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预应力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国至绩溪高速公路路基第十合同段胡乐铁路大桥预应力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宁国至绩溪高速公路路基第十合同段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九月
胡乐铁路大桥预应力盖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 扬绩高速公路宁国至绩溪段路基第十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10年11月版本);
1.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二、工程概况
2.1 概述
本标段是扬州至溪绩高速公路宁国至溪绩段十合同段。
起讫桩号K39+270~K43+710,路线全长4.440km。
设计速度100Km/h,拟建胡乐铁路大桥位于宁国市胡乐镇境内,大桥斜跨皖赣铁路、S323省道及西津河。
大桥斜跨皖赣铁路,铁路净空高度为7.96m,桥墩立柱内侧边缘与相邻铁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6.5m。
S323为省道,净空要求为5.4m,公路建筑界限宽度为14m。
桥梁分为左线桥和右线桥,左线中心桩号为ZK41+271.475,右线中心桩号为K41+296.075;上部跨径组合:采用3×40+9×35+4×30m,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T梁和箱梁结构,桥梁下部结构为柱式桥墩、柱式和肋式桥台、盖梁、台帽钻孔灌注桩基础。
胡乐铁路大桥右线2#盖梁为后张法预应力盖梁,几何几寸:14.203×2.1×1.9m。
混凝土设计方量为49.87m3。
三、施工组织安排
3.1 项目管理结构组织分工
为了保证施工部位能顺利的完成,现由项目经理部组成领导班子,具体分工如下:
3.2 施工前各项保证措施
(1)开展技术交底会,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使施工人员充分掌握盖梁施工的技术、质量、安全等要求。
(2)在原材料的选购及使用上,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对各种原材料项目部实验室必须按批次、进场数量等注意进行抽检、送检,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检测不合格材料绝不使用。
(3)施工前,将盖梁施工方案,拟采用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测量放样资料,原材料的检验资料、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配备情况等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工。
(4)指定严格的报检制度,使施工过程有可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施工时技术部门先按设计进行放样及技术交底,尺寸、高程自检、循环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5)强化安全意识及安全教育,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关注安全的高度思想。
健全安全组织机构,监理安全岗位责任制、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等基础性工作,制定实际可行的施工安全防患及保障施工生产、生活的安全措施。
四、施工进度安排、人员、设备
4.1 施工计划安排
根据本项目总体计划工期及控制节点工期要求,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人员设备组织安排等因素,计划胡乐铁路大桥桥梁右线2#盖梁工程施工计划:2012年9月5日开始,到2012年9月25日完成。
4.2 施工人员配备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投入足够的人员,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具体人员配置见下表:
施工人员配备表
4.3 施工机械设备
根据施工总体计划安排、阶段性施工计划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投入相应的系梁、墩柱施工的机械数量,具体见下表:
施工设备计划表
五、施工方案
5.1.6 模板安装
为保证系梁砼的外观质量,模板采用定型的大块钢模,在专业的模板厂加工制作完成,模板加工严格按规范容许误差进行。
模板面板采用5mm厚钢板,大肋采用63mm等肢角钢,背枋采用2根100mm槽钢。
模板安装用吊车吊装,为保证模板周转使用,模板应始终保持其要求的形状、刚度、强度、不透水性和表面光滑。
模板表面涂刷同一品种的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等。
侧模的安装利用封底砂浆作为支撑,利用在砂浆垫层上已经弹好的墨线对系梁模板进行精确的定位安装,侧模安装完成后,用直径16mm的对拉杆在模板的顶口和底部将背方槽钢进行对拉,防止模板变形。
模板之间连接用直径18mm螺栓,按要求将螺栓连接紧固。
5.1.7 砼浇筑
混凝土拌和前先由工地试验室测定砂石材料的天然含水量,依据测定的含水量及监理工程师批复的配合比计算出每盘料的施工配合比,在配合比标识牌上注明每盘料的水泥、砂、各种规格的碎石、水的质量,然后采用电子自动计量进料、准确的计量砂、石材料,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浇筑采用吊车提升入模,用同厂家、同品种、同标号和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使系梁砼表面颜色保持一致。
浇筑时按照规范及工程师的要求自下而上严格水平分层。
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摊铺厚度不超过30cm。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触模振捣,为了保证新浇注混凝土与原先浇注的混凝土有良好的结合,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并本着快插慢拔的原则,避免形成空洞,使混凝土密实。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察看模板的支撑、接缝、拉杆等情况,检查是否漏浆,是否跑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频率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或随机制作混凝土试件。
砼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钢模板,人工覆盖土工布或麻布片并浇水进行养护,保持砼湿润状态,按要求砼养护期不少于7天。
5.4.1施工工艺图如下:
盖梁施工工艺图张拉、压浆、封锚
5.4.2、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桥墩在立柱施工完成后,根据盖梁设计标高返算出抱箍钢带下缘在墩柱的确切位置,并做好标记,以便抱箍准确就位。
为方便盖梁底模的安装,在浇注混凝土时,墩柱顶混凝土标高按比设计标高高5cm控制。
