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十章
(整理)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所谓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所谓事物的特征,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定属性。
所谓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
所谓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
2、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
3、测量量表分为4种:1)命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它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2)顺序量表,如第1名,第2名;3)等距量表,不仅能代表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4)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有绝对的零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心理与教育测量属于顺序量表。
★4、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4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从人的大量行为中抽取与欲测量的心理特质直接有关的一组行为进行测量,并依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这一组被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的行为就是行为样本。
2)标准化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测验的标准化要具备下列条件: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条件的标准化;c、评分规则的标准化;d、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4)信度和效度5、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按测量对象: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量方式: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内容的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功能: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第十章心理学个性
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又 称不可遏止型或战斗型。情绪发 生迅速,消失得也快,爆发力好。 情绪趋于外向。智力活动灵敏有 力,但理解问题容易粗枝大叶。 意志力坚强,不怕挫折勇敢果断, 但容易冲动,难以抑制。工作热 情高,表现得雷厉风行,顽强有 力。
第三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1.对象性(需要的选择性) 2.动力性 3.社会性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理论 A、内容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
好奇心 兴趣 需要期望 服从管理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s—Dodson Low)
三、气质
与生俱有的,人的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 动力特征。
1、气质类型 根据各自研究的方向不同,提出了各种气质学说,包
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个 性 概 念
(5)功能性
个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 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个性是一种预言”
性格决定命运:邓丽君VS奚秀兰
为什么后者能嫁入豪门,美满至今,前者却孑然飘零、孤独死去? 邓丽君性格关键词:孤傲,倔强 奚秀兰性格关键词:随和,变通
第二节 个性心理结构
社交的
志同道合 友谊 爱
安全的
安全 保障 稳定
生理的
空气和水 食物 住处
组织管理措施
1.有挑战性的工作 2.有创造性的工作 3.组织上的提升 4.工作的成就
1.职称授予 2.奖励 3.重大的责任 4.工作的荣誉 5.上级和同事的承认
心理与教育测量
心理诊断
心理障碍诊断
通过心理测量对心理障碍进行诊 断,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 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智力障碍诊断
通过心理测量对智力障碍进行诊断, 如智力落后、自闭症等,为制定康 复计划和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发展障碍诊断
通过心理测量对发展障碍进行诊断, 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为制定 干预措施和发展计划提供指导。
03
CHAPTER
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
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教育测量是一种评估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工具和方法,通过使用标准化测试 和评估工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目的
教育测量的目的是为学生、教师、家长和管理者提供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客观、 准确和可靠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方法。
VS
创新与改进方向
开发基于计算机的测量方法,如在线测验 、游戏化测验等,以提高测量的效率、趣 味性和互动性。
测量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教育领域的需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领域对心理与 教育测量的需求日益增加。
应用前景展望
心理与教育测量技术将在学生评估、教师培 训、课程设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个性 化教育和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心理评估
心理健康评估
人际关系评估
通过心理测量评估个人的心理健康状 况,发现和诊断心理问题,为心理治 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通过心理测量评估个人的人际关系能 力、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帮助个人 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交能力。
学习适应性评估
通过心理测量评估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发现学习困难和障碍,为教育工作者 提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目的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个 体的心理特征、能力水平、知识掌握 程度等,为教育评估、选拔、诊断和 改进提供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求:第十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
第十章认知领域的学习(一)知识与技能的划分和广义知识的分类的对应关系1、识记:知识和技能: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贮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2、领会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1、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与输出的内容相同。
2、从储存来看,前者主要以便是拭和命题网络的形式来储存,后者则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储存。
3、从激活与提到来看,前者速度慢,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4、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学习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学习速度慢,遗忘速度慢。
