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合集下载

宋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译文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水像美人流淌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

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淌的眼波。

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淌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

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福。

上片“水是眼横波,山是眉峰聚”两句,暗含送别,以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把山水写的有情有义。

水是眼波,也就是说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里而没有留出,说明作者为将行的朋友着想,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使之滴落而增加友人的伤感。

山是眉峰,而此刻眉峰郁结着许多离愁别恨。

一个“聚”字,用的十分有力,将作者胸中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两句实际上是写作者对友人归途的远眺,作者的视线与友人归途的山水相连,目送着将要远行的友人。

通过形象的比拟,传达出自己惜别的深情。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原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1鲍浩然]:人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据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

“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

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

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①,山是眉峰聚②。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③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古诗词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古诗词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修辞手法?有什么新奇之处?

4,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上、下阙各写了什么?
上阙:描写浙东山水的美好; 下阙: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水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像美人
的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欲:想要。 处:地方。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去有山有 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才始:刚刚。 君:你。 归:回去。
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 你(鲍浩然)踏上归途了。
1. 初步了解“词”的知识,在反复诵读中 读出词长短错落而又和谐的韵律美; 2. 品味作者融情于景之妙。 3. .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该词所表达的情 感。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 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 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 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 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 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 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 平仄上都有规定。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的意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的意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的意思一、原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二、原文翻译水像美人的眼波脉脉传意,山像美人的眉头紧紧蹙起。

问你这回远行去向哪里?正是山水钟秀的江浙之地。

告别春天的日子才屈指可数,又依依送你登上了归途。

你回到江南,赶上春的脚步,可得陪春天一起好好同住。

三、原文赏析送别友人本是寻常之事,而词人却运用风趣的笔墨,化腐朽为神奇,设想了一套不落俗的构思:先从游子归家这件事想开去,想到友人的妻妾一定是日夜盼着丈夫归家,由此设想她们在想念远人时的眉眼,再联系着“眉如远山”“眼如秋水”这些习用语,又把它们同游子归家所历经的山山水水来个拟人化,于是便得出了“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当友人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

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

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水的澄澈来形容美女的目光,用山的黛绿来形容美女的眉色。

开始之时未尝不新鲜奇妙,但人人都这样写,就成了俗套。

而词人匠心独运,将那熟烂的比喻倒转来用,既扣住了题面又显得新颖。

从这一构思向前展开,于是就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眉眼盈盈处”。

“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是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

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

语带双关,又扣得天衣无缝。

上片既着重写了人,下片便转而着重写季节。

而这季节又是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好的。

暮春天气,春才归去,鲍浩然却又要归去了,不难想见词人心中的惆怅。

但他却未对此作任何渲染,只用了“才始”和“又”两个相关联的虚词,含蓄地传达出了依依惜别的感情。

通过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轻轻搭上,一是“送春归”,一是“送君归”;言下之意,鲍浩然此行是愉快的,因为不是“燕归人未归”,而是春归人也归。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代: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

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注释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方才。

鉴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

题目一作《别意》。

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帜。

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人,一说高邮人。

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

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

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 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
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 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 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
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 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下片“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 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 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 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 露。
才使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作者简介: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北宋高 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祐二年( 1057年) 进士。曾著《扬州赋》、《芍药谱》。有 《冠柳词》。今有赵万里辑本。曾在宋神宗 朝当过翰林学生,因作词得罪而被贬,所以 自号“逐客”。王灼说他的词“新丽处和轻 狂处皆是惊人”(《碧鸡漫志》),说明他 是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的词家。王观的作品, 风趣而近于俚俗,时有奇想。
?再读古诗,谁来说 一说这五句诗分别 是什么意思?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
眉峰聚:形容双眉蹙[cù],状如二峰并 峙[zhì]。
水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如美人蹙 起的眉毛。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 盈盈处。
欲:想要。
盈盈:美好的样子。
处:地方。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卜算子Fra bibliotek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 曲,取义于“卖卜算命之 人”。四十四字,分上下阙。

bào
词牌名 诗人的朋友 去、到
浙东:今浙江东南部。宋时属浙江东 路,简称浙东。
题目的意思: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1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据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

