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2.7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案
高中地理知识解析气候与农业
高中地理知识解析气候与农业气候与农业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生计。
本文将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不同气候类型下的农业特点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措施三个方面,对气候与农业的关系进行解析。
一、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是地球不同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雨、风速等多个要素。
这些要素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气温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农作物对气温的适应性有所不同,一些作物在高温下生长较快,而另一些作物则对低温较为适应。
因此,气温的变化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和生长周期有着显著影响。
例如,苹果树适应较寒冷的气候,而香蕉则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
其次,降雨量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适宜的降雨量能够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而干旱或者水涝的情况则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例如,位于无定河流域的农田,由于年降水量偏低,农民们通常通过人工灌溉来保证庄稼的生长。
最后,风速和风向也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速风会使得农作物易受到风害,例如沙尘暴和飓风等。
而风向的变化也会带来气温和湿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农田内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二、不同气候类型下的农业特点地球上有着各式各样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下的农业生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热带气候下的农业特点热带气候主要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温暖潮湿,降雨量大,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多种水果和热带作物。
例如,巴西的亚马逊雨林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热带雨林农业产地,出口大量的水果和咖啡。
热带草原气候则适合养殖业的发展。
例如,肉牛在热带草原上生长较快,供应了大量的牛肉。
2. 温带气候下的农业特点温带气候区域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降雨量适中。
这种气候下适宜种植多种谷物和蔬菜。
例如,欧洲的法国、德国等国家是葡萄酒和小麦的主要产地,种植和酿造的工艺发展成熟。
3. 寒带气候下的农业特点寒带气候主要分为亚寒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气候专题 - 副本讲解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2)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
别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变式训练】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
合的是( )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月份
123456
气温(℃) 22.5 20.1 18.5 16.2 14.6 12.3
热量——一般农作物在日均温≥10 ℃的 情况下才能活跃生长,可把日均温≥10 ℃的持续期视为农作物的生长期。积温 的多少决定农作物的生长期和熟制等。
水分——降水的多少和时间分配影响作物 的生长和产量。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需
水较多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等,需水较 少的农作物有甜菜、小麦、玉米和高粱等。棉花 在播种期和生长期需水较多,采摘期需水较少。
气候要素分析
高考中常见的气候要素有气温、降水等。 在分析影响各种气候要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前提条件。 1.影响气温的因素 位置 ①纬度位置:一般而言,纬度与气温成反相关 ②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比较)夏季,受海洋影 响大的地区气温较低;冬季,受海洋影响大的 地区气温较高
地形
①海拔: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②高大地形:对冷空气起到屏障或堆积作用 如果是开口直接朝向冷空气来源的山谷,其 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否则反之。有高大地 形阻挡冷空气的山间盆地、河谷气温比同纬 度偏高 ③坡向:(山地同一高度)阳坡比阴坡气温较 高 背风坡因焚风效应气温较高,尤其是冬季
该地区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是
A.油菜、甜菜
B.花生、甘蔗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一
@《创新设计》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该地河流没有结冰期,故不会出现凌汛现象,C项错误;该地河 流受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影响,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大,D项正确。第(3) 题,火电站会产生大气污染,为了减少其对城市的污染,要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 还要考虑季风的因素,即建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和西南 风。与其垂直的郊外为西北方向郊外或东南方向郊外,故A项正确;火电站会产生较 严重的大气污染,不宜布局在城区内,D项错误。 答案 (1)D (2)D (3)A
10
@《创新设计》
2.[2016·新课标Ⅰ,3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 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 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 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人口 少;干旱地区、湿热地区人口城市规模较小 气候主要影响交通线如铁路、公路的施工,冬季受低温影响不宜施工,易冻;降水
对交通 的天气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山区在暴雨的天气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干旱地区、热带 地区夏季易受高温、酷暑的威胁。青藏高原上的高寒气候影响青藏铁路的施工 北方四合院→保温、防寒、避风沙;青藏地区墙体厚,穿藏袍→昼夜温差大;西北
3
@《创新设计》
续表
对河流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水文特征受降水量的影响;以 冰雪或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受气温的影响较大
对湖泊
内流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低,盐度高;外流区, 降水多,湖泊面积大,多为淡水湖
对水文 对沙漠地区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沙漠地区
【校本教材2020版】高考地理微专题7 气候
(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二)非地带气候类型的分布(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二、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一)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对地形的影响2、气候对水文的影响3、气候对土壤的影响4、气候对生物的影响(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对人口、城市、建筑的影响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气候对工业的影响4、气候对交通的影响5、气候对工程建设的影响6、气候对自然灾害的影响7、气候对环境问题的影响8、气候对能源资源的影响9、气候对旅游的影响(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模式图】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注意】1、该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查,需要考生从海陆位置、纬度分布两方面把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该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查,还需要考生掌握一些重要经纬线(如0°、180°、东西经60°、东西经120°、西经100°、东经20°、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南北纬60°等等),能够准确定位,判断气候类型。