5、从测量角度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知识与技能的划分和广义知识的分类的对应关系:比较知识与技能的划分与广义知识分类,可以看出,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在我国流行的与技能相对应的“知识”概念,实际上是与陈述性知识相吻合的。
因而是一个狭义的知识概念。
而与知识相对应的“技能”概念,则是与程序性知识相吻合的。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技能也被看成是知识的一种类型,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概念是广义的,不仅从一个人会说什么来判断他是否有知识,还从他会做什么来判断他是否有知识。
可见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与我国流行的知识观已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二)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加涅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的对应关系1、识记:智慧技能:是指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的能力。
2、领会广义知识的分类与加涅认知学习结果分类的对应关系:加涅的认知学习结果分类广义知识分类1、言语信息1、陈述性知识2、智慧技能2、程序性知识(能相对自动化)3、认知策略3、程序性知识(受意识控制)(三)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综合应用: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广义知识学习(程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经过习得、巩固与转化、提取与应用三个阶段。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测量信度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测量效度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测验的项目分析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常模参照测验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目标参照测验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测验等值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学绩测验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能力测验(上)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能力测验(下)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人格测量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其他心理与教育测验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测量应用实务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测量理论与应用的新发展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习题答案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解答要点:1.(1)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
(2)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3.(1)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
(2)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
第三章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假设1.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
2.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哪些?模型及其假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答案要点:1.心理特质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就是人的心理特质。
(1)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2)特质是可以综合不同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3)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
(4)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
(5)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2.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3个方面:测量工具、被测对象和施测过程。
模型是:经典测验理论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与真分数(T)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为E)。
即:X=T+E其主要内容为:(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
(2)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
第四章测量信度1.指出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
3.已知某态度量表用道题,被试在各题上得分的方差分别是,,,,,,测验总分的方差为,求α值。
4.怎样提高测量信度?解答要点:1.对重测信度来说,其对应的误差来源有:①所测量的心理特质不稳定;②遗忘和练习的效果没有相互抵消;③在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里,所要测的被试的心理特质得到了学习和训练;④两次测查的时间间隔不同在信度不同。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十章
– 内容范围界定的依据和方法
• 特定测验目的是界定的依据。
• (A) 如某专业资格测验,可以通过该工作分析来界 定,测验内容范围。
• (B) 教学测验可通过教材、大纲来界定,测验内容 范围。
• 形式就是测验双向细目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 考查目标;考查内容;每一类内容和每一种目标相 结合后在整个内容范围中所占的比重(即重要性)。 如下表:
(一) Nedelsky方法
– ① 判断临界水平被试在每一试题上的正确作答 概率,方法是先判断其可排除几个错误选项, 然后再作概率估计。
• 如选四选一,若能排除一个错误选项,则正确作答 概率为0.33,若能排除两个错误选项,正确作答概 率为0.5。
– ② 在每一题的正确作答概率都确定后,将每一 题的正确作答概率以题分加权求和,即可得整 卷分界点,即
• 相关系数接近0,一般不予保留,但应视该项目所测 内容在内容范围中的重要性而决定其取舍。
第三节 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信度及其估计
– 定义:与常模参照测验的信度定义一致。 – 计算:
• 不能采用相关系数法求取信度,原因:相关系数信 度高低与被试团体的特质水平分布有关,被试异质 性越强,信度越高,目标参照测验不在于鉴别被试 差异,因而分数分布相对集中,即使测验可靠稳定, 其相关也不高,因此相关系数不适用于目标参照测 验。
(三)Ebel方法
• 步骤
– 首先请评判者把题目的难度区分为若干等级。 – 然后依据题目的代表性程度将题目分成若干等
级。 – 再由专家估计临界被试答对某一代表性程度、
某一困难等级题目的百分比。 – 计算划界分数。 – 如果有多个专家参加,则划界分数为所有评估
第十章:心理测量
亚健康人群
根据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 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其 是女性占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面临 高考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交 往、职位竞争等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张 的环境压力中,如果不能科学地自我调适 和自我保护,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谁是最容易亚健康的人?
