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中段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中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2.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危害不包括:A.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C.中国逐渐沦为经济附庸D.列强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4.谭嗣同在1896年写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诗句是有感于A.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B.《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割让给日本C.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5.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进化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
据此可以判断严复主张A.反对天主教会 B.信仰唯物主义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利用进化论推动思想变革6.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云都、瑞金老巢西窜。
”这份报道应该发布于A. 国民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7.观察右侧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A.主张实现全民族抗战B.强调中共对抗战的领导C.鼓吹国民党正面抗战D.赞扬中共敌后抗战8.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三阶段质量检测高一历史科试题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三阶段质量检测高一历史科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7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小题,总分60分)1.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乾隆帝更是提出了“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
这反映了()A.清政府努力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B.君主专制空前强大C.清朝皇帝对外族文化的喜爱认同D.中央集权日益发展2.《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3.图1为我国某一朝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该朝代为()图1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下图是君臣关系演变图。
此图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5.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
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废除债务奴隶制度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C.直接民主存在弊端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6.罗马最高裁判官在审理案件中,根据“公平”“正义”并结合社会实际颁布的“告示”,被授予特权的法学家对法律疑难问题做出的解答等均是罗马法的重要形式。
这种立法形式()A.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形成B.不利于罗马法体系的建立C.体现了罗马法的随意性D.利于增强罗马法的适应性7.古代雅典克利斯提尼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已不是血族团体的族籍,而只是经常居住的地区;现在要以划分的,不是人民,而是地区;居民在政治上已变为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命题、制卷:向拥军 xx年10月22日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卷由自己保存研习。
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
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
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2.如下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
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了地方割据势力3.柏扬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非常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
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
只有尚书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没有象国会之类或象罗马元老院之类会议性质的制衡机构。
”这说明A.三省体制不利于提高中央集权制度的职能B.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地制约皇权C.三省体制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权力不清D.三省体制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资金广泛的流通、企业在所有人之外雇佣经理、技术上的全面合作三个条件一经展开,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把它们向历史里退化的推回去。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含解析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罗马法、启蒙思想、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列强侵华、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全球化、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演变、城市化问题、宗教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是份基础能力考查的好试卷。
第I卷(选择题140分)一.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区别最大的是A.中央机构的设置 B.地方制度C.皇帝权力D.根本目的【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地方制度【答案解析】B 解析:汉承秦制,中央机构、皇帝权力、根本目的都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地方上有所不同。
而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秦汉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14.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D.坊市格局明确,官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经济·商业发展【答案解析】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宋代”“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
B、C都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不符合宋代的情况,排除;D项“坊市格局明确”是唐代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排除。
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判断分析。
2021届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85分钟,分值:100分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封禅书》载:“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
”管仲极力劝止,桓公却认为自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
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这表明当时()A.诸侯争霸愈演愈烈 B.封禅维护了礼乐秩序C.周王权力丧失殆尽 D.分封制度已遭到破坏2.如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据此可知()A.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3.东晋南朝谱牒之学大兴:“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
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
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
”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显示世家大族高贵血统 B.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特权C.保证所选官员文化素质 D.推动选官制度公平公正4.唐朝前期,敕授官的范围包括员外郎、监察御史、起居郎、拾遗、补阙等官职。
这些官职原本由吏部任命,后来逐渐从吏部铨选中分离出来,转由宰相访择和举荐,由皇帝以敕书任命。
这一变化说明()A.科举选官扩大官吏来源 B.吏部的职权被宰相侵夺殆尽C.封建专制皇权有所加强 D.皇帝和宰相的矛盾趋于缓和5.如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
据此可以推知()A.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C.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6.明朝前期,大部分士人收取酬金为他人作应酬性文章,他们既要看买主的身份及操行,又不写违心的内容。
明朝中期后,润笔成为士大夫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无论买主品德如何,一律有求必应。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B.士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C.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 D.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增强。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
