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20世纪中国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 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 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 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 论“革命传奇”小说9 论“样板戏”10 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 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 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 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 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 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 论“文革”叙述模式17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 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 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 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 “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 “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 “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 “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 论“朦胧诗”7 论“后朦胧诗”8 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 论新历史小说10 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 论“寻根文学”思潮12 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 鲁迅小说创作论2 鲁迅散文创作论3 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 郭沫若创作论5 茅盾创作思想论6 茅盾评论特色论7 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 巴金小说创作论9 老舍的平民观探10 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 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 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 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 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 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 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 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 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 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 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 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 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 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 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 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 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 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 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 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 《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 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 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 钱钟书《围城》失探14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 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 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 论方方的小说18 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 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 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 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 论杨绛的《洗澡》24 论贾平凹的《废都》25 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 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 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 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 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 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 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 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 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 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 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 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 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 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 论刘震云《手机》40 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 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 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 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 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 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 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 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 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 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 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 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 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 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 论戴望舒的诗4 论徐志摩的诗5 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 论小叶诗人7 论穆旦的诗8 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 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 论顾城的诗歌11 论多多的诗歌12 论海子的诗歌13 论郭小川的诗14 论冯至《十四行集》15 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 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 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 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 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 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 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 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 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 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 论刘白羽的散文9 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 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 论素素的散文12 论石娃的散文13 论史铁生的随笔14 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 论巴金的《随想录》16 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 曹禺《雷雨》周萍论2 蘩漪悲剧探3 论郭沫若的《屈原》4 《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 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 《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 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五比较论1 论存在主义思潮对中国作家的影响2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3 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关系4 曹七巧与三仙姑异同论5 论蘩漪与陈白露性格的异同6 李瑞珏与薛宝钗思想性格异同论7 孙犁、刘白羽的小说风格之比较8 比较《雷雨》与《北京人》六古代文学篇1 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 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 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 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 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 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 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 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 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 论骈文的艺术美13 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 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 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 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 