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适应性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初中生物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初中生物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特征及原因。

2. 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在不同环境中发生适应性变化的原因和特征。

2. 适应环境的方法:生物通过进化、突变等方式适应环境。

3. 生物的适应策略: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物为什么需要适应环境,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学习(15分钟)
教师通过案例、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和原因,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环境
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 实践(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4. 讨论(10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于适应性的看法。

5. 总结(5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特点和原因,并培
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动手
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生物》新教材的适应性教学尝试

《生物》新教材的适应性教学尝试

《生物》新教材的适应性教学尝试作者:高江林来源:《教育与学习》2013年第02期教授人教版义务教育七年级《生物》新教材时,尝试并探索着生物新教材的适应性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效果显著、感受深刻,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有效解决好教与学的课堂适应性教学实践活动,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入手开展了教学尝试与探索。

一、研究课堂教学因素1.研究教材因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新教材与原实验教材对比分析,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的变化:一是教材主体结构、主要内容基本不变、篇幅不变,而章节减少了。

二是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导下,新教材主体内容、知识结构符合初中阶段新生学习。

因为他删减了繁杂、与主体知识结构关系不紧密、与学生学习生活关系很远,部分边缘化的知识和与教材体系、学生学习与生活等特点不协调的一些内容。

三是重组、合併相关章节后,知识点间联系相对紧密协调,知识呈现层次相对明显,知识点对比度强。

四是在每节教材前増加了“读一读、议一议”和“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等内容,教与学的目标明晰,教学导向性强。

五是教材内容除保留了“观察与思考、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等事实材料,有效支持了知识学习的事实依据;如“实验”、“探究”等指导实践操作或探索讨论等动手或动脑的材料,巩固、验证也学知识;如“科学方法”等材料专门介绍生物学科学习的基本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经验,这些事实资料的存在,对促进教与学的能力、方法性内容的知识结构(少数调整改变)外,教材在相关内容的边缘适当位置还增添了“小资料”、“?”等自学材料,更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之外而又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知识了解领悟、探究思考,使学习的知识拓宽、能力增强,过程与方法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在知识体系方面更加丰富完整。

六是调整后的新教材,反映了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贴近学生身边生活和自然环境结合,实例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知识结构出现的层次、梯度、顺序性明显突出。

初中生物适应性训练教案

初中生物适应性训练教案

初中生物适应性训练教案
目标: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适应机制,培养学生对生物适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引入
1. 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的适应性?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引发学生对适应性的讨论。

二、探究
1. 给学生提供包括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案例,让他们观察并总结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2. 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分享各自总结的生物适应性策略,并找出相似之处。

三、实验
1. 安排实地考察:到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观察不同生物的适应性。

2. 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生物适应性和环境的关系。

四、总结
1. 结合观察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生物适应性的一般规律。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是如何体现的?
五、拓展
1. 让学生自主拓展:鼓励学生自行查找更多生物适应性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2. 探讨生物适应性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对生物的影响。

六、作业
1.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某一种生物适应性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文章。

2. 设计一个关于生物适应性的小调查,让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进行调查并总结结果。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

您好!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2.掌握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机制3.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物的适应性特点。

2.适应性形成的机制。

三、教学难点1.生物适应性的多样性。

2.生物适应性的多因素性。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物适应性生物适应性是指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生物在生命历程中会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生物适应性是生物在环境变化中维持生命稳定的策略,是生命演化的结果。

2.生物适应性的特点不同生物在环境中对生存适应的方式各异,生物适应性的主要特点如下:(1)适应形式的差异性:生物因种类、生境等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形式,如吸血鬼蝙蝠的特化吸血、哺乳动物的胎生、禽鸟的飞行等。

(2)适应能力的差异性:生物的适应能力是由其体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比如,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生存,而独特的鸮形目鸟类则拥有极高的和猎物捕食行为有关的适应能力。

(3)适应性的多重性:适应性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单一适应,还包括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多重适应性。

例如,一些植物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红光和远红外光,以便在夜间更好地开花和授粉。

它们还能在强烈阳光下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并适应土壤中不同的营养条件。

3.适应性形成的机制适应性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通常,适应性形成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选择:生物在自然环境中通过适应性的形式存活下来,称为自然选择。

