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44.3mm,折合降水总量为61010亿m3,比2004年增加7.2%,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0.3%。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40.5mm,比常年值偏多3.8%,比2004年增加10.7%;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83.3mm,比常年值偏少1.4%,比2004年增加5.4%。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新疆、青海偏多20%以上,山东、河南、吉林、福建偏多20%~1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 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宁夏、内蒙古、北京偏少20%以上,贵州、河北、天津偏少20%~10%。
与2004年比较,福建、江苏、海南、广东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幅度在40%~30%之间,宁夏、天津、北京、贵州的减小幅度在20%~10%之间。
地表水资源量 200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82亿m3,折合径流深284.9mm,比2004年增加16.7%,比常年值偏多1.0%。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4.1%,比2004年增加34.9%;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6%,比2004年增加13.2%。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河南、吉林、青海、江苏偏多35%以上,福建、陕西、新疆、四川、辽宁偏多20%~10%;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偏少50%以上,山西、天津、宁夏、贵州偏少50%~20%,内蒙古、云南、黑龙江、重庆、湖北偏少20%~10%。
与2004年比较,有21个省(自治区)的地表水资源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江苏达176.6%,福建、海南、吉林在100%~70%之间;在地表水资源量减少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天津减少幅度达27.2%。
2005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5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前言《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降水径流、蓄水动态、水资源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输沙量及重要水事等。
水资源量分析以反映黄河干流水文断面成果为主。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
《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14年(1987~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黄河流域总面积79.5万km2(包括黄河内流区4.2万km2,下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库以上、龙库~兰、兰~头、头~龙、龙~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二级流域分区。
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黄河流域行政分区面积柱状图龙库以上16.5%龙库~兰11.5%兰~头19.2%龙~三24.0%头~龙15.4%三~花5.2%内流区5.3%花以下2.9%图2 黄河流域分区面积比例图2005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31.0mm ,折合降水总量3426.70亿m 3,比上年降水量增大2.2%;与1987~2000年均值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多1.0%;与1956~2000年均值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3.6%,总体上属平水年。
关于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 1 . 太湖流域 管 理局 太湖 流域 水土保 持监 测 中心站 , 上海 2 0 0 4 3 4 ; 2 . 太湖流域 水 文水 资 源监 测 中心 , 江 苏 无锡 2 1 4 0 2 4 )
摘要: 文章介绍 了太湖流域及 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编制 的主要 内容、 做法及特 色, 分析 了水资源公报 编制存在的问题 , 提 出了进一步提 高水资源公报编制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 词 : 水 资源 ;公报 ;太湖 流域 ;东南诸 河
2 . 4 供 用水 量
内容包括流域片供水量 ( 按地表水源 、 地下水源、 其他水源统计) 、 用水量( 按一产 、 二产 、 三产用水以及 生活 、 生产、 生态用水量分别统计 ) 、 耗水量( 按生活、 生 产 和生 态 耗 水量 统 计 ) 以及废 污 水 排放 量 ( 按 城 镇 居 民生活、 二产 、 三产废污水排放量统计 ) 等。
第 1 5期 2 0 1 5年 5 月
江苏科技信息
J i a n g s u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5
关于太湖流域及 东南诸河水 资源公报
编制工作 的几点思考
1 概述
量、 地 表水 资源量 、 地 下水 资源 量 、 水 资 源总 量 以及沿
太 湖 流域 及 东南 诸 河 ( 以下 简 称 “ 流域片” ) 包 括 江苏 省苏 南大部 分 地 区 、 上海 市 大陆 部分 、 浙 江省 ( 除
鄱阳湖水系外 ) 、 福建省( 除韩江流域外 ) 、 安徽省黄山 及宣城的部分地 区, 总面积 2 4 . 5 万平方公里。《 太湖 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 以下简称“ 公报” ) 是太 湖流域管理局发布 的流域 片水资源状况 的综合性年 报, 它 向社 会通 报 流域 片年度 来水 、 用 水 和水质 状 况 , 反映 流域 片水 资源 开发利 用情 况 和重要 水事 活 动 。 根 据流域片实际情况和水利部水资源公报工作 的新要 求, 公报编制工作适时调整 , 不断完善 , 加强数据与水 利普查和历年水资源公报成果之间的协调性 , 凸显 了 流域特色 , 数据可靠性和精确性逐年提高 。公报 自编 制工作开展以来 , 积累了大量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的信息 , 已成为流域水资源管理 、 规划计划等领域 的 政策制定 、编制流域相关规划以及制定流域片各省 ( 市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方案 的十分重要的基础 信息来源和决策依据。 2 编 制 内容 公报编制主要 内容按照 《 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 ( G B / T 2 3 5 9 8 — 2 0 0 9 ) 要求 , 涵盖综述 、 水 资源量 、 蓄水 动态 、 水资源开发利用 、 水体水质 、 重要水事六部分。 除综述和重要水事 内容外 , 其余内容分太湖流域和东 南诸河两部分进行编制。
