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一、校企合作的意义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校企合作可以将学校与企业资源进行整合,让教师们深入企业中,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打破学科壁垒在校企合作中,不同学科的知识可以得到更好的整合,教师可以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获得启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校企合作让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2. 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一些校企合作项目,让教师参与从中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
3. 组织校企合作研讨会学校可以组织校企合作研讨会,邀请企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教学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4.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让企业的专业人才与学校的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1. 学校可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企业深入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
2. 企业可提供专业培训企业可以为学校的教师提供专业培训,让教师了解企业的工作方式和需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3.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校企合作信息和资源支持,让教师更好地融入校企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合作模式,对于培养双师型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的潜力,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已成为教育界热点话题之一。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尤为重要,因为学生们离毕业就业时刻越来越近,校企合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一、校企合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中有着丰富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是机遇方面,校企合作能够为高职院校带来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资源和先进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们在校园外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环境,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与企业的合作还能够为学校开拓更多的就业市场,帮助学生找到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校企合作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源整合难题。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与利益并不总是能够完全对齐,如果两者在合作中不能达成共识,就会面临资源整合的难题。
其次是管理难题。
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在育人目标、师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这需要双方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
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针对校企合作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应该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研究中心等,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实践性需求和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资源的共享,共同育人。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授课,进行技术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
学校也可以派出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以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还应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项目、创新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挥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
校企合作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共同合作来实现共赢的目标。
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校企合作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渠道。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校企合作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通过具体操作方法和实践导向结论来阐述问题。
首先,校企合作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项目,让教师参与其中,通过亲身实践来提升教学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与企业员工一起合作,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将这些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这种实践经验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校企合作可以提供专业培训,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通常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课程。
例如,企业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培训,或者提供在线学习平台来进行远程培训。
这些培训课程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合作,学习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最后,校企合作可以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的渠道,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企业通常有着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可以为教师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例如,企业可以与学校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聘请教师作为企业的专业顾问或培训师,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此外,校企合作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创业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与创业企业合作,为教师提供创业项目的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创业梦想。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专业培训和职业发展渠道,校企合作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因此,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进程。
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实现教师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中师资共建共享的管理对策
师 型建 设 中 , 以 短期 的 、 易学 的、 低 门槛 的技 能证 书充 数 ;
自我更新 的能力 , 教学理念 、 教学手段 方法滞后 , 在应对 企业及市场 的人 才培养 需求时常常表 现为一直在追赶 , 却始终未 能超越 。 同时教师 的考核 、 激励机制不完善 , 缺 乏对 教师 的过程性 考核 , 也 缺乏一 定 的激励 机制 , 使 得
师 资 共 建 共 享 的 借 鉴
在 每 年 的 年终 讲 师评 估 和 年 会 研 讨 中 , 都 会 要 求 讲
师分别 对企业 员工 和 B E S T项 目学 生 的 培 训 课 程 冉 次
( 一) J L中等 专 业 学 校 汽 修 专 业 与 B M 集 团 合 作 对 师 资 共 建 共 享 的 具 体 实 践 2 0 0 4年 J L中专 得 知 B M 集 团 进 入 中 国市 场 后 , 缺 乏 足 够 的 汽 车 维 修 技 术 人 才 ,便 立 即 与 德 国 H WK 联 系 ,请 H WK牵 线 与 B M 集 团 进 行 接 洽 ,经 双 方 共 同论 证、 研讨 , 最终达成合作协议 。 在与 B M 集 团 的多 年 合 作 中, 儿 中专坚持和 B M 集 团共 同对 师 资进 行 选 拔 、 培训 、 考 核 等 一 系 列 共 建 共 享 的措 施 。 学校根据 B M 集 团 的培 养计划 , 每年有 计划地组 织 、 选 派 学 校 的 骨 干 教 师 参 加
业、 社会等各个 方面的系统工程 . 而 校 企 合 作 中 的 师 资 建 设 又 是 双 方
