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气的性质》说课设计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2《氯气的性质》教案五篇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2《氯气的性质》教案五篇一、设计思想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因此,本课首先先从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展示氯气泄露事故以使学生对氯气产生感性认识,再用泄露氯气给社会带来惨重的损失激发学生学习氯气的性质的渴望。
最后以氯气泄露事故造成的严重恶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要向学生介绍氯气的用途,以使学生建立起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分组讨论等环节,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力图使这堂课既有严谨规律的学习过程,又有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和实践过程,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教材解读与分析“氯气的性质”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是在学生在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碱工业”等知识点后,是第一次进行元素性质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学习方法指导今后对硫、氮等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也为卤族元素性质的整体认识乃至非金属元素的把握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用所学知识指导对“氯气的性质”的学习,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是可行的。
本节课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总结,是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切实掌握“氯气的性质”。
四、重点、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和作用。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
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及辩证思想的渗透。
五、教学方法:1.情境激趣法:运用多媒体视频,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2.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其中化学性质;3.讨论总结法: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最终总结氯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及说课 最新
《氯气的性质》研究课教学设计[研究目标]1、运用有效教学观念,从关注教学的预期目的出发,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探索在物质性质教学中运用“情景——探究——反思——创新”教学模式。
[研究策略]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提出利于学习的实际问题,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生和谐互动,不断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在鼓励、赞扬、鞭策声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掌握氯气与水反应的实质及工业制取漂白精的原理,了解次氯酸的性质。
2、过程方法:按情景导入,提出问题;探究原因,观察分析;反思创新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习惯,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液的反应;[教学难点]氯水的成份;次氯酸的性质。
[教学方法]1、用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情景——探究——反思——创新”教学模式,融知识学习与方法掌握于一体。
2、在氯水成份的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的有效性。
[教学程序]1、巧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用“如何逃生和控制污染?”的具体问题,展开对氯气与水反应的探究过程。
2、从学生的分析、推测与实验验证过程中,一步一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以对问题的顺利解决作为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二、教学反思什么样的教学可以称为“有效教学”?经过学习、思考与实践,我的体会是: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二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氯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氯气的危害和应用。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氯气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含有氯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氯气的认知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它有哪些特点?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知识讲解(20分钟)(1)物理性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氯气的物理性质。
首先,教师将氯气装入一个透明的玻璃管中,然后将玻璃管倒立放入水中,观察学生对氯气的颜色、密度和溶解性的变化。
教师解释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比空气重,不溶于水。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如用氯气灭火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氯气的化学性质。
首先,教师将一小块金属铁放入氯气中,学生观察到金属铁迅速生锈,产生红褐色的铁(III)氯化物。
然后,教师将氯气通入溶有碱性溴化钾的溶液中,学生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绿色,产生溴气。
通过这些实验,教师解释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的特点。
3.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漂白、制取氯化铝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氯气在水处理、纺织、制药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4. 学生实践(2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研究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每个小组设计一种制备氯气的实验,并观察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生可以利用氯化氢和过氧化铁的反应制备氯气,并通过实验验证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技能目标: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室中的安全操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中的安全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烧瓶、试管、氯化钠、浓盐酸等)、实验室安全设备(抽风机、防护眼镜等)。
2. 教学材料:教学课件、实验操作指导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氯气相关的图片或者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氯气的好奇心。
2. 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氯气的份子式、结构式和物理性质,引导学生了解氯气的基本概念。
3. 探索(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备氯气并观察其性质变化。
操作步骤如下:(1)将氯化钠溶解于水中,生成氯离子和钠离子的溶液。
(2)将溶液倒入烧瓶中,并加入浓盐酸。
(3)观察烧瓶中产生的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瓶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4. 分析(1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
指导性问题如下:(1)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为什么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色?(3)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5. 拓展(10分钟)通过讲解氯气的应用领域,拓展学生对氯气的认识。
例如,氯气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消毒和化学合成等领域。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氯气的性质和实验室中的安全操作。
五、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氯气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氯气的其他实验方法和性质研究。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亲自制备氯气并观察其性质变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应用领域,匡助他们深入理解氯气的性质和意义。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2. 能力目标: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和处理氯气。
二、教学重点1.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2. 氯气的主要用途和环境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 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氯气,减少环境污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提问:什么是氯气?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氯气的外观和气味。