2005年浙江省水资源公报
2005年浙江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661.1毫米,较常年略偏多,但年内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梅雨期18天(常年26天),全省平均梅雨量112.8毫米,比常年同期均值偏少54.2%。
全年影响我省的台风有5个,其中登陆台风两个,浙南和浙东沿海台汛期降水量明显偏多,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2005年全省总水资源量为1014.3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99.36亿立方米。
产水系数0.59,产水模数97.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2175立方米。
全省157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80.1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6.79亿立方米。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面积,温瑞平原的永强比去年扩大13.1平方公里,杭嘉湖平原嘉兴市区减少41.3平方公里,平湖城关则较上年增大187平方公里。
全省总供水量为209.9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02.79亿立方米,占96.6%。
全省总用水量为209.91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年用水量94.29亿立方米,占44.9%,农田亩均灌溉年用水量414立方米。
城乡居民人均年生活用水量44.5立方米(注:城镇公共用水和农村牲畜用水不计入生活用水量中),全省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为20.7%。
全省总耗水量115.66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为55.1%。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69.01亿立方米,占59.7%。
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43.6亿吨,火电厂冷却水排放量为5.13亿吨。
2005年全省江河水体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城市内河、平原水网和各大水系流经城镇的河段污染较重,污染类型仍以有机污染为主。
全省各水库的水质较好,主要湖泊水体呈富营养~中营养状态。
二、降水量㈠分区降水量2005年,全省降水量为1661.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23.99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3.6%,比2004年偏多18.8%。
2005年全省流域分区年降水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全省流域分区年降水量与2003年及多年平均比较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鄱阳湖水系太湖水系钱塘江浙东诸河浙南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全省降水量(毫米)500.01000.01500.02000.02500.0降水量(毫米)全省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表与2003年及多年平均比较2005年全省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与2004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㈡降水量的空间分布降水量地域分布不均,年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2005水情年报
一、概述2005年,我市的降雨量要大于多年平均水平,全市面平均雨量为1644毫米,比多年平均1517毫米(1956~2000年)偏多127毫米(约8%),单就降雨量分析属平水年份。
从降雨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呈现山区高,城区、东北部平原沿海偏低的特点,特别是鄞奉平原、慈溪北部沿海偏低,而余姚四明山区、宁海西部山区以及象山港两侧丘陵地带偏多,最大年降雨量为宁海西部山区的马岙雨量站(2368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慈溪北部沿海的庵东雨量站(1123毫米)。
2005年我市梅雨期的特点是:梅雨期偏短,梅雨量严重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梅雨期间的梅雨特征极不明显。
我市于6月10日入梅(常年为6月14日),6月23日出梅(常年为7月8日),历时13天(常年24天),全市梅雨期面平均雨量仅为42毫米左右,不足常年梅雨量的20%。
梅雨期的降水以过程性天气影响为主,少了常年连续阴雨绵绵的感觉。
2005年台汛期中,由于副热带高压较强,多次控制我市上空,使我市今年的高温天气仍比常年偏长,7月上旬有局部短时期干旱发生。
但是今年赤道辐合带较为活跃,造成影响我市的台风偏多,7~10月先后有5个台风影响我市,其中5号“海棠”、9号“麦莎”和15号“卡努”台风对我市的影响较大,特别是9号和15号台风所带来的狂风暴雨给我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严重。
我市沿海潮位在台风影响期间,都出现80~150cm的较大增水,8月6日,9号台风“麦莎”的影响,又恰逢天文大潮,宁波、镇海出现今年最高潮位为4.56米、4.54米。
进入2005年以来,由于台汛期几次台风的影响,暴雨引发洪水,导致年内我市各类水库、河网水位下半年在中高水位运行,有几座水库短时间内超蓄,至9月中旬,26座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已达7.55亿立方米,占控制蓄水量的96.5%,比去年同期增蓄近亿立方米。
二、雨情2005年我市的年降水总量比2004年增加15%左右,比常年水平略偏多,全市各雨量站的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2400毫米之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为1644毫米左右,属平水年份。
