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重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性。
1.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的外在表现。
症状是指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腰酸、烦躁易怒等);体征是指能被检查到的异常客观征象(如肿块、舌象、脉象等)。
2.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慨括。
包括疾病的病因,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邪正之间的关系,疾病可能的发展变化趋势,影响疾病性质的自身因素和生活环境及季节气候等外界因素。
反映着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3.病:是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如感冒)4.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疾病,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因此,就可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6.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和邪正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1.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3.阴阳互用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情况。
4.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5.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
13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4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15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16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中医名词解释汇总
中医名词解释汇总理中调理中焦脾胃的方法。
多指脾胃虚寒証用温中祛寒法治疗。
详见温中祛寒条。
理气是运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
气虚用补益中气药,见补气条。
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
详各条。
理血治理血分病的方法。
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
详见各条。
推拿即按摩(见《小儿推拿秘旨》)。
详该条。
正骨八法之一。
包括推法和拿法。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
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
适用于骨折愈合后或其他疾患所遗留的关节等处僵直者。
营卫出《灵枢﹒营卫生会》。
营气和卫气的合称。
两气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
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身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
营气营运于脉中的精气。
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用。
《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温病辨証中,营分証和气分証二者合称。
如营气同病。
营分証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
多由气分証传变或卫分証逆传而来。
以夜热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红绦,脉细数为主証。
营是血中之气,营气通于心,病传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威胁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
疾病由营转气,表示病情好转﹔由营入血,表示病情更深重。
营卫不和出《伤寒论﹒太阳病篇》。
一般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
包括:卫弱营强,因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见身不发热而时有自汗。
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本属人体生命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动力基础,后世温病学说借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将温病传变由外而内由气及血的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辨証论治的纲领。
《温热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中医药学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现象或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3)卫气:运行于脉外之气。
(4)营气:运行于脉中之气。
(5)宗气:后天之气。
(6)元气:先天之气。
(7)津液: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
(8)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主呼吸之气。
人体通过肺的呼吸作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呼出浊气,保证人体新陈代谢。
肺主通调全身之气的作用。
(9)肝主疏泄,肃降: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舒畅通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10)肾藏精:藏,即闭藏,指肾具有储存,闭藏精气的生理的作用。
(11)病因:泛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12)六淫:风寒暑湿燥热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13)梅核病:是指喉部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
简答题》(一)中医学的基本特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二)气的推动作用的体现:①人体的生长发育;②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③血液的生成和运行;④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肺主宣发体现:①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②通过肺的向上升宣和向外不散的运动将脾传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合皮毛,濡养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
③通过宣发卫气,外合皮毛,调节腠理之开合,并将代谢后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四)简述肾主水:肾脏具有调节和主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等脏器有关,但主要是靠肾的气化来实现。
饮食入胃,经脾的运化传输,肺的宣发、肃降,三焦的决渎,肾的蒸腾气化,是清者输布与全身,将代谢后的水液与废物,通过尿汗粪及呼出的水汽而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
在这一过程中,肾中阳气的温煦气化作用贯穿始终,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与肾的气化作用直接相关。
(五)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性质——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致病特点——易侵犯人体的阳性部位头面和肌肤,是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发热恶风,头痛,咳嗽,流涕,出汗,发病快,变化多,变化快,眩晕,摇头,震颤。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医综合运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通过观察病人的望闻问切,以及脉诊等方法,诊断出人体的病变,然后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有许多特有的名词及其解释。
下面将针对部分常用的中医名词进行解释。
1.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代表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阴阳存在于人体的各个方面,如脏腑、气血、寒热等。
阴阳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失去平衡则会导致疾病发生。
2. 五行: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克,它们与人体的器官、感官、情绪等都有一定的关联。
通过五行学说,可以推断出人体的疾病表现和发展趋势。
3. 经络: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和营养的通道。
经络贯穿于全身,与脏腑组织紧密相连。
经络的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4. 脉搏:脉搏是通过触摸人体的脉搏来获得疾病信息的一种方法。
中医将脉搏分为数十种,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通过观察脉搏的节律、速度、力度等特征,可以判断人体的病变情况。
5. 气血: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气代表着人体的能量,血则代表着营养。
气血的充足与否,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6. 虚实:虚实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和分类方式。
虚指体内功能亏损或不足,而实指体内功能过盛或过强。
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脉搏等,可以判断出病所属于虚还是实,进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7. 反复:反复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它指的是对疾病的长期重复治疗。
中医认为,许多慢性疾病因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起来需要反复施治。
通过反复施治,可以改善病情,达到根治的目的。
总结起来,中医名词的解释基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些名词代表着中医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通过运用这些名词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可以帮助病人获得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得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就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得作用。
3、元气:就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得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得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得别络与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就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得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得称为痰,清稀得称为饮。