然后,讲解氯气的制备方法:电解食盐水。
详细介绍电解食盐水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并进行示范实验。
3. 理论学习(20分钟)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
首先,讲解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过程。
然后,讲解氯气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引导学生分析反应产物和反应类型。
4. 实践探究(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氯气与不同物质的反应。
首先,让学生观察氯气与铁粉的反应,观察到铁粉变成了黑色的铁(II)氯化物。
然后,让学生观察氯气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观察到溶液变成了黄绿色。
最后,让学生观察氯气与氨水的反应,观察到溶液变成了白色烟雾。
5. 拓展应用(15分钟)讲解氯气的主要用途,如制备盐酸、漂白剂、消毒剂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氯气的环境影响,如氯气泄漏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6. 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同时,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和处理氯气,保护环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和讨论,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通过实践探究环节,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氯气的化学性质。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氯气的环境影响,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氯气的性质、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氯气,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氯气的性质、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氯气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有关气体的知识,如气体的特点、气体的分子运动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投影或板书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氯气的性质、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
包括:- 氯气的颜色、气味和密度;- 氯气的溶解性和溶解后的酸性;-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氯气的氧化性和毒性。
3.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氯气的制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如下:- 将氢氯酸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反应管;- 观察反应管中气体的颜色和气味变化;- 将气体导入试管中,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气体为氯气。
4. 实验探究(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氯气的溶解性、氧化性和毒性。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实验总结与讨论(1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总结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氯气溶解于水中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氯气的氧化性有哪些具体表现?- 氯气的毒性如何影响人体和环境?6. 拓展延伸(10分钟)介绍氯气的主要用途,如消毒、漂白、制药等,并探讨氯气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氯气,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7.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份关于氯气的实验报告或研究氯气的其他应用领域。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1. 教学资源:投影仪、实验器材、实验药品、实验报告模板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气的性质》教案-新版
氯气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2.感悟氯原子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
3.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现象分析能力。
4.联系漂白粉的工业生产,加深对氯水性质的理解。
5.正确地认识氯气的消毒作用和氯气的毒性之间的关系,体悟化学的正面价值。
6.进一步体会食盐的重要性和氯碱工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氯气和碱的反应;氯气和漂粉精的漂白消毒作用;实验的设计、正确操作和现象分析;三、设计思路从氯气的重要用途引入,使学生明确氯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结合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和氯气的性质实验,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
通过氯气与几种单质的演示实验,学习氯气的化学性质。
由氯气用于自来水处理出发,展开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而延伸到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导入]由表示氯气主要用途的树状图片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氯气,通过对图片的简单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氯气的。
[ 对图片作简单解释:树状图由根部的salt(食盐)开始,正好衔接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树冠上白色背景的文字表示这些物质中含有氯元素,灰色背景的则表示物质中不含氯元素。
矩形框图表示中间产物(媒介物等)或生产的中间环节,椭圆形框图表示最终的用途。
[过渡]氯气为何与水处理有联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大家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首先来回忆一下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一瓶氯气的样品,嗅闻气味――注意嗅闻方法。
[板书]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叙述]现在我们可以解释“氯气”这个名字的由来了,氯元素的希腊文原意是"绿色的",英文名称为"Chlorine",我国清代翻译家徐寿最初把它翻译为"绿气",后来把两个字合并称为"氯"。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3. 理解氯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二、教学重点1.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氯气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三、教学难点1. 氯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和材料;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实验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含氯化合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氯气的应用领域,并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比空气重,密度大约是空气的2.5倍。
在常温下,氯气是稳定的,不易燃烧。
但在高温下,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
b. 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反应。
例如,它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盐酸等。
3. 制备方法(10分钟)a. 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氯气的制备方法。
b. 介绍工业上常用的氯气制备方法,如电解盐水、热分解氯化氢等。
4. 主要用途(10分钟)a. 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向学生介绍氯气的主要用途,如制备氯化物、消毒剂、漂白剂等。
b. 引导学生思考氯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5. 危害性(15分钟)a. 介绍氯气对人体的危害,如刺激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等。
b. 引导学生思考氯气对环境的危害,如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6.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视频、实验或案例分析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氯气的应用和危害。
八、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进一步了解氯气的性质和应用;2.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氯气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3. 思考并写下对氯气应用的看法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的方式,全面介绍了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主要用途和危害性。
最新《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氯气的性质》说课稿1今天我说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学中的氯气的性质。
这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是:氯元素是非常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也是学生在必修一中学习到的第一个非金属元素。
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氧气这一具体单质的性质,但是对于这一类单质如何研究并不清楚,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为以后学习其他物质提供了方法。
