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史料实证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主流思想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主流思想类)(一)命题模板:1、命题立意: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尤其是主流思想起到规范和引导社会潮流、运作的推动力。
基于中外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同时期呈现着相应的主流思想。
同时,主流思想对相应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人们行为方式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命题结构:以主流思想为命题切入点包括:主流思想的演变适应着中外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主流思想的内容对相应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人们行为方式等产生的影响。
(二)真题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主流思想(思想演变)——西汉初年和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分别推崇黄老之学和董仲舒新儒学,都是基于历史演进和社会现实的需要。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主流思想(思想影响)——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强调伦理道德。
主流思想影响着佛教思想的本土化趋势。
因此,佛像造型出现了由服饰单薄趋向整齐,表情生动趋向庄严的变化。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主流思想(思想影响)——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强调伦理道德。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国家认同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国家认同类)(一)命题立意:1、命题立意:国家认同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因此高考命题将“国家认同”作为近几年考察的热点,包括对国家的文化(民族)认同、思想(理论)认同、制度(道路)认同和历史认同等。
其中,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
因而,围绕着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联,成为“认同”类高考命题立意的趋势。
2、命题结构: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特定群体对国家认同的相关史实和实例,答案组织则是直接呈现国家认同的相关维度。
(二)真题典例: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民族)认同——材料反映的是全国各界群体对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
2、(2019新课标全国卷III)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思想(理论)认同——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普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
3、(2018·全国Ⅰ卷)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理论)认同——材料反映的是共产主义同盟对马克思革命思想理论的认同。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经济驱动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经济驱动类)(一)命题立意:1命题立意: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新的经济因素、形态、结构或模式的出现(例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国家干预模式、斯大林模式等)、经济文明的碰撞(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经济恢复、发展或建设的需要(例如:新中国时期的经济建设)为背景;2、核心素养:唯物史观的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因素往往是历史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因素或决定性因素。
3、命题结构:材料往往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历史现象:例如某一时期和某一地域的经济发展、政治、教育、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级观念、阶层关系、区域分工等。
答案组织设计的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二)真题典例:(1)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材料反映——明朝中后期,山东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生产分工(棉花-棉布)经济驱动——地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农业:原料-手工业:产品)影响区域生产分工2、(2017·全国Ⅰ卷)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材料反映——清末,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差异经济驱动——地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着人才区域分布的差异。
3、(2015·全国Ⅰ卷)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材料反映——唐宋以后,科举状元的南北区域分布差异经济驱动——地域经济差异:经济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着人才区域分布的差异。
高中历史高考试题史料实证的考查解析
高中历史高考试题史料实证的考查解析高中历史高考试题史料实证的考查解析一、史料获取史料获取是指收集证据史料。
史料是我们认知和重构历史的依据,任何历史认知和历史结论的获得都是基于对史料的正确分析和准确演绎,可见,史料获取是史料实证素养培育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高考试题对史料获取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考查考生是否准确掌握史料收集的基本途径,二是考查考生能否依据研究主题准确收集史料。
1.对史料收集途径的考查。
史料收集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到图书馆和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及图片史料;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相关口述史料;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史料;现场考古或对考古现场实迹复原;观看纪录片等影像史料;利用网络资源等。
2015年上海卷第39题问题二较为典型地考查了考生对史料收集途径的掌握情况。
例1 为进一步弄清海上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除文献外,还需填补哪些考古证据上的缺环?(材料略)该题以海上丝绸之路设置情境,要求考生提供新的考古史料来支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其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是否正确掌握收集考古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该题所给的评分标准是:(1)水平1——能阅读地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证据链问题。
(3分)如①为了填补缺失的证据链,应该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继续寻找古沉船。
②为了填补缺失的证据链,应该在马六甲海峡、非洲东海岸等沿海地区继续寻找古沉船。
(2)水平2——回答较笼统。
(1分)如搜集更多的考古资料。
其他答案则不给分。