适应性优良的个体很可能会在生存竞争中获得胜利。

(2)基因突变:基因是影响生物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基因突变,生物的基因组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更新,从而对环境更好地适应。

(3)物种交替:随着环境的变化引起生物群体的分化,新形成的物种往往具备更好的适应性。

(4)生存竞争:生存竞争是适应性形成的重要机制。

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是构成生物群落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

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适应性

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适应性

进行 探讨 。 1 开展 探 究性 学 习的必 要性 1 1 课 改 后《 中 生物 课 程 标 准( . 高 实验 ) 大 》
者其 他成 人不 把 结 论告 诉 学 生 , 是 学 生 自 己在 而 教师 指导 下 自主地 发现 问题 、 究 问题 、 探 获得 结论 的过 程口 。它 融 知识 传授 , 能训 练 和 科 研 能 力 ] 技
Vo . 4 No 1 12 . 2 1 O 1

中 小 学教 学 ・
中学 生 物教 学 中探 究 性 学 习 的适 应 性
李 玲 玲 袁 均林 崔 鸿
( 中师 范大 学 生命 科 学 学 院 , 汉 4 0 7 ) 华 武 30 9

要 :本 文 主要 论 述 了探 究 性 学 习 的 必要 性 以及 教 师 、 生 对 其 开 展 的 适 应 性 。 在 多 种 学 学
方 式
教 学 建 议 主体 , 以主 动 参 与 和 自主 探 究 为 基 本 学 习 方 式 的新
型教学模式”
教 学 评 价生 的探 究 能力
收稿 日期 : O O 2 6 2 1 一1 一O . 作 者 简介 : 玲 玲 (9 6 )女 ,0 9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科 教 学论 ( 物 ) 李 18一 , 20 研 学 生 .
版 )[ ( 》2 以下 简称 《 纲 》 与 2 0 ] 大 ) 0 3年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教育 部制订 的《 中生 物课 程标 准( 验) 高 实 》]
究性 学 习的重 要 性 , 以及 教 师 和 学 生 怎样 去适 应
探 究性 的教 与学 。为此 , 面 就 探究 性 学 习 问题 下
价 学 生 的 方式 等 ; 学 生 方 面 来说 , 要 应 该 改 变 他 们 学 习 的观 念— — 要 勇 于提 出质 疑 , 于 大胆 从 主 勇

初中生物《水生生物的适应性》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水生生物的适应性》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水生生物的适应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水生生物的分类和特点;2.掌握水生生物在各自生活环境中的适应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水生生物的适应性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理解水生生物的适应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实验器材及实验仪器;学生:笔记本电脑、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20分钟)1.教师用课件播放各种水生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水生生物的思考:你们在以前或现在生活的环境中见过哪些水生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水生生物的特点。

二、知识探究(30分钟)1.教师讲解水生生物的分类:淡水生物、海水生物、河床生物等的区别,并简要介绍各自的特点。

2.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要求每组选择一个水生生物进行研究。

3.每组学生利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资料检索,了解所选水生生物的特点及其适应性,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4.每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所找到的资料,并进行简要的介绍。

三、实验探究(4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具,并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2.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4.每组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制作实验报告书,向全班展示实验过程和结论。

四、总结归纳(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你们能总结出水生生物的适应性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吗?2.学生就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中。

拓展延伸:1.让学生外出实地考察不同水生生物的适应性,并制作调查报告。

2.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到班级进行水生生物的讲座,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水生生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是,本课实验环节的时间较长,可能会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够耐心,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初中生物适应性训练教案

初中生物适应性训练教案

初中生物适应性训练教案教学内容:生物适应性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物种群的适应性;2. 能够掌握生物在环境中适应性变化的表现和原因;3. 能够分析探究生物适应性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适应性的概念和种类;2. 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表现和机制。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教科书相关内容;2. 实验材料:适应性实验材料;3.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表现,引导学生思考生物适应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适应性的概念和种类(15分钟)1. 介绍生物的适应性概念,即生物在环境中适应性变化的能力;2. 分析生物的行为适应性、生理适应性和形态适应性等种类,以及具体例子说明。

三、探究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表现和机制(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给定的生物适应性案例,探究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表现和背后的生物学机制;2. 总结归纳:请学生总结各组讨论的内容,分享不同生物的适应性表现和机制。