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 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 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 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 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 《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 “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 “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 《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 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 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 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 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 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 《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 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 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 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 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 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 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 杜甫韩愈比较论39 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 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 《诗经》雅颂诗试论42 《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 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 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 《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 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 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 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 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 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 论阮籍的《咏怀》诗52 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 “文笔之辩”之我见54 《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 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 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 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 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 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60 唐代怀古咏史诗的演变61 李白与民歌62 杜甫七律诗的艺术贡献63 元和新体的特点试论64 “以文为诗”刍议65 论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66 论李贺在中晚唐诗风演变中的作用67 李商隐诗对词的影响68 “词别是一家”之我见69 花间词与南唐词的异同70 冯延巳对宋词的影响浅议71 论苏辛词的不同72 论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3 南宋风雅词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74 论苏轼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作用75 山谷体对宋诗的影响略论76 宋元话本对中国小说的转变作用77 董西厢论78 元曲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试论79 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80 关汉卿杂剧的结构81 马致远在戏曲史上的影响82 论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83 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化性格塑造的进程84 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85 明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失落86 杜十娘形象浅析87 汤沈之争与明清传奇88 明清诗文的拟古与反拟古之争89 纳兰词在词史上的地位90 梁启超与近代文学的演进91 论宋词繁荣的原因92 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93 论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94 论宋话本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95 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96 论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97 论《琵琶记》的艺术成就98 汤显祖传奇“临川四梦”之比较99 论《桃花扇》的民族意识及兴亡之感10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1 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102 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103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104 李商隐诗中的意象105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06 纳兰性德爱情词探析107 《三国演义》的理想人格类型108 论宋诗中的理性人生感悟109 《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110 《桃花扇》的双重主题111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七外国文学篇1 “卡门”新论─梅里美《嘉里曼》人物形象分析2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征3 论卡夫卡的艺术创新4 试论包法利夫人的女性意识5 试论《雷雨》的悲剧主题─《雷雨》与《俄狄浦斯王》主题比较6 《老人与海》的深层内涵新探7 《尤利西斯》:空间形式的解读8 二十世纪的“哈姆雷特”《尤利西斯》与《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比较9 论《静静的顿河》创作的美追求10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之比较11 论希腊和荷马史诗的艺术魅力12 美狄亚与《氓》中弃妇形象比较13 论果戈理的讽刺艺术14 托尔斯泰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15 论海明威的冰山原理16 论《简爱》的经久性魅力17 论《百年孤独》的表现手法18 论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世界19 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20 美的徒劳: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浅论21 至悲至美的境界:析《静静的顿河》中的女性之死22 安娜与娜拉形象比较23 论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24 《高老头》人物形象论25 论《飘》斯佳丽形象26 论《雪国》中驹子形象27 于连与拉斯蒂涅形象比较28 卡列宁与海尔茂形象比较29 苔丝形象之我见文论与写作篇1 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2 阅读教学新思维、新策略3 作文教学新思维、新策略4 综合性学习新思维、新策略5 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6 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7 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8 教学从教师“独白”向师生平等“对话”转变的条件9 如何看待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0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1 班主任工作艺术12 金庸与古龙比较研究13 金庸武侠小说研究14 言情小说研究15 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比较研究16 王小波小说研究17 陶渊明诗歌研究18 道家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影响19 佛家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影响20 儒家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影响21 小说结构学研究22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23 苏东坡诗词研究24 王维诗歌论25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2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困境与出路27 毛泽东与邓小平文艺思想比较28 邓小平文艺思想及其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影响29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新时期中国文学30 鲁迅的“革命”观31 《野草》研究32 鲁迅杂感的思想意义和文学意义33 现代主义诗歌在当代的发展34 论现代性汉诗的“民间”性质35 廿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汉语诗歌新格局及其意义的研究36 “中间代”诗人研究37 “70后”诗人研究38 中国古典诗学之现代性转换39 论我国新时期的诗歌创作40 我国新时期戏剧创作嬗变研究41 论我国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审美态势42 新时期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研究43 新时期文艺思潮嬗变浅论44 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教育发展研究45 中外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46 当前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对基础教育课程革新的缺失性研究47 当前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对基础教育课程革新的适应性研究48 论教师专业化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49 美学与教学实践50 美学与教育实践51 美育与素质教育52 大、中、小学美育状况调查53 美学与人生54 论述某一美学家的美学思想55 论述某一美学原理、美学命题或美学概念的涵义及价值56 对当代某一文化现象(如流行小说、流行音乐)的美学分析57 审美心理研究58 中西美学比较(某一角度)59 识字教学的情感探索60 论写作教学中的人文精神61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自由式写作62 语境----文言文阅读中的特定背景分析63 高中新课标中的诗歌阅读指导探索64 高中新课标中的戏剧阅读指导探索65 王安忆创作研究66 池莉创作研究67 徐坤创作研究68 陈染创作研究69 李肇正创作研究70 孙惠芬创作研究71 女性小说创作类型研究7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现状研究73 