【典型例题1】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
图8为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
描述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指出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的气候类型。
【典型例题2】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也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图4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指出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典型例题3】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1.2湿地等生态问题学案
专题湿地等生态问题【知识精析】一、湿地1.湿地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1)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2)产生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
①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②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
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湿地形成原因: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现举例如下所示:(1)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化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3.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湖泊作为一项重要的湿地资源,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2)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4.湿地的生态效益5.湿地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二、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2.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3.结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其治理措施三、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命题角度:农业生产主要区位的判断与分析1.农业生产的重要区位因素(1)气候要素(2)地形要素①地形起伏→排水,减少洪涝;②海拔和相对高度→水热差异、立体农业;③地形分布+大气环流→增加降水、局部气温偏高/低,增加/减少低温冻害影响等。
(3)水源要素水量、水质、取水便捷度等角度。
(4)市场竞争力①市场需求量大小;②(不同产品)品质(受生长环境和技术等条件影响);③(同一产品)价格(受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和品牌;④错开上市时间(不同海拔种植同一农作物,成熟时间不一致);⑤产品种类,售后服务等。
2.有关农业生产特征的区位分析(1)单产高低分析①自然条件:水热条件、生长期、熟制、光照、昼夜温差、土壤。
②灾害:旱涝、盐碱、风沙、低温冻害、病虫害等及减轻灾害的措施。
③社会经济条件:品种、生产管理、机械化、科技水平。
(2)商品率高低分析自然条件、科技、机械化水平、生产规模,人均耕地。
(3)品质高低分析(4)生产规模大小分析①影响因素:地形、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
②是否扩大规模:赞成。
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原有区位条件的改变,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需要(出于经济或生态目的);扩大规模带来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成。
造成原有生态破坏;超过市场需求,产品积压;农业生产条件限制等。
3.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方法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具体分析如下:(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典型例题:西红柿起源于秘鲁等国,秘鲁的安第斯山脉森林地带至今有大面积的野生西红柿分布。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农业和可持续发展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命题角度:农业生产主要区位的判断与分析1.农业生产的重要区位因素(1)气候要素地形要素(2)①地形起伏→排水,减少洪涝;②海拔和相对高度→水热差异、立体农业;③地形分布+大气环流→增加降水、局部气温偏高/低,增加/减少低温冻害影响等。
(3)水源要素水量、水质、取水便捷度等角度。
(4)市场竞争力①市场需求量大小;②(不同产品)品质(受生长环境和技术等条件影响);③(同一产品)价格(受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和品牌;④错开上市时间(不同海拔种植同一农作物,成熟时间不一致);⑤产品种类,售后服务等。
2.有关农业生产特征的区位分析(1)单产高低分析①自然条件:水热条件、生长期、熟制、光照、昼夜温差、土壤。
②灾害:旱涝、盐碱、风沙、低温冻害、病虫害等及减轻灾害的措施。
③社会经济条件:品种、生产管理、机械化、科技水平。
(2)商品率高低分析人均耕地。
,自然条件、科技、机械化水平、生产规模.(3)品质高低分析(4)生产规模大小分析:地形、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
①影响因素②是否扩大规模:赞成。
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原有区位条件的改变,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需要(出于经济或生态目的);扩大规模带来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不赞成。
造成原有生态破坏;超过市场需求,产品积压;农业生产条件限制等。
3.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方法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具体分析如下:(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典型例题:西红柿起源于秘鲁等国,秘鲁的安第斯山脉森林地带至今有大面积的野生西红柿分布。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附解答 农业生产活动
专题农业生产活动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及特征、农作物分布及影响因素、生态农业、粮食问题及对策。
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
复习时要注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结合典型区域的农业生产,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世界区域图,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主要特点以及区位优势等,并能合理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及其发展方向。
(3)加强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或条件”“优势因素或条件”与“限制性因素或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网络构建】知识点一、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因素——⎩⎪⎨⎪⎧利用科技改造不利因素 ←经济技术投入⎭⎪⎬⎪⎫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市场←交通、保鲜冷藏技术2.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1)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要把握好农业生产的原则和目标,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分析思路:(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某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实际上就是进行农业生产区位的合理选择。
从大的区域来看,进行农业产业布局主要分析诸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确定宏观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我国的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应主要发展种植业,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应主要发展畜牧业。
