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选择题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年级诗歌鉴赏选择题【含答案】

2021届高三年级诗歌鉴赏选择题【含答案】

2021届高三年级诗歌鉴赏选择题【含答案】本套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5分,满分100分。

1.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答案:C解析:“突出渲染”不当。

不是描写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而是通过议论介绍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因为菊花凋谢后,再无他花。

2.对下面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D。

不是直抒胸臆,是曲折,婉约的间接抒情方法。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3—4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3.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酾(shī)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答案:D。

与C矛盾,最后一句三国英雄中不含刘备,而是诸葛亮。

4.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友三首(其二)唐彦谦寒灯孤对拥青毡,牢落①何如似客边。

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

寄友三首(其三)唐彦谦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

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②音书不肯传。

【注】①牢落:孤寂的样子。

②底事:何事,为什么。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

B. “醉呼”句生动再现了诗人和友人醉酒后的狂放情态,反衬出诗人此时的孤寂落寞。

C. 梅花凋零,柳丝如烟,“梅花”句在对春景的描摹中暗含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惆怅。

D. 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都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时光的留恋。

【答案】D【解析】D.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第一首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第二首借对大雁的埋怨,委婉表达友人音讯不至的失落,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都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时光的留恋”表述有误;故选D。

二、阅读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 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运用借代手法描写月到中秋,飞镜重磨的景象。

词人不仅感叹时光流逝,也表示对自己满头白发的无奈。

B. “苏辛”是豪放派代表词人,本词中“把酒问姮娥”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青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C. 词的下片“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神舟飞船在太空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豪迈之情;“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典故出自杜甫,委婉含蓄,别有深意。

D. 辛弃疾是一个词人,更是一位英雄。

现实的种种不如意让作者一次次伤心失落,却让笔下的词焕发出倔强的神采,慷慨纵横。

水调歌头诗歌鉴赏题

水调歌头诗歌鉴赏题

水调歌头诗歌鉴赏题一、选择题(1 - 10)- A. 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 B. 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 D. 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解析:B项中“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表述有误。

词中月圆而人未圆,词人通过对明月的追问,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并非认为月圆人团圆是自然常理。

A项,上阕词人饮酒问月,想要乘风到月宫又担心高寒,从而更觉人间美好,该项赏析正确。

C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确实表达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美好祝福,是正确的。

D项,全词围绕明月展开,既写对月的思考,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体现了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也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是B。

- A.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C项正确。

“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代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A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说月下起舞的感受;B项“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对月亮的埋怨;D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美好的祝愿,均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C。

- 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C.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D.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解析:A项正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B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对人生和自然规律的感慨;C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写月下起舞的情景和感受;D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是关于想要到月宫又有所顾虑的描写,都不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选择题题型测试(附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选择题题型测试(附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选择题题型测试(附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南海旅次【唐】曹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遣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无雁处: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飞向南方过冬,据说飞至湖南衡山则不再南飞了。

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无雁处”。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不落窠臼,一反登高望远的传统写法,别有新意,“裁”把无形的“归思”比成有形的可剪断之物。

B.颔联巧妙运用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诗人寄不出家书的沮丧心情。

C.颈联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

D.颈联的描写使读者想起唐诗中“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

E.本诗以登高为线索,着力突出登高、家信、月色、春光在诗人心中激起的反响,来表现他羁留南海的乡思。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杨少府贬郴州王维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若为:犹言怎堪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1.下列各项是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愁看”一句表明诗人的离愁别绪,且古人用鸡毛五两系于高竿以测风向,“恶说南风五两轻”表明南风强劲,友人杨少府北上之船甚速,离别之情愈发浓烈。

B.“青草瘴时过夏口”一句,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

C.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景象,虚写别后之景。

D.诗中以屈原比杨少府,赞扬了杨少府一心爱国爱民,却无端受冤被贬,表达了诗人的不平。

E.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艺术技巧判断错误和诗人观点态度理解错误是选择题的高频设错点,更加侧重对诗句意思的准确理解,特别是对诗句中关键词的理解是近几年的命题新趋势。

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

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找到选项的设误点,仔细分析,认真比对,就可以顺利作答。

一、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的“8大方式”和应对策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许道宁画①XXX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选项ABC选项表述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山川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出格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局部的篇幅。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C[C项理解毛病。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毛病,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 应对策略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某些句子有特殊语言征象,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XXXXXX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XXX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XXX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XXX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XXX时知杭州。

③唐朝XXX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XXX有第一人XXX,公是否?”XXX怕被扣留,骗他说:“彼XXX,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XXX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选项A选项表述本联用XXX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XXX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XXX十分相似。