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长期存在 B.行政效率的低下C.中央集权的削弱 D.官僚政治的弊端25.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
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26.“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
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
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A.正确,因为符合社会史观B.正确,因为符合全球史观C.错误,因为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D.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27.史学研究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表l史实和结论之问逻辑关系正确的是表128.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废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
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
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
”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C.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29.读图5,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30.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2021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2021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蚌埠一中_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不断融合.据此回答1—5题.1.《史记·楚世家》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吴越争霸B.葵丘会盟C.楚庄王称霸中原D.齐魏争霸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B.〝尊王攘夷〞,维护周天子统治地位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D.争夺人口.土地的兼并战争3.春秋时的诸侯国与战国时的诸侯国最大的不同是A.领地的大小B.国家的实力 C.政权的性质 D.对周王的态度4.法家思想在战国后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古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据此回答6—8题.6.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便利了经济的发展C.巩固了国家统一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7.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8.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B.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 D.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制度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承秦制〞,但不是对秦制的〝拿来主义〞,而是在秦制基础上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据此回答9—11题.9.汉朝实行的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是A.刺史制度B.内外朝制度 C.察举制D.编户齐民10.西汉选官最主要的途径是:A.乡举里选 B.殿试C.察举 D.九品中正制11.对西汉编户齐民制度性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是一种赋税制度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考古资料可以丰富我们对古代历史的了解,回答12---13题12.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你判断这座墓葬的年代应该是A.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说明是原始社会晚期B.青铜器是商朝的标志性器物,应该是商朝C.西周流行青铜铭文,应该是西周D.文字是小篆,应该是秦朝13.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竹简中关于《秦律》的内容,可以印证下列哪一史料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据此回答14-16题.14.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B.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C.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待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C.环境破坏缓解 D.环境破坏加剧16.范缜的思想与王充相比,一个重要的发展是A.强调自然规律,反对天降灾祸论 B.更深刻认识并阐述精神和肉体的关系C.对迷信鬼神思想进行坚决的批判 D.科学地奠定了无神论思想的理论基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经历了长时间的繁荣.其繁盛的原因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据此回答17-18题.1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A.重用人才 B.轻徭薄赋 C.善于纳谏D.减轻刑罚18.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③采用的政策具有连续性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是我国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19-21题.19.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20.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1.唐中期改变征税标准,反映的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D.封建国家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对后世及世界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22-23题.22.隋唐对世界科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①首次把火药用于军事②比较准确掌握太阳运行的规律③在海船上使用罗盘针④ 发明了望.闻.问.切的医学诊断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3.唐都长安,成为当时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其原因是①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广泛吸收外来技术和文化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都受到了唐政府的尊重.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①②③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多方面的;体现了灾难和先进的双重性.据此回答24-27题.2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5.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④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①③26.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27.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当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②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探求中华民族发展,富强之路,是进步的中国人不懈的追求,据此回答28—31题28.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29.我国近代最早含有〝奖励技术发明,兴办新式学校〞内容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资政新篇》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变法通议》30.《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A.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C.主张学习西方,英才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31.魏源.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要差异在于A.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B.向西方学习的目的C.向西方学习的手段 D.向西方学习的结果_年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57年,据此回答32---35题.32.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之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B.《诗》《书》《礼》《易》《春秋》C.〝三常〞〝五纲〞D.恭.宽.信.敏.惠33.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写出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孔子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B.儒家思想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基础,影响深刻C.