而从小范围地区来看,则主要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农业生产类型,如下表所示: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与合理布局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粮棉 地价因地价较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特别提醒】在判断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各种区位因素都不错,因此,最有优势的因素就成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的天然橡胶种植,气候就是主导区位因素;而对于农业生产条件不太好的地区来说,要想发展农业生产,不是取决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而是取决于该地区的劣势因素(即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就是主导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专题
微专题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精析】一、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有光照、热量、降水量、昼夜温差及气象灾害等,具体影响分析如下:1.主要气候类型区的农业生产条件2.我国主要农业地区气候条件的比较、评价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利用动植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1.分析角度(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 农业生产活动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了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燃植被、地表环境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1)水土流失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由于农业生产时会大量的砍伐植物,谁将会没有阻挡,造成流失。
水土流失是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由于是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
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也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2)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狭义的荒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农业生产技术专题(共24张ppt)
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 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 保土。
1.覆盖技术 (1)农田覆膜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我国目 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3-5题。
材料二 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用甘蔗渣浆、麦秆、芦苇浆做原料生产 “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并获得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 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会 在40多天后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指出普通地膜会造成什么危害,并分析使用“共混膜”的好处。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覆黑色纱网 广泛用于蔬菜、花卉、食用菌等栽培行业。起遮光、降温、保湿等作用,还可 以捕雾取水。 (3)农田覆草 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湿、保墒增产; ②平衡地温: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夏季降温,冬季保温; ③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用工,节约管理成本; ④增加土壤有机质:覆草后,秸秆腐烂,增加了大量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同 时地面蚯蚓和微生物增多,使土壤肥力增强。 ⑤减少焚烧秸秆、杂草带来的大气污染。
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 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 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 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 较均匀。
【校本教材2020版】高考地理气候要素专题知识整合
高考地理气候要素专题知识整合微专题一气温要素一、气温的空间分布1、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2、气温的水平分布3、等温线走向的判读方法二、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三、气温特征的描述四、影响气温的因素五、气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微专题二降水要素一、降水的规律1、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2、降水的水平分布二、降水特征的描述三、影响降水的因素四、影响干旱的因素五、雾形成与消散条件分析1、雾形成条件分析2、雾消散的原因六、降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微专题三风要素一、风向1、影响风向的因素2、风向的判读二、风力1、影响风力的因素2、促使风上升的动力3、风力的判读4、影响风能资源是否丰富的因素5、开发风能的条件三、分析风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微专题四气候一、气候类型(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二)非地带气候类型的分布(三)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二、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一)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气候对地形的影响2、气候对水文的影响3、气候对土壤的影响4、气候对生物的影响(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对人口、城市、建筑的影响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气候对工业的影响4、气候对交通的影响5、气候对工程建设的影响6、气候对自然灾害的影响7、气候对环境问题的影响8、气候对能源资源的影响9、气候对旅游的影响高考地理气候要素专题知识整合微专题一气温要素一、气温的空间分布1、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规律】在对流层中,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C;在平流层中,整体上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
【典型例题】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完成1~2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12时、15时大气较稳定B.5时、20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2.图中12时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A.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供近地面大气吸收23、等温线走向的判读方法【典型例题】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考地理综合题小专题答题模式(答题模式+高考真题+强化训练):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都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同时,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也需要进行分段分析。
在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时,需要注意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种类和产量的影响。
例如,温度带决定耕作制度及作物的分布,干湿地区决定农牧业的分布,光照条件影响产量,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热量条件影响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生长期、病虫灾害、冻害等。
举例来说,季风气候的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但夏季风不稳定,会导致多旱涝灾害,需要兴修水利设施。
