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

合集下载

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几种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几种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几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校企合作对于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不同方面介绍校企合作的意义,并探讨几种常见的合作模式。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1.搭建交流平台:校企合作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和技术交流,帮助学校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作用。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针对企业的技术要求和人才需求进行教育培训的设置和调整,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3.推动科技创新:校企合作能够促进科技成果和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的转化和产业化。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科技研发合作可以提高科研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促进企业发展: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资源开发和技术创新的途径,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取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成果,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的几种常见模式1.教育培训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导师制度等教育培训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企业实践、实习等活动,深入了解企业运作和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科技合作研发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合作项目,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

学校的科研人员可以与企业的研发团队共同研发创新产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将学生作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学生就业,同时对学生进行企业导向的培养,提供实习、岗位培训和导师辅导等支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几种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几种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几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企业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能够直接反馈对于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培养质量和实效性。

双方合作,能够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优秀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校企合作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职业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学校主要负责培养学生具备普遍性的专业基础和程序性操作方法能力,而企业则更多地通过在具体岗位上的实践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通过实践的积累,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此外,校企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让他们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切身体验生产纪律、技术要求等,提高组织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的素养。

校企合作的意义巨大,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满意。

常见的合作模式包括:“订单”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见模式、顶岗实模式和产学研模式等。

其中,“订单”合作模式通过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学生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实与就业联体,毕业后即可直接就业;“工学交替”模式则是学生在学校研究理论课程,轮换实,提高职业技能;“教学见”模式则是让学生提前接受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到合作单位进行现场观摩与研究;“顶岗实”模式则是让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产学研”模式则是将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紧密结合,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校企合作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合作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展开全文2017年末,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共同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

2018年上半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意见》更多侧重产教融合,《办法》更多侧重校企合作,两个文件共同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组合拳”。

近年来,我国各类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在推动就业创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也日趋多样化,校企合作办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内外许多成功的校企合作证明,有效的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实现互利发展的一种具有双赢的战略性措施。

对于学校,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增加办学活力、促进学生就业;就企业而言,有利于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改善企业员工职业素质、促进企业进步、增强企业竞争的实力。

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眼中的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如今已经非常成熟,有许多可供借鉴和学习,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行业主导”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校企合作”模式等。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在开展校企合作上积累了许多经验,“联姻”了大量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和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特色鲜明的合作,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校主企辅” 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

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

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几种形式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几种形式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几种形式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几种形式如下:
1.共同开发课程:职业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
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等。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
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

3.订单式培养: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
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
人。

4.共建基地:职业学校和企业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创建并
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

5.共享资源: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
等,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此外,根据具体的合作内容和实际情况,职业学校和企业还可以探索其他合作形式。

校企合作的方案范文

校企合作的方案范文

校企合作的方案范文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合作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在制定校企合作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分析和目标设定:企业和高校都需要明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

双方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合作意向表达等方式,明确合作需求和共同目标。

2.合作范围和方式:双方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作的领域和方式。

合作可以包括技术研发、人才交流、科研项目合作、教学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

合作方式可以是项目合作、实习就业基地合作、产学研基地合作等形式。

4.资源共享与利益分配:高校和企业都拥有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需要在合作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分配的平衡。

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合作期间资源使用的方式和约定,确保双方合作的正常进行和共同受益。

5.知识产权保护与共享: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共享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问题。

高校和企业在合作项目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和商业机密需要明确归属和保护方式,同时也需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约定进行技术和知识的共享。

6.人才培养与交流:校企合作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双方可以通过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培养其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也可以进行人才交流和培训,提升双方的技术水平。

7.评估与反馈机制:需要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双方可以及时调整合作方案,使合作更加顺利和有效。

校企合作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制定,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双方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保合作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合作双方需要建立起互信、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校企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

中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

中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
中国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和企业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和指导,企业提供实践场地和实际工作机会。

2. 企业援建模式:企业投资或援建学校教学设施,例如实验室、培训中心等,支持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3. 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4. 产学研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进行科研项目、技术开发等,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5. 岗位定制培养模式:企业提供具体岗位需求,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通过实践教学、企业培训等方式,使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实际中还会根据双方的需求和条件进行灵活组合和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几种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意义及几种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意义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1.校企合作,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技能人才。

因此,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事关大局的战略意义。

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 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既能把本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培养人才的职业院校,又能直接参与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和技能评价标准,达到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稳定需求。