7、内燥:就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与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得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就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得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得盛衰变化。
9、正治:就是指采用与疾病得症候性质相反得药物以治疗疾病得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得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就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得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得真虚假热证。
11、阴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得一对范畴,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得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就是由禀受于父母得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得一种精华物质,就是人体生命得本原,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得最基本得物质。
14、经络:经络就是经脉与络脉得总称,就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得通路系统,就是人体结构得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就是指风邪常兼她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得先导;二就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就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得作用下,过时而发病得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就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就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与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就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就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与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就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就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就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就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就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就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就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就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就是指风邪常兼她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就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就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学,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0个中医名词的解释,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一、基本概念类1. 中医:指的是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治疗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继承。
2. 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和外部形成的各种运动的能量。
3. 血: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之一,主要由心脏运行的血液维持。
4. 脉搏:是血液通过动脉流动和心脏收缩的结果,在中医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5.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指的是人体内部通过的一系列络脉,与穴位相连。
二、诊断治疗类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通过辨别病情和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推测患者的病情。
3.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4. 草药: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制成的药材来治疗疾病。
5. 推拿: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
三、病症类1. 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咳嗽等。
2. 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通常伴随着体温升高。
3. 咳嗽:是机体对呼吸道刺激的一种反应,分为干咳和有痰咳两种。
4. 头痛:是指头部疼痛的感觉,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血压升高、紧张等。
5.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四、疗法类1. 草药疗法:是指通过使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
2. 针灸疗法:是指通过使用针刺和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的一种疗法。
3. 推拿疗法:是指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的一种疗法。
4. 食疗:是指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食材的组合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5、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
6、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7、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8、阴血:血和阴,均有濡养和宁静的作用,故阴与血合称为“阴血”。
9、阳气:气和阳,均有温煦和推动脏腑生理功能作用,故阳与气合称为“阳气”。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
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12、阴胜则寒:是指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
阴邪致病的性质是寒实证。
13、阴胜则阳病:是指阴邪致病,阴偏胜必然导致阳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14、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15、阴虚则热:阴虚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称“阴虚则热”。
16、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
中医名词解释
25.盗汗:睡时汗出,醒则自止,属阴虚。
26.自汗:日间经常汗出不知,动则尤甚,属气虚阳虚,卫阳不固所致。
11.得气: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12.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15.冰敷法:冰敷法是用冰袋直接或以冰水调合药末敷于患处或一定的部位,达到降温散热、止血止痛、消除肿胀等目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16.升降失常: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升降出入运动紊乱,从而形成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17.八冈辩证护理:通过四诊所得,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情况,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并根据这些给予相应的护理。
1.辨证施护: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诊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并根据其不同的症候给予相应的护理。
2.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疾病(病):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规律的发展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诺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症候。
13.冷敷法:是用冷的物体放置在人身体的某个部位上,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的一种方法。
14.熏洗法:是以中药性味功能和脏腑经络学说理论为依据,选用一定的方药,经过不同加热方法,利用中草药的热力或蒸气作用于皮肤、肉理,达到开泄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祛风除湿,协调脏腑功能等作用。
7.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运动变化。
中医名词解释
1. 中医学: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
2. 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 辨证论治(施治):包括辩证与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4.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5.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6.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7. 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8.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啤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9. 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功能是通过气摄血来实现的。
10.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11. 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12. 肾主藏精:藏,即闭藏,指肾有贮藏、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13. 肾主水:指肾脏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肾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靠肾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
14.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以保证机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
15.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是指脾气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水谷精微的功能;而水谷精微又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