而且,学习了氯气的性质为以后学习盐类和胺类化合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学习这节内容的重点是氯气的化学性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氧气的性质,对于物质性质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使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并不了解,学习对于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较弱,因此,学生对于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描述都不到位,这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本节内容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和讲授法。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氯气基本只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思路是:首先,我将通过一段化学史话引入氯气,之前学生对于氯气的知识了解很少,引用氯气的发现不仅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也使学生知识面拓展;接着利用这段史话使学生从中发现氯气的某些特性,同时展示氯气的样品让学生亲自感受氯气的性质。
本节课我将还是使用传统介绍物质性质的方法,先介绍氯气的物理性质,利用其某些物理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譬如氯气泄露后逃生的问题;然后介绍其化学性质,通过氯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让学生自己总结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接着就开始从金属到非金属,金属从活泼到不活泼,分别是钠、铁和铜,非金属主要就介绍氢气、水和碱溶液的反应,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由于氯气的毒性较大,大多数实验采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将让学生亲自做实验。
氯气说课
《氯气的性质》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氯气的化学性质是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一次系统学习的元素化合物,,本节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编排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紧扣上节内容―氯气的生产原理,引出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再学习溴碘的化学性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专题学习的实验方案设计,为探究氯气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本节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两大特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设置思想:①、注重实验教学,化学的最大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教材共编入了3个观察与思考实验,3个活动和探究实验和一个花朵被漂白的对照实验,这些实验将给学生以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氯气的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体现新课标的课程思想:传统的教材在描述某一物质的性质时,都是将其各种性质一目了然的分门别类的列出,而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形式。
而是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信息提示等栏目,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搭建了良好平台,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总结出有关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将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体现了在教与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的新课程思想。
2、教学的重点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是理解氯气的存在、制法和用途的重要依据,也是后续学习溴、碘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理论的基础,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学生缺乏化学平衡的知识,较难理解氯水既有氯气单质的性质,又有盐酸和次氯酸的性质。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好,将很难理解氯水跟不同物质反应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所以氯气与水反应是本节教学难点。
此外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过程不是一节课就可以掌握的,需要长时间的体会的训练,也是本节课要重点落实的。
3、教学的目标:a.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作为切入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高中化学《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氯气的性质》说课稿一、说理念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是课程标准中两种重要的学习理念,而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氯气的性质》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栏目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搭建了良好平台。
为此,设计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构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利用氯气的有毒性和氯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用途,提高学生对化学、科技与生活之间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一名服务者和引导者出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构建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二、说教材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6大知识模块之一。
本节之前学生虽然对氯气的制备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次系统地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学生在此节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同时本节教学也为后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两大特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设置思想:①、注重实验教学,体现化学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本节教材共编入了3个观察与思考实验,3个活动和探究实验和一个花朵被漂白的对照实验,这些实验将给学生以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体现新课标的课程思想:传统的教材在描述某一物质的性质时,都是将其各种性质一目了然的分门别类的列出,而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形式。
而是利用3个观察与思考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分类总结出有关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实验安排上面也一改传统教材的编排方式,将很多以前的教师演示实验以学生活动与探究的形式出现,这将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体现了在教与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的新课程思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氯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氯气性质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而难点主要有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氯水的主要成分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②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以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作为切入点,认识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的本质③能运用次氯酸的性质解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和观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②通过问题讨论,掌握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②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探索兴趣。
高中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第二节《氯气性质》说课苏教版必修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在前面学习了实验方案的设计的 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 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探究 氯气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在学习氯气的性质的同 时了解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学习元素化 合物知识的内容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编写特点
③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6.思考与交流:盐酸(HCl) 没有漂白性,Cl2没有漂白性,而 氯水或潮湿的Cl2有漂白性,为 什么?
