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合集下载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患者没有达到脱机标准或者未经医嘱的情况下,呼吸机被拔出,导致患者出现突发性呼吸衰竭的现象。

这种情况往往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首先,患者自身因素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之一。

患者可能因为精神状态不稳定、烦躁不安,或者出现意识模糊、意识丧失等情况,导致自行将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管道拔出。

此外,患者可能因为疼痛、不适或者焦虑等情绪因素,而试图摘除呼吸机,从而引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其次,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之一。

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因为疏忽大意、操作失误或者沟通不畅,而导致呼吸机的意外拔管。

例如,在翻身、更换体位或者进行其他护理操作时,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管道,就容易发生意外拔管的情况。

此外,在呼吸机设置参数时,如果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呼吸机的非计划性拔管。

再次,设备故障也是引发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之一。

呼吸机作为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长时间使用导致的老化、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呼吸机等设备的检测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最后,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的不当行为也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家属或陪护人员可能因为不了解呼吸机的重要性,或者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而在未经医嘱的情况下擅自拔除呼吸机,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综上所述,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操作、设备故障以及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的行为等多个方面。

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加强设备的检测维护,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提高他们的护理意识和护理能力,共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意外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 事件原因分析意外拔管是指在医院或护理机构中,患者的气管导管(或其他类型的管路)在非预期情况下被拔除的事件。

这种事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受阻,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

以下是对意外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1.1 人为过失:意外拔管事件往往与医护人员的疏忽或错误操作有关。

可能是由于医护人员未正确固定输氧管、导管等设备,或者在翻身或运输患者时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

1.2 设备故障:在一些情况下,意外拔管事件可能是由于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或故障所致。

例如,气管导管的连接处出现松动或破损。

1.3 患者因素:部分意外拔管事件可能与患者自身状况有关,如患者自行拔除导管或者出现意外移位导致导管脱落。

2. 整改措施为了减少意外拔管事件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可采取的整改措施:2.1 加强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包括正确固定设备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潜在的意外拔管风险。

培训内容应定期更新,以确保医护人员始终掌握最新的技能和知识。

2.2 审查和改进现有流程:医院或护理机构应对现有的拔管过程进行审查,并根据意外拔管事件的原因进行改进。

确保拔管过程中有明确的标准操作程序,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

2.3 强化设备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已发现故障或缺陷的设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4 提高患者参与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使其了解到拔管的重要性和风险。

鼓励患者家属在适当情况下提供协助,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观察。

2.5 强化监控和报告机制:建立健全的监控和报告机制,及时记录和报告意外拔管事件。

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

以上是对意外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的整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医院或护理机构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

ICU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总结

ICU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总结

ICU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总结ICU意外拔管是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医护人员主动或被动地使患者呼吸道插管脱落或被拔出,导致患者的人工通气中断或阻塞造成窒息甚至死亡的意外事件。

这类意外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包括医护人员的操作错误、设备故障、患者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以下是对ICU意外拔管原因的分析和总结。

一、医护人员的操作错误1.技术操作不熟练:医护人员在插管操作中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导致插管不牢固,容易被患者在移动或翻身时拔出。

2.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在拔管前未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未确认插管的固定情况或在适当的时机使用拔管器具等。

3.沟通不畅或合作不协调:在多人组成的医疗团队中,缺乏明确的分工和有效的沟通,导致操作不及时或操作冲突,从而出现拔管意外。

二、设备故障1.气囊破裂:气囊是固定管道和防止气体渗透的重要部分,在破裂情况下,气囊内的气体将泄漏,导致管道脱落。

2.管道松脱:插管固定带或夹子松脱,管道在患者运动或抽搐时容易脱落。

3.设备故障:呼吸机或监测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插管脱落,延误处理。

三、患者因素1.患者意识不清:昏迷、麻醉过程中的患者无法意识到插管脱落,也没有机会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意外刺激: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被突然的刺激,如呕吐、抽搐等,导致插管脱落。

3.自护行为:患者可能会试图拔出插管来减轻不适感或抑制呼吸机的压力。

四、环境因素1.护理人员不足:ICU护理工作繁忙,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可能不足,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拔管事件。

2.环境干扰:ICU环境通常嘈杂,充满各种声音和干扰,可能导致拔管事件未被及时察觉。

综上所述,ICU意外拔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涉及到医护人员的操作错误、设备故障、患者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为了减少这类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包括规范化培训、实习经验和知识更新等。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明确分工,加强协作。