2005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2006-07-05 13:35:582005年,各级水利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努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水利投入继续保持较大规模,水利建设稳步推进,水利改革与管理不断加强,水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全社会水利固定资产计划投资827.4亿元。
其中,中央政府投资271.6亿元,地方政府投资(包括部门自筹)398.3亿元,利用外资18.4亿元,国内贷款81.5亿元,企业和私人投资43.0亿元,其他投资14.6亿元。
在全部投资计划中,防洪工程投资399.6亿元,水资源工程投资247.7亿元,水保及生态工程投资44.2亿元,水电及专项工程投资135.9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48.3%、30.0%、5.3%、16.4%。
全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共下达271.58亿元,比2004年减少7亿多元。
其中:国家预算内拨款72.19亿元,占26.58%;国债专项资金188.36亿元,占69.36%;水利建设基金11.0亿元,占4.05%;利用外资0.02亿元,占0.01%。
全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4855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920亿元,较上年增加3.0%。
其中,中央参与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3753个,在建投资规模为4794亿元。
当年新开工项目2095个,新增投资规模797亿元。
当年部分投产项目1709个,新增固定资产364亿元。
当年全部投产项目1407个,新增固定资产204亿元。
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45亿元,投资完成率为53.1%。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746.8亿元(含南水北调工程16个在建单元工程),较去年减少36.7亿元。
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530.7亿元,各类安装工程完成投资27.0亿元,机电设备及各类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39.8亿元,其他完成投资(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149.4亿元。
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44.3mm,折合降水总量为61010亿m3,比2004年增加7.2%,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0.3%。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40.5mm,比常年值偏多3.8%,比2004年增加10.7%;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83.3mm,比常年值偏少1.4%,比2004年增加5.4%。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新疆、青海偏多20%以上,山东、河南、吉林、福建偏多20%~1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 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宁夏、内蒙古、北京偏少20%以上,贵州、河北、天津偏少20%~10%。
与2004年比较,福建、江苏、海南、广东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幅度在40%~30%之间,宁夏、天津、北京、贵州的减小幅度在20%~10%之间。
地表水资源量 200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82亿m3,折合径流深284.9mm,比2004年增加16.7%,比常年值偏多1.0%。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4.1%,比2004年增加34.9%;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6%,比2004年增加13.2%。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河南、吉林、青海、江苏偏多35%以上,福建、陕西、新疆、四川、辽宁偏多20%~10%;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偏少50%以上,山西、天津、宁夏、贵州偏少50%~20%,内蒙古、云南、黑龙江、重庆、湖北偏少20%~10%。
与2004年比较,有21个省(自治区)的地表水资源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江苏达176.6%,福建、海南、吉林在100%~70%之间;在地表水资源量减少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天津减少幅度达27.2%。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纲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二○一二年四月目录1 概述 (1)1.1 流域片概况 (1)1.2 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3 规划编制背景 (18)2 规划编制指导思想及原则 (23)2.1 指导思想 (23)2.2 编制原则 (23)2.3 编制依据 (24)3规划范围及水平年 (26)3.1 规划范围 (26)3.2 规划水平年 (30)4 规划目标与任务 (30)4.1 规划目标 (30)4.2 主要任务 (31)5 规划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33)5.1 总体思路 (33)5.2 技术路线 (34)5.3 规划编制要求和规定 (35)6 规划主要工作内容 (37)6.1 现状水供求状况分析 (37)6.2 未来水供求态势分析 (42)6.3 水供求调配方案与总体布局 (44)6.4 重点领域及区域供水保障 (51)6.5 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用水保障 (56)6.6 重点供水保障工程 (57)6.7 规划保障制度建设 (64)6.8 规划实施方案 (66)6.9 实施效果分析 (68)6.10 环境影响评价 (70)6.1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2)7 规划主要成果 (73)8 组织与分工 (74)9 进度计划 (76)附表 (79)附表2-1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调查统计 (79)附表2-2 2001~2010年供用水量调查统计 (79)附表2-3 现状供水能力成果表 (80)附表4-1 节水量及用水效率指标 (80)附表4-2 水资源配置成果 (81)附表4-3 多年平均供水量增减平衡分析 (82)附表5-1 城市需水量预测 (82)附表5-2 城市供水保障方案 (83)附表5-3 城市群需水量预测 (84)附表5-4 城市群供水保障方案 (85)附表5-5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需水量预测 (86)附表5-6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供水保障方案 (87)附表6-1 河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 (88)附表6-2 地表水退减水源调配方案 (88)附表6-3 地下水压采水源调配方案 (90)附表6-4 重要河湖生态补水保障措施 (90)附表7-1 规划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92)附表7-2 规划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92)附表7-3 规划新建大中型灌区基本情况 (93)附表7-4 规划重点蓄水工程 (94)附表7-5 规划重点引提水工程 (95)附表7-6 规划调水工程 (95)附表7-7 其他水源工程 (97)附表7-8 水生态修复水源置换工程 (97)1 概述1.1 流域片概况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不含台湾,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片”),地跨苏、浙、沪、闽、皖、赣五省一市,总面积24.5万km2。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5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5年)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我国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进度加快。
但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增长方式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增加,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24.5亿吨,比上年增加8.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3.1亿吨,比上年增加10.0%。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81.4亿吨,比上年增加7.7%。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14.2万吨,比上年增加5.6%。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49.8万吨,比上年增加12.6%。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为91.2%和75.1%,比上年分别提高0.5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2005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549.3万吨,比上年增加13.1%。
烟尘排放量1182.5万吨,比上年增加8.0%。
工业粉尘排放量911.2万吨,比上年增加0.7%。
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0.9%和71.0%,比上年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
200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4亿吨,比上年增加1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6.1%,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654.7万吨,比上年减少6.1%。
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3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78个。
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14994.9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5.0%。
2005年排污费征收总额达到123.2亿元,比上年增加30.8%。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1.99%,比上年提高6.32个百分点。
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资458.2亿元,比上年增加48.7%,其中用于废水治理投资133.7亿元、废气治理投资213.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26.6%、49.2%。
东南诸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概要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0 1 2 (0 1 2 — 1 1 0 10 — 1 3 2 1 )3 0 2 — 3
东 南 诸 河 区地 处 我 国 水 资 源 较
( 当年 价 )45 2亿 元 ( 3 2 人均 G P43 D .3
万 元 ) 占全 国 国内生 产总值 的 87 , .%。
it d cin t mao c i e n n te S uh atR vr R go ne rtd Wae eore ln u h a ae nr u t o jrahe meti h o tes ies ein It ae trR sucsPa ,sc sw tr o o v g rsuc s i a o a ayi,pa nn ojc v s u l a d e a d n yi ae rsucs l ct n n eo re s u t n n ls t i s ln ig be t e,spl n d m n aa ss i y l ,w tr eore al ai ad o o
4 75亿 m 6. ,相应 较 基 准年 净 增 6 . 1 4 亿 m。
选择 钱 塘江 、瓯江 、飞 云江 、 椒
③ 水 资 源开 发 利 用程 度 低 , 发 开
利用 潜 力 大 , 开发 利 用难 度 大 。全 但 区 20 0 8年总供水量 3 3 1 m 供水 4. 亿 6 , 以地表水 源为主 , 供水 量 3 3 5亿 m , 3. 4 占总供水 量的 9 . 地下水 源供水量 7 %: 0
用 难 度 大
量 , 此 推算 全 区河 道 内生 态 环境 基 据 本需 水量 为 6 32亿 m ,约 占地 表径 0.
