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的探究

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的探究
28 1 第 卷 2 0年0 5第8 0 月 期
・医学检验 ・
对 肠 易激 综 合征 患 者 外 周 血 T T 2型 细 胞 因子 h 、h l 失衡 的探 究
阿 妮 瓦 西 . 忠 智 秦
( . 维 吾尔 自治 区阿 勒泰 地 区人 民医院 内一 科 , 疆 阿勒 泰 1新疆 新
『 键 词 1肠 易 激 综 合 征 ; h 关 T l型 细 胞 因 子 ; h T 2型 细 胞 因子
【 中图分 类 号】R 5 59
【 献标 识 码】B 文
【 编号】 1 7 — 2 0 2 0 )0 a 一 7 — 2 文章 6 3 7 1 (0 8 1 ( )0 5 0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r al o e sn rme B ) 最 常 见 的 I i beb w l y do , S是 rt I 消化 系疾 病 之 一 。 因至 今 尚不 清 楚 , 以缺 乏 理 想 的治 疗 病 所
手 段 旧。 研 究 以 I S患 者 及 正 常 对 照 组 患 者 为 研 究 对 象 , 用 本 B 采
各组 在年 龄 、 别 构 成上 无 显著 差 异 。所 有 患者 均抽 血 进 行 性 血液 常 规 、 化全 项 、 沉 、 生 血 风湿 系列 、 s 、 一 V检 查 , HB Ag 抗 HC 以及 大 便常 规及 潜 血试 验 、 部 B超 和 结肠 镜检 查 。 腹
非 DB I S组 T 1型 、 h h T 2型 细 胞 因子 均无 显 著性 差 异 P 00 。结 论 : 泻 型 I S患 者 外周 血 T 1T 2型 细 胞 因 子产 >. 5 腹 B h 、h 生 了失 衡 , T l优势 反 应 ; 染 因素 影响 了 T l h 呈 h 感 h / 2失 衡 ; 泻 型 I S患者 焦 虑状 态 亦可 能 影 响 了 T 1r2失衡 ; T 腹 B h 厂} l 抑郁 状态 与 T 1 h h / 2反 应 关系 不 大 。 T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失衡的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失衡的分析

cnt ao —rdmiat B C IS ru cesds nf at 尸al 0 5. os nf at ieecsw r u di o spt npeo n n IS(— )gopi rae i icnl i i B n gi y( l< . ) N i icn df rne eef n n 0 gi f o
P ol s opt, eh u S ad n rv c 2 3 1 1 epe s ilD zo . h n ogPoi e( 04 H a n 5
C rep n e c o IY n ig eat n o at e t ooy i opt,S a dn n e i , inn m i or so d n et:L aqn ,D pr t fG s one lg,Ql H si l h no gU i r t J’a ,E al me r r u a v sy :
C m a dw t o t l ru , x rs o so ls a I -, L 1 ir e -rd m n n B D I S g u n L 1 n o p r i c nr o p ep es n f am L6 I 一8 i dar ap e o ia t S( - ) r p a d I -8i e h o g i p n h I B o
it l kn( ) L 1,L1 a et wt IS Meh d : F r . opt ns i Sad2 ot l w r erl d ne e i I - I.8 I.3i p t ns i B . to s o yt a e twt I 0cn o ee n l . ru L6 n i h t w i hB n rs o e T eepes n f l m -,L 1, L1 eed t mie ye zme ikdi u oo et sa E IA . eut h xrsi so a aI 6 I-8 I-3w r e r n db ny -n e o ps L e l mm nsr n sy(LS ) R sl : b a s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1 0 . 4 9 %( 3 0 / 2 8 6 ) ,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3 a b n o ma r l i n d i c e s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2 9 . 3 7 %( 8 4 / 2 8 6 ) , i n w h i c h t h e mo s t
【 关键词 】 代 谢 综合征 ; 免 疫球 蛋 白 ; T淋 巴细胞
【 中图分类号】R 7 2 6 . 9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5 ) 2 0 — 0 0 0 1 — 0 3
Te s t s o f s e r u m i m mu n o g l o b u l i n a n d T l y mp h o c y t e s u b s e t s a n d t h e i r s i g ・ n i ic f a n c e i n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e t a b o l i c s y n d r o me
2 8 6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 I g M、 I 及C D 3 + . C D 4 5 5 J 低于对照组 , I g G和 C D 8 计数高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 并且异常指标越多其免疫状态越差 。 结论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 由于肥胖 、 高血压和胰 岛素抵抗等因素 , 使机体免疫细胞活性受到抑制 , 出现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障碍。检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 的血清免疫 球蛋白及 T淋巴细胞亚群可及时分析其免疫状态。 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研究

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研究

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 T细胞亚群 变化 的相关研 究
李 昕 , 宇杰 , 邱 韩建 平
( 天津 医科 大 学总 医 院感染 免疫 科 , 天津 3 05 ) 0 02
[ 摘要]日的: 了解原发干燥综 合征 患者外周 血 T细胞亚群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法: 方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 比较原发 干燥综合征 (S ) p S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L ) S E 患者 和对照组外周血 中 T淋 巴细胞亚群 的差异 。分析 T细胞 亚群 与血沉 、 血清 免疫球蛋 白 IG和类风湿 因子等病 情活 动指标 的关系 。结果 :S 组 和 S E组外周血 C 4 " 巴细胞水平和 g pS L D q淋
AB T AC b et e T v s gt tel e o m h ct sb e e p ea bo d rm p t ns S R T O j ci : oi et ae h v l f l p oye u st i p r hrl l o ai t v n i e Ty sn i of e
sdme t inrt E R ,h u t dfco ( F a dsrm IG w r n l e . eut: h ec naeo e i na o e(S )re ma i tr R ) n u ee ay d R sl T e re tg f t a o a e g a z s p
维普资讯
第 1 4卷 1 期 20 0 8年 3月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 UR A I N I D C L UN VE ST O N L OFT A JN ME I A I R I Y
Vo .1 .No 1 4 .1 Ma .2 0 r 08
wt r r jge ’ snrm n scncl i icneMeh d:h ecnaeo D C 8 " i p mayS ̄rn S ydo eadi l ia s nf ac. to s epretg f 4, D q h i t i g i T C