四、实验观察和总结(15分钟)1. 展示适应性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2. 让学生参与实验记录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了解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和意义。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生物适应性的重要性和影响,激发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的思考和兴趣。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实验报告或调查任务,巩固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和作业任务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在生物学的世界里,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研究领域。

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章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植物如何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以生存和繁衍后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1. 植物生态适应性的定义与意义植物生态适应性,指的是植物在特定生态环境中,通过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

这种适应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压力的自然选择结果。

研究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植物生态适应性的类型与实例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形态适应形态适应是指植物通过改变外部形态,以适应环境条件。

例如,在干旱环境中,某些植物的叶片会变得细小,以降低水分蒸发;而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植物的叶片会变得宽大,以吸收更多的阳光。

2.2 生理适应生理适应是指植物通过调整内部生理过程,以适应环境变化。

例如,某些植物在低温环境中,能降低酶活性,减缓代谢速率,以抵御寒冷;而在高温环境中,植物会加速水分循环,以散热降温。

2.3 行为适应行为适应是指植物通过改变生活习性,以适应环境条件。

例如,某些植物在干旱季节,会调整生长周期,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水分;而在雨季,植物会迅速恢复生长,以利用充足的水资源。

3. 植物生态适应性的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传授植物生态适应性的知识,教师可采用以下教学策略:3.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植物适应性案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适应性的概念和原理。

例如,介绍沙漠植物的适应性特征,让学生了解其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3.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植物适应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变化。

例如,设置不同水分、光照和温度条件,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

3.3 讨论教学鼓励学生就植物适应性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与动物的适应性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与动物的适应性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与动物的适应性教案标题:初中生物教案:植物与动物的适应性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概念;2. 了解植物和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特征;3. 掌握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机制和原理;4.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及适应机制;2. 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及适应机制;3. 环境与适应性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生物适应性的概念,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的适应性吗?为什么有些生物能在沙漠生存,而有些生物只能在水中生存?”2. 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适应性的思考。

二、植物的适应性(2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列举一些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特征。

老师引导学生注意植物的外部形态、光合作用、水分和养分吸收等方面的适应性特征。

2. 教师讲解植物的适应性机制和原理,包括叶片的形态、根系的特点、气孔的作用等。

并通过实例和图片辅助讲解。

3. 教师展示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植物,如沙漠植物、高山植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这些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及原因。

三、动物的适应性(30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列举一些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特征。

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动物的外部形态、行为特征、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适应性特征。

2. 教师讲解动物的适应性机制和原理,包括外形特征、行为习性、生理功能等。

并通过实例和图片辅助讲解。

3. 教师展示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动物,如沙漠动物、水生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这些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及原因。

四、环境与适应性的关系(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环境条件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环境与适应性之间关系的观点。

2.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环境中物种适应性的变化和演化过程,培养学生对于生物适应性的时空尺度思考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

初中生物教案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包括有性和无性繁殖;2.掌握植物的适应性特征,理解植物在生存环境中的优势;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2.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的特点;3.植物的适应性特征。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2.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对于不同环境的解释。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植物标本、显微镜、实验器材;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规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张图片展示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引发学生对植物繁殖方式的思考,并与学生讨论植物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Step 2:学习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标本向学生展示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并解释它们的特征。

同时,教师可提供一些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这两种繁殖方式的理解。

Step 3:设计观察实验(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

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指导,并给出实验报告的要求。

Step 4: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在实验结束后完成实验报告。

Step 5:讨论和总结(15分钟)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各组实验的结果,并对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进行总结和归纳。

Step 6:拓展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其他资料对植物的适应性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有关植物如何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等问题,并与学生展开讨论。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包括课后阅读、实验报告整理和写作等。

Step 8: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

教学评价:1.课堂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2.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于植物繁殖方式和适应性的理解和探究能力。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探究教案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探究教案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探究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生命科学是一门探索生命现象,揭示生命奥秘的学科,是我们理解生命体系、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必不可少的学科。

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之一是生物的适应性,在自然界中,生物通过多种方式适应环境,完成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对于生命科学这门学科,适应性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核心概念。

本节课主要分析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等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便将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积极参与并取得成功。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和机制。

2、知道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3、掌握生态环境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学习本课的主题: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探究。

老师问学生为什么生物需要适应环境?通过互动帮助学生思考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应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些适应环境的例子,从而促进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阐述生物适应环境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可通过遗传变异,繁殖策略的变化和生理形态上的调整来适应环境。