合 作得 以顺利开展 的重要元 素.但 师资建设工作 在 当前 的校 企合作 中还存在 不足 之处 。 有待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 中师资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教育与产业融合的重要体现,意义深远。
合作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合作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一、资源共享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最基本的途径是资源共享。
学院和企业之间在教学、科研、资金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发展。
学院可以通过企业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企业可以借助学院的专业资源和科研力量,加速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而且有助于构建校企密切合作的良好氛围。
实施资源共享有以下几个具体步骤:首先,双方应该就资源共享目标和范围进行明确。
其次,双方应该要有清晰的资源管理机制,建立共享资源库,明确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方式。
最后,双方应该要制定期望达到的效果和目标,并对资源共享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另一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
高职学生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用工方。
双方可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运用能力。
具体而言,高职学生可以参加企业工作实践、科研合作和创业活动,通过实践掌握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增强个人能力和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习机会,通过个人成长和实践提升企业、行业和社会的竞争力。
同时,双方还可以共同研发课程、教材和课程管理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三、技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加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高职学院可以聚焦企业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和项目研发和实施。
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科技支撑,开展合作研究和新产品研发,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应用能力。
同时,双方还可以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科技汇聚平台,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拓展利用。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日益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对接产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人才资源。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何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成为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需要建立起校企共建的机制,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需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团队,明确合作的管理程序和流程,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还需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合作的高效运转。
通过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使合作双方更加顺畅地开展各项合作活动,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搭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前,一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已经开始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平台,以促进双方的合作。
这些平台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网站、校企合作交流会等。
通过这些平台,学校和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寻找合作伙伴,开展各项合作活动。
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促进双方的合作共赢。
搭建平台可以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加强双方互信与交流加强双方互信与交流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需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合作。
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增进了解,消除隔阂。
还需要通过加强联谊活动、定期交流会等方式增进双方的友谊,促进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
通过加强双方互信与交流,可以使校企合作双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促进教育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与路径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校企合作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它能够将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和实践培养。
本文将从方法与路径两个方面就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1.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础,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明确合作模式和责任,充分利用企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教学辅导。
2.制定培养计划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资源,确定开设具有实践性的课程,重视教学实践的环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
学校和企业应充分合作,创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实践机会。
4.加强教学的创新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的创新。
学校应该注重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提高各类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路径2.推进实际课程设置要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
学校应设立适合实践性教学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发掘潜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培养出良好的技能和工作素养。
3.加强教学改革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招聘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的优秀教师和企业人才,搭建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提高师生之间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通过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和实践培养。
在校企合作的路径上,应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推进实际课程设置,加强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校企合作更好地体现出教育价值。
分析现代学徒制的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管理机制
分析现代学徒制的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管理机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徒制教育中,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管理机制更是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从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的意义、现状和对策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的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校企教师互聘互用可以使学校和企业的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和共享,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训,了解企业的最新要求和技术,将这些信息带回学校,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而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现实中的问题和需求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学更贴近实际应用。