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
一、感知障碍 一、思维障碍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四、自知力障碍 五、情感障碍 六、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一、感知障碍 1、感觉过敏。 2、感觉减退。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 状态和意识障碍者。感受迟钝。 3、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 4、幻觉。很重要的一种精神病症状。 (1)幻听。(2)幻视。(3)幻嗅。(4)幻 味。(5)幻触 5、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
案例2(摘录) 夏XX,女,17岁,高中学生
求助者:我怕见语文老师。(沉默) 咨询师:(沉默、等待) 求助者:不是真怕,是想见到他,可见到他时就心 跳、脸红。我怕别人看到我脸红,所以上语文课 时从不看老师,努力控制自己。结果,心理很乱, 也不知道老师讲得是什么。(沉默) 咨询师:(沉默,等待) 求助者:其实,我心里的事,老师一点也不知道。 我最怕老师提问我,怕叫我的名字,一叫我,我 就心慌。你说该怎么办?我原来各门功课的成绩 都不错,现在语文成绩一塌糊涂。
• ⑸恐怖症: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 生十分强烈的恐怖感。常有:①社交恐怖 ②旷野恐怖③动物恐怖④疾病恐怖,此外, 还有不洁恐怖,黑暗恐怖和雷雨恐怖等等。 • ⑹抑郁性神经症:表现为情绪低沉忧郁, 整日闷闷不乐,自我遣责,睡眠差,缺乏 食欲,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病,出现难 以排解的抑郁心境,对生活没有乐趣,对 前途失去希望,认为自己没有用处,还会 有胸闷,乏力、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 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教案《心理学》(第十章-教学心理)
单元十教学心理授课内容:教学设计心理原理、课堂管理、教师心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教学设计含义与环节(2)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种类(3)了解教学评价概念及类型(4)区分课堂气氛类型(5)了解良好教师行为2.能力目标:(1)能运用教学设计原理设计教学目标(2)能将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3)能对建立积极课堂环境提出建议3.素质目标:(1)具有尊重并自觉运用教学心理规律的职业态度(2)培养科学课堂管理意识(3)树立坚持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终身追求教学重点:教学设计心理原理;课堂管理教学难点:教师心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使用的教案、课件、音像等材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复习导入: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及区别。
二、讲授新课(一)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1.决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1)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2)明确化的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①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②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伦兰提出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述教学目标的观点。
2.了解准备水平(1)学习准备的含义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所谓提供教学支架是指通过提供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3)精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第1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1 复习笔记一、一般测量概述(一)测量及其种类1.测量的定义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含四个关键词:(1)“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某种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2)“事物的属性”,是指所要测量的客体或事件的特定特征。
(3)“量尺”,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度量工具。
(4)“定量描述”,是指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属性的量的确定。
“数量”不仅指描述事物特征的符号,而且指一种有序的量。
数量具有四个特性: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
2.测量的精确度测量的精确度既与测量对象的性质有关,也同测量时所用的工具有关。
(1)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
可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把它分为三种类型: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
(2)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工具(量尺)的精密性。
尽可能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是保证测量精确度的重要条件。
3.测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测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物理测量:即对事物的物理特征的测量。
(2)生理测量:即对机体生理特征的测量。
(3)社会测量:即对社会现象的测量。
(4)心理测量:即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一个完善的测量数量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1.测量的参照点(1)参照点的定义测量的参照点是指在测量工作中,测量前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
(2)参照点的分类①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②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3)参照点的常见使用情形①最为理想的测量参照点当然是绝对参照点,因为它的意义最为明确。
②在人们难以找到绝对参照点的情况下,就必须改用相对参照点。
《心理测量学》全套精品课件 第十章 目标参照测验
的被试进行预测,由此获得预测数据,然后 才能在此数据基础上对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进行量化分析。目标参照测验的预测方法主 要有三种:前测-后测方法、已接受教学组未接受教学组方法、对照组方法。
难度分析
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目标参照测验 的项目难度计算与常模参照测验相同,一般以通过 率来表示。但对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难度的计算,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项目区分度的基础,这是因 为目标参照测验一般注重的是所测内容范围以及被 试在所测内容范围上的掌握程度,因而若某项目被 确定为内容范围内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那么无 论该项目是难是易,均应得到保留。
测 验 A 目标参照测验的产生 由于常模参照测验所存在的局限性,即并不是所有的测验都只关心个体间的差异,有些测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和界定个体在测验内
容上掌握的绝对水平,所以1962年戈莱塞(R.
个人获得指数越接近+1.
