的e 给O2生成H2O,并释放能量。包括复合物 I、 II、III 、IV ,其中I、 III 、 IV为H+泵, 以及辅酶Q和cyt c 。 (p142)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线粒体: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

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

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

第7章 线粒体

第7章 线粒体

◆结构
●Head section:即F1,,由5种多肽组成九聚体,含 有3个催化ATP合成的位点,每个β亚基一个。 ●Stalk section:由F1的γ亚基和ε亚基构成,γ亚基 穿过头部作为头部旋转的轴。 ●Membrane section:即FO,由3种不同的亚基组 成的十五聚体(1a∶2b∶12c)。 c亚基: b亚基: a亚基:
26
线粒体蛋白定位的实验
27
7.3.2 线粒体蛋白定位
◆线粒体基质蛋白定位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定位 ◆线粒体内膜蛋白的定位 ◆线粒体外膜蛋白的定位
28
线粒体基质蛋白的转运
29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的定位
需要两个前导肽: ◆基质导向序列 ◆膜间间隙导向序列
可分为两种方式:
◆保守性寻靶(conservative targeting)
●生物需要能量时首先利用多糖;
●必要时也会利用脂肪:
▲脂肪被水解生成脂肪酸; ▲脂肪酸能够进入线粒体基质,通过β
氧 化 途 径 (β-oxidation pathway) 循
环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
β 氧 化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又叫Krebs循环、柠檬酸循环。
6
21
前导肽转运蛋白时的特点
●需要受体 ●从接触点进入 ●需要解折叠 ●需要消耗能量
●需要转运肽酶
●需要分子伴侣
22
前导肽的特异性
●具有细胞结构的特异性 ●前导肽的不同片段含有不同的信息
23
双导向序列
24
◆如何证明前导肽引导 蛋白质进入线粒体?
25
◆实验设计
●分离线粒体 ●与具有线粒体基质定 位信号的前体蛋白温育 ●胰蛋白酶处理

线粒体起源

线粒体起源
• 1963年左右,线粒体中含有DNA的事实正式得到 证实。还具备自我繁殖所需的基本组分和性质, 与原核细胞的相应物非常相似。共生的假说又得 到了复活并广泛流行。
• Marzlius等人较系统的阐述了“内共生假说”。
主要
论点 内共生假说(捕获假说)
真核细胞并非直接由前核细胞进化而来, 而是通过具有一定进化分歧的前核细胞 间相互镶嵌(共生)的结果。
• 无法解释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 子结构与蛋白质合成性能上的相似之处。
• 线粒体叶绿体DNA酶,RNA酶和核糖体 的来源很难解释。
• 对于各种各样的假说,我们应当用辩证唯物 主义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分清是非,批判唯 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种种表现,才能使科学 研究循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生命起源新理论
英国生物学家大 卫·基林在1923年 至1933年这十年间 辨别出反应中的电 子载体——细胞色 素。
Diagrammatize.图解线粒体
Company History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外膜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膜间隙
Information.简介
成型蛋白(shape-forming protein)介导线粒体以不同方式与 周围的细胞骨架接触或在线粒体的两层膜间形成不同的连接可 能是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原因。
•非共生假说——真核细胞的前身 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 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要大,这样 就需要逐渐增加具有呼吸功能的 膜表面。
分化假说
发展 内共生假说(捕获假说)
历史
• 1890年,德国Altmonn等提出细胞中这种结构与细 菌相似,是共生于细胞内,能够独立自主生活的有 机体。
• 法国的Portior等猜想过线粒体是由共生于细胞的 细菌演变而来,并尝试体外培养。

线粒体质量控制名词解释

线粒体质量控制名词解释

线粒体质量控制名词解释
线粒体是一个细胞内的细胞器,它在细胞内部负责能量的产生和许多其他重要生物过程。

线粒体也需要维持其本身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线粒体质量控制方面的名词解释:
1. 线粒体质量控制(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MQC):
一系列的细胞内机制,包括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等,以维持和调节线粒体数量和功能。

2.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一种特殊的自噬过程,可以清除功能不良或老化的线粒体,以保持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