2. 弥补教师队伍短板学校和企业的教师队伍各自都存在一定的短板,校企教师互聘互用可以使各自的优势互补,弥补短板。
学校的教师能够从企业的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而企业的教师则能够从学校的教学中了解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3.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教师互聘互用可以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通过教师的互动和共享,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意识会得到增强,为未来的校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存在的问题目前在校企教师互聘互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双方的交流沟通不畅,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也比较少。
其次是教师的素质不高,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最后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学校和企业在教师互聘互用方面缺乏专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管理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2. 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学徒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校企教师互聘互用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校企之间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双方开始注重教师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教师素质的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对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
一、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的必要性分析
1.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专兼职教师互动合作是高职教育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的前 提。专兼职教师互动合作,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充分 的交流、沟通和协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 优势,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 养的有效性,使教育教学更紧密地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更贴近岗位工作实际。 2. 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无论 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建,还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更新、实训 教材的编写、实训环节和项目的设计等,都需要校企通力合 作,专兼职教师的互助融合,形成一股合力,充分发挥专兼 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实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教学”真正满足社会需要,满足这种需 要的高职院校才是提供有效供给的院校, 才能顺应社会潮流, 在社会发展的滚滚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工学结合、能力本位原则下的必然趋势 兼职教师实践能力强,却相对缺乏理论知识积累,相较 兼职教师而言,专职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岗位,具有丰富的 教学经验与理论知识。为实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践行“能力本位”的办学原则,专兼职教师互助 合作、融合发展显得尤为必要。专兼职教师互助合作,有利 于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夯实学 生的理论基础之上,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真正培养出符合社 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 Occupation Education
1 中 2017 年 第 2 期(总第 556 期)
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机制
曾 艳
(武昌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保障,推动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刚柔并济、互 帮共进是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要求。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解析了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的必要性及原则,针对 性地构建了高职专兼教师互帮共进的机制,以期优化高职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学水准与质量,进而推进高职院校培 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帮共进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7)2-0166-0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师资的有限性和需求的迅 速扩大性的矛盾正在日益加剧,高校专任教师在数量上已不能 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聘用兼职教师是高等教育产 业化和大众化进程中必然的现象。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 应用型人才,故而应该推动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互帮共进, 促进专、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科研水平的共同提高。 体功能的发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而 成为衡量教师队伍融合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专兼职教师队 伍融合不仅要求兼职教师在数量上达到相应的比例,在专业 素质、职称构成以及学历等方面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2. 放眼未来 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决定了专兼职教师融合要坚持放眼未 来的原则。在眼前和长远利益发生冲突二者不能兼顾的情况 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要以大局为重,维护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大局。但如果从自身的职业发展与 自我实现的长远利益考虑,专兼职师资队伍的融合必将有助 于提升兼职教师的研发能力与专职教师的理论应用能力,提 升各自的职业竞争力,这才是专兼职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大 局观与长远意识。 3. 待遇从优 合理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是提高兼职教师积极性和激发兼 职教师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为兼职教师提供基本的办 公设施,灵活机动地安排上课时间,邀请他们参加学校各种 活动,增加感情投入,使他们产生归属感,从而保持兼职教 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4. 合作双赢 在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建立专 兼职教师的利益保障与共享机制,关注专兼职教师的自我发 展和自我实现,让教师能切实感受到这种融合不仅是学校和 企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也是自身的需要,这是双方融合 的根本动力和切合点,也是双方要实现的共同目标。当前, 校企深度合作的最大障碍在于难以找到双方的利益切合点, 合作流于形式,加之缺少一种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从而 让双方的合作似有若无。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高职教师参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二、实施内容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等活动。
同时,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2. 推进产教融合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将企业生产实际融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 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实验课程开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4. 促进师资培训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实践锻炼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等。