决策效度可以以在测验中被评为掌握组和未掌握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来表示,也可以以在预测源测验中和效标测验中均通过和均
目标参照测验在其分数解释上最常见的做法就是 将被试分类,一般是根据某一分数分界点将被试分 为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两类。对目标参照测验分类的 一致性的度量指标,就叫做分类一致性信度。
其最常见的估计方法是考查被试在同一测验的两次 施测中或两个复本的施测中是否被分在同一类中。
具体的做法类似于常模参照测验中的再测法荷复本 法,但统计方法和所用指标不同。在此是将同一被 试团体在两次测验结果中均被分为及格或不及格类 别中的人数百分比例作为分类一致性信度的指标。
D为-1.00时,表明题目也能将掌握者和未掌握者 做最大的区分,但问题在于掌握者无人通过该题, 而未掌握者却全部通过。这种情况表明该项目存在 错误,或是出题错误,或是将正确答案弄错。
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述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述
二、什么是心理测量
(二)心理测量的可能性: 心理测量的可能性:
“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桑代克) 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 桑代克)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麦柯尔)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麦柯尔)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述
二、什么是心理测量 (三)心理测量的特点: 心理测量的特点:
测量理论
测量应用
《心理与教育测量应用》课程内容 心理与教育测量应用》
绪 论 测验使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述 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 测验的使用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其他测验 测验的编制 测量信度 测量效度 项目分析 测验常模 如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如何进行心理与教育研究
测量应用
《心理与教育测量应用》参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理与教育测量应用》
金瑜主编《心理测量》 金瑜主编《心理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等主编 《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 出版社 陈雪枫等编著《 陈雪枫等编著《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 案》,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述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述
一、什么是测量 二、什么是心理测量 三、什么是心理测验 四、心理测验的种类 五、心理测验的应用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述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最基本的特征: (一) 测量最基本的特征:将事物进行区分 (二) 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法则对事物的 测量的定义: 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称之为测量。 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称之为测量。 (三)测量的三个方面:测量对象、测量法则、 测量的三个方面:测量对象、测量法则、 测量结果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章节题库(常模参照测验)【圣才出品】
第8章常模参照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将Z分数转换成T分数时,需要进行()。
A.正态化转换B.非正态化转换C.线性转换D.非线性转换【答案】C【解析】T分数是从Z分数经过线性转化而来的一种正态化的标准分数,公式为T=10Z +50。
2.在各类标准分数中,标准十分的平均数为5.5,标准差为()。
A.3B.1.5C.10D.15【答案】B【解析】标准十分是一种常态化的标准分数,它是以5.5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另外还有标准九分和标准二十分等。
标准九分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标准二十分以10为平均数,以3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3.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是()。
A.常模分数B.常模C.导出分数D.分数【答案】B【解析】常模分数是指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按一定的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即常模分数是导出分数的一种。
而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构成常模,常模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
4.发展常模就是()。
A.团体的分数B.百分位数C.个人的分数D.年龄量表【答案】D【解析】发展常模是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然后根据这种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亦称年龄量表。
在此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5.在心理测验中,对于非典型群体需要制定()。
A.普通常模B.特殊常模C.一般常模D.发展常模【答案】B【解析】常模有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之分。
测验手册上所列的常模通常为一般常模,它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
特殊常模是为非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为小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
其优点是,可使被试的结果与最接近的人进行比较,但这同时也是它的缺点,不容许分数在较广的范围内作解释。
6.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叫作()。
A.团体B.常模团体C.样本D.受测人群【答案】B【解析】常模团体是指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心理与教育测量》练习与思考题
《心理与教育测量》思考与练习第一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2.简述孔子和孟子对心理测量的重要贡献?3.简述姜太公的“知有八征”。
4.简述《吕氏春秋》中的贤主论人之道——“八观六验”。
5.简述刘劭《人物志》中分析人的才性的“八观”之法。
6.简述诸葛亮的“知人七法”。
7.比较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中国解放前后的发展,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8.简述高尔顿(F. Galton)对心理测量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9.简述卡特尔(J. M. Cattell)对心理测量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10.简述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1.简述比奈(A. Binet)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2.简述武德沃斯(Woodworth)对心理测量发展的重要贡献。