激发进一步探索氯水的成分
7.指导阅读和练习 ⑴指导阅读:P43中间段及注 解① ⑵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Cl2 + H2O HCl + HClO
学生自己总结:氯气与水反应”
运用分类的方法,预 测物质的性质
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结构: Cl
分子式: Cl2 、双原子分子
趋势: 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显1价 . 单质也活泼, 易得到电子.
(4)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演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钠在氯气中燃烧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掌握:氯气与铁等金属 反应
3Cl2+2Fe=2FeCl3
2、播放视频: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掌握:氯气与氢气等非
②氢气与氯气混合后点燃.
金属反应
Cl2+H2=2HCl
3、交流与讨论:通过铁、氢气分别 了解:燃烧不一定要有
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
氧气参加
的条件有何新的认识?
4、交流与讨论:氯气溶于水有无化 创设问题情景:氯气能
学反应发生?假如有,生成物可能
否与水反应.
是什么?氯水中有哪些微粒?
5.活动与探究
新课教学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氯气的性质并解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含有氯气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氯气的好奇心。
2. 氯气的性质(20分钟)2.1 物理性质首先,介绍氯气的物理性质,如氯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
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将氯气通入蓝色石碱溶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氯气的颜色和性质。
2.2 化学性质接着,介绍氯气的化学性质,如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将氯气通入铁粉中,观察铁粉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3. 氯气的制备方法(15分钟)3.1 氯气的制备原理简要介绍氯气的制备原理,如盐酸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备氯气。
3.2 氯气的制备实验通过实验演示,展示盐酸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备氯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氯气的制备方法。
4. 氯气的应用领域(15分钟)4.1 氯气的应用介绍氯气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用于消毒、制备化学品等。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氯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2 氯气的安全性提醒学生氯气的危险性,如毒性较大,需避免接触。
强调在实验操作或应用中要注意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5.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进一步拓展氯气的相关知识,如氯气的环境影响、氯气的替代品等。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含有氯气的图片或实物。
2. 实验器材:蓝色石碱溶液、铁粉、盐酸、过氧化氢等。
氯气的性质 说课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了氯气 与碱的反应方程式书写,同时明白氯气虽然有毒, 与碱的反应方程式书写,同时明白氯气虽然有毒,但是 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 酸反应制得的是 ( ) A、CuCl2 B、FeCl2 C、FeCl3 DAlCl3 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制氯水中的微粒只有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 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Cl2。 D、 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 3、用自来水养金鱼时,将水注入鱼缸之前需要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的目的是 ( ) A. 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杀菌 B.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C.提高水温 C.提高水温 D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学生的困惑 不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氧气、 氧气、氢气等具体单质 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 法 的性质
教法分析
1、多样的演示实验和图片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多样的演示实验和图片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演示实验 2、采用“实验”、“对比”、“联想”的教学 、采用“实验” 对比” 联想” 方式 3、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推理→得 、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推理→ 出结论” 出结论”等环节组织教学活动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
教学活动 1. 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 展示一瓶氯气, 观察并描述其颜色和状态, 观察并描述其颜色和状态, 请学生闻氯气的气味, 请学生闻氯气的气味,强调 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2问:桌上 氯气瓶正放, 氯气瓶正放, 问 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 1. 展示图片: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使用 展示图片: 氯气。 氯气泄漏使树叶枯黄。 氯气。②氯气泄漏使树叶枯黄。 1. 学生演示:向盛氯气的矿泉水瓶中注入 学生演示: 少量的水振荡。 少量的水振荡。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第四个环节:问题解决(6分钟)
(设计意图:及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即时发现学生掌握的
情况,及时纠正。)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
制得的是 ( ) A、CuCl2 B、FeCl2 C、FeCl3 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DAlCl3 ()
模块二、教学设计 1、教学思想:①认识规律。学生已学过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氯碱工业”,“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并已经把这些实践初步上 升到理论高度,用所学的理论指导“氯气的性质”的学习,并对“氯气 与水的反应”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符合学生的 认识规律。②认知过程。本节课从“导入新课”,观察充满氯气的集气 瓶,观看历史图片,到学生演示,教师演示,学生探究,交流总结。学 生从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氯气的性 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教学手段: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并以 ①实验 演示。②实验探究。③多媒体辅助。 模块三、教法分析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进行思维、判断、交流、总结;对“氯气与水 的反应”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 模块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 推“果”。如“氯水呈浅黄绿色”(果)推导“氯气溶于水”(因)。 2、指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氯气与水的反应”。 模块五、教学过程(共分为五个环节)(40分钟) 设计思想:知识为载体、能力为目标,学生活动为主线。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1分钟)设计思想: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氯气的性
