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北极战略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身份路径和方式

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身份路径和方式

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身份路径和方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北极地区的冰雪消融,北极地区的国际治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参与和影响力也日益增加。

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参与不仅涉及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还涉及资源开发、航运运输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身份路径和方式展开探讨。

一、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身份路径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身份路径主要是观察员和合作伙伴两种。

作为非北极国家,中国从2007年起先后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和黑龙江省出现了北极考察队的身影。

2013年,中国公布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了"天然资源和海上运输的合作"。

同年,中国国家海洋局批准黑龙江省与北极地区国家沿海省市合作开展科研考察,为中国北极参与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还积极利用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推动北极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与支持。

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参与方式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航运运输等方面。

中国在北极地区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

中国与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堪察加半岛、北极区域海洋研究所等开展环保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冰盖观测、浮水器布放、海域清洁和鲸鱼保护等各项活动,为北极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方面也有一定的参与。

中国石油等企业在北极地区进行矿产资源等的勘探和开发,为北极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北极地区的航运运输方面,中国也积极参与。

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北极航运业务,利用北极航线提高了北欧国家与亚洲市场相关物流产品的连通性,并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面临挑战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目前北极地区的治理仍然存在国际法和区域规则的不完备性。

针对同等谈判权等问题,中国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航道通航的规则定制以及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作出了新的部署。

北极航道开发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北极航道开发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北极航道开发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一、前言北极航道开发是全球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参与北极航道的机会,以获取更多的商业与科学利益。

而对于中国来说,北极航道的开发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北极航道开发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以及在北极航道开发中应采取的策略。

二、北极航道的基本情况北极航道是一条贯穿北极地区的航道,连接着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是贯穿两大洋上空间最短、最直接的航道。

目前,北极航道主要分为北极东北航道和北极西北航道两部分。

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了北极海冰的融化,使北极航道开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三、北极航道开发对中国的战略意义1. 打破对传统航道的依赖北极航道的开发将有助于中国打破对传统航道的依赖,减少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传统航道的依赖。

同时,北极航道也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南极航道的地位和影响力,使中国在全球航道运输中的话语权增加。

2.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北极航道的开发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北极航道是连接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重要通道,其开发将有利于中国建立起覆盖全球的贸易网络,提高一带一路的效益。

3. 推动产业升级北极航道的开发有望解决我国外贸运输中的瓶颈问题,并推动我国产业升级。

如在北极航道上运输物资和能源,将促进我国航运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航运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4. 开拓新的资源领域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非常丰富的能源资源,这些资源的开采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北极航道的开发将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开拓北极地区的资源领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建议及策略1. 加强国际合作在北极航道的开发中,各国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中国应积极与各国合作,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以共同推进北极航道的开发。

同时,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将有助于扩大我国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2. 建立北极航道专业机构为顺应北极航道开发的趋势,建立专业的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

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
第 11 页
大北极意义
大北极及界定
发 展 历 程
对中国影响
大北极战略
4.大北极协调机制趋于复杂化
现阶段,大北极国际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主要国际协调法规有《联 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法规;主要国际协调组织有北极理事会等组织。 现有国际协调法规与组织正在积极发挥作用。
未来,随着北极相关问题的不断发展变化,大北极国家政治、经
对中国影响
大北极战略
综合上述两个条件得出的大北 极范围
第8页
大北极意义
大北极及界定
发 展 趋 势
对中国影响
大北极战略
1.大北极国家关系趋于动态化
随着北极航线全线通航,北极地区权益 纷争将促进大北极国家间关系发展变化。
当今中美两国在很多国际性问题上存在 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在未来将会就北极 问题等范围广泛的问题经常并深入地进 行探讨和交换意见
政治距离:大北极国家应从 国家层面、政府角度对北极 加以关注,强调与北极国家 关于北极的密切联系。
资源距离:主要体现在参与 北极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北 极八国进行能源合作等方面
History-Future距离:衡量从 古至今大北极国家与北极地 区间的互动往来的抽象概念
第7页
大北极意义
大北极及界定
发展趋势
选 取 原 则
空间距离 交通距离 人文距离
H-F距离
第5页
大北极意义
大北极及界定
发展趋势
对中国影响
大北极战略
空间距离是指以北极点为出发点,向四 周辐射,以北纬30°的纬度线作为空间 距离的界限,北纬30°以北范围内的国 家作为大北极国家的初步筛选标准。
在满足空间距离指标的国家中,选择符合交通距 离(海运距离)要求的国家作为大北极国家。选 取7000千米作为筛选标准,备选国家到北极地区 的交通距离在7000千米以下,即为符合标准国家。

关于中国北极战略的研究

关于中国北极战略的研究

中国北极战略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融冰速度加快,北极地区战略的重要性日益显露,这引起了许多国家在北极的争夺和博弈。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激增,能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为了赢取争夺北极的有利形势,攫取北极巨大的战略利益,我们必须迅速制定相应的北极策略,以确保我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处于有利态势。

维护能源安全、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

我国迫切需要评估北极在未来世界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制定中国的北极战略。

关键词:科研价值、北极资源、国际新航道、能源安全、军事战略、地缘政治格局、国家利益、战略合作。

国际局势变幻莫测,争夺和控制战略要地,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世界局势的发展。

谁在这场争夺中获胜,谁就可站在经济、政治的综合态势的制高点,在未来格局中将处于有利地位。

随着全球变暖,融冰速度逐年加快,还有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及融冰后将形成新航道,北极注定将成为国际局势新的争夺点。

中国必须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北极战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一、北极环境对中国的气候影响全球气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局部地区环境的变化,将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地区的环境和气候。

积极开展北极极地气候的研究,掌握北极气候变化规律,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并为制定科学的国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北极极地气候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气候变化,左右着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和旱涝风霜。

例如,影响着我国四季气候的冷空气主要来源于北极地区,然后经西伯利亚地区逐渐加强而流向中国。

2008年中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就是由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得到加强而发生的,这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正常开展。

此外,北极地区还是全球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大气气候系统形成和变化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加强对北极极地气候的研究,这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对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的国土整治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与中国国家利益研究