13.简述桑代克(E. L. Thorndike)对心理测量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二讲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重要概念:测量、心理与教育测量、测验、测验标准化1.简述测量的基本内涵。
2.简述命名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等比量表)的主要区别。
3.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4.简述测验标准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往年考研题)5.简述心理与教育测验有哪些主要种类,并举例说明。
6.简述心理与教育测验有哪些功能和价值。
7.简述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8.简述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9.如何分析和评价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质量?(往年考研题)第三讲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重要概念:心理特质、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抽样误差、真分数1.简述“心理特质”的含义。
2.简述测量误差的基本涵义及心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3.简述经典测验理论(CTT)数学模型。
4.简述经典测验理论(CTT)的三个基本假设。
5.简述根据经典测验理论(CTT)推导出的实测分数方差、真分数方差和误差分数方差的关系式。
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第三版)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与物理测量相比较,阐明心理测量的特点。
(1)从依据的法则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
(2)从测量的内容来说,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内容是复杂的、内隐的,其测量只能是间接的。
(3)相对与物理测量的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而言,心理与教育测量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很低。
2.为什么人们不能象对物理测量那样容易接受心理测量?(此题为思考题)3.如何才能证明心理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来看,心理测量是可能的。
(2)人的心理现象和知识水平如同其他一切物理现象一样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因此有必要测定出这些差异的数量。
第二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1.简述古代中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贡献及其特点。
古代中国,在测验实践和测验理论方面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作出了贡献并具有自己的特点。
(1)在测验实践方面的贡献。
(1)在能力测量方面。
早在2500年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凭自己的经验观察,首先评定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并将人的智力分成中上之人、中人和中下之人三个等级。
董仲舒已论及到注意测验。
刘邵把人的才能划分为12种类型。
6世纪中叶,中国江南出现了类似现在的婴儿发展测验的“周岁试儿”习俗。
出现于清代的益智图、九连环可以认为是最早的创造力测验。
(2)在人格测量方面。
孔子把人分为狂者、狷者和中行3种。
刘邵根据阴阳、五行和形体的关系及其人的行为表现,把人的性格划分成12种类型。
(3)在教育测量方面。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测量出现于中国西周奴隶时期。
据记载,在西周的“国学”中已经建立具有相当系统性的教育测量制度。
在汉代,考试制度、考试类型和考试功能方面都作了重要的发展。
除了学校内部测量的自身发展以外,取士制度自汉以来的发展,客观上也对我国的古代乃至西方的教育测量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在测验理论方面的贡献。
孔子后约150年,大思想家孟子就指出了测量人类心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概论一、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二、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和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三、测量的基本要素:1.参照点(1)绝对参照点(有绝对的零点,可进行乘除运算)(2)相对参照点(以人确定的零点,只可加减)2.单位:条件:要有确切的意义和相等的价值四、测量的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可进行加减运算)、比率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五、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六、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标准化条件:测验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和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
七、1918年,桑代克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提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作业补充题: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分数本质上是顺序量表上的分数?答:从本质上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1)从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2)从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完善。
第二章简史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学生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3)卡特尔 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
首提“心理测验”。
(3)比内和西蒙在1905年合作完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
第三章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一、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测量学与教育测量