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不敢鲜明地打出自己的旗帜D.康有为实际上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能真正提出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34.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以德治民〞的主张,现在〝以德治国〞,说明A.对传统文化要绝对地继承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应批判地继承 C.孔子的思想在当今仍继续沿用D.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生命力35.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3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始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7.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38.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成为全国规模群众的革命运动,这充分说明A.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B.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无产阶级是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39.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D.共产国际的支持40.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加接近史实本质?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对,列强其后也二.主观题(本大题共四小题,共60分)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邻;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书·杨尚希传》材料二: 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英才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今三倍其多,而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包拯奏报》材料三: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1: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注: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911.——《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3分)(2)扼要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2分)(3)分析上述历史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5分)42.(22分)_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形式先生诞辰140周年,11月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孙中山先生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殚精竭虑,不懈奋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8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的运动之工作,使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4年3月)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当时什么救国主张?(2分)(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4分)(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变化?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6分)(5)孙中山先生思想两次发展变化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与进步,你能结合史实说一说吗?(4分)43.(12分)材料一 1916年各省派遣留学生定额表省别留学欧美定额省别留学欧美定额省别留学欧美定额省别留学欧美定额奉天38直隶12江西 21广西 3广东 30山西 12浙江 20甘肃 1江苏 25安徽 12四川 17贵州 0湖南 25福建 10云南 17黑龙江 0湖北22吉林9山东15河南21陕西8材料二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留美生生源情况为:江苏274 ,高居榜首,占21年派遣留学生总人数的21.59%.以下依次为广东185人,浙江157人,福建92人,河北81人.而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份,则寥寥无几.—《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材料三胡适,这样热心倡导西化的人,在1914年的《留美学生年报》中居然发表了一篇《非留学篇》,发出这样的惊人之语:〝留学生,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样而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费时伤财事倍功半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远久之图也.〞材料四〝文革〞结束以后,______提出:〝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要扩大派遣留学人员〞,〝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要研究一下,花多少钱都值得〞.材料五 1978年底,中国政府派出了首批赴美的50名留学生,赶在中美建交之前前往美国.从此,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留学大潮.一些媒体称:〝越来越多留学人员的回国,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动力.〞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2)结合背景,概括指出胡适和______对留学问题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4分)(3)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留学大潮〞的基本原因有哪些?(2分)有何意义?(2分)44.(16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东北建立的伪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请回答:(1)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3分)(2)结合有关史实(日本侵略政策.侵略过程.罪行等方面)批驳日右翼的观点.(13分)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CD A C B B ACD D B D CBADDB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D AACCBACACBADBABCCCC41.答:(1)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1分)官吏的委任越制超编,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官民之比畸形发展,官多民少的现象日益严重.(2分)(2)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和强化的必然产物.(2分)(3)危害,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1分)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影响收支平衡;(1分)官场人浮于事,不仅影响办事效率,而且易于滋生腐败现象.(2分)教训:必须精简机构,载撤冗员.(1分)42.(1)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分)(2)显著变化是:①方法是以前采用温和的主张,以后主张革命.②目的是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4分)原因:维新运动的失败;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3)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2分)其本质区别是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2分)(4)重大发展: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2分)其客观原因是依靠军阀屡遭失败;国民党内部的涣散;苏联的帮助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4分)(5)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2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到来,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43.(1)现象:沿江沿海省份留欧美学生较多,内陆省份留学欧美学生较少.(2分)成因:鸦片战争以后,这些地区最早接触西方;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2分.三点任答二点即可)(2)胡适立论基于中国由文明古国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现实.(2分)______立论出于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2开)(3)基本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______的推动.(2分,三点任答二点即可)意义:促进中外友谊和交流;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2分)44.答:(1)主要观点:战争的目的是建立东亚新秩序,(1分)是为了对抗蒋介石与美.苏结盟,(1分)没有掠夺中国领土的意图(1分).(2)批驳:按以下五个层次来给分:第一层次:仅仅回答日本右翼分子观点错误而没有任何史实阐述的,给1分.第二层次:回答日本右翼分子观点错误并提供了一个方面史实进行反驳,并有具体实例,给4分.第三层次:回答日本右翼分子观点错误并提供了两个方面的史实进行反驳,并有具体实例,给7分.第四层次:回答日本右翼分子观点错误并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史实进行反驳,并有具体实例,给10分.第五层次:回答日本右翼分子观点错误并提供了四个方面以上的史实进行反驳而且能够具体举了实例的,描述完整,给13分.例如:建立东亚新秩序,实质上是日本灭亡中国.称霸东亚野心的体现.侵华过程中的史实证明了它的实施具有充分计划性: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②1931—1935年,日本即将中国东北变为其殖民地,并威逼华北;1937—1938年日本又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③日军侵华过程中,实行〝以战养战〞.〝以华治华〞的政策,对占领区进行野蛮的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并推行奴化教育.④侵华过程中,日本军国主义者残无人道.灭绝人性,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关于〝美英苏结盟〞,先有德意日法西斯对世界的侵略,后有中.美.英.苏等国结盟,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此,以上观点是日本右翼势力掩盖侵略的漂亮幌子.是否认侵略的诡辩与诺言.。
