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用器物的一些解释
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礼”与“理”
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礼”与“理”【摘要】古代中国陶瓷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体现了礼与理的设计理念,也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礼方面,陶瓷设计融入了宗教祭祀和宫廷礼仪的元素,展现出祥瑞吉祥的图案和象征意义。
在理方面,匠心和工艺的结合使得陶瓷制作精湛,美学观念与审美标准也得以体现。
通过了解古代中国陶瓷设计的“礼”与“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汲取启发,将其运用到当代陶瓷产业中。
理解中国古代陶瓷设计的价值与意义,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自身文化传承的珍视与探索。
【关键词】古代中国陶瓷、礼、理、宗教祭祀、宫廷礼仪、吉祥图案、象征意义、匠心、工艺、美学观念、审美标准、文化内涵、历史意义、结合、当代陶瓷产业、价值、意义。
1. 引言1.1 古代中国陶瓷的重要性古代中国陶瓷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更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陶瓷制品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华夏文明的灿烂成就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古代中国陶瓷工艺的繁荣和发展,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文化内涵的深厚。
古代中国的陶瓷制作工艺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
从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到商周青铜文化时期的青釉陶器,再到汉唐时期的三彩、窑变等工艺,中国陶瓷工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技术。
古代中国陶瓷制作不仅在国内受到高度重视,更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
古代中国陶瓷不仅被用于日常生活器皿,还广泛应用于宗教祭祀、宫廷礼仪、宴会娱乐等场合。
古代中国陶瓷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实用功能,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通过对古代中国陶瓷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辉煌。
1.2 礼与理在古代陶瓷设计中的体现古代中国陶瓷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实用功能上,更体现在其设计中蕴含的“礼”与“理”思想。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雕瓷工艺制作原料的产地非常广泛。
可塑性强,题材丰富。
烧成后瓷质晶莹光洁,易于清洗,为人们所喜爱,是最能深入人们生活之中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刻瓷,采用钻石刻刀刻划阴花纹的瓷器。
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
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凿成的雕塑工艺品。
开光是我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原是古代某种建筑物上窗户的形式演变而来。
即为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称之为开光。
一般为白地开光,也有色地开光。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
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
宋代的钧、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
开片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冷纹,瓷器在烧成出窑时产生的缺陷。
瓷器烧成出窑时突然受冷空气的影响,而产生的细微裂纹称冷纹。
鱼子纹,裂纹釉中之极其名贵釉种,属窑变釉系列。
大清雍正年官窑出品,由于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存世量极稀少。
各大市场上无法见到,连博物馆中也很少见。
因此,升值空间相当广阔。
俗话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均瓷一片“。
但我要说,鱼子纹其观赏价值是其他瓷器无法比拟的,其收藏价值更可匹敌均瓷。
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
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
日用即道——《天工开物》之造物思想
撰文/舒利香日用即道——《天工开物》之造物思想文章从宋应星的“经世致用”思想出发,剖析《天工开物》中蕴含的造物日用观,从而突破造物技艺的层面,从文化的角度阐释物为人用的造物观,揭示中华民族的造物思维方式,传承中华造物故事。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工艺文献,记述了三十多个部门的农业、手工业生产过程,与造物有关或属于造物范围的有:农用工具(乃粒、精粹),衣料染织(乃服、彰施),金属铸锻(五金、冶铸、锤锻、佳兵),陶瓷砖瓦(陶埏),造纸(杀青、丹青),交通工具(舟车),珠宝琉璃(珠玉)。
造物包含“技术”层面及形制层面,“技术”隐藏于形制的幕后,形制是“技术”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手工造物阶段,器物的制作往往表现为对原有形制的仿制及技艺的传承,手工技艺及经验可能包含比它本身更多的内涵。
《天工开物》延续《考工记》中“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注重天、地、人、物的整体和谐的造物观。
著者宋应星受“阳明心学”的影响,注重人的造物主体地位,强调造物的人伦日用。
自明代中后期以后,“阳明心学”使得社会生活观念向世俗化转变,如李贽就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宋儒高深玄远的“道”就是人伦物理,拉近了造物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明代造物突破汉唐以来造物森严的等级规范,逐渐走向世俗化,开始关注下层民众百姓生活所需。
晚明时期泰州学派的代表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对社会生产实践产生很大影响,认为“符合百姓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即为道,反之,则为异端。
”“道”就蕴藏在百姓日用事物中。
宋应星提出“效于日用”,认为工艺造物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广大百姓日用所需。
《天工开物》所蕴藏地注重日用的造物价值观是晚明文化思潮的表现,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宋应星的“经世致用”观当国家处于军事、政治、经济的危机之中,宋应星意识到要改革才能挽救时弊,如在《野议》一书中提出《世运》《进身》《民财》《士气》《屯田》《催科》《军饷》《练兵》《学政》《盐政》《风俗》和《乱萌》等共十二议。
古代吃饭的餐具