心理测量学与教育测量简介心理测量学和教育测量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在评估和量化人类心理和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测量心理特征和行为的科学,而教育测量则侧重于评估学生学习和教育成果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理测量学和教育测量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学科,它通过设计和应用测量工具,收集和分析数据来评估和量化人类心理现象。
心理测量学的目标是生成可靠和有效的测量工具,以帮助了解和解释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
测量的属性在心理测量学中,测量具有以下几个属性:1.可靠性:测量工具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一个可靠的测量工具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得到相似的结果。
2.有效性: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能够准确地反映被测量的心理特征或行为。
3.非歧义性:测量工具应该是清晰、明确且无歧义的,以确保被测量者能够准确理解问题并作出有效的回答。
测量方法心理测量学使用各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常见的心理测量方法包括:1.问卷调查:通过编写一系列问题,并要求被测者回答这些问题来了解其心理特征和行为。
2.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和观察变量的变化,来研究特定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3.观察法:直接观察和记录被测者的行为和反应,以了解其心理状态。
应用领域心理测量学在众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教育、人力资源、临床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
在教育领域中,心理测量学被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诊断学习障碍、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等。
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是应用心理测量学的一部分,主要关注评估学生学习和教育成果的效果。
教育测量涉及使用各种测量方法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便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质量。
评估方法教育测量使用各种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1.标准化测试:通过为大量学生提供相同的考试来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2.作业和考试:通过学生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3.项目评估:给学生一个实际的项目来完成,以评估他们在特定领域的能力和技能。
心理测量学与教育测量
心理测量学与教育测量导言心理测量学和教育测量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它们对于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心理测量学和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心理测量学的概念和方法1.1 心理测量学的定义心理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心理属性的科学,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和评估。
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智力、人格、情绪、态度等各种心理特征。
1.2 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心理测量学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观察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是心理测量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编制符合心理属性的问题,让被试者进行选择或填写,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验研究通过对被试者进行实验操作,来观察和记录其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观察方法则通过观察被试者的行为和环境反应,来了解其心理特征。
二、教育测量的概念和方法2.1 教育测量的定义教育测量是一门研究评估学习和教育效果的科学,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个体的学习进展进行量化和评估,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教育测量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学习相关的变量。
2.2 教育测量的方法教育测量的方法和心理测量学有很大的重叠,主要包括考试测量、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
考试测量是教育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编制符合学习目标的考试题目,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问卷调查在教育测量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观察方法则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来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学习特点。
三、心理测量学与教育测量的应用3.1 个体评估心理测量学和教育测量在个体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评估个体的智力潜能、人格特征和学习水平等。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3.2 教育决策心理测量学与教育测量的结果可以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教育者可以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考研真题精选(多项选择题)【圣才出品】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因素中,影响实验研究内部效度的有()。
[统考2019年研]A.历史因素B.统计回归效应C.被试的缺损D.被试的成熟与发展【答案】ABCD【解析】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内部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统计回归、被试的一些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被试亡失、选择、测验、成熟、历史、仪器的使用等。
2.下列试验采用了投射技术的有()。
[统考2019年研]A.画人测验B.语句完成测验C.Y-G性格测验D.主题统觉测验【答案】ABD【解析】投射测验主要包括联想法(罗夏墨迹测验)、构造法(主题统觉测验)、完成法(句子完成测验)、选排法(如对照片进行排列)、表露法(画人测验)。
3.表示测验等值结果的方法有()。
[统考2018年研]A.图示法B.公式法C.列表法D.数轴法【答案】ABC【解析】测验等值是指把不同形式测验的分数转换到同一个分数系统上,以达到解决实际测验后由不同形式测验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不公平现象的一套专门技术。
等值结果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公式法;图示法。