高中语文诗歌选择题

高中语文诗歌选择题

到满足。
主旨情感
A.“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错误,根据“以彼无 尽景,寓我有限年”可知,作者认为此地风光无限,可以寄 托自己的余生,并非“幽僻苍凉”。 故选A。

野 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D.尾联将笔锋转向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直率而又回味无穷。
语言风格
回顾考题,熟知陷阱
常见的设误角度: 1.意象意境概括不准 2.词句解说曲解原意(内容) 3.手法分析有失精准 4.主旨情感分析不当 5.语言风格分析不当
细循对策,提升几率
1、尽量有效读懂是关键(关注标题、作者、 注释、关键词句、选项等)。 2、审清题目明要求。 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注意常 设的陷阱,回到原文寻找对应点。) 4、正选排除巧妙用。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 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
比较困难。
词句(内容)概括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
主旨情感分析不当对策
如何准确分析情感主旨: ①明确抓手(意象词、情感词、修饰词),整体把 握。不要只关注答题点的选项,导致脱离文本的跳 读,断章取义,最终理解偏差。 ②寻找诗眼,把握感情总基调。 ③探究典故,分析典故背后的深层用意。
(2020·新高考2卷·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近五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30题精练

近五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30题精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十、(2018年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 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八、(201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二、(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三

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三

诗歌鉴赏选择题姓名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这首《凉州词》写的是边塞将士的生活,描绘边地的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的复杂感情,是宋代边塞诗的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的风格。

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雨的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

C、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

D、《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B、这里的“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

C、诗的一、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D、诗的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真挚的惜别之情。

4、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A、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僧人惠崇所作的画上题写的七言绝句。

B、第一句中的“三两枝”说明时间是早春。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的景物,如鲜嫩的蒌蒿、短壮的芦芽、逆水上游的河豚。

D、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的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

诗歌鉴赏选择题题目

诗歌鉴赏选择题题目

万州二中2021级诗歌鉴赏专项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共10题,每题10分,选对一个得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曲江①对雨②杜甫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③,暂醉佳人锦瑟旁。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

②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

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

③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描绘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景象,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覆”为全诗诗眼。

B.“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既描绘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

C.诗人不说风吹水荇,却言“水荇牵风”,赋予水荇人格化动作,可谓用笔精妙。

D.本诗先景后情,从雨前、雨中写到雨后,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曲江所见所思所感。

E.本诗多处用典,暗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抚今追昔中有深沉的感慨。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2.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含答案).doc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H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瞑”,创设岀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牛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一一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屮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3.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Z美。

氏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Z景。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

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Z 艰苦,敌军Z强悍,边地Z荒凉,都于此七字屮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Z间有转折。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诗歌鉴赏选择题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理解正确的是(C)A“齐鲁青未了”是指齐鲁大地虽不是一片绿色,山色却是无边无际的。

B“阴阳割昏晓”描写了山中黄昏明暗交替的景色。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了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登临山巅所产生的无往不胜的傲气。

2理解不正确的是(A)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3理解不正确的是(D)A首联写远望之景。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

B颔联写近望之势。

“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C颈联写细望之景。

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

极目远眺,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D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山极顶,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

4理解不正确的是(C)A.第一句表达了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

B.第二句诗人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

C第三句是说泰山非常有运气和福气。

D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5理解不正确的是(B)A首联一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

B..颔联写远观泰山神秀巍峨的形象。

C颈联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面哪个词语表达了诗词中的意象?
A. 清风
B. 碧水
C. 明月
D. 高山
答案:A. 清风
2. 以下哪一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A. 春江潮水连海平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 山无陵,江水为竭
D.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答案:C. 山无陵,江水为竭
3. 在古代诗词中,下面哪个意象代表忧伤、寂寞?
A. 春风
B. 雪花
C. 雨声
D. 秋叶
答案:B. 雪花
二、填空题
1. 下面哪个不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
答案:《乡愁》
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句诗出自哪个诗人的作品?
答案:苏轼
三、简答题
1. 简述诗歌鉴赏的意义及方法。

答:诗歌鉴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还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等信息,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创作背景。

2. 举例说明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答:在诗歌中,意象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抽象概念和情感,使读者能够通过感觉和联想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例如,“明月”这个意象可以代表美好、光明和希望,而“寒冬”则可以代表孤寂和寂寞。