同时,还能利用职业院校的培训优势,定期对在职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保证职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能够跟得上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

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建立起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一是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是推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

三是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把车间建在学校,把课堂设到车间”,不断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四是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选派教师定期进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实践,以实现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里的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到职业院校兼职,直接参与到教学、教研工作中去,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校企合作,有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

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分析

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分析

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它为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促进了双方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本文将探讨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发展,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二、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及形式2.1 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高校校企合作是指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双方资源的共享与协同,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标。

这种合作不仅限于人才培养,还包括科研合作、技术转移、人才输出等多个方面。

2.2 高校校企合作的形式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办学、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合作等多种形式。

在这些形式中,产学研合作是其中最为常见和广泛的一种形式,它将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提升。

三、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3.1 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高校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之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依托企业丰富的资源进行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3.2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和企业能够共享科研成果和技术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既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

四、现阶段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4.1 学术风险在与企业开展合作时,高校可能面临学术风险问题。

例如一些产学研项目可能会偏离学术导向,导致了学术诚信风险。

4.2 利益分配双方在利益分配上可能存在分歧,在项目成果转化后如何分配收益成为了一道难题。

4.3 创新保护问题在科研领域尤其突出,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时涉及到专利权、创新保护等问题。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摘要:1.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背景和意义2.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3.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和问题4.我国政策对校企合作的支持5.校企合作模式的前景展望正文: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背景和意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1.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2.实习实训: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3.校企共建: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实验室等,共享资源,共同培养人才。

4.产学研一体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和问题优势:1.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提高,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最新的技术、设备和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学生就业: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问题:1.合作模式不够深入:一些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2.企业参与度不高:一些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并不积极,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3.学生实践机会不足:一些校企合作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学生难以在实践中提高。

四、我国政策对校企合作的支持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鼓励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校企合作模式的前景展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前景广阔。

校企合作各种运行模式优缺点分析

校企合作各种运行模式优缺点分析

校企合作各种运行模式优缺点分析摘要:关键词: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必然,合理与否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存在与发展。

此时探索校企合作各种运行模式的内在规律性和优缺点,在其中找到职业教育向好发展的源动力显得极其重要。

在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各种运行模式基本上是属于目标导向型的,是指为实现各种企业人才需求而进行的可以复制的实践教学模式。

笔者对以下几种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校企合作模式种类及特点1.按照“工作”、“学习”时间点结合分类,分为工学交替和工学并行模式。

工学交替优势:学生在去企业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能顺利完成顶岗实习;毕业前把实习和就业结合在一块儿,让学生和用人单位能够实现双向选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前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清楚认知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能提高学生积极正确的学习认知态度;学生在工作前就对企业环境、文化有了解,能提高毕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工学交替缺陷: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结合不够紧密,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不是很理想;毕业前这段时间参与企业实践,学生“心有所属”而使企业实习流于形式,实际动手能力难于形成;企业顾虑学生很难胜任顶岗工作或学生回校后岗位无人接替,所以企业深层次介入积极性大打折扣。

工学并行优势:课程化模式把实践教学安排在企业中进行,利于学生学到较先进的技术;项目化模式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校企融入模式能把企业的管理标准、职业规范和工艺要求等融到实践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

工学并行缺陷:由于不同的任务及完成时间不确定,真正实行需要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体系一定要灵活;由于涉及到具体课程,要解决理论与实践如何更好的衔接问题;此种模式中的企业环节欠真实,学生对企业环境、文化的了解与具体岗位的认知不如直接去企业上岗效果好。

2.按照合作就业方式划分,分为“订单”模式、定向培养模式和预就业模式。

“订单式”优势:准确掌握用人单位的市场需求,培养教育人才有针对性,有效避免了盲目性;课程的设置职业性、专业性程度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校企共同计划培养所需人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及技能水平。

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校企合作有多种模式,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实习实训模式
实习实训模式是校企合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

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企业中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实训模式,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参考。

二、科研合作模式
科研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研究。

学校可以提供科研人员和研究设备,企业可以提供资金和实际应用场景。

通过科研合作,学校可以提高科研水平,企业可以获得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企业也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四、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提供科研人员和研究设备,企业可以提供资金和实际应用场景,科研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研究成果。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校企合作有多种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学校和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共办、共享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模式。

