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课后作业设计
《背影》朱自清详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背影》朱自清详细教案2. 学科领域:语文3. 课时安排:5课时4. 教学对象: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背影》一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子情深,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3)激发对文学的热爱,培养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朱自清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2)写作手法的运用;(3)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写作背景;(2)准备相关资料,如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关于《背影》的评论等。
2. 第一课时:引入新课(1)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1)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思路;(2)品味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3)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4. 第三课时:写作训练(1)以“背影”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给予指导。
5. 第四课时:拓展学习(1)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体会其写作风格;(2)观看与《背影》相关的影视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2)检查学生的课文背诵情况;(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背影》;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对课文的感悟;3. 推荐一篇朱自清的其他作品,简要介绍其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背影教案设计 《背影》教案(优秀12篇)
背影教案设计《背影》教案(优秀12篇)《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者选取“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用朴素真挚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和白描手法,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父亲浦口送别的情境,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重点描写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让“背影”定格,成为永恒的经典。
为大家带来的是《背影》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下面的12篇《背影》教案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背影教案设计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背影》教案篇一助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助学重点: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
教学难点: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有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榜样作品。
(板书课题:背影)二、学生自助: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2.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较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感触较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3.文章明暗两条线索各是什么?明线:父亲的“背影”。
暗线:父子深情。
三、求助互助: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较生动的动词有哪些?(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 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三)情感目标1.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教材分析《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叙事散文的代表作,作者在文中主要叙述了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
作者在文中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表现手法,只是采用朴实的词语真实地再现了父亲的背影。
本文以“背景“为线索贯穿全篇,表现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在人教版中这篇散文放在初二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中,这是一个“爱”的单元,前一篇是鲁迅的《阿长<山海经>》,这是一篇抒写父子之间真挚感情的名篇。
现在的孩子被认为是“抱大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父母的怀抱中,虽享受幸福,却往往体会不到幸福。
因此学习本文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关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四、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父亲》,让学生在父爱的情感氛围中自然就走进《背影》。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父子情深、欣赏语言美。
3、语文实践活动法:对教学重点的突破,设计语文活动“真情面对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父亲》,营造父爱的情感氛围。
【百度搜索】/m?word=%D1%D6%CE%AC%CE%C4 +%B8%B8%C7%D7&lm=-1&f=ms&tn=baidump3&ct=134217728 &lf=&rn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2、简介作者【百度搜索】/question/224157462.html?fr=qrl&cid=218&i ndex=5&fr2=query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百度搜索】/programs/view/f7iR8rZAc6k/1、听一听名家朗读,注意把握:a语速和停顿b感情的把握字词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背影》教案(精选9篇)
《背影》教案(精选9篇)朱自清《背影》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感悟文中蕴涵的浓浓的父爱。
2、仔细研读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诗意的语言诠释父爱的内涵。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酝酿情感。
同学们,谈及亲情,最先映入我们脑海的是谁?确实,母亲感情细腻,柔情似水,而父亲则是一部深奥厚重的书,年少的我们常读不懂,今天,让我们跟随着朱自清饱含深情的笔墨走近一位父亲,继而走近我们的父亲。
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
二、整体感知,品味父爱——父爱,是一首含蓄的诗。
1、昨天已让同学们预习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父亲为儿子送行,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同学们从这次寻常的送别中品味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3、品读父爱,用诗意语言诠释父爱。
①老师示范:父爱,是簌簌落泪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②展示品读要求:标出你感悟到的父爱的句子;用诗意的语言诠释父爱的内涵,每位同学至少写一句。
③同学朗读自创的诗歌。
三、品味细节,走近背影。
——父爱,是一幅感人的画。
赏析凝聚的感情最深重、最浓烈的画面——买橘子时的背影。
1、请同学们按要求来品味买橘子时的'背影的画面。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个背影的?②你从这些刻画中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背影?采用“这不仅是买橘子时的背影,还是的背影”句式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明确:体态——肥胖的背影衣着——沉重的背影走姿——蹒跚的背影攀爬月台——艰难努力的背影③找出作者感受的句子。
④听电视散文朗诵,再一次感受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所聚集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爱!四、激情碰撞,抒写赞歌——父爱,是一首悠远的歌。
回顾父亲曾为自己做的一些事,截取闪光的瞬间或典型的经历,写一个最感人的片段。
五、布置作业,感恩父母。
歌手屠洪纲曾在《感谢》中唱到:“感谢我的爸爸/感谢我的妈妈/感谢您们/当初决定把我生下/感谢您们让我/看到这个世界/还把我辛苦养大/还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课后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您们,我爱您们!”《背影》教案篇二长久以来,上课、编制初中语文背影教案、辅导学生、业务学习是中小学教师日常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2. 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背影》的主要内容和背景;2. 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父爱、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内容:1. 朱自清简介及《背影》背景介绍;2. 小说《背影》的主要内容分析;3. 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分析;4. 课文赏析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1. 听课、讲解;2. 教室讨论、互动;3. 小组合作、展示;4. 个人写作、表达。