马列文论相关专题研究74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相关专题研究75 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探讨汉语篇1 论汉民族思维方式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影响2 谈古今汉语词形的演变3 《现代汉语》教学方法改革4 论语境与修辞的关系5 试论标点符号的修辞效果6 试论汉英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7 古今词汇的词义比较研究8 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9 谈避讳与中国古代文化10 论汉语的言语风格及其文化内涵11 汉字结构与汉文化12 汉字与古代社会生活13 试论偏义复词的类型及成因14 常用汉字文化解析15 汉字与汉民族的美意识16 从“示”部字看古代信仰崇拜17 汉字结构的语义关系分析18 述宾结构带宾语研究19 词性变化与语法结构的关系20 试论省略与语法结构的发展21 名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及区别22 汉语成语的结构特点及语义关系23 汉语新词语的形成方式及结构特点24 论兼语句式与主谓短语作宾语句式的主要区别25 庄子的修辞观26 略论佛教文化对汉语修辞学的影响27 谈谈钱钟书《围城》中的修辞运用28 广告语言的艺术美29 小议教育评价语30 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31 网络语言32 老舍语言风格谈33 汉字中的阴阳文化论34 论广告用语的修辞效果35 试析上古语音至中古演变规律36 近体诗格律论37 谈谈“之”的用法38 论词义与现实的关系39 论语言发展的特点40 论推广普通话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41 《说文》读后42 “平仄”刍议43 现代汉语语义场研究44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研究45 语言的文化现象研究46 粤语次方言研究(或湛江地区粤方言研究)47 现代汉语义素研究48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研究49 同义词研究50 修辞格的比较研究51 现代汉语语境研究52 普通话测试研究53 素质教育的哲学研究54 从文学的意象角度赏析毛泽东诗词作品55 从汉字的特征看汉民族思维的特点56 论苏轼的作品与人品57 汉字与文化58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含蓄美59 《长恨歌》主题与艺术特色论60 《春江花月夜》意境美管见61 试论人文素质之重要性62 老舍的语言艺术63 陈染作家作品论64 池莉小说的艺术特色65 论汪曾祺小说艺术特色66 亦舒小说的艺术特色67 三毛小说论68 《围城》的比喻艺术69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语言艺术比较70 余华小说论71 《红楼梦》的修辞艺术72 古汉语特殊语序述论73 论古今称数法之异同74 《围城》语言艺术论75 广告语言艺术/广告修辞艺术76 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77 论矛盾语义的文化成因78 论文学语言与民族文化79 论汉语谐音修辞与民族文化80 汉字构形与文化研究81 试论某个虚词的用法82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功过83 试论传统“六书”的优缺点84 老舍的语言艺术85 豪放词风与婉约词风的语言特征86 白话与粤方言的联系与区别87 湛江地区口语对古语词的保留88 自由诗对格律诗借鉴和发扬89 汉语成语中传统文化的透视90教师语言风格类型研究91 高师教育教学对中学课改的适应92 语言课教学中的文学和文化93湛江地区基础教育现状与课程改革2009-03-31 15:15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 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 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 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 论“革命传奇”小说9 论“样板戏”10 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 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 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 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 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 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 论“文革”叙述模式17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 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 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 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 “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 “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 “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 “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 论“朦胧诗”7 论“后朦胧诗”8 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 论新历史小说10 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 论“寻根文学”思潮12 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 鲁迅小说创作论2 鲁迅散文创作论3 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 郭沫若创作论5 茅盾创作思想论6 茅盾评论特色论7 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 巴金小说创作论9 老舍的平民观探10 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 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 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 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 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 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 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 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 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 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 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 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 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 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 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 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 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 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 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 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 《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 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 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 钱钟书《围城》失探14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 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 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 论方方的小说18 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 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 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 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 论杨绛的《洗澡》24 论贾平凹的《废都》25 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 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 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 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 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 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 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 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 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 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 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 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 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 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 论刘震云《手机》40 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 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 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 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 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 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 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 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 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 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 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 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 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 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 论戴望舒的诗4 论徐志摩的诗5 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 论小叶诗人7 论穆旦的诗8 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 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 论顾城的诗歌11 论多多的诗歌12 论海子的诗歌13 论郭小川的诗14 论冯至《十四行集》15 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 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 