下面我将探讨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是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侧重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场景和资源,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真实的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电子专业学生可以在学校与电子企业合作,实践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其次是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将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企业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企业可以提供实践项目、教学场地、实习机会等资源,学校则提供专业导师和教学资源,实现产教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对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第三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使得双方能够共同分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学校可以将自己研发的教材、实验设备等资源提供给企业使用,企业则可以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案例分享给学校,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

第四是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提供实践场景和实践项目,学校则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与制造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是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与企业可以根据职业市场的需求,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例如,学校可以与金融企业合作,共同开展金融专业的培训计划,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发展。

校企合作七大模式

校企合作七大模式

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南京信息技术学院张旭翔、王钧铭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一期撰文《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中指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实现与经济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

一、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1、“企业引入”模式。

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

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

2、“设备共享”模式。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

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3、“技术推广”模式。

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产品),以学院教师为主体针对本院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培训。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获得了最新的技术培训,掌握了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企业则达到了发展潜在客户的目的。

4、“岗位承包”模式。

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

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学院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5、“校企共训”模式。

将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到学院,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使学院的课程能紧跟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同时扩充了兼职教师队伍。

6、“培训移植”模式。

移植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项目,由企业提供设备及教师培训,教师取得企业的资格证书后,为企业培训员工,同时面向学生实施“订单式”培训。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校不仅在设备、技术上获益,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人才资源。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模式和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 实习模式实习模式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校企合作方式。

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到企业实习。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同时,企业也可以从实习学生中发掘出人才。

2. 基地模式基地模式是指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在基地内接受培训和实习。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更加方便地对学生进行培训。

3. 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指企业在职业教育机构中承担一些课程的教学工作。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设置课程,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4. 项目模式项目模式是指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一些有实际价值的项目。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项目中接受实际培训,并且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几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校企合作的经济效益校企合作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企业用人成本通过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企业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减少培训成本和招聘成本。

这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降低用人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企业可以提供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机会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加具有就业能力。

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并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同时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对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有好处。

下面是一份校企合作方案,涉及到合作的内容、目的、计划等,旨在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合作内容1.合作形式校企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如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建实践基地、开展科技合作、派遣学生到企业实习等。

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可根据双方需求和资源特长来定夺。

2.合作内容(1)共建实践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践基地,以提供学生实践机会为主要目的。

在实践基地里,学生可以接触到具体的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2)科技合作学校与企业可通过科技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

具体合作内容可以包括相互交流技术研发成果、共同研究技术难题等。

(3)学生实习学校可派遣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行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经验。

二、目的1.提高教育质量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

学生可以在企业实践基地中接触到企业的真实需求和行业内的最新动态,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掌握更多实践技能。

2.促进技术创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有助于将学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同时,企业也可以为学校提供科技支持和帮助,使学校能够更好地培养人才,提高研究水平。

3.增加学生就业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和所学专业的相关情况,从而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实习期间,学生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三、计划1.确定合作内容学校和企业应当明确合作的内容和方向,制定具体的合作计划。

确定合作的领域、目标和期望,明确双方的责任和协作方式。

2.建立联络机制学校和企业在合作期间,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及联络机制。

双方应当随时了解合作方的动向及发展情况,避免信息断档和失误。

3.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和企业应当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合作的时间、地点、人员和经费等问题。

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1、“企业引入”模式。

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

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

2、“设备共享”模式。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

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3、“技术推广”模式。

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产品),以学院教师为主体针对本院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培训。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获得了最新的技术培训,掌握了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企业则达到了发展潜在客户的目的。

4、“岗位承包”模式。

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

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学院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5、“校企共训”模式。

将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到学院,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使学院的课程能紧跟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同时扩充了兼职教师队伍。

6、“培训移植”模式。

移植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项目,由企业提供设备及教师培训,教师取得企业的资格证书后,为企业培训员工,同时面向学生实施“订单式”培训。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校不仅在设备、技术上获益,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7、“实训承包”模式。

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师资,在校内建设仿真实习场所,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同时承包学院的相关实训课程。

校企合作的双元主体育人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双元主体育人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双元主体育人模式的构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了国内高等教育的新趋势和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的双元主体育人模式的构建是一种新的实践模式,它能够促进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使企业受益于人才成长,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平台。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更新,学校和企业的竞争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应该更加深入的结合。

发掘和培养人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取长补短、互惠互利,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空间,帮助学生更好地补充自身的能力短板,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