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与中国国家利益研究

( 中国科 学技 术 大 学人 文 学 院 , 合肥
摘要: 全 球 气 候 变 暖极 有 可 能 导 致 北 极 地 区成 为 国 际社 会 的 交 通 新 动 脉 、 财 富新 源 泉 、 战 略新 高 地
与 科研 新 平 台 。这 些 广 泛 而深 刻变 动 的 战 略 价 值必 将 把 北 极 变 成 大 国博 弈 的新 棋局 , 而 中 国则 是 北 极 战
3 0万欧 元 。此次 航行 在北 极航 运史 上 意义 重大 ,
化 的放 大器 , 日益 消融 的海 冰使 昔 日满 目苍 凉 的
北 极 成为 国际竞 争与合 作 的新棋 局 。面对北 极地
区 日益 升值 的 战 略价值 , 中 国有必 要 研究 与 制定 自己的 北极 战 略 。 并 将 其纳 入 外交 大 战 略 的规划
年 的寒 冬 正 是 在气 候 变 暖背 景 下 北 极 海 冰 融 化 造 成 极 地 冷 空 气 扩 散 到 全球 的恶 果 。就 整 体 而 言, 全 球 气候 系 统无 疑 正在 经历 一 次 以变 暖 为主 要 特 征 的显 著变 化 . 而北 极 地 区则 是全 球 气候 变
情况 下 , 成功穿越 “ 东北航 道” 抵 达 荷 兰 鹿 特 丹 港 。整个航 程较 传统 航线缩 短 7 4 0 0公 里 , 不 仅节 省了 l O天 时间 ,每 一艘 船 的航 次 费用 还 节省 了
目前 亚洲~ 欧 洲 的远 洋航 线 大约 为 1 1 3 0 0 n m i l e . “ 如果 西 北航 道 实现 全 面开 放 ,则 亚 洲一 欧洲 海 运航 程 至少 可 以缩 短到 6 1 0 0 n mi l e 。” 不 言而 喻, 通 过 北极 航 道 的船舶 , 在节 省 时间 成本 、 减 少

中国的北极政策

中国的北极政策

中国的北极政策中国的北极政策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地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北极事务。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亚洲大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北极政策,积极参与北极事务和发挥影响。

同时,北极地区也对中国的利益和战略意义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北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支持北极科学研究和环保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北极地区的环保问题,积极支持北极科学研究。

2017年,中国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首次完成了对北极的综合科考任务,表明了中国科学家在北极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

在北极环保方面,中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环保计划及资金投入,积极参与北极环保事务,并为北极开展各类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

二、参与北极经济合作随着北极地区的开发和开放,北极经济合作也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在北极能源、航运、渔业等领域的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同时积极寻求更多的市场机遇。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北极航道+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以积极参与北极经济合作,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对北极的战略布局。

三、积极参与北极治理和规则制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北极治理和规则制定。

2018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明确了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定位、战略目标和行动措施。

同时,中国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北极理事会的相关会议和活动,为北极治理和规则制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加强北极地区与中国的联系和交流中国积极寻求与北极地区的联系和交流。

中国通过参加北极理事会、北极科学研究会议等活动,加强与北极地区国家的合作和联系。

同时,中国与北极地区的商业、教育和文化等领域也在积极展开合作。

这些合作对于促进中国与北极地区的交流、增强双方了解和信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发挥北极在中国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北极地区对中国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北极地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毗邻中国东北地区,与中国港口距离相对较近。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作者:谭茂震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下旬刊》2018年第04期长期以来,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政治与战略价值,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与重视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随着“北极热”现象的出现,与北极相关的全球性问题交织涌现,探索合理的北极治理模式逐渐被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程,北极地缘政治关系也日趋复杂。

我国是近北极国家中的重要大国,中国的长远发展决定了中国在北极拥有重要利益。

本文旨在通过战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及战略分析,希望找寻对我国取得北极利益和进行下一步研究的些许启示。

一、冷战时期的北极地区美国与苏联在北极紧密相邻,冷战期间,北极地区的国际局势深受美苏全面对抗的影响。

夹在两大集团间的北极成了美苏全球对抗的战略前沿,各自的实力中心都处在对方战略武器攻击范围内,而且双方都出台了对抗色彩浓重的北极战略。

虽然期间双方在北极地区没爆发“热战”,并且冷战后期双方在该地区出现了缓和,但该地区国际局势的总基调仍以冲突和对抗为主,美苏间的“核平”维持着北极的“和平”。

在“核平”的大背景下,北极地缘战略地位较之前的二战时期有了更大提高。

冷战前期,美苏双方都继承了各自二战中在北极的斩获。

美国保持了在冰岛和格陵兰的驻军。

1949年北约成立后,北极地区的加拿大、冰岛、挪威、丹麦都成为了其成员国。

美国还通过各种双边防务协定深化了与这些国家间的军事关系,加强了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存在。

苏联保持了对部分原芬兰领土的占有,加快了以摩尔曼斯克为主要基地的北方舰队的发展。

双方都大力发展能携带核武奔敌国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在北冰洋沿岸建立了多个供战略轰炸机起降的空军基地,并设立了多条预警线。

冷战中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美蘇间的核军事有了新升级。

远程战略轰炸机逐渐让位于更先进的远程弹道导弹。

双方的远程弹道导弹经历了从固定的陆基发射到更为灵活的深井、舰载、机载、潜艇、天基发射的过程。

在陆基发射占主导时,北极地区附近部署着众多陆基导弹发射场,成为世界战略核武最密集区域。

我国北极战略浅见-最新年精选文档

我国北极战略浅见-最新年精选文档

我国北极战略浅见北极战略是指一国运用国家的各种战略资源和手段以实现本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谋划与艺术。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北极战略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表现为不仅没有国家层面的北极战略,甚至对北极地区之于我国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可以预期,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前满目苍凉的北极必将成为国际较量与国际合作的新舞台。

本文从我国在北极地区存在的国家利益出发,认为我国制定北极战略势之必然,并对我国的北极战略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制定北极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通常所说的北极是指北极地区,即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总面积2100万平方公里。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力资源以及渔业资源,还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冲。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北极融冰之后将出现的新航道更成为足以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新要素,北极也必将成为大国博弈的大舞台,而中国在北极同样存在着重要的国家利益。

(一)交通新动脉――北极航道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

目前主要包括“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东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

“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的最短的航线”[1]。

长期以来,北极航道未能有效利用的原因是海冰覆盖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

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而北极地区的空气温度的上升幅度更是全球平均升温幅度的两倍。

北极海冰加速融化,海冰厚度和覆盖范围都大大缩小。

最新预测,在未来若干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极航道开通的最大制约因素将因此而消失。

研究表明如果北极航道顺利开通,其经济利益和商机将十分可观。

例如“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伦敦的习惯航线全程约10500n mile。

采用东北航线航程约为8000n mile,航程缩短约2500n mile;目前亚洲一欧洲的远洋航线大约为1.13万n mile。

北极国家的北极战略及对中国的借鉴价值

北极国家的北极战略及对中国的借鉴价值

北极国家的北极战略及对中国的借鉴价值摘要:当下北极地区权益划分和竞争的问题与北极地区治理问题获得了全球性关注,北极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意义也与日俱增。

中国应当充分认识到北极的科研价值、生态资源价值、航运经济价值、地缘政治价值以及军事安全价值,考虑到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参与北极治理的必要性,制定和实施中国的北极战略。

加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虽然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了更多机会与丰富信息资源,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平台,但也有一定的局限。

中国应针对这一现状制定北极外交战略,进一步拓展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合法国家权益。

关键词:北极国家;北极战略;权益竞争;北极理事会;北极治理21世纪以来,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融化使得该地区自然资源开采和利用变得便利,北极航道的开通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一种现实,北极也受到了世人日益增加的关注。

北极地区以往只对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有吸引力,但如今其战略价值和战略地位在国际政治环境中日益凸显。

北极地区以其丰富的能源与矿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独特的影响、重要的国际战略与商务通道以及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日益成为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

