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费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目标本套教案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研究苏教版语文上册内容,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课文阅读- 课文1:《朋友是什么》- 课文2:《旅游风景区》- 课文3:《我的宠物》第二单元:词语研究- 词汇1:《校园生活中的词语》- 词汇2:《与爱有关的词语》- 词汇3:《描述天气的词语》第三单元:写作训练- 写作篇1:《我的暑假生活》- 写作篇2:《我的梦想》- 写作篇3:《乡村风光》第四单元: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1:《小猫有七条命》- 阅读理解2:《云雀儿与花雀儿》- 阅读理解3:《一休和尚的故事》教学方法- 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 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 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非教材内容,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和知识面。
教学评估- 课堂互动评估: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 作业评估:针对每个单元的作业进行评估,帮助学生纠正问题和提高写作能力。
- 测试评估: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课本:《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配套教辅:练册、词语卡片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频设备等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
通过系统、有计划的教学,我们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祝教学顺利!。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No.1-2No.3No.4No.5-6 No.7No.8No.3No.3佳作欣赏美的瞬间星期天晚上的建湖,是那么的繁华,车水马龙,似乎正在演绎着一首美妙的曲子,突然——在街道的拐弯处,两辆车子以惊人的速度穿过茫茫人群,相对驶去,只听得“嘭”的一声,两车相撞了,糟了!这可撞得不轻啊!脑子里满是那两个年轻人相互辱骂,甚至打斗情景。
我飞奔过去,想看个究竟,却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急着上医院。
对了,你没事吧?把你衣服弄脏了,真不好意思!”“不,没关系,幸好我的衣服没口福,要不然你那美味的鸡汤就没了。
”旁边的人也被这位年轻人的话逗乐了。
一件事就这样了结了,但它给人们的思索又是如何深远呢?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与修养,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互谦互让。
我常想: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又会怎么做呢?人生就是这样,让一步天高云淡,退一步海阔山空。
后记: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朋友,你说对吗?点评:文章捕捉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瞬间:撞车后的互相致歉,凸现了相互谦让的人性美。
语言描写幽默风趣。
美的瞬间“轰隆隆——”打雷了。
“哗啦啦——”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
天空已阴霾密布,正如我的心情。
刚刚,我和妈妈吵了一架。
因为妈妈帮我收拾房间时,看了我的日记本!那时我刚巧进来,看到这一幕,我的头“嗡”的一下炸开了:妈妈偷看我的日记!那收藏着我所有秘密的日记本!我冲上去,一把夺过日记本,对着妈妈吼道:“你为什么要偷看我的日记?我唯一的心灵深处的秘密你也不放过吗?你知不知道你只通过偷看日记来了解一个人是很让人反感的!我恨死你了!”说罢,我跑出了家。
天公不作美,指挥雨来欺负我,我忙躲到屋檐下。
雨越下越大,路上匆匆而过几个人,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这时,远处走来一对母女,女孩一只手吃力地扶着母亲,一只手拿着伞,把大部分伞挡在了母亲的头上。
那个母亲吃力的说:“别往我这,挡挡你自己吧。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丹徒区实验学校潘远成一、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新初一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
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讲述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能否改变学生“我不感兴趣的书坚决不读”、“单调的书不看”等错误的读书观点呢?《幼时记趣》充分展示了小孩子丰富想象力下的新奇大千世界,能否使学生回味记忆中的趣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十三岁的际遇》十三岁就已经在北大念书了,难道她是一个天才吗?田晓菲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同龄人的遭遇是否可以坚定学生不断上进的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每一件事呢?《伟人细胞》中体现了许多中学生希望被人关注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件别出心裁的大事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事实总是失败而告终,反而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却被大家称道,这或许不是贾里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学生能明白伟人其实很平凡,品质也很朴素,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就是成功吗?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注重生动性、活泼性,激发学生脑海中类似的情景,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学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踏实不懈地努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并巩固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人物形象和文学特点的理解。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并解答阅读理解题目。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整理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词汇、短语的运用和句型的掌握。
课文主旨、人物形象和文学特点的分析。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深层含义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复杂句型的分析和运用。
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学习难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前知。
展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顾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通过填空、默写等方式进行巩固练习。
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指导学生掌握复杂句型的结构和用法。
3. 课文复习分段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每段的主旨大意。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作者通过人物塑造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探讨课文的文学特点,如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阅读理解训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阅读理解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并解答问题。
分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供解题技巧和策略。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doc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篇一:2016年最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6年最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繁星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半明半昧静寂霎眼星群密布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欣赏文中描写的观看繁星的情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感受。
4.热爱生活,学会欣赏身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的表达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a.作者简介。
b.写作背景。
学生:(1)阅读课文及教师提供的材料。
(2)普通话诵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3)熟读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二、导入新课:巴金热爱大自然,对夜空繁星的情景进行了观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写观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1.根据文后“探究练习一”第一句,理清课文结构。
(学生先个人思考,然后讨论发言)参考意见: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2.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观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先用铅笔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讨交流,准备在全班发言)参考意见:“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读写。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生字词的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趣导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链接:复习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设疑引导: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词义。
标注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为后续的讨论和讲解做准备。
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相互交流,寻求解决方案。
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教师释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难点,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4. 深入探究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结构布局、主题思想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和讨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总结归纳: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
提升拓展: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课堂反思: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借鉴。
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苏教版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阐述道理的方法。
3.领会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