二、校企合作的形式:校企合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其中,知识产权合作、项目合作和实习生制度是最为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知识产权合作知识产权合作中,企业可以给学校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或者研发资金等帮助,同时也能够得到成果转化和技术资产的收益。

(二)项目合作项目合作是校企合作主要形式之一。

企业和学校可以共同研发项目,通过合作完成研发任务,其中学校在此过程中可能负责调查、设计、分析和建模等工作,企业则会承担项目的实施、试验和市场运作等任务。

最终,项目成果的获利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分享。

(三)实习生制度实习生制度成为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地让企业感受到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获得实践经验。

三、构建双元主体育人模式的必要性双元主体育人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将学校和企业两者相融合,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教育。

在双元主体育人模式中,学生不仅将会在大学中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在企业中实现应用性的知识和技能,更综合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企业也将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解大学生的机会,同时对人才进行筛选,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描述校企合作

描述校企合作

描述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创新。

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它不仅有利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描述校企合作。

一、合作形式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科技合作、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等。

其中,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方面,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实训、就业等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动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合作优势校企合作有很多优势,首先是资源共享。

高校和企业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是技术创新。

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技术人才,企业则拥有市场需求和实践经验,通过合作可以实现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最后是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动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合作案例校企合作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北京理工大学与北汽集团合作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汽车智能化技术研究等。

在电子信息领域,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5G技术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等。

在医疗健康领域,上海交通大学与复星医药集团合作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研发等。

四、合作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校企合作将会越来越重要。

未来,校企合作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同时,校企合作也将会越来越国际化,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和高校参与。

总之,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它有利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合作优势明显,合作案例丰富,合作前景广阔。

希望未来更多的高校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越来越关注人才的培养。

而高校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校企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

合作形式校企合作有很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人才培养合作:由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实践等机会,配合高校教学,共同培养有用的人才。

课题研究合作:由高校和企业共同选定课题,并进行联合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专家指导合作:高校派专家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提高技术水平。

人才引进合作:企业可以从高校引进符合自己要求的毕业生,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共建实验室: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实验室,进行共同研发和测试,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合作意义校企合作对于双方都有很多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高校可以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并且可以引入高新技术、创新理念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高校来说,企业可以为其提供更加实际的教学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情况,以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对于社会来说,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合作步骤校企合作包括以下步骤:寻找合作伙伴: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上门拜访、参加招聘会、发布信息等,来寻找合适的企业伙伴。

签订合作协议:高校和企业需要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障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确定合作项目:高校和企业需要商定合作的具体项目和实施计划,确保双方利益最大化。

实施合作项目:高校和企业需要按照实施计划,共同完成合作项目,以达到预期效果。

评估合作成果:需要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于发现问题、加强合作,实现优劣补充,不断提高合作效益。

成功案例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主要模式,以下为一些成功案例:北京大学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和多项前沿科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先进科技和其在行业中的应用。

四合一享校企合作模式

四合一享校企合作模式

四合一享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的主要方。

企业可以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的机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企业还可以向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实验设备,帮助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

政府是整个合作模式的推动者和协调者。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政府还可以组织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合作。

社会是支持和参与合作模式的主体之一、社会可以提供实践基地和实验设备,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场所。

社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首先,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供更加综合和全面的教育教学服务。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和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其次,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学校可以向企业请教业界专家,并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使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

再次,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生在实习和实训中能够学习到真实的工作技能和经验,为就业做好准备。

最后,这种合作模式还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吸纳优秀人才和技术成果,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还可以共同开展社会责任项目,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四合一享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可行且具有广泛实施价值的合作模式。

通过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这种合作模式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以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推动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作者:林润惠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年第01期校企合作形式是一个载体,它承载了职业教育中校企双方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在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合作形式。

职业院校如能利用好这些形式与企业开展合作,将源源不断地产生良好的合作成果。

近年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签约企业650家;签约区域4个(含企业1000多家);18家企业进驻学校;成立合作培训机构10所;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 5个;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 12个;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13个;对外合作项目5个;引进企业设备、软件、资金共计已超亿元人民币。

我们的实践证明,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是构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

一、合作机构1.学校设专业指导委员会。

邀请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就如何办好学校、搞好专业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2.在地方、企业设置校企合作办事处。