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 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 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 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 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 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 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 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 论刘白羽的散文9 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 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 论素素的散文12 论石娃的散文13 论史铁生的随笔14 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 论巴金的《随想录》16 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 曹禺《雷雨》周萍论2 蘩漪悲剧探3 论郭沫若的《屈原》4 《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 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 《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 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五比较论1 论存在主义思潮对中国作家的影响2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3 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关系4 曹七巧与三仙姑异同论5 论蘩漪与陈白露性格的异同6 李瑞珏与薛宝钗思想性格异同论7 孙犁、刘白羽的小说风格之比较8 比较《雷雨》与《北京人》六古代文学篇1 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 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 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 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 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 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 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 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 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 论骈文的艺术美13 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 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 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 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 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 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 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 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 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 《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 “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 “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 《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 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 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 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 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 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 《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 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 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 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 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 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 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 杜甫韩愈比较论39 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 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 《诗经》雅颂诗试论42 《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 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 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 《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 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 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 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 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 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 论阮籍的《咏怀》诗52 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 “文笔之辩”之我见54 《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 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 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 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 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 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金庸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他的武侠小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影响了几代人。
金庸的武侠小说并不仅仅是一些虚构的故事,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读者们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义”、“仁”、“智”、“勇”等价值观。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和洪七公等主要角色的形象就展现了这些价值观。
郭靖对“义”的坚持、黄蓉对“仁”和“智”的体现、洪七公对“勇”的表现,都代表着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定支持。
这些价值观也深化了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让读者们沉浸在故事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其次,金庸武侠小说宣扬了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
从《天龙八部》的段誉及萧峰,到《神雕侠女》的杨过和小龙女,以及《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这些主人公都向读者展现了人类的共同正义和弱者的保护。
这些角色都相信“天道酬勤”,积极行善利人,热爱祖国,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金庸武侠小说对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说中经常描写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背景,例如“华山派”、“全真教”、“峨眉派”等,以及“尊师重道”、“慈航普渡”等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
这些元素在小说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通过角色对这些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处理,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金庸的小说脍炙人口,广受欢迎,不仅为文化加深了人们的认识,也使得很多历史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例如,《神雕侠女》中的蒙古帝国历史,以及《鹿鼎记》中的明朝历史,都得到了详尽、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总之,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魄力,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坚定了人们对“义”、“仁”、“智”、“勇”等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金庸,华语武侠小说的巨擘,他的作品颠覆了传统武侠小说的规范。
而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世界观与剧情的创新,更深深地融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因此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
本文将就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进行阐述,不拘泥于时间顺序,而是以主旨进行递进式的论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金庸的作品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创作的,这个时期正是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变革的黎明时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金庸的作品带有对旧社会的回顾与对新社会的展望,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到金庸小说中对历史的塑造。
金庸在很多作品中采用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神雕侠侣》中的南宋皇帝赵构和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天龙八部》中的元末民变等等。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刻画,金庸揭示出那个时代的阴暗面和社会动荡,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毅。
除此之外,金庸小说中的人物造型更是金庸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
无论是郭靖、黄蓉还是张无忌、赵敏,他们性格迥异,但都具备对抗邪恶势力与追求正义的精神。
这种正义与侠义的精神不仅仅是对个人生命的追求,更是金庸对社会根本问题的呼应。
在一个动荡和混乱的时代,人们对于正义的追求是尤为强烈的,金庸的作品正是从这个层面对时代进行了最真实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金庸的作品虽然刻画了一些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但其本质是一部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娱乐与启迪读者。
