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篇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习上更加努力。

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科学是小学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六三制新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

六三制新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

六三制新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第一章: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参与,观察和推理,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本章将为你介绍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实验活动。

1. 做个简单的电池实验材料:铝箔、铜线、酸性溶液(例如柠檬汁)实验步骤:1)将一块铝箔和一根铜线分别插入柠檬汁中,并确保它们不接触彼此。

2)将铝箔和铜线分别与两根导线连接,并将另一端接至LED灯。

3)观察LED灯是否亮起。

实验原理:该实验模拟了一个简单的电池,柠檬汁中的酸性成分能够使铝箔和铜线产生电荷流动,进而点亮LED灯。

2. 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材料:一株绿色植物、透明塑料袋、吸管、水实验步骤:1)将绿色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并用吸管将袋口与水杯相连。

2)将塑料袋密封,并放置于充满阳光的地方。

3)观察几天后,你会发现袋中的水量逐渐减少。

实验原理:通过该实验,你可以观察到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植物吸收了水分,并将其转化为气体排放出来,从而导致袋中水量减少。

第二章:科学生活技能科学生活技能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将为你介绍一些实用的科学生活技能。

1. 制作简易测风仪材料:塑料瓶、剪刀、便签纸、胶带步骤:1)将塑料瓶剪成两半,取上半部分。

2)将便签纸剪成箭头形状,用胶带固定在塑料瓶口的一端。

3)找到一个开阔的地方,举起测风仪,观察箭头的方向。

原理:测风仪是根据风的方向和速度来判断的,当风吹来时,箭头会指示风的方向。

2. 快速检测酸碱性材料:红色甘蓝汁(用红色甘蓝叶煮沸而成)、几种常见的食物或液体(例如醋、柠檬汁、牛奶)步骤:1)将红色甘蓝汁倒入几个小容器中。

2)将不同食物或液体滴入红色甘蓝汁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原理:红色甘蓝叶的汁液能够作为一种指示剂,它会根据溶解在其中的酸碱物质而改变颜色,酸性物质导致溶液变红,碱性物质导致溶液变绿。

第三章:科学知识小百科科学知识小百科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

青岛版3-6年级科学实验操作

青岛版3-6年级科学实验操作

青岛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三年级下册一、P4第2课玩滑梯的启示【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橡皮筋、被拉动物体(钩码及钩码盒代替)【实验步骤】1、用橡皮筋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橡皮筋的长度变化。

2、在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它表面变得粗糙,再用橡皮筋拉动刚才的物体,观察橡皮筋的长度变化(比在光滑木板上拉动时橡皮筋变得更长些)。

说明:在光滑木板上摩擦力小,在粗糙木板上运动摩擦力大。

3、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橡皮筋长度的变化;向钩码盒内加放钩码或减少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橡皮筋长度变化。

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

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说明】1、“被拉动的物体”用“钩码盒”代替,在改变物体轻重时,只改变盒内钩码数即可。

2、对比实验的设计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而这里没有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即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其他条件相同)。

但作为老师准备材料时应做到心中有数,按对比实验要求准备。

3、测力计的使用是四年级下册设计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认识测力计以及力的单位“牛顿”,因此,不能用测力计拉动物体比较力的大小,只能用橡皮筋或松紧带拉动,通过比较橡皮筋或松紧带长短变化获得“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知识。

二、P10第5课有趣的磁铁【实验名称】探究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金属片、玻璃片、木片、纸片、塑料、水槽(盛水)、泡沫板、支架(铁架台)【实验步骤】1、用磁铁靠近木片、纸片、塑料、大头针等材料,发现磁铁只把铁制物品吸起来,说明磁铁有吸铁的性质。

2、拿起磁铁用线固定在中间,让它水平悬挂起来;把另一块磁铁放在水中的泡沫板上。

过一会儿,观察到两块磁铁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导(2011-09-16 23:25:46)转载▼标签:教育分类:青岛版科学
【实验名称】:模拟乘客与行人实验
【实验用品】:小车、玩具小人、实验记录单等。

【实验步骤】:
以行人(自己)为参照物拖动小车前进,车中的人是运动的。

以乘客(自己)为参照物,在自己前进的过程中路边静止的行人也是运动的。

以坐着的乘客(自己)为参照物,车里前进的乘客是运动的。

【分析与思考】:
实验前让学生先来确定参照物,以自己也可以以其他物品也可以。

在实验中来模拟自己想到的情况,并描述自己的发现。

距离和时间
【实验名称】:测量时间和距离
【实验用品】:秒表、米尺、小车等。

【实验步骤】:
1、分好实验组与记录单。

2、确定好距离,小组内进行分工。

分成运动员、发令员、记录员(每二十米站一个记录员)。

记录员记录下所在距离运动员所用的时间。

3、确定好时间,同时起跑测量相同时间下每个人的距离。

【分析与思考】:
1、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测量时要沿直线。

2、学生学会正确填写记录单,不仅可以用时间距离描述速度还可以运用图形或图表来表示距离与时间。

4、跑步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同时起跑、起跑时脚尖在起跑线后,脚尖跨过终点线计算时间,要沿直线测量。