在所有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与突变、基因漂变、基因流等因素相互作用,使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并在进化中发展出新物种。

3、演示通过实验来说明适应环境的方法和机理。

以石麻(一种可以在极度干燥的环境中生存的生物)为例,分析其中的生理机理、行为适应策略等。

将实验的数据转化成图片或表格,供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探究。

4、实践根据教师给出的生态环境数据图,要求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并调查不同环境下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

学生应选用不同方法来进行研究,如野外调查、实验分析等。

学生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初中生物教案探究动植物的进化和适应性

初中生物教案探究动植物的进化和适应性

初中生物教案探究动植物的进化和适应性教学目标:1.了解动植物的进化过程;2.了解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3.能够举例子说明动植物的进化和适应性。

教学重点:1.动植物的进化过程;2.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

教学难点:动植物进化的原因和适应性特征的形成。

教学准备:1.动植物进化和适应性的教学课件;2.有关动植物进化和适应性的例子和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学生对动植物进化的认识(10分钟)1.教师将图片或简短视频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动植物进化的问题。

2.鼓励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动植物进化的了解和观点。

Step 2:了解动植物的进化过程(2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讲解动植物的进化过程。

包括进化的原因和进化的方式。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提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动植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Step 3:了解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2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呈现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

包括外形、生理特征等方面。

2.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适应性特征的作用和优势。

并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适应性特征会出现在动植物身上。

3.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

Step 4:探究动植物的进化和适应性(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进行研究。

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了解动植物的进化历程和适应性特征,并整理成报告。

2.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进行报告,分享自己研究到的内容和结论。

Step 5: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动植物的进化历程和适应性特征。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自评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动植物开始观察和思考,发现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并进行展示。

2.分析一些当前环境变化对动植物进化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板书设计:动植物的进化过程:-进化的原因-进化的方式动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外形特征-生理特征评价方式:1.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活跃程度;2.报告的丰富性和准确性;3.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回答和参与度。

初中生物教案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

初中生物教案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

初中生物教案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教案:初中生物——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1)学科:生物(2)年级:初中(3)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并能够初步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生物的适应过程。

(4)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过程。

(5)教学难点:生物的适应过程的解释。

一、课堂导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一下植物和动物相对于环境的不同特点,并带领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二、学习内容1. 植物的适应性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适应性,并强调植物对水分、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应。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掌握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

2. 动物的适应性教师简要介绍动物的适应性,并以某些动物为例,讲解它们在食物、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上的适应性。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了解不同动物的适应特点。

3. 生物的适应过程的解释通过合作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适应过程,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例如大熊猫的适应特点。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适应性与物种的进化关系。

三、学习活动1. 实验观察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记录植物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并思考它们的适应性。

2.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植物或动物来研究并做出报告。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深入了解所选植物或动物的适应特点,并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它们的适应过程。

3.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适应性与物种的进化关系以及生物的适应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巩固与拓展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后研究一个与本课相关的主题并做出报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讨论的记录和报告。

2. 完成拓展研究的报告。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一、引言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在备课教案中需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的编写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针对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这一主题,我们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中的机制和方式;2.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的生存策略和适应特征;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环境因素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1.1 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与开花的影响1.2 温度对动物体内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影响1.3 水分对生物生存与适应的重要性1.4 臭氧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及植物的适应方式2.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方式2.1 高山植物的适应特征及其对抗寒冷的生存策略2.2 水生动植物的适应特征及其对水中生存条件的适应策略2.3 耐干旱植物的内外适应特征及其对干燥环境的适应方式2.4 各种栖息地的动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实验,观察和记录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和适应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3.讨论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和交流,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生态环境案例,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方式和策略。

五、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以及对生物适应性的理解程度。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填写思维导图、解答问题等。

3.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评价,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等。

初一生物教案生物的适应性与生存

初一生物教案生物的适应性与生存

初一生物教案生物的适应性与生存初一生物教案生物的适应性与生存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生物适应性的概念及其在生物界的应用;2.掌握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和生存技巧;3.理解生物适应性对其在特定环境中生存与繁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生物适应性的概念;2.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和生存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适应性对其在特定环境中生存与繁衍的重要性;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策略。