金庸对历史和时代的运用,并不是纯粹的历史研究,而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性与情感,呈现出一个更加鲜活的虚构世界。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使得其作品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小说不仅仅在中国风靡了半个多世纪,而且走出国门,受到了全球华人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金庸的作品传承了中国武侠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与历史和时代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之,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是他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合创作实际,概述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发展情况
结合创作实际,概述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发展情况
20 世纪是中国通俗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通俗文学经历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 20 世纪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情况概述:
正文:
20 世纪初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通俗文学创作开始受到关注。
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小说、散文、小品文等,它们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和要求。
20 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是通俗文学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通俗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等。
这些作品的发行量非常大,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其中,武侠小说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像金庸、古龙等作家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广泛的推崇。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通俗文学经历了一段低谷期。
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通俗文学的创作受到了限制,只有少数作品得以出版。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一些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视听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力。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通俗文学重新受到关注,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作品主要包括玄幻小说、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等。
这些作品的发行量和受众范围都比之前更加广泛,许多作家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人气和财富。
拓展:
除了通俗文学,20 世纪中国还有其他文学形式的发展,例如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现代主义文学以寻求一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和发掘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强调文学的游戏性和多元化。
这些文学形式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对通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现代中国十大文化名人
1蔡元培: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2鲁迅: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
3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4胡适: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5陈寅恪:“全中国最博学之人”,通晓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
6梁漱溟: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人有今生、前生、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
”
7章太炎:一代儒宗,经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建树。
8郭沫若: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9金庸:现代小说家,“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
”
10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文化散文,开启一代文风,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金庸小说在大陆:毒草到名著
一、20世纪50-70年代金庸武侠小说在大陆禁绝194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门类在大陆被禁读,加之金庸的“反共杂志”创办人身份,使得金庸的小说不可能在大陆出版。
历史背景:金庸的首部武侠小说是创作于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当时是在香港《大公报》连载。
1959年金庸创办了《明报》,自此他的小说皆由《明报》连载,直至1972年连载完《鹿鼎记》后宣布封笔。
在《明报》创立之初的十几年里,一直被视为右派报纸,或“反共”报纸。
当时金庸每天以查良镛的本名在《明报》一版写时评,以金庸的笔名在三版写武侠小说。
时评在涉及大陆问题时多有抨击,例如在1964年发表《要裤子不要核子》的社评,反对在贫穷情况下造原子弹。
文革开始后,开辟“北望神州”专版。
对于文革前后被打倒的彭德怀、邓小平等人,《明报》也不断表态支持。
金庸本人曾亲自撰文称邓小平是郭靖般的英雄人物,并在1976年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后发表社论,预言邓不久就会东山再起,重返权力中心。
此预言一年后即得到证实。
造成影响:《明报》的文章激起香港极左分子的强烈愤慨,他们扬言要对查良镛和《明报》采取报复行动。
②金庸被迫逃往瑞士避风,回港后一度受香港政府特别保护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
作为“反共杂志”创办人兼社长,他的小说自然不会在大陆出版。
二、80年代初盗版金庸武侠小说在大陆流行1981年,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金庸,并称“你的小说我读过,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此后,十几家大陆出版社在未取得作者授权的情况下,出版了几十种金庸作品。
邓小平1981年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金庸,此后很快出现数十种盗版金庸武侠小说历史背景:邓小平是金庸武侠小说在中国大陆最早的读者之一。
1973年3月,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武侠小说,对其爱不释手。
当时金庸小说在大陆还在禁书之列。
1981年,再次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决定通过金庸向海内外传递中央新的对台工作思路。
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 ——品读金庸之《射雕英雄传》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品读金庸之《射雕英雄传》阅读过程如果说我心目中有一个偶像的话,那就只能是金庸金大侠了。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
天下武侠作者奇多,繁星满天,唯有金庸才是侠之大者,众星拱月。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辉煌。
这不是说他的作品拥有众多读者,而是说他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或者说,将中国传统诗意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于现代的中国人,通过他的作品,得以与传统相连接,寻找到一丝苍凉而温馨的归宿之感。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也是读者心目中"中国之魂"的最好的载体。
所以,它一发表,便真正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
《金庸武侠小说鉴赏宝典》中写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时说:“《射雕英雄传》一出,那是真正的全城轰动。
金庸此时无人敢与争霸,武林至尊的宝座名分终于定下,再没有人怀疑,金庸便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真命天子。
”曹正文先生称赞此书说:“高山大海,千军万马,笔掀波澜,气势逼人,山水为之动色,日月为之惨淡,可谓古今罕见。
”《射雕英雄传》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是巨大的,当时曼谷的读者等不及的要看《射雕英雄传》的新章节,报馆通过电报拍发武侠小说,这在报业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
它倒不一定是金庸最好的作品,但却是金庸最重要的作品。
不仅仅是因为它里面写到的人物有个性,情节很精彩,文字最漂亮。
最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中充溢着"有所担当,敢于担当"的风骨。
铁肩担道义,这是中国老百姓最崇尚的英雄品质,也是金庸最心仪的人格理想。
他把这种英雄品质和人格理想,借着气势磅礴的《射雕英雄传》,尽情抒发,倾诉无遗。
我最早接触《射雕英雄传》是在六岁的时候。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村里的电视机很少,还是黑白的14英寸的,我很高兴我家那时就有一台,夏天,乡邻们忙完了农活,就聚在我家的场院里,围着我家搬在外面的电视机观看节目,我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认真的观看电视节目而没有捣乱,就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吸引了我,《射雕英雄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时看到的郭靖和周伯通结拜的镜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迅速,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20世纪初中国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经了革命文学运动和现代文学潮流。
象征革命文学精神的代表作有:
“阳关三叠”、“安史之乱”、“苦艾酒”、“背影”、”活着”等。
其中,杨绛的《阳关三叠》和胡适的《安史之乱》分别反映
了追求民族解放的理想,被誉为'革命文学的集大成者。
现代文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变化期。
著名的作品有:毛泽
东的《沁园春》、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在终南山下》以及
金庸的武侠小说系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第一部完整实
况电影-----《大路》,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中的重要
经典作品。
以上论述仅仅是、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的部分,由于篇幅所限,
不能一一述及,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为中国新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
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之一。
自1955年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问世以来,金庸的十四部作品风靡全球,被誉为“华语世界的武侠巅峰”。