4、测量小车时,也是以车头到车头为测量距离,或者以车尾到车尾为测量距离。

青岛版科学实验(六年级上册)

青岛版科学实验(六年级上册)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备注说明
(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
仅供参考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手册
(六年上册)
序号
实验名称
课本页码
类别
备注
1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P7
分组
2
蜡烛燃烧的实验
P14
分组
3
食盐变化的实验
P16
分组
4
水泥变化的实验
P16
分组
5
铁生锈
P19
分组
6
惯性实验
P30
分组
7
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
P42
分组
8
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P48
分组
9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P64
分组
10
葱叶结构的模拟实验
P72
分组
11
牛奶的变化
P22
演示
12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实验
P51
演示
序号
1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对比实验
实验名称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实验目的
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
四片馒头、塑料袋、烧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范文大全)

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范文大全)

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范文大全)第一篇: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一、P14第5课蜡烛的变化方法有: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

2、点燃。

教材P14有个实验记录表:蜡烛在点燃、熔化两种实验方法下的现象。

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 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气)。

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二、P16第6课食盐和水泥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一)食盐的变化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

方法: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

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二)水泥的变化器材: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

方法: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

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

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

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

总结出: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三、P19第7课铁生锈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让学生交流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重点是培养对比实验的能力。

做“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需要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方法:(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一、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实验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实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实验实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实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实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实验材料:地球仪、蜡烛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实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实验材料:蜡烛、地球仪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实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现有1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步骤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步骤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一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形态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想象.实验现象:1、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变黑(燃烧时产生的烟吸附在上面)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__烟二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物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以分为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坩埚、铁盘、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食盐。

实验步骤:1、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溶解进行观察。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3、把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加入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4、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把食盐水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水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2、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3、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一会,水泥凝固了。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进行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水恢复原状.食盐的变化是可逆变化。

水泥不能恢复原状,水泥的变化属于不可逆变化。

注意事项:1、玻璃棒搅拌时要注意不要碰到烧杯壁,按顺时针方向搅拌.2、点燃酒精灯以及熄灭酒精灯时注意方法。

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惯性这种现象并初步认识惯性.实验器材:玻璃杯、棋子、尺子、小车、木块、实验步骤:1、用尺子击打中间的一个棋子,观察现象。

2、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车上的木块会怎样?实验结论: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或)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

四实验名称:月相成因实验目的: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实验器材:电灯、小球实验步骤: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做太阳,学生自己当做地球,把小球当做月球。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试验题一、探究馒头发霉的试验试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试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暖和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看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暖和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暖和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试验结论:暖和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试验试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试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试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需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试验试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试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试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试验材料:地球仪、蜡烛试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渐渐旋转,观看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试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试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试验材料:蜡烛、地球仪试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看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试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试验结论: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一、《馒头发霉了》1、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实验器材:四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塑料袋实验步骤:1.选4片馒头(或用其他容易发霉的食物),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分析: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最容易发霉。

2、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实验分析: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份,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二、食盐和水泥(1)实验课题: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材料:筷子杯子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坩埚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全册科学实验操作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全册科学实验操作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63制刘六年级实验汇总六年级上册1.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样子。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调试直至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2.像与不像帮同学找父母活动目的:知道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在外貌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

活动材料:父母的照片。

活动过程:1.组长收集自己小组内同学父母的照片。

2.组间交换照片。

3.小组内观察其他小组同学父母的照片,找出其体貌特征,和班内同学的体貌进行对比,帮同学找到父母。

活动结论:手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有相似之处,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7.秋季星空认识仙后座活动目的:了解仙后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熟悉找寻仙后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仙后座、北极星周边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仙后座,找出仙后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识读北极星周边星图,尝试使用教科书的方法找到仙后座。

学习使用活动星图活动目的:熟练使用活动星图。

活动器材:活动星图。

活动步骤:1.观察活动星图,熟悉活动性图的各组成部分。

2.根据当前日期、时刻、地理位置调整活动星图,对准方向,练习活动星图的使用。

3.小组间互相指定观测时间、方向,练习使用活动星图。

8.冬季星空认识猎户座活动目的:知道猎户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学会寻找猎户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猎户座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猎户座星图,找出猎户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课后,面向南方观察星空,尝试找到猎户座。

制作并利用星座放映器介绍星座活动目的:学习制作星座放映器,进一步熟悉星座知识。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现有1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培训 课件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培训 课件