(2)墩柱顶凿毛
待墩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对墩柱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至新混凝土面,并用空压机吹干净。
标高要控制在高出设计标高3cm左右,以便于安装盖梁底模。
(3)测量放样
在盖梁施工前,对墩柱进行施工测量,作为安装盖梁底模的依据。
墩柱施工测量与控制的内容包括:墩柱中心位置测量、立柱顶高程测量。
墩柱中心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高程测量是根据施工中设立的临时水准点,用水准仪直接进行,也可以三维坐标控制测量。
(4)模板支架、底模的制作与安装
盖梁模板支架采用63a工字钢纵梁,每侧1根工字钢,桥墩工字钢长13m,横向用枕木间距0.55m铺设作横梁,在横梁上方纵向铺设方木,在贴近立柱处安放第一根和最后一根,脚手架铺脚手板作操作平台。
盖梁中预留15mm拱度。
盖梁模板采用木模。
在立柱顶凿毛处理、测量验收合格后,开始安装模板支架。
在模板支架安装时,严格按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即先安放抱箍,再吊装纵梁,为纵梁侧倾,用拉杆在间距1.5m将2根工字钢固定在一起,待纵梁稳定后方可布置横梁枕木。
以上工序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即可安装盖梁底模。
(5)钢筋的制作、运输与安装
在盖梁底模安装、底模高程验收合格后,开始安装盖梁钢筋。
钢筋在钢筋班加工制作,钢筋的制作与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来进行;为方便施工,加快进度,确保施工安全,盖梁钢筋尽可能在地面拼装,然后用吊机进行吊装;在吊车施工不便处,可直接在底模上拼装钢筋。
注意支座垫石与挡块钢筋的预埋。
(6)安装侧模
在盖梁钢筋安装验收合格后,严格按施工要求安装盖梁侧模。
(7)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①混凝土的浇筑
模板安装完毕以后,请监理现场检验模板的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
及稳定性。
经检验合格后,即开始浇注混凝土。
盖梁混凝采用泵车进行混凝土的
浇注。
混凝土要连续灌注,水平分层、一次成型,每层厚度不超过50厘米,上
下两层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h,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
土。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振动时宜快插慢拔,振动棒移动距离不超过该棒作
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插
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动时,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混凝土的
振动时间,应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当混凝土不再下沉、混凝土不出气
泡、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时,表示该层振捣适度。
为了保证盖梁表面的光洁度、防止气泡孔的出现,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
度。
②混凝土的养护
在盖梁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派专人将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护。
(8)模板与支架的拆除
当盖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3.0Mpa时,并保证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可
拆除盖梁侧模板。
拆模时,可用锤轻轻敲击板体,使之与混凝土脱离,再用吊车
拆卸,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并吊运至指定位置堆放。
(9)预应力张拉、压浆和封锚
2#墩帽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许可的张拉强度100%
后,及时进行预应力的张拉、压浆和封锚施工。
施工工艺:
⑴工艺流程:清孔穿束张拉并锚固养护封锚。
⑵预应力张拉程序:0 初应力(0.1δcon ) 1.0δcon 持荷2min 锚固。
量测伸长值时,若合格即可锚固,若发现超标则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后再重复张拉程序。
钢束张拉顺序,先张拉4N2,再张拉4N1。
⑶施工方法
工序必须待构件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若设计无规定时应不低于设计强度标注值的100%)后才能进行。
拉前应计算出张拉伸长值,采用应力及应变双控张拉。
张拉用千斤顶最大顶力比最大控制力大50%,行程根据钢绞线伸长值确定,安全系数为1.2-1.5倍;油泵要与千斤顶配套。
张拉千斤顶油表精度为1.0级,最大读数比施工读数大50%;选用的顶压器与锚具、千斤顶配套。
千斤顶与油表均应到国家技术监督局或国家技术监督局委托授权的计量单位定期校检,各种张拉设备使用超过两个月、张拉超过200次都要进行校检。
张拉操作工艺:使用穿束机穿好各预应力孔道钢绞线,安装锚具,带好夹片,安装顶压器,然后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安装好工具锚后即可张拉。
张拉时当钢绞线预应力达到0.1δcon时停止供油。
检查夹片完好后,划线作标记,作为量测工具夹片内缩的起点。
上述工作完成后,打开送油阀向千斤顶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
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范围内。
超过此数值要立即上报监理工程师,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当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送油阀油路,并保持压力2min,测量钢绞线伸长值加以校核。
若油压稍有下降,需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顶压器顶紧夹片锁定钢绞线,及时做好记录。
预应力筋使用前应按规定检查:钢绞线截面、粗细、强度和硬度;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使钢绞线正常撅进和正常张拉。
锚具安装位置要正确:锚垫板承压面、锚环、对中套等的安装面必须与孔道中心线垂直;锚具中心线必须与孔道中心线重合。
水泥浆的技术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水灰比宜采用0.26---0.28,减水剂用量为7%。
水泥浆不允许有泌水率现象。
水泥浆中掺入膨胀剂用量为8%,灰浆稠度30min在10-20s之间。
水泥浆配合比为:水泥:膨胀剂:外加剂:水=1442:115:107:436(kg)。
水泥浆在现场用灰浆搅拌机按设计配比拌制,拌合好后通过3㎜筛网,放入储浆容器,自调制到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不超过40分钟,而且在压浆过程中要不停搅动。