四、教学准备1.投影仪、幻灯片;2.生物适应性实例的图片或视频素材;3.生物适应策略的案例分析题目。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1.将生物适应性定义投影仪上,并呈现给学生。

2.以一个生物适应性的例子开始课堂,如沙漠中的仙人掌植物,并观察其特征和适应策略。

第二步:具体内容讲解1.学生观察课堂中展示的不同生物适应性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环境中生物的适应策略。

2.讲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包括生理适应、行为适应和进化适应。

以不同生态环境为例子,比如极地、沙漠、海洋等环境,介绍生物在这些环境中的适应特征和生存技巧。

第三步:案例分析1.给学生分发生物适应策略的案例分析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给出的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和原因。

2.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并引导他们理解适应性的重要性对生物生存与繁衍的影响。

第四步:知识巩固1.设计生物适应性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结合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正确的解答和解释。

第五步:拓展延伸1.提供额外的生物适应性案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分享给同学们。

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特定环境和生物种类,设计一个生物适应性方案,并向全班展示和解释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六、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适应性与生存。

适应性是生物为了生存在不同环境中采取的策略和技巧。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我们深入理解了适应性对生物生存与繁衍的重要性。

生物生生态适应性的观察教案

生物生生态适应性的观察教案

生物生生态适应性的观察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生物生态适应性的基本概念;2.掌握观察生物生态适应性的方法和步骤;3.通过实际观察,深入理解生物的生态适应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生物教科书、幻灯片、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三、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张生物生态适应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特征,引起学生对生物生态适应性的兴趣。

2.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向学生介绍生物生态适应性的概念以及其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3.方法和步骤(15分钟)详细讲解观察生物生态适应性的方法和步骤:(1)选择观察对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任意生物进行观察。

(2)确定观察环境:学生需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观察,尽量模拟该生物的自然生境。

(3)观察外部形态:学生要仔细观察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体型、结构等。

(4)观察行为特征:学生需观察生物的行为活动,包括食性、飞行、栖息等。

(5)记录观察数据:学生要准确记录观察到的数据,可以用表格、图表等形式整理。

4.实际观察(20分钟)安排学生在课堂或校园内进行实际观察,教师可协助学生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学生应尽量观察细致,收集全面的数据。

5.数据统计与分析(15分钟)学生返回教室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整理观察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学生应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出该生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态适应特征。

6.学生讨论与交流(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分享彼此的发现,并一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7.小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物生态适应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课外开展更多观察和研究,了解更多与生态适应性相关的知识。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份观察报告,详细记录观察的对象、环境、外部形态、行为特征等内容,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分析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初中生物教案

分析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初中生物教案

分析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初中生物教案一、引言适应性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物种在面对环境变化时,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逐渐发展出对环境更有利的特征和行为。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适应性进化的分析,帮助初中生理解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是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

二、基本概念1. 生物适应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它是由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形成的。

适应性进化使得生物能够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适应环境的特点和压力。

2. 遗传变异: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上不同的特征。

这些遗传变异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基因突移等因素引起的。

3. 自然选择: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选择性地影响着生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

拥有更有利特征的个体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和繁殖机会,从而逐渐在种群中传递下去。

三、适应性进化的例子1. 鸟类的嘴形状: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形状的嘴可以帮助鸟类获取不同类型的食物。

例如,长而弯曲的嘴适合探取花蜜,尖长的嘴适合啄食昆虫等。

这些特定的嘴形状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以适应各自的食物资源。

2. 鱼类的鳞片:鱼类的鳞片形状和结构因种类而异,可以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提供有效的保护。

例如,在热带地区生活的鱼类往往具有色彩鲜艳的鳞片,有助于它们在水中隐藏和自卫。

3. 长颈鹿的颈椎:长颈鹿的颈椎非常长,使它们能够获取其他动物无法触及的食物。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长颈鹿的长颈为其提供了与其他物种争夺资源的优势。

四、适应性进化的意义1. 物种的生存和繁衍:适应性进化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确保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在面对新的环境条件时,适应性进化也可以使得生物种群迅速适应并发展出新的特征和行为。

2. 生态系统的稳定:适应性进化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物种的适应性进化可以使得它们在其特定的生态角色中发挥作用,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圈的平衡。

