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药》的研究
《药》中主要人物形象及手法研究
《药》中主要人物形象及手法研究北京十一学校饶硕平《药》是鲁迅先生写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由于当时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他们脱离群众,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
其中的主要人物为茶馆老板华老栓和革命者夏瑜。
华老栓的形象是一个勤劳、善良但是愚昧、没有觉悟、爱子心切的劳动者。
他是勤劳的,整天总是勤勤恳恳地劳动,即使熬了夜,也不肯休息。
为了买药,花了自己攒了很久的积蓄。
买药前,还“按了按,硬硬的还在。
”到了买“药”去刑场,他“吃了一惊”,不敢走近,退到一家铺子屋檐下“发冷”。
在他眼里,看杀头的闲人像“鬼似的”,当刽子手递给他想要买的良“药”——人血馒头时,他却不敢去接。
这些都说明他的性格是善良的。
然而他又是十分愚昧没有觉悟的,深信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邪说,华老栓本人也为小栓能吃上夏瑜的血而庆幸不已,一时间他似乎也年轻了许多。
在他心里,儿子的性命是重要的。
买到“药”后,他无比兴奋,小心地煎“药”,充满希望地看儿子吃“药”。
他关心的只是儿子的痨病,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刽子手毕恭毕敬,至于所谓的“革命”,他不关心,更不理解。
夏瑜是文章的另一个主要人物。
虽然从始至终从未正面地出现,但是别人的谈论能够很好的展现夏瑜的形象。
夏瑜家境贫寒,英勇无畏、大义凛然、对革命矢志不渝的革命者。
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
他对革命有明确认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意志坚定,在狱中仍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在狱中还劝“牢头造反”。
他对革命矢志不渝,毫不动摇;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不畏惧,不退缩反而觉得打他的阿义“可怜”,最终在敌人的屠刀下英勇就义。
鲁迅先生这样运用文字的高手在《药》运用了大量环境描写和象征,为他所想表达的主题作了很多铺垫。
文艺作品:解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现实与悲剧的碰撞
文艺作品:解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现实与悲剧的碰撞1. 引言1.1 概述《药》是中国现代文学鼻祖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描写和悲剧冲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个体命运的无力。
本文将解读这篇小说中现实与悲剧的碰撞,并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简要介绍,阐述研究目的和文章结构。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大节:解读《药》中的现实主义元素和解读《药》中的悲剧元素,通过具体分析文字和情节来探寻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最后,结论将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做出评价,并探讨现实与悲剧碰撞所带来对读者思考与启示以及作品在当代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解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揭示其中蕴含的现实主义元素和悲剧元素之间的碰撞与冲突。
通过对现实主义描写和悲剧冲突的分析,探讨鲁迅先生对社会弊病、人性黑暗面以及现代机械化社会的批判和警示。
同时,本文还将反思《药》中所呈现的无力与绝望情感氛围,探究人物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以及现代社会对个体价值的压抑和摧残。
最终,希望读者能从这种碰撞与冲突中获得思考与启示,并认识到鲁迅先生作品在当代仍具备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鲁迅先生与《药》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以揭示社会弊病、对机械化社会的批判和展示人物命运等元素闻名。
其中,《药》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之一,围绕现实与悲剧的碰撞而展开故事。
《药》通过一个寻找拯救女儿生命的人父亲的故事,描述了现代社会无情和冷漠。
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安和触目惊心的事件,引发了读者对于社会弊病和人性黑暗面的深刻思考。
2.2 现实与悲剧的主题探讨在《药》中,现实与悲剧是两个主要主题。
现实指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冷漠、压制与残忍等问题;而悲剧则强调了个体命运无力抵挡和社会对个体价值摧残。
2.3 作品中的碰撞与冲突呈现《药》以一个家庭为背景,展示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挣扎与矛盾。
药的赏析
群众的愚昧与革命者的悲哀——《药》赏析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写作了短篇小说《药》。
这篇作品由于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艺术力量,发表以后“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是鲁迅对伟大的五四文化革命的一份丰厚的献礼。
同时,《药》又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中的一件瑰宝,它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图画,为读者提供了—面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的镜子,而作品在主题思想的提炼、典型形象的创造和艺术风格的表现等方面所显示的鲜明特色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药》的题目含义深刻。
主要包含以下三层意思:1.全文以华老栓买药为儿子治病为故事的开头,题中的「药」即蘸著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
2.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给麻木不仁的人民群众的一帖药,意在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的精神。
3.文章同样也是提醒革命者的药,指出革命不能脱离群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
暗线:夏瑜在刑场就义—→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
夏瑜是《药》的主人公之一,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的典型形象。
这一形象在作品里虽然只是用极少的笔墨间接勾勒的,却依然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长期以来,不少人都认为夏瑜的艺术形象是以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为原型的,这自然是不错的,从“夏瑜”“秋瑾”名字的类似,从秋瑾被杀害于绍兴古轩亭口,从秋瑾“死于告密”等等,都可以确认夏瑜艺术形象的创造是以秋瑾的若干生活经历为素材的。