学校派出人员,长期进驻企业或地方政府,取得真实的合作项目,并将此信息带回学校,学校落实项目到专业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产生真实的、为企业所接受的成果。

3.学校顾问委员会。

聘请企业有关人员为顾问委员会成员,不定期召开会议,取得相关信息。

4.校友会。

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取得合作机会。

通过教师与校友建立联系的制度,取得多方信息。

5.产学研合作大会。

每年一次的大会,邀请合作企业来校,可集中部分合作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学校作产、学、研报告。

借此机会广泛联系企业,为非签约企业树立样板。

6.校企合作办公室。

负责全校校企合作的统筹、协调、计划和实施。

7.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对重要项目的审定,提出合作的方向。

8.职教集团。

职教集团可使各成员的资源得到共享,企业的信息也可通过该机构送达到学校。

9.校企合作成立董事会。

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发展与运作。

企业与学校都是董事会的成员,凡涉及校企合作事宜的均由董事会决定。

二、企业命名与捐赠活动1.企业命名的二级学院。

企业出资或出设备(软件),我校具体操作,主要是培养企业急需的对口人才,或使用企业的软件包、教学与生产资源进行教学。

企业在某种情况下也需要在大学中找到一个能反映出自身价值的位置。

2.企业命名的学校场地、建筑。

通过这一形式,学校引进企业的资金;企业获得校园中的显性或隐性资源。

3.企业命名的奖学金、助学金。

有针对性的对某一专业的学生颁发奖学金,为专业建设带来正面影响。

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企业的形象广告。

4.企业命名的校园活动。

企业提供活动资金,解决了学校的资金问题,对自身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宣传机会。

5.企业捐赠资金与设备(软件)。

有时是慈善行为,有时是公益活动,有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三、合作教育与实训1.合作编写教材。

企业提供富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编写,将企业运行的经验、新设备、新引进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写进教材,可保证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与先进性。

2.对学生共同实施素质教育。

校企共同实施素质教育,可做实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企业还可参与新生入学教育与毕业生毕业教育。

3.合作开发课程。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程。

企业相关人员参与课程的定位,制定课程的目标与要求,确定内容与形式,决定实践环节的内容,为课程改革带来极大的活力,使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贴近生产实际,更具有职业性与实操性。

4.合作建立培训机构。

企业带来部分培训设备与生源,学校提供场地与师资,用学校的考证资源使培训对象都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此类合作培训机构还能为学生带来免费的实习场地。

5.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已是高职教育的大势所趋。

企业在此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技能和素质的观察,为最终是否录用提供一个具体的依据。

6.订单式培养。

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培养合用的人才,可分为大面积的订单培养与小范围的订单培养。

工学结合是其中的一种具体模式。

7.校企合作远程培训。

企业培训员工的困难在于,不可能停产组织员工大规模到学校接受培训。

在此情况下,学校想方设法提供便利,可让企业接受有利于他们的远程合作培训的方式。

8.双导师制度。

校企双方各出一名导师,指导学生的实习。

9.双班主任制度。

由企业人员担任班主任,可对学生实施接近企业要求的管理与教育,企业文化能得到较直接的灌输。

学生容易产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思想转变。

这种双班主任制度可使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

10.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聘请企业方的管理、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他们的教学是生产实际的一种直接反映,更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

11.企业员工学历教育。

目前不少企业都趋向于从生产一线培养人才,这些员工的经验固然很丰富,但学历都比较低,这会影响他们的后续发展。

因此,提升这批员工的学历就变得十分重要,企业需要借助学校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而学校也可借这种形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1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所有高职院的重要任务,只有建立足够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顶岗实习才有保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才能被落实。

更进一步说,学生的就业与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13.合作开设讲座。

主动邀请企业到校开办不同类型的讲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听取来自企业的声音。

14.为企业送教上门。

企业停产让员工到学校接受培训是不实际的。

不管是学历的继续教育,还是企业的短期培训,都要在不影响企业运行的情况下进行。

企业欢迎送教上门这种做法,它能让更多的员工接受培训。

15.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

在学校具备合适场地的情况下,校方可“筑巢引凤”。

以免费的场地作为条件,吸引企业带设备、真实生产任务进驻学校,使学生能享受到免费实习的环境。

该项合作的前提条件是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

16.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与追踪。

毕业生到企业后,是否适应企业的需要?质量如何?需要企业的反馈。

而学校也要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追踪,并将结果反馈到有关院系,作为改进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目标、强化能力培养的依据。