3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分析

3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分析

3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分析【摘要】目的分析3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现况。

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39例,对照组为33例同期参加体检结论健康者。

入选对象分别接受了辅助性T细胞(CD+4、CD+8 、CD+4/ CD+8)检测。

结果腹泻型IBS组血外周血CD+4表达水平和CD+4/ 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后者(P均<0.05~0.01)。

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异常。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辅助性T细胞/外周血;CD+4;CD+8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连续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

纳入标准:①符合罗马Ⅲ标准中有关“IBS”诊断标准,并按照大便性状确定为腹泻型。

②年龄≥18岁。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

②有免疫缺陷疾病并应用过免疫抑制剂治疗。

③近15 d内服用过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物者。

本研究实际入选腹泻型IBS患者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20~64(39.07±10.25)岁。

对照组选择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结论健康者33例。

男13例,女20例,年龄21~60岁,(38.72±10.40)岁,两组对象年龄和性别分布接近。

1.2 方法1.2.1 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测定清晨抽取入选对象空腹静脉血6 ml,以2500 r/min速度离心后分离开血清,保存于-20℃冰箱,集中备检。

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和CD+4/ CD+8) 水平测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试剂盒由试剂盒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

,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腹泻型IBS患者采样时间在开始治疗前,对照组则在体检期间内进行。

1.2.2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0.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分析与临床意义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分析与临床意义

A n l sso lm pho tss g o psan a y i fT-y cye ub r u d NK el n pe i e a o d o te swih die tng s se i a e c lsi rph r lblo fpa int t g s i y tm c c nc r
关键词 : 消化 系统 肿 瘤 ; T 淋 巴细 胞 亚 群 ; 杀 伤 细 胞 , 然 ; 流 式 细胞 术 天 DOI 1 . 9 9 jis . 6 34 3 . 0 1 2 . 0 : 0 3 6 /.sn 1 7 — 1 0 2 1 . 0 0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4 3 ( 0 1 2 — 3 60 1 7 — 1 0 2 1 ) 02 0 - 2

2 6 ・ 30
国际检验 医学 杂志 21 年 1 月 第 3 卷第 2 01 2 2 O期
It a dD cmbr21,o.2N .0 n L bMe,ee e 01V 1 ,o2 J 3

临床 检 验研 究 ・
消 化 系 统 肿 瘤 患 者 外 周 血 T 淋 巴 细 胞 亚 群 及 NK 细 胞 分 析 与 I 意 义 临床
CD8 ‘ 。 )we e sg iia t i h rt n t a ft ec n r l r u ( r i n f n l h g e a h to h o t o o p P< 0 0 ) b t h u rc l a ab t e a iu i e t es se c c y g . 5 ; u e n me ia t e we n v ro sd g s i y t mi t d v t mo s h d n i n f a t i e e c s P> 0 0 ) Co cu in T—y h c t u g o p n u r a o sg ii n f r n e ( c d f . 5 . n l so lmp o y es b r u s a d NK el a e sg iia td fe e c s b — c lsh v in fc n i r n e e f t e h a in s wi i e t e s s e c c n e n e lh e p e i d c tn h tt e c l l ri we n t e p t t t d g s i y t mi a c ra d h a t y p o l ,n ia i g t a h e l a mmu e f n t n o u u a in s e h v u n u c i ft mo rp t t o e i l we . ti e y i o t n o a ay e t e l v l fp rp e a l o l mp o y e s b r u s a d NK e l f r e au tn a in s o r I sv r mp r a tt n l z h e es o e i h r lbo d T-y h C t u g o p n c l o v l a i g p te t s

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

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
本 混 匀 后 直 接 均 匀 涂 在 清 洁 玻 片 上 由 检 验 技 术 人 员 用 显 微 镜
2 9 3 8例 妊 娠 期 妇 女 的 阴 道 分 泌 物 检 测 结 果 为 病 原 体 ( 真
菌、 滴虫) 感染 共检出 3 7 1 例, 占1 2 . 6 3 。清 洁 度 I~ Ⅱ度 检 出病 原 体 感 染 4 2例 , 检 出率 1 . 4 3 , 清 洁 度 Ⅲ~ Ⅳ 度 检 出 病 原体感染 3 2 9例 , 检 出率 1 1 . 2 0 。其 中真 菌 速 发 出 检 测 报 告 。为 孕 妇 节 省 了 就 医 时
间, 为 医生 提 供 快 速 的 诊 断 依 据 , 使 患 者 得 到 及 时 治 疗 。 因 此 湿 片 显 微 镜 检 验 法 是 简 便 且 快 速 诊 断 妊 娠 期 妇 女 生 殖 道 感 染
[ 4 ] 王瑞 雪 . 1 2 4例 妊 娠 期 女 性 阴 道 分 泌 物 涂 片结 果 分 析 [ J ] . 中 国 实
用 医药 , 2 0 1 2 , 7 ( 2 3 ) : 1 1 8 — 1 1 9 . [ 5 ] 吴高雄. 妊娠 期 妇 女 阴道 分 泌 物 酵 母 样 真 菌 分 布 与 药 敏 的 I 瞄床 分 析[ J ] . 中 国优 生 优 育 , 2 0 0 9 , 1 5 ( 4 ) : 2 1 4 — 2 1 5 . E 6 3 黎小东. 生殖 系统 念 珠 菌 感 染 的菌 型及 其 体 外 药 敏 分 析 [ J ] . 国 际
有关 , 并且来本院检查的妊娠 期妇 女主要来 源于市 区 , 对 孕 期 的卫 生 保 健 知 识 了解 较 多 , 比较 注 重 卫 生 保 健 。 白色 念 珠 菌 在 妊娠期 3 种 生 殖 道 感 染 中发 病 率 最 高 , 仍 然 是 生 殖 系 统 念 珠 菌 感 染 的 主要 致 病 菌 ] , 与文献 E 3 — 5 ] 报 道 相 符 。 由 于 妊 娠 期 雌 激素水平 升高 , 细胞免疫功 能降低 , 阴道 内环 境 改 变 都 有 易 于 念 珠 菌 的感 染 。据 报 道 , 妊 娠 期 妇 女 念 珠 菌 性 阴 道 炎 的发 病 率 是 非 妊娠 期妇 女 的 3 倍 ] , 因 此 不 能 掉 以轻 心 。 滴 虫 性 阴 道 炎 是 由 寄 生 阴 道 的 阴 道 毛 滴 虫 引 起 。 它 属 厌 氧性寄生原虫 , 虫 体 以上 皮 细 胞 糖 原 为 营 养 物 质 , 可 直 接 分 裂