但是我们并不认为夏瑜就是秋瑾。
鲁迅塑造夏瑜的典型形象、是以自己非常丰富的生活积累为基础,对众多的生活原型进行广泛的艺术概括,而没有局限于专用莱一个人作原型。
鲁迅《药》赏析
《药》《药》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思的主题。
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在五四运动前夕,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阶段。
在封建思想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和愚昧社会民众的现状背景下。
只有进行一场思想革命,才能唤醒人类的民主意识。
鲁迅的《药》就是基于这样的写作目的而开始的。
《药》的题目含义深刻。
主要包含以下三层意思:第一,题中的“药”是蘸著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
第二,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给麻木不仁的人民群众的一帖药,意在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的精神。
第三,文章同样也是提醒革命者的药,指出革命不能脱离群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从这样的视角来分析,《药》这篇文章的基本含义已经明了,通过革命者夏瑜的牺牲与广大群众的无动于衷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要改变群众愚昧无知的落后思想,必须改变当前中国的现状。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有好的良“药”,言外之意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医治中国这种病态社会的良药。
作者想要暗示出自己的思想:要想改变中国命运,必须寻找出幼稚病态社会的良“药”,因此,本篇文章的内容以“药”作为线索展开论述。
鲁迅在描写《药》的文章时,通过两条情节线索来设计构思,以小栓借助血馒头治病作为明线索,以夏瑜为解救民众而牺牲作为暗线。
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两条线索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太大关联,但巧妙的将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命运连接在一起,而他们共同的对立面是封建统治阶级。
馒头正是两个故事主人公的连接物。
夏瑜的牺牲与血馒头的出现,正好突出了革命者的伟大牺牲与人民群众的愚昧无知鲜明反差。
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人民群众的愚昧归根结底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引发的,鲁迅对华老栓的愚昧思想进行批判,实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推行愚民政策的揭露和批判。
赏析鲁迅作品《药》
赏析鲁迅作品《药》鲁迅的《药》是一部深具影响力的中篇小说,它以锐利的笔触、深入的社会洞察和丰富的人性描绘,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现实困境和人性的复杂面貌。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主题分析、人物塑造、写作手法和读者反应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赏析。
一、背景介绍《药》发表于1919年4月,是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
该小说以1907年辛亥革命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者夏瑜、小栓和华老栓一家的故事,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思想的冲突和民众的麻木。
二、主题分析《药》的主题深刻而复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社会现实:小说通过华老栓一家的遭遇,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贫困和疾病的问题,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麻木。
2.反思革命:夏瑜作为革命者的形象,虽然怀抱理想,但未能唤醒民众,最终献出生命。
这使得鲁迅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揭示了革命者与民众之间的隔阂。
3.人性的复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他们既有善良、纯朴的一面,也有自私、软弱的一面。
这使得读者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人物塑造1.华老栓:这是一个典型的旧式中国人形象,勤劳、善良,但因为贫穷而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儿子小栓。
他对新思想持怀疑态度,对革命持观望态度。
2.夏瑜:作为革命者的代表,夏瑜充满理想和热情,但他的理想不为周围人所理解,甚至被嘲讽和打击。
他的孤独和无奈,反映了革命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鸿沟。
3.小栓:他是华老栓的儿子,因为得了肺病而备受折磨。
他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命运,他们无力反抗命运,只能忍受苦难。
四、写作手法1.象征手法:小说中的“药”具有象征意义,它既是小栓治病的良药,也是治疗中国社会疾病的良药。
而这个“药”最终未能救活小栓,也暗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沉疴难治。
2.讽刺手法:鲁迅在小说中运用了尖锐的讽刺,如华老栓被描述为用血汗钱买来“人血馒头”,这一情节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荒诞和扭曲。
3.心理描写:鲁迅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深入挖掘,展示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鲁迅《药》象征赏析
鲁迅《药》象征赏析简介《药》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药店主人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冷酷和人性的扭曲,以及人们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望。
本文将对《药》中的象征意义进行赏析。
药店象征社会小说中的药店可以被看作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药店主人行事冷酷无情,只关心利益,完全不顾他人的痛苦和死亡。
这象征着社会上一些人对他人命运的漠视和冷漠态度。
药店里的医生形象也是对社会道德的嘲讽,他对待病人仅仅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非出于对病人健康的关怀。
这从侧面揭示了社会中个体追逐金钱、权力而忽略了关爱和同情。
药作为幻想和欺骗的象征小说中的药被赋予了极大的象征意义。
药店主人制作的药被宣传成逆转死亡的神奇灵丹妙药,而实际上却只是一种无效的安慰剂,没有任何治疗效果。
这象征着人们对奇迹和幻想的渴望,以及被虚假宣传欺骗的现实。
作者通过药的象征,暗示了社会中一些人以金钱和权力欺骗他人,滋生了虚假和伪善。