安徽省2021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卷
安徽省2021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下·通榆月考) 租佃关系产生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已较为普遍,宋以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更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租佃之间以契约的形式进行限定,使得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过渡。
这体现出()A . 封建社会农业劳动者的商品化B . 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强化C . 中世纪劳役地租剥削方式的推广D . 经济发展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调整2. (2分) (2018高一下·六安开学考)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
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翔实说明。
《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A . 日记内容的丰富B . 作者身份的特殊性C . 日记时间的一致性D . 作者经历的真实性3. (2分) (2017高一上·宜昌期中)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 .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B .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C .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D .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4. (2分) (2017高二下·西华期中) 《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
这表明()A . 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B . 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C . 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D . 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5. (2分) 19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的几种近代工业的共同特点是A . 都是由私人投资兴办B . 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C . 都采用机器进行生产D . 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6.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如表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薛暮桥统计的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村土地情况调查数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说明()A . 近代农村经济结构剧烈变动B . 国民党民生主义已初见成效C . 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必要性D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迫切性7. (2分)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司经济成分比较表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 . “大跃进”运动迅速开展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力推进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8. (2分)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安徽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
安徽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三上·宁江月考) 泰国流亡海外的华裔前总理英拉和哥哥他信,都是泰国第四代华裔,为客家人后裔,2019年1月5日上午,他们再次回到祖籍地——中国梅州丰顺塔下村祭祖。
这种现象()A . 说明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B . 体现了血缘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C . 体现了中泰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D . 反映了“家园一体”观念深入人心2. (2分)《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
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
这个事件主要反映()A . 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B . 汉朝察举制存在着消极影响C . 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D . 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3. (2分) (2017高一上·诸暨期末)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A . 国共合作B . 秋收起义C .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D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4. (2分)(2020·嘉定模拟) 某同学课堂演讲提纲只写了几个地名,据此推测该同学演讲的主题可能是()A . 红军长征B . 敌后抗日C . 国共合作D . 北伐战争5. (2分)(2019·新乡模拟) 下面是一副抗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了()A . 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的破产B .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C . 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D . 中国军队已经扭转战局6. (2分) (2020高三上·大庆期中) 国共内战爆发之初,英国政府宣布“中立”。
安徽省高三上学期历史阶段性检测三试卷
安徽省高三上学期历史阶段性检测三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高一下·随州期中) 学者认为,晚清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官办企业是主体;第二阶段,民营企业开始成为主力;第三阶段,民营企业主导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酝酿全面启动。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 第一阶段是以洋务运动为开端B . 第一阶段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为开端C . 第二阶段到甲午战争之后结束D . 第三阶段开始于一战以后2. (2分)(2019·成都模拟) 下图是一幅苏联海报。
列宁身旁左右是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
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
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A . 苏维埃政权巩固B . 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C . 农业集体化完成D . 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3. (2分)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 . 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 .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 . 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水平D . 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4. (2分) (2019高一下·山东月考)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该学者()A .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肯定了新经济政策对苏联工业化的积极作用C . 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影响D . 高度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5. (2分)下图的蓝鹰是罗斯福新政的经典标志,它附带的座右铭是:“NRA一一WE DO OUR PART(意思是:我们尽自己的本分。
安徽省2021年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A卷