由此可见,该题的解题关键是应结合题目所给地图,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不同地点收集考古资料,使之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这提示我们在收集史料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证据链意识,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收集何种类型的史料,它们之间应能相互印证,这样收集的史料才具有证明力。
2.对依据主题收集史料的考查。
在开展历史研究之前,研究者往往要先确定研究主题或提出研究假设,然后根据研究主题或假设收集史料作为证据开展研究。
历史高考题型分类训练2 史料实证类(史料类型)
训练2 史料实证类(史料类型)一、文献史料1.《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
”汉代此用人机制()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答案] C[解析]材料中“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表明汉朝重用外戚,削弱了汉宗室的力量,故C项正确。
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
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工匠、重量、价值等,反映了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高超,故C项正确。
3.(2018·九江质检)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答案] D[解析]“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项正确。
()4.(2018·晋城月考)下面是不同史籍对汉代经济状况的记载。
由此可知,西汉时期B.实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繁荣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答案] A[解析]由材料“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可知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经济区域分工,故A项正确。
5.(2018·淄博模考)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
”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例2】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埠通商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否定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例3】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4.材料型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2)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3)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
【例4】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最早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是A.美国的1787年宪法B.英国的《权利法案》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5.图表型选择题(1)特点:图表型选择题的主要构成由图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图片构成,二是由表格构成,三是图片与表格相结合构成。
(1)解法: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
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总之,要将教材、图片、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例5】下图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的重要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A.决策形式 B.人员构成C.机构性质 D.施政方式6.概念阐释型选择题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三)——史料实证与高考命题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三)——史料实证与高考命题理论综述:史料是指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无意残留或保存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
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史料实证是史料、史实、史论三者的统一。
在高考题中,往往体现在以下方面:从史料引出结论(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用史料说明结论(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呈现);用史观对历史现象、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呈现,以41题为主)。
例题呈现:(2016·全国Ⅰ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试题分析:该题通过史料来让学生分析相关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即从史料引出结论。
据材料“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可知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集中地方权力,提高效率,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扩大地方行政权力和削弱六部的权限,故A、C两项错误;明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设立巡抚无法体现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故D错误。
针对策略针对策略:史料实证要求我们在学习或做题时注意运用不同方法来进行史料实证。
主要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内证法,即从史料本身的关键信息中得出结论。
一类是旁证法,即把史料和与之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旁证包括其他方面的史料,历史研究中一些公认的结论、普遍的规律、教材的知识等,我们一般称之为所学知识,旁证法就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的过程。
例题呈现:(2016年·全国Ⅱ卷·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汇总
前者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后者偏重于“有什么”,即可 能性。
1.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或因素,在哲学上与 “结果”相对,组成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看,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之分;从矛盾方面看,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之分;从主客观方面看,则 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之分。 2.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 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亦称为近因。通常所说的“导火线”,则
3.意义类:广义上的“意义”所涵盖的范围很宽,作用、地位、 影响、经验、教训等均可以归入其范畴。狭义的“意义”指的是价 值和积极作用