五、教学过程:1. 朱自清简介及《背影》背景介绍(15分钟)- 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分析《背影》的写作背景和主题。
2. 小说《背影》的主要内容分析(20分钟)- 分析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 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主题。
3. 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分析(20分钟)- 分析父爱、亲情在小说中的表现;- 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文学手法。
4. 课文赏析和讨论(25分钟)- 分组讨论小说中的关键段落;- 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六、作业设计:1. 阅读《背影》全文,写读后感;2. 分析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及其性格特点;3. 以“父爱”为主题,写一篇感人的散文。
七、评判方式:1. 作业成绩占评分的50%;2. 参与教室讨论和表达的积极性占评分的30%;3. 课后思考和感悟的深度占评分的20%。
八、教学资源:1. 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和著作;2. 电子版《背影》全文;3. 资深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解读视频。
九、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进修《背影》,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爱、亲情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背影》作业设计
7、《背影》作业设计花沟中心校张军一、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狼藉()簌簌()赋闲()颓唐()琐屑()蹒跚()()2、解释下列词语。
交卸:__________ 狼藉:___________颓唐:__________ 琐屑: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B.凄惨C.暗淡(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B.妥帖C.可靠4、这是一篇____ ,它以_____ 为线索,表现父亲的____ 。
【课内探究案】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课文后,请你用“文章_________最感人,因为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3、二、三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父亲买橘子的段落是文章的精彩处,请你深情朗读。
第六段对父亲进行了哪些描写?找出动词,体会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选取“背影”这个表现角度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代表作品《背影》。
2.理解《背影》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亲情之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大。
二、教学重点:1.理解《背影》中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3.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珍贵。
三、教学内容:1.朱自清的生平介绍及其代表作品《背影》的背景。
2.《背影》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
3.《背影》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心里世界。
4.《背影》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入《背影》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讲授法:老师讲解《背影》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背影》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表演法: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背影》中的片段,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背影》的相关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和兴趣。
2.讲解《背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3.分组讨论《背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4.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背影》中的情节和情感。
5.总结教学内容,强调亲情的珍贵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学生参与讨论和表演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2.作业评判: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作文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背影》的理解和感受。
3.考试评判: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背影》的理解水平和文学常识。
七、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
2.教学资料:包括朱自清的生平介绍、《背影》的文本材料等。
3.教室活动设计: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作业安置等环节。
八、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主动性。
2.教学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2. 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掌握小说《背影》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5.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朱自清及其代表作介绍;2. 小说《背影》的主要情节分析;3. 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 小说《背影》的人物形象分析;5. 小说《背影》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 小说《背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 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背影》中的情感表达;2. 分析小说《背影》中的人物形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朱自清及其代表作,介绍背景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解读法:逐段解读小说《背影》,分析人物形象;4. 分组阅读法:分组阅读小说《背影》,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形式介绍朱自清及其代表作,引起学生兴趣;2. 进修:讲解小说《背影》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阅读一部分小说《背影》,并做重点摘录;4. 讨论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摘录和理解,进行讨论和交流;5. 整合总结:老师对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表达;6. 教室作业:安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稳固学生对小说《背影》的理解。
七、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等;2. 作业成绩:包括课后阅读任务、写作任务等。
八、延伸拓展:1. 邀请专家讲解:邀请文学专家或作家讲解《背影》的文学价值和意义;2. 创作小说:让学生模仿《背影》的风格,创作自己的小说作品;3. 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背影》的情节,体验文学作品的生动性。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背影》这一经典文学作品,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背影》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3. 掌握小说《背影》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4.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3. 小说《背影》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分析。
4. 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2. 掌握小说《背影》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2.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小说《背影》,感受其中的情感。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导入:通过介绍朱自清和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进修状态。
3. 进修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4. 分析小说《背影》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5.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表达。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六、作业安置:1. 阅读小说《背影》,写读后感。
2. 思考家庭、亲情和成长对自己的影响,写一篇文章。
3. 选择一个场景,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小说《背影》中的情感。
4. 钻研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写一篇作家介绍。
七、评判方式:1. 作业评分:根据作业的内容、表达和思考深度进行评分。