同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实施方案的推进和监督。
2. 建立合作关系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等。
同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3. 推进产教融合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
将企业生产实际融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等活动。
职业院校校企教师互兼互助管理运行方案
职业院校校企教师互兼互助管理运行方案在如今这个教育领域大变样的时代,职业院校的改革可真是风起云涌,尤其是“校企合作”这个话题,简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管是校方还是企业,都在琢磨着怎么搞好合作,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实用的东西。
而说到“校企教师互兼互助”,哎呀,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高大上,对吧?不过简单来说,就是学校和企业的老师们互相帮忙、互相支持,学界和业界的朋友们常常是“对口支援”那种。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别担心,咱们慢慢聊。
首先得说,为什么要搞这个互兼互助呢?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把课堂上学的东西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接起来。
想想看,学生每天在课堂上学习的那些知识,能不能直接拿到企业去用?是不是学得真有用?如果老师能既懂理论,又懂实践,那不是事半功倍嘛!这就是校企教师互兼互助的精髓——老师们既可以分享课堂经验,也能把企业的真实需求带进学校,给学生提供更实际、更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这不就相当于“知行合一”了吗?有了这层联系,学生自然能学到真正有用的本领。
但是,说实话,要做到这一点可没那么简单。
首先得让学校和企业的老师们放下架子,别觉得自己站在“台上”,就高人一等。
要是真心实意地合作,彼此间得有点真感情、有点信任,不能把合作当成应付任务的敷衍了事。
如果大家都只是为了“应付”而合作,那结果往往是大家都做得心不在焉,最终啥也得不到。
所以,想要搞好校企教师互兼互助,首先得从心态入手,要有那种“携手共进”的感觉,别把学校当成一个象牙塔,企业当成一个远方的“星球”。
合作是一种双赢,咱们都得同心协力。
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老师们的时间该怎么安排呢?大家知道,学校的老师本身就有一堆课要上,还有一大堆教学任务,要腾出时间来和企业老师配合,确实有点不容易。
再说,企业的老师每天都要忙着生产、研发,哪里有时间跑去学校讲课?这可咋办?别急,其实有办法。
可以安排一些灵活的时间,比如晚上或者周末,企业老师可以带着自己的一些实战案例来给学生讲讲,分享下企业里的真实故事。
校企合作 师资共享方案
校企合作师资共享方案摘要:一、引言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三、师资共享方案的实施四、方案的优势与效果五、结论与建议正文: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模式,它能够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紧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其中,师资共享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背景入手,分析师资共享方案的可行性与优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肩负着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
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为了缩小这一差距,校企合作应运而生。
校企合作既能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实现双赢。
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1.促进教育改革:校企合作有助于高校了解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实际。
2.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3.丰富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引入企业优秀人才,充实高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4.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有助于将高校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推动产业升级。
三、师资共享方案的实施1.建立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师资共享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2.人才引进:学校引进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丰富教学内容。
3.教师交流: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教师交流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产学研结合: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将实际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方案的优势与效果1.优化师资结构:校企合作引入企业优秀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贴近市场需求:校企合作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在校企合作项目中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4.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价值可能瓶颈与对策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价值可能瓶颈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职业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由于教育和产业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并不是十分顺畅。
职业学校教师通常局限于学校内部的教学环境,缺乏实际产业经验;而企业技术人员则往往缺乏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
如何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共享与合作,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享,可以有效地实现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搭建起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模式至关重要。
在面对可能存在的瓶颈时,还需要通过不同的对策来加强师资培训,开展实践合作项目,促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从而推动职业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2000字】1.2 问题现状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资源的方式日益受到重视。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这种共享模式的发展和深化。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合作项目无法顺利开展。
双方在实践合作项目中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合作模式不清晰的情况,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职业学校教师的师资培训仍有待加强,缺乏与企业技术人员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影响了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资源的价值,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引入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不断向前发展。
1.3 研究意义共享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模式在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种共享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与企业之间的界限,促使双方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
通过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价值可能瓶颈与对策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价值可能瓶颈与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
在这一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共享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尽管这种合作带来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的价值可能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价值可能瓶颈1.教学理念不匹配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职业学校中,教师们更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和系统的知识传授;而在企业中,技术人员更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应用。