当下北极地区权益划分和竞争的问题与北极地区治理问题获得了全球性关注,北极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意义也与日俱增。

一、北极国家的北极战略概述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化和在全球视野中的日益突出将引起国际政治环境的深刻变化,形成更为复杂的国际关系。

怎样兼顾北极事务参与过程中的国际合作与权益竞争并且争取到有利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本国的合法权益,是各国尤其是北极国家都在考虑的问题。

总体来说,挪威是北极地区最重要的北欧国家,从全球层面来看,紧随其后的只能是俄罗斯。

北欧大陆包括陆地、海岸和北极圈之内的大陆架。

斯瓦尔巴德群岛位于挪威本土与北极点之间的多岛海区,增大了挪威在北极的主权。

挪威已经从北冰洋海水中开发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并且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俄罗斯北极大陆架的勘探活动也十分活跃。

北极航线的中国战略分析

北极航线的中国战略分析
关键词 : 北极航 线 ; 次分析 法 ;WO 层 S T法 ; 战略 中图分类号 : 10 4 F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73 2 0 ) 1— 0 1 7 10 9 5 (0 9 0 0 0 —0
An l i f Ch n S S r t g n c i u e a yss o i a’ t a e y o Ar tc Ro t



引言
北极航线由于长年 由浮冰覆盖 、 又极其寒冷 、 环境恶劣 , 致使一 直无法正 常通航。但 随着 全球
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消退 , 开发北极航 线成为
全球 变暖导致 的北极冰层 消退 , 使北极成 为
各国争夺的“ 新战场” 。北极 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 线权益的竞争。狭义的北极航线只包括北极航海 线, 它分为西北航道 和东北航道两部分 : 绕过 西伯 利亚北部的为东北航道 ; 绕过加拿大北部 的为西 北航道 。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 线( 大圆航线 ) 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 , 的最短的航线。
问题 中遇到的复杂和异 常的现 象 , 出利用 管理技 术 中进行 定性 和定量 转化 分析 的 S T方法和层 次分析 法 提 WO
( HP 相 结合 的方法进行 分析。在进 行 实际分析 的基础 上 , A ) 讨论 了 中国面对 北极 航线 问题应 采取 的战略。研 究结果 可以帮助 了解北极航 线问题 现状 , 发现新 问题 , 出切 实可行 的方案并帮助 实施 。 提
LIZ n— f he — u ( ol efTasott nMaa e et D l nMaim n e i , ai 106 hn ) C lg rn r i n gm n, ai rieU i r t D l n16 2 ,C i e o p ao a t v sy a a

北极治理国内研究综述

北极治理国内研究综述

北极治理国内研究综述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心,也是各国资源争夺的焦点之一,对于北极区域的治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国内研究对北极治理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综述,本文将对国内北极治理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首先,关于北极治理的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通过对国际法、环境政策、气候变化、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相关理论。

比如,一些学者提出了北极冻土区域治理、北极环境保护、北极资源开发等理论模型,为北极治理提供了理论框架。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区域治理、国际合作、权力平衡等角度分析探讨了北极治理的问题。

此外,国内的研究还关注了北极治理中的利益关系问题。

因为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各国在资源开发、海域划界等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

国内学者通过研究国际合作、利益博弈、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利益关系问题的建议。

例如,一些学者提倡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明确的资源开发规则、推动环境友好的开发方式等。

最后,国内学者还对北极治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随着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和资源开发的加剧,北极治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国内学者通过对相关趋势、政策变化、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未来治理的策略和方向。

例如,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加强多边合作、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科技创新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研究对北极治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综述,在理论研究、实践问题、利益关系和前景展望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随着北极地区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相信国内研究在北极治理领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南北极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南北极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南北极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南北极被誉为地球上最神秘、最幽静的地方之一。

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南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非常独特。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南北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

在这个背景下,当前南北极研究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而南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

北极中的冰盖开始逐渐融化,南极洲的冰川也在不断消融。

这些现象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还会对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并着重关注南北极这个地区。

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南北极地区不仅拥有独特的环境,还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南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海豹、海狮、企鹅、北极熊等珍贵的物种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南北极地区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保护,防止人类活动对其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三. 研究南北极的国际合作南北极地区是全球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其研究对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因此,国际合作是必要的。

不仅如此,也需要加强南北极研究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研究手段和方法,以及加强对南北极地区的观测。

四. 在极端环境中的人类活动近年来,随着南北极地区的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这些地区的环境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科学家、旅游者和野外探险队等人群都涌向南北极地区。

尽管他们的活动带来了一些研究的成果和旅游的收益,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垃圾处理、气候污染和土地开垦等。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类活动不给南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总之,南北极地区的研究面临着众多挑战。

但只有把这些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并寻求积极、实际的解决方案,我们才有可能改善我们所面临的局面,实现南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身份路径和方式

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身份路径和方式

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身份路径和方式【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身份路径和方式。

在文章介绍了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中国的北极政策、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参与方式、与其他北极国家的合作以及国际责任和担当。

在总结了新时期中国在北极治理中的身份定位、参与路径和方式对北极治理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角色。

通过对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身份路径和方式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未来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合作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极,中国,治理,参与,身份,路径,方式,地位,合作,国际责任,新时期,影响,展望。

1. 引言1.1 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背景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地区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北极地区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国际力量,中国在北极地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中国之所以参与北极治理,一方面是因为北极地区对中国的气候变化、海洋资源、航运以及科研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一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积极参与北极治理,旨在推动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保护北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参与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是为了促进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使命。

1.2 研究意义深入研究新时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身份路径和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推动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建设性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2. 正文2.1 中国的北极政策一、科学研究:中国加大了在北极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积极参与北极航道开发、气候变化监测、极地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科研项目,推动了北极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资源开发:中国对北极地区具有浓厚的经济兴趣,将北极视为重要的资源开发领域。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北极石油和天然气、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同时也开展渔业等经济活动。

北极地位及意义

北极地位及意义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北极的生物资源除作为土著居民的食物和经济发展的商品性资源之外,其丰富多彩的生物种类,包括当地生活着的至少已有上万年历史的土著居民——爱斯基摩人、楚科奇人、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和拉普人等,也是全球基因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通过对人种基因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北美洲印地安人的基因与亚洲西藏人的基因非常接近,而爱斯基摩人的基因则与亚洲蒙古人的基因很相似。
尽管西方探险家历尽艰险,舍生忘死打通了穿越北冰洋的西 北航线和东北航线,但由于恶劣的气候与艰难的航行条件,北极的商业性海上运输迄今仍然不发达。不过,在特殊的情况下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随之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内战和持久的严重饥荒。为了拯救彼得格勒等地区的灾民,后来成为美国总统夫人的胡佛女士奔走呼号,在美国和西欧募集了大量的救济品和资金,并组织船队经北极航线运往前苏 联。胡佛女士也为此获得了当时苏联政府的最高荣誉勋章。
此外,北极地区是许多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北极科学研究工作,为人类对自然界和北极认识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开展北极研究,不仅对认识极地系统,进而认识整体地球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我国气候、环境、农业、资源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也是很明显的。
1、北极的气候系统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天气气候,左右着我国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与旱涝风霜。北极是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全球大气气候系统形成和变化中起重要作用。大气与海洋间能量、物质的交换过程主要发生在海-气、海-冰-气界面上。
阿拉斯加更重要的价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显示出来,1941年,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指挥主力舰队,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大获全胜,接着又于1942年出兵占领了阿留申群岛顶端的两个岛屿。这使得本来就蒙受了珍珠港奇耻大辱的美国人的自尊心又受到了进一步打击。他们猛然意识到,日本人有可能通过阿拉斯加从北面来袭击美国本土,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都把焦急的目光转向了阿拉斯加。此时此刻,人们才认识到那块遥远最后的前线”,而且成了支援前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基地。