通过意象的运用,诗歌更加生动有力,读者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四、阅读题
(题目根据具体内容设计)
答案:(根据具体题目提供答案)
以上是《高一语文诗歌鉴赏测试题及答案》的完整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A. 春天2. 下列哪个选项是这首古诗的开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A. 长恨歌B. 渔家傲C. 卜算子D. 水调歌头答案:A. 长恨歌3. 以下哪个诗句属于《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描写内容?百千翠羽临高阁,九万里飞花入小园。

A. 描写楼阁的高大B. 描写飞花的美丽C. 描写雀鸟的数量D. 描写小园的景色答案:B. 描写飞花的美丽4. 下列古诗的出处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A. 出塞B. 江雪C. 相思D. 登鹳雀楼答案:C. 相思5. 下列描写孤独的诗句出自下列哪首诗?站在悬崖峭壁上,深秋时节,云遮雾掩。

A. 望岳B. 春江花月夜C. 归园田居D. 月夜忆舍弟答案:A. 望岳二、简答题1. 请解释一下诗歌的基本韵律是什么?答案:诗歌的基本韵律是指诗的语言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律排列起来,形成音节之间的巧妙关系。

它包括平仄、押韵和节律等要素。

2. 请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解释一下它给你的感受和思考。

答案:这个题目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于古诗的喜欢和感受是不同的。

建议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并在这里进行个人化的解释和感受的陈述。

三、作文题请你以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为基础,写一篇约200字的鉴赏评论。

(作文内容略)。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典题示例】1.选出对李白《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

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

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人蜀要道,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错误,攀援青泥岭的细节并非写实而是想象。

故选D。

2.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

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

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诗歌鉴赏分析

诗歌鉴赏分析
15.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 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不同点:①杜 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 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②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 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
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
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
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 “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
手法、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沁园春
更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①
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藏;小桥横截,缺月初
弓。老舍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
雍容。我觉其问,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诗歌鉴赏专题
2019.3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各题。 采桑子 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注]。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注]兰襟:芬芳的衣襟。比喻知已亲友。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纳兰性德,清代词人。字容若,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被王国 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B.上片写出词人低沉黯然的心情。从“辜负”“闲行”“独自”这些词语中 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寂寞与无聊。 C.上片中词人采用了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表达自己看到眼前春景,景 色虽美却无心赏景,也烘托出词人怅然若失的内心感受。 D.下片中词人写到“近来怕说当时事”,而今,物是人非,他害怕回忆起往 昔美好的一切。也体现了他性格中多情、重情义的一面。 E. 整首词写得非常细腻,情感丰满、变化曲折,格调低沉缠绵、哀婉动人, 词人最后把如此沉郁的悲苦之情全都寄托于梦中,聊以慰藉。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请问下面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A. 李白2. 以下哪首诗是王之涣所作的?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望庐山瀑布》D. 《春晓》答案:A. 《登鹳雀楼》3. 下列哪句诗出自《诗经》?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答案:D.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二、简答题1. 简要描述一下《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伶俐、多愁善感,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

她身世凄凉,父母双亡,寄居在贾府中,因此性格中带有一种孤独、敏感和脆弱的气质。

她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

2. 请简述一下唐诗的繁荣原因。

答案:唐诗的繁荣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政治上,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经济上,唐朝的经济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尤其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为文学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条件。

文化上,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吸引了大量人才,文人墨客云集,相互竞技,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

此外,唐朝的宗教文化多元,也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三、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其中包括了劳动歌谣、祭祀诗、史诗、婚恋诗、讽刺诗等多种题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情感世界和思想风貌。

《诗经》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础,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

在表现手法上,《诗经》开创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歌鉴赏练习题

诗歌鉴赏练习题

诗歌鉴赏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A. 诗歌的韵律B. 诗歌的意象C. 诗歌的格律D. 诗歌的作者2. 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修辞手法?A. 比喻B. 对仗C. 排比D. 说明3. 诗歌鉴赏时,以下哪种情感表达方式不属于诗歌?A. 悲愤B. 喜悦C. 愤怒D. 客观描述4. 在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意象类型?A. 自然意象B. 人物意象C. 抽象意象D. 社会意象5. 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诗歌的常见主题?A. 爱情B. 战争C. 田园D. 科学二、填空题6. 诗歌《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是_________的意象。

7.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忧虑。

8. 诗歌《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9.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体现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怀。

10. 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感慨。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诗歌鉴赏中“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12. 描述一下《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营造的意境,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13. 诗歌《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4. 诗歌《春晓》中,“春眠不觉晓”与“处处闻啼鸟”两句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15. 请分析《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象,并说明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6. 论述诗歌鉴赏中“情感”与“景物”的关系,并以《静夜思》为例进行分析。

17. 以《滕王阁序》为例,论述诗歌中如何通过“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18. 论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历史背景与诗歌主题之间的关系。