中医学名词解释(全)
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病症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种性质证的过程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补法:以具有补养气、血、阴、阳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补气药:凡具补气成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补血药:凡具补血成效,以补益血液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补益药:凡具有补益成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
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缺乏之虚证,或痰气郁结、清窍阻蔽所致夺血者无汗:是指治则而言。
由于血汗同源,对于已经失血的病人,其血耗津伤,汗源缺乏,不宜使用发汗以再耗其血的方法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反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展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胸胁涨满窜痛、纳呆、腹痛肠鸣、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纳呆腹胀,精神抑郁,或月经不调等,治以疏肝理气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
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攻下药:味苦性寒,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称为攻下药,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及炽热上炎之里实热证孤腑:是指三焦。
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固崩止带药:凡具有固崩止带成效,以固崩止带为主要作用,治疗崩漏带下的药物称为固崩止带药归经:药物对*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局部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寒下:以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治疗里热积滞实证的方法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病症的病证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成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化痰止咳平喘:以具有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治疗咳嗽、哮喘的方法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来加以治疗回阳救逆:以回阳救逆的药物,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方法。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
200个中医名词解释大全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其中,有许多特定的术语和名词,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对于深入了解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200个中医名词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知识。
一、中医理论篇1. 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事物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2. 气:气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元素,是构成人体及自然界的最基本物质。
3. 血:指的是人体内部循环的液态物质,具有营养组织和输送养分的作用。
4. 活血化瘀:指的是调节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体内淤血和瘀血。
5. 痰湿: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指的是体内湿气积聚而引起的症状。
6. 火热: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体质,指的是体内阳气过盛而引起的症状。
7. 平和:指身体健康、气血调和,没有任何异常的状态。
二、四诊方法篇8.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9. 听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心跳声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0.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部位等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1.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2.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13. 脉证:指的是根据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证候。
三、经络学篇14. 经络: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特定通道,与脏腑组织相连。
15. 经脉:人体内部通过气血输送营养物质的通道,在经络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16. 经气:在经络中流动的气血,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7. 穴位:指的是人体表面上穴位所在的部位,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18. 刺激: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四、中医诊断篇19. 辨证: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来确定疾病种类。
20. 证候:指的是不同疾病下的特定症状和病理变化。
21. 十四经脉:人体内部主要的经络,有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中医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的相对属性或以事物本身存在的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抽象概括。
2、气:人体中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之一。
3、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在内的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5、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表现于外的征象。
6、六淫: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7、痰饮: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8、瘀血: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病理产物。
9、诊法: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诊,“又称四诊10、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而有力者、多为热、忧心神之实证,。
11郑声:神志不清、语多重复、声音低弱模糊、时段时续。
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重危征象。
12、壮热:指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13、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邦之有定时的症状。
14、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症候.15、治病求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疾病的本质,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16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法则。
17、微热: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或反自觉发热的症状。
18、自汗:白天清醒状态,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
多见于气虚、阳虚证。
19、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成为盗汗,多见于阴虚证。
气阴两虚证,内热证。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
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
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
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
泛指突然晕倒。
9. 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
心肾之火。
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
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
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中医名词解释
中医名词解释: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
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名词解释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
多发于肌肉深处,结成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
多患于气血虚弱者。
3.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4.中风: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
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5.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
6.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7.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8.厥:即厥症。
泛指突然晕倒。
9.荣、已:营气、卫气。
10.肝痿:又称筋痿。
11.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2.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3.真火:指肾阳。
14.血为营,气为已: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5.龙雷之火:指肾火,肝火。
心肾之火。
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6.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7.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8.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9.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
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20.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21.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2.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3.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4.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5.后天;指脾胃。