4.MMPI中诈病量表(F量表)的功能有()。
[统考2017年研]A.检测被试癔病程度B.检测被试是否故意装好C.作为心理病态的指标D.揭示被试是否夸大问题【答案】CD【解析】MMPI中的F量表为诈病分数,分数高表示诈病或确系严重偏执,具体分值代表的含义如下:①0~2分为正常;②3~9分可能在某些方面遇到困难;③10~15分是精神病患者和严重的神经质经常得到的分数;④16~25分可能是诈病,也有可能是利用测验来夸大自己的问题以得到帮助;⑤F的原始分超过25分,测验结果有失效的偏离态势,结果不可信。
5.下列有关李克特(R. Likert)式态度量表的描述,正确的有()。
[统考2015年研]A.假定每个项目都具有同等的量值B.用项目的评定等级之和表示受测者态度的状态C.用量图分析(scaolgram analysis)的方法生成顺序量表D.用似等距(equal-appearing interrals)的方法使态度强弱差异相同【答案】ABC【解析】A项,李克特量表由一组陈述句组成,每一陈述都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即为1,2,3,4,5,因此每个项目具有相等的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 掌握组—非掌握组鉴别指数(D)。
• 计算公式:D=PA-PB,其中PA为掌握组的得分率, PB为非掌握组的得分率。
• D值范围在[-1,1]之间,D值越大,区分度越高。
• ② 个人获得指数(DIG)
• 一般应用在前测-后测方法中。 • 计算方法为: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项目而在后测中能
• ③ 明确了内容范围的边界和其内部结构,则认为内 容范围得到了明确的界定。
– 内容范围界定的依据和方法
• 特定测验目的是界定的依据。
• (A) 如某专业资格测验,可以通过该工作分析来界 定,测验内容范围。
• (B) 教学测验可通过教材、大纲来界定,测验内容 范围。
• 形式就是测验双向细目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 考查目标;考查内容;每一类内容和每一种目标相 结合后在整个内容范围中所占的比重(即重要性)。 如下表:
《心理测量学》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
查 目
识理应分综评合
查 内
标记 解 用 析 合 价 计
容
1. 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2
2.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0
3. 心理测量的误差
0
4. 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0
5. 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2
6. 心理测验的施测
2
7. 测验常模
2
8. 标准参照性测验
0
合计
8
2 2 4 0 0 10 4 4 5 2 10 25 000505 2 2 0 8 0 12 8 0 0 0 0 10 600008 10 2 6 0 0 20 0 10 0 0 0 10 32 20 15 15 10 100
(一)测验的预测—数据收集方法
• ① 前测—后测法:
• 含义:同一项目对同一组被试在学习之前之后 分别测试一次。
• 图解:
• ② 学过组—非学过组法:
• 含义:同一项目对学过组和非学过组被试各测 一次。
• 图解:
• ③ 对照组法,掌握组—非掌握组法:
• 含义:同一项目对两组被试各施测一次。 • 图解:
– 2、发展的原因是常模参照测验无法胜任这一 任务。
• 因为这种测验要有掌握标准的确定界值,或称合格 分数线,而常模测验没有,用于常模参照测验的一 整套理论和技术都不适用于目标参照测验。
– 3、目标参照测验应用广泛,且负作用较小, 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教育大面积丰收。
• 目标参照测验的定义
– 有许多定义,但R.Glaser(1971)的定义较广 泛地被接受。
• “标准参照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 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上所得结果,也 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
– 理解:强调“内容范围”和“行为标准”两词
• 内容范围: ① 内容范围在测验编制之前就必须明确 界定,给予严格的操作性定义。② 内容范围包括知 识内容范围和能力目标范围两个方面。③ 测验试题 应在内容范围之内,并且是所有属此内容范围内试 题的一个有充分代表性的样本,否则评价是不准确 的。
• 第③种方法被认为是对①、②两法的改进, 但分组依赖于都是的经验判断。
(二)测验项目的难度分析
• 1、目标参照测验的难度计算与常模测验的 难度计算采用同一种方法。
• 2、有人认为,目标参照测验中属内容范 围中不可缺少题目并不在乎它是难还是易, 都要测。
• 3、计算目的:分析区分度的基础。
(三)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
• 相关系数接近0,一般不予保留,但应视该项目所测 内容在内容范围中的重要性而决定其取舍。
第三节 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信度及其估计
够正确回答的被试人数比例。范围在[0,1]之间。 • 局限:未考虑前测中通过而后测中失败的被试。
举例:请用前述两种方法计算表中项目的区分度
• 相关系数法
– 方法同常模参照测验。但区分度大小的评价标 准不同。
• 相关系数为负值,应检查题目问题所在,予以删除 或修改。
• 相关系数为正值,其值越大,越具有区分力。项目 越有效。
• 内容范围的确定
– 内容范围确定的意义
• ① 目标参照测验本身的要求,要有明确的内容范围。 • ② 项目分析的需要以至测验总体的评价都要以内容
的界定作前提。
– 内容范围的特点
• ① 内容范围有边界:边界有大,有小,须界定。
• ② 内容范围中的内容可以分类、分层。每一类每一 层有其相对地位,划分清楚类层及地位,如此构成 内容的结构。
– 在必须掌握的领域,要使用标准参照测验。
• 例如,乘法表的知识就可以用标准参照测验的方法 来测验。
– 在诊断性的工作中,标准参照反馈比常模参照 反馈更有用。
• 例如,知道一个学生在特定的内容方面学习有困难 (还没达到熟练水平)要比知道这个学生在班级中 属于中等水平更重要。
第二节 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
心理与教育测量
主讲:邓稳根(博士)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E-Mail:
第十章 目标参照测验
• 目标参照测验概述 • 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 • 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 目标参照测验分数分界点的确定
第一节 目标参照测验概述
• 目标参照测验的产生
– 1、产生于实际需要:
• 西方国家发展测验初期只关心个别差异,到20世纪 中叶发现这是片面的。我们还需要关心个体在测验 内容上掌握的绝对水平。如学科结业考试,就是评 价个体能否达到基本要求;如很吃香执业资格考试, 又如帮助学生达到掌握水平的诊断困难与缺限的诊 断测验等。
• 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分析
– 1、分析目的:
• 检验所命试题的内容是否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规定的 内容一致。
– 2、分析方法:专家评定法。
• 请专家对测题所测内容与测题编制者宣称要测量的 目标内容间的一致性进行评价。具体方法见内容效 度这一章节,我们已经讲过。
• 测验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 测验的预测 – 测验项目的难度分析 –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
• 行为标准: ④ “行为标准”是一客观的、稳定的, 被指为“已掌握这一内容范围”的最低标准。⑤ “行为”标准从统计上说就是一条合格分数线,也 称“分界点”。
• 目标参照测验的应用
– 如果一门学科的难度水平呈递增趋势,学生需 要达到一定的熟练水平才能进行更高阶段的学 习。
• 例如,学生要学会把句号放在一句话的结尾处这个 规则,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