古代吃饭的餐具餐具从材质到形制的发展演变,既是人类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人类饮食方式和文明进步的标志。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古代吃饭的餐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远古时代的餐具人类起初既无规范的进食方式,甚至也没有严格意义的烹饪,只是随手将食物取来送入口腔,一切顺其自然,人类在这一时代的饮食方式,与其它灵长类动物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因此并无餐具的存在。
人类饮食文化的真正萌芽和餐具的出现,是在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能够使用火和人工取火,从生食进入熟食阶段才开始的。
而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制陶业的出现,则不仅标志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真正开始,也标志着饮食器制作和应用习俗的发生,这一时期在历史分期上属于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出土的陶器中,属餐具的主要有碗、钵、盘、杯等,材质是泥和夹沙的红陶,此外还出土有骨质的餐勺,这些餐勺以兽骨为主要制作材料,常见的形状有匕形和勺形。
前者为扁平长条形,后者的窄柄有平勺,且制作较为讲究。
两种餐勺的表面磨制都很光滑,用于取食的一端往往还磨出刃口。
往往在柄端还打有一系绳的小孔,便于携带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和其他一些文化遗址出土的饮食陶器中,属餐具的主要有杯、钵、碗、盉、觯、觥、簋、壶(壶的形制除了早期的耀水壶、双连壶等以外。
新增了立式壶、三足壶)、豆、盘、皿、斝、尊、杯、高足杯、觚、角、爵等,材质有泥和夹沙的彩陶、灰陶、黑陶和蛋壳陶,此外尚有髹漆的木质餐具,如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碗,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最早的嵌玉漆器——高柄朱漆杯。
以及骨质的餐勺、餐叉,如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27件骨质餐勺,它们多用骨片磨成,这些餐勺都是长条形,有的尾端有穿孔,最大的长16.7厘米,在江苏邳县属大汶口文化的刘林遗址也出土了57件骨质餐勺。
此外,在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河姆渡、马家窑文化遗址,都有数量不等的骨质餐勺或餐叉出土,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餐具制作还是以陶土质地为主。
古代文化常识——器物与服饰
古代文化常识——器物与服饰食器1.食器古代食器,大小不一,功能也不同。
有的主要用于烹饪,有的则用于取食。
(1)鼎形制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主要用于煮肉盛肉,腹下可烧火。
后来常用“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的奢侈豪华。
鼎,还可用于祭祀,并作为王权的象征。
人们以“问鼎”比喻图谋王位或颠覆某国政权。
如《世说新语》:“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
”(2)镬(huò) 也是煮肉的炊具,大于鼎,古时常在镬中把肉煮熟,后再移到鼎中就食。
如《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3)鬲(lì) 古代炊具,主要用于煮粥。
形制与鼎相近。
圆腹三足,三足中空,与腹相通,作用是能最大限度受火,加快煮食物的速度。
《尔雅·释器》中说:“鼎款(空)足者谓之鬲。
”(4)甑(zènɡ) 蒸食物则可用甑。
甑,上下两部分能分开,上为甑(后来变成蒸笼),下为鬲。
战国后期,甑、釜常常连用。
釜像锅,甑底有细孔,放在釜上。
如《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除烹饪器物外,还有取食器,如箸(zhù,筷子);盛食器,如豆(原用于盛饭,后逐渐变为盛肉酱、肉羹)、笾(biān,《尔雅·释器》中说“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箪(dān,竹制或苇制,盛饭)、簋(ɡuǐ,主要用于盛饭,最初竹木制或土瓦制,后则多用青铜制成);放置食器的用具,如案(长方四足或圆形之足。
食器先放在案上,然后再摆在席上,成语有“举案齐眉”)。
如《林黛玉进贾府》:“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酒器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故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盛酒的青铜器具也就自然成为礼器了。
古代的酒器,即用于酿酒、盛酒、温酒和饮酒的器物,大多是陶质和青铜质的。
盛酒器物主要有尊(又作樽,敞口收颈,腹大底小)、彝(yí,陶质或铜质)、壶(盛酒浆)、卣(yǒu,口小腹深)、觞(shānɡ)、觥等。
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
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凝聚物,中国古代的礼器和日用器物,是增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感知,认识古代社会生活的具体面貌,以及探求它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的重要介质之一。
古代礼器和日用器物,尽管是物质形态的一种存在,我们却不能仅仅把它们看作物质文化的东西,因为它们往往包含着重要的精神文化的内容。
尤其是礼器,和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以及政治制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第一节日用器物和礼器的产生古代礼器是在日用器物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在此,我们首先讨论日用器物的产生问题。
一、日用器物的产生人类诞生之后,便摆脱了仅仅利用天然“工具”的那种出于动物本能的“劳动”形式,跃进到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阶段。
也就是说,人类最初制造的器物,首先是生产工具。
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在最初还谈不上有什么严格意义的日用器物,因为那时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只是由于生活的一些起码的需要,有些生产工具兼具生活用器的功能,因而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器常常是同一的。
例如一根加过工的木棒,本用于狩猎,在人们需要时,又可用作手杖或烤肉的支架。
又如一把石刀,既可用于剥削兽皮的生产,又可充作切肉的餐刀。
总之,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期尽可能地提供自己最低限度而又毫无保障的需要。
那时所谓生活日用器物是十分粗糙简陋的。
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生产有了发展,人类自身的体质、智力也有了提高。
於是生活器用方面的某些需求日益迫切而且器物的制作也有了可能。
从出土实物看,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很多遗址中,如辽宁海城小孤山、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宁夏水洞沟等遗址,都有骨针、骨锥的发现。
山顶洞的骨针长 82 毫米,最大直径 3.3 毫米。
而小孤山的骨针针鼻仍十分完好,显示了当时人类高超的钻孔技术。
这些骨针,针体滑润,针尖圆锐,说明当时人类已掌握了较熟练的缝纫技术。
上述骨针、骨锥既是生产工具,也可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日用器物的代表。