人性的扭曲小说中的药店主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地售卖虚假治疗药物。
他甚至见死不救,对他人的生死毫不关心。
这展现了人性的扭曲和丑恶,揭示了个体因金钱和权力的驱使而丧失良知和同情心。
通过药店主人的形象,作者提醒人们要警惕个体对金钱的沉迷和人性的扭曲。
结论《药》是鲁迅先生一篇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
通过对药店和药的象征赏析,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冷酷和人性的扭曲。
这篇小说着重揭示了人们对金钱和权力的追逐,以及对奇迹和幻想的渴望。
鲁迅通过药店主人的形象警示人们要反思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呼吁人们关注人性本质和社会道德。
鲁迅的药读后感
鲁迅的药读后感
鲁迅的《药》是一篇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揭露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引发了我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受尽折磨却依然选择了坚强面对,这种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小说以一个药店老板的视角展开,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主人公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他在药店老板的帮助下,得到了一种延缓病情的药物。
然而,主人公却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已经无法挽救之后,选择了放弃治疗,选择了自杀。
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
通过主人公的遭遇,鲁迅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和不公平。
在小说中,药店老板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不顾病人的生死,甚至还在主人公的病情恶化之后,继续向他推销药物。
这种对金钱的贪婪和对生命的冷漠让我感到愤慨,也让我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面对绝症的煎熬时,选择了自杀,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让我深感震撼。
在他看来,生命已经没有了意义,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
这种对生命的态度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
也让我对人性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药》,鲁迅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和不公平,也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篇小说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
希望通过阅读《药》,我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也能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努力
去改变那些不公和不公平。
《药》鲁迅包括赏析
《药》鲁迅包括赏析《药》鲁迅包括赏析《药》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中语文的重点课文,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这篇文章,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药》鲁迅包括赏析,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作品原文:一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
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
”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那屋子里面,正在悉悉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
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
……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
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
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
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
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
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
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
鲁迅《药》的主题思想
五、主题思想鲁迅的《药》写于1919年4月,是鲁迅的一篇重要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与特异的艺术构思,使这篇作品成为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典范。
鲁迅曾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这是鲁迅当初构思这篇小说的主旨,也可以说是作品的基本主题。
它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必须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药》的思想内容,可进一步分析如下:1.反映迷信思想对人们的毒害当时人们普遍受到迷信思想的毒害,华老栓就是迷信落后群众的代表。
他不惜掏出辛辛苦苦钻来的钱买人血馒头,一想到能买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痨病时,就“觉爽快”,仿佛“得了神通......跨步格外高远”,这可看出他的迷信落后。
当他去取“药”时,也正是夏瑜被处决时;他根本不想知道被杀害的是什么人,拿着人血馒头后,“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以置之度外。
”他根本不会想到,这馒头上蘸的正是为像他这样的群众而牺牲的烈士的血,而愚蠢地相信这种人血馒头中有“新的生命”,他要将这“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正因为他的迷信,把希望和幸福全寄托在一个人血馒头上,才导致华小栓延误医治而死的悲惨结局,难怪鲁迅常说:“迷信是一把无形的杀人刀。
”2.揭示当时群众愚昧无知、麻木、不觉性的国民性弱点小说描写夏瑜无法实现他的救治中国的愿望,反而落得被杀身死、连血也被人当药吃了的悲剧,归根究底是由于他周围的国人身上存在着愚昧、麻木、因循守旧、疾视革新、凶残地排挤压迫先觉者等国民性痼疾。
华老栓是极端愚昧、麻木、不觉悟的,他根本不明白革命的目的。
当他买“药”后回到茶馆,还提着大茶壶,“笑嘻嘻的听”康大叔对被杀害的革命者的恶毒咒骂。
鲁迅《药》风格赏析
鲁迅《药》风格赏析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