3. 线粒体融合(Mitochondrial Fusion):两个或多个线粒体融
合成一个更大的线粒体,可以实现线粒体内部的物质混合和基因组的重组,从而维持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

4. 线粒体分裂(Mitochondrial Fission):一个线粒体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线粒体,可以实现线粒体内部物质的分配和基因组的复制,从而维持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

5. 转录后修饰(Transcriptional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TPMT):一种对线粒体蛋白质的转录后修饰,包括乙
酰化、泛素化、磷酸化等,可以影响线粒体蛋白质的活性和功能,从而维持线粒体的质量。

6. 线粒体DNA损伤修复(Mitochondrial DNA Damage Repair, MDDR):一种修复线粒体DNA损伤的机制,包括碱基切除修复、直接
修复等,可以保护线粒体DNA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维持线粒体的
功能。

cox ,mitochodrial意思

cox ,mitochodrial意思

cox ,mitochodrial意思cox 和mitochondrial 是两个生物学领域的术语,前者指的是一种基因,后者指的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器官。

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在生物学领域,了解特定的术语对于深入研究细胞功能和遗传学至关重要。

"cox" 和"mitochondrial" 是两个常出现在科研文献中的词汇,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两个概念。

一、Cox(Cytochrome C Oxidase)Cox,全称为Cytochrome C Oxidase,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属于细胞色素氧化酶家族。

其主要功能是在细胞呼吸链中起到催化作用,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气,生成水。

这一过程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最后一步,对于细胞产生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Cox由多个亚基组成,包括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A3、铜离子等。

在这些亚基的协同作用下,Cox能够有效地完成电子传递和氧气还原的过程。

二、Mitochondrial(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器官,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

它是动植物细胞中唯一具有自主DNA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所需的能量——三磷酸腺苷(ATP)。

线粒体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线粒体呈椭圆形或圆形,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许多折叠,称为线粒体内膜嵴。

2.功能: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通过氧化磷酸化、柠檬酸循环等过程,将有机物氧化,产生能量。

3.自主复制:线粒体具有自己的DNA和复制机制,能够自主复制和传递。

4.疾病: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线粒体病,影响细胞能量供应,引发多种疾病。

总结:Cox和Mitochondrial这两个生物学概念密切相关,Cox作为线粒体内膜上的一个关键蛋白质复合体,在线粒体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mitochondrion 词根词缀

mitochondrion 词根词缀

mitochondrion 词根词缀
mitochondrion词根词缀是指与线粒体相关的词根和词缀。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它是细胞内能量生产的主要场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mitochondrion 词根词缀及其含义:
1. mito-:线粒体的意思。

2. -chondria:小颗粒或器官的意思,常用于描述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

3. -chondrial:与线粒体有关的,常用于形容线粒体的特征或功能。

4. mitosis: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其中线粒体也参与了分裂过程。

5.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线粒体内的一种能量合成过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 ATP 分子。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 mitochondrion 词根词缀及其含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线粒体的特征和功能。