二、实验器材: 带绝缘外皮的导线 退过火的大铁钉 电池 大头针 指南针
三、实验步骤:
实验一:(制作电磁铁) 1、将绝缘导线两端的外皮各剥掉约2厘米。 2、将导线从铁钉的一端开始,沿一个方向绕 在一根大铁钉上(10 圈以上)。 3、把导线两端连接在电池正负极上,用电磁 铁的一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4、切断电流,观察有什么现象?
摆 30 秒内摆动次数
摆线长的时候
摆线短的时候
四、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 慢是一定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 锤的重量无关。
五、注意事项: 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记录摆摆动次数时一定不要数错。
2、制作电磁铁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电磁铁,研究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三、实验步骤:
1、把杠杆尺组装好后,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 衡。 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小孔处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 厘米小孔处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 厘米小孔处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 距离。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概述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分上、下两册。上册有 5个实验,下册有2个实验。全册共7个实验,具体 实验名称如下: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2、斜面实验 3、杠杆的作用实验 4、滑轮的作用实验 5、齿轮的作用实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1、摆的秘密实验 2、制作电磁铁实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要指导好学生利用 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 斜面》、《杠杆》、《滑轮》、《齿轮》实验 主要研究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原理及其作用。 《摆的秘密 》、 《制作电磁铁》实验研究 的是能量间的相互转化, 《摆的秘密 》让学 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制 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特性,初步意识到电 能和电磁能能量间的相互转化。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实录(00002)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实录(00002)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实录《四季更替》教学实录一、导入课题(出示四季图片)师:这幅图片的景象分别是什么哪几个季节的?生:春夏秋冬。

师:你感觉四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四季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明年呢?生:冬冷夏热,冬暖夏凉。

生:春夏秋冬。

生:一年一个轮回。

师:春、夏、秋、冬循环出现也叫做四季更替。

(板书课题)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关于四季更替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研究四季更替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我们知道了四季更替是怎样形成的,同学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三、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的科学知识,你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一下,四季形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吗?(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按顺序做副板书。

)2.梳理猜想。

师:这是大家的观点,四季更替现象有可能与哪种原因有关呢?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1)讨论四季更替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的观点。

师: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那么那一年中就会有几个季节?生:四个。

教师小结:这个观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冲突了,所以四季更替和地球的自转无关。

(2)讨论四季更替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的观点。

(地球离太阳近时,是夏天;相反是冬天。

)师: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吗?如果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那么地球转动的轨道是怎样的?它是对称图形吗?(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师:圆形、椭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那样的话一年中有几个夏天?几个冬天?还有春天和秋天吗?一年中会有几个季节呢?生:各有一个。

教师小结:四季更替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没有关系。

(3)讨论四季更替和太阳的照射情况有关的观点。

讨论:①夏季正午的太阳在天空的什么位置?阳光是怎样射向地面的?冬季正午的太阳在天空的什么位置?阳光是怎样射向地面的?②阳光直射,斜射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生:四季的变化。

教师小结:四季更替和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地面有关。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细菌2篇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细菌2篇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细菌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细菌精选2篇(一)科学教案:细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的基本定义和特征;2. 能够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和危害;3. 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辨认不同种类的细菌;2. 学生能够理解细菌的危害。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黑板;2. 细菌图片素材;3. 细菌模型(可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对细菌的认识,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细菌吗?细菌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呈现细菌的定义和特征(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细菌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微生物的概念、细菌的大小和形状的差异等。

Step 3:展示细菌的种类(10分钟)用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种类的细菌,让学生辨认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Step 4:讲解细菌的繁殖方式(10分钟)讲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和孢子的形成等,并通过实例说明细菌繁殖的速度有多快。

Step 5:讲解细菌的危害(15分钟)讲解细菌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包括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以及细菌对食物、水源的污染等。

Step 6:预防细菌的方法(10分钟)讲解一些简单的预防细菌的方法,如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环境清洁等。

Step 7:巩固和评价(5分钟)通过互动问答或小组讨论,巩固学生对细菌知识的理解。

提问学生预防细菌的方法并评价其合理性。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一个细菌相关的话题,并写一份简单的报告。

备注:本教案只是一个示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调整。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细菌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霉菌对食物的影响。

2. 学习如何防止食物发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1. 给学生展示一块已经发霉的馒头,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为什么馒头会发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实验步骤: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

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

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目的: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改变用力方向(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

四、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标: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10衣服去锈方法研究青岛版六三制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10衣服去锈方法研究青岛版六三制