流 量的 3%。 0
2005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 各省水力资源状况
712
18471.6
805.86
616
17174.0
756.39
合计
60829.00
694400.0
13286+28/2
541640.0
24740.00
11653+27/2
401795.0
17534.00
注:本表中数值包括理论蕴藏量10MW及以上河流和这些河流上单站装机容量0.5MW及以上的水电站,不含港澳台地区。
17641.2
821+5/2
18913.8
808.84
759+5/2
18575.0
794.98
65.2
19
四川
12571.89
143514.7
1992+27/2
120040.0
6121.59
1836+19/2
103270.7
5232.89
13.6
20
重庆
2011.67
22964.3
421
9808.4
98.00
1118.5
185
656.0
18.64
135
556.5
15.92
6
东北诸河流域
1454.80
16607.4
644+26/2
16820.8
465.23
510+26/2
15729.1
433.82
7
东南沿海诸河
1776.11
20275.3
2557+1/2
19074.9
593.39
2531+1/2
29.4
2005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5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19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乌江、宜宾至宜昌、洞庭湖水系、汉江、鄱阳湖水系、宜昌至湖口、湖口以下干流、太湖水系12个水资源二级区。
2005年平均降水量1071.7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9107.5亿立方米,与常年(多年平均,下同)持平。
地表水资源量9788.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49.0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属平水年份;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00.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9889.1亿立方米,与常年基本持平。
全流域平均产水系数为0.52,产水模数55.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年初增加39.4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入海水量9136亿立方米(不含淮河经长江入海水量)。
2005年总供水量1840.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5.3%,地下水源占4.3%,其它水源(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海水淡化)仅占0.4%。
总用水量1840.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含林牧渔畜)占52.9%,第二产业用水占35.5%,第三产业用水占1.7%,居民生活用水占8.8%,生态用水(指城市环境和河湖补水,不含河道内生态用水,下同)占1.1%。
总耗水量821.0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44.6%。
人均综合用水量420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301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52立方米,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每日155升(不含城镇公共用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每日70升(不含牲畜饮水)。
2005年废污水排放量296.4亿吨(不含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其中生活污水92.4亿吨(含第三产业和建筑业),占31.2%;工业废水204.0亿吨,占68.8%。
2005年江苏水资源公报
江苏省水资源公报JIANG SU SHE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05江苏省水利厅1——概述一、降水量二、水资源量三、蓄水状况四、水资源利用五、水资源节约六、水资源保护七、水资源管理2——概 述2005年江苏省平均降水量1084.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105亿立方米,属于平水年。
2005年全省水资源总量467.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66.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2.2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1.65亿立方米。
2005年全省总供水量517.7亿立方米,总用水量517.7亿立方米,总耗水量246.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7.6%(即耗水率)。
河湖库水质总体比上年略有好转。
2005年全省人均用水量为693立方米/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284立方米/万元,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442立方米,单位工业(不含火电)增加值用水量为64立方米/万元,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40升/天,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85升/天。
一、 降水量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084.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10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大9.0%,属于平水年。
2005年行政分区降水量宿迁泰州镇江扬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南通苏州常州徐州无锡南京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毫米【时空分布】全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实测年降水量最大为沂沭河区杨集站的1722.6毫米,最小为通南沿江区的新港站658.8毫米。
年内分布悬殊,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在50%到90%之间,平均为74.8%。
【梅雨】我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25日入梅,6月29日出梅,梅期明显偏短,梅雨量异常偏少,江淮地区几近“空梅”。
苏南沿江地区累计面平均梅雨量仅39.0毫米,只有常年梅雨量的16.0%;江淮之间22.0毫米,为常年梅雨量的10.0%;淮北地区同期梅雨量34.0毫米,为常年梅雨量的19.0%。
河南省2005年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2005年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05.8mm(折合降水总量1499.49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加13.6%,比多年均值(1956~2000年)增加17.4%,属偏丰年份。
与多年均值相比省辖四大流域均有所增加,增幅10%~20%,其中海河流域增加13.7%,黄河流域增加11.1%,淮河流域增加19.0%,长江流域增加20.6%。
2005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35.92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303.99亿立方米偏多43.4%,比上年度偏多50.5%。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为219.74亿立方米。
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88.75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44.10亿立方米,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13.11亿立方米。
全省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97.10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558.56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404.86亿立方米)偏多38%。
其中省辖黄河流域增加20.9%;海河流域增加12.3%;长江流域增加71.2%;淮河流域增加35.4%。
2005年全省平均产水模数为33.8万立方米/km2,产水系数为0.45。
2005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9.0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08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8.0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4.65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1.0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3亿立方米。
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比上年末上升0.34m,地下水储蓄量比上年增加10.82亿立方米。
2005年全省各种水利工程总供水量197.81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72.2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125.48亿立方米,集雨及其它工程供水0.07亿立方米。