- 1 -。

线粒体Mitochondria

线粒体Mitochondria

線粒體的外部結構
? 線粒體可能呈不同的形狀,有些呈橢圓形、 棒形、顆粒形。線粒體的形狀還可因應特 定的條件而轉變。
? 線粒體是由雙層膜包圍而成的,兩層膜之 間的空間為膜間隙。
? 外膜有許多小孔,其透性較高,有利物質 交換。內膜向內摺疊成許多互相平行的脊 狀結構,稱為脊。
線粒體的內部結構
? 內膜的脊,黏附著許多帶柄的顆粒結構, 這些構造大大增加了內膜的表面面積,讓 多種呼吸作用所需的酶和載體分子都可以 依附其上。
線粒體的功能
線粒體存在於所有 真核生物的細胞中 ,是進行需氧呼吸 的場所。細胞的生 命活動所需的能量 中,有95%來自粒體。
線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數量
細胞內線粒體的數量多少與細胞的能量需 求有關。不同細胞種類所含線粒體的數量 各有不同。例如一個肝細胞內有多達2000 個線粒體,而一些代謝作用較不活躍的細則
只有少量線粒體。
研究發現,線粒體DNA變異與一系列人類 疾病有關連。線粒體DNA變異可能引致的 先天疾病,包括腦神經退化疾病例如老人 痴呆症和柏金遜病,以及癌症等。
? 內膜以內的空間充滿呈膠質的液體,稱為 基質。基質含有蛋白質、脂類和少量DNA。
線粒體引致的疾病1
線粒體不規則會引致很多不同的疾病,因 為線粒體存在人體細胞內,可說是無處不 在,但最常見於肌肉和腦部病,越來越多 證據顯示許多器官性疾病如心臟病、肝病 、糖尿病、腎病等與線粒體不規則有關。
線粒體引致的疾病2
線粒體 Mitochondria
6c 熊嘉俊 (3) 6c 江建發 (5)
目錄
? P.3 線粒體介紹 ? P.4 線粒體的功能 ? P.5 線粒體的數量 ? P.6 線粒體的外部結構 ? P.7 線粒體的內部結構 ? P.8 線粒體引致的疾病1 ? P.9 線粒體引致的疾病2

mitochondria

mitochondria

微粒体 游离核糖体 多核糖体 细胞质
内含物 异体吞噬泡 自体吞噬泡 分泌自噬泡
细胞氧化 质子动力势 氧化磷酸化 基粒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1.何谓内膜,内膜的存在对细胞有什么意义? 2.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试
比较两者所进行的加工有何不同? 3.细胞质中有哪些有形成分? 4.核糖体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
(化学梯度、膜电位)
质子动力势的作用
电子传递链
化学渗透偶联磷酸化作用 return
ATP合成
结合-改变机制 (binding-change mechanism)
三种构象的循环改变;O(open) L(low) T(tight)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第七节 线粒体
(mitochondrion)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氧化和能量转 换的主要场所,被喻为细胞的“动力工 厂”或“换能中心”。
一、线粒体的形态特性
显微结构:线状,颗粒状
亚显微结构:两层单位膜构成 的膜囊结构
(一)、外膜(porin,孔蛋白) 外腔(膜间腔)
(二)、内膜 (通透性很低,多种转运蛋白) 嵴(cristae) 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
氧化过程
物质氧化 高能电子 氧 energy
质子动力势
energy
ADP+Pi
ATP
磷酸化过程
将生物氧化所释放能量的转移过 程与ADP的磷酸化过程结合起来, 而将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 ATP的高能磷酸键中,又称氧化磷 酸化偶联。
2e-
1/2O2
H2O
to
glucose
(二)线粒体与细胞凋亡(apoptosis)

医学生物学_线粒体mitochondrion知识介绍

医学生物学_线粒体mitochondrion知识介绍

医学生物学_线粒体mitochondrion知识介绍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器,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它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中心。

线粒体含有自己独立的DNA,以及一系列与能量产生和调控相关的酶和蛋白质。

本文将从结构、功能和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线粒体进行介绍。

一、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是椭圆形的细胞器,通常大小约为1至10微米。

它由两层膜组成,外膜是平滑的而内膜形成了许多纵向的褶皱,称为线粒体内膜嵴(cristae)。

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之间的空间称为间腔,而线粒体内膜和内粒质之间的空间称为内膜间隙。

线粒体内膜上悬有许多小囊泡,称为线粒体间隙质(matrix),其中含有线粒体DNA和许多酶和蛋白质。

二、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中心,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部分的细胞能量(ATP)。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量。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产生的乳酸和氧化磷酸化产生的乙酸和CO2都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进一步的代谢。

另外,线粒体还参与许多其他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凋亡、钙离子调节、脂质代谢和胆固醇合成等。

此外,线粒体还与细胞的免疫应答、衰老过程和许多疾病,例如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

三、线粒体的研究进展线粒体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如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疾病研究等。

近年来,随着对线粒体的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其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首先,线粒体的结构被认为是动态可塑的。

线粒体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细胞的需求进行调节。

例如,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会发生形态改变,并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凋亡蛋白质。