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

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

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引言在医疗领域,拔管是指将插在患者气道内的插管取出的过程,包括气管插管、胃管、尿管等。

拔管是一项常见的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时常发生意外拔管的情况。

意外拔管可能会导致患者窒息、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意外拔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操作水平,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预防措施1. 确保插管的稳定性插管固定不牢固是导致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确保插管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首先,选择合适大小的插管。

插管过小或过大都会增加拔管的风险,因此在插入前需要仔细测量患者的口腔和气管尺寸。

- 其次,正确安置插管。

确保插管的位置正确,尽量选择合适的插管深度并固定好,避免插管的偏移。

- 最后,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

可以使用专用插管固定器或胶布来固定插管,确保插管牢固不易移动。

2. 定期检查插管定期检查插管的情况是预防意外拔管的重要环节。

应该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定期检查插管,并采取以下措施: - 每次更换尿布或其他护理操作时,检查插管是否松动或移位。

- 定期观察插管口周围的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每次测量体温时,检查插管是否受到外界影响。

3.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患者口腔的清洁和护理对于预防意外拔管至关重要。

口腔护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定期进行口腔护理。

包括漱口、刷牙和吸出口腔内分泌物等。

- 避免口腔干燥。

口腔干燥会导致口腔黏膜糜烂,加重意外拔管的风险,因此要保持患者的水分和营养摄入充足。

- 适时更换口腔护理用品。

对于床位患者,应根据需要每周更换一次牙刷和漱口杯等。

4. 加强监护和护理对于插管患者,加强监护和护理是防止意外拔管的关键措施。

可采取以下方法:- 加强监测。

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预防意外碰撞。

加强床边护理,避免意外碰撞、拉扯导致插管移位。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意外拔管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本文从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在原因分析部分,包括护理水平不足、药物过量使用、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导致意外拔管的发生。

在防范措施部分,提出加强护理培训、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定期设备检查和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意外拔管的风险。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探讨,可以提高重症医学科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这些措施的落实和重视对于重症医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原因分析、防范措施、重要性、必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重症医学科是医院中专门负责治疗危重病人的科室,这些病人通常需要接受呼吸机等设备的支持来维持生命。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意外拔管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额外的工作压力和责任。

了解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非常重要。

患者意外拔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不稳定的呼吸状况、不当的管路固定、患者的主动动作等。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保持管路通畅、正确固定气管插管等。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中最关键的科室之一,能够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和关键时刻的支持。

对于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中的为了解患者意外拔管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奠定了基础。

2. 正文2.1 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患者意外拔管是重症医学科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护理不到位:患者在重症医学科需要接受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如翻身、体位调整、气道清洁等。

如果护理工作不到位,患者容易感到不适,进而有可能触发拔管行为。

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

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

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
01
02
03
患者因素
如疼痛、不适、紧张、焦 虑等导致患者自行拔管。
医护人员因素
如缺乏有效的固定、看护 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导致 意外拔管。
管道因素
如管道材质不佳、固定不 牢固、管道放置位置不当 等。
意外拔管的危害
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 化,如呼吸困难、出 血等。
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 成不良影响,如恐惧、 焦虑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管道的作用、注意事项和自我保护方法,提高患者的认知度 和自我保护意识。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活动、翻身、排便等过程中注意保护管道,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
针对患者的认知情况,采用图文并茂、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教育,确保患者及家属 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案例二:患者不配合导致的拔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患者不配合也是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之一,需要医护人员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提高患者的依从 性和配合度。
在案例二中,患者因为不配合导致意外拔管。这可能是因 为患者对管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对管道带来的不适 感产生抵触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护人员需要与患 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让他们了解管道的重 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管道。同时,医护人员还需 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焦虑和不 适感。
可能增加患者的感染 风险和住院时间。
02 预防意外拔管的措施
固定管道
管道固定
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胶带、 绷带等,确保管道在适当的位置 上稳定固定,防止滑脱或移动。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预防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预防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由于其中一种原因使得气管导管脱离患者的气道,造成气道阻塞的一种意外情况。

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低氧血症、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因此,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一、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1.患者不适应插管:有些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引起的刺激,会出现拔动导管的反应,尤其是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

此外,哺乳期、帕金森病等疾病也会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2.拔管力量过大:拔管过程中,手法不娴熟或者用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意外的拔管。