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散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8,38(5):112-115.[3] 赵晓霞.用蓝光疗法㊁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125-126.[4] 王正兰.菌栀黄结合蓝光治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484-485.[5] 刘大伟,孟 琳,朱太芳,等.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2):193-194.[6] 刘 静,张 鸾,王二艳,等.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20):4114-4116.[7] 徐睿霞,王甫琴,吴亚臻,等.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清蛋白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4):530-532.[8] 邱青春.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11):194-195.[收稿日期:2019-10-23 编校:孟玲玲]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尹 泉,肖 文,陈 昂,吴海英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3)[摘 要] 目的:研究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予匹维溴铵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予复合乳酸菌胶囊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并匹维溴铵治疗4周㊂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前㊁治疗后测定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比值(CD 3+㊁CD 4+㊁CD 8+㊁CD 4+/CD 8+)㊂结果:12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 3+㊁CD 4+㊁CD 8+㊁CD 4+/CD 8+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D 4+值高于治疗前,CD 8+值低于治疗前,CD 4+/CD 8+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D 3+值治疗前㊁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益生菌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㊂[关键词] 益生菌;肠易激综合征;T 淋巴细胞亚群基金项目:中山市医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J11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并同时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㊂大量研究提示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补充益生菌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故益生菌在临床上已经成为IBS 的基本治疗方案[1]㊂研究表明IBS 患者血中的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正常人存在差异[2],提示免疫紊乱可能是IBS 的发病机制之一,但患者肠道内的菌群失调是否与免疫紊乱有关以及补充益生菌后是否能够改善免疫紊乱的问题仍没有结论㊂本研究希望通过用益生菌治疗IBS 患者前㊁治疗后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来探究这些问题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年龄18~70岁符合纳入标准的IBS 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1.2 纳入标准: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①反复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d 出现症状;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③发作时伴有大便形状(外观)改变;④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上述标准㊂1.3 排除标准:有消化道器质性疾病,糖尿病,肝病,甲状腺疾病,心脏病,假性肠梗阻,肠粘连,近4周内使用过精神疾病相关药物,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不能配合完成相关检查及临床调查的患者㊂1.4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匹维溴铵1粒/次㊁3次/d 对症治疗4周㊂治疗组患者予以复合乳酸菌胶囊2粒/次㊁3次/d 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粒/次㊁3次/d 及匹维溴铵1粒/次㊁3次/d 对症治疗4周㊂在治疗前㊁治疗后抽取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送检验科用上海汇中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CytoCounter 系列全自动可视化细胞检测仪按规定流程处理,测定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 3+㊁CD 4+㊁CD 8+㊁CD 4+/CD 8+计数及比值㊂1.5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同一组治疗前㊁治疗后采用配对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 3+㊁CD 4+㊁CD 8+㊁CD 4+/CD 8+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㊁治疗后的CD 3+㊁CD 4+㊁CD 8+㊁CD 4+/CD 8+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D 4+值高于治疗前,CD 8+值低于治疗前,CD 4+/CD 8+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D 3+值治疗前㊁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㊁后CD 4+㊁CD 8+㊁CD 3+㊁CD 4+/CD 8+值比较(x ±s )组别例数CD 4+值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CD 8+值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50541.84±83.82548.30±77.771.4870.134512.44±120.52513.62±95.410.1770.86治疗组50532.24±81.42565.34±57.294.641<0.01485.92±117.02442.66±72.194.461<0.01组别例数CD 