本文将从金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探讨其经典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在人物形象方面,金庸小说的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性格鲜明,极富个性。
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他智勇双全、胆略过人,却又身世成谜,命运多舛;再如《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她美丽娴静、超凡脱俗,却因感情受挫,历经磨难。
金庸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和性格刻画,完美地诠释了“武侠”的内涵。
在情节研究方面,金庸小说的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他巧妙地通过主线和分支线索的交织,将故事推向高潮。
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冰火岛得悉自己的身世后,返回中原寻求真相,途中遇到明教群雄,从而引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冒险。
这些情节不仅令读者大呼过瘾,更展示了金庸高超的叙事能力。
在文化内涵方面,金庸小说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通过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深度。
在金庸的小说中,读者可以领略到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文化的精髓。
如《笑傲江湖》中的“无为而治”,以及《神雕侠侣》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些元素都为小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金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及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金庸的十四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部鲜活生动的武侠小说,更是一幅幅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卷。
金庸小说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冒险故事,同时也启发我们去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去思考命运的安排与转折。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曲折情节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都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不仅能够丰富我们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认知,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在海外华人社会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金庸武侠小说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
金庸武侠小说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在中国文学史上,金庸无疑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
他创作的武侠小说举世闻名,影响了几代读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文学评论家开始对金庸的作品产生了疑问,认为这些武侠小说是否还适合被归入现代文学范畴。
本文将探讨金庸武侠小说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旨在理解这种文学形式的独特性以及它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金庸武侠小说的基本特征。
金庸的作品以勇敢的武侠英雄和精彩的武术场景为主线,情节跌宕起伏,情感表达丰富。
他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出了一批深入人心的角色。
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对立冲突,描绘社会现实,反映人性弱点。
这些特点使得金庸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为他赢得了许多读者。
然而,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一些评论家开始质疑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
他们认为这种文学形式过于浅显,情节过于牵强,对于现实生活缺乏真实的描绘。
这些评论家认为,现代文学应该更加注重对人性深层次的探索,呈现复杂的社会关系,并反映当下社会的真实问题。
因此,他们认为金庸武侠小说在现代文学中没有太多的地位。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金庸武侠小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首先,金庸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它表达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并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无论是武侠精神,还是忠诚、勇敢、仁爱等价值观念,都得到了金庸作品的传承和发扬。
其次,金庸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式。
他善于运用多线叙事结构,玩弄情节转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愉悦感。
他独特的叙事风格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武侠题材在现代文学中的发展。
尽管一些评论家认为武侠小说是低俗的、肤浅的文学形式,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对于读者的吸引力。
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压力使人们在文学中寻求释放和慰藉,而武侠小说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和奋斗精神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在当代社会中仍然能够引起共鸣。
因此,我们可以说,金庸武侠小说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是复杂而深刻的。
金庸,本名查良庸,中国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
金庸,本名查良庸,中国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
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
1942年就读中央政校法律系,1955年在《新晚报》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7年发表《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声名达到顶峰,时年34岁。
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1967年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在香港创办《明报周刊》,并创作《笑傲江湖》。
1969年创作发表颠峰之作《鹿鼎记》。
1972年9月《鹿鼎记》连载完结,金庸宣布正式封笔。
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81年回中国访问,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金庸,并获颁英国政府O.B.E勋章。
1985年被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93年赴北京访问,获国家领导人接见。
1944年第一部生平传记《金庸传》在香港出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列为小说家第四名,被授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很贱,贱在有张无忌的善良,没有萧峰的霸气;贱在有郭靖的执着,没有令狐冲的洒脱;贱出了最完美天物上最和谐的瑕疵。
古龙的贱,贱在他有李寻欢一样的寂寞,没有叶开一样的洒脱;贱在他是陆小凤一样的浪子,而成不了楚留香一样的游侠,贱出了天才心底最深沉的落寞。
读金庸无需理由,只要一点功名之外的闲情逸致,外加一份对江湖传奇的阅读兴趣。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金庸小说之所以不仅要“读”,还要“解”,自然是由于金庸的武侠文本不光热闹,还有门道。
通过虚拟夸张的浪漫叙事透视现实人生的苦乐真谛乃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借光怪陆离的江湖传奇展示现代社会的运作机制是金庸小说的一大奥秘。
金庸小说的特色就在于为我们向来无趣的生活增添了一点亮色,使我们终于得到了一个能实实在在地开怀大笑、激情浪漫的机会,对于一个以食为天、只要填饱肚子活在世上便万事大吉的民族,能够偷着乐的机会实在太少。
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因果循环,善恶有报
段延庆
段正明、段正淳
叶二娘
萧远山 玄慈 慕容博
用佛家文化构建的武侠世界
执著于情、执著于艺、执著于恩怨、执著于
权势、执著于胜负都会给人间带来无穷的杀 孽,给自身带来永远的追悔。 世界的主题从善恶交争转变为业报和超度, 转变为破执、破妄、破惑。
他的文武事业和从容进退,使一切圣王抱负和 英雄道义黯然失色。
韦小宝代表了一种毫无
审美价值、无赖、功利 但却生气勃勃的市民理 性对儒家传统文化理想 的胜利。
第二课时
政治寓言: 《笑傲江湖》
武林正派:五岳剑派
两任盟主:左冷禅
岳不群
武林邪派:日月神教
两任教主:任我行
东方不败
人性解放:《神雕侠侣》
金庸笔下的武林是一个微型政治社 会。在金庸小说中,传统武侠小说的基 本事件,如保镖、寻仇、侦凶、比武都 让位于政治事件或被赋予政治色彩。侠 客或是朝廷政治斗争的参与者,或是区 域政治秩序的维护者,或是武林自身政 治活动的安排者(如推举武林盟主)。
金庸小说与儒学更深刻的联系 在于小说中的武侠形象充分表现了 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原儒情怀,金庸 以儒家审美理想出发,成功地塑造 出一批阳侠阴儒的江湖英雄。
《笑傲江湖》中 风清扬传令狐冲独孤 九剑,剑意要旨是顺 乎自然、体察天心、 任意所之、“根本无 招”,这正是佛学中 无执无我无心的境界
《倚天屠龙记》
谢逊的止杀顿 悟, 终成高僧 。
《侠客行》
石破天无识无 障,得证大道 。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龙八部》
当代文学史里的金庸
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一本学术性和普适性兼备的文学史专著,书中对金庸的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赏析。
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金庸
作为新世纪广为流行的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对港台文学的叙写稍有不同。从重视程度上讲,严本不再以一章“百年台港文学”这样的术语概括,而是以80年代为限,将二十世纪的港台文学一分为二:第二十七章为“白先勇、陈映真与战后三十年的台湾、香港文学”和末尾三十四章“八十至九十年代的台港文学”。金庸则位于第二十七章第五节“高阳、金庸与台港地区通俗文学”下进行论述,该节以高阳的历史小说起,古龙的武侠小说止,中间是金庸与梁羽生两大武侠小说大家,五页篇幅的金庸叙述,以金庸大事记着手,使读者在“知人论世”中更深层次地解读金庸其人其作。
田中阳、赵树勤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论金庸
田中阳、赵树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对金庸作品的总体概述,书中认为“在香港新武侠小说界中,金庸无疑是一代宗师,他的小说自问世以来,有如一股强大的冲击波,震动着华人社會的读书界”。
在以文学史写金庸的专著中,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一书尤为典型,该书专列四十章,名为“金庸的武侠小说”,章下分三节,分别从历史地位、精神内涵、艺术特色来论述。通过选录章节篇幅对比,例如“高晓声、张贤亮、路遥的小说”合成一章,可见独立成章的“金庸”在著者心中的地位。书中撷取诸多研究者的成果,提出“缺少金庸的文学史是残缺不全的”等观点,对推动金庸入“史”做出了贡献。
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与形式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
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与形式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国文学以其丰富的叙事艺术和独特的形式吸引了全球读者。