17.实施“三证书”制度。

毕业生除了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外,还要有工作经历证书。

工作经历证书是由企业颁发的。

目前企业招人时都强调工作经历,这种合作方式更具有实际意义。

四、合作研发活动1.合作研制、生产实训设备。

学校教学需要实训设备,但不一定购买。

虽然可以自行研发,但会有很多障碍。

若是与企业联手合作,可生产出质优、性佳、价低的实用设备,这个过程也培养了一批教师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

2.合作申报专利。

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只关注生产不注重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学校有义务为企业做这方面的工作。

学校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的技术进展,在符合申报专利要求的情况下与之联手申报,可为企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会,并密切校企关系。

3.合作建立研发中心。

一般情况下,企业出资、出课题,学校出人建立联合研发机构。

学校可利用不同专业的技术优势,与企业联手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新产品,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管理上的问题。

既培养了学生,也能培养和锻炼教师,并取得经济效益。

这种形式也解决了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

4.教师担任企业顾问。

这能为企业带来技术、管理、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期待。

教师为企业服务,不但提升了自身的水平,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重要的是还能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5.合作申报科研项目。

中小企业单打独斗搞科研是困难的,而学校离开企业搞科研也容易脱离实际。

两者的结合,促成了一种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申报的好形式。

这种形式还可解决科研成果难转化的问题。

6.展览与成果转让。

学校鼓励学生创新,教师通过科研也有不少成果。

学校通过展览特别是校外的展览,充分展示科研成果,给企业更多的启发,促成更多的合作,关键是促使科研成果一定要转化。

7.实验实训场地改造。

企业出资出设备,学校对原有的实训场地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实训场地变成可以供企业进行科研开发、培训,学生实训的场所。

8.市场调查与企业策划。

应企业的要求,学校组织师生为企业做市场调查。

学校拥有庞大的学生资源,若做市场调查可做到相对公正,也有一定的规模;同时也可做企业的策划。

市场调查与策划还能锻炼教师与学生的能力,也可获得相应的资料和信息。

9.企业设立有奖设计。

一般的中小企业设计力量相对不足,而学校的学生设计力量较强,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由企业出资奖励的设计。

企业等于获得了一个强大的设计机构。

这一举措是校企双赢的重要举措,也可以将其引入课堂,做到真题真做。

10.为企业、行业建设网站。

企业、行业在建设网站方面,很多时候是力不从心。

学校可主动出击,将有些企业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交由师生尤其是学生来做。

学生藉此机会可了解更多企业资讯。

这一形式也能将学校与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11.企业参与学校为学生组织的科技活动。

一是企业出资、出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

二是在学生组织的科技活动中,企业提供部分材料、设备,或是提供实验的环境,与学校共同完成科技活动。

五、合作培训师资1.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练。

学校将教师派驻到企业任职,并按企业要求履行职责。

如完成企业的课题,为企业研发产品与设备,攻克企业难题等,从中获得在企业工作的经验。

2.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到学校挂职锻练。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相关的学校职务,包括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在学校工作的经验。

上述师资的双向培养方式,使高职院校中师资的“双师”结构得到落实。

六、合作举行企业活动1.参与、承办行业会议。

创造一个与企业紧密接触的机会,同时也是宣传学校、推介学生与教师、争取合作的一个平台,教学改革的互动场合,毕业生追踪的良好时机。

2.校园招聘会。

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了解企业用人之道的平台,了解专业需求的窗口。

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企业用人的选择场所,订单教育的联系环境,宣传企业的的好时机。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企业文体活动)。

学校要创设一个与企业一致的环境给学生,让学生在校阶段就充分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理念、文化、用人之道;校园文化的参与也让企业充满活力。

让学生经常到企业去,让企业经常到学校来,促进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

4.合作举办论坛。

大多数情况下,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听众,共同提供专家学者,就行业内、企业圈内或国内外有关的技术和管理动态等专题举办论坛。

5.为企业招商引资服务。

应企业的要求,在校园内外为企业举行相应的招商引资服务。

如组织投资者到校园参观,承诺人才的提供、员工培训、学校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也可动用学校的相关资源包括师生资源、场地资源、校际及校属企业资源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校企合作,是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而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则是职业教育的基础。

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所培养的人才方能受到企业、社会的广泛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