3+值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CD 4+/CD 8+值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501104.98±181.011119.68±160.771.1710.2471.096±0.2131.089±0.1730.3920.697治疗组501079.90±181.381065.07±114.491.0510.2991.143±0.2621.300±0.1886.327<0.013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BS 的发病机制涉及内脏感觉高敏感性㊁肠道动力改变㊁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㊁脑肠轴功能异常㊁肠道感染㊁肠道微生态失调㊁炎性反应等,其中肠道菌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㊂虽然IBS 患者的肠黏膜无肉眼可见的器质性病变,但肠黏膜中的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㊁T 淋巴细胞等较正常人明显增多[3]㊂还有研究发现,腹泻型IBS 患者的肠黏膜中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更加明显,表现为CD 3+细胞明显增高,CD 4+细胞及CD 4+/CD 8+比值显著降低㊂令狐恩强的研究[4]显示IBS 患者外周血的CD 8+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群,CD 4+细胞明显低于正常人群,CD 4+/CD 8+比值下降,提示IBS 患者的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也同样存在异常,这些研究均提示IBS 的发病机制与T 淋巴细胞密切相关㊂T 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分为CD 4+细胞和CD 8+细胞两大类,CD 4+细胞主要合成细胞因子,起维持免疫反应作用;CD 8+细胞有抑制体液及细胞免疫的功能,起抑制免疫反应作用;CD 4+和CD 8+T 淋巴细胞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则会使得机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5]㊂而IBS 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改变提示肠道黏膜的稳态失衡可能导致了IBS 症状的产生㊂正常情况下CD 4+/CD 8+的比值维持在1~2.47之间,从本研究可以看出,部分IBS 患者存在一定的CD 4+/CD 8+比值过低,提示部分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问题㊂而在予以了益生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D 4+细胞升高,CD 8+细胞下降,使得CD 4+/CD 8+比值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CD 3+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益生菌对T 淋巴细胞总数并无直接影响,但是对T 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有影响,可以通过影响其亚群比例对IBS 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情况有一定的改善㊂因此,可以认为肠道菌群失调的确在IBS 患者的免疫紊乱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析其原因有可能是肠道部分有害杂菌的过度生长引起的肠道慢性炎性反应导致了免疫紊乱问题的发生㊂而通过补充益生菌后,抑制了肠道有害菌的生长,减少了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从而达到了改善免疫紊乱的作用㊂4 参考文献[1] 蔡顺天,彭丽华,崔立红,等.微生态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0):790-791.[2] Pickard JM,Zeng MY,Caruso R,et al.Gut microbiota:role in pathogen colonization,immune responses,and inflammato⁃ry disease[J].Immunol Rev,2017,279(1):70-89.[3] 计 敏,王建蔚,蓝显明,等.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粘膜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甘肃医学,2016,35(3):195-197.[4] 令狐恩强,杨云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7):423-424.[5] Miller A C,Rashid R M,Elamin E M.The T”in trauma:The helper T -cell response and the role of immunomodulationin trauma and burn patients[J].Trauma,2007,63(6):1407-1417.[收稿日期:2019-10-07 编校:徐 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I B S的发病机制与免疫有关 。 调节性 T细胞( T r e g s ) 是一类不 同于 T辅助细胞对 T h l和 T h 2的 具有免疫调节功 能的 T细胞亚群 , 在多种免疫性 疾病中起重要 调节
其 中腹泻 型 2 5 例, 年龄 1 8 ~ 5 0 岁 ;便秘 型 2 3 例, 年龄 2 O ~ 5 5 岁; 腹
例I BS患 者 测 定 I B S患 者 外 周 血 CD4 ℃ D2 5 调 节性 T 细胞 比例 的改 变 。结 果 腹 泻 型 I B S患 者 外 周 血 CD4 ( %) 、 CD4 + CD2 5 T r e g ( %) 平 均 值
为( 2 1 . 7 3 8 + _ 0 . 7 8 1 ) 、 ( 1 . 5 7 + _ 0 . 8 1 ) ; 明显 低 于便 秘 型 I B S 、 腹 泻 便 秘 交替 型 I B S、 对 照 组 外 周 血 CD4 ( %) 、 CD4 C D2 5 T r e g ( %) 的平均值 , 差 异 呈 显 著性( P < 0 . 0 5 ) 。各 型 I BS患 者 外 周 血 CD4 ( %)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差 异 呈 显 著性 ( P < 0 . 0 5 ) 。 便秘型 I B S、 腹 泻便 秘 交替 型 I BS患 者 外 周 血 CD4 CD2 5 T r e g ( %) 平 均 值 与 对 照 组 之 间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 P > 0 . 0 5 ) 。结 论 腹 泻 型 I B S的 肠 道 的 感 觉运 动 异 常 可 能 与 T r e g的 变化 有 关 , 便秘 型 I BS 、 腹 泻 便 秘交替型 I B S与 T r e g的 变 化 似 乎 无 关 Tr e g / CD4 T 比值 明 显 下 降, 表 明机 体 也 出现 了免 疫 调 节 的 异 常 关键词 : 肠 易激 综 合 征 , c D4 CD2 5 T r e g细胞 , C D4 + , 免 疫