质”的学习中,同时消除学生因氯气有毒而产生畏惧心理,让学生充满好奇、 正确地走近“氯气世界”,热爱化学。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理解氯气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理解氯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教学难点:氯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器材;2. 教学材料:氯气的相关知识资料、实验报告等;3.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含有氯气的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知识讲解(20分钟)2.1 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在常温下,氯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溶于水。
通过实验展示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2.2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实验展示氯气与铁粉、氢气等物质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
3. 实验演示(30分钟)3.1 实验一:氯气的密度测定通过测量氯气与空气的密度,验证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实验步骤包括采集氯气、测定氯气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氯气的密度。
3.2 实验二:氯气与铁粉的反应将氯气通入装有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并描述氯气与铁粉的反应现象,解释反应产物的形成。
3.3 实验三: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将氯气通入装有氢气的反应瓶中,观察并描述氯气与氢气的反应现象,解释反应产物的形成。
4. 拓展应用(15分钟)4.1 氯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氯气在制取氯化钠、氯化石蜡等化学品的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氯气在漂白剂、消毒剂等方面的应用。
4.2 氯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氯气在游泳池消毒、自来水消毒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氯气在塑料制品、纸张漂白等方面的应用。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氯气的性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高中教材化学1专题二第一单元的氯气的性质。
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的内容、地位与作用几方面进行说课。
《氯气的性质》是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二第一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氯气的工业生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节安排在第二单元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一节,是整个专题的开始,同时这一节安排在这一单元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前面,有铺垫作用。
本节是这一单元的重点。
氯不仅是卤素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也是自有代表性的非金属元素。
本节通过介绍氯气的制法、化学性质及氯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为以后学习卤素性质的相似性做出了铺垫,也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中同族元素的性质的变化规律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是对第一单元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进一步应用和巩固,并有助于更深入的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而且这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开始,对以后学习更多的元素和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到氯气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为本节氯气的引入做了很好的铺垫。
初中学习中,氯原子的结构也为学习氯气性质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氯气性质的学习对以后氧化还原反应、卤素性质的学习以及其他物质性质的学习有很大作用,并且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非常重要。
所以氯气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但是由于同学们缺乏溶解平衡的知识,所以较难理解氯水中的成分,对氯水的性质掌握不好,所以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以上对教材及学生认知情况的分析,我拟定通过本节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氯气重要性质。
2.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知道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体验学习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感受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在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以及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交流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
氯气性质说课稿
氯气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氯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氯气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匡助学生理解氯气的危害性和正确使用氯气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氯气实验装置、氯气气体瓶、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讲解材料、PPT课件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大家知道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它有哪些性质呢?”2. 氯气的物理性质(1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或者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溶解性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量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其他气体的异同之处。
3. 氯气的化学性质(20分钟)教师介绍氯气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水反应、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等。
通过实验演示或者PPT课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氯气与不同物质反应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量这些反应暗地里的化学原理。
4. 氯气的危害性和安全使用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氯气的危害性,包括其对人体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
同时,教师提供相关的安全使用方法,如正确操作氯气装置、避免氯气泄漏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例讲解氯气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使用氯气的重要性。
5. 氯气的应用领域(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氯气的应用领域,如水处理、消毒、化学合成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氯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6. 小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量和研究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氯气性质的理解程度、解决与氯气有关问题的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的性质》说课