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

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

2020年 第10期海洋开发与管理3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李振福1,王紫荆1,韩春美2(1.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大连 116026;2.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 大连 116026)收稿日期:2020-02-16;修订日期:2020-08-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通实力 研究 (19F Z Z B 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东亚历史海域研究 (18Z D A 20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Y F C 142706).作者简介:李振福,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摘要:为对北极地区进行更深入和更细致的探索,助力我国参与北极事务和开发利用北极资源,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对北极问题展开研究㊂文章梳理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分别从来源㊁应用和展望等方面对现有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㊂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主要包括渐进决策理论㊁地缘政治理论和地缘势理论㊁通权论和 通实力 理论㊁国际公共品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以及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方法㊁定量分析方法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多学科交融的新型方法;基于相关理论和方法尚缺乏纵向支撑㊁系统体系和量化分析的现状,未来北极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研究体系增强系统性㊁学科交融㊁研究理论富于实用性以及研究方法融入更多量化分析㊂关键词:北极;北极事务;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学科交融中图分类号:K 901.4;G 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0)10-0003-09T h e o r i e s a n dM e t h o d s o fD o m e s t i cR e s e a r c ho nA r c t i c I s s u e sL I Z h e n f u 1,WA N GZ i j i n g 1,H A NC h u n m e i 2(1.C o l l e g e o f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D a l i a n M a r i t i m e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116026,C h i n a ;2.C o l l e g e o fP u b l i c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t h eH u m a n i t i e s ,D a l i a n M a r i t i m e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11602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d o m e s t i cA r c t i c r e s e a r c h t h e o r i e s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d t h e i n c r e m e n t a l i s t p o l i c y -m a k i n g t h e o r y ,t h e g e o p o l i t i c a l t h e o r y &g e o p l i t i c a l -p o t e n t i a l t h e o r y,t h e c o n n e c t i v e -p o w e rt h e o r y &t h e g e n e r a l p o w e rt h e o r y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u b l i c g o o d st h e o r y ,p u b l i c v a l u e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 o r y ,m u l t i -l e v e l g o v e r n a n c e t h e o r y a n d t h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g o v e r n a n c e t h e o r y.B e s i d e s ,t h e m e t h o d s u s e d m a i n l y i n c l u d e d 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a sw e l l a s t h e n e w 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i n t e gr a -t i o nm e t h o d .B a s e do n t h e l a c ko f v e r t i c a l s u p p o r t ,t h e 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i n g t r e n do fA r c t i c r e s e a r c h w a s t oe n h a n c es y s t e m a t i co f t h er e s e a r c hs y s t e m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i t y o f t h et h e o r y ,i n c o r p o r a t i n g m o r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s i s i n t o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K e y wo r d s :A r c t i c ,A r c t i c a f f a i r s ,A r c t i c r o u t e ,G e o p o l i t i c s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d i s c i p l i n e s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年0引言北极具有复杂而特殊的地理条件,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学者瞩目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急速消融,北极航线的开发利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北极丰富资源的吸引力也日渐提高㊂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国不断推出北极战略,北极的国际战略地位不断攀升,关于北极问题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㊂作为近北极国家,我国一直致力于参与北极事务和维护北极的可持续发展,对北极问题的研究也引起国内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㊂目前我国学者运用多种学术理论和方法,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北极问题进行全方位㊁多角度的细致研究㊂理论和方法是实践的基础,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突破是深入研究北极问题的关键㊂因此,对现有理论和方法的总结和分析不容小觑,而目前国内针对北极问题的综述性研究均未对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性的梳理㊂本研究在 中国知网 (C N K I)以 北极 为主题词,对社会科学㊁经济与管理科学以及哲学与人文科学类别下的中文期刊进行检索,不限时间跨度和期刊类别,并排除未使用明显理论或方法和无明显相关性的文献;对检索到的中文文献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整理和客观评述,并对其突破空间和发展趋势作出预测㊂1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随着北极问题热度的不断攀升,相关文献数量不断增加,北极问题理论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㊂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涉及地理学㊁政治学㊁管理学㊁国际关系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呈现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㊂本研究列举在北极问题研究中应用较广的理论,并系统分析其演进历程㊁具体内容㊁实践应用和未来展望㊂1.1渐进决策理论美国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基于实证的角度,从人类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批判继承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和有限决策理论的观点,提出较为实际㊁科学和妥当的渐进决策理论[1]㊂通俗来讲,渐进式决策即决策者采用渐进的方式对现有政策进行分析和修改,从而在稳定的社会中逐渐和稳步实现决策目标㊂该理论的应用应坚持按部就班㊁积小变大和稳中求变的原则㊂随着北极航线开发利用的日益发展,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不断提高㊂我国是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国,对北极资源的需求十分强烈㊂但目前看来,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均存在一定的限制㊂奚源[2]以渐进决策理论为视角,研究我国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和举措,并提出相关建议㊂渐进决策理论主张事务的运作过程必定有前后链接之处,其质变由量变引发,并强调稳定性是目标实现的基础㊂我国现阶段的北极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符合渐进式决策的模式,例如:我国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的身份突破种种制约,由浅至深,逐步拓宽北极事务的参与面,为开发利用北极资源提供基础㊂渐进决策理论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公共领域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基于该理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产生现实价值㊂北极问题是区域性公共问题,但其涉及的范围远超很多全球性公共问题,而目前渐进决策理论仅被应用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中㊂值得思考的是,由于渐进决策理论主张稳中求进,其所采用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这就决定其并不适用于解决一些紧急问题(如环境的急剧改变)㊂因此,我国在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渐进决策理论的理念,在尊重北极国家的权利和政治等的基础上,遵循 