3. 资源分配的效率:适应性进化通过使得不同物种具备不同的适应性特征,使得资源在生物界的分配更加高效。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研究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教案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研究一、引言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态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生物通过适应环境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本教学备课教案旨在通过研究生态环境与生物的适应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课堂目标1. 理解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 掌握生物在适应环境中的适应策略;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 生态环境的概念b. 生态环境因素的分类与作用c. 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繁衍的影响2. 生物的适应性研究a. 适应性的定义与意义b. 生物在适应环境中的基本策略c. 案例分析: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差异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关系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全面的理解。

2.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生物例子,通过分析其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的适应策略。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思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以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讲解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的适应策略。

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生物例子,分析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差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和思考。

5. 总结与应用: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习笔记: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总结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目标。

中学生物适应性教学初探

中学生物适应性教学初探
中学课 辅 2 0 l 4 年 7 月
中 学 生 物 适 应 性 教 学 初 探
@ 李建 文
摘要 : 教师在 生物学科教 学过程 中, 必须适应《 生物学》 课标 、 教材 、 资源 的利用 与开发 , 适 应学 生和课 堂教 学。只有 适应 生物 学教 学过程 , 才能达 到教 育教 学之 目的。 关键词 : 中学生物学; 适应性; 教 学初探 作, 对学生在教学 过程 中可能 出现 的问题有 一定思 想准备 , 达 到适应 教 学的作用 。 三、 生物教师 必须 适应教 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新课改生物学教 材围绕课程标 准 的要求 , “ 更 多地反 映生物 科学 技 术的最新进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更 加关 注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 ; 更强调学生 的主动学 习 , 并增加实践环节 ” 等 因素设计教材 内容 , 编写生物学教 材。“ 意在期 望每 个学生通过 学习生物课 程 , 能 够对 生物学 知识 有更深 入的理 解 , 对 今 后职业选择 和学习方向有 更多 的思考 ; 能够 在探 究能力 、 学习 能力和 解 决 问题能力方 面有更 好发 展 ; 能 够在 责任感 、 合作精 神和 创新 意识等 方 面得到提高 ” 。其 目的在 于让学生 能更加 广泛 的了解生 物学 新技术 , 更 多 的学 习生 物学知识 , 通过实践 活动 来培养 自己的探究 能力 、 解 决 问题