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展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和深思。
其中,《药》是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短篇小说。
本文将对《药》的风
格进行赏析。
首先,鲁迅在《药》中采用了幽默的文风。
通过描写主人公杨
树庙的一系列悲惨遭遇,鲁迅以一种夸张而荒谬的方式传达了社会
的不公和无奈。
例如,杨树庙被迫卖掉所有财产去买药,结果发现
买来的药竟然是不值一文的树叶,这种讽刺的情节让人忍俊不禁。
鲁迅运用幽默的手法,既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又更加深刻地刻画
了人物形象。
其次,鲁迅在《药》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杨树庙
的面貌和身体状况的夸张描写,鲁迅强调了他所处的困境和痛苦。
比如,鲁迅形容杨树庙长相丑陋,瘦得像个枯木,这种夸张形象的
营造,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对杨树庙境遇的同情和共鸣。
夸张手法的
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最后,鲁迅在《药》中运用了隐喻的手法。
通过药的象征意义,鲁迅揭示了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和人性的弱点。
药在故事中代表了欺
骗和无助,杨树庙固执地相信药的作用,结果导致自己的悲剧。
这
个隐喻意味深长,使作品更富有思考性和警示性。
综上所述,鲁迅在《药》中通过幽默的文风、夸张的修辞手法
和隐喻的运用,成功地塑造了生动活泼的形象,揭示了社会的黑暗
和人性的脆弱。
这种风格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给读
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药》赏析
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论《药》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写作了短篇小说《药》。
这篇作品由于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艺术力量,发表以后“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是鲁迅对伟大的五四文化革命的一份丰厚的献礼。
同时,《药》又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中的一件瑰宝,它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图画,为读者提供了—面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的镜子,而作品在主题思想的提炼、典型形象的创造和艺术风格的表现等方面所显示的鲜明特色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关于《药》的艺术构思短篇小说《药》从发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对它的各种评论中,曾经出现过一些不同的意见。
有的评论认为作品表现的是“鲁迅对于世间的恐怖”[1]或认为小说的“正题旨是亲子之爱”;有的评论认为这“是一篇没有主人翁的小说”有的评论则指责它的结构,认为:“《药》的开始出现了一座峰峦(华老栓和他的家的描写)……但是这座峰峦累积得太高了,阻碍了读者的视线,读者会把它看成主峰,而不了解第三章里关于革命党人的叙述的重要性,乃至于第四章里‘花环’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因为结构的主峰太低了,所以读者看不见它。
这就使《药》失败了。
”有的评论对达篇作品甚至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一篇“劳而无功”的作品。
[5]近年来,一些评论者力图正确阐释《药》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但对作品的主人公是谁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评论者的看法也尚未完全一致。
我们认为,要正确评论《药》的主题、人物、结构,必须深入研究鲁迅写作这篇小说时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只有这样,对这些问题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符合作者原意的认识。
鲁迅从事小说创作,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
他曾多次谈到在“五四”前后写小说的动机,是为了“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呐喊·自序》)。
鲁迅《药》背景赏析
鲁迅《药》背景赏析
《药》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写于1919年,是他在上海报局工作期间所写。
该故事以一个药店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叙述主人公杨寂寞和他的患者们之间的关系,展现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悲哀。
故事发生在上海的一家小药店中。
杨寂寞是药店的主人,也是故事的主人公,他为了生意的兴旺,经常给患者开很多药方,但实际上很多药都没有真正的疗效。
杨寂寞对于他的行为并没有歉意,他只关心药店的销售额。
这种冷漠无情的态度,展现了社会中商人追逐利益的本性。
故事中的患者们不仅体现了对药店主人的依赖,更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他们深信杨寂寞的药可治病,尽管实际上药对他们的病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疗效。
他们为了买到杨寂寞的药,不惜倾尽所有,甚至自暴自弃,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和对希望的绝望。
整个故事通过药店为线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腐败。
鲁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杨寂寞的冷血无情和患者们的无助与绝望,展现了人性的悲哀和社会的不公。
这篇短篇小说以朴实的语言,质朴的情节,带给读者思考和反思的启示。
通过《药》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和社会批判意识,还可以反思商业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这篇作品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社会的鞭挞和警示。
鲁迅《药》赏析
感谢观看
• (1)对人血馒头寄予极大希望,只关心自己的儿子, 对
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 • (2)华老栓夫妇开着茶馆,但愿意花钱给生病的儿子买人
血馒头
• 2.华小栓:无知无助
• 听父母的话吃人血馒头
3.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志士、寂水
4.康大叔:愚昧、麻木、凶狠、贪婪
贰 主要情节
《药》
明线: 老栓买”
华家
药”
暗线: 夏家
刑 场
夏瑜被杀 害
小 “栓 药吃 ”添添加加标标题题
茶 馆
夏瑜血被 偷吃
茶客谈 “药”
茶 馆
茶客谈夏 瑜
华大妈上 坟
坟 场
夏四奶奶 上坟
两条线索写了两个悲剧
一是华老栓人财两空的悲剧 二是夏瑜牺牲无人理解的悲剧
华夏的悲剧
叁 人物形象
• 1.华老栓:愚昧落后、爱子心切、勤劳、贫穷