积小为大 的原则,不断拓宽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与此同时,针对北极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和相应国家不断推出的北极战略,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采取更恰当的理论和方法以解决各类问题,从而推进我国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㊂1.2地缘政治理论和地缘势理论地缘政治理论是国际政治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之一,英国政治地理学家杰弗里帕克将其定义为以空间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际局势和背景进行的研究㊂地缘政治理论从全球空间的角度观察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格局和政治关系,其存在的使命即为国家设计发展战略,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包括海第10期李振福,等: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5权论㊁陆权论和空权论等㊂ 冷战 结束后,北极的地缘政治局势发生快速而又巨大的变化,众多学者基于地缘政治理论对其特征进行分析[3]㊂李振福[4]通过梳理地缘政治的演进史,针对北极航线问题,提出地缘政治理论的假设前提和我国的地缘政治策略㊂随着北极丰富资源的逐渐显露,各国纷纷出台北极战略,北极的地缘政治问题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而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在解决北极这一具体区域性地缘政治问题方面略显单薄㊂相关学者开始将其他学科的理论融入地缘政治理论思想,并提出北极地缘政治研究的新型理论㊂李振福等[5]在系统梳理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中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提出地缘势理论:用 相对距离 刻画国际关系,即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演变是使彼此的 相对距离 趋于 最优 而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将地缘势理论在北极问题上进行实践验证,证明该理论的实用性,并提出地缘势理论有助于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研究的深入,也可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参考㊂深入研究北极的地缘政治问题,有助于明晰北极和近北极国家的国际关系走势,为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利用和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等提供借鉴㊂地缘政治理论属政治地理学说的理论,主张通过解决地缘政治问题来研究国际政治关系㊂现阶段该理论在地缘政治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已较广泛,面对日趋复杂的北极地缘环境,未来关于北极地缘政治的研究将更加深入㊂地缘势理论由物理学和国际关系学2个跨度极大的学科理论融合形成,2个学科虽有可交融之处,但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相关内容和应用的研究还不深入,其对于解决北极的具体区域性地缘政治问题仍缺乏一定的说服力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将不断具体化的地缘势理论与不同现实条件下的应用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强化该理论的科学性,以拓展其在微观北极地缘政治问题研究方面的应用㊂1.3通权论和 通实力 理论通权论是基于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和我国地缘政治思维而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地缘实践发展的新型地缘政治理论㊂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以陆权论㊁海权论和空权论为代表,究其本质,均是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且带有一定的霸权主义色彩,并不适用于我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新时代目标㊂通权论以 通 为核心,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基础,主张通过交流㊁沟通和合作,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地缘问题层面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㊂通实力 理论是结合通权论思想,继 硬实力 软实力 和 巧实力 之后提出的新理论[6-8]㊂ 通实力 是指国家利用自身的综合资源和能力,促进本国与本国㊁本国与他国以及他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互,进而形成互联共通的国际共同体,具有整体性㊁协调性和连通性等特征㊂ 通实力 理论是通权论的基础,前者强调对国家之间联通力的量化分析,后者则强调对全球优势区位的研究㊂通权论强调的陆㊁海㊁空㊁天㊁网的统筹发展以及开放网状地缘体系的形成有赖于 通实力 的落实㊂李振福等[9]阐述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与通权论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在通权论的指导下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的对策建议;通权论作为互利互惠的地缘关系理论,有助于指导我国的地缘战略实践,为 冰上丝绸之路 的困境突破和合作共建提供理论依据;基于 通实力 理论,我国可通过在政策方面加强对话㊁在金融方面搭建合作平台㊁在规则方面培养国际人才和在技术方面加强合作等方式,推进 冰上丝绸之路 的建设和发展㊂北极安全问题是北极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极具特殊性,北极航线的安全形势也十分严峻㊂ 通实力 凭借其 通 的作用,可强化北极航线安全管理和提高北极航线安全水平㊂李振福等[10]系统分析 通实力 在北极航线安全建设中的应用策略,提出我国可通过强化自身的 通实力 水平,提高在北极航线安全建设方面的话语权,同时不断提高在北极航线安全建设㊁北极航线安全科技㊁中国北极文化和中国北极交通方面的 通实力 ㊂此外,李振福[11]依据 通实力 理论,提出 一带一路 建设的具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年体策略,即 一带一路 建设面临地缘环境复杂㊁基础设施不健全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阻力,我国必须增强自身实力和 通实力 ,助推 一带一路 建设的全面落实㊂通权论和 通实力 理论是北极问题研究的新理论,二者提出的时间较短,也未经过大量实践验证,因此理论内容较浅显,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认可度和科学性较传统理论有所欠缺㊂目前通权论仅应用于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研究,而 通实力 理论主要应用于北极航线安全和 一带一路 建设研究,二者的应用范围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理论应用价值亟须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提升㊂1.4国际公共品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国际公共品理论是将 公共品 的概念引入国际政治经济学后演变而来的,根据公共品的供给范围,其研究对象可分为全球性国际公共品和区域性国际公共品㊂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核心目标是创造公共价值,强调公共管理主体利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㊂北极的各项事务都具有公共特性,其中北极治理是重大国际公共问题,其解决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合作㊂我国是北极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应以创造公共价值为目标,为北极治理提供优势公共品㊂丁煌等[12-13]基于国际公共品理论,提出我国应成为 国际公共品提供者 ,强调自身对北极治理的贡献;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提出我国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政策,即在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国须与北极相关国家加强沟通和合作,通过国际性媒体合理表达自身立场,努力提升参与北极环境治理的能力㊂北极问题是典型的区域性国际公共问题,国际公共品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在北极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有利于汇集更多相关主体的力量,提高北极治理效率,同时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有力的工具㊂与此同时,北极作为国际公共品,其外部性问题以及北极相关国家在参与北极治理过程中的 搭便车 现象难以避免,且让所有的北极相关国家将创造公共价值作为参与北极治理的终极目标也并非易事㊂因此,试图通过各国合作的模式来创造公共价值,从而实现科学的北极治理仍较理想化㊂在未来的北极问题研究中,国际公共品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应用须结合时代背景㊁扬长避短,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和开展北极研究发挥强大的助推作用㊂1.5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多层治理理论由治理理论衍生,最早被引入欧盟的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其核心思想即在治理过程中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各层次中的多元主体基于其主体利益进行决策,强调治理的有效性和有序性㊂协同治理理论是在治理理论中融入协同学理论而衍生的新型理论,主张各子系统在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协同完成治理要求并使系统走向有序㊂孙凯[14]基于多层治理理论,从国际㊁国家以及次政府和非政府3个层面分析各行为体的行为相关性和北极治理机制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多层治理架构在未来北极治理中的可行性;朱宝林等[15]分析协同治理理论在北极治理中的可行性,并提出在该理论指导下我国参与北极治理的对策,即我国作为北极利益攸关国,可以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依据,以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为指导,积极参与北极治理,提高北极治理能力㊂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是以治理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新型理论,与我国主张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新时代目标相契合,有利于实现北极治理的有效性㊁开放性和合法性,是对北极治理机制的新探索㊂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各国在参与北极治理的过程中仍带有明显的 封闭式 