此外,线粒体还通过与其他细胞器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功能。

其次,线粒体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线粒体功能的损害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如线粒体脑肌病和线粒体糖尿病等。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4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4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4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1.线粒体(mitochondrion)线粒体是1850年发现的,1898年命名。

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

基质内含有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全部酶类,内膜上具有呼吸链酶系及ATP 酶复合体。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power plant)之称。

另外,线粒体有自身的DNA和遗传体系,但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数量有限,因此,线粒体只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线粒体的直径一般在0.5~1.0μm,在长度上变化很大,一般为1.5~3μm,长的可达10μm,人的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则更长,可达40μm。

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型线粒体(megamitochondria)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质中,但在某些些细胞中,线粒体的分布是不均一的,有时线粒体聚集在细胞质的边缘。

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活跃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需要较多的ATP,如肌细胞的肌纤维中有很多线粒体。

另外,在精细胞、鞭毛、纤毛和肾小管细胞的基部都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

线粒体除了较多分布在需要ATP 的区域外,也较为集中的分布在有较多氧化反应底物的区域,如脂肪滴,因为脂肪滴中有许多要被氧化的脂肪。

2.外膜(outer membrane)包围在线粒体外面的一层单位膜结构。

厚6nm,平整光滑,上面有较大的孔蛋白,可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在5kDa左右的分子通过。

外膜上还有一些合成脂的酶以及将脂转变成可进一步在基质中代谢的酶。

外膜的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

3.内膜(inner membrane)位于外膜内层的一层单位膜结构,厚约6nm。

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只有不带电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