(1)一个刽子手,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欺骗 群众
(2)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
5.茶客:愚昧无知
肆 总结
药的含义:
人血馒头
治疗愚昧麻木人民的良药
探求使革命成功的良药
鲁迅以小说为呐喊,唤醒沉睡的国人,文字直指读者灵 魂深处,发人深思。《药》通过写华夏两家的悲剧,华小栓 最终也因为人血馒头死去,这种药救不了人,夏瑜的死去无 人理解,写出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的悲哀,控诉封建制度的 罪恶。在那种状况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小说《药》为革 命者解救人民寻找良药提供真正的启发与借鉴,从而寻得彻 底治疗中国的“药”。
《药》
赏 析 鲁 迅 小 说
汇报人:李娜
目
壹 作品背景
录
贰 主要情节
叁 人物形象
肆 总结
鲁迅的《药》赏析
鲁迅的《药》赏析鲁迅的《药》赏析《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鲁迅的《药》赏析,欢迎阅读借鉴。
鲁迅的《药》赏析1鲁迅在《药》中给我们描写了两个悲剧,一个是华小栓之死,另一个是革命者夏瑜之死。
鲁迅在描写时采用了双线结构,以两条线索来展开。
一条是明线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侩子手康大叔的话,买人血馒头来为小栓治病,但服后无效后死亡。
一条是暗线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为了解救苦难的百姓,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可以看到文章中鲁迅《药》最讽刺地方莫过于华老栓买的人血馒头就是蘸的夏瑜的血,夏瑜是为无数人的未来和幸福牺牲的,最终却被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鲜血。
这是极其让人感到悲凉的事实。
夏瑜作为革命的先行者,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勇敢,当他身陷牢狱时,并没有因此气馁,还积极的劝牢头造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乐观与坚强。
在狱中他敢于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
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
在小说中夏瑜的形象是正面的,鲁迅对他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但他的努力与付出又有什么用呢?在茶馆里无聊的看客们只认为夏瑜的行为是在“作秀”,对他因宣传革命道理挨了打,不仅不同情,反尔还幸灾乐祸。
当夏瑜要被杀时,又有多少人想他快点死呢?这些人像恶兽般窥视着夏瑜的鲜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革命者和被拯救者之间存在很严重的隔膜。
对于革命者来说,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何而牺牲,不能不得不说这是极其具有悲剧性的。
华老栓为代表的这些人,他们一面是受害者,另一面又充当了“吃人”者,华老栓听信迷信。
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病,病不但没治好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华老栓一家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
但另方面华老栓又充当了这些侩子手的帮凶,间接的也吃了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华老栓为代表的这些人们的迷信、麻木不仁。
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群众中引起强的反响,也没有惊醒这些麻木不仁的群众,鲁迅用这两个悲剧告诉我们,只有唤醒群众,当群众能解除他们的奴性思想自觉的支持革命时,革命才可能取得胜利。
80年代后鲁迅小说《药》的研究述评
80年代后鲁迅小说《药》的研究述评沈梦媛鲁迅的小说《药》自发表以来,就备受关注,很多鲁迅研究者都对这篇小说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这篇小说的主题、结构、艺术情结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的观点,笔者关注80年代以后的研究,历史的、客观的梳理、审视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鲁迅的作品,还原鲁迅,并为这一研究的继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5月在《新青年》发表,鲁迅在《药》中给我们描写了两个悲剧,一个是华小栓之死,另一个是革命者夏瑜之死。
鲁迅在描写时采用了明暗两条双线结构来展开,明线是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侩子手康大叔的话,买人血馒头来为小栓治病,但服后无效并死亡。
暗线是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为了解救苦难的百姓,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篇文章,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从80年后,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站知网上有63篇关于鲁迅小说《药》的研究文章。
今天我就从80年代的研究文章着手,对80年代以后的研究做一个述评。
进入80年代,鲁迅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反观鲁迅,比较深入地走进鲁迅世界,鲁迅研究有了新的开掘和发现。
纵观这些文章,我发现对《药》的研究是有以下几种观点的: 首先是对主题的争论,对于主题,80年代以前“批判说”被广泛认同,批判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脱离了关系,“批判说”的主要依据是,夏瑜在监狱劝牢头造反,敌友不分,是脱离群众的表现,夏瑜说群众“可怜”,表现了他是居高临下的一个先知先觉者,表明他轻视群众,更脱离群众。
进入80年代后,人们对“批判说”进行了反思,从而进一步的批判与重建,出现了“疗救说”,李振坤在《<药>的主题新探》中明确提出在“小说《药》也是不可能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错误的。
”他从多方面论证,考察了鲁迅的书信、杂感,以及鲁迅个人思想的变化,认为唤醒民众,惟有“民主”和“科学”才是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另外还有“双重主题说”,谭德晶的《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认为,《药》的主题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争论,是因为作品存在双重主题其一。
鲁迅《药》情节赏析
鲁迅《药》情节赏析
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以揭示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
曲为主题,通过对主人公吴文斋的命运描写,展现了封建官府的腐
败和社会的冷漠无情。
故事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吴文斋是一个知识分子,为人
正直,但却因一次偶然的意外被牵连入狱,被控告为“阴间大赖”。
在监狱中,吴文斋承受着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但他依然保持着内心