(1)作用 【解释】“作用”是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2)影响 【解释】“影响”是指言语、行为、事情对他人或事物所起的作 用。与“作用”的含义基本相同。 (3)地位 【解释】是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置,就 其适用范围来看,与意义相当。 (4)经验 【解释】是指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特别是实践范畴中成 功的东西,一般具有推广的价值, (5)教训(局限性) 【解释】教训是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认识,属认识范畴。犯 了错误,失败了,但仍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供后人借鉴,使后人少 走一些弯路,这就是教训的意义所在。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
要想提高历史大题的成绩,必须弄清楚解答大题时可能出 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在历次考试中许多考生由于对部分命题用语内涵不能准确 把握,不能区分相近的命题用语的差别导致失分现象十分 普遍。因此熟悉命题用语,弄清每一个限定词的内涵,对 提升历史高考成绩显得尤为必要。
(一)背景要素类:原因、目的、条件
“背景”是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 条件、现实环境及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原因、条件两方面的内容。 在特定情况下,“背景”、“原因”、“条件”三者可以通用,而 一般情况下“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则比“条件”和“原因”来得多, 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 分。当“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国家力量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国家力量类)(一)命题立意:1、命题立意:影响国家力量的因素包括领土、资源、人口、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政府组织能力(政府是对整个国家进行组织管理的机构,也是使用国家权力的核心。
综合国力的诸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在相当程度上要靠政府的质量。
)、军事力量和科技实力等。
而这些因素综合交织下的国家力量的消长,是形成历史时期的国家成就和国际格局变化重要原因,也是高考命题立意的考察方向之一。
2、命题结构:材料往往反映的是历史各个时期国家成就和形势变化,答题组织设计往往是国家力量的消长。
(二)真题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材料反映——战国后期,秦国建造大型水利工程国家力量——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政府组织能力)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材料反映——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现状国家力量(隐含)——西汉初年,施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国家实力有所增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经济实力)3、(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材料反映——中国古代药学成就国家力量——材料意识:封建政府的组织能力强大,并对科技进行强有力的支持。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史料实证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史料实证类)(一)命题立意:1、命题立意:由于史料作者受到时代条件、政治因素、个人立场、研究方法、学识素养和视角等方面的影响,所呈现的史料记载则是不同的、多元的。
而史料实证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甄别史料的实证能力和增强对史料作者的认知评价。
2、命题结构:材料反映的是多元化的史料记载,选项答案组织是考察史料作者所受时代条件、政治因素、个人立场、研究方法、学识素养和视角等方面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除此之外,材料反映的是多元化的史料记载,选项答案组织应契合孤证不立的原则,选择能够共同推定的历史结论。
(二)真题典例1、(2018·全国Ⅰ卷)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史料实证——历史记载的多元是史料作者受到研究视角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
2、(2017·全国Ⅱ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史料实证——历史记载是史料作者受到政治权力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
3、(2017·全国Ⅱ卷)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史料实证——多元历史记载是史料作者受到时代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
高考历史选择题易错类型集锦:“表明”“说明”类选择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易错类型集锦:“表明”“说明”类选择题"表明""说明"类选择题1、题型特点:"表明"、"说明"类试题也是现象-本质题中的本质题。
"表明"是指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出;"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
表明、说明的含义相似,但也有所不同,"表明"多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
从历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此类试题中的题干与题肢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因果关系,二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三是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判断关系。
需要具体试题具体分析。
2、解题思路:对此类题目的选项应该首先排除错误说法,然后再看哪个选项能够更深层次地反映材料信息;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哪个选项离材料更远,哪个更接近本质。
"表明"是指表示清楚,比较确切地指出,确切的来说,"表明"题的选项应该只有对错,没有程度关系(现象-本质关系)。
不过,全国卷大多数"表明"的正确选项是指向本质的。
此外,"表明"是对事物本身的清楚表达,选项中对这一事物的原因分析或影响分析基本上不是正确答案。
高考试题中"反映""表明"是有一定的区别。
用命题教师的话来说,"反映"一般指的是表面背后的东西,是一个可深可浅,深触及本质、浅可接近表面,但不是纯表象,具体要看题的要求。
"表明"一般指的是表象,一般来讲,考查的程度比"反映"低。
具体的也要根据题意决定,不是僵化的。
这些年的高考题来看(全国卷),"反映"的考察力度还是比较准的,基本是上面的说法,但是"表明"就不太一样了,有的接近"反映",有的是表象。
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生产力发展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角度(生产力发展类)(一)命题模板:1、命题立意: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其中,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者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渗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 可引起他们素质的变化, 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因此,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和形式。
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质的阶段上,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
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