内膜向内折褶形成许多嵴,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代谢旺盛的需能部位比较集中
精子鞭丝
mt RER
mt
心肌
细胞活跃合成蛋白质时, 细胞活跃合成蛋白质时, 线粒体在RER处局部集中 线粒体在RER处局部集中
骨骼肌
线粒体形状:与细胞的营养状态有关 线粒体形状:与细胞的营养状态有关 形状 线粒体大小:细胞类型和 线粒体大小:细胞类型和生理状态 (渗透压, 温度, pH) 渗透压, 温度, 大小 一般0.5~1.0µ 2~8µ 一般0.5~1.0µm×2~8µm [ 多与细菌近似!] 多与细菌近似! 10~20µm——巨大线粒体(人成纤维细胞: 40µm) 10~20µ ——巨大线粒体 人成纤维细胞: 40µ 巨大线粒体(
线粒体疾病(mitochondrial disorders):以线粒体 线粒体疾病( ) 结构和功能缺陷为主要疾病原因的疾病线粒体DNA是 裸露的,易发生突变且很少能修复
线粒体遗传学的特点: 线粒体遗传学的特点: • 多质性:每个细胞中含有成百上千个mtDNA的拷贝, 线粒体遗传学更偏向于群体方面的特性 • 异质性:mtDNA发生突变,造成在同一细胞或组织 中两种或多种mtDNA群体的共存 • 阈值效应:mtDNA性状的表达是由特定组织中野生 型与突变mtDNA的相对比例决定 • 不均等的有丝分裂分离:突变mtDNA分子在子代细 胞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表型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 母系遗传:合子中几乎所有的mtDNA均来自卵子, 并随机地分配到子代细胞 • 高突变率:mtDNA的突变率比nDNA高10~20倍
糖酵解的地点与产物
2.线粒体中乙酰CoA的生成 2.线粒体中乙酰CoA的生成 线粒体中乙酰CoA
● 丙酮酸生成乙酰CoA
细胞质膜中由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分子经过线粒体外膜 的孔蛋白进入线粒体膜间隙,然后在运输蛋白的作用下 穿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基质中,丙酮酸被丙酮酸 脱氢酶氧化成乙酰辅酶A, 同时生成一分子NADH和一 分子CO2。
1.糖酵解 糖酵解
* 反应地点 反应地点——细胞质 细胞质 * 1分子葡萄糖(6C)→ →2分子丙酮酸 分子葡萄糖 ) 分子丙酮酸 分子 分子
(3C)。 )。
*葡萄糖分解代谢的第一步,可产生少 葡萄糖分解代谢的第一步, 葡萄糖分解代谢的第一步 量ATP。 。 *无需氧气,存在于所有细胞。 无需氧气, 所有细胞。 无需氧气 存在于所有细胞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65 70% 蛋白质65~70% 65~ 脂类25 30% 25~ 脂类25~30% DNA和 DNA和遗传系统 多种辅酶 维生素 无机离子 蛋白质:80% 蛋白质: 脂 类:20%
线粒体
外膜
蛋白质:50% 蛋白质:50% 脂 类:50% 50%
内膜
(三)线粒体的功能
4.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化学渗透假说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基本思想: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 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 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 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 的电化学梯度),A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 化学梯度来合成ATP。
·这个学说要求:内膜对H+,OH-,及一
1、线粒体外膜
6nm; 比较光滑; 有孔蛋白(porin) nm; 比较光滑; 孔蛋白(porin)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孔蛋白单体
外膜
COOH NH2
1nm
由孔蛋白单体形成的圆筒状孔道
2、线粒体内膜
厚6~8nm;通透性很低(0.11~0.15kDa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nm;通透性很低( 11~ 15kDa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不带电荷的小分子)
· mtDNA为双链环状。不同物种大小不同。 为双链环状。不同物种大小不同。 · 人mtDNA:双链环状,含16569 bp, 共 37个基因 :双链环状, , 个基因 基因、 种 基因、 种 (22种 tRNA基因、2种 rRNA基因、13种 mRNA基 种 基因 基因 基 编码13种蛋白 因——编码 种蛋白) 编码 种蛋白)
细胞内葡萄糖、 、 细胞氧化 —— 细胞内葡萄糖、AA、脂肪酸等供能物质在 一系列酶的作用下,消耗O 产生CO2 和H2O并释放能量 并释放能量 一系列酶的作用下,消耗 2,产生 的过程,也称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的过程,也称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特点
·细胞呼吸:吸取O2 ,排出CO2 ,是细胞内提供生物能源的 主要途径。 ·是一系列由酶系所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 ·所产生的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去磷酸化 A-P~P~P A-P~P+Pi+1.72kJ 磷酸化 ·反映过程分步进行,能量逐步释放 ·反映在恒温和恒压的条件下进行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是能够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显微 结构,它具有渗透性,在低渗溶液中会膨胀, 而在高渗溶液中能够收缩。