安徽省2021年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 . 皇帝任命B . 世代相袭C . 考试选拔D . 地方推荐2. (2分)汉武帝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的直接目的是()A . 加强思想控制B . 促进学术繁荣C . 提高儒学地位D . 推行儒学教育3. (2分)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A . 州刺史的设立B . 分封制的创设C . 三省六部制的完善D . 行省制度的创立4. (2分) (2017高二上·大石桥期中) 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东方的审美情趣。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下列哪项艺术()A . 民间风情画B . 脸谱艺术C . 书法艺术D . 文人画5. (2分)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 . 维护封建礼教B . 主张学以致用C . 反对迷信崇拜D . 抨击腐朽统治6. (2分)(2019·江门模拟) 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
这说明()A . 江南农业生产技术逐渐落后B . 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C . 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 . 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7. (2分)“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
”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永久性伤痛有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 ①③B . 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8. (2分)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
安徽省2021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A卷
安徽省2021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共12题;共48分)1. (4分) (2018高三上·汕头期中) 分析下表中各思想家的主张,下列结论最准确的是()A . 古代中国强调鬼神忽视人性B . 古代希腊思想理论注重道德C . 中西方思想在某些方面相通D . 中西方思想发展上趋于相似2. (4分)某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民族融合十分感兴趣,经过自主学习,他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 .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开始B . 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实际上就是少数民族汉化C . 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新活力D . 胡人君主支持是这一时期民族大融合实现的主因3. (4分) (2019高三上·长宁期末) 赵匡胤曾问赵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在这里,宋太祖面临的主要困境是()A . 政府军费开支太大B . 地方藩镇拥兵自重C . 辽和西夏屡屡进攻D . 农民起义连绵不断4. (4分) (2017高一下·重庆期中)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的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
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
这反映了当时()A . 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B . 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C . 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D .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5. (4分) (2017高一下·玉溪期末)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它对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有()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特殊化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②③D . ①②③④6. (4分)(2019·泸县模拟) 唐代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报考者出身限制非常宽松,但对道德品行却有严格要求;在官员晋升的考核指标中,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一项;监察部门也经常考察官员之“善恶”和“德行孝悌”。
2021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精选1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1.下列《诗经》名句不能直接反映宗法分封制的是ﻩ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ﻩB.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C.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D.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2.《汉书》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周制所丧……”为此秦朝开创了:A. 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ﻩ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3.张明在图书馆借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百年“文字狱”》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觉得下列最佳论文题目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ﻩB.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ﻩC.浅议历史上的焚书坑儒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4.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
”(引自《吕氏春秋》)确切地讲,材料用神农的话指出了ﻩ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ﻩC.井田制瓦解的必然性ﻩD.自然经济的脆弱性5.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其“微澜”主要表现为ﻩ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ﻩ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6.“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ﻩ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7.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ﻩ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8.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该是ﻩA.穷理的方法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ﻩC.理气的关系问题ﻩ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9.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ﻩﻩ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ﻩ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10.“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试题练习3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试题练习3 Word版含答案xx.9.1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鞅说:“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
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
”“三官贫,必削。
”这表明商鞅认为A.秦国的经济政治贫弱,必须实行变法 B.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C.只有实行“重农抑商”,国家才能富强 D.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2.右图为考生抄有四书五经的作弊内衣。
这件内衣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
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
”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 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4.宋人苏轼在谈绘画艺术时说: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
这反映出苏轼的绘画创作主要受到A.佛、道思想的影响B.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C.新儒学反专制思想的影响 D.文化专制强化的影响5.下图分别是1873年和1882年刊登在《申报》上的两则广告。
这两则广告“墨来蓝满佛拉伊得花露”“新到各水龙及机器”A.带有明显的西洋味道 B.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体现了实业救国的要求 D.都含有推销外国机器的目的6.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A.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 B.推倒了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C.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7.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受外来思想影响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
这个时期应该是A.1840~1860年 B.1860~1894年 C.1895~1920年 D.1921~1927年8.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23. 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
大雪漫天,炉火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