尤其是当拔管过程中患者突然咳嗽或猝然抬头时,也会增加拔管的风险。

3.拔管带的破裂或失去紧固:拔管过程中,如果拔管带破裂或者失去紧固,气管导管就有可能脱离患者的气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4.意外的机械性拉拽:在患者插管后,若有不慎碰到气管导管的机械拉拽,也有可能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5.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插管后,呼吸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堵塞会增加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风险。

二、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措施1.加强患者宣教:在插管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宣教,使其了解插管的必要性以及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危险,以增强其对插管的适应能力。

2.采用合适的固定方式:在气管插管后,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方式,如使用适合患者头型的拔管带或者气囊,将导管稳固固定在正确的位置,防止不必要的拔管。

3.定期检查拔管带: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拔管带的状态,及时发现以及更换过松或破损的带子,减少因拔管带失效而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

4.坚持口腔护理:加强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积极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减少分泌物的堆积和堵塞,从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5.耐心监护:护理人员应对插管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护,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拔管带的状态等,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设定报警机制:在插管患者的床边设置警报装置,用于监测呼吸频率、吸氧量、气流等信息,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发出报警,以便迅速处理。

关于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王体伟

关于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王体伟

管路材质过硬、病人舒适度差
管 路 因 素
管路质量不合格,易损坏断裂
医护之间相互包庇,未正规报告


劳动强度过大,巡视及管理不到位

素 发生后未及时分析讨论查找原因
奖惩制度未完全落实
பைடு நூலகம்

医务人员因素



病人因素


的 原
管路因素

分 析
制度因素
医生对病情评估不到位


管路留置时间过长
人 员
医务人员相互之间沟通不到位

病人镇痛镇静不到位病人耐管能力差

医务人员安置管路时固定不到位
病人神志恍惚,烦躁不安

对管路理解不到位、恐惧


对疾病恐惧、轻生、自残

突然大幅度变换体位,牵拉

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意外拔管是指患者体内插入的监护导管(例如呼吸机导管、胃管等)在无意识状态下被拔出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包括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

因此,对于患者的安全和预防意外拔管具有重要意义。

造成意外拔管的原因各不相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不适当插管:如果插入导管的技术不熟练或不规范,插管的深度不正确,导管可能会比较容易被拔出。

此外,如果导管的尺寸不适当,太小或太大,也有可能会造成拔管。

2.患者的自我行为:有些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或精神状态不稳定,可能会有拔管的行为。

例如,若患者非常不舒服,可能会用手试图拔出导管。

3.机械因素:在患者的移动或换位过程中,导管可能会受到机械性拉力,导致不适当拔管。

此外,如果患者与导管之间有过多的摩擦,也可能会导致不适当拔管。

4.设备故障:呼吸机或其他设备的故障也有可能导致拔管。

例如,导管松脱、固定装置松动、连接器破裂等。

为了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足够的教育和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插管技术和操作步骤。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插管错误造成拔管的情况。

2.规范插管操作:严格遵守规范的插管操作步骤,确保导管正确插入到适当的位置。

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装置是否松动,以确保导管的稳定性。

3.安全防护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防护装置,例如手套、束带等,以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此外,对于危险的患者,可以采取扎手腕、使用约束带等限制患者行动。

4.设备监测与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且连接器和固定装置牢固可靠。

对于有故障迹象的设备,及时更换或维修。

5.管路保护:使用导管固定带或其他适当的保护措施来减少机械因素造成的不适当拔管。

并定期检查固定带的松紧程度,确保导管的稳定性。

6.定期巡视:医护人员应定期巡视患者,尤其是在患者状况不稳定或精神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行为,以防止自行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背景及意义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或陪同人员意外将管道拔出,或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管道脱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不仅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引起医患纠纷。

因此,分析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1. 固定的不正确或者固定不牢固:患者出汗或有分泌物导致胶布因潮湿而脱落,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固定胶布引起管道脱落。

2. 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在搬运患者翻身时,操作不当导致管道脱落。

3. 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或陪同人员意外将管道拔出:患者或陪同人员对导管滑脱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意外拔管。

4.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依从性差:患者及家属对导管滑脱的危害认识不足,未能有效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管道护理。

5. 患者烦躁不安,配合度差:患者情绪波动较大,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管道护理。