线粒体的形态(光镜) 线粒体的形态(光镜)
线粒体的数量
线粒体的数量因细胞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线粒体的数量因细胞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数百 ~ 数千个 1个 3 ×105万个(有些卵母细胞) 万个(有些卵母细胞) 50万个 巨大变形虫) 50万个(巨大变形虫) 万个(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图解
线粒体的生长与增殖 所需要的大部分蛋白 质是由核基因编码、 质是由核基因编码 、 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 仅有少部分蛋白质是 仅有少部分 蛋白质是 由其自身基因编码、 由其自身基因编码 、 在线粒体内合成的
1.线粒体 线粒体DNA (mtDNA) 线粒体 )
一些较大的分子则必须经由专一的运载系统才能穿膜! 一些较大的分子则必须经由专一的运载系统才能穿膜! 较大的分子则必须经由专一的运载系统才能穿膜
内膜表面不光滑:基粒 内膜表面不光滑: F1 F0
内膜
F0F1-ATP酶 (ATP合成酶) ATP酶 ATP合成酶 合成酶)
*基粒 基粒——ATP合成酶 (F1F0-ATP酶), 基粒 合成酶 酶 含多个亚基。 含多个亚基。 头部——F1因子。突出膜外 因子。突出膜外——合成 合成ATP。 头部 合成 。 基部——F0因子。嵌入膜内 因子。嵌入膜内——质子通道。 质子通道。 基部 质子通道 *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 2种) 电子传递链 呼吸链 种
• 线粒体疾病的分类: 线粒体疾病的分类:
生化分类: 底物转运缺陷 底物利用缺陷 Krebs循环缺陷 电子传导缺陷 氧化磷酸化偶联缺陷 遗传分类:核DNA(nDNA)缺陷 mtDNA 缺陷 nDNA和mtDNA联合缺陷
主要的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系统, 线粒体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系统,故亦称线粒 体脑肌病
3. 嵴(cristae) :扩大内膜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 扩大内膜面积,
率 嵴的数量与线粒体氧化活性的强弱程度有关! 嵴的数量与线粒体氧化活性的强弱程度有关!
需能多
需能少
不同类型的细胞中, 嵴的形状 排列方式也不同 不同类型的细胞中, 嵴的形状与排列方式也不同: 形状与 也不同: 多数高等动物细胞 多数高等动物细胞中,嵴呈板层状, 且多垂直于线粒体的 高等动物细胞中 嵴呈板层状 板层状, 长轴; 长轴;
● 乙酰辅酶A是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核心分子,无论是糖
还是脂肪酸作为能源,都要在线粒体中被转变成乙酰辅 酶A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3.三羧酸循环 3.三羧酸循环 ·乙酰CoA一旦形成,立即进入线粒体基 质的循环氧化途径,即TCA循环。TCA循 环又称Krebs循环、柠檬酸循环。每循环一 次生成两分子的CO2、一分子GTP、四分 子的NADH(连同丙酮酸脱羧形成乙酰CoA 时产生的一分子NADH在内)和一分子的 FADH2,释放5对电子。
(一). 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彼此平行和高度特化的膜包围而成,内外膜都是典型的 单位膜。线粒体外膜起界膜作用,线粒体内膜向内皱折形成嵴,嵴上有一些 颗粒朝向线粒体基质,这些颗粒称为F1颗粒,似把手状。线粒体的外膜和内 膜将线粒体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室:一个是膜间间隙,是两个膜之间的空隙;另 一个是线粒体基质,它是由内膜包裹的空间。
• mtDNA点突变引起的疾病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 mtDNA缺失、重复导致的疾病 线粒体心肌病、帕金森病 • mtDNA-nDNA突变交互作用引起的疾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 mtDNA与癌的发生 mtDNA整合到核基因组中
部分致病突变在人线 粒体基因组中的定位
(a)外侧所示为人 外侧所示为人mtDNA的编码 外侧所示为人 的编码 产物: 编码复合物 复合物Ⅰ 个亚基 产物 编码 复合物 Ⅰ43个亚基 中 的 7 个 (ND1,2,3,4,4L,5 和 6); 编码复合物 复合物Ⅲ 个亚基中的细 编码 复合物 Ⅲ11个亚基中的细 胞色素b); 编码 复合物 Ⅳ13个 复合物Ⅳ 个 胞色素 亚基中的3个 亚基中的 个 (COI, II,III); 编码 ATPase复合物 个亚基中的 复合物16个亚基中的 复合物 个亚基中的2 个 (6, 8); 编码大小 编码 大小rRNA(16S, 大小 12S rRNA); 编码 种tRNA(白 编码22种 白 线区, 线区 其旁的英文字母代表同族 氨基酸)。 内侧示人mtDNA 氨基酸 。(b) 内侧示人 中的致病点突变, 中的致病点突变 用疾病的首字 缩写和 核苷酸的位置来表示 来表示。 缩写 和 核苷酸的位置 来表示 。 (自Wallace, 1999) 自
般的离子不通透,内膜上应该有氧化磷 酸化和三羧酸循环的底物的载体。
化学渗透学说
解释电子传递如何偶联磷酸化
构成呼吸链的 个复合物具有质子泵功能, 构成呼吸链的3个复合物具有质子泵功能, 呼吸链 质子泵功能 高能电子在复合物间传递时 原子的高能电子在复合物间传递时, 当H原子的高能电子在复合物间传递时,所释 放能量可驱动质子泵转运H 膜间腔, 放能量可驱动质子泵转运H+到膜间腔,形成 梯度。 H+梯度。 另一方面,泵出的H 另一方面,泵出的H+ 总是有顺浓度返回 基质的倾向, 从基粒的质子通道回流时, 质子通道回流时 基质的倾向,当H+ 从基粒的质子通道回流时, 释放的能量使 ADP + Pi→ AT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