山顶洞人及同时期的人类,已经过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
日用陶瓷的应用(一)
日用陶瓷的应用(一)日用陶瓷的应用日用陶瓷是指用于日常饮食中的陶器。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还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日用陶瓷的应用。
材质和工艺日用陶瓷的材质有许多种类,例如瓷器、陶器、玻璃制品等。
其中,瓷器是一种高档次的日用陶瓷,它具有白色、薄而坚硬、声脆如音的特点,并且采用了高温烧制工艺,使其表面光洁平滑,绘画花纹清晰鲜艳。
而陶器则是一种更加朴实的日用器皿,它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采用的是粘土为原材料,又经过成型、晾晒、烧制等步骤制成。
区别于其他餐具相较于其他材料的餐具,日用陶瓷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的色泽白净明亮,让人感觉更加清新、自然。
其次,日用陶瓷的表面光滑,不会滋生细菌,更加卫生健康。
同时,它的保温性能也比较好,能够保持食物和饮品的温度。
此外,日用陶瓷还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适合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用途。
历史和文化日用陶瓷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承载着中国的文化精髓。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们制作了许多精美的陶瓷器物,并将其作为礼品赠予朋友和亲人。
例如汉代的成华公主骨灰盒、唐代的三彩陶俑等,都是具有非常高价值的文物。
现在,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餐桌上的陶瓷碗盘、茶具、花瓶等产品,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总结综上所述,日用陶瓷不仅是一种具备实用性的器物,更是一种具备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其材质和工艺、与其他餐具的区别、历史和文化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和重视日用陶瓷的使用和保养,以便更好地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和乐趣。
日用陶瓷的使用和保养日用陶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器皿,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它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点:1.使用前应用清水清洗干净,检查是否有裂纹、破损等情况,以免使用时发生意外。
2.使用时不能放在明火上,要避免剧烈变温,否则容易破裂或开裂。
3.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用毛巾或纸巾擦干,避免留下水渍。
4.如果陶瓷器皿有污渍或油污,可以用洗洁精和海棉清洗,但不要使用钢丝球或研磨粉等物品。
古代青铜器介绍
古代青铜器介绍我国最早的古代青铜器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古墓中,而夏商周三代是青铜器发展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到了战汉时期之后逐渐没落。
按照青铜器的用途和性质不同,一般把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量器、工具、兵器、乐器、车马器、日用器、货币等十大类别,紫色百合香为您逐一详解。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食器中国古代青铜食器主要包括鼎、豆、簋、鬲、甗、俎等。
其中鼎是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一般用来烹煮和盛放食物,同时也是上层贵族们祭祀时所用到的一种礼器。
最早的鼎出现在夏代,尤其是西周时期形成了严格的用鼎制度。
当时的天子用九鼎盛放肉制品,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者一鼎,肉的数量依次递减。
豆多用于盛放食物,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
簋多用来盛放熟食,同时也是商周祭祀中重要的礼器。
鬲的用途与鼎比较类似,多用作一种炊器,最早的鬲出现在商代,战国晚期逐渐消失。
甗是蒸煮器,多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时期。
俎,不仅是切肉的案几,也是祭祀用的礼器,多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器中国古代青铜酒器主要包括爵、尊、斝、觚等。
其中爵是煮酒或者温酒的器具。
最早的爵出现在夏代,商代十分流行,西周中期之后逐渐消失。
尊是大型的盛酒器,形制非常丰富,流行于商周时期。
斝是一种温酒器,多流行于夏商周时期。
觚是一种饮酒器,商代最为流行,西周中期之后几乎消失不见。
三、中国古代青铜器-水器中国古代青铜水器主要包括匜、盘、鉴等。
其中匜是最为常见的青铜水器之一。
最早的匜出现在西周时期,春秋时期非常流行。
鉴是一种盛水器。
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比较流行。
四、中国古代青铜器-量器中国古代青铜量器主要包括升、釜等。
其中升多为方升,战汉时期比较多见。
五、中国古代青铜器-工具中国古代青铜工具主要包括斧、锛、铲、镰、凿等。
六、中国古代青铜器-兵器中国古代青铜兵器主要包括戈、矛、刀、剑、弩、镞、钺、戟、冑等。
其中戈是夏商周时期出现最早的一种兵器。
《日用俗字》器物名词考释六则
·聊斋杂著研究·文章编号:1002⁃3712(2018)01⁃0131⁃09《日用俗字》器物名词考释六则张文冠(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9)摘要:《日用俗字》一书蕴含了丰富的百科名物词。
文章通过考察文献、方言求佐等方法对《日用俗字》中“锛榐”等六则器物名词作了考释。
关键词:日用俗字;器物名词;考释中图分类号:H312文献标识码:A蒲松龄的《日用俗字》一书,以七言诗歌的形式记录了清初山东淄博一带的民间家常俗语,其主旨是便于民众识字和写字。
此书“涉及到了‘身体’、‘庄农’、‘养蚕’、‘饮食’、‘器皿’、‘杂货’、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百工技艺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识字、正音之余,又兼有丰富的知识性”[1]267。
可以说,《日用俗字》一书中蕴含了大量的反映清初鲁中地区日常生活的百科名词,其中的农渔、手工业等领域的器物词语,是我们了解当时鲁中地区社会生产活动的宝贵资料。
此外,有相当数量的器物名词最早见于《日用俗字》,这部分词语有助于我们进行器物溯源以及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
由于时代隔绝、地域差异和文字演变等原因,《日用俗字》中的器物名词,当代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今幸赖张树铮先生潜心蒲学,稽古揆今,旁征博引,积数年之功,撰就《蒲松龄〈日用俗字〉注》一书,解决了《日用俗字》中的绝大部分收稿日期:2017⁃10⁃11基金项目: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古近代汉语同形字考释与研究”(项目编号:15CYY027)作者简介:张文冠(1986-),男,山东聊城人。
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训诂学、文字学和文献学。
131疑难问题。
然而由于考释名物词的难度较大,至今仍有一些词语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部分疑难器物名词,张先生态度谨慎,将其标注为“不详”;还有个别注释,也值得商讨。