特点,而多层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均强调各国形成整体进行决策,虽科学性较强,但实现难度较大,治理体系的架构仍须不断探索和实践㊂2北极问题研究的方法国内学者广泛运用各种方法对北极问题进行研究,对现有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北极问题的基础㊂目前我国学者所采用的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方法㊁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同时不乏多学科融合的新型方法㊂2.1定性分析方法人类对北极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且北极的地第10期李振福,等:国内北极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综述7理条件极其复杂,发展趋势难以预测㊂从宏观层面对北极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整体态势分析是开展北极问题研究的首要任务㊂因此,在北极问题研究初期,定性分析方法较受青睐㊂北极问题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以管理学方法为主,如最为直观的S WO T分析法和K J分析法㊂S WO T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和企业战略制定,在北极问题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㊂S WO T分析法从内㊁外部环境对研究对象进行优势㊁劣势㊁机遇和威胁的全面态势分析,与北极战略选择问题的适配度较高㊂孙凯等[16]基于S WO T分析法,提出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状况和环境 喜忧参半 ,建议我国向增长性北极战略转变;王丹等[17]对北极通航背景下的我国北方港口发展进行S WO T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张木进等[18]对我国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进行S WO T分析,认为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处于机遇型战略到促进型战略的过渡期,我国应充分利用并把握外部机遇和环境,加大战略合作力度,实现促进型战略的完美转型㊂S WO T分析法对于战略选择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决策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尤其对于变化迅速的北极形势而言,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分析是提升我国北极事务参与度的关键㊂K J分析法从问题的复杂要素中归纳创新性结构并寻求解决方式,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创新性㊂对于北极问题这一复杂且未被充分认知的问题来说,K J分析法可实现识别众多缺乏逻辑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各要素关系的目标㊂李振福等[19]采用K J 分析法搜集信息,建立北极航线问题的拓扑结构模型并分析,建议我国应积极构建北极航线问题的国际机制理论体系,从而明晰对北极航线问题现状的认识㊂从总体来看,相关研究的层面仍较浅,模型和结论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信息搜集和诊断阶段,专家和各层管理者的参与度较低,大部分仍是对现有文献观点的提取和整合,导致信息的全面性降低,结论的主观性随之增加㊂北极问题是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开展定性分析十分必要㊂但北极问题又有较强的复杂性,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仅依靠宏观定性分析无法得到科学和客观的结论㊂S WO T分析法的应用范围极广泛,也适用于国家战略的宏观决策,但较易受信息搜集不全面和分析者主观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㊂K J分析法的可操作性强,但得出的模型很难全面覆盖北极问题的多个方面㊂因此,宏观层面的定性分析方法在北极问题研究中可承担基础角色,随着研究的推进,仍需量化模型的纵向支撑㊂2.2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在北极航线相关研究中,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度较高,且具体方法较广泛,包括引力模型㊁结构洞分析法和非对称Q R E模型等㊂引力模型是万有引力定律的衍生模型,最初被引入人口分析研究,随后基于赖利公式被推广到社会经济研究领域㊂就应用于经济贸易分析的引力模型来说,虽然其是衡量贸易流动强度的有效工具,但数据和指标反映经济状况的能力有限,导致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㊂因此,众多学者致力于改进传统引力模型,试图进行更准确和更有价值的预测㊂李振福等[20]在传统引力模型中引入修正系数,研究北极航线通航条件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强度变化;贺书锋等[21]和王丹等[22]均运用新型引力模型,分析北极航线对我国贸易潜力的影响,其中前者通过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法提高结论的准确性,后者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量化航线对双边贸易量的影响力㊂从目前来看,尽管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缺失的问题仍不能被完美解决,且数据的时效性也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引力模型的运用仍可发挥一定的导向和预测作用,同时为相关研究开辟新的思路㊂此外,北极航线货流和格局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呈现较强的广泛性㊂李振福等[23]采用乘幂法和距离分配模型,根据各货流与国际供需的关系,计算和分析未来北极航线货流结构的演化进程及其特征;赵昌平等[24]基于非对称Q R E模型,提出促进北极航线经济圈经贸合作的策略㊂北极航线的航程较短且航行成本低,经济性和竞争力较强;但北极航线的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设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年施建设与传统航线相比仍不够完善㊂因此,对北极航线进行经济性分析并证明其竞争力强大,是提高各国对北极航线建设力度的关键㊂在北极航线经济性研究中,定量分析方法较集中而具有局限性,主要采用成本分析法㊂张侠[25]和寿建敏等[26]对北极航线的各项航行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其中后者结合航运技术经济成本分析模型,比较不同船型的运输成本;王杰等[27]和夏一平等[28]对北极航线和传统航线进行经济性比较,其中前者从航线里程和成本入手,后者运用航运利润指标进行区位分析;徐骅等[29]和杜刚等[30]针对东北航道的集装箱运输,对各模式的航运成本进行比较㊂从整体来看,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在北极问题研究中占比不小,但大部分均应用于北极航线的经济性分析,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具体方法都具有高度集中性,应用面过窄㊂对于复杂且庞大的北极问题来说,目前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仍略显不足㊂2.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北极是各相关国家的聚焦点,在地理环境㊁航行技术㊁国家权益和安全机制等方面体现强烈的复杂性,仅靠单一方法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㊂为提高北极问题研究方法的纵向深度,众多学者在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融入指标定量分析方法㊂李振福[31]和王越[32]将S WO T分析法进行量化,在识别战略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权重,对我国北极航线和北极油气合作的战略选择进行分析;李振福[33]又将S WO T分析法分别结合鱼骨图和可拓层次分析法,分析北极航线的复杂现象和应对策略;李振福[34]运用K I E A分析法(K J分析法与I S M分析法的结合),同时建立拓扑结构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各指标权重,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现状和各因素的重要性;梁承姬等[35]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相结合,对船舶靠港方案进行评价;李振福[36]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安全指数进行研究㊂在现有的北极问题研究中,学者所应用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管理学的经典方法为主,如解释结构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此类方法在各学科的应用十分广泛,但也意味着创新性不足㊂在北极问题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的挖掘深度不够,且主要在研究初期运用,目前尚未有新型方法涌现㊂2.4多学科交融的新型方法随着我国学者对北极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多学科交融成为北极问题研究的新趋势㊂北极是国际博弈的新 战场 ,其地缘政治问题备受瞩目㊂北极地缘政治类似由各子系统的关系网络交错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因此针对北极地缘政治问题,部分学者采用复杂网络方法进行研究㊂复杂网络是由网络中的因素㊁各因素自身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因素与因素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共同交错形成的网络,其因素众多且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其所包含的关系研究也呈现复杂的特点㊂李振福[37]提出北极航线地缘政治实则是具有拓扑结构的复杂网络系统,并采用复杂网络方法研究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的特性和我国应采取的策略;但其主要从复杂网络的概念出发,探讨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所呈现的拓扑结构等特征,没有应用具体的量化模型进行数理分析,因此分析过程和结论较为理论化㊂王诺等[38]将北极航线的时间价值纳入航线成本,进行北极航线经济性分析,同时结合复杂网络方法,分析北极航线开通后海运网络的鲁棒性,从时空格局的层面证实北极航线具有强大的经济性,且有助于提升海运的通畅性,但其仅运用复杂网络方法的特性之一对海运网络的稳定性进行研究㊂因此,对于北极问题研究来说,复杂网络方法还存在较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㊂结构洞分析法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常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网络等各种网络研究,其内涵为认定组织中与其他个体不存在直接联系的个体占据便于获得优势的结构洞位置㊂李振福等[39]在划分北极航线经济圈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洞分析法,研究该经济圈贸易网络中各重要节点的联系强度和整体格局变化,提出我国作为重要节点之一,须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深化与其他节点国家的合作㊂多学科交融的新型方法主要集中于北极地缘政治研究,但也不乏对北极航线的新探索㊂李振福等[40]基于传统交通运输研究中的跟驰理论,对北极。