6. 患者年龄大,导管置入后导致舒适度差: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对导管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7. 医护人员对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不足:医护人员对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不足,未能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整改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识,加强操作技能培训,确保管道固定牢固。

2. 完善管道护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管道护理制度,规范医护人员操作流程,加强管道固定的质量控制。

3.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水平: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其对导管滑脱的危害认识,增强配合度。

4.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5. 优化导管置入技术:针对老年患者导管舒适度差的问题,优化导管置入技术,选择合适的导管,减轻患者不适。

6. 加强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对导管滑脱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加强风险评估,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摘要意外拔管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气管导管或其他插管器械意外脱出的情况。

意外拔管可能导致患者窒息、窒息、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

本文将讨论意外拔管的原因,以及承担责任的各方的责任和建议的整改措施。

1. 意外拔管的原因意外拔管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问题,常见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a. 患者因素•患者自身的不配合,例如不合作的姿势调整、不理解医护人员的插管操作。

•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导致患者无法理解和配合操作。

b. 技术操作因素•插管固定不牢靠,如使用不合适的固定设备、没有固定导管等。

•插管技术不熟练或不规范,导致插管过程中出现错误。

•技术操作中的疏忽,如没有及时检查插管是否固定等。

c. 护理操作因素•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和监测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拔管风险。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监测和观察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患者自拔的行为。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教育不到位,无法使患者了解拔管风险和应该如何配合。

2. 承担责任的各方的责任在防止和整改意外拔管问题中,有以下几个主要的责任方:a. 医疗机构责任医疗机构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包括插管操作的技术规范、设备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 建立健全的插管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位插管操作人员都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 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插管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意识能力持续提高。

- 提供合适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插管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b. 护理人员责任护理人员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认知水平、精神状态等。

-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插管教育,让患者了解拔管的风险和应该如何配合。

- 对患者的插管固定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监测,确保插管的安全性。

- 及时发现和报告患者可能出现的拔管风险,协助医护人员采取措施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

c. 患者及家属责任患者及家属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 配合护理人员的插管操作,保持合适的姿势和配合插管的过程。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意外拔管是指在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患者将置入的导管自行拔除,或者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导管脱落。

意外拔管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原因分析1. 患者因素:患者舒适度改变,自行拔除导管;65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陪护亦相对老龄化,对防拔管宣教的依从性较低;躁动和意识障碍的患者容易拔管;ICU特殊的医疗环境,限制探视、住院时间较长、家庭经济等原因产生紧张、烦躁、悲观、绝望的情绪,不配合护理。

2. 医护人员因素:刚置管后,对置管极不耐受,巡视不够,沟通不足,清醒患者不了解置管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导管固定;对烦躁或意识不清的病人未使用镇静剂或不能合理有效镇静;缺乏适当的约束肢体。

3. 医院因素:缺乏护理过失(意外拔管)上报制度;缺乏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和交接班制度;导管固定设施不完善。

二、整改措施1. 建立护理过失(意外拔管)上报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对意外拔管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对发生的每一例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分析和讨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 规范护理工作,建立非计划性拔管应急流程及登记本。

有针对性地制定交接班制度,规范护士操作常规,特别是对约束、口腔护理、翻身、吸痰、移动等环节要加强注意。

3. 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情绪,增加安全感。

对躁动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合理使用镇静剂,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恐惧感。

4. 选择合适的导管,提高患者舒适度。

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管道,尽量让患者感到舒服,减少痛苦。

5.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导管置入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的认识。

特别是对曾经拔管的患者及没有意识的患者,需要提醒家属时刻防范,医护人员要加强巡视次数。

6. 规范导管固定方法,提高固定效果。

可采用专业的导管固定装置,避免因皮肤油脂分泌、出汗等原因导致胶布脱落。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一、定义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是指患者在使用气管插管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插管意外脱落或拔出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风险评估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此类事件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导致拔管的因素。

三、应急预案1. 立即评估患者情况:一旦发现气管插管意外拔出,应立即评估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如果发现患者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应立即进行面罩吸氧或重新插管。

2. 重新插管:如果患者的气管插管意外拔出,医护人员应尽快重新插管。

在重新插管前,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避免误吸。

同时,应选择合适的插管型号和深度,确保插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通知医生:在处理气管插管意外拔管事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等。

4. 记录事件经过:对于气管插管意外拔管事件,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事件的经过、处理过程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这有助于分析事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保障患者的权益。