本文通过查阅古籍、调查方言和行业知识等方法,对《日用俗字》中的六则器物名词作了考释,结论对《日用俗字》的研读乃至鲁中地区方言、民俗和农史的研究或有一定的帮助。
古代日常用品的四字词语
关于古代日常用品的四字词语及其含义:1. 绫罗绸缎: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2. 针头线脑:指缝纫用的针线等物,多比喻细微的事物。
3. 锅碗瓢盆:泛指厨房日常生活用品。
4.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
5.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用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6. 刀枪剑戟:泛指古代的各种兵器。
7. 柴米油盐: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
8. 桌椅板凳:泛指一般的家具。
9. 吃喝穿戴:指吃的、喝的、穿的、戴的,泛指各种生活用品。
10. 瓶瓶罐罐:形容各种瓶子和罐子。
11. 杯盘碗盏:泛指饮食用具。
12. 油盐酱醋:泛指烹调佐料,比喻另外添加的原来没有的内容。
13. 衣食住行: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泛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14. 针头线尾:指缝线用的针和线。
15. 被褥枕席:指睡觉时用的被子、褥子、枕头和席子。
16. 梳篦箕帚:梳子、篦子、簸箕、扫帚,泛指日常清洁用具。
17. 灯烛辉煌: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光辉耀眼。
18. 钟鼓馔玉:指鸣钟鼓,食珍馐,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19. 纨扇罗裳:细绢做的扇子和绫罗做的衣裳,泛指华美的衣物。
20. 红炉点雪:红炉上着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一经点拨,立即悟解。
21.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2. 水陆毕陈: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全部摆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23. 朱弦玉磬:指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形容声音清脆优美。
24. 珠翠罗绮:指华丽的衣饰或装饰。
25. 金钗玉簪:用金子和玉制成的发饰,形容华丽贵重。
26. 象箸玉杯:象牙做的筷子和玉做的杯子,形容生活的奢侈。
27. 金瓶素绠:金瓶是汲水的用具,素绠是汲水桶上的绳索,指代日常用品。
28. 青灯黄卷:指在油灯下读古书,形容生活贫苦,仍然坚持学习。
29. 短褐穿结: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30. 荆钗布裙:用荆枝做钗,用粗布做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文物考古中的器物与器皿
文物考古中的器物与器皿文物考古是一门通过考察和研究古代文化遗存中的物品,来还原历史真相的学科。
而其中,器物与器皿作为文物考古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着重探讨文物考古中的器物与器皿,介绍其种类、研究方法以及对历史研究的重要影响。
一、器物与器皿的种类在文物考古中,器物与器皿广泛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地区。
它们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日用品,也可以是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的神圣之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器物与器皿种类:1. 陶器:陶器是最早出现的器物之一,不仅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
陶器包括各种陶罐、陶罐、陶盆等,它们通常用于储存食物和液体,或作为祭祀和葬礼用品。
2. 金属器:金属器是指使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器物,如青铜器、铁器等。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和文化水平。
而铁器则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得到了广泛使用。
3. 玉器:玉器是指使用玉石制作的器物,广泛存在于古代文化中。
中国古代文明崇尚玉石,将其视为贵重的象征。
玉器通常用于佩戴、装饰和礼仪活动。
4. 瓷器:瓷器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瓷器制作精细,种类繁多,从青花瓷到粉彩瓷,都是中国瓷器的优秀代表。
二、研究方法文物考古学通过对器物与器皿的研究,可以还原出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1. 考察实物:研究者通过考察实物,包括形状、材质、工艺、纹饰等方面的特点,来了解器物与器皿的用途、制作工艺以及文化背景。
2. 考古挖掘:通过考古挖掘,发掘器物与器皿的原始出土环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3. 古文献考证: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探讨其中提到的器物与器皿,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还原古代社会的历史。
4. 综合研究: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研究,包括考察实物、考古挖掘和古文献考证,可以得出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礼”与“理”
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礼”与“理”中国古代的日用陶瓷设计不仅注重美观,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礼”和“理”是两个重要的设计理念。
“礼”是指根据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设计陶瓷器物。
在中国古代社会,礼仪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陶瓷器物的设计中,礼仪因素常常被充分考虑。
陶瓷器物的形态被赋予了许多寓意和象征。
古代的青铜器多以方圆形状为主,表达了人们对天圆地方的认识和崇拜。
同样,古代的陶瓷器物也大量采用了方圆形状,寓意着人们对天地宇宙的敬畏和追求和谐。
陶瓷器物的纹饰也体现了“礼”的设计思想。
古代陶瓷器常常以花鸟、云龙、山水等自然元素作为纹饰,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和谐的精神。
在陶瓷器物上刻画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也屡见不鲜,以此来表达对神灵和历史文化的崇拜和传承。
“理”则是指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设计陶瓷器物。
在中国古代,陶瓷是重要的生活用品,因此陶瓷器的制作需符合使用的实际需求。
陶瓷器物的形状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使用者手感舒适,方便操作。
古代的茶杯常常带有独特的曲线和把手设计,以便握持和倒茶时更加方便。
陶瓷器物的材质和制作工艺需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古代陶瓷器多以陶土为主要材料,通过制作、烧制等工艺,使其具备较好的耐热、耐酸碱等性能,不易破损。