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6.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7.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8.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
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
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
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
心居上焦,肾居下焦。
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
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
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
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9.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
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地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30.君:即君药,指这个处方中的主药。
31.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阳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
32.肝木,脾土:中医五行学说:把肝归属于“木”,因为肝主疏泄条达:把脾归属于“土”,因脾主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化相联系。
33.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
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
34.往来寒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体的情况。
35.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
君火,指心火。
因心是所谓“君主之官”,故名。
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
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
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
36.冲脉:奇经八脉之一。
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
同时由阴部的两侧,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37.恶血:即败血。
38.败血:瘀血的一种,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
39.带脉:奇经八脉之一。
起于季胁部,横行环腰部一周。
40.脾气:指脾的运化功能。
41.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有生命的关键之意。
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
有指两肾为命门。
42.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43.痈:病名,风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因气血受毒邪所困而瘫塞不通所形成的。
44.手汗:指手掌心潮湿多汗的症状,多为脾胃湿热引起。
45.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46.后阴:即肛门部。
47.死血:指瘀血。
48.湿痰:痰证的一种。
多由脾关健运,湿蕴酿痰所致。
症见痰多稀白,或黄滑而易出。
49.木:即麻木。
50.神明:即“神”的概念。
“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
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
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
51.魂:为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感活动,为肝所藏。
52.魄:属精神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为五脏精气所化生,为肺所藏。
53.肝藏魂:“魂”属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
“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
54.心惊:指心中恐惧。
55.真气:即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者,气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56.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气的证候。
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57.心中火虚:指心阳虚弱。
58.瞑;闭上眼睛。
59.肝气燥: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症候。
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耳鸣,眼干,面红,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症。
肝为刚脏,喜柔润,忌刚烈。
肝阴不足,每致肝燥而阳亢。
60.热厥:厥证之一。
指因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而见四肢厥冷的病症。
多伴有口喝,烦燥,胸腹灼热,便秘等症状。
61.心包络:简称“心包”,它为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主要起保护心脏的作用。
62.气化:气的运行变化。
膀胱气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
63.膀胱之开合,肾司其权:膀胱的开合排尿功能,主要依赖于肾气的作用。
64.亡阴:阴液大量耗伤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见皮肤干燥,身体枯槁,眼窝深陷,精神烦躁,甚则昏迷,谵妄等症。
65.清肃之气:指肺气。
肺气宜清净肃杀,如秋令之气,否则将上逆为患。
66.脾不摄血: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
67.脾土:脾的代称。
脾在五行属土,故称。
68.心火:心的代称,心在五行属火,故称。
69.下元:指肾脏。
70.假热:指上部出现假热的现象。
颧红如妆或口鼻出血,或口燥齿浮等症状。
这是因为真阳浮越所致。
71.肺热不能克肝:肺受热邪而不能制约肝气。
按五行学说,肝木受克于肺金。
72.气逆:脏腑之气上逆。
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
73.既济,意指水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的规律。
74.肾火沸腾:指肾阳偏亢,火盛煎熬津液,迫津上腾。
75.亡阳: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或其它原因耗伤阳气,以致阳气突然衰竭,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
类似于休克现象。
76.脾气:主要指脾的动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
固身血液的功能。
77.中满:指胱腹胀满。
78.水火相济: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为“水火相济”。
79.相克: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
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
80.命门之火:即肾阳。
是生命本元之火。
寓于肾阴之中,是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
还能温养五脏六腑,对人身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
脏腑有命门之火的温养,尤其是脾胃需要有命门火的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
81.肾为肝之母:按照五行学说,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故肾为肝之母。
82.胃为肾之关:”关”可以理解为水液出入的关口。
《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
”是指胃气虚弱,胃口不开将引起二便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诸症。
83.羸:瘦,弱。
84.枯槁;消瘦比较严重,并且干枯无光泽。
85.真阴:即肾阴。
又有“肾水”,“元阴”真水等名称。
是与肾阳相对而言。
肾阴指本脏的阴液,是肾阳活动的物质基础。
86.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
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
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
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
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87.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
常贝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88.开郁: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
89.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90.真火证:即实火证,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
91.火越:指火邪炽盛向外发泄的病症。
92.相济:相互补益。
93.肝气无依:肝气无处依附。
肝气依附于肝血,现心不行血,肝补无血可藏,故肝气无依。
94.元阳:即“肾阳”又有“真阳”,“命门之火”等名称。
肾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
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
也是人体热能的源泉。
95.心君不守:心火不能守位。
心主火,心火离散,导致心阳衰竭,血脉不行,故称心君不守。
96.肾火避出躯壳:指阴寒内盛,致阴阳分离,肾阳外脱。
97.厥逆:四肢厥冷。
98.伤寒:病名或证候名。
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症的一个症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等。
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
病因,指伤于寒邪。
99.神农氏:传说的上古帝王,为农业与医药的创始人。
《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史记三皇本纪》载“神农氏以赭鞭鞭草,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是本草之书,多托之于神农。
100、刀圭,旧时量药之器具,以借以指医术。
101、青囊:药囊。
后世常以青囊称医术。
102、河车之路:谓肾气运行之路。
103、泥丸:道家谓脑为泥丸。
104、啐痛:碎,破也。
碎痛,疼痛如破如裂,极言其痛之甚。
105、大道如环:指阴阳消长运行的道路如园环一样,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106、玄关:佛教谓出入玄旨之关门,即入道之门为玄关。
107、仁圣工巧:当作“神圣工巧”。
《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
108、五夺:形肉已夺,是一夺也。
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
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
大泄之后,是四夺也。
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