压浆前,须将孔道冲洗洁净、湿润,如有积水应用吹风机排除,进浆口及出浆口用球形阀控制,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待出浆口流出浓浆时测定其稠度,符
合要求关闭球形阀,并应保持压力2分钟。
压浆要均匀地进行,比较集中和邻近的孔,尽量先持续压浆完成,以免串到邻孔的水泥浆凝固,堵塞孔。
不能持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要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通畅。
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的最大压力为0.5-0.7MPa,道较长应适当加大压力,每个孔道压浆至最大压力后,应有一定的稳压时间,压浆应达到孔另一端饱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压浆后应检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和纠正。
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的40×40×160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
压浆完成后用同标号的砼封锚。
对于埋置在梁体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将周围混凝土凿毛,然后设置钢筋网并浇筑封锚砼,封锚混凝土的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封锚时必须严格控制盖梁梁长度。
封锚混凝土浇筑后,应静置1-2h,带模浇水养护。
脱模后在常温下的养护时间应不小于7d。
5.4.3、盖梁抱箍法施工模板设计
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竹胶板,模板厚度为1cm,在侧模中、下部间距75cm设2道φ16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60c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满堂架上,(端模与侧模设计相同)。
2、底模支撑
底模为竹胶板, 模板厚度为1cm,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55m方木作横梁.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
3、纵梁
在横梁底部采用2根I63a型工字钢作为纵梁。
纵梁与纵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4、抱箍
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20mm)制成, M30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0.45m。
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
承受力结构。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5、防护栏杆与与工作平台
(1)栏杆采用φ48的钢管搭设,在盖梁顶面高度以上搭设1.2m高的钢管立柱,竖向间隔0.5m设一道钢管水平杆,钢管之间采用扣件连接。
(2)工作平台设在脚手架上,盖梁支撑系统分离。
6、盖梁抱箍材料数量汇总表
盖梁抱箍按九套用量考虑。
(后附抱箍施工法的设计及验算书)
六、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6.1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6.1.1原材料的检验控制
对原材料的检测控制是把好质量关的重要途径,对外来材料严格按规范要求验收入库,并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做好材料现场存放管理,对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予验收、入库。
配备专业的、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此项工作,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原材料采购制度,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6.1.2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措施
a. 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颜色色泽均匀、一致,同一种结构使用同一种水泥。
b.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制计量、搅拌时间、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缓凝早强性。
6.2 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6.2.1 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该项施工工作。
6.2.2施工时,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大风大雨时要停止作业。
6.2.3 钢筋焊工必须正确使用焊工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弧光和焊渣灼伤皮肤。
6.2.4凿除混凝土浮浆,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人工凿除,应经常检查锤头是否牢固,使用风镐凿除桩头,应先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方可作业。
6.2.5作业区周边要设置安全护栏和必须的警示牌,防止高空坠物引发安全事故。
6.2.6墩柱10m以上时,加设安全网。
墩顶必须搭设安全护栏,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作业。
检查人员从万能杆件拼装的塔架子上安装的台阶进入墩柱检查工作。
6.2.7 模板就位后,立即拉设抗风或用撑木等固定其位置,以防模板倾倒砸人。
6.2.8 在架立高桥墩的墩身模板过程中,安装模板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拴于牢固地点。
6.2.9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
6.2.10施工场地内必须正规着装,做到现场文明施工,上班前严禁喝酒。
6.2.11施工现场设置一名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6.2.12严禁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精神病、关节炎等其他有关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从事高空作业。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图
七、施工隐患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八、施工具体安全措施