中国在北极科学报告中的计划和实际措施

中国在北极科学报告中的计划和实际措施

中国在北极科学报告中的计划和实际措施China's Plans and Actual Measures in Arctic Scientific Research中国在北极科学研究中的计划和实际措施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 Arctic scientific research, demonstrating its commitment to studying the region and understanding its environmental changes. As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in the Arctic, it is crucial for countries to collaborate and exchange knowledge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se changes. In this context, China has developed both short-term plans and long-term strategies to enhance its presence and involvement inArctic scientific research.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北极科学研究,展示了其致力于研究该地区并了解环境变化的承诺。

随着气候变化在北极地区日益显现影响,各国合作交流知识以应对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定了短期计划和长期战略,以增强其在北极科学研究中的存在和参与。

One of China's major plans is the "Arctic Yellow River Station" project, which aims to establish a researchstation on Svalbard Archipelago. This project involves constructing a multi-functional station that would support various scientific activities such as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polar ecology studies, and geophysical survey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research stationsignifies China's intentions to strengthen its scientific presence in the Arctic region.中国的一个主要计划是“北极黄河站”项目,旨在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一个研究站。

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研究
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区域的冰川融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
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战略利益。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大外汇储备和综合国力快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在
北极地区的参与引起了全球关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的北极参
与战略,分析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动因、利益和影响。

研究问题: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原因、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中国在
北极地区的利益是什么?北极参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投资、资源开发、科学研究和政治影响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研究结论:结合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源安全,
另一方面是科学研究和政治影响。

2.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包括能源、航运、渔业、科学研究和政治
影响等多个方面。

3.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参与将对其在国际民主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产
生积极影响,同时应注意与北极八国开展合作的方式和方式。

4.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参与需要兼顾自身利益和全球环境保护,通过
开展多边合作,实现共赢。

研究贡献:本研究能够深入探讨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原因、目的和
意义,分析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同时提出多边合作的建议,
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参考和指导。

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

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

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北极地区作为地球上最北之处,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北极地区的资源和航道逐渐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北极的战略影响也越来越凸显。

首先,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体现在能源资源方面。

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以石油为例,北极储量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近13%,其中大部分位于俄罗斯管辖的区域。

石油是现代工业化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对中国来说,北极地区的石油资源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通过争取在北极地区获取石油资源的开采权,在中国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还体现在航道通道方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的融化程度逐渐加剧,北极航道逐渐开始开放。

北极航道是连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最短航道之一,相比于传统的航道,北极航道能够缩短航行距离和时间,降低燃油消耗。

对中国来说,北极航道的开放将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海运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此外,北极航道的开放还为中国提供了探索新的地区和市场的机会,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再次,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还体现在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方面。

随着北极冰层的减退,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变得愈发重要。

中国自2004年起加入北极理事会以来,积极参与北极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科学家在北极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项目,为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意见。

中国还积极推动北极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促进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这些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努力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在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下基础。

总之,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航道通道、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

北极地区战略地位问题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初探(北京市海淀区遗光寺一号院,北京 100091)长期以来,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政治与战略价值,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与重视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随着“北极热”现象的出现,与北极相关的全球性问题交织涌现,探索合理的北极治理模式逐渐被提上了国际社会的议程,北极地缘政治关系也日趋复杂。

我国是近北极国家中的重要大国,中国的长远发展决定了中国在北极拥有重要利益。

本文旨在通过战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及战略分析,希望找寻对我国取得北极利益和进行下一步研究的些许启示。

一、冷战时期的北极地区美国与苏联在北极紧密相邻,冷战期间,北极地区的国际局势深受美苏全面对抗的影响。

夹在两大集团间的北极成了美苏全球对抗的战略前沿,各自的实力中心都处在对方战略武器攻击范围内,而且双方都出台了对抗色彩浓重的北极战略。

虽然期间双方在北极地区没爆发“热战”,并且冷战后期双方在该地区出现了缓和,但该地区国际局势的总基调仍以冲突和对抗为主,美苏间的“核平”维持着北极的“和平”。

在“核平”的大背景下,北极地缘战略地位较之前的二战时期有了更大提高。

冷战前期,美苏双方都继承了各自二战中在北极的斩获。

美国保持了在冰岛和格陵兰的驻军。

1949年北约成立后,北极地区的加拿大、冰岛、挪威、丹麦都成为了其成员国。

美国还通过各种双边防务协定深化了与这些国家间的军事关系,加强了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存在。

苏联保持了对部分原芬兰领土的占有,加快了以摩尔曼斯克为主要基地的北方舰队的发展。

双方都大力发展能携带核武奔敌国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在北冰洋沿岸建立了多个供战略轰炸机起降的空军基地,并设立了多条预警线。

冷战中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美苏间的核军事有了新升级。

远程战略轰炸机逐渐让位于更先进的远程弹道导弹。

双方的远程弹道导弹经历了从固定的陆基发射到更为灵活的深井、舰载、机载、潜艇、天基发射的过程。

在陆基发射占主导时,北极地区附近部署着众多陆基导弹发射场,成为世界战略核武最密集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北极战略问题研究[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融冰速度加快,北极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日益显露,这引起了许多国家在北极的争夺和博弈。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激增,能源已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且维护能源和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北极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为了开创参与北极事务的有利形势,攫取北极巨大的战略利益,我们必须评估北极在未来世界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北极战略,以确保我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处于有利态势,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资源;国际新航道;能源安全;军事战略;国家利益;战略合作国际局势变幻莫测,争夺和控制战略要地,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世界局势的发展。

谁在新一轮的北极争夺中获胜,谁就可站在经济、政治的综合态势的制高点,在未来国际格局中将处于有利地位。

随着全球变暖,融冰速度逐年加快,还有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及融冰后将形成新航道,北极注定将成为国际局势新的争夺点。

中国必须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北极战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一、北极战略权益之争夺北极地区之战略争夺最早见于美苏争霸时期。

美苏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加强。

北冰洋是北美洲、亚洲、欧洲的顶点和结合点,拥有联系三大洲最短的航线,这必然成为世界各大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另外,“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这样北极连接着全球经济最发达、战略位置最重要的地区,也是各种力量角逐、矛盾交错丛生、关系极其复杂的地区。

北冰洋海冰融化后,其必将改变大国之间的地缘关系和战略格局,引起全球性新一轮的地缘政治革命。

这将更加剧了北极的争夺。

近年来,大国纷纷制定北极战略,以求在北极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

2008年9月18日俄罗斯制定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国家政策原则及远景规划》,确定了俄罗斯北极政策的国家利益、主要目标、战略优先方向、基本任务和执行机制。