这种差异导致了双方在合作共享中产生了理念不匹配的问题。
2.资源匮乏另外一个影响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的瓶颈是资源匮乏的问题。
很多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课程内容、实验设备以及实践场地等方面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困境,这导致了教师和技术人员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合作共享。
3.交流渠道不畅最后一个可能瓶颈是交流渠道不畅。
由于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所在的环境和背景不同,他们之间的交流渠道往往不够顺畅,导致了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障碍。
二、对策建议1.教学理念对接要解决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教学理念不匹配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和认知;二是共同探讨教学目标和效果,明确合作共享的意义和价值;三是协调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双方的优势,打破教学理念的壁垒,促进合作共享的顺利进行。
2.资源共享针对资源匮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解决。
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享教学资源和实践设备;企业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实习实训的场地,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
通过资源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建立交流平台为了解决交流渠道不畅的问题,可以建立专门的交流平台。
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和科技手段,建立一个教师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平台,进行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对接。
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
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校企融通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校企融通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资源的共享,还可以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校企融通下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法进行探讨。
1. 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化。
校企融通下的师资队伍,可以从学校和企业中共同吸纳优秀的人才,从而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为学校和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教育资源和技术支持。
通过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可以破除传统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实现师资资源的共享,提高教育和培训的效果。
2. 联接学生和企业。
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能够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更有效的对接,学校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学习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企业的专业人才也可以来到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和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通过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学校的教师可以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最新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企业的专业人才也可以到学校进行教学,将实际经验和最新技术带入教室,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全体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1. 教育需求与企业需求的匹配。
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因为建立在教育需求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基础上,因此可行性较高。
学校需要企业的实战经验和最新技术,而企业需要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通过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可以满足双方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校企融通构建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可以深度融合教育和产业,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教学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通过双方师资的共同培训和交流,可以将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实现双赢局面。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思考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行业的发展和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何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一、校企双方的互惠共赢校企合作必须符合互惠共赢的原则。
在该原则下,学校和企业都要得到明显的收益。
学校方面可以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人才输送渠道,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发展规划中。
二、制定合作计划与承诺校企合作必须有明确的计划和承诺。
合作计划要做到可量化,确保合作达到需要的目标。
同时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保证校企的合作顺利进行。
所制定的计划和承诺也需要被机构化和体系化,保证各阶段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专业特色化校企合作要以专业特色化为基础。
不同行业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需求,学校需要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寻求合适的校企合作,营造出较优秀的学习与实践环境。
要确保合作项目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内涵相符合,保证学生获得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的教学。
四、注重高标准校企合作要注重高标准。
教育与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教育因其长期性、连续性和复杂性而使教育机构可能难以在所有方面达到专业水准。
要注重质量的高标准,保证质量和预算的合理匹配。
五、实施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要激发彼此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制定面向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知识。
企业方面,应该将实践中经验丰富的处理方案分享给学生,并支持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经验,有利于技能的提升。
六、加强交流和协作校企合作要在交流和协作方面进行加强。
学校和企业应该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分享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向彼此提出建设性的反馈和修改意见。
在校企合作中加强交流和协作,能够让双方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价值、可能、瓶颈与对策
44“共享”乃共同享用之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之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发展成果不仅可共享,成果创造资源亦可共享。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领域资源共享以实现多元共赢的重大机制创新,有着深厚的历史与经验根基。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享是校企资源共享的重要对象与载体。
国家先后在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中要求推进校企人员有序流动与共享,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等。
尽管如此,校企人员共享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却并未取得应有成效。
本文结合实际考察,试从学校角度对校企人员共享的价值、可能性、制约瓶颈与策略进行探讨。