的平静。
他看到了监狱里其他囚犯的悲惨遭遇,感受到了封建统治
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
在狱中,吴文斋结识了一个叫王胡子的囚犯,他告诉吴文斋有
一种神奇的药可以让人摆脱一切痛苦和困境。
于是吴文斋不顾一切
地要得到这种药。
当王胡子给他带来药品时,吴文斋终于如愿以偿。
然而,他却发现这种药并不能真正解脱自己的痛苦,只是一种无效
的安慰剂。
通过描写吴文斋的遭遇和他对药物的追求,鲁迅揭示了封建社
会对人民的摧残以及人性的扭曲。
吴文斋追求药物实质上是在寻求
一种希望,一种摆脱痛苦的出路。
然而,这种希望最终被证明是虚幻的,吴文斋无法从药物中找到真正的救赎。
整个故事通过对吴文斋的命运描写,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苦难和绝望是无法用药物或其他简单的方式轻易解决的。
只有深入剖析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困境。
鲁迅的《药》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警示意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该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探索,提醒人们不被虚假的安慰剂所蒙蔽,要勇敢面对现实,追求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鲁迅《药》赏析和读后感
鲁迅《药》赏析和读后感【析】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的短篇小说《药》,是鲁迅早期最重要也是争议颇多的作品之一。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上。
这里,我们不可能对各种不同的观点一一加以介绍,只能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药》描写了相互关联的两个悲剧:华家的悲剧和夏家的悲剧。
这两个悲剧的性质是不同的,弄清两个悲剧的不同性质及其联结点和原因,对于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主题,是有益处的。
作品直接表现的是华家的悲剧。
在这个悲剧中,华老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为了给自己的患了“痨病”的独生子华小栓治病,他用辛苦劳作积下的钱,买来人血馒头。
他和他的妻子对此抱有极大的希望,以为只要吃了这“药”,儿子的病就一定会好起来。
但最终却仍然是希望落空。
华老栓、华大妈等人把人血馒头当成治病的“药”,展示了他们愚昧、迷信的思想状况。
小栓是死于这种愚昧迷信的观念之下的。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在作品中,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痨病的,决不仅仅只是华老栓一家。
所有出场的人物,几乎都具有这种观点。
可见,华老栓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野蛮与愚昧不仅仅是个人的。
这种愚昧、迷信是和人们精神的麻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
在鲁迅看来,当时中华民族尚处于一种未开化的野蛮状态。
以人血馒头作为良药治病,实际上是野蛮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里,吃人血馒头和吃人,在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差异。
从这个意义上讲,华老栓的野蛮、愚昧的思想就具有了一种典型的代表性的意义。
但我们还是应该说,华老栓、华大妈同茶馆里的康大叔、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等毕竟是有区别的,那就是华老栓等只是把被杀者作为可以为己所用的材料,是作为治病的“药”的来源,至于被杀者是谁,他是不愿投入过多关注的。
在他的意识中,不管被杀的是谁,只要能给他的馒头浸染上血就可以。
他的目的是救儿子,没有更多的政治和社会功利目的。
而康大叔等则不同,虽然他们在实际上也居于被统治的地位,但却深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浸染,他们有的就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鲁迅《药》的主题思想
五、主题思想鲁迅的《药》写于1919年4月,是鲁迅的一篇重要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与特异的艺术构思,使这篇作品成为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典范。
鲁迅曾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这是鲁迅当初构思这篇小说的主旨,也可以说是作品的基本主题。
它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必须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药》的思想内容,可进一步分析如下:1.反映迷信思想对人们的毒害当时人们普遍受到迷信思想的毒害,华老栓就是迷信落后群众的代表。
他不惜掏出辛辛苦苦钻来的钱买人血馒头,一想到能买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痨病时,就“觉爽快”,仿佛“得了神通......跨步格外高远”,这可看出他的迷信落后。
当他去取“药”时,也正是夏瑜被处决时;他根本不想知道被杀害的是什么人,拿着人血馒头后,“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以置之度外。
”他根本不会想到,这馒头上蘸的正是为像他这样的群众而牺牲的烈士的血,而愚蠢地相信这种人血馒头中有“新的生命”,他要将这“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正因为他的迷信,把希望和幸福全寄托在一个人血馒头上,才导致华小栓延误医治而死的悲惨结局,难怪鲁迅常说:“迷信是一把无形的杀人刀。
”2.揭示当时群众愚昧无知、麻木、不觉性的国民性弱点小说描写夏瑜无法实现他的救治中国的愿望,反而落得被杀身死、连血也被人当药吃了的悲剧,归根究底是由于他周围的国人身上存在着愚昧、麻木、因循守旧、疾视革新、凶残地排挤压迫先觉者等国民性痼疾。
华老栓是极端愚昧、麻木、不觉悟的,他根本不明白革命的目的。
当他买“药”后回到茶馆,还提着大茶壶,“笑嘻嘻的听”康大叔对被杀害的革命者的恶毒咒骂。
鲁迅《药》意义赏析
鲁迅《药》意义赏析
鲁迅的短篇小说《药》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揭示了药物对人们的心灵和社会的影响,展现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冷漠无情。
该故事使我们深思现代社会中药物滥用的现象以及人们对悲剧和苦难的反应。
故事以一个小村庄的医生为主人公,他开发出一种能够治疗百病的神奇药物。
然而,人们对这种药物的需求却超过了治愈疾病的需求,使得药物成为了一种追求快乐的工具。
人们通过滥用这种药物,追求短暂的欢愉,而忽视了药物的潜在危险。
这种滥用药物的行为暴露了人们贪婪和自私的本质。
小说的另一个核心主题是社会对悲剧和苦难的冷漠。
即使在村庄中有人因滥用药物而在痛苦中死去,其他村民仍然视若无睹,仿佛这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事情。
这种社会的冷漠与人们滥用药物追求自我欢愉的行为相互呼应,突显了人性的种种弱点。
通过《药》,鲁迅警示我们注意药物滥用的危害,并对社会中冷漠无情的现象持警醒态度。
读者也应该从中反思自己对待悲剧和
苦难时的态度,以及对药物和快乐的追求是否合理。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人性有善有恶,对待药物和悲剧应当保持理性和同情心。