在制作过程中,往往还会添加一些矿物质和色料,以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陶瓷器物的设计还需考虑到器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古代的瓷碗、盘子等器物常常采用浅碟状设计,以便更好地装盛食物。
在器物的口沿、底座等部位也会设计一些细节,以保证碗碟的稳定性和方便使用。
中国古代的日用陶瓷设计注重体现“礼”和“理”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礼仪的设计,陶瓷器物体现了人们对天地宇宙、神灵和历史文化的崇拜和传承。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陶瓷器物实现了使用的实际需求,使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它们。
古代容器知识点总结归纳
古代容器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古代,容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用于储存食物、饮料、油脂和其他物品。
古代容器种类繁多,材质各异,形状各异,制作工艺也千变万化。
本文将从古代容器的类型、材质、工艺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归纳。
一、古代容器的类型1. 贮存容器贮存容器用于储存食物、饮料、油脂等物品,包括壶、坛、罐、盆、筐等,常见的有陶罐、石坛、青铜壶等。
这些容器多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或商业贸易。
在古代,人们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各种储物容器对于保存谷物、果蔬、酒水等物品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仪器容器仪器容器用于祭祀、宗教仪式或者宫廷礼仪等场合,如觚、觯、尊、卣、彝等。
这些容器多以青铜为材质,制作工艺复杂、形制丰富、用途多样,常用于祭祀神灵,礼节严谨。
3. 酒器容器酒器容器是为盛放酒类而设计的容器,包括酒壶、酒瓮、酒杯、酒罐等。
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酒,因此酒器在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酒器形制多样,有青铜、陶器、玉器等材质。
4. 食器容器食器容器主要用于盛放食物,包括盆、碗、盘、筷、匙等。
古代食器在使用和形制上都有其独特之处,通常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
5. 药器容器药器容器主要用于盛装药物,如药罐、药盒、药壶等。
古代医学发达,药器对于保存和应用中药起了关键作用。
二、古代容器的材质1. 陶器古代的陶器主要是指陶瓷器具,是古代最早的一种人造容器材料。
陶器制作工艺简单,广泛应用于古代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
古代陶器多以粗糙的手工制作,质地粗糙,但也有以细腻艳丽而著称的彩陶。
2. 金属金属容器主要是指青铜器,青铜是古代主要的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腐蚀能力,因此适合制作容器。
青铜容器制作工艺复杂,造型优美,多用于宫廷礼仪、祭祀场合以及贵族家庭。
3. 石器古代的石器容器主要是指石瓮、石罐等,常用于贮存粮食、盛水或其他物品。
石器容器通常制作工艺较为粗糙,多为原始农耕时代的产物。
4. 玉器玉器容器是古代贵族、王室使用的华美容器,多用于祭祀、礼仪之中。
“什物”与“什器”
二○二○年·第四期人物春秋120什物,泛指家庭日用的各种器物。
什物一词,缘于 “什器”。
《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冀州之人也。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司马贞《索隐》:“什器,什,数也,盖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数,犹今云‘什物’也。
”张守节《正义》:“颜师古云:‘军法,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则共器物,故谓生生之具为什器,亦犹从军及作役者十人为火,共畜调度也。
’”除张守节引颜师古的话外,《后汉书·宣秉列传》李贤注亦曰:“军法,五人为伍,二五为什,则共其器物,故通谓生生之具为什物。
”司马贞认为“什”是数词,但它不是确数,而是表多数的概数;而颜师古则主张“什”来源于古代军队的编制,即十个人组成的一个军事单位(李贤注亦同)。
“什”确实可以作数词,《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什”也真的是步兵单位,《左传·昭公元年》:“以什共车(用十人的步兵小队配合一辆战车),必克。
”司马贞与颜师古,一个解释了什器的“什”的词素意义,一个追溯了“什”的本来意义。
“什”还有一种解释。
《三苍》(李斯著《仓颉篇》、赵高著《爰历篇》、胡毋敬著《博学篇》的合称)云:“什,聚也,杂也。
吴楚之间谓资生杂具为什物。
”可见“什物”一词,至迟到秦朝时已经出现。
不仅古代军队编制有“什”这个单位,古代的户籍管理也有“什”这个单位。
《管子·立政》曰:“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
”许慎《说文解字》云:“什,相什保也。
”段玉裁注曰:“什,相什保也。
族师职曰:‘五家为比,十家为联。
五人为伍,十人为联,使之相保相受。
’郑云:‘保犹任也。
’宫正注:‘五人为伍。
二伍为什。
雅颂以十篇为一什。
’按:后世曰什物,古曰什器。
古今语也。
”“古今语”,这里是说古今叫法的差别。
什器是古语,什物是今语。
然从前面引述《三苍》的解释看,什物也是古语。
中国古代生活用品的称谓
中国古代生活用品的称谓一、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
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
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
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
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
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
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
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
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二、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
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
可在鼎腹下面烧烤。
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
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
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被作为传国之宝,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
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
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眷烂熟。
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
鬲只用作炊具,体积比鼎小。
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