老年人群不同性别间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分析

老年人群不同性别间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分析

·论著·基金项目: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发展科研培育计划项目(HP2021 03 80701)作者简介:彭聪,硕士研究生,Email:pengzaoan@qq.com通信作者:王亮,主任医师,Email:wangliang309@sina.com老年人群不同性别间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分析彭聪1,王亮2a,肖漓2b,肖军2a,张金花2a,王天天2a,翟武杰2a,马伟凤2a,李春晖2a,汤玉萌2a,张明2a,程鹏2a,谢金凤2a,程代玉2a,孙正中2a1.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张家口075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a老年医学科,b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研究所北京市器官移植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室[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不同性别间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差别。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3月24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就诊的109例患者资料,按性别分为男性组57例,女性组52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情况与免疫指标。

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比较,年龄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群不同性别间存在免疫系统差异性失调,不同性别间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性别因素;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类;老年人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3.04.013DetectionandanalysisoflymphocytesubsetsandcytokineamongdifferentgendersintheelderlypopulationPengCong ,WangLiang,XiaoLi,XiaoJun,ZhangJinhua,WangTiantian,ZhaiWujie,MaWeifeng,LiChunhui,TangYumeng,ZhangMing,ChengPeng,XieJinfeng,ChengDaiyu,SunZhengzhongGraduateFacultyofHebeiNorthUniversity,Zhangjiakou0750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angLiang,Email:wangliang309@sina.com[Abstract] Objective Toexplorethedifferencesoflymphocytesubsetsandcytokinesamongdifferentgendersintheelderlypopulation.Methods OnehundredandninepatientswhoattendedthegeriatricdepartmentoftheEighthMedicalCenterofthe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duringthetimeperiodfromDecember23,2021toMarch24,2022wereretrospectivelyselected,accordingtogenderasmalegroupof57cases,womengroup52cases,andtheirgen eralconditionsandimmunologicalindicatorswerecollected.Results Whencomparingthegeneralconditions(age,height,weight,andBMI)ofthe2groups,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ageandBMI(P>0.05);whencomparingthelymphocytesubsetsofthe2groups,thedifferencesbetweenthe2groupswerenotstatistical 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 Differentialimmunesystemdysregulationexistbetweengendersintheelderlypopulationwithsignificantdifferentialdysregulationoflymphocytesubsetsbetweengenders.[Keywords] Sexfactors;Immunesystem;Lymphocytesubsets;Cytokines;Aged 随着增龄与衰老的发展,老年人群不同性别间出现了差异性的免疫系统失调,即存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亚型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

不同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

不同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

不同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
门子荣;刘复强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1998(018)003
【摘要】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
D4^+、CD8^+及CD4^+/CD8^+比值。

健康人(志愿献血者)20例,消化性溃疡30例,萎缩性胃炎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

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均值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

消化性溃疡患者CD^8+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人比T细胞亚群无明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门子荣;刘复强
【作者单位】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北京同仁医院中心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03
【相关文献】
1.不同阶段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经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J], 石光英;马晓媛;谢敬东
2.银川地区Hp阳性患者慢性胃病患者血清Hp-CagA IgG测定 [J], 严海密;高锦孝;杨燕;孙斌;贾淑云;马惠英
3.幽门螺杆菌致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的临床价值 [J], 卢玉振;周文杰
4.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分析 [J], 董奎良;姚洋;刘娇媛
5.慢性胃病患者生命质量QLICD-GM量表测定 [J], 万崇华;周曾芬;段丽萍;李红缨;高丽;张晓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孙媛媛;谢军;鲍扬漪;李玉芝【摘要】Objective To detect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 lymphocyte subse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nd to explore its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TP. Methods The levels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T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TP, the absolute value of T lymphocytes, CD3 +, CD4 +, CD8 +, CD4 +CD25 + T lympho-cyte ratio and the ratio of CD4 +/CD8 + was (0. 83 ± 0. 16) vs (1. 74 ± 0. 36), (71. 71 ± 1. 07)% vs (72. 69 ± 1.35)%,(41. 78 ± 0. 71)%vs(42.46±1.20)%,(29.67±0.97)%vs(28.56±1.75)%,(8.76±0.56)% vs(9.39±1.26)%,(1.42±0.07) vs(1.49± 0. 13) , respectively;the proportion of CD8 + T lymphocy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treatment;the res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T cell subsets and the breakdown of immune are related to the courseof disease, which may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serve as a reference index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目的:检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_令狐恩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_令狐恩强
9
45 腹痛 , 便不成型 41 便次增多 , 稀便 46 腹胀 , 稀便 49 下腹不适伴稀便 22 腹胀 、腹泻 52 排便不尽感 、稀便 56 便急 、稀便 36 便次多 , 稀便 48 大便不规律 、腹胀 59 不成形大便伴下腹不适 44 腹胀 , 稀便 24 腹痛伴大便性状改变 31 黏液便 、便次多 29 下腹不适 、稀便 、便次多 72 腹痛伴大便性状改变 36 下腹不适 、黏液便 38 腹胀 , 排便不尽感 24 腹胀 , 稀便 29 下腹坠胀伴稀便 37 腹胀 、腹泻 54 大便不规律 、腹胀 58 不成形大便伴下腹不适 30 便次多 , 稀便 47 稀便伴下腹不适 30 下腹不适 、便次多 46 下腹不适 、便次多 45 便急 、稀便 38 腹胀 、腹泻 49 不成形大便伴下腹不适—
中华消化杂志 2002 年 7 月第 22 卷第 7 期 Chin J Dig , July 2002 , V ol . 22 , N o . 7
所有 患者 均 常 规抽 血 进 行血 液 生 化 、HBsAg 、抗HCV 、 抗-HIV 检查 , 结果均为阴性 ; 大便常规 检查 未见寄生虫及红细胞 ; 肠道内镜检查 , 未见异常 。 健康对照组 : 30 例 , 其中男 20 例 , 女 10 例 , 年 龄为 20 ~ 65 岁 , 平均 40 岁 。 本组无消化道症状与 体征 , 无免疫疾病 、 感染病史 , 无近期服用药物史 。
表 1 30例 IBS 患者临床资料
性 年龄 别 ( 岁)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主要症状 症状持 续时间 1 年余 1 年余 3年 5 年余 1年 2 年半 1年 1年 4 年余 2 年余 6 年余 2 年余 1 年余 2年 2 年余 1年 肠道感染病史 1 年前曾患痢疾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急性胃肠炎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痢疾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无明确肠道感染病史 1 年前患痢疾