“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

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

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

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令人遐想。

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

课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外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
王观
诗人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了离别之情。

又通过“送春归”和“送君归”,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美好情怀。

水是眼波横[2],山是眉峰聚[3]。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4]。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选自《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如皋(现在属江苏)人,宋代诗人。

有《冠柳集》,不传。

卜算子,词牌名。

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之,到、前往。

[2]〔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水交汇的地方。

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②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③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①浙东:今浙江东南部,宋朝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②水是眼波横:古人常有“眼如秋水”的比喻,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山是眉峰聚:古人常有“眉如春山”的比喻,如《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③眉眼盈盈处:比喻山水秀丽的地方。

“盈盈”,美好貌,古诗:“盈盈楼上女”。

【译文】那清彻明亮的江水,是美人流动的眼波;那纠结攒蹙的山峦,是美人紧锁的眉峰。

友人此行是到那里去呢?正是眉眼盈盈的故乡。

刚刚送春归去,还为无计留春而苦。

如今又送你返归故乡,在这分手之时,拜托你,若到江南赶上春,请千万要留住春,和它永驻我的故乡。

【集评】宋·吴曾:“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波横’云云,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业卿诗断章曰:‘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

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

’诗词意同。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宋·王灼:“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碧鸡漫志》卷二) 宋·胡仔:“山谷词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王逐客云:‘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体山谷语也。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赏析】词为送别之作,但写得俏皮新鲜,巧妙活泼,情景交融,语意双关。

将水比作“眼波横”,以山比做“眉峰聚”,将常用之喻,反而用之,已甚具新意,更视之如美人之眼眉,则山水也成了有情之物,山水与人化而为一了。

尤其“眉眼盈盈处”一语,既指江南美妙的山水,又指归客要见到的故乡人,语带双关,天衣无缝。

下阕直接抒情,却又似庄似谐。

才送春归,无计留春,已是教人不堪,又送挚友别去。

两个“送”字递进,写出了作者黯然愁苦之情。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翻译与赏析知识讲解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翻译与赏析知识讲解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翻译与赏析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注释翻译与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①。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①王观,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

生卒年不详。

宋仁宗朝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

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职。

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词十六首。

《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鲍浩然:生平不详。

浙东:今浙江东南部。

宋时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③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④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⑤眉眼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

盈盈:美好的样子。

译文1:水是眼波闪动,山是眉峰攒聚。

要问行人去哪里,是去眉眼盈盈之处。

刚刚送春回归,又送你归去。

如果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和春同住。

译文2:江南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流转,山就像美人的秀眉相聚。

要问远行的人到哪去,到山川秀美的江南,江南山水美好的样子。

我在东京刚刚送走春天,又要送你到浙东去。

如果到了江南,你赶上春天,千万留住春天。

[赏析]此词送别友人,构思新颖。

没有送别情境的刻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开头便着眼于山、水。

水是横着的眼波,山是皱着的眉头,将离人的形象放得无穷大,以眉眼盈盈喻山川之美,故乡山河之美。

将人之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叠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上阕将“送君归”与“送春归”叠合,忽生“到江南赶上春”的奇想,又叮嘱:“千万和春住”。

一扫千古惜春佳句,独具创新之佳妙。

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地刻画离情别意的艺术手段。

上片以眼波和眉峰来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

下片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春同在,表现送行人的一片深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赏析

⼘算⼦·送鲍浩然之浙东 朝代:宋代 作者:王观 原⽂: ⽔是眼波横,⼭是眉峰聚。

欲问⾏⼈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 ⽔像美⼈流动的眼波, ⼭是美⼈蹙起的眉⽑。

要问朋友去哪⾥呢? 到⼭⽔交汇的地⽅。

才刚送⾛了春天, ⼜要送好友离去。

如果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 就千万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景⾊, ⼀定要留住春天与你在⼀起。