地中海气候的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不同期,需要解决灌溉问题,但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但热量不足,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可发展乳畜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需要解决灌溉问题,但有利于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
在高考真题中,也会涉及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如,题目要求分析某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另一题则要求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以及乙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总之,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掌握相关的答题模式和高考真题,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
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拥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
北纬45度附近的该地区阳光充足,葡萄生长日照时间长,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乙地位于临地中海的地区,具有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
葡萄生长季节光照和热量充足,鹅卵石能够保持土壤水分,白天受到太阳照射的鹅卵石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了气温的日较差,有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新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公开课)-朱PPT优秀课件
地形,与夏秋季东南风风向一致,
(地形产生狭管效应)加剧了风势
东南季22 风
【课堂检测】
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枇杷产量大、品质好,2001年获“中 国枇杷之乡”的美誉。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一12月, 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 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袋技术(果农把幼果装入特制纸袋)、 枇杷与茶叶间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每年3一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 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25°
攀枝花 昆明
100° 图 7a
105°
国界
▲7556 山峰/高程/m
河流 等高线/m
攀枝花 图 7b
0 10 20km
(1)分析攀枝花市能够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
指令词 审设问 限制词
攀枝花市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 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芒果生产基地。攀枝花芒 果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 -11
(A)
A.燃烧柴火熏烟 C.安置低温报警器
B.覆盖地膜 D.设挡风屏障 赣州
15
探究三:农业 生产中对气候 的改造利用
16
案例三:(2017年(全国卷3)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 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 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 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 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 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气候对地理要素的影响分析(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气候对地理要素的影响分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物生长期热量不足B.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C.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D.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2.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下列情况最可能发生的是( )A.①地滑雪业迅速发展B.②岛茶树分布的海拔降低C.③岛国旅游业蓬勃发展D.④地沿岸更易受海潮影响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该地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A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B对;该地人口稠密,水热充足,主要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C、D项错,答案选B项。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极冰和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滑雪业会受到影响;气温升高,茶树分布海拔会逐渐升高;气侯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岛国面临淹没的威胁,沿海地带更容易受海潮的影响,答案选D项。
答案 1.B 2.D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
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
斜压大气更接近实际情况,指等压面和等温面出现交角的大气状态。
下图是北半球1月份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斜压大气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 )A.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B.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C.受亚洲低压控制D.位于台风中心解析第3题,根据等压面弯曲的情况判断,M地为低压中心,东面气流向中心汇聚,此地位于北半球,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形成东南风。
第4题,由上题可知,M地为低压中心,A错。
1月份华北平原某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可能形成低压中心,B对。
亚洲低压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C错。
1月份北半球几乎不存在台风中心,D 错。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PPT文档共23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气候对农 业的影响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23页PPT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气候对农业 的影响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气候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精析】一、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有光照、热量、降水量、昼夜温差及气象灾害等,具体影响分析如下:1.主要气候类型区的农业生产条件2.我国主要农业地区气候条件的比较、评价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利用动植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1.分析角度(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 农业生产活动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了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燃植被、地表环境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1)水土流失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
由于农业生产时会大量的砍伐植物,谁将会没有阻挡,造成流失。
水土流失是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由于是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
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也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2)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狭义的荒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如果是在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会导致沙尘暴或者土地荒漠化,而不是水土流失。