冗于琐务,数日不暇,摆脱归来,俗尘满襟,宜读《史记》项羽本纪及游侠列传。
这段话主要是想说明A.读书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读书选择可以随时空环境不同而变化C.读书过程影响人们的实践和文艺创作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24.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
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的紧密结合 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25.唐代曾盛兴修撰谱牒(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
638年唐太宗在修《氏族志》时标榜说:“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不论数代以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
”659年唐高宗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收录姓氏大大少于前者,只限时任五品以上官员。
这反映了A.传统门阀贵族力量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B.唐代门第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C.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依然保持特权地位D.唐代社会上下流动性逐渐减弱26.在清代,华北农村将儒、释、道统称为“大教”,而在黑龙江的某些庙宇中“塑三教像,如来居中,左老聃,右孔子,而以匠作医卜杂技之祖配,榜曰三教祖师。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古代中国A.儒、释、道“三教”已经高度融合 B.农民对各种宗教的认识比较混乱C.下层民众的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D.宗教传播深刻影响民众日常生活27.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
这一数据反映出A.科学技术教育是私学的价值追求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C.传播理学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28.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永存和平,所属华英人民政府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安全。
2021年安徽高三三模历史试卷(皖豫名校联盟体)
图1、图2反映了秦代到隋后期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和地理分布趋势的演变。
据此演变过程和趋势,推论正确的是图1 秦代诸郡分布图图2 隋后期诸都分布图秦汉时期北方地方行政建置开始减少魏晋时期南北地方行政建置增设较多隋后期郡地理分布打破南北均衡状态隋唐以后郡地理分布趋向于南密北稀材料显示,秦代郡地理分布北密南稀,隋后期郡地理分布南北均衡。
秦汉时期,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黄河流域,A.丝茶生产技术停滞不前B.传统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丝茶出口价格日益提高D.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变化6.A.引发了思想领域的革命 B.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兴起C.取得了比较彻底的胜利D.完成了思想文化的普及7.A.内战爆发初期 B.战略反攻时期C.三大战役期间D.渡江战役时期8.A.推动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 B.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发挥原有工业基础的作用 D.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工作9.A.罗马揭开了成文立法的序幕 B.罗马法成为完整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的主体范围日益扩大 D.公民法适应了各阶层的需要10.A.强调信仰自由 B.主张民族认同C.倡导宗教宽容D.维护教皇权威A材料显示,1865年到1895年,中国茶丝出口值下降,出口数量却不断增长,说明丝茶出口价格不断下降,这是其质量和生产率下降的反映,与其生产技术停滞密切相关,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如表为民国时期白话文运动大事统计表。
据此可知,白话文运动时间事件1918年《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刊物先后改用白话文体1919年出现四百余种白话报刊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决定中小学开始使用白话教材C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随着军事局势的发展,其地盘日益扩张,问题也增多、复杂。
解决问题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足够的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多在非共产党地区,他们或者是国民党党员或者是国民政府的职员。
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B材料显示,随着中共统治区域的增加,在城市接管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缺乏足够的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即城市接管中干部严重不足,这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的结果,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C,D两项均在战略反攻之后,故排除。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其中每小题1分,共48分)1.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2.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
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3.“唐朝(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
”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A.扬州地处交通要道B.扬州市场受官府控制C.扬州是繁华的都市D.扬州出产精美工艺品4.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南一中2018级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85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封禅书》载:“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
”管仲极力劝止,桓公却认为自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
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这表明当时()A.诸侯争霸愈演愈烈 B.封禅维护了礼乐秩序C.周王权力丧失殆尽 D.分封制度已遭到破坏2.如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据此可知()A.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3.东晋南朝谱牒之学大兴:“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
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
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
”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显示世家大族高贵血统 B.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特权C.保证所选官员文化素质 D.推动选官制度公平公正4.唐朝前期,敕授官的范围包括员外郎、监察御史、起居郎、拾遗、补阙等官职。
这些官职原本由吏部任命,后来逐渐从吏部铨选中分离出来,转由宰相访择和举荐,由皇帝以敕书任命。
这一变化说明()A.科举选官扩大官吏来源 B.吏部的职权被宰相侵夺殆尽C.封建专制皇权有所加强 D.皇帝和宰相的矛盾趋于缓和5.如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
据此可以推知()A.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C.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6.明朝前期,大部分士人收取酬金为他人作应酬性文章,他们既要看买主的身份及操行,又不写违心的内容。
明朝中期后,润笔成为士大夫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无论买主品德如何,一律有求必应。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B.士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C.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 D.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增强7.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12款规定:“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
”1903年的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中日《通商行船续约》也有基本相同的条款。
这表明当时清政府()A.要求逐渐摆脱欧美列强的控制 B.开始重视近代法律制度的构建C.已具有较为明晰的近代外交意识 D.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8.有资料显示,近代中国社会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
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
这一现象()A.导致洋纱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 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C.表明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 D.推动了机器大工业发展9.郭嵩焘曾提出“各海口官商制造轮船,宜略仿宋元遗制,设市舶司领之,而稍变通其法。
”“其市舶司由商人公举,督抚考其声名,察其才能檄委之,咨其名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三年一更易,而量授以官。