其中首要一条是“开发俄属北极区域,将其作为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

”2009年5月13日,俄罗斯又出台了《2020年之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强调未来国际政治将聚焦于能源争夺,北极是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在争夺时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

此外,俄罗斯还出台了2009年海军战略、“2030年前交通开发战略”和“2030前俄罗斯大陆架调查与开发计划等文件也高度重视北极”,并计划建立北极部队,北极成为了俄罗斯追逐的国家核心利益。

此外,2009年1月9日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安全及国土安全总统指令》,宣称美国是一个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拥有重要的利益,其中航海自由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美国坚持“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属于国际航道,美国船只有权过境通航。

美国更不会坐视北极权益落入其他大国的手里。

崇尚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加入北极的争夺,使北极争夺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面对北极的资源价值和航道价值,2008年11月20日,欧盟出台《欧盟与北极地区》政策文件,宣布欧盟国家在北极地区拥有利益,其北极目标是维护北极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致力于北极多变治理。

环“北极八国”的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丹麦、冰岛、挪威接壤北极地区,拥有直接的巨大利益,一旦由于争夺而引发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欧盟、北约表态推动了北欧国家以集体方式参与北极事务。

另外,非极地国家中的印度、日本、澳大利等国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北极声音,扩大对北极事务的影响。

虽然,目前环北极国家对北极地区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但主权归属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任何对北极地区宣称拥有主权的国家在国际上提出相关要求时必定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

因此,在制定相关北极地区专门的国际法颁布之前,“冷藏”主权要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北极资源,才是解决北极争夺的最佳出路。

二、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影响中国为什么必须参与北极争夺?为什么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北极战略?我们必须从北极的气候环境、资源、新航道、军事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一)研究北极气候的意义全球气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局部地区环境的变化,将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地区的环境和气候。

积极开展北极极地气候的研究,掌握北极气候变化规律,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并为制定科学的国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1、北极极地气候系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气候变化,左右着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和旱涝风霜。

例如,影响着我国四季气候的冷空气主要来源于北极地区,经西伯利亚地区逐渐加强而流向中国。

2008年中国南方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就是由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流得到加强而发生的,这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正常开展。

此外,北极地区还是全球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大气气候系统形成和变化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加强对北极极地气候的研究,这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针对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的国土整治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我国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国民经济重大损失,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北极气候的研究将可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威胁,极大地加快我国的国土整治工作的进程,这将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北冰洋洋流对经济渔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北冰洋海盆中由北极过程形成的低温盐水体与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的交换,深刻地影响着其海洋环境。

北冰洋流与其他大洋进行水体交换是全球能量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使全球热量达到相对平衡,从而维系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另外,楚克奇海和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太平洋两大洋水交换的必经之路,其决定了北冰洋在全球变化过程中对我国环境与资源的深刻影响。

同时,北极洋流也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均得益于北极洋流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海洋捕捞船队,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事业。

我国早已在南极和北极建立了科学研究站,并对其持续进行了数十年的气候研究,掌握了大量翔实的北极气候环境的科学数据资料,这为我国加强对北极乃至全球的气候开创了极其有利的局面。

(二)北极资源对中国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能源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国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能源价格不断上涨。

另外,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掌控着全球大部分石油的开采与西方某些大国一定程度上操控着石油价格,这严重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面对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和国内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许多国家投入到北极丰富的资源争夺中去。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巨大的能源需求和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

相关研究表明,北冰洋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北极地区原油储量大约为2500亿桶,相当于目前被确认世界原油储量的1/4,天然气的储量大概为8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

地质学家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约为10000亿吨或者更多,超过全世界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9844亿吨。

1972年一种被誉为第四代新能源“可燃冰”在麦雅哈天然气田被发现。

此外,北极地区除有富饶的渔业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资源之外,还有金、银、铜、锌、钴、镍、铀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

北极无疑成了人类地球上最后一块潜力巨大的能源基地。

另外,北冰洋是全世界最浅的海洋,一半面积属于大陆架,而且超过半数的大陆架区水域深度不超过50米,这为大规模开采利用北极资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开采技术的日益成熟,北极资源开采难度进一步降低,北极资源最终会被人类开采使用。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

同时由于浪费严重和技术制约,国内能源生产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使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进口压力,能源严重地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维护能源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战略问题,并且中国的关键国家利益的实现也高度依赖于充足能源的获取[1]”。

目前,中国进口的能源主要来自中东、非洲等这些地区,且中国石油进口不得不通过容易受到攻击的海上咽喉,另外,一些大国控制着海上的主要通道,中国进口能源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国际能源署预测,2050年中国70%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剩下的份额来自非洲、俄罗斯的石油管道和铁路以及中亚的输油管道。

超过50%的中国石油将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

[2]”一旦发生动乱或战争,还有某些大国别有用心破坏海上能源通道,这将导致能源产量锐减,进口受阻,这对中国经济将是致命的打击。

“战略资源与战略通道的安全是现代国家较量的重要领域,保护战略资源的正常供应及战略通道的畅通成为现代大国的重要任务。

[3]”所以,中国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以确保能源进口通道畅通、安全,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

面对如此不利的国际形势,北极丰富的资源无疑将是一个安全明智的选择。

通过正确的外交战略,加入北极资源的勘探开采,将决定中国未来。

目前,环北极八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丹麦、芬兰、瑞典、冰岛、挪威)早已开始了对北极领土和资源的争夺,但还没有达成一个具有法律的协议,北极归属依然没有确定。

争夺的硝烟依然笼罩北极上空,国际争夺依然激烈。

这为我国进入北极和实行北极战略具有一定有利的影响。

因此,我国必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参与北极事务的谈判中,增强我国在北极事务的影响,维护我国的北极利益。

一旦将来发生了新形势,我国可以迅速投入到北极事务中,参与北极资源的开采。

这样,增加了我国能源进口通道,且远离了动乱地区,中国能源进口安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此外,我国距北极距离近,从北极进口能源,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运输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这将减轻我国企业发展的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潜力,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中国能源安全风险也进一步降低,中国将处于有利局势。

(三)新航道对中国国际贸易的意义近年来,北极上空气温度上升幅度更是全球平均升温幅度的“两位”数。

北极融冰加快,海冰厚度和覆盖范围都大大缩小了。

科学家预测北冰洋上的冰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融化,可以说在未来北冰洋将有可能完全没有冰山的阻挡,航运、渔业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将得以实现。

随着北冰洋海冰的消融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将成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中心航线。

这些为世界航运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的最短航线。

[4]”欧亚和北美洲之间的航程将因此缩短了6000——8000公里。

美国和加拿大沿岸各港口到欧亚大陆北部沿岸各港口的纵向航线,及北美洲北部沿岸各港之间的近岸航线,还有欧亚大陆北部各港口之间的近岸航线在北极冰层消融后将成为沟通全球的最方便通道。

“北极航道开通将改变世界贸易,促成俄罗斯、北美、北欧为主体的超强的环北极经济圈,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