(3)土地盐碱化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 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由于农业之中劣质化肥的过度使用,破坏了土地,使土地酸碱度失调,造成土地盐碱化。
危害: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4)土地板结土壤表层在降雨或灌水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的现象。
土壤的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
由有机化肥的错误使用造成(5)水污染由有害化学物质(harmful chemical)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
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3.对策分析(1)平原区:土地培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障灌溉水源。
(6)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高考例析】(2017•江苏卷)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1.D 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A ①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②、③、④海拔较高,气温偏低,不适宜亚热带水果柑橘种植。
考点:等高线的判读和农业区位条件。
【点睛】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
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
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
柑橘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水分(湿度)、土壤以及风、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环境条件紧密相关,这些条件影响最大的数温度。
即使差异0.5℃的气温有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
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
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甜橙-4℃,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福建省莆田市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千米,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
下图为两地年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热力环流 C.植物蒸腾 D.大气环流2.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于甲地( )A.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气温日较差更大C.降水量较多 D.地形较平坦3.甲、乙两地最可能位于( )A.江苏省 B.甘肃省 C.山东省 D.云南省1.B 读图甲北京时间8-20点(白天)降水较少,21-8点(夜晚)降水多,因为甲地应位于盆地(谷地)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地区夜晚降温慢,气温较高,谷底的暖空气被山坡下沉的冷空气抬升,形成降水;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流上升,谷底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因为山坡和山谷温度不同形成的大气运动为热力环流,所以甲地降水量的日变化的直接原因使热力环流,根本原因是受热不均匀,故该题选B。
2.A 读图甲地夜间降水多,夜间气温低,蒸发量小,所以下渗较多,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乙地白天降水多,白天气温高,蒸发量大,下渗较少,不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因为甲地夜晚降水多乙地白天降水多,可以判断甲地位于谷地(盆地)乙地位于山地,乙地的气温日较差大,故B错误;读图乙地降水时间长,降水量更大,故C错误;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主要是对土壤的水分造成影响,和地形平坦无关,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3.D 根据材料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由两地降水特点,可以判断甲地为谷地(盆地)乙地为山地,说明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江苏省、山东省地势起伏较小,故AC错误;甘肃降水量小,故B错误;云南喀什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故该题选D。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山谷风对降水的影响,山谷风为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原理为:白天地势较高的山地日照充裕,气温较高;地势低洼的谷地处于背阴区,气温较低。
山地相对的热低压与谷地相对的冷高压就形成了环流——山地气流上升、谷地气流下沉,风由谷地吹向山地,形成谷风;夜晚谷地由于地形较闭塞白天积蓄的热量不易散失,山地则正好相反。
于是形成了山地的相对冷高压与谷地的相对热低压,谷地气流上升、山地气流下沉,风由山地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夜晚谷地水汽在抬升过程中凝结成雨。
(2018·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三模考试)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被当地称作“山背风”。
图示区域太平洋一侧水稻种植常受到山背风的的影响造成“冷害”,水稻减产。
而山的日本海一侧反倒受益其中,称其为“宝风”,粮食丰收。
日本号称有“一亿中产阶级”,消费水平高对市场的影响大。
新培育的水稻品种有抗“冷害”的能力,产量高而稳定,但是不被民众接受。
继续种植传统水稻满足市场需求需将水稻种植由初夏种植提前到春季种植。
下图为山背风示意图。
结合材料完成4~6题。
4.当地称其为“宝风”的原因是山背风( )A.富含水汽 B.多氮磷钾 C.焚风效应 D.地形逆温5.新品种水稻不被接受的可能原因是( )A.生长期长 B.耗水量大 C.价格较高 D.口感不好6.提前播种水稻是为了( )A.提高复种指数 B.温室育苗大田种植C.利用春季积雪融水 D.应对全球变暖4.C 由材料分析可知,太平洋沿岸为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容易造成“冷害”,日本海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增温,产生焚风效应,由于温度升高,从而使水稻受益,故答案选C。
5.D 由材料分析可知,新培育的水稻品种有抗“冷害”的能力,产量高而稳定,但是产品不易被接受,主要原因是受产品的品质的影响,从而影响口感,D正确,水稻生长期长和耗水量大,会影响水稻的种植,但是不会影响水稻的市场,AB错误;日本的消费水平较高,价格不会是影响水稻受喜爱的主要因素,C错误。
故答案选D项。
6.B 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水稻种植的方式。
由材料分析可知,种植传统水稻,需要将水稻种植由初夏种植提前到春季种植,主要原因是传统水稻需要插秧,因此在早春季节,需要育苗,夏季需要插秧到大田,故答案选B项。
点睛:焚风效应以及影响:焚风是山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它是由于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
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
这就是说,当空气从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会升高20℃以上,使凉爽的气候顿时热起来,这就是“焚风”产生的原因。
焚风的害处很多:它常常使果木和农作物干枯,降低产量,使森林和和村镇的火灾蔓延并造成损失。
十九世纪,阿尔卑斯山北坡几场著名的大火灾,都是发生在焚风盛行时期的。
焚风在高山地区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能引起雪崩。
如果地形适宜,强劲的焚风又可造成局部风灾,刮走山间农舍屋顶,吹倒庄稼,拔起树木,伤害森林,甚至使湖泊水面上的船只发生事故。
在高山地区,焚风还会造成融雪,使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还会导致雪崩。
此外,焚风天气出现时,许多人会出现不适症状,如疲倦、抑郁、头痛、脾气暴躁、心悸和浮肿等。
医学气象学家认为,这是由焚风的干热特性以及大气电特性的变化对人体影响引起的。
积极影响:焚风有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益处。
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不要多久,积雪会全部融化,大地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为家畜提供了草场,因而当地人把它称为“吃雪者”。
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树的成熟期,所以原苏联高加索和塔什干绿洲的居民,干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风”。
下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