其中,金庸的武侠小说被广大读者所青睐,其作品集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叙事艺术的精髓。
本文将探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叙事艺术与形式,并解读其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金庸的武侠世界——独特的叙事结构与虚实交错金庸的武侠小说创造了一个独特绚丽的武侠世界。
他的叙事结构常常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主线故事为基础,通过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众多的支线故事来丰富情节。
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使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体验故事。
同时,金庸巧妙地利用了虚实交错的叙事手法,使得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都显得更加生动和立体。
二、人物刻画——传奇英雄与现实人物的结合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人物刻画是其独特魅力的核心之一。
他创造了一系列充满个性与魅力的英雄人物,如郭靖、杨过、黄药师等,这些人物成为了读者心中的传奇英雄。
同时,金庸也不忘描绘现实中的人性和矛盾,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类型的人物,有善良正直的人,也有阴险狡诈的人。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情感揭示,金庸的作品展现了多元的人性和社会现象。
三、反叛与正义——武侠世界的价值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常探讨反叛与正义的议题。
他通过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价值观。
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反叛者,他们与权贵势力对抗,追求自由和公平。
金庸的作品强调个体的力量和反抗的精神,它们极具启示意义,对社会正义与自由的讨论具有重要价值。
四、古今相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金庸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
他以明清时期为背景,将历史人物、事件融入到小说中,使武侠世界更加贴近现实。
与此同时,金庸的作品也不乏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判。
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金庸的武侠小说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批判精神。
五、精巧的语言和叙述技巧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精巧的语言和叙述技巧闻名。
他独特的文风简练明快,字字珠玑。
他运用典故、俚语、歇后语等丰富的语言形式,使得作品更加富有韵味和魅力。
结合创作实际,概述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发展情况
结合创作实际,概述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发展情况
20 世纪是中国通俗文学迅速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它的发展历程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上世纪 50-70 年代: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受到了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地下文学”的状态。
主要以反映现实生活、批判社会现实为主要题材,代表作品有《红岩》、《保卫延安》、《黄河大合唱》等。
2. 上世纪 80-90 年代: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逐渐摆脱了政治束缚,呈现出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格局。
主要以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情感为主要题材,代表作品有《平凡的世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3. 上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这一时期的通俗文学进一步走向市
场化和商业化,呈现出一种“文化快餐”式的消费形态。
主要以迎合读者需求为主要目的,代表作品有《盗墓笔记》、《鬼吹灯》、《茅山后裔》等。
除了以上三个时期以外,20 世纪的中国通俗文学还经历了一个
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前,通俗文学主要以传统武侠、言情、侦探等题材为主,代表人物有金庸、古龙、梁羽生等。
而50-70 年代的通俗文学则受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周而复、老舍、巴金等。
80-90 年代的通俗文学则更加注重现代都市生活和人性探索,代表人物有张爱玲、钱钟书、王小波等。
90 年代末至今的通俗文学则更加注重市场化和商业化,代表人物有郭敬明、韩寒、盗墓笔记等。
20 世纪的中国通俗文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从反映社会现实到迎合读者需求,从地下文学到市场化和商业化,呈现出了复杂的发展轨迹。
金庸简介_精品文档
金庸简介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华人作家,也被誉为“武侠小说之父”。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金庸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通过各种角色和故事,传递了许多关于人性、正义和爱的深刻思考。
金庸于1924年出生在中国浙江省海宁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提倡家族成员要有文化修养。
金庸从小醉心于文学,尤其对古代诗词和历史情有独钟。
然而,由于他的家境较为贫寒,金庸并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
他只在当地小学就读了几年,后来因为父亲医术高超,家境有所改观,金庸得以继续深造。
金庸的文学创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他正在香港大学学习化学。
由于对文学的热爱,他辍学转而从事文艺事业。
金庸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书剑恩仇录》,这是一部凄美的武侠小说,为他如日中天的创作生涯奠定了基础。
自此之后,金庸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备受赞誉的武侠小说,如《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这些作品对于他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庸的作品以其激烈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武打场景而闻名。
他不仅深入描绘了古代江湖世界的细节,还以此为背景,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在他的小说中,英雄们以忠诚、仁爱和公正的原则为指导,与邪恶的势力进行斗争。
同时,金庸也深刻地展示了角色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让读者们更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金庸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广受欢迎,也在台湾和其他华人社区中享有盛誉。
他的小说被改编成了多个电视剧、电影和舞台剧,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这些改编作品延续了金庸小说的精髓,使更多的观众有机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除了写作,金庸还是一位优秀的学者。
他对历史、文学和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
他的作品中往往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古文名句,展现了他博学多才的一面。
金庸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他所塑造的武侠形象也对后来的文化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人
皮罗阁(唐朝):建立南诏国(后被大理国所取代, 直到被元朝所灭,存在了500多年),推动了我国西南 地区的发展。 杜甫(唐朝):中国诗圣 颜真卿(唐朝):书法家,其字体极大影响了后来的 文人的书写方式。 慧能(唐朝):中国佛教禅宗六祖 耶律阿保机:906年建立辽国,为北方地区的开发贡献 巨大。 赵匡胤(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元昊:西夏国的建立者,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毕昇(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包拯(北宋):体察民情平反冤狱的包青天。 苏轼(北宋):两宋时期的文学代表。
炎黄:中华民族的始祖。 仓颉:汉字的创始人。 大禹:治水有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杜康(夏朝):酿酒业的鼻祖。 商汤:商朝的建立者。 周武王: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周公:平定叛乱、制定周礼,为儒学的奠基人。 管仲(春秋):引领了春秋霸政时代。 老子(春秋):著有《道德经》,道家学说成为推行 修养生息政策的思想。 孔子(春秋):《论语》,儒学自汉武帝以来成为国 家的正统思想,中国伦理道德的基础。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人
炎黄、仓颉、大禹、商汤、杜康、周武王、周公、管仲、老 子、孔子、孟子、鲁班、荀子、韩非子、孙武、屈原、商鞅、李 冰、吕不韦、白起、秦始皇、陈胜、刘邦、汉武帝、司马迁、张 骞、王昭君、汉光武帝、蔡伦、王充、张仲景、张衡、张道陵、 曹操、诸葛亮、关羽、司马炎、陶渊明、北魏孝文帝、王羲之、 祖冲之、贾思勰、隋文帝、隋炀帝、李世民、玄奘、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武则天、李白、唐玄宗、皮罗阁、杜甫、颜真卿、 慧能、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毕昇、包拯、苏轼、沈括、 朱熹、完颜阿骨打、岳飞、成吉思汗、忽必烈、黄道婆、朱元璋、 朱棣、徐光启、郭守敬、利玛窦、李时珍、宋应星、郑和、陈振 龙、宗喀巴、李自成、努尔哈赤、郑成功、康熙、乾隆、曹雪芹、 林则徐、慈禧太后、曾国藩、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 陈独秀、蒋介石、鲁迅、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两弹 一星、袁隆平、金庸。
金庸小说
金庸小说赏析
笑 书 神 侠 倚 碧 鸳
飞 雪 连 天 射 白 鹿
出于根深蒂固的雅俗对立思想,许多人对金庸小说本能 地保持着一种‚傲慢与偏见‛——本能地轻视与拒斥金 庸小说,认为武侠小说不管写得多好,也只是一种不登 大雅之堂的消遣品。
鄢烈山《拒绝金庸》: ‚我的理智和学养顽固地排斥 金庸(以及梁羽生古龙之辈),一向无惑亦无
叙述的省略与跳跃,但意味丝毫未失,反而更现含蓄,既给
了读者充分的暗示,又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绵长的余味。
杨过独创这套武功,又是一种综合因素的“合力”所致。 杨过特有的资质、个性、心性、经历(包括情感、习武、人 生等各种经历)、心境等等,缺一都不可能创出这样一套奇 特的武功。但金庸此前已经在各个方面都做了足够的铺排, 因而一切又是水到渠成。
——《红楼梦》第5回
贾宝玉的出场:
红楼名篇“林黛玉进贾府”的重头戏之一是林黛玉与几个
主要人物的见面,而林黛玉与几个主要人物见面的重头戏,
又落在宝、黛相见一节上。
这两个人是全书的灵魂,曹雪芹决不甘于将二人初会的场景 写得平平庸庸,所以在他们奇异的似曾相识的一见之前,颇 费了一番笔墨。
先是王夫人嘱咐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但我不放心的最 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姐妹都不敢惹他的。‛
么永远的去了)。
后半句中重音在“别”,画面上凸显别离之景,情感 上突出别离之痛、之恨、之悔。总之,诗中流露出来的是一 种沧桑、绝望、怨恨、痛悔、孤独、感伤的气息,似乎因失 去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而自此生无所恋,灵魂空空荡荡„„
之所以作这么细致的体会和分析,是想让我们更真切的 看到,诗中表达的一切,与小说中的故事情景、人物处 境和心境、以及这套武功本身等等之间,形成准确深刻 的对应关系。
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运用的对比手法