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计敏;王建蔚;蓝显明;于林芳;兰春燕【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6(035)003【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IBS细胞免疫调节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选取腹泻型(IBS-D组)、便秘型(IBS-C组)及混合型(IBS-M组)IB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2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结肠黏膜CD3+、CD4+、CD8+细胞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IBS-D组肠黏膜CD3+细胞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且IBS-M组与IBS-C组及对照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D组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但IBS-C组、IBS-M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CD8+细胞各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免疫调节异常在腹泻型IB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其他亚型IBS中这种免疫调节异常并没有表现得很明显,可能存在另外的发病机制.【总页数】3页(P195-197)【作者】计敏;王建蔚;蓝显明;于林芳;兰春燕【作者单位】518112 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8112 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518112 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8112 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8112 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相关文献】1.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与5-HT的变化及意义[J], 唐吟菡;吴萍;许树长2.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和肥大细胞的变化 [J], 陈晓敏;张燕华;毛峻岭;张赛森;陆伦根3.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大肠黏膜组织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J], 彭丽华;杨云生;孙刚;王巍峰4.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VIPR、CGRPR的变化情况 [J], 罗和生;聂仁;张法灿;梁列新;张国5.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SP、SPR和5-HT的变化 [J], 夏頔;刘希双;鞠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金杭斌;顾竹影;赵虹雯;王群燕;吴伟;厉有名【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037)006【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Zn、Fe、Cu水平,用原子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Se水平.结果:D-IBS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IBS组与正常组血清Zn、Se、Fe、C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D-IBS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异常;D-IBS患者血清Zn、Se、Fe、C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总页数】4页(P634-637)【作者】金杭斌;顾竹影;赵虹雯;王群燕;吴伟;厉有名【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4【相关文献】1.2.64腹泻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初步探讨 [J], 穆标;王邦茂;刘之武;黄乃侠;刘文天;阎雪燕2.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初步探讨 [J], 穆标;刘之武;吕梦华;谢蓓;康信强3.腹泻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一氧化氮含量变化 [J], 穆标;王邦茂;刘之武;黄乃侠;刘文天;阎雪燕4.浮针疗法对轻中度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敏感性、胃肠动力、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 [J], 李旗;田福玲;郭振宇;周立伟;朱好松5.疏肝行气方脐敷联合饮食护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 [J], 王少珊;巫冬凤;黄细妹;梁景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淋巴细胞亚群报告的阅读与分析

T淋巴细胞亚群报告的阅读与分析

T淋巴细胞亚群报告的阅读与分析彭晓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白总分检查来了解感染的状态和做出相应的处理。

作为细胞免疫重要内容的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在一些疾病中也有相应的结果,根据这些结果可以解释发病机理、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做出判断以及指导治疗。

这些疾病主要包括:1.病毒感染性疾病;2.肿瘤性疾病;3.自体免疫性疾病;4.器官移植患者;5.其他免疫缺损或异常的患者。

在各大型医院,T细胞亚群已经成为以上疾病中常规使用的项目。

在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是非常重要的一类。

它分为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CD3+)和主要参与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CD19+)。

而T淋巴细胞又分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和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

在正常情况下,各群淋巴细胞的数目和相对比例都在一定的范围内。

淋巴细胞和主要的亚群T h1辅助T(分泌I F N等)(C D3+C D4+)T淋巴细胞T h2(C D3+)(分泌I L-4等)C D28(+)淋巴细胞抑制T\细胞毒T杀伤性细胞毒(肝炎)(C D3+C D8+)C D28(-)B淋巴细胞抑制性(肿瘤)(C D19+)(方框内为T细胞亚群报告中所包括的内容)T淋巴细胞亚群报告中包括实验室报告和医生报告。

前者主要是供实验室人员进行条件和质量控制所用,后者是供医生阅读,较为方便清晰。

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医生报告中提供了以下内容:1. 总T(CD3+)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就如白总分中的白细胞计数一样,该细胞的绝对计数(个/ul)一般也在一定范围内。

在一些情况下,如病毒感染、化学和物理因素、免疫系统的衰竭或其它功能紊乱、造血系统异常等疾病时此值可能会有异常。

曾有人报道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细胞数目多时预后较好。

由此可以推测,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目较高时(在正常范围内)预后也应该较好。

2. 辅助T(CD3(+)CD4(+))细胞的绝对计数和百分比。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郭敏;李延青;刘传勇;谢冬萍;郭玉婷;左秀丽;曾娟【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44)5【摘要】目的:观察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大鼠模型中的变化.探讨Treg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随机将16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用福氏Ⅳ型志贺氏痢疾杆菌和生理盐水灌胃。

模型组急性肠道感染16~22d,测定两组大鼠的肠道感觉阈值和平滑肌张力积分,远端结肠行病理学检查,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reg的比例。

结果:模型组肠道感觉阈值明显降低(P〈0.05),肠道平滑肌张力积分明显升高(P 〈0.05),而组织学无明显变化,表明PI-IBS大鼠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外周血Treg/CD4^+T比值明显下降(P〈0.05)。

结论:大鼠在急性肠道感染消失后.会出现PI-IBS;免疫调节的异常参与了PI-IBS的发病过程。

【总页数】5页(P514-518)【关键词】结肠疾病,功能性;免疫调节性T细胞;感染;肠功能紊乱【作者】郭敏;李延青;刘传勇;谢冬萍;郭玉婷;左秀丽;曾娟【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2【相关文献】1.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大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的影响 [J], 王跃;江劲波;聂甜;付玲;胡辉;陈新宇2.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哮喘发作外周血嗜酸细胞与细胞粘附及免疫调节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J], 赵海金;蔡绍曦;邹飞;李文军;肖军;佟万成3.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J], 孙晔;孙晓宁4.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Cajal间质细胞改变对胃肠动力及VIP和CGRP水平的影响 [J], 王阳;鲍晓蕾;郎轶箮;徐涛;刘志忠5.槌果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J], 周晓涛;周文涛;马秀敏;丁剑冰;朱明;马骏;薛志琴;王亚男;田树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林静华;蔡应木;陈彦融;焦晓阳;方琳丽【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年(卷),期】2008(8)12【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3+CD8+)和比值(CD3+CD4+/CD3+CD8+)水平的变化,探讨机体免疫功能和ITP发病的关系。