重点难点: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门”的简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学:这是一扇门。
教:很好。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
但我们只要用心去感触,每扇门里都有一个神奇的小小世界。
推开家里的门,和家人在一起,我们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进入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古代陈列品,又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信你们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赵丽宏先生的一篇文章——《为你打开一扇门》,看看他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门。
二、作者简介:教: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赵丽宏先生。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
上海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
“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毕业。
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30余部。
作品多次获全国文学奖。
三、解题:教:大家来看一下,这里(题目中)的“你”指的是谁?学:读者(明确:青少年读者)教:对,关键是这一扇是什么样的门?别着急,在我们学习了文章之后自然会得到解答。
教: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我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生词的读音与意思,另外在我读完以后,请你们告诉我题目中的“门”指的是什么。
明确:题目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的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的思想感情。
一起看看苏教版七班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查阅!苏教版七班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消失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执着坚决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指导初读1、带领同学熟悉石榴,观看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同学描述自己观看到的石榴。
3、带领同学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同学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1、带领同学品尝描写石榴的句子。
2、带领同学阅读全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3、带领同学重点争论为什么将石榴比方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化探究,体会感情1、给同学发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同学争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3、带领同学阅读全文,整体把握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予情怀,通过对石榴的详细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勉向上的精神品行: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决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其次课时一、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1、带领同学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同学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指导同学观看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看,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索,做生活的有心人。
苏教版七班级语文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把握文中消失的生字、新词。
2、了解写作时间以及的基本状况,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在写法上的几个特点如:生动、细腻的描写;真挚、肤浅的感情;情物合一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一、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布置预习】:1、朗读课文2遍;2、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不少于10句;3、抄写预习提示上的字词3遍。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裨益诠释斑斓真谛3、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2、(1)布置自学任务:3、自由朗读课文,了解: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①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1)学习第1——2节: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④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⑤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①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②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③中心句;(第12句)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⑤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2024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词和短语,能正确书写并理解其意义。
理解本学期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和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阅读理解题目。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自信。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字词和短语的掌握。
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较大,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讨论相关话题或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学生利用字典或手机APP等工具自学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疑问记录在笔记本上,为后续的讨论和讲解做好准备。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对生字词和课文的理解。
小组内共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准备向全班提问。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着重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形成知识体系。
5.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适当的课堂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十三岁际遇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阐明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二、重点和难点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2.阅读并欣赏文章的诗意语言,积累和丰富词汇。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A部分一、课前准备老师:1。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见附件12、印发田晓菲诗《露》给学生阅读。
学生:1。
借助工具书自学单词。
每个人准备两个单词,并准备好向其他学生提问。
2、反复朗读,对精彩片段多读几遍。
3.试着问几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一个进口同学们,十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志当存高远”只要去努力,我想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进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
第二,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
1、由学生上讲台,请别的同学认读并解释自己卡片上写的词语。
2.两人一组读下面两组单词。
际遇絮语惆怅沉淀尘缘犀利呜咽似曾相知穹顶被冻住了,绅士的风度消失了,安天的白马穿过了缺口伟人细胞一、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要求读懂课文,了解贾里的三次挫败和成功;2.文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注重生活积累,才能写出新鲜美好的文章;3、帮助学生理解,要想成就一番伟大事业,都是小事开始做起的;4.通过理解课文,并结合你平时的观察,写一段“男与女X”,并注意书写人们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如何巧妙安排故事情节,个性化描述人物,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2、理解文章的主旨,弄清挫败和成功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1、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对不熟悉的词语加以理解;2.对课文有初步的理解,并能复述故事大纲。
四、教学过程:打开问题,介绍课文同学们,你们昨天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大家说说看《伟人的细胞》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谁?(二)作者简介;三检查预习:1.你预习了哪些新单词?你是怎么理解的?与学生交流。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本文是一篇富于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文章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鹤群飞行于空中的优美姿态,记录了鹤鹰之战的激烈场面,赞颂鹤的群体精神。
如何体会鹤的形象及把握理解鹤群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对文中\"鹤鹰之战\"开始时鹤群的惊慌的理解是本文教学重难点:文章描写细致传神,语言贴切富有表现力,可以借此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以及语言领悟能力,在教学中宜注意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二、介绍学习重点,交代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方向。
三、指导学生学习全文。
(一)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
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志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2、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必要时查查工具书。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伫(Zh)立绮 q )丽湮(y n)没剽悍(p )盘旋(X n)②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绮丽:鲜艳美丽。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剽悍:敏捷而勇猛。
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
本文形容一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
无济于事:济,帮助。