8.1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1、浇筑盖梁混凝土,施工前搭设好脚手架和作业平台,盖梁高度在4m时,平台外侧设栏杆和上下扶梯。
4m以上时,加设安全网。
施工中支架搭设前平整搭设场地,排水畅通,支架底座面高于自然地坪,并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2、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为增加支
架的稳定性,支撑外侧设十字剪刀撑。
3、高处作业穿软底防滑鞋,作业工人上下的爬梯、踏板做到牢固、可靠。
4、高处作业遇有架空输电线路时,与电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当保持安全距离有困难时,采取停电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5、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按规定加设漏电保护器。
6、模板就位后,立即用撑木等固定其位置,以防倾倒砸人。
7、用吊机吊模板合缝,起吊时,拴好溜绳,模板底端用撬棍等工具拔移,不得徒手操作。
8、模板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须系好安全带,并拴于牢固地点。
9、用吊斗浇筑混凝土,吊斗提降,设专人指挥;升降斗时,下部的作业人员远离,上部人员不得身倚栏杆推吊斗,吊斗严禁碰撞模板和脚手架。
10、拆除模板前先用吊机将模板勾住,划定禁行区,严禁非施工人员通过。
11、夜间施工保障足够的照明。
在人员上下及运输过道上,均设置固定的照明设施。
照明设备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2、用电线路架设符合规定要求,配电箱和闸刀盒应上锁,室外配电箱和闸刀盒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13、施工负责人专人指挥施工车辆,杜绝一切施工车辆乱停乱放,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14、专职安全员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后,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要时暂停施工,同时上报安全检查工程师处理。
8.2、高处作业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
8.2.1高处作业施工安全要求
1、为消除高处作业的危险性,高处作业所用设施、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齐备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方可作业,安全工程师同施工技术员进行检查。
2、严格执行作业人员身体检查制度,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眩晕等作业人员均不可从事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发给岗位证书后,再持证上岗。
3、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作业时,上衣应采用紧身工作服,下衣裤脚应裹紧;脚下穿软底防滑鞋,作业时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系好安全带。
4、高空作业必须设置安全防护网(水平网、立网),并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健全,安全警示标志齐全醒目,对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不得毁损和擅自移位拆除。
5、根据作业区域的气候和环境,采取可靠的防滑安全措施,必要时还需安置避雷装置,并定期和不定期随时专人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8.2.2高处作业施工的安全措施
1、高处作业穿软底防滑鞋,作业工人上下的爬梯、踏板做到牢固、可靠。
2、高处作业遇有架空输电线路时,与电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当保持安全距离有困难时,采取停电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3、桥墩周边属于临边作业,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防护栏杆上横杆离工作平台高度为1~1.2米,下横杆离工作面高度为0.5~0.6米,各立柱杆之间距离在2米以内,防护栏杆要自上而下用小眼安全网封闭,或设置高度不低于18cm的档脚板。
4、攀登脚手架从事高处作业时,登高设施要根据施工的作业要求和环境选用,登高用梯子可由木制、竹制、钢制,结构构造要牢固可靠。
登在踏板上从事作业时,应对踏板加固,以确保安全,沿梯子上下攀登,必须双手扶梯,面向梯子,
稳步前进和后退,如攀登高度较高,梯子两侧要加设1-1.5米扶手,超过8米应在梯子中间设置梯间平台。
5、六级以上大风及雷雨天禁止露天高处作业。
6、夜间施工照明光线不足,禁止高处作业。
7、安全带系绳长度需要3米以上,应购买加有缓冲器装置的专用安全带,悬空作业无处挂安全带时,应设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
8.3、脚手架搭设安全措施
脚手架搭设应将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确保搭设过程以及以后的使用和拆除过程的安全与适用。
(一)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1、搭设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脚手架搭拆方案的要求,对架子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2、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掌握建筑平面和立面的构造特点,环境条件,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构造要求,决定脚手架步距等等。
3、材料准备,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脚手架、安全网等进行检查验收。
4、搭设场地准备;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202)做好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要求,坚实平整,不积水。
经验收合格后,按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5、架子工应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作业。
必须戴好安全帽、佩戴好安全带、必须穿胶底鞋,严禁穿塑料底鞋、皮鞋等硬底易滑的鞋子登高作业。
操作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袋内,扎紧衣袖口、领口以及裤腿口,以防钩挂发生危险。
(二)搭设过程中质量和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