19. 分析《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所体现的人生哲学。

古诗鉴赏选择题练习20则

古诗鉴赏选择题练习20则

古诗鉴赏选择题练习20则1、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湖,即杭州西湖。

下列各句中对于原诗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作者在满心的愉悦中对春天的西湖作了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绍。

B.颔联和颈联,作者将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诉诸笔端,对西湖全部胜景作了细致描绘。

C.尾联,作者借“一半勾留”来表达自己对西湖春色的喜爱,对西湖、对杭州的依恋。

D.全诗以“湖”字开头,以“湖”字作结;以“湖”为中心,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2、登太白楼王世贞(明)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①济水流。

【注释】①潺湲:水缓缓流动貌。

15.对作品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追忆先贤,展示长啸登楼的豪迈身姿,笔力雄健。

B.颔联崇仰高士,思接千载,使全诗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C.颈联写海天明月.气势壮阔,为全诗增添高远意境。

D.全诗前两联写心中所忆,后两联写眼前所见,虚实结合。

3、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①辛弃疾千峰云起。

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②。

新来莫是,别有说话?【注释】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称之“易安体”。

②旧盟:指“鸥盟”,与鸥鸟为友。

15.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摒除尘世烦扰、惟求闲散安宁的心境。

C.“午醉”承“青旗卖酒”照应上片,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意愿。

4、[中吕]满庭芳·武林感旧(元·汤式)钱塘故旧,东吴霸业,南渡京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50.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此曲后两句动、静相衬,表现了游子内 心的悲凉、愁苦。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表现出曲中游子 对温馨家庭的渴望,更体现出游子内心的悲 凉、愁苦之情。 C. 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的画面中,渗透 着浪迹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朝阳下的孤独与愁 苦。 D. 此曲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 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C )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 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 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 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 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B) 22.对“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理解分析不 当的一项是 A、这两句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没有消退,一轮 红日从海上升起来了;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 已呈现出了春意。 B、日生残夜表示地域的交替,春入旧年表示 了时序的交替。 C、把“日”与“春”当作美好事物的象征。 “生”与“人”使景象拟人化了。 D、在描写景物和时令的变化中,揭示了自然规 律、生活真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 A )




57、诗歌《峨眉山月歌》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诗中连用四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 峨眉山、 平羌江、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 四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B.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 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 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 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 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 形象。 D.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 的思念之情。

46.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本文以景托情,寓景于情,刻画出游子凄苦、 悲凉的心境。 B. 末句“断肠人在天涯”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使前四句成为断 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D. 全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 语皆情语”,使作品更加动人。

(C)
(B) 52. 下列语句中,对本曲赏析不正确的 A. 最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 断肠是全文主旨。 B.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 景象是枯藤 古道 西风(枯藤 老树 西风),与 “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与“天涯”相呼 应的是:古道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出一派温馨的 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 更添悲愁。 D.本曲格调低沉,宫调为越调。
( D)




17.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 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 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 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 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 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 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 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 作反衬的。
(C)


3.下列判断有误的两项(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 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 景象。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 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D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E“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 “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 气势。 F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 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 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 ) 40. 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 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 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 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 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 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 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 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 D ) 20.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 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 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 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 志未酬的情怀。
18.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 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 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 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 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 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 D)
(D ) 60.下面对《江南逢李龟年》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 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 B.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 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C.“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二人潦倒的处境, 也蕴含着对唐朝衰落的感慨。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相逢的喜悦 心情和无限感慨。
( B)
15.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 A.“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 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 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 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 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 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C) 41.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这首元曲虽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 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 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B.“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写出作者人对温 馨的家庭的渴望,烘托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 境。 C.此曲作者是马致远,字东篱,元代杂剧家、 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 曲四大家”。 D.此曲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 凄凉悲苦的意境。寓情于景




66.对《秋词》和《天净沙· 秋思》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 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 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 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 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 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D) 6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 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 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 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 静结合,借景抒情。

(A) 5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 项是 A.诗歌标题和第二句中的“龙标”都是指作者 被贬官的地名。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 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诗歌想像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 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2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 道。对这两句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C ) 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 交替的自然理趣。 B、把“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 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生”与“人”用了上比喻的方法,生动 形象,富有情趣。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 景物,妙绝千古”。




14.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 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 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 “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 “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诗人到江南 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 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 灸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 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 A)
(D ) 16.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 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 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 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 回到故乡洛阳。





1.对《观沧海》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 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 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 山岛相映衬的形象,显示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 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 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 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E.“洪波”,重在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 和宏伟气象,这是写实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