5. 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针对气管插管意外拔管事件,医护人员应分析原因,如插管固定不牢、患者躁动等。

采取相应措施,如改进插管固定方法、增加患者约束等,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气管插管的认知和操作技能。

四、预防措施1. 充分告知和沟通:在患者使用气管插管前,医护人员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插管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及家属理解并配合插管的护理工作。

2. 合适的固定方法: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使用胶带、绷带等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

定期检查固定情况,确保插管的稳定性。

3. 适当约束:对于可能产生躁动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如使用约束带等。

确保患者在插管期间保持安静,减少拔管的风险。

意外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 事件概述意外拔管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非预期的气管导管拔出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对该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2. 原因分析意外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原因相关:2.1 技术操作不规范意外拔管可能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不规范所导致,例如拔管时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2 设备故障或损坏拔管事件也可能与气管导管本身存在的设备故障或损坏有关,例如导管固定装置松动或破损。

2.3 管理不严格医疗机构对气管导管的管理不严格,例如未能对导管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也可能导致意外拔管事件的发生。

3. 整改措施针对意外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3.1 加强操作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气管导管操作的培训,明确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提高操作技能和意识,减少技术操作不规范导致的意外拔管事件。

3.2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立完善的气管导管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对气管导管的固定装置、连接部件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拔管事件。

3.3 强化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气管导管的管理,建立严格的文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确保导管的备案、使用、更换等工作的规范和记录,从而减少管理不严格导致的意外拔管事件。

4. 结论通过对意外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我们确定了技术操作不规范、设备故障或损坏以及管理不严格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为了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了加强操作培训、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强化管理制度等整改措施。

实施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安全保障,降低潜在的风险。

以上是对意外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的简要描述,请相关人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重症医学科(ICU)已经成为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术后、重病缠身以及生命垂危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接受ICU的治疗,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然而,重症医学科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期间,常会出现意外拔管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心肺骤停等危险状况,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这种情况。

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但是最常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原因重症医学科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期间,可能会出现机械原因导致呼吸管脱落,例如管道插入不深、管道固定不牢、气管插管空气漏气等。

如果呼吸管道长时间脱落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肺萎陷等严重后果。

患者因素患者因素是造成呼吸管意外拔出的主要原因。

例如,患者渴望说话、不安或者烦躁可能导致他们试图拔掉管道。

躁动、烦躁、混乱或意识混乱的情况也可能导致拔管。

护理不当不当的操作也是导致呼吸管意外拔出的原因之一。

例如,经常移动患者、调整床位或维护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可能会导致气管插管锁定装置松动、皮肤磨损或灌注液浸泡等情况。

静电静电也是在重症医学科患者身上发生的一个共同原因。

静电可能会损坏呼吸管或气囊并导致呼吸管意外拔出。

如何预防和处理患者意外拔管在理解了意外拔管的原因后,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并应对这种情况:更好的设施和工作流程更好的机械设备和操作流程是防止意外拔管的最佳措施。

这包括使用满足质量标准的设备,每位患者都要有定期检查和测试,设立质量跟踪机制。

心理疏导重症医学科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焦虑、或其他原因而试图拔掉管道。

因此,对于患者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要加强患者教育,告知患方拔管可能带来多严重后果,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护操作的必要性。

更好的护理操作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严格的技能培训和操作标准控制,以确保正确安装和定期检查呼吸管道。

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皮肤,防止出现水肿、疼痛以及皮肤磨损等紧急情况。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通气作为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常常面临非计划性拔管的问题。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人为外力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或者自行拔出,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停止,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1. 意外碰撞:医院内人员、器械的移动或者碰撞可能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

例如,护士在给患者翻身或者拍背时,不小心碰到了导管,或者患者的床边有器械被误碰。

2. 管道松动:机械通气导管的管道松动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常见原因。

可能是导管固定带松动或者脱落,导致导管脱出。

3. 患者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焦虑或者疼痛等情况,使他们试图自行排除导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4. 部分断开:机械通气导管可能在管道连接处发生脱落或者断裂,导致气道受阻或者通气不畅。

5. 置换错误: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或者导管置换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

二、预防措施: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机械通气的相关知识普及和教育,增强患者的合作意识和理解,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避免患者行为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2. 导管固定:确保机械通气导管的固定带稳固可靠,定期检查固定带的紧固情况,避免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

3. 导管安全措施: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带,避免摩擦产生的磨损,导致导管脱落。