中学生物学科教学 , 因新教 材所 涉及 的面广 、 量大 、 范 围宽 , 天南 海 北尽可收入 , 知识体 系的系统性 与知识 点浓缩 简化 , 又 因不 同教师 的教 学特点不 同, 对教材课标 的理 解钻研 程度 不 同, 教学差 异性 很大 。为 了 搞好该学科 的教育教学 活动 , 本人 通过 多年 的生 物教学 实践感 悟 , 适 应 性教学策略对 中学生 物教学 有很 大影 响 , 有 助于提高生物教学效益。 适应性教 学思想 的产 生 , 原于 , 达 尔文 的 自然 选择论 “ 适 者生存 , 不 适者淘 汰” 。在课堂教学 中 , 教师 的教学过 程若适 应课 堂 、 适 应教 法 、 适 能 力 和创 新 能 力 。 应学生 , 教学质量 就高。否则 , 教学 质量就 差 。适 应快乐 的教 与愉 快 的 教 师应 准确理解 新课 标 , 熟 练把 握教材 内涵 , 认真 收集学 生身边 的 学又适应教 师在教 学过程 中的相对适应程度 , 对老师来 说 , 一句话 , 适应 相关生物学 内容与生活经验 , 调整课 堂教学 方案 , 有效 的增加学 生 已有 课堂教学者 质量则 高 , 不适应者质量则差 。本 文重点 以初 中生物学 教师 的经验 事实案例 , 减少那些与学 生涉 及很 远又难 以理解 的事 实案例 , 增 适应性 教学 的探索 , 供 各教师研讨。 强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有助 于学 生 自主探究学 习。一方面有 效 生物教师必须适应《 生物学》 课程标 准 利用 了教学资源 , 另方面也充 分利用 了教 学资源 , 并对教 材相 关 内容 予 《 生物学》 新课标是指导教师生物教学 的纲领性 文件 , 是教 师开展生 以开 发 、 增减和利用。 物教 学的方 向 、 要求 、 理念 、 思 路和 目标 , 也 是教师 开展 生物教 学应 遵循 四、 生物教师必须适应学生 . 培养教育引导学生适应生物学教学 的基 本原则。教师必须要弄明 白新标准所提 出的基本 要求和基 本 内容 , 生物教学重点要放在适 应学 生上 。义 务教育 中学 生物学 知识 与结 在明确课程性质的同时 , 明确 课程 理念 、 设 计思 路 、 课 程总 、 分目 标 以及 构特点 , 是以经验性知识与实 践性 知识相 结合 的, 经验 性知识 多数 又依 内容 目标 , 抓住各 目标 中知识 、 能 力、 情感 态度 与价值 观 的各具 体要求 , 赖于实践实验的过程与结果 获得 , 学生认 知 、 领悟 、 理 解各知 识点 , 需 要 围绕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 目 标, 结合 教材 内容设 计各 课堂 教学方 案 , 主 通过生物实验 、 观察 、 操作 、 比较分 析等动 手实 验、 主动 探究获 得感性 知 动理解适应课程标准来指导生物教学 。只有教师适应 课标 , 按课 标要 求 识体 验去证实经验知识 , 使 学生 真正理 解掌握 。另一 方面 , 现 代初 中学 开展教学活动 , 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和能力 。 生一般处于朦胧状态 , 自我感 知 已成熟成 人 , 很 多情况 下不接 受老 师 的 二、 生物教师必须适应《 生物学> 教材 指导 , 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并没有 完善成熟 , 要求 老师要研究 学生 , 了 新课程改革实施 了一标 多本 的教材模 式 , 版本不 同, 但 中学 各 阶段 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 来适 应学 生 ; 通 过多 种方式研 找他 们 的共 同特 的教学 目标 、 教学 内容 、 教学 要求 、 主要 的知 识结 构 和知识 体 系是 一 致 征性格加 以指导 , 逐步培养他们来适 应生物教学课 堂。教师适应学 生有 的。因此 , 对于任一版本的《 生物》 教材而言 , 各知识点融 于知识体 系 , 知 利于教 , 学生适应课堂则有利 于学 。其实 , 其他各学科教学亦如此 。 识体系融汇于教材体系之 中, 学生通过教 与学来 领会 、 理解 、 并 逐步掌 握 教师适应学生 , 关键是 把握 现代学 生 的个 性特 征 、 性 别、 年龄 、 心理 生物学教材体系 中的各知识点 。教师 就必须要适应 生物学教 材 , 要研 读 特征 、 学习状况 、 兴趣爱好等特点 。以教 师个人 的人 格魅力和教 学艺术 、 教材 , 研究教材 的结构体系 , 明白教材 的知识体 系及 各知识 点 , 通过研 读 方法去感染 吸纳接受学生 , 无论是语 言表达 , 还是表 情神态 、 体 态语 言 的 研究教材 , 把各知识体 系内融合 的知识 点融汇 于 自己的教学 心理准备 之 表现 , 或抓住学科特点 与学 生 心理 、 想 像、 思维 的意 识碰撞 , 激发学 生学 中, 悟 出教学过程 的思路与方法 , 才会 有充分 的思想准备 、 饱 满的精 神状 习生物学知识 的欲望 , 启迪 他们 对学 习产生 兴趣和 爱好 , 并 引导他 们适 态和 良好 的教学态度 、 教学方法 , 开展教学活 动。例如 : 在观察 植物 细胞 应课堂教学 , 最终达 到提高学科教 学之 目的。 课, 学生在显微镜下看 到的 图像 与书 上 的图示差 异非 常大 , 一般 根本 生物 的生存 与繁衍终 以适 者生存 , 不适者 淘汰。生物学教 师在教 学 就不相 同, 教师应先对所要 观察 的 图像 或相关 实验 预先 做一做 , 观 察一 方法上也应该探索 , 适 应课 堂教 学者质 量 高效果好 、 学生 喜爱学 习有 兴 下, 去体验 、 识别 、 鉴 赏、 认识一下 , 课 前有对学生 观察出 的差 异现象 在学 趣, 不适应者学生讨厌 教学 质量低 。所 以, 生 物学 教师要 适应 生物学 教 生实验过程 中予 以校正提 示 , 实 验结束 后 , 学 生就 不会对 植物 细胞结 构 学, 以期提高生教学质 量。 产生认识上 的错觉 , 以致对识 图、 知识理解产 生错误 。因此 , 教师必 须要 ( 作者单位 : 辽 宁省桓仁满族 自治县 沙尖子学校 1 1 7 2 0 0) 适应生物学教材 , 仔 细阅读 、 研 究教材 , 预先感 知理 解教 材 , 预 先实 验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物适应性教学初探
作者:李建文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21期
摘要:教师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应《生物学》课标、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适应学生和课堂教学。