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三、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i)、簠(fu)、豆、皿、盂、盆盂、案、匕、俎、箸簋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古代日常生活用品
古代日常生活用品古代日常生活用品一、中国古代瓷质生活用品-虎子虎子,即夜壶。
最早的瓷质虎子来自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早期的造型多呈卧虎状,中期之后造型更加简化,多为素器,装饰较少。
晚期的虎子虎首和四足逐渐消失。
二、中国古代瓷质生活用品-瓷灯最早的瓷灯始见于三国时期,当时的青瓷熊灯足以令世人震撼。
唐宋时期的瓷灯多为白瓷、青瓷制品,兼有少量的黑瓷和三彩器。
明清时期的瓷等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是可供人欣赏的艺术品。
三、中国古代瓷质生活用品-帽筒帽筒,是用来放置帽子的用具。
清代嘉庆年间创烧,直到晚清民国时期仍然有生产。
帽筒一般是圆柱形高筒,器身多有镂空装饰。
品种多为青花器和粉彩器。
民国初期,多成对生产,形制十分丰富,逐渐从实用之器转变成陈设之器。
四、中国古代瓷质生活用品-唾壶唾壶,又名为“唾盂”和“痰盂”。
瓷质唾壶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三国两晋时期越窑产品众多,器形多为大口,而两晋之后逐渐变成盘口。
南北朝时期有的唾壶还有盖和托盘。
宋代定窑、越窑、龙泉窑等均有烧造,直到晚清时期一直没有间断烧造。
五、中国古代瓷质生活用品-绣墩绣墩,又名为“坐墩”和“凉墩”,多呈鼓形。
绣墩是古时候女子的坐具,而且女子喜欢在这种坐具上装饰自己的坐垫,因此名为“绣墩”。
最早的绣墩出自于隋朝。
宋元时期也有烧造。
明代嘉靖和万历时期是绣墩制作的鼎盛期。
一时间,青花、三彩、五彩、珐华、素三彩等品种应有尽有,而且有的绣墩还有镂空装饰。
清代的绣墩多为青花和彩瓷制品,器身多有鼓钉装饰。
六、中国古代瓷质生活用品-渣斗渣斗,是古时候宴席上盛放鱼刺和肉骨的一种用具。
唐、宋、元、明、清各朝均有烧造,其中清代形制小的花觚也可以称之为“渣斗”。
七、中国古代瓷质生活用品-烛台烛台,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燃蜡的一种用具。
早在东汉末年,烛台就已经出现,当时的制品为青釉器。
三国时的青瓷烛台十分兴盛,多为羊形烛台。
西晋时期多为狮形烛台。
东晋之后较为少见。
隋唐时期,烛台的装饰越发精美,底座多刻以花纹。
中国古代的日用品和生活工具
中国古代的日用品和生活工具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饮食到服饰,从房屋到交通工具,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和美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为你呈现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生活世界。
餐具在中国古代,餐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餐具包括碗、筷子、勺子和杯子。
碗通常是由陶瓷制成,杯子可以是木制或玉制,而筷子则通常由竹子或牙齿制成。
在一些高端餐馆,还会使用银制餐具。
餐具盛装的菜肴各不相同,常放置在中心位置以便取用。
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坐在地上吃饭,被称为“地食”,而在一些高端餐馆或宫廷宴会上,人们则会使用豪华的餐桌和椅子。
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是人们华丽生活的象征。
传统的服饰包括长袍、短装、头巾、鞋子和袜子。
男子通常穿着袍子和帽子,而女子则穿着长裙和丝质头巾。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通常代表着各自的文化和社会地位。
例如,唐朝的服饰非常华丽,以丝绸和金银线为材料制作,而宋代的服饰则更为简单,注重实用性。
住房中国古代的住房类型多样,包括茅屋、土墙房和宫殿等。
在农村地区,人们通常住在茅屋或土墙房里,它们通常由简单的材料制成。
而在城市地区,宫殿是贵族们的主要住所。
宫殿由大理石等华丽材料制成,内部设施非常豪华,如池塘、花园和雕塑等。
交通工具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包括马车、轿子和船只。
马车通常用于贵族或富人出行,由四匹马拉动,内部装饰华丽。
轿子是一种人力车,通常用于贵族或皇室成员出行。
而船只是在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用于运输货物或人员。
文化和娱乐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娱乐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诗歌、音乐、书法、绘画和剧场等。
人们通常聚集在一起欣赏表演或参观艺术展览。
此外,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全民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打太极拳和做手工等。
结论综上所述,代表了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餐具到服饰,从住房到交通工具,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和美好。
我们相信,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日常生活用品
古代日常生活用品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
下面将介绍几种古代日常生活用品。
一、簪子簪子是女性在古代佩戴的一种发饰,也是古代最常见的日常用品之一。
簪子的种类繁多,有木质的、玉质的、银质的等等。
它们通常由精细的工匠用手工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图案。
女性佩戴簪子不仅可以固定发髻,还能起到装饰的作用。
簪子的风格和材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和地位,是古代女性的重要身份象征。
二、扇子扇子是古代人们避暑降温的重要工具,也是古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之一。
扇子的种类丰富多样,有竹扇、纸扇、骨扇等。
在古代,人们通过摇动扇子来产生风扇,以减轻炎热的感觉。
扇子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配饰,他们常常用扇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古代扇子的图案多样,有山水、花鸟等,表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三、针线盒针线盒是古代女性常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用于存放针线等缝纫工具。
针线盒通常由木材或金属制成,外形小巧精致。
古代女性会将自己常用的针线等工具放入针线盒中,方便随身携带。
针线盒的装饰图案也很精美,有花鸟、人物等,反映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四、脂盒脂盒是古代女性用来盛放脂粉的一种容器。
古代女性注重妆饰,常常用脂粉来打扮自己。
脂盒通常由瓷器或金属制成,形状各异。
古代脂盒的外观装饰多样,有花纹、人物等,体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脂盒的使用不仅能让女性更加美丽动人,还可以保护脂粉不受污染,延长使用寿命。
五、笔墨纸砚古代文人常用的笔墨纸砚也是古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之一。
笔墨纸砚是古代书写的基本工具,它们的使用不仅能满足人们的书写需求,还能表达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古代的笔墨纸砚种类繁多,有毛笔、墨汁、宣纸、石砚等等。