同时,注意管道连接处是否牢固,避免部分断开导致机械通气的中断。

4. 做好监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特别是焦虑、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变化,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减少患者因为不适而试图拔管。

5. 安全环境:当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人为的碰撞,减少外力导致导管脱出的可能。

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

意外拔管的预防措施

胃管意外拔管的防护及措施
3、改进胃管的固定法,选择适宜有效的胃管 固定法妥善固定,具有贴力强、透气好、无 毒无刺激性等特点的胶布固定,还可采用透 明贴,剪成两条1.5cm,2条蝶形固定,另 一条将胃管固定于耳后。 4、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为减轻胃管对患者鼻 咽部的刺激,每天采用石蜡油3—5滴滴入鼻 腔,降低胃管对黏膜的损伤,每天应进行口 腔护理,医护人员在协助患者做治疗时操作 要规范防止胃管拔出。
对意识不清并烦 躁不安患者要适 当镇静
肢体保护性 约束。
意外拔管的防护措施
按患者病情 及时调班
人员弹性排班 硬件设施的改善
改善约束带质 量,增加患者 舒适度
胃管被意外拔出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对于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较多,这与其 危险性较高有关,目前本科室静脉留置管应 用最多,其防护措施尤为重要。
静脉留置管的防护及措施
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 勿采用直线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 有一定的余地。除每周2次定期更换敷料外 ,平时敷料有污染或松动应及时更换。加强 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深静脉置管的注意 事项,尽量穿开衫,以利于穿脱衣服,防止 将导管拔出。
静脉留置管的防护及措施
意外拔管的原因
二、医护人员的因素 1、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 2、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镇静 3、缺乏有效的沟通 4、护士的知识经验不足巡视不及时 5、医疗护理操作中的疏忽;
意外拔管的原因
6、护士工作超负荷: ①拔管、脱管易发生在 护士工作忙时;②1名护士同时护理2名以上 机械通气患者时。 7、对烦燥不安或意识不清的病人未使用镇静 剂或不能合理运用镇静也可以引起患者拔管 脱管。
意外拔管的类型
1、胃管 2、导尿管 3、负压引流管 4、PICC 5、鼻饲管 6、气管插管 7、静脉留置套管 8、深静脉置管

预防意外拔管的措施

预防意外拔管的措施

预防意外拔管的措施
1、加强护患沟通
①插管前,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插管治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讲解自行拔管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②插管时,针对清醒患者,要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

③插管后,务必做好宣教工作,保证导管清洁、在位。

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洗澡洗头的时候要先保护好静脉管,可以用塑料薄膜保护,防止水流入导管周围;翻身时,病人及家属也要留意导管是否受压;睡觉及穿衣的时候也要小心,防止将导管拔出。

2、加强有效固定
定时评估各种导管有无松动,及时给予固定,以确保导管的安全。

如用于固定的胶布、敷贴有无松脱、潮湿,要及时进行更换;烦躁病人要使用约束带约束,防止病人自行拔管;对于深静脉置管,必要时可用缝合方法进行固定等。

3、制订管理方案
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意外拔管的防范意识,定期对其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督查护理人员落实床边交接制度,特别是夜间加强巡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补救。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管插管被意外拔除,引起患者的窒息、缺氧等严重后果。

这样的事件可能影响患者的安全,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需要尽快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1.人为因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疏于关注,漏检出患者的拔管风险;
2. 器械因素:气管插管尺寸等选择不当、管道不稳定、管子粘连等;
3.患者各种因素导致:患者翻身时,位移导致拔管;意外触碰导致拔管;紧急情况下拔除气管插管等。

整改措施:
1.要加强对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定期检查器材,保持气管插管管道通畅,防止因器械因素导致的拔管;
3.针对有拔管风险的患者,应增加监护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危险;
4.在拔管危险源及时排查后,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增加预防性措施,提高拔管抵抗能力,等等。

总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只有针对这些影响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真正降低拔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意外拔管因素分析

意外拔管因素分析

意外拔管因素分析
1、患者自身因素
(1)高龄患者可能存在意识障碍,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一些镇静药物会使患者意识状态更加模糊,侵入性置管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出现不适现象,在不清醒的状态下会无意识自行拔管。

(2)清醒患者在移动躯体时没注意或不小心意外拔出管道。

2、患者家属因素
有时为了避免意外拔管,一些患者需要使用约束带进行固定,而家属并不了解约束带使用的作用,认为医护人员小题大作根本没有必要,自行解开约束带,导致意外拔管后后悔不已。