与上年比较,总供水量减少2.89亿立方米,减幅1.4%。
在地表水开发利用中,引用入过境水量28.61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河干流水量21.75亿立方米,流域间相互调水12.07亿立方米。
在地下水利用量中,开采浅层地下水约100.31亿立方米,中深层地下水约15.17亿立方米。
2003年度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03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2004年9月前言《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是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发布的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以下简称流域片)水资源状况的综合性年报。
《公报》向社会通报流域片年度来水、用水和水质状况,反映流域片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重要水事活动,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水资源提供指导,同时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水、节约水和保护水。
《公报》按照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修改试行稿)》要求编制,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及重要水事等,反映流域片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太湖流域与东南诸河水系相对独立,因此《公报》在内容编排上分别予以描述。
《公报》分区体系统一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定的分区体系,用水量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
《公报》成果是在流域片范围内各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资料的基础上,经过汇总、综合分析及调整编制而成。
《公报》编制工作得到了流域片内各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合作,谨此表示感谢。
目录前言 (1)综述 (1)一、水资源 (2)(一)水资源总量 (2)(二)水资源质量 (6)二、蓄水动态 (9)(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9)(二)太湖蓄水动态 (9)(三)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9)(四)平原区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10)三、供用水量 (10)(一)供水量 (10)(二)用水量 (10)(三)用水消耗量 (11)(四)废污水排放量 (11)四、用水指标 (11)五、重要水事 (12)第二部分东南诸河 (14)一、水资源 (14)(一)水资源总量 (14)(二)水资源质量 (16)二、蓄水动态 (17)三、供用水量 (18)(一)供水量 (18)(二)用水量 (18)(三)用水消耗量 (18)(四)废污水排放量 (19)四、用水指标 (19)五、重要水事 (19)综述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包括江苏省苏南的大部分地区、上海市大陆部分、浙江省绝大部分、福建省(除韩江流域外)、安徽省黄山、宣城的部分地区,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 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第167期(2011年4月)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发布单位: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审核单位: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编制单位: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水资源监测局发送范围:水利部环境保护部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人民政府 流域内有关地市人民政府流域片各省(市)水利(水务)厅(局)流域片各省(市)水文(水资源)局流域片各省(市)环保厅(局)七大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为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六条要求,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每月组织对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地区省界水体进行水资源质量监测,并发布通报。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11年4月6~22日对太湖流域和东南诸河省界水体进行了水资源质量监测。
其中太湖流域省界水体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四省(市)的省界河流35个监测断面,省界湖泊(太湖33个监测点、淀山湖3个监测点、元荡1个监测点)37个监测点位;东南诸河省界水体包括浙江、福建、安徽省界河流12个监测断面。
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项目为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和硫化物共23项。
湖泊营养状况评价采用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评价指标为总磷、总氮、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共5项。
省界缓冲区水质达标情况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进行达标评价。
一、太湖流域本月太湖流域省界河流35个监测断面,11.4%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其余断面水质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Ⅳ类占28.6%,Ⅴ类占5.7%,劣于Ⅴ类占54.3%。
与2010年同期相比,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达到Ⅲ类的比例减少了20.0%;与2011年3月相比,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达到Ⅲ类的比例基本持平。
湖北省2005年度水资源公报
一、综述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全省国土面积185900平方公里,分属长江流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9.3%)和淮河流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7%),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直管市和1个林区。
降水 201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279.3毫米,比上年增加20.0%,比常年偏多8.4%,为偏丰年份。
水资源 201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239.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06.1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间的不重复计算量为29.65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268.72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22.5%。
2010年全省入境水量673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5.3%;全省出境水量为7835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7.2%。
蓄水动态 2010年全省66座大型水库和259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282.3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21.99亿立方米。
全省13个典型湖泊年末蓄水总量为18.46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4.87亿立方米。
供水量 2010年全省供水量292.3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81.80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9.75亿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量0.82亿立方米。
用水量 2010年全省用水量292.37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用水138.2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21.4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 32.60亿立方米。
总用水耗水量为129.24亿立方米,耗水率44.2%。
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用水量18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为185立方米。
废污水排放量 2010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49.62亿吨,其中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废水)为37.91亿吨,城镇生活污水9.16亿吨,第三产业废污水2.55亿吨。