只有适应生物学教学过程,才能达到教育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适应性;教学初探
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因新教材所涉及的面广、量大、范围宽,天南海北尽可收入,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知识点浓缩简化,又因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不同,对教材课标的理解钻研程度不同,教学差异性很大。

为了搞好该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本人通过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感悟,适应性教学策略对中学生物教学有很大影响,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学效益。

适应性教学思想的产生,原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若适应课堂、适应教法、适应学生,教学质量就高。

否则,教学质量就差。

适应快乐的教与愉快的学又适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对适应程度,对老师来说,一句话,适应课堂教学者质量则高,不适应者质量则差。

本文重点以初中生物学教师适应性教学的探索,供各教师研讨。

一、生物教师必须适应《生物学》课程标准
《生物学》新课标是指导教师生物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开展生物教学的方向、要求、理念、思路和目标,也是教师开展生物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师必须要弄明白新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在明确课程性质的同时,明确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总、分目标以及内容目标,抓住各目标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各具体要求,围绕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各课堂教学方案,主动理解适应课程标准来指导生物教学。

只有教师适应课标,按课标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和能力。

二、生物教师必须适应《生物学》教材
新课程改革实施了一标多本的教材模式,版本不同,但中学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主要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是一致的。

因此,对于任一版本的《生物》教材而言,各知识点融于知识体系,知识体系融汇于教材体系之中,学生通过教与学来领会、理解、并逐步掌握生物学教材体系中的各知识点。

教师就必须要适应生物学教材,要研读教材,研究教材的结构体系,明白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通过研读研究教材,把各知识体系内融合的知识点融汇于自己的教学心理准备之中,悟出教学过程的思路与方法,才会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一
课,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与书上的图示差异非常大,一般根本就不相同,教师应先对所要观察的图像或相关实验预先做一做,观察一下,去体验、识别、鉴赏、认识一下,课前有对学生观察出的差异现象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予以校正提示,实验结束后,学生就不会对植物细胞结构产生认识上的错觉,以致对识图、知识理解产生错误。

因此,教师必须要适应生物学教材,仔细阅读、研究教材,预先感知理解教材,预先实验操作,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思想准备,达到适应教学的作用。

三、生物教师必须适应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新课改生物学教材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等因素设计教材内容,编写生物学教材。

“意在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课程,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今后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更加广泛的了解生物学新技术,更多的学习生物学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准确理解新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内涵,认真收集学生身边的相关生物学内容与生活经验,调整课堂教学方案,有效的增加学生已有的经验事实案例,减少那些与学生涉及很远又难以理解的事实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方面有效利用了教学资源,另方面也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并对教材相关内容予以开发、增减和利用。

四、生物教师必须适应学生,培养教育引导学生适应生物学教学
生物教学重点要放在适应学生上。

义务教育中学生物学知识与结构特点,是以经验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的,经验性知识多数又依赖于实践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获得,学生认知、领悟、理解各知识点,需要通过生物实验、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获得感性知识体验去证实经验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

另一方面,现代初中学生一般处于朦胧状态,自我感知已成熟成人,很多情况下不接受老师的指导,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并没有完善成熟,要求老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来适应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研找他们的共同特征性格加以指导,逐步培养他们来适应生物教学课堂。

教师适应学生有利于教,学生适应课堂则有利于学。

其实,其他各学科教学亦如此。

教师适应学生,关键是把握现代学生的个性特征、性别、年龄、心理特征、学习状况、兴趣爱好等特点。

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方法去感染吸纳接受学生,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表情神态、体态语言的表现,或抓住学科特点与学生心理、想像、思维的意识碰撞,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欲望,启迪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爱好,并引导他们适应课堂教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科教学之目的。

生物的生存与繁衍终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生物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探索,适应课堂教学者质量高效果好、学生喜爱学习有兴趣,不适应者学生讨厌教学质量低。

所以,生物学教师要适应生物学教学,以期提高生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