3、导管因素
气管插管或鼻导管需要使用胶布固定, 一般将布贴在患者的面部。

但是患者可能会出汗、分泌油脂,就会降低胶带的粘性,导致导管固定不佳,意外拔管。

或在这个时间内导管失去了有效的支撑和固定, 或者患者有时会出现抽搐、咳嗽等症状都很容易导致意外移动、意外拔管。

导尿管或引流管的长度比较短,翻身时的牵拉也可能导致意外拔管。

4、镇静的因素
侵入性置管治疗会让患者产生不适感,也有患者插管很长时间还是无法很好的适应,一般需要为患者使用镇静药物, 避免患者较大幅度的身体活动。

但是有时对患者使用镇静药物的力度不够大, 无法良好的控制患者的身体状态和情绪, 有时患者会出现突然之间的剧烈活动或者是情绪的起伏从而导致置管脱落。

5、时间段的因素
晚夜班值班人员少,并且这一时间内患者一般处于睡眠状态。

一方面护理人员的管理和预防意识减弱放松了警惕,另一方面怕影响患者休息, 致观察病情的频率下降,从而出现意外拔管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
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概念
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
是指根据病情需要仍需中心静脉给药,但因某种因素不得不拔除中心静脉置管
二、神经外科常见管道
血管内导管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胃管
腰大池引流管
尿管
脑室内外引流管
三、非计划拔管顺序
胃管>气管插管>静脉插管>尿管>引流管
四、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
增加患者痛苦、病情加重、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

使重插管率增加,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

造成患者心理影响。

患者会认为自行拔管后自己的行为会加重疾病,难以治愈,造成心理阴影。

当班护士懊悔自己未能及时阻止意外的拔管、脱管,怕造成严重医疗纠分,担心被处分,产生了心理压力。

五、非计划拔管原因
1、患者因素:
躁动与意识障碍:神经外科病人多有脑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症状, 表现为躁动、易激怒、意识不清、幻觉等,导致患者自行拔管。

有调查结果显示意外拔管事件中76.36%发生在夜间。

夜间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二氧化碳潴留,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等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
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神经外科患者往往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肢体活动障碍,有些患者对疾病好转缺乏信心使患者产生紧张、烦躁、悲观、绝望的情绪,造成意外拔管。

疼痛、不适:气管插管患者无法说话或吞咽,咳嗽时有痰或异物感,留置胃管者可有咽部肿痛、恶心; 留置尿管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痛等不适感,无法与医务人员有效沟:因患者在医院这个陌生紧张的环境中,较难表达自身的不适或需求, 对插管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对管道的自我保护意识,导致意外拔管。

2、医护人员的因素:
护理观察不到位:清晨、中午、夜间等人员少的时段容易UEX,可能与这几个时段护士只有1~2名,对患者的巡视观察不够有关。

医疗护理操作疏忽:部分护士对防止计划性外拔管经验不足,护理操作时:如更换体位,搬动患者时未能妥善固定好导管,动作过猛,致导管脱出。

导管管理方面的因素①导管的材质、粗细、软硬度等不同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不同;②管道的交接和检查工作不严③导管固定欠稳,临床导管固定方法为胶带缠绕、扁布带打结、透明贴、缝线固定。

但胃管、气管插管的导管胶带易被病人的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黏性,引起固定不牢;扁布带固定胃管、气管插管时常因病人头颈部活动而变得松脱;气管插管气囊漏气、充气不足、放气期间易在外力作用下致导管脱落;中心静脉插管、引流管未用缝线固定,以至病人活动时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脱出。

镇静、约束不当:对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的患者没有合理运用镇静剂。

对烦躁或有拔管倾向的高危病人, 如术后麻醉未醒、浅睡眠等朦胧状态病人未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或因约束带捆绑过松、位置过高或双手未被包裹等都可使病人解开约束带自行拔管。

六、拔管防范
1、加强宣教:①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比如通过手势,纸笔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将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触到的地方,以增强安全感。

②做好患者及陪护的知识宣教,反复强调意外拔管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后果,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管道管理的方法。