方法检测55例ITP患者(ITP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3+CD8+)的水平,并比较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4+/CD3+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而CD3+CD8+T细胞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

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亚群在ITP 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总页数】2页(P2146-2146)【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作者】林静华;蔡应木;陈彦融;焦晓阳;方琳丽【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4.6【相关文献】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J], 纪爱芳;苏丽萍;郭晓军;朱镭2.ITP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肖仕珊;袁钟3.原发性ITP患儿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常涛涛;郝国平4.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黄铭娜; 任丽; 吴锡骅; 冯季灵; 苏施雅5.晚期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周进;罗宏;林征;陈志刚;黄开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检测对评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检测对评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检测对评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过程相关研究发表时间:2016-02-24T14:18:05.83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杨庆文[导读]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检验科) 广东深圳51813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机体产生的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杨庆文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检验科) 广东深圳518133【摘要】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不同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调节性T 细胞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 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ITP组的CD3+、CD4+ T 淋巴细胞及CD16+/56+ NK 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及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Foxp3+T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明显恢复(P<0.05),且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治疗前ITP组的CD8+T、CD 19+B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25+T细胞占CD4+T 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且与治疗时间呈负相关. 结论ITP患者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发生异常,可能与ITP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 细胞水平检测对评估ITP 的发病、疗效及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14-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机体产生的抗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研究表明,ITP患者既存在体液免疫异常,也存在细胞免疫异常,这间接反映出其发病可能与机体的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改变有关[2].本研究旨在检测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 细胞的变化,评估其在ITP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3]. 1资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美国BDBiosciences公司:MultiTESTIMK四色、免洗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红细胞裂解液;美国BDBiosciences公司:人调节性T 细胞检测试剂盒;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BeckmanCoulter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 1.2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ITP组,其中男女分别为48例和52例,年龄为18-58岁, 平均年龄为38.9±6.2岁.另选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外周血细胞计数正常,肝肾和免疫功能正常,男女分别为45例和55例,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为39.1±5.9岁.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能进行比较.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与?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关于ITP的诊断标准相符, 且无其他免疫性疾病;(2)首次发病,未使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3)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糖尿病史者;(4)未参加其他研究者;(5)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其他免疫性疾病者;(2)排除既往使用过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者;(3)排除特殊人群如孕妇、未成年人、癌症晚期等者;(5)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史、肝肾功能异常者.1.4治疗方法所有ITP患者均接受剂量为1mg/(kg/d)口服泼尼松治疗,维持治疗1个月以上,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天和治疗后30天的早晨空腹取外周血2ml, 加入EDTA 抗凝后用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水平.1.4.1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将所取的外周血平均分装于2支专用试管,各加入50μL溶血素裂解红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并用20% FBS细胞培养液将细胞浓度调整为1×109/L.一支试管中加入20μLCD3/CD8/CD45/CD4抗体,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0μLCD3/CD16+56/CD45/CD19抗体,充分混匀,室温下,避光静置15-20min.其后2支试管分别加入450μL溶血素,混匀器中充分混匀,室温避光静置15min.在24h之内,放入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水平.1.4.2CD4+CD25+调节性T 细胞检测使用调节性T 细胞检测试剂盒检测CD4+CD 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严格遵守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分析软件为CellQuest软件,检测CD25和Foxp3的表达,检测结果以CD4+CD25+/CD4+ T、CD4+ CD25+high/CD4+ T 及CD4+ CD25+ Foxp3+ T/CD4+T表示[4]. 1.5观察指标与诊断标准观察2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 细胞水平的变化. 1.6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表1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X±s,n=100)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 3讨论CD4被视作为T辅助/诱导细胞(Th/Ti)的表面标志,CD4T 能够辅助T 细胞和B细胞转化成效应细胞[5],并参与机体免疫调节.CD8为抑制/细胞毒性细胞(Ts/Tc)的表面标志,能对T 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抗体生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CD16+/56+是NK 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而NK细胞能抑制B细胞的分化,对细胞的吞噬和抗体的生成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Th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平衡调节的中心细胞,Th/Ts比值的升高或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情况,也势必会引起B细胞的改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者相比较,ITP患者的CD3+ T 细胞、CD4+ T 细胞及NK细胞水平和CD 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治疗后这些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则明显恢复,且与治疗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研究认为,CD4+CD25+T细胞数量减少会降低有效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数,导致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也降低,进而减弱细胞免疫的抑制功能,打破机体免疫耐受的平衡,最终导致机体将大量的自身反应性T 细胞激活,参与血小板的损伤.转录因子Foxp3被认为是调节CD4+CD25+T细胞的主要基因,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其为CD4+ CD25+ T 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能够精确地反映ITP患者Treg细胞数量的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ITP 患者外周血CD4+CD25+T/CD4+T明显比健康者增多,治疗后则明显下降,且与治疗时间呈负相关;而ITP患者的CD4+CD25+Foxp3+T/CD4+Foxp3+T 明显降低,治疗后明显恢复,且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这些结果与前人的结果基本一致,共同说明了ITP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促使机体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发生障碍,从而活化自身反应性T 细胞并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参与ITP的发生发展. 综上所述,在ITP发病的过程中,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普遍发生异常,对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Treg细胞的联合检测能评估ITP 发病、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参考文献[1] 马静瑶,陈振萍,吴润晖.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ITP发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效果的关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06):1771-1774. [2] 陈叶龙,寿黎红.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5):77-78. [3] 肖惠煊,周建中,莫焕桐,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3,3(09):124-125. [4] 黄枝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13,35(08):1021-1022. [5] 李彦格,毛彦娜,李慧霞,等.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NK 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1(19):24-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人 。 大便 正常 , 其体 检结果 正常 , 检查 内容 同上 , 未进 行 但 肠易激综合征是 常见 的消化 系统疾病 之一 , 其病 因尚不 l 清楚 , 发病机制 复杂 , 国内外对 其研 究 较多 , 学说 也 比较 多 , 结 肠 镜 检查 。 . 如精神心理 因素 、 肠道 动力 因素 、 感染 因素 等 。机 体免 疫功 1 3 实验 仪 器
用t 检验 , 数据 用 ±s 表示 。所有 结果用 S S 00版 P S1. 本软件包 进行 统计学分析 。
超 、 电图、 心 常规 胸 片等 检 查 , 结果 均 未 见 异 常。结 肠镜 检 查, 排除肠道肿瘤 。诊断参照罗马 Ⅱ标准 … : (I) 去 l 过 2个 月至少 累计有 l ( 2周 不必 是连续 的 ) 痛或腹 部不适 , 伴 腹 并 有 如 下 3项 症状 的 2项 : 1 便 后 腹 痛 缓 解 或 减 轻 ;2 排 便 () ()