全省废污水入河量为34.74亿吨,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为30.36亿吨。
地表水水质 2010年全省地表水质监测河流总长为8385.5公里,其中劣于Ⅲ类的河流总长为1915.1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22.8%,主要集中在城市(镇)河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等。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5
河流水质根据1300条河流3200多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资料,对14万公里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全年期水质总体状况是:Ⅰ类水河长占5.1%,Ⅱ类水河长占28.7%,Ⅲ类水河长占27.1%,Ⅳ类水河长占11.8%,Ⅴ类水河长占6.0%,劣Ⅴ类水河长占21.3%。
与2004年比较,全国水质总体状况变化不大。
各水资源一级区中,西南诸河、西北诸河、长江、珠江和东南诸河5个区水质较好,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97%~66%;海河、黄河、松花江、辽河和淮河5个区水质较差,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40%~31%。
省界水体水质对全国237个省界断面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断面数占总评价断面数的33.3%,水污染严重的劣Ⅴ类占34.2%。
总体来看,省界水体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各水资源一级区中,省界断面水质较好的是松花江区、珠江区和长江区(未含太湖流域),辽河区、太湖流域、淮河区和海河区的省界断面水质较差。
省界断面的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挥发酚、总磷等。
湖泊水质在评价的48个湖泊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湖泊有17个,部分水体受到污染的有19个,水污染严重的劣Ⅴ类湖泊有12个。
对47个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14个湖泊处于中营养状态,32个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
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如下:太湖:若总氮参加水质评价,湖体水质均劣于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水面积分别占评价面积的6.7%、16.3%和77.0%。
若总氮不参加水质评价,则Ⅲ类水面积占6.7%,IV类水面积占85.1%,劣Ⅴ类水面积占8.2%。
全湖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
滇池:湖体水质为劣Ⅴ类,全湖处于富营养状态。
巢湖:东半湖巢湖市第一水厂湖区水质为Ⅳ类,中庙湖区水质为Ⅴ类,西半湖水质为劣Ⅴ类;全湖总体处于富营养状态。
水库水质在评价的320座水库中,水质优良(优于和符合Ⅲ类水)的水库有255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79.7%;水质未达到Ⅲ类水的水库有65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20.3%,其中水质为劣Ⅴ类水的水库有21座。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地区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地区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第35期(2005年4月)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审核单位: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编制单位: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水资源监测局参加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浙江省水文局上海市水文总站福建省水文局安徽省水文局2005年4月5日~22日,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和安徽四省一市水文水资源监测部门,在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地区对105个重点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资源质量监测,其中,太湖流域85个,东南诸河20个。
水质监测项目为:pH、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挥发酚、砷、总磷、总氮,其中总磷、总氮未参加评价。
一、太湖流域太湖流域参加评价的一级水功能区85个,其中保护区11个,缓冲区36个,开发利用区38个。
二级水功能区38个,其中饮用水源区8个,工业用水区14个,农业用水区6个,景观娱乐用水区9个,过渡区1个。
(一)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1、一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太湖流域一级水功能区85个,达标率20.0%;评价河长893.4km,河长达标率11.0%;评价湖泊面积2401.7km2,面积达标率89.6%;评价水库库容10.57亿m3,水质全部达标。
详见表1-1。
表1-1 太湖流域一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统计表一级水功能区河流湖泊水库水功能区类别评价数(个)达标率(%)评价河长(km)达标率(%)评价面积(km2)达标率(%)评价库容(亿m3)达标率(%)保护区11 72.7 170.7 33.7 1577.296.4 8.42 100 缓冲区36 5.6 261.8 1.1 426.7 85.1开发利用区38 18.4 460.9 8.1 397.8 67.4 2.15 100 合计85 20.0 893.4 11.0 2401.789.6 10.57 100保护区 主要为太湖及上游水库,太浦河、望虞河调水保护区以及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保护区。
河南省2005年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2005年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05.8mm(折合降水总量1499.49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加13.6%,比多年均值(1956~2000年)增加17.4%,属偏丰年份。
与多年均值相比省辖四大流域均有所增加,增幅10%~20%,其中海河流域增加13.7%,黄河流域增加11.1%,淮河流域增加19.0%,长江流域增加20.6%。
2005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35.92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303.99亿立方米偏多43.4%,比上年度偏多50.5%。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为219.74亿立方米。
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88.75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44.10亿立方米,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13.11亿立方米。
全省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97.10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558.56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404.86亿立方米)偏多38%。
其中省辖黄河流域增加20.9%;海河流域增加12.3%;长江流域增加71.2%;淮河流域增加35.4%。
2005年全省平均产水模数为33.8万立方米/km2,产水系数为0.45。
2005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9.0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08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8.0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4.65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1.0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3亿立方米。
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比上年末上升0.34m,地下水储蓄量比上年增加10.82亿立方米。
2005年全省各种水利工程总供水量197.81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72.2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125.48亿立方米,集雨及其它工程供水0.07亿立方米。
与上年比较,总供水量减少2.89亿立方米,减幅1.4%。
在地表水开发利用中,引用入过境水量28.61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河干流水量21.75亿立方米,流域间相互调水12.07亿立方米。
在地下水利用量中,开采浅层地下水约100.31亿立方米,中深层地下水约15.17亿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度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WORD文档使用说明:2005年度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来源于本WOED文件是采用在线转换功能下载而来,因此在排版和显示效果方面可能不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