鲁迅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通过《药》展示了药物滥用和社会冷漠之间的关系。
这篇短篇小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伦理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鲁迅《药》思想赏析
鲁迅《药》思想赏析鲁迅的小说《药》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的作品,通过对汉族医生与少数民族患者之间的冲突与交流,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对《药》中的主要思想进行赏析。
首先,该小说强调了民族与种族之间的差异。
在《药》中,鲁迅通过汉族医生捏造患者种族身份的谎言,并将其作为治疗手段,展示了对待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偏见。
这种对差异的揭示,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种族观念,并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
其次,小说呈现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冲突。
在故事中,汉族医生的现代医学知识与少数民族患者的传统疗法产生了冲突。
这种冲突表明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立,鲁迅借此揭示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
最后,小说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医生的道德责任。
汉族医生在面对少数民族患者的疾病和痛苦时,既感到同情和责任,又面临自身利益和道德选择的困境。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使读者思考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并引发对于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思。
总之,《药》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小说作品,通过对汉族医生与少数民族患者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揭示,赋予了读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部作品一方面告诫人们要摒弃种族偏见和歧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现代医学、传统医学以及人性与道德的思考。
鲁迅《药》思想赏析鲁迅的小说《药》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的作品,通过对汉族医生与少数民族患者之间的冲突与交流,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对《药》中的主要思想进行赏析。
首先,该小说强调了民族与种族之间的差异。
在《药》中,鲁迅通过汉族医生捏造患者种族身份的谎言,并将其作为治疗手段,展示了对待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偏见。
这种对差异的揭示,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种族观念,并反映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
其次,小说呈现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冲突。
在故事中,汉族医生的现代医学知识与少数民族患者的传统疗法产生了冲突。
这种冲突表明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立,鲁迅借此揭示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先生和徐锡麟烈士、秋瑾烈士都是绍兴人,曾经在日本一道留学,对于他们的被害是很激动的。他在《范爱农》上写道:“……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我是主张发电的,……”(注)在《药》上,写了刽子手康大叔对瑜儿说的话:“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接着写了这样的
铭。他也被杀。当时秋瑾烈士在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这是她和徐锡麟烈士等同道组织的革命机关。被人告密,也就被害。这是够使人痛心的了,可是驼背五少爷等麻木得敌我不分,终日在茶馆里发谬论,与刽子手为伍,以说笑为能事,连二十多岁的青年,居然也说革命的行动为发疯。这真是令人气愤的。
一行: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驼背五少爷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花白胡子的人是油腔滑调的。连二十多岁的青年,也是坐在茶馆里和刽子手一鼻孔出气。鲁迅先生对于这种情况很激动。这一行写得非常沉痛,也是非常气愤的。
秋瑾烈士被害时正当清朝末年,封建统治阶级已经腐败到了极点,不能抵抗各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只知道加紧剥削、压迫人民以媚外,屡次丧权辱国,又有种族的岐视;人民敢怒不敢言,痛苦不堪。徐锡麟烈士在安徽起义,杀死了巡抚恩
鲁迅小说《药》的研究
曾经有些人认为《药》的故事有着两条并行的线索,瑜儿同夏四奶奶的亲子关系和小栓同老栓、华大妈的亲子关系。只就亲子的关系来说,应该把瑜儿和夏四奶奶的关系认作主要的,小栓和老栓、华大妈的关系认作次要的。其实这小说的情节的内在联系,不见得在亲子的关系上。从故事的发展看来,全
这第二、三的两段文字,反映着严重的社会病态。驼背五少爷和花白胡子的人等,对于革命者的故事好象是比较疏远一些的。可是在为“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而“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的原则上,有其重大意义。
小栓吃了烈士的血;可是他年幼无知。老栓和华大妈,把烈士的血拿来做药给儿子医病,无非由于迷信,自然也是麻木了的。他们本是善良的劳动人民。他们盖的夹被是“满幅补钉”的。把多日辛苦所积的洋钱去买人血馒头,为的是想救儿子的命。终于弄得“人财两空”,是上了当的。老栓天还没有亮就出去买人血馒头,路上遇见几个人以后,就“按一按衣袋”,知道“硬硬的还在”,这才“仰起头两面一望”。这固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多歹人,随时要防被偷窃,可也说明了他对一包洋钱的重视,因为积存起来是不容易的。鲁迅先生对于有了缺点的劳动人民,基本上还是给予同情。这和对于满脸横肉、一副吃人凶相的刽子手表示十分痛恨的态度固然不同,和对于游手好闲、诬蔑革命为发疯,污辱烈士、甘心做奴才的驼背五少爷和花白胡子的人等表示十分厌恶的态度,也是两样的。我们应该细细地辨别;虽然《药》也写在“五四”运动以前,当时鲁迅先生还是进化论者。
第一段上写着“一条丁字街”,就是从龙山方面经过府横街到古轩亭口去的地方。衣服前后有一个大白圆圈的“号衣”,当时那白圆圈里是有“兵”或“勇”字的。虽然是细小的地方,鲁迅先生也不随便乱写。
至于末了所写的乌鸦,停在树上,原是郊野常见的景物。“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也是乌鸦的常态。乌鸦黑色,所以“铁铸一般”。“缩着头”,并非象有些人说的“英雄相”。鲁迅先生只是描写迷信的妇女的心理,以为人死以后变成鬼,能使乌鸦飞到坟顶上。乌鸦到底向天飞,不符合夏四奶奶的希望。这也说明了鲁迅先生是现实主义者,因为现实是不受迷信者的指使的。这里多写了几句关于乌鸦的话,为着加强凄凉寂寞的气氛就是了罢。何必凭着主观多猜测呢!