10、衣服去锈方法研究(7课)方法一:【实验材料】草酸溶液、冷水、带铁锈的衣服。

【实验步骤】1、先把有铁锈的地方用冷水浸湿。

2、蘸上草酸溶液轻檫。

【实验现象】铁锈会慢慢去掉。

【注意事项】用盐水效果更好。

记得去掉铁锈后用清水彻底清洗衣物,以免草酸腐蚀衣料。

方法二:【实验材料】维生素C、冷水、带铁锈的衣服。

【实验步骤】1、把维生素C磨成粉。

2、把衣物泡湿。

3.、把磨成粉的维生素C洒在有铁锈的地方。

4、泡20分钟,然后再洗。

【实验现象】铁锈会慢慢去掉。

方法三:【实验材料】2%的草酸溶液、50?C左右温水、3~4粒维生素C药片、生锈的衣服。

【实验步骤】1、把2%的草酸溶液放在50?C左右温水中。

2、擦洗生锈的衣服。

3、用清水擦净。

4、用3~4粒维生素C药片碾成粉末后,撒在沾湿的污处。

5、用水擦洗几次。

【实验现象】铁锈会慢慢去掉。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一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
实验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形态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想象.
实验现象:
1、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变黑(燃烧时产生的烟吸附在上面)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__烟
二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物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来讲,可以分为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两种。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坩埚、铁盘、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食盐。

实验步骤:
1、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溶解进行观察。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3、把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加入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4、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把食盐水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水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2、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
食盐颗粒.
3、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一会,水泥凝固了。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进行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
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水恢复原状.食盐的变化是可逆变化。

水泥不能恢复原状,水泥的变化属于不可逆变化。

注意事项:
1、玻璃棒搅拌时要注意不要碰到烧杯壁,按顺时针方向搅拌.
2、点燃酒精灯以及熄灭酒精灯时注意方法。

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惯性这种现象并初步认识惯性.
实验器材:
玻璃杯、棋子、尺子、小车、木块、
实验步骤:
1、用尺子击打中间的一个棋子,观察现象。

2、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车上的木块会怎样?
实验结论: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或)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

四实验名称:月相成因
实验目的:了解月相形成的原因
实验器材:电灯、小球
实验步骤:
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做太阳,学生自己当做地球,把小球当做月球。

2、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3、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当“月球”亮面转到背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黑的;当“月球”亮面转到向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光明的;当“月球”亮面由向着“地球”到背着“地球”时,“月球”的明亮部分逐渐减少。

实验结论: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五日食和月食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日食和月食形成原因
实验器材:电灯,圆形小镜子
实验步骤:
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的墙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作太阳。

手持一面圆
形的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
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3.保护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
射向月亮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4.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那边先亏。

实验现象及结论:
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

月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

六蚯蚓找家
实验目的:探究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
实验器材: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黑湿布、透明的塑料薄膜
实验步骤:
1、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快透明的塑料薄膜。

2、在桌子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那边爬,比较亮处和暗处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
蚯蚓都爬到暗处,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实验注意事项:
控制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只有光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实验完毕后,要把蚯蚓放回田野,不要伤害蚯蚓。

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实验材料:蚯蚓、长方形盒、透明的塑料薄膜、干土、湿土
实验步骤:
1、用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上干土,盒右边放上湿
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与湿
土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与结论:
蚯蚓都爬到湿土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注意事项:
控制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图。

实验完毕后,要把蚯蚓放回田野,不要伤害蚯蚓。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
实验材料: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
1、讲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为A B C 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

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水,使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再用酒瓶塞将瓶
口塞住,并用相同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缝隙封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
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食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
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实验现象及结论:A B瓶中铁钉不生锈,说明只有水或者只有氧气,铁都不生锈,C瓶既有水也有氧气,但没有盐,而铁生锈,说明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只是水和氧气,对比D瓶,其铁生锈的速度比C瓶快,说明盐在铁生锈的过程中起到加速生锈的作用。

因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2、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二)
实验材料:三枚相同的铁钉、三个相同的试管、三个试管塞、干燥剂一小袋、水适量。

实验步骤:
1、把三枚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其中一个试管放干燥剂。

2、一个试管放少量的水,浸没铁钉一部分,另一个试管放满水,将铁钉完全
浸没。

3、最后分别用试管塞把三个试管塞紧。

实验现象:
放置几天后取出三枚铁钉观察,发现第二个试管中的铁钉在紧密接触水面的地方有生锈,而其他两个铁钉无生锈。

实验结论:潮湿的空气是铁生锈的重要条件。

所以铁不能长期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三)
实验材料:油、醋、肥皂屑、食盐、铁钉、瓶子、玻璃棒
实验步骤:
1、将食盐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盐水
2、将肥皂屑放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肥皂水
3、准备3个瓶子,分别标记1号、2号、3号、4号。

4、在1号、2号、3号、4号杯子中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

5、将4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4个杯子中
6、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1号、3号、4号瓶子中的铁钉生锈。

放在2号瓶子中的铁钉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
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是酸或碱或盐
总实验结论: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主要是:水、空气和酸、碱、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