如果需要查看原版WOED文件,请访问这里2005年度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文件原版地址:/f69bc1c76f8b8e91aecceefe.pdf2005年度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052006 年 8 月言《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是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发布的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以下简称“流域片” )水资源状况的综合性年报。
《公报》向社会通报流域片年度来水、用水和水质状况,反映流域片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重要水事活动,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水资源提供指导,同时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水、节约水和保护水。
《公报》按照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修改试行稿)》要求编制,内容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蓄水动态、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消耗量及重要水事等,反映流域片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太湖流域与东南诸河水系相对独立,因此《公报》在内容编排上分别予以描述。
《公报》分区体系统一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定的分区体系,用水量按用水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
公报》《成果是在流域片范围内各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资料的基础上,经过汇总、综合分析及调整编制而成。
《公报》编制工作得到了流域片内各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协作,谨此表示感谢。
1前综录言................................................... ..................................................... .. (1)述................................................... ..................................................... . (3)第一部分太湖流域 .................................................. ..................................................... .........................4 一、水资源................................................... ..................................................... (4)(一)水资源总量 .................................................. ..................................................... ...................4 (二)水资源质量 .................................................. ..................................................... . (6)二、蓄水动态 .................................................. ..................................................... . (10)(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 ..................................................... .10 (二)太湖蓄水动态 .................................................. ..................................................... .............10 (三)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 .. (10)(四)平原区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 .. (11)三、供用水量 .................................................. ..................................................... . (11)(一)供水量 .................................................. ..................................................... ......................... 11 (二)用水量 .................................................. ..................................................... ......................... 11 (三)用水消耗量 .................................................. ..................................................... .................12 (四)废污水排放量 .................................................. ..................................................... . (12)四、水资源利用简析 .................................................. ..................................................... . (13)(一)流域水量平衡估算 .................................................. ..................................................... .....13 (二)用水指标 .................................................. ..................................................... (13)第二部分东南诸河 .................................................. ..................................................... .......................14 一、水资源................................................... ..................................................... . (14)(一)水资源总量 .................................................. ......................................................................14 (二)水资源质量 .................................................. ..................................................... .. (16)二、三、蓄水动态 .................................................. ..................................................... ................19 供用水量 .................................................. ..................................................... . (20)(一)供水量 .................................................. ..................................................... .........................20 (二)用水量 .................................................. ..................................................... .........................20 (三)用水消耗量 .................................................. ..................................................... .................20 (四)废污水排放量 .................................................. ..................................................... . (21)四、第三部分用水指标 .................................................. ..................................................... ................21 重要水事 .................................................. ..................................................... (22)2综述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包括江苏省苏南的大部分地区、上海市大陆部分、浙江省绝大部分、福建省(除韩江流域外)、安徽省黄山、宣城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