注释 ⼘算⼦:词牌名。

鲍浩然:诗⼈的朋友。

⽔是眼波横:⽔像美⼈流动的眼波。

⼭是眉峰聚:⼭如美⼈蹙起的眉⽑。

欲:要,想要 ⾏⼈:指作者(王观)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交汇的地⽅。

鉴赏 这是⼀⾸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喻,风趣俏⽪的语⾔,表达了作者在越州⼤都督府送别友⼈鲍浩然时的⼼绪。

词的上⽚着重写⼈。

起⾸两句,运⽤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诗所见⾃然⼭⽔化成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

那些清澈明亮的江⽔,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的流动的眼波;⽽⼀路上团簇纠结的⼭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攒的眉峰了。

正因为友⼈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感情,⼭⽔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

三、四两句点出⾏⼈此⾏的⽬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

“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指江南的⼭⽔,清丽明秀,有如⼥⼦的秀眉和媚眼;⼆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

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物。

此两句写送别时的⼀往情深却⼜含⽽不露。

春语意双关。

最后两句是词⼈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活在“春”⾥。

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上⼈⽣活在⼀起。

这是⼀⾸送别词。

起拍“⽔是”、“⼭是”两句,含意丰富,启⼈遐想。

词⼈把明澈的⽔流⽐喻为美⼈的眼波,把青黛的.⼭峦喻为美⼈的眉峰,极⾔浙东⼭⽔的漂亮可爱。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对鲍浩然⼼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是他⼼上⼈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峦是⼼上⼈的眉峰,因思念⾃⼰⽽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这是一首_送_别__诗,第一二句诗用
了_比__喻__的手法,第三、四句诗
用了_设__问__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
去的地方。下面几句借春表达了 作者的_惜__别__之情,同时也表达 了作者对友人的_美__好_祝__愿__。
词的成就
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 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 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 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 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 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 感。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作者简介:
王观,字通叟,北宋高 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 祐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 后来因作词得罪权贵而被贬, 所以自号“逐客”。
解诗题

目的意思: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浙东一游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北宋 王观
美好的样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明诗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 人蹙cù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 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 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 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翻译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翻译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翻译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翻译赏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翻译赏析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古诗简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

题目一作《别意》。

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帜。

翻译/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注释①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②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③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④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⑤欲:想,想要。

⑥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⑦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盈盈:美好的样子。

⑧才始:方才。

赏析/鉴赏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极想法。

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

“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读一读】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作者】:王观【朝代】:北宋【体裁】:词
• 【注释】
• 卜算子· 送鲍浩然①之浙东 •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 水是眼波横,②山是眉峰聚。③
• 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 以上两句话利用女人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 “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 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 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 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 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 “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 自己家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 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 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 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这首诗诗词语言朴素清新,情感深挚真切。尤其是‘水是眼波横,山是 眉峰聚’两句更是神采之笔,设喻之巧,联想之妙,令人击节叹服.。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④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盈盈:美好 的样子
• 译文:
• • • •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像美人蹙起的眉毛。 真想问问路人儿要到哪个方向? 山水交汇处。 才送走了春,又要送你回家乡。


如果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
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啊!

分析一:这是一首送别词。但诗中没有常见的离别情绪,一扫愁苦、悲 伤、孤寂的沉闷之气,代之以对秀丽山水,对美好的憧憬与热爱.此词以新巧 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 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 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 “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 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 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 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 “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 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Hale Waihona Puke ••••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属江 苏)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任大理 寺丞、江都知县等,官至翰林学士。相传曾奉创 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认为 亵渎了神宗赵项,第二天便被罢职,遂自号逐客。 其词学柳永,情景交融,生动风趣,近于俗理, 却又谑而不虐。代表作有《卜算子》、《临江 仙》、《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 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 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 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 色。著《冠柳集》,不传;今有赵万里辑本。碧 绿的江水,像美人横转的眼波;重叠的青山,像 美人聚拢的眉峰。



下片“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 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 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 同驻,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分析二: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 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 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 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 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深厚的 浓浓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