”这一主张()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保证了外贸业的健康发展C.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 D.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10.杨念群在《五四的另一面》中指出:“把五四看作近代历史长程运动中的一个环节重新加以审视……把五四运动扩展到与清末变革和民初社会革命的前后长线关联中予以定位。
”这一历史研究角度突出五四运动()A.重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延续和发展11.下图为梁白波的抗日宣传漫画《站在日军前面的巨人一游击队》。
梁白波创作这幅漫画意在()A.强调根据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B.增强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和信心C.宣传游击战是抗战的主要方法 D.反击对共产党游而不击的污蔑12.对于当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西方有评论家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闪亮的部分”。
这里的“它”最可能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13.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企业的利润分配实行“四马分肥”的办法,即把利润划分为国家征收的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资本家股息红利四部分,股息红利一般占20%—25%。
“四马分肥”()A.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B.是公私合营的具体形式C.不存在社会主义成分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4.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及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种形式,而有俄罗斯学者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这两种观点( )A.忽略了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宗旨B.认为多极化是国际关系格局的必然走向C.试图将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冷战局面扩大化D.都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15.乔治·威尔斯的《全球通史》记载: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来袭,全希腊人都投入抵抗。
以希腊贫穷的公民为主体的陆海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胜利。
这反映了()A.古希腊公民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B.雅典完备的民主政治体制C.公民群体组成的军队战斗力更强 D.城邦体制具有制度优越性16.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于 1875 年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
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
”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B.法国的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C.间接民主、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D.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17.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1890—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表(相当于百万吨煤)A.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B.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平衡C.英国成为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 D.推动了世界交通及通讯方式变化18.1890—1911年,洛克菲勒组建的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95%以上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
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依据《谢尔曼反垄断法》作出判决,标准石油公司被拆分为34家地区性石油公司。
这表明美国()A.否认垄断企业的合法地位 B.深受自由主义政策影响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D.垄断企业阻碍经济发展19.下表为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周期特征与增长特征表(16个国家的算术平均数)它表明()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上升趋势B.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一直盛行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需要不断调整D.自由放任政策始终占主导地位20.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10年就爆发一次,并波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到1847年发展为世界性的危机。
一个被称为体现理性、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竟显得如此狰狞,这使人们深感震惊。
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说明()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逐渐暴露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经成熟C.马克思主义诞生具有偶然性D.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科学理论21.1971年尼克松在演讲中说道“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这反映出()A.美苏争霸的终结 B.多极化格局的确立C.全球化趋势加强 D.美国实力相对削弱22.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
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
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0%。
材料意在说明苏联()A.利用西方危机发展经济 B.机器设备落后依赖进口C.外交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D.是美英贸易的主要对象23.下图是二战时期的漫画,构图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高举的带有镣铐的巨手是苏联的象征。
该漫画表明()A.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英美开始商讨建立联合国国际组织C.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走向联合 D.美国彻底放弃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24.2008年11月至2017年6月,二十国集团(C20)的19个成员国(不包括欧盟)总计出台了6616项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美国累计出台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1191项,居全球首位,相比而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措施仅为2254项。
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入新的阶段 B.发达国家反对经济全球化C.国际贸易和投资受到严重限制 D.经济领域充满霸权主义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 分,第27题15 分,共52分。
)25 .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互相影响,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英分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5分)材料一乾隆、嘉庆、道光三朝(1736--1850)的人口迁移,呈愈演愈烈之势。
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同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边疆和内地联系加强,城市工商业繁荣,赋税制度的改革等成为自发的人口迁移运动的推力和拉力。
迁移的种类,按劳动性质或谋生手段来分类,基本分农垦型、商贩型、工匠及佣工型迁移三大类,其中,农垦型迁移主要是指以流向边地(东北、蒙古、新疆、云桂黔、台湾等地)或山区(内地部分省区),开垦土地,务农为生计的迁移,这是迁移的主流。
“长期的超省际移民和大量的开山垦荒”,大大拓展了全国耕地面积,生产了足以维持三四亿人口的粮食。
“农桑本业人余于地,不能耕种者,不得不逐末谋生”,也推动人口流向异地城乡。
清代中期的工商业空前繁荣,与大量过剩农村人口广开谋生之路,从事各项非农产业密切相关。
-----摘编自徐辉《清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材料二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工矿区流动,这是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的人口现象。
由于工业化开始早晚不一,产业结构各异与其他国家(包括殖民地)经济联系多寡不一,各国人口流动有自己的特点,英国农村人口转移特点是开始时间早(18世纪下半叶,就开始大量向城镇和工矿区转移),流动规模大,女性流动多于男性,对外移民多。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材料三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51年) 单位:%-----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与历史影响。
(13分)(2)根据材科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农村人口转移特点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