古代文人常常将笔墨纸砚放在书房中供日常使用,这些用品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文人品味和修养的体现。
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礼”与“理”
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的“礼”与“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日用陶瓷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陶瓷制品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礼仪、文化和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古代陶瓷艺术中,尊重礼仪和讲究道德原则是设计的核心,这也是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礼”与“理”。
“礼”,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行为准则的基石。
在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礼仪是至高无上的,是一切设计和制作的标准。
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特定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仰和道德形态。
在古代陶瓷制作中,由于礼仪对于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陶瓷制品不仅要满足实用功能,还要表达出供帝王、朝臣和各种文化场合使用的特殊礼节与仪式上的重要性。
在古代陶瓷设计中,礼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器物名称、器形等。
例如,宝瓶、宝匣、陶壶等器物名称都表现了其特殊的祭祀用途。
在器形上,鼎、盘、尊、壶等在古代礼仪中都有着具体的地位和用途。
此外,在陶瓷制作中,纹饰也常常与礼仪紧密相连,某些纹样甚至比器形更为重要,象征着特定的祭祀场合和意义。
在古代陶瓷设计中,美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器物形态、釉面效果、纹饰和色彩等。
容器的形状和大小通常是决定器物种类的关键因素,但制陶者也可以借助器形来表现美学价值。
古代的壶、盘、碗、瓶、罐等器皿的形状各异,其设计大多考虑了实用性和美学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釉面效果是赋予古代陶瓷制品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陶瓷制作中常用的釉种包括白釉、汝釉和青瓷釉等,这些釉种不仅可以保护器皿不受氧化,还能增强器皿的视觉效果。
古代陶瓷器的釉面处理常常通过施釉、刻划、刮线、浮雕和描金等方式来实现。
纹饰是中国古代日用陶瓷设计中最重要的审美元素之一。
纹饰常常被用来表达文化寓意,例如某些花卉、鸟兽、虫鱼图案与民俗信仰有关,反映出人们对于自然与生命的理解。
同时,这些纹饰也可以在审美上起到点缀作用,使器物更加美观,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日用器物的一些解释鼎古代的炊器和礼器。
在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公元前3000年)中已出现陶土制的鼎,一般为圆腹环底,三足两耳。
殷周时,鼎以青铜铸造。
当时祭祀时鼎为炊暴及盛放性肉的用具。
成为祭祀的重要礼器。
先秦文献中在夏铸九鼎的记载。
当时以鼎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周礼规定贵族用鼎须遵照礼制,按等级使用不同数量的鼎,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其形制也有方形四足者。
足为圆柱形或方形。
三代时鼎器身厚重,纹饰较简,至春秋战国时,器身由厚转薄,由重转轻,外形渐趋圆整光泽,纹饰细密轻浅,花纹精致繁复,甚至以其他物质镶嵌于上,作为装饰。
鼎内铭文,商代较少,周代渐多。
东周和汉代常用陶鼎作为随葬的明器。
道士则用以炼丹煮药。
后世则用作香炉,今最为人熟知的有西周晚期的毛公鼎、商晚期的后姒康方鼎等。
在古代,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图谋王位为“问鼎”,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为“鼎革”;称贵族的豪奢生活为“鼎食”。
《周礼.天官.亨人》:“亨人共掌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又《秋官.掌客》:“鼎簋十有二。
”郑玄注:“鼎。
牲器也。
”《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红楼梦》第二回:“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壶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也可盛水。
商代的壶扁圆形,有耳,圈足。
周代的壶圆形,大腹,长颈,有盖,兽耳衔环。
春秋时的壶扁圆,长颈,有盖,盖上常作莲瓣装饰。
战国时壶的开头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或圆形带流的等。
有的自铭曰“缶”或“奠缶”,如“栾书缶”、“蔡侯方奠缶”、圆奠缶(方的置于方鉴内,圆置于圆鉴内)。
有的花纹精美,作采桑射猎、宴乐弋射、水陆攻战等图。
至汉代,方形壶称为“钫”,圆形壶称为“锺”。
古人以箪盛饭,以壶盛饮料,称为“箪食壶浆”。
后世形制变化不一,也有以金、银、锡、王、制者。
《诗.大雅.韩奕》:“显父饯之,清酒百壶。
”《礼记.礼器》:“门外缶,门内壶。
”郑玄注:“壶大一石。
”《周礼.秋官.掌客》:“夫人致礼八壶、八豆、八笾。
”晋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
盼庭柯以怡颜。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一片冰心在玉壶。
”宋苏轼《送段屯田》诗:“溪边策杖自携壶。
”匜1、古代盥洗时浇水的器具。
流行于周代。
青铜制。
形如瓢,前有注水的流,后有鋬,有四足、三足或无足的不同样式。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
奉匜沃盥,[重耳]既而挥之。
”杨伯峻注:“匜,音移,灌水于洗盥者之手以洗之,下有盘,以盛盥讫之水......此怀嬴奉匜以注水,流水曰沃,而重耳盥之。
”《仪礼.士虞礼》:“匜水错于盘中,南流在西阶之南。
”2、盛水酒的器具。
青铜制。
其柄中空,可以使水酒从柄中流出。
《说文》:“匜,似羮魁,柄中有道,可以注不酒。
”段玉裁注:“匜之状似羮勺,亦所以挹取也。
其柄空中,可使勺中水酒自柄中流出,注于盥盘及饮器也。
”彝商、周时盛酒器多以青铜制成,统称之曰“彝”。
往往铸为鸟兽之形,用为宗庙祭祀的礼器。
因之“彝”又泛称宗庙中的钟鼎之属,也称为“彝器”、“宗彝”等。
《周礼.春官.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
”《说文.系部》:“彝,宗庙常器也......《周礼》…六彝‟: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踓彝、斝彝。
以待裸将之礼。
”《左传.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杜预注:“彝,常也。
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
”方彝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古文献和铜器铭文中本无此称,名称系后人所定。
青铜制。
其形是高方身,带盖,盖上有钮,盖与钮皆形似屋顶。
腹有直,有曲,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上出。
方彝盛行于商及西周,出上者有西周的“乍册吴方彝”、“师遽方彝”等。
又,安阳殷墟“妇好墓”,1976年曾出土一件形似两件方彝联成一体的长方形铜器,器底中部有铭文“妇好”二字,此器无自名,后定名为妇好“偶方彝”鬲古代的一种日常炊器,可用以煮饭烧水。