一、说理念
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是课程标准中两种重要的学习理念,而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氯气的性质》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栏目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搭建了良好平台。
为此,设计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构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利用氯气的有毒性和氯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用途,提高学生对化学、科技与生活之间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一名服务者和引导者出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构建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二、说教材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6大知识模块之一。
本节之前学生虽然对氯气的制备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次系统地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学生在此节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同时本节教学也为后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两大特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设置思想:①、注重实验教学,体现化学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本节教材共编入了3个观察与思考实验,3个活动和探究实验和一个花朵被漂白的对照实验,这些实验将给学生以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体现新课标的课程思想:传统的教材在描述某一物质的性质时,都是将其各种性质一目了然的分门别类的列出,而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形式。
而是利用3个观察与思考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分类总结出有关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实验安排上面也一改传统教材的编排方式,将很多以前的教师演示实验以学生活动与探究的形式出现,这将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体现了在教与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的新课程思想。
本节课的重点是氯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氯气性质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而难点主要有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氯水的主要成分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②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以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作为切入点,认识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的本质
③能运用次氯酸的性质解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和观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问题讨论,掌握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探索兴趣。
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
③利用氯气的毒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④利用氯气的用途和毒性,提高学生对化学、科技与生活之间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
1、加强理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出有关氯气的化学性
质时,笔者利用一个讨论题“从氯气分子的结构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
在讨论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从氯气分子的由什么微粒构成?氯原子的结构如何?
氯原子的结构是否稳定?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这一科学理论,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2、突出实验教学,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本节课
的教学,在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我将其分成两类:①教师演示实验②学生探究实验,在教师演示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思考中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兴趣。
3、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和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化学在STS中起作重要作用,因
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投放2004年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
气爆炸的实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去闻氯气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当时在爆炸现场群众当时的状况。
4、总结归纳,注意学法指导: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起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交给学生应有的知识的同时,我注意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得出一些学习某一知识点的方法,如物质的物理性质认识的一般方法,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结构——性质等
五、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技术投放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爆炸的现场实况图片。
引出氯气的教学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氯气一种有毒气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新课展开:
(1)借助一个设疑: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又从那些方面认识呢?和一个学生实验和观察:先收集好的一瓶氯气并向其中加入大约10ml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总结出研究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思路,同时得出氯气重要的物理性质
(2)通过询问学生可以通过氯气的那些物理性质,在氯气工厂发生泄露是自救?以明确化学知识可以用来解答生活问题。
同时设问除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还能否利用氯气的化学性质?来引入有关氯气化学性质的教学。
(3)通过引导学生对几个实验的分析完成对氯气化学性质的教学:铜、铁、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等实验,同时在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下面通过化合价判断氧化剂打下基础
(4)借助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实验完成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同时依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适当补充氯水的主要成分。
(5)再次提问面对氯气泄露我们应如何处理的问题?使化学知识再次与生活实际碰撞。
(6)借助网络收集的材料展示氯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用途,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强调事物的两面性。
我们应多使用化学知识的有利面为人类造福。
3.课堂总结:(1)强调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巩固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