这花环的存在,出于她们的意料,所以鲁迅先生说是“平空添上”去的
。这个花环的加上,暗示着革命者虽然寂寞而死了,可是革命的种子已经播下,将要发芽成长,开花结果,革命终于获得胜利。这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表现,值得我们注意。所谓“平空添上”,其实只是对本篇所写的情形而说。瑜儿的母亲夏四奶奶是不了解其儿子革命的伟大意义的,只因感到世态炎凉,认定“亲戚本家早不来
徐锡麟烈士和秋瑾烈士等就义于民国成立前四年多。鲁迅先生有感于辛亥革命时期烈士们死得寂寞而写《药》,这里反映出来了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不知道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性,少数人难以战胜强敌,结果不免寂寞而死。可是这只是《药》的一个方面,这篇小说有其更重要的光明的一方面。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上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在全篇四段中,第二段比较短,是过渡性质的。第三段来得紧张,烈士的革命精神和群众的麻木愚蠢状况,都在这一段中刻划出来。杀害了自己种族中志士的刽子手,到了茶馆里有如此威风,这样受人等,也对牢头称兄道弟。他们在当时,原是普通的茶客。这是什么样的社会!
了”。以为丛冢荒地,“孩子不会来玩”。可是照孙伏园先生《鲁迅先生二三事》上说的,当时景仰秋瑾烈士的人并不少。她有许多同志和大通学堂的学生,到了清明时节,暗暗地到她坟上去放一个花环是可能的事。秋瑾烈士就义时孙伏园先生还只有十三岁,也曾经偷偷地跑上龙山去瞻仰过她的遗体,那棺材是白木的。龙山就在古轩亭口西面的附近,是不难上去的。所以这个花环的放上,并非由于凭空的幻想,原也有其现实的根据。虽然只是一个花环,短短地写了几句,可是这在全篇小说,却起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了这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光辉的照亮,我们就觉得无所谓悲观、感伤了。虽然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药》的收束,分明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
《药》的后半篇上,从华大妈的眼睛看瑜儿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瑜儿的母亲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象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鲁迅先生用在《药》上的表现手法,有两个特色值得我们注意研究,就是气氛的点染和侧面的描写。我们读《药》,尤其是它的首尾两段,总觉得是阴森森的。是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有时也可以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来往的人,很象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为群众谋幸福的志士,死得这样寂寞。这也显得腐败的统治阶级手段的卑鄙,不敢在光天化日下行刑,这样偷偷摸摸地杀人。这种气氛的点染是有助于烈士死得寂寞这意境的表达的。
鲁迅先生为着“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在作品的篇幅上,总是描写黑暗面的字数多。《药》也是这个样子。可是同时,他是更注意于英雄人物的歌颂的,《药》的第三段上写瑜儿,已经关在牢监里要牺牲了,仍然尽力地宣传革命,“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希望促使人觉悟起来。坚强有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英雄气概,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夏瑜在牢监里宣传革命的英雄行为,和他所宣传“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强有力的词句,都只从刽子手的口中谈出。夏三爷出卖侄子的无耻行为,和红眼睛阿义剥烈士衣服图利的卑劣手段,也只从刽子手的谈话中说明。原来是几个场面,要用许多笔墨才能叙述清楚的,这样只简单扼要地几句话就表达明了,而且对照鲜明强烈,也是深刻生动的。这是“侧面描写”的优点。
第四段写墓地的情况: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得层层叠叠。华大妈在她儿子的坟前哭了一场,呆呆地坐在地上。微风起来,吹动她的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夏瑜的母亲,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惨白的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在她儿子的坟前,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伤心得将要发狂的样子。她们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站在一株没有叶子的树枝上的乌鸦。在这景象里写足了悲凉的气氛。这以后写出夏瑜坟上的花环来,才显得更出色。——革命者虽然被害死,可是还有更多的革命者在敬仰先烈,纪念先烈,将要继承先烈的遗志轰轰烈烈地起来革命。革命是不可以扼杀的。
篇以夏瑜的革命为中心线索,其他情节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吃烈士”,也象是一条无形的线索:固然小栓吃了血馒头,是鲜血淋淋的。浑身黑色的刽子手康大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杀头为业,还要把烈士的鲜血来换硬硬的一包洋钱。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把烈士的衣服也剥下来去换饭食吃。最可痛恨的是夏三爷,谋害自己的侄子,二十五两雪白银子的赏金落腰包。告发的、审判的,也都从杀害烈士得到了好处。还有什么花白胡子,什么驼背五少爷,有意无意的也无非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