陶制的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商代早期的青铜鬲系仿陶鬲制成。
其形似鼎,圆腹,两耳或无耳,三足。
足中空,炊煮时易于受热。
商、周时除陶鬲外,兼用青铜鬲,形式上亦有变化。
西周时又有一种方形的鬲,鬲体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有门可以开合,门内可放木炭。
陕西扶风就曾出土过一件刖刑奴隶守门的方形鬲。
《汉书.郊祀志上》:“其(指鼎)空足曰鬲。
”颜师古注引苏林曰:“足中空不实者,名曰鬲也。
”赵汝珍《古玩指南续编.古代礼器》:“古时盛馔用鼎,常饪用鬲。
《博古图》言,鬲之用与鼎同,惟祀天地鬼神、礼宾客必以鼎,常饪则以鬲。
其制自腹所容通于足,取爨火易达,故常饪用之。
”盨古代盛黍、稷、稻、粱的器具。
青铜制。
形似簋而椭圆,歛口,两旁有兽耳或附耳,圈足或四足,上有盖。
盖上有作矩形的四足或可提拿起的圈形足,仰置时成为带四足或圈形足的食器。
盨出现于西中期,春秋后期消失。
甗古代的一种炊器。
初为陶制,后为青铜制。
相当于现在蒸锅。
形制有圆、有方;有上下合体,也有上下分体。
其上部为甑,下部为鬲;上置食物,下置水。
鬲形似鼎,三足,足间烧火。
甑、鬲之间有穿孔的铜“萆”。
商及西周的甗、甑、鬲合铸。
春秋战国时的甗,甑鬲分铸。
如妇好墓“妇好甗”、“左史友甗”、“仲伐父甗”和1923年新郑出土的“铜甗”,1933年寿县朱家集出土的“楚甗”等。
晚期的甗又有方形、四足、两耳、上下分铸者,其方形甑内有隔,可同时蒸两种食品。
《周礼.考工记.陶人》:“陶人为甗。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甗,无底甑。
”《说文.瓦部》:“甗,甑也。
一穿。
”段玉载注:“无底,即所谓一穿,盖甑七穿而小,甗一穿而大。
一穿而大,则无底矣。
”《渊鉴类函.器物.甑二》引《玉海》:“宋太宗时,长安民得甗。
其状下为鼎,三足,上为方甑,中设铜萆,可以开阖,有铭在其侧,句中正识其文,曰甗也。
遂藏秘阁。
”《博古图》:“甗之为器,上若甑,可以炊物;下若鬲,可以饪物;盖兼二器而有之。
或三足而圆,或四足而方。
”鉴古代的一种盛水器。
青铜制。
形体很大,大口,深腹,有二耳或四耳,多数为圆形,也有方形者。
流行于春秋战国。
铜镜盛行以前,鉴用以盛水照容或盛冰,大鉴并可沐浴。
出土之物,圆形的如“吴王光鉴”、“齐侯鉴”、“吴王夫差鉴”、楚器“大右人鉴”;方形的如“蔡侯方鉴”、“曾侯乙方鉴”。
1935年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构图四十组,描绘格斗、射杀、划船等场面,人物多达三百个,各具姿态、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后人以铜镜的作用似鉴,因亦以“鉴”称镜,并有“知人之鉴”、“鉴别”、“鉴戒”等说法。
《庄子.则阳》:“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
”陆德明释文:“滥,浴器。
”奚侗曰:“滥,借为…鉴‟。
《说文》曰…鉴,大盆也。
‟”《周礼.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鉴。
”真汝珍《古玩指南续编.古代礼器》:“古人以水为镜,鉴即盛水之器也。
太上以陶为之,及三代,均改用金属制造,多数则为铜质者。
”盉古代的一种盛酒器,也用来调和酒与水,以节制浓淡。
偃师二里头文化中,已出现陶质的原始盉。
至商代,为青铜制。
形状较多,一般为深腹,圆口,有盖,前有长流,后有鋬,有三足或四足。
盛行于商、周。
如“妇好盉”、“上士盉”、“卫盉”、“它盉”、“祭侯盉”等。
商代前期还有一种异形盉,流在顶上。
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圆腹和有螭梁的盉。
《博古图》:“阜丁盉:三足,有流,有鋬,盖与器铭共六字。
执戈殳癸盉:缺盖,有流,有鋬,铭三字,两面作饕餮,周以连珠,流有名(以上商盉)......三螭盉:三足,有提梁,无铭,有盖,立三螭以戏于旁(以上周盉)。
”勺古代的一种酒器。
青铜制。
用以盛酒器中取酒,注入饮酒器或温酒器中。
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有的柄短、中空,要安上木把才可使用。
另有一种深腹和口沿上铸有一只鸟的勺,称为“鸟形勺”。
在金文及古籍中,勺又称为“枓”、“斗”等。
今所见勺多为商代物。
至汉代,有漆木制的勺,形制已产生变化。
后多写作“杓”。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
”郑玄注:“勺,尊升也。
”校勘记:“《汉读考》作尊斗也,云斗与枓同。
《说文》:枓,勺也。
今本作…尊升‟误。
”唐李白《襄阳歌》:“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元杨维桢《吴下竹枝词》:“银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
”敦古代盛黍、稷、稻、梁的器具。
青铜制。
形状较多,基本特征为圆腹,二环耳,三短足,有盖。
有的敦为“上下圆相连”形,器与盖同,一器可作两器用,俗称为“西瓜敦”。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用于祭祀。
如寿县蔡器的“铜敦”。
也有玉制者。
《礼记.内则》“敦、牟、巵、匜,非馂莫敢用。
”郑玄注:“敦、牟,黍稷器也。
”《周礼.天官.九嫔》:“凡祭祀”郑玄注:“玉敦,受黍稷器。
”卣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青铜制。
器形为深腹,圈足,椭圆口,有盖,似壶但有提梁,故也称做“提梁卣”。
腹或椭圆或圆或方,也有作成圆筒形、鸱鸮形、虎食人形者。
盛行于商代与西周,常用来盛一种祭祀时用的酒。
《书.文侯之命》:“用赉尔秬鬯一卣。
”秬鬯,黑黍米做成的香酒。
《尔雅.释器》:“彝、卤、罍,器也。
”郭璞注:“皆盛酒尊。
”刑昺疏:“孙炎云:…尊、彝为上,罍为下,卣居中。
‟”居中,指不大不小。
簠古代盛黍、稷、稻、梁的器具。
青铜制。
其形制为长方形,口外侈,有盖。
盖与器大小相同,合上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器。
器、盖各有四短足、两耳。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用于祭祀,古人认为从玉制的礼器“瑚”、“琏”演变而来。
流行至战国末。
《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供)簠簋,实之,陈之。
”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梁器。
”《论语.公冶长》:“瑚琏也”何晏集解:“包曰:瑚、琏,黍稷之器。
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簠、簋,宗庙之器贵者。
”又,汉以后称为官不廉洁为“簠簋不饰”。
饰,通“饬”,意为不端正。
汉贾谊《陈政事疏》:“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罍古代的一种盛酒器,也可盛水。
青铜制。
有方形与圆形两种。
方形罍,宽肩,肩上有两耳,有盖。
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
一般在肩上或肩侧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流行于商、周时期,如“妇好方罍”、西周初的“陵罍”。
有的自铭为“盥缶”,小而低矮的,也叫“瓿”,如“妇好瓿”等。
《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
”《尔雅.释器》:“罍,器也。
小罍谓之坎。
”《仪礼.少牢馈食礼》:“司空设罍水于洗东。
”《礼记.礼器》:“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
”唐柳宗元《平淮夷雅》:“天子饯之,罍斝是崇。
”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
青铜制。
商代的觯,形似小瓶,圆腹,侈口,圈足,多有盖。
至西周,有时作方柱形而四角圆者。
春秋时演变为长身,侈口,圈足,其形类觚,近入王国维认有觯、卮是同一种器物。
《仪礼.有司彻》:“兄弟之后生者,举觯于其长。
”又《乡射礼》:“主人坐取觯于篚以降。
”觚古代的一种饮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