一、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的价值职业教育具有实践与跨界特征。
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职业学校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强化资源建设,并积极向外拓展,与企业建立更广泛、更深刻的联系。
人员共享作为一种资源互动与发展机制,不仅能有效弥补学校办学资源的诸多不足,而且还能扩展校企技术人员的生命与专业价值,且对学生、企业和社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一)对教师的价值职业学校教师娴熟于理论知识,擅长从原理角度进行技术诠释,但常匮乏于职业实践经验,对职业与技术实践体悟不足。
这种状况导致学校人才培养脱离职业实践与产业发展,制约了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
在校企人员共享的理念与作者简介逯长春(1982- ),男,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职教教师教育(南宁,530001)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职业教育教改重点项目“校企共享专业技术人员的机制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a007),主持人:逯长春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价值、可能、瓶颈与对策逯长春摘 要 职业学校与企业人员共享符合当今时代共享理念,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对象与桥梁,对于促进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学校与企业等主体的发展具有广泛的价值。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价值可能瓶颈与对策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价值可能瓶颈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共享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势所趋。
职业学校教师通常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背景,而企业技术人员则拥有实际的技术能力和经验。
他们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教育和就业的融合,还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企业技术水平。
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享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可能的瓶颈,需要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价值可能瓶颈1. 教育理念不匹配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教育理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职业学校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而企业技术人员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这样的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评价标准上产生分歧,影响共享的顺利进行。
2. 信息不对称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所处的环境和行业不同,他们的信息来源和知识储备也不尽相同。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双方在合作中产生误解和障碍,影响教学和培训的效果。
3. 利益分配不均在共享过程中,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利益分配可能会成为阻碍双方合作的障碍。
由于两者的职责和待遇差异较大,可能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利益争端,影响共享的顺利进行。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教育理念不匹配的问题,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加强沟通,了解对方的教育理念和实际需求,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在合作过程中,双方还可以进行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交流,相互学习,促进教育理念的对接。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职业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动态。
企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向学校教师提供一线实践和技术应用方面的信息,帮助教师更好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了解决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职业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和奖励。
这样可以使双方在合作中享受到公平和合理的利益,增加合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高职院校与企业互聘兼职教师、共享智慧的探索顺应了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共享理论为其合目的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解释框架。
基于这些理论,实现校企兼职教师共享,需要建立制度性合作框架,使共享行为在系统内进行;并要提高学校资源的优越性,吸引企业合作;同时还要建立人才合作机制,激励校企兼职教师积极共享才智。
关键词:高职;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699(2018)03-0001-04DOI :10.3969/j.issn.1671-3699.2018.03.001高职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岑建1,2(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2.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7)2018年春节前后,我国密集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三项教育政策,要求高校“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实现校企“人员相互兼职”。
可见,校企兼职教师共享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
其实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已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应聘请“专业技师、能工巧匠来传授技艺”,此后,几乎所有涉及职业教育的政策都要求职业院校聘请企业人才,并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
近几年,校企互聘兼职教师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招聘难、管理难、融合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彻底解决。
因此,深入分析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理论基础,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实现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当务之急。
一、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内涵当前,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不同组织间的人才资源共享是发挥人才最大创造力的一种人才资源配置新方式,是组织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和企业虽各集聚了大批人才,但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各有侧重。
高职院校教师以理论性知识为主、企业人才以实践性技能为主,两者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校企人才共享、充分发挥人才的“乘法效应”提供了可能性。
在有关职业教育的众多文献和多数人的认知中,兼职教师主要指职业院校从企业聘请的人才,即《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中所指的“受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担任特定专业课或者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
但在国家政策和办学实践中,高职院校不仅聘请企业人才来校兼职,同时,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兼职,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职工培训等服务中,形成了事实上的校企人才互聘,与企业共享兼职教师资源,这也是高职教育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
因此,本文中所指的兼职教师既包括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的各类人才,也包括企业从高职院校聘请的专业人才。
校企兼职教师共享是指基于校企深度合作,高职院校的管理者、骨干教师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在校企之间规范流动,在共同育人和合作研究等活动中,双方共同分享才能、汇聚智慧、共享知识,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收稿日期:2018-03-08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共享机制的个案研究”(2018SCG067)作者简介:岑建(1971-),男,河南新县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和价值创造。