1 对 象




ET D A抗凝管 内 ;2 开机校正 、 () 调试 流式细胞仪 , 具体操作参 照说 明书 ;3 准备 6只试 管 , () 每管各 加入相应单抗 6 、 全 血 10 0 混 匀 , 光 1 i ; 4) 溶 血 素 2 m , 光 避 5 mn ( 加 L避 1 i ;5 30× 0m n ( ) 0 g离心 1 n 去上清 , 2m B 0mi, 加 LP S洗 1 ; 次 () 6 每管加 l 多聚甲醛 0 5m ;7 上机进行流式细胞 仪检 % . L ( ) 测; 全部数据用 C lQ et e us软件进行荧 光参 数的获取 和分析 。 l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C 4 D 比例 、 K细胞 比例 明显低 于健 N
频 率 异 常 ( >3次/ 即 d或 <3次/ ) ( ) 便 形 状 异 常 ( 周 ;3 粪 稀 康对照组 , C 8 而 D 则高 于对照组 , D / D 明显下 降 , C4 C8 见 。 便或干硬秘结便 ) 。(Ⅱ) 以下 症状 不是诊 断所 必备 , 但属 肠 表 l
激综 合征有关 , 尚不清楚 。本研 究试 图研究 老年肠 易激综 合 剂 。
征患者外周血 T淋 巴细胞亚 群与 正常 老年人 相 比是 否存 在 2 方 法 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 法 , 操作步骤 如下 。 差异 , 以期探讨 老年肠易 激综 合征患者细胞免疫 功能变化。 () 1 于患者入 院第 2d清晨 抽取 空腹静 脉血 2 m , 于 L置
3 统 计 学 处 理
11 资料来源 年
医学 科 住 院患 者 3 8人 , 龄 为 6 年 o一8 3岁 , 均 年 龄 为 ( 0 8 平 7 .9
±69 ) , 中男性 患者 2 .2 岁 其 0人 , 性 l 女 8人 , 病 时 间 为 发
冯志 强 , 祝 赛敏 , 陈存 国
( 州 医学 院附 属 台州 医 院老 年 医学 科 , 江 临 海 37 0 ) 温 浙 100
[ 摘
要 】 目的 : 讨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与健康老年人相 比是否存在 差异 , 探 并分
析其原 因。方法 : 3 对 8名肠 易激综合征患者及 4 0名健康 老年对照者用 流式 细胞仪检 测外周 血 T淋 巴细胞亚 群。 结果 : 与健康对照者相 比, 易激综合 征患者 C 4 C 4 / D 比例 , K均低 于健 康对 照者 , D 则 高于 健康 肠 D 、 D C 8 N C8 对 照者 。结论 :与健康 老年 人相比 , 肠易激综合 征患 者外周 血 T淋 巴细胞亚 群存 在异常 , 提示肠易激综合 征与免疫 异常 、 免疫紊乱有关 。 [ 关键词 】 老年人 ; T淋 巴细胞 ; 结肠疾病 , 功能性 [ Y WOR ] A e ; KE DS gd T—l p oy s C l i d ess fnt nl y hct ; o nc i ae ,u ci a m e o s o [ 中图分 类号 】 R 6 33 [ 文献标识 码】 A
l 一8年 。所 有 患 者 均 经 过 血 生 化 、 瘤 系 列 ( 性 包 括 A P 肿 男 F、 C A、 A 2 、 A 9 、S 女 性 为 A P、 E C 15 C 19 、 E C 15 C 19 P A; F C A、 A 2 、 A 9 ) 术前 免疫 4项 、 甲状腺 功能 、 大便 常规 、 肝胆 B超 、 尿系 B 泌
B co i isn 司 F S C iu 型 双 激 etnDc no 公 k A S a br l
C 4/ D 4 C 3C 1 、 能紊乱 已引起人们 的关注 , 多学者对肠 易激 综合 征进行 了 光四 色 台 式 流 式 细 胞 仪 。试 剂 : D 5 C 1 、 D / D 9 许 D / D C 3C 8 C 3C 1 6I G1 g a购 自 B e G e- 研究 , 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 血 T淋 巴细胞亚群 存在 变 C 3 C 4、D / D 、 D / D 6+5 、g / I 2 t ikno o Dcisn公司 , n 均为 F s c l u 型流 式细 胞仪 配 套试 A s ai r b 化 。而 老年 患者 由于其机体 免疫 功能相 对低下 , 否与肠 易 是
维普资讯

3 98 ・
理杂志 Ci s J- he I n e o
! ! P
Q : (2 ; : Q
[ 文章 编号 】 10 4 1 (0 7 0 0 9 0 00— 7 8 20 )2— 3 8— 2
老 年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患 者 外 周 血 T 淋 巴 细 胞 亚 群 临 床 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