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
(二)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2、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3、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提示:这篇文章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
\"我\"是鹤群翔空全过程的目击者,又是文中情感抒发者。
运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我\"的所见和\"我\"的所感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
作者从南侧群山上空浮现一排小斑点写起,一直写到鹤群向北飞去为止,叙述了自己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
其中鹤鹰之战是重点,战前,战斗,战后,是三个大层次。
战前又有两个小的层次,前一层写\"一\"字形模队的飞翔貌,后一层写变换方向。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XX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xx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
(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方《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
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5)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指名说)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6)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翻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置或借阅,如果不适宜可以重新选择。
(7)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刚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
苏教版七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时序数:冰心诗四首教案目标: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教案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案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纸船》《母亲》)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
(板书课题)二. 了解冰心生平。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
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
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
《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
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
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序数:冰心诗四首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纸船》《母亲》)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
(板书课题)二. 了解冰心生平。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
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
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
《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
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
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⒈自由朗读。
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
四,品读课文:1、学习《母亲》(1)集体朗诵《母亲》,说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2) 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
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①诗中两个"风雨"的含义相同吗?在诗中有何不同?(第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实的风雨;后一个"风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说成是"心中的风雨"。
)②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2、学习《纸船》(1)导入设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
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美国),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
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作为儿女,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大声朗读《纸船》,请说出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强烈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孤独、惆怅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思念母亲,孤独忧伤,语调是深情、低沉、缓慢)(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意?(对母亲思念很深,由来已久,诗人要用纸叠成纸船,用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心田中)纸船不会飘向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得"叠着叠着"?(愿望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唯一方式),请你模拟一下作者当时的情态。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新奇瑰丽、大胆奇异的想象,充分表明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诗人为什么"含着泪"叠?(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面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的泪)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诗人采用"卒章而显其志"的方法,把实的物象和虚的物象,把眼前的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来,是全诗的高潮!4、《母亲》《纸船》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仔细品味和辨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前一首主要写的是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而后一首则是写步入青年以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
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寻求母爱的保护,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青年期的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则体现和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随着双方年龄不断变化而互相转移的过程。
前者侧重于母爱的付出,后者着力于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恰恰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五、拓展延伸: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
假如明天是母亲节,你将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六、布置作业:1、背诵《母亲》《纸船》2、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假如明天是你母亲的生日,请你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叠一只纸船,并写一句祝福的话在上面,送给母亲。
例::《写给母亲》《想起母亲》我是一片远去的帆想起母亲却永远也驶不出晚霞里就升起了您目光所围成的河岸一缕灰白的炊烟它模仿母亲绵长的爱朝着我离家的方向倾斜3、预习两首诗。
附:教师范读。
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
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第二课时(《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复习检查:《母亲》《纸船》的背诵的情况。
一.导入新课:21岁--生意失败;22岁--角逐议员落选;23岁--生意再度失败;26岁--爱侣去世;27岁--精神崩溃;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角逐联邦众议员三度落选;这是一个美国人的人生片断,请同学们推测这个人会不会成功?老师揭示谜底: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大家告诉我,你得知谜底后的真实感想。
老师归纳: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使林肯泄气,反而激发起他向自己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激发起他实现自己抱负的信心和勇气,终于他在52岁那年,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个成功者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当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整体感知《成功的花》:⑴反复诵读这首诗,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⑵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词的作用(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
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突出奋斗的艰辛。
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3)问题解惑1、"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一句中"惊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4)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获得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
可结合奥运冠军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来谈(几个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5)小结这首诗: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涵的艰辛,他是血和泪浸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
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6)齐背这首诗。
三,赏析《嫩绿的芽儿》导入: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品位语言,"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不能。
这样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他们说的话与各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他们的成长过程象征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旺盛和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