二、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共享理论能够从合目的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方面为校企兼职教师共享提供解释框架。
(一)交易成本理论:兼职教师共享的合目的性解释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是指为促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包括搜寻交易对象成本、交易谈判成本、合同签订成本、履约成本等,是区别于生产成本的人与人关系成本。
在现实社会中,为了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组织之间常常会选择合作。
合作能将原本不同组织的各种交易活动纳入到一个系统内的制度框架下去完成,这有利于减少交易的环节和不确定性,更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是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来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其形成需要经历搜寻人才信息、多方沟通协商、签订聘任协议、监督协议执行,以及违约修补等一系列环节,而这些活动的开展会产生大量薪酬之外的成本,即交易成本。
相对于纯粹的市场行为而言,通过制度框架下的校企兼职教师互聘共享,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人才聘用效率。
其原因在于,制度作为一种工具,明确规定个人或组织的行为规则,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约束机会主义、激励人和组织的行为等作用[1]。
(二)资源依赖理论:兼职教师共享的必要性解释资源依赖理论是研究组织变迁活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指组织对彼此资源产生需求的关系[2]。
该理论认为:组织最关心的是生存,为了生存,组织需要资源,而组织自己通常不能生产这些资源,因此它必须要与所依赖环境中的因素进行互动,通过一定方式降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并寻求一个可以影响这些供应组织,使关键资源能够稳定掌握的方法,为自身的发展获取充足而稳定的资源。
而通过开展组织间的合作,实现关键资源的共享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式。
一方面,对高职院校而言,尽管专业教师的质量层次在不断提高,不少高校师资学历硕士率达到80%以上,而且很多高职院校开始逐步加大引进博士的力度。
然而,绝大部分高校教师虽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研发能力,但实践操作技能不高,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不足,因此,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师资难以形成适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双师”队伍。
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技术革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近85%的中小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不足,往往需要外部组织和人才为其提供技术支撑。
杰弗里·菲佛等认为:合并通过消除组织隔阂,减少组织资源互换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达到减少资源依赖的目的[3]。
依据资源依赖理论,校企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建立在一种资源相互依赖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校企深度合作下的兼职教师共享是减少资源依赖的主要途径。
(三)知识共享理论:兼职教师共享的可能性解释知识共享是指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享,其目的是让共享系统中的成员彼此接触和使用他人创造的知识成果,促进已有知识的价值最大化和新知识的不断涌现。
知识分享能够使组织中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经验、学识、技能的个体信息聚集到一起,进而打破知识所有者之间的壁垒,实现知识在系统内的自由流动[4]。
知识共享的范围越广,其发展和增值的效果越好。
人才共享的本质是知识的共享、智慧的共享、才能的共享。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传授学生显性知识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传授缄默知识等方面能力不足。
而企业的技能人才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能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并以工作经验或个人感悟等形式传授学生缄默知识,但劣势在于研发能力的欠缺。
两者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校企兼职教师共享提供了可能性。
通过这种拥有不同知识的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能激发远高于个体所能达到的组织创新能力[5]。
校企兼职教师共享从校企分割状态专注于留住“人”转向校企合作状态下留住“才”,实现人才共享所产生的才智倍增效应。
三、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实现路径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实现,首先应建立制度性2第3期合作框架,使人才聘用活动在系统内进行,并要提高学校资源的优越性,吸引企业合作,同时还要建立人才合作机制,激励校企兼职教师积极共享才智。
(一)建立制度性合作框架,减少人才聘用的交易成本虽然高职院校和企业有共同的利益关切,但正如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所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6]。
因此,建立多层次的制度框架,使校企人才聘用在系统内进行,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首先,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政策指导下,教育、发改、工信、财政、人社、国税、国资委等多部门应跟进配套实施办法或行动计划,多角度切入、多点位发力,合力编织制度网络,破解以往教育部门在协调校企合作中易出现的独木难支的困境。
其次,在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统筹下,形成具有地方经济特色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行业规范和评价标准,引导校企兼职教师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实现不同部门间的规范流动。
再次,在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下,以合作平台创新为重点,深化校企合作。
一方面,继续建设大平台。
推动校企利益共同体、职教联盟等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和功能扩展,实现组织边界的消解。
另一方面,创新发展小平台。
引导校企兼职教师共同组建“双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实训中心、培训中心等,逐步推动校企功能区的一体化规划与重构,或将部分功能在校企间转移或转包,实现两支人才队伍在系统内流动与共享。
(二)提高学校资源的优越性,夯实校企合作的利益基础利益驱动下产生的教育行为因更加契合企业组织目标而更有效率[7]。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校企兼职教师共享的利益基础主要体现在合作方能否提供吸引对方的优质战略资源。
当前,高职校企合作仍没有走出“学校一头热”的困境,很多企业不支持,甚至禁止员工去学校兼职,归根结底是因为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吸引企业的人才优势,企业难以从员工的兼职活动中获取对等或超值的收益。
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利他思维,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特别是要充分挖掘和输出能够让企业产生依赖的人才资源,利用学校硕博士人才集聚、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的优势,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运用职称评聘、业绩评价、目标考核等杠杆,引导专业教师,尤其是鼓励硕博士人才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技术研发、管理咨询和员工培训等服务。
同时,加强校企科研合作,从合作企业的发展实际中选择课题研究方向,组织双方人才共同攻关,使企业从兼职教师共享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使高校获得企业的认可和企业的优质人才资源。
(三)建立人才合作机制,营造知识共享的组织氛围高职校企兼职教师共享并非单纯是为了把人才请进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推动校企两支人才队伍相互融合,通过知识共享达到组织创新、成果丰富、人才发展的目的。
知识共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同的知识主体、客体,不同的共享情景、文化,不同的共享渠道和机制,都会对知识共享的意愿、行为和效果产生影响[8]。
因此,校企间要着重培养共同愿景、建立信任机制和激励机制。
首先,培养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的、发自内心的意愿,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
沃伦·本尼斯认为,“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最具激励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