2、规范护理工作(1)建立非计划性拔管应急流程及登记本。

有针对性的制定交接班制度(2)规范护士操作常规。

约束、口腔护理、翻身、吸痰、移动等。

对科室发生的每一例非计划性拔管均作讨论,分析脱管原因,改进操作流程。

如:有人工气道的患者,把握吸痰指征,适时吸痰,是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喉痉挛、痰痂阻塞易引起患者缺氧、烦躁等不适而自行拔管;进行护理操作如:翻身、移动患者时,要妥善安置各种管道,避免管道被拉出。

对于躁动患者,在搬运和翻身时一定要约束好患者后再进行其他护理操作。

(3)提高年轻护士识别uex高危因素能力(1)病人谵妄或躁动时,管道固定或连接不妥时、翻身或移动病人时,是非计划性拔管易发生的环节。

2)意识障碍病人、小儿、高龄病人及曾有过意外拔管经历的病人是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人群。

3)胃管、气管插管、静脉插管、尿管、普通引流管,按先后顺序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几率逐渐减低。

4)清晨、中午、夜间等人员少的时段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护理人员配备合理护士长实行弹性排班, 在躁动病人较多的uex的高危时期增加护理人力, 注意新老护士搭配, 减少uex 的发生。

及时反映病情, 为医生提供拔管的动态信息, 符合拔管条件者及早拔管。

4、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镇静治疗,对躁动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如正确应用地西泮、氯丙秦、力月西等。

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缓解焦虑、恐惧等一些负性、不愉快的情绪。

5、选择合适的管道,改进固定方法:①选用材质柔软、管径细的新型材料,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②根据病人的身高、体型选择管道的型号,确定插管深度。

③妥善固定导管时
a)头部引流管在手术原有缝线固定的基础上,以10cm长度盘绕一圈并用胶
布固定在头部,评估病人的活动度预留适当的长度,防止过度牵拉脱出。

胃管选择硅胶胃管,硅胶胃管弹性好,无异味。

插管时增加插入长度,
根据常规深度再插入7~10 cm,使胃管接近幽门部,可有效制止鼻饲液
的返流,预防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插管时动作轻柔,插管后,常规固
定法是用胶布固定鼻翼两侧及面颊。

此固定法患者往往因面颊部出汗,
出油,固定的胶布容易脱落,导致胃管滑出。

我科方法是用鼻饲带在上
唇靠近鼻腔0.5 cm处系住鼻胃管端打一死结,然后缠绕头部1圈固定于
患者的耳后或枕后,防止拔管。

b)气管插管:确定深度后用胶带在导管外露的刻度作一标记,用黏性和韧
性好的胶布交叉固定,再用一条系带绕过耳廓在头部一侧系紧,以推动
插管不滑动为宜,起到双保险作用。

气管切开:固定带系一死结,松紧
度以与颈部留一横指间隙为宜。

根据患者颈部水肿情况及时调整固定带
的松紧度。

c)妥善固定血管内导管,中心静脉置管隔天更换敷料,外用透明敷料。

PICC
管可以用长丝袜固定:用剪刀把丝袜从脚踝处剪掉,保留袜筒约10-15cm
之间,将袜筒从手指末端套向PICC管。

病人如何自我护理?{在输液过程
中,经常松握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输液后可以适
当活动,如写字、简单家务、洗澡等,但不要剧烈活动;在洗澡时,外
包一层保鲜膜防止进水,同时不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d)腰大池引流管先用透明敷黏贴后外加用弹性胶布固定,脱敏效果及透气
性强,能减轻患者不适感。

e)留置尿管前需检查气囊质量,插管时注入适量的盐水,不能盲目注水,
导致水囊长期张力过大而破裂脱出,也不能注入气体或者注入液量不够,妥善固定尿管,把尿管置于患者身下不易触及处。

6、选择合适的约束保护,充分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躁动程度、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约束保护,并经常检查约束带有无松散。

约束带放置的位置不能离床头太近,约束带绑扎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 cm ,使用约束带时应密切观察局部血运,定时松开。

必要时可应用无指手套约束患者。

7、加强巡视加强重点时段管理,尤其应增加夜间巡视次数,对于有拔管危险的患者及曾经拔管患者,在病人床头悬挂“防管道滑脱”等安全警示牌, 随时提醒家属、陪护人员、医务人员时刻防范UEX 的意外发生。

加强对病人评估,包括年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耐受状况、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情况、既往有无自行拔管经历等。

每班记录留置管道深度,注意观察标记的变化,及早发现管道是否脱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