2、命题结构:生产力构成的诸要素引发的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真题典例:1、(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构成的诸要素引发的生产力的发展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构成的诸要素引发的生产力的发展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高三历史高考真题、模拟题同类选项命题语言分析(一) 以新课标卷、海南卷为范围
真题、模拟题同类选项命题语言分析——以新课标卷、海南卷为范围前言:笔者整理了2010年以来的“同类选项对比”,推送之后得到了些许同行的认可,但是由于做的比较粗糙,使得老师对一些选项的用法有些不清楚,甚至误解。
经过两年的高考题更新,笔者重新对之前的资料做了全新的梳理,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命题语言,也对每个命题语言做了些许说明。
同时增加了模拟题的对比,这样使得资料更加饱满,也更有了说服力。
由于学识、水平有限,如有不当,欢迎提出批评。
一:西周文化认同的一般是正确的统计:真题3个,其中作为选项的两个全都正确,在题干中出现的一个。
模拟题12道,正确9道,错误3道。
错误的给出了答案解析。
【语言分析】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20旗帜、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等等。
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
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中华文化辞典(冯天瑜主编.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第20页.)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
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
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
——《百度百科》【真题列举】1.(2017·全国Ⅰ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历史地图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历史地图类)孙明理(悬瓠城黄仁晓)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过程中,在历史知识迁移、核心素养渗透、问题设计考量等方面都有相似性的命题立意和结构。
本人尝试将相似表达的高考选择题进行全新的梳理、归纳和解读,希望能够为高考备考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命题模板:1、命题立意:历史地图是教材历史必备知识的扩展和延伸。
历年高考真题“历史地图”类试题的考查中,综合考查理解、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内容,涵盖了学业质量的多种层级水平。
透过“历史地图”时空信息,并依据课本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实质上就是要发现隐藏在历史地图背后的内容2、命题结构:文字材料和历史地图的结合,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兼有材料分析题;涉及地图类型众多,有疆域图、路线图、分布图、战役图等。
一般而言,历史地图的解题路径包括把握主题、弄清时空;注意图例、看清标注;理解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迁移历史知识、挖掘历史本相。
(二)真题典例:1、(2018新课标全国卷III)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历史地图——反映的是战国以前,铁器发现地集中在新疆地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铁器代表的是地区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历史地图——反映的是河流对地区间商业发展的影响(河流代表着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3、(2011新课标全国卷)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主流思想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主流思想类)孙明理(悬瓠城黄仁晓)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过程中,在历史知识迁移、核心素养渗透、问题设计考量等方面都有相似性的命题立意和结构。
本人尝试将相似表达的高考选择题进行全新的梳理、归纳和解读,希望能够为高考备考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命题模板:1、命题立意: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尤其是主流思想起到规范和引导社会潮流、运作的推动力。
基于中外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同时期呈现着相应的主流思想。
同时,主流思想对相应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人们行为方式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命题结构:以主流思想为命题切入点包括:主流思想的演变适应着中外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主流思想的内容对相应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人们行为方式等产生的影响。
(二)真题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主流思想(思想演变)——西汉初年和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分别推崇黄老之学和董仲舒新儒学,都是基于历史演进和社会现实的需要。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主流思想(思想影响)——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强调伦理道德。
主流思想影响着佛教思想的本土化趋势。
因此,佛像造型出现了由服饰单薄趋向整齐,表情生动趋向庄严的变化。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突破——史料主旨类选择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突破——史料主旨类选择题【命题特点】史料主旨类选择题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的考题,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
【解题方法】解答一般运用“读、找、联、析”四步法解答。
所谓“读”就是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找”是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联”是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析”是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2016湖北武汉四调,24)《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
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
”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解析:材料中“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指的是同一族群或家族,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这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因此“族坟墓”的做法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选A项。
周代并未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宗法关系而非分封制的推行,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迷信色彩,排除D项。
答案:A2.(2016安徽合肥二检)《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