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运用的对比手法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来展示不同事物、人物或情感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以达到揭示社会问题、传递主题思想、烘托氛围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首先,从题材和情节对比来看,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常常展示了冲突的对比,如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个人与集体等。
比如莫言的《红高粱》中,通过对比农村的封建文化和城市的现代文明,展示了封建农村社会的黑暗面以及现代化的冲击。
这种对比形成了小说的鲜明的冲突,使读者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再次,对比手法还可用于烘托氛围和描绘环境。
比如沈从文的《边城》中,通过对比边境的贫瘠与内地的繁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边境氛围,增强了小说的神秘感和浪漫色彩。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常通过对比来表现江湖的黑暗和武林人士的侠义之气。
这种对比手法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小说的环境和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对比手法还可用于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对比人物的外貌、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对比,可以更加鲜明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比如钱钟书的《围城》中,通过对比方鸿渐和孙少平两个主要人物的聪明与愚蠢、才华与平庸,塑造了一个寓言式的形象,展现了小说主题中的“围城”现象。
同时,对比还可以起到强化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如《飘》中,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与男主角雷德·巴特勒的对比,使她们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各自的形象得到了更好地衬托。
综上所述,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来展示不同事物、人物或情感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以达到揭示社会问题、传递主题思想、烘托氛围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让读者对作品的主题和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退隐”看金庸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内容摘要:为了论述金庸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文章结合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坛上呈现独特艺术世界的文学大师—沈从文的“退隐”行为和金庸小说中的
“隐退”特征,得出了沉闷、单调的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领域中,只有金庸
和沈从文用他们独有的笔调为读者描绘着美好世界。
他们作品中都用“隐退”
的身影来和现实博弈着,书写的对那个时代的独特理解。
从而体现出金庸在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领域的独特风采。
关键词:金庸沈从文退隐现实作家意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纵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由于它从世纪初开始便受到文化功利主义的驱动,且无形中又与传统的文治教化、文以载道不谋而合,再加上科学、民主等理性主义的思潮影响和战争动乱等现实环境的作用,使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自然而然地呈现以现实主义为主流,以反映民生疾苦,批判现实黑暗和表现现实人生的艰辛为基本规范。
久而久之,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尤其是主流作家的想象力就因长时期受到极大的束缚和局限,而逐渐麻痹了翅膀,以至于再难展翅高飞了,从而造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园地的单调和沉闷。
然而在二十世纪文学领域中却有两支奇葩在那阴霾的天空下傲然盛开着,那就是金庸和沈从文。
金庸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大陆文坛上能找到的唯一相似者便是沈从文,他们的艺术世界里都洋溢着向往自然、回归自然、隐退现实的影子。
他们的轻松笔调为沉闷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注入了一股清流,滋润着那个时期人们干涸的心灵世界。
为久浴死水中的人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清新、梦幻的世界里翱翔。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时代背景下,是“现实”使金庸和沈从文之间架起了一起桥梁。
同样也是在现实的逼迫下,成就了他们艺术世界里共同的退隐主题。
文人或其艺术世界中人物的自我放弃、自我归隐,正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正所谓: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金庸笔下的大多数主人公最终都以归隐林泉来结束他们的人生戏剧:陈家洛、袁承志、杨过、张无忌、令狐冲,甚至韦小宝都是这样。
这表明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再也找不到他们合适的位置,找不到他们奋斗的目标。
狄云练好一身绝世武功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最有代表性的或许还是石破天,最终也不知“我是谁”,自然也就不知“从何处而来,向何处而去”了。
正如《倚天屠龙记》中所引的波斯诗人莪默的诗句“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问所终”①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在江湖中苦苦拼搏了一世,但最后都以隐退江湖而告终。
例如,《天龙八部》中的萧远山和慕容博在费尽苦心,历经一世比拼后,最后在少林大师的点拨下毅然遁入空门,放下彼此的恩怨,退出了江湖,归隐林泉;一灯大师在金庸的笔下,虽然是一国之君,却也毫不留恋尘世的荣华富贵,隐退在世外仙境,与自然相依,不问尘世;还有那正气凌然的萧峰,曾经的他早就和阿朱相约好等报完仇就一起去塞外放牧归隐,远离世事。
《神雕英雄传》中的黄蓉也曾多次要求郭靖和她一起留在桃花岛,从此不闻世事。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最后也是带着夫人浪迹天涯,远离烦乱世间。
这些人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退出或者渴望退出江湖。
追究其原因,我们似乎不难看出,现实是这些武侠人物退出人生舞台的原因之一。
以萧峰为例:表面上看,他的悲剧是由于他太执意报仇造成的,他如果不是执意要先了却报仇之事后才跟阿朱到关外放牧,那么阿朱也就不会死于他的掌下,最后的他也将不至于郁郁寡欢以自杀收场。
但深想一下,这可能吗?要是他放弃报仇,而和阿朱到关外过着平淡的二人生活,难道他就真的能心安理得的过着幸福的生活吗?阿朱固然心满意足,但萧峰却会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之际为大仇未报而抱怨。
现实不允许萧峰放弃报仇而放牧关外,如此理性的萧峰在现实面前,不可能背离现实而选择和女人归隐。
所以,冥冥之中萧峰和阿朱的命运早已被现实所定格。
然而,最后的萧峰在大宋和大辽之间的忠义矛盾中选择了自杀,因为没有了一个他可以忠以的社会,失去了他可以领导的群众,萧峰不能活下去。
同样,在正派和邪派之间,令狐冲选择了退隐,因为他没有使命感,他所重视的是个人生活,是舒展性情的生活,世人的争名夺利他固然没有兴趣,但对于发扬光大正派门户,拯救世人,他也一样没有兴趣。
所以他最后退出了江湖。
同样也是因为现实的原因而导致沈从文退出文坛,隐退于文物研究领域。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缓解了人们的视觉疲劳,为沉闷的二十世纪文学投入了一缕阳光。
但是,这位“五四”以来,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家,却在五十年代初,突然放下写小说和散文的笔,从事文物研究,写出像《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样的大书。
同样也是现实,让这位文坛巨匠选择了退出“文学江湖”。
他是一个受到极不公平待遇的作家,那些评论家、文学史学家们违背自己的良心,不断对他加以歪曲和误解。
他写过《牛》、《丈夫》、
《贵生》然而人家却说他是脱离劳动人民的。
他写过《菜园》、《新与旧》然而人家说他是不革命的。
他热衷于“民族品德的发现和重塑”,写了《边城》和《长河》人家说他写的是引人怀旧的不真实的牧歌。
他被宣称是“反动”的,一些新文学史甚至不提他的名字,仿佛他不曾存在过一样。
这位文坛巨匠,被界定为“桃红色文艺”作家,他的全部文学活动被认为“都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②。
最后,他终于呈现出病态特征,迷乱中,他仿佛听到远处有人向他呼喊:转来吧,你这个乡下人!你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湘西才是你最后的归宿。
在病中他不断的重复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他不断地念叨着,语调里透着悲哀。
”③。
最后的沈从文,以改行的形式退出文坛。
从写小说到改研究文物,虽然他在文物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就他个人而言,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位作家,特别是从一个长远的文化史角度来看,这算不算损失?如果是损失,那又是谁的损失?
沈从文,作为一个崇尚自然,歌咏理想的“乡下人”,他渴望过上宁静的生活,但不安定的时局,却使他的大半生都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辗转于痛苦的回忆中。
1988年,沈从文自我评价道:“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的感情同他们不可分。
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写城市各阶层人,但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较喜爱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人的哀乐故事。
因此我被称为乡土作家。
”④沈从文曾说过:“我需要清静,到一个绝对孤独的环境里去融化生命中的具体与抽象。
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边的大石头上坐坐……,我需要在这种地方,一个月或一天。
我必须同外物完全隔绝,方能使自己重新接近。
”⑤现实让他喘不过气,他需要暂时的隐退来缓解内心的伤痛。
最后,这位和笔墨打交道近三十年,有影响、有特色的伟大作家,放下手中的笔,隐退于文物研究领域中。
他以改行的方式依旧傲然的与现实对弈着。
除了“现实”这一原因之外,我认为作家本人的乡土回归意识也是影响退隐主题的原因之一。
金庸曾说过:“我个人的梦想是将来退休后到沙田买间小屋,天天到中文大学来旁听,研究学问。
”⑥正所谓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往往都会把它寄托在艺术世界里。
现实生活不容许你虚构、幻想,但在艺术世界里却无人可以阻挡你思维的天马行空。
金庸正值青年时
期,正值风华正茂,不可能过早的隐退于现实世界。
沈从文,深深的湘西情怀早已刻入其骨子里,乡土回归便很自然的影响了他现实中人生道路的抉择。
金庸用他的武侠想象世界丰富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沈从文,用他骨子里的湘西精神、自然乡土情怀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舞台上孤独的独舞着。
是现实和作家的回归意识造就了他们共同的退隐主题,无论是武侠人物的退隐还是作家自身的隐退,都向我们传递出那个时代里的无奈现实。
他们都以独特的想象方式为沉闷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书写了永恒的文学历史画卷,在阴霾的天际中傲然高歌着。
参考文献:①葛涛《金庸评说五十年》第33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
②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
③凌宇《沈从文传》第42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④凌宇《沈从文传》第246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⑤彭晓勇《边城圣手》第二十2页中国青年出版社
⑥《诸子百家看金庸—(5)》杜南发等著第95页
金庸研究期末作业
院系:文学与传媒学院
班级:08中本一班
姓名:刘丽英
学号: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