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B.具有制度性保障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 D.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材料信息的大意是:先王为诸侯定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历史传统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历史传统类)郑州市第106中学孙明理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过程中,在历史知识迁移、核心素养渗透、问题设计考量等方面都有相似性的命题立意和结构。
本人尝试将相似表达的高考选择题进行全新的梳理、归纳和解读,希望能够为高考备考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命题模板:1、命题立意:文明的进步是基于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和完善的结果,历史传统是文明进步的渊源和基础。
但是,历史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历史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
2、命题结构:材料反映的是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及行为方式等。
答案组织设计往往是需要追根溯源:“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
(二)真题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历史传统(追根溯源)——材料反映的是强调血缘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忠孝思想;其产生的制度渊源: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和伦理观念)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历史传统(追根溯源)——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3、(2016新课标全国卷III)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历史传统(历史传承)——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铭文关于祖先功绩的记载,其目的在于将祖先功绩(历史传统)进行历史传承。
方法指导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趋向、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趋向、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一、命题趋向——选择题主观化经过长期的探索,选择题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全功能题型。
但这几年选择题的主观化趋势越来越强,考查深度逐年加强。
所谓“选择题主观化”,即选择题的选项设置体现思维含量,使考生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根据材料生成必要的观点。
这表明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主旨是加强考查学生的思维力度及思维过程;功能由考查客观的史实知识转向考查考生的主观认识。
试题通过全新的情境创设,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摆脱教材程式化的历史叙述,突破考生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让选择题呈现出新认识、新思想与新观点。
由此可以看出考生发现正确答案的过程,既是对史料解释(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
选择题主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历史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加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结构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需要。
历史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它具有跨度大、容量多、含义深、理性强和高度概括等特点。
在学习掌握历史概念时,要把握住每一个历史概念的特定背景和与同一时期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相互关系,重在多角度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2.对历史主题的理解与整理历史主题是历史教学的基础,更是近几年高考选择题的命题导向。
如紧紧围绕“激荡家国情怀、传承时代精神”这一主题展开,突出了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等这一核心思想。
3.注重对史学素养的考查这里的史学素养主要指的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能力。
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各种材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基本依据。
由于史料庞杂,“所在多伪”,因此,史料实证要求的解读史料不仅仅是准确全面,而更是要确定所提炼信息的真实性。
它体现的是一个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的思维过程,是“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体现,是选择题主观化的典型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立意的相似性表达
(史料实证类)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制过程中,在历史知识迁移、核心素养渗透、问题设计考量等方面都有相似性的命题立意和结构。
本人尝试将相似表达的高考选择题进行全新的梳理、归纳和解读,希望能够为高考备考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命题立意:
1、命题立意:由于史料作者受到时代条件、政治因素、个人立场、研究方法、学识素养和视角等方面的影响,所呈现的史料记载则是不同的、多元的。
而史料实证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甄别史料的实证能力和增强对史料作者的认知评价。
2、命题结构:材料反映的是多元化的史料记载,选项答案组织是考察史料作者所受时代条件、政治因素、个人立场、研究方法、学识素养和视角等方面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除此之外,材料反映的是多元化的史料记载,选项答案组织应契合孤证不立的原则,选择能够共同推定的历史结论。
(二)真题典例
1、(2018·全国Ⅰ卷)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
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史料实证——历史记载的多元是史料作者受到研究视角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
2、(2017·全国Ⅱ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
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史料实证——历史记载是史料作者受到政治权力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
3、(2017·全国Ⅱ卷)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
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史料实证——多元历史记载是史料作者受到时代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
4、(2017·全国Ⅲ卷)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
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史料实证——多元历史记载是史料作者受到时代条件、政治因素、个人立场、研究方法、学识素养和视角等多方面的影响,不能选择绝对化、武断的历史结论。
5、(2013·课标版全国Ⅱ卷)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
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