2. 参与度评分:根据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讨论参与度进行评分。
3. 考试评分:根据考试内容和表现进行评分。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和分享,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鼓励学生多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拓展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朱自清《背影》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背影》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背影》;(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朱自清的情感表达;(3)分析课文中父亲的形象,认识父爱的伟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背影》的朗读与背诵;(2)分析父亲形象,体会父爱的伟大;(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3)将课文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2)教师检查学习情况,讲解重点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学习(1)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父亲形象;(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细节描写练习;(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进行展示和评价。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背影》;2. 家庭作业:以“我的父亲”为主题,写一篇作文;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背影 》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
(2)能够分析并评价父亲的形象和儿子的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培养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2)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和回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父亲形象的评价与感悟。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有深意的句子的理解和阐释。
(2)如何把握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让学生勾画出自己觉得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父亲形象。
(2)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增进对亲情的感悟。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有深意的句子。
(2)探讨课文主题,理解作者的情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亲形象和亲情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整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2. 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可以是赞美、感恩或者回忆与父亲的美好时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培养家庭观念。
在课后,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背影》2. 相关资料:关于朱自清的生平介绍、课文解读文章、亲情主题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朱自清的《背影》教案设计
朱自清的《背影》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背影》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2)能够分析并欣赏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能够领悟作者通过描写背影来表现父子深情的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3)激发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背影》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2. 分析并欣赏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领悟作者通过描写背影来表现父子深情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分析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3. 深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父子情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情感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亲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朱自清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春》、《荷塘月色》等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背影》,理解课文内容,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并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通过描写背影来表现父子情深等。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4.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亲情经历,感受父爱如山,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感人故事。
《背影》朱自清详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背影》2. 课时:1课时3. 年级:八年级4. 学科:语文5. 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背影》的内容;(2)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3)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2)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亲情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背影》的内容和主题;(2)分析朱自清的写作风格;(3)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对父爱主题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父爱主题;(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2)每组挑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章的写作风格。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2)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家庭和亲情的看法。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父爱主题和朱自清的写作风格。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背影》;2. 写一篇关于家庭和亲情的作文,题目自拟;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经典父爱题材的影片片段,为学生营造感性的学习氛围,引发对父爱的共鸣。
2. 互动提问:设置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享,以增强对《背影》主题的理解。
《背影》朱自清 教案
《背影》朱自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背影》一文。
(2)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3)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等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珍惜亲情、友情。
(3)激发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课文表达技巧的鉴赏。
(3)课文的背诵和默写。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厚父爱。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意境。
1. 导入新课:(1)简介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背影”,提问:“背影”在文中象征着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评价。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段落。
(2)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总结评价。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背影》。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写一篇关于父爱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背诵、练习题和写作。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访谈、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感共鸣:通过播放背景音乐或讲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背影教学作业流程及设计意图
《背影》教学设计皇仓华鑫学校徐春艳一、教材简析:《背影》选自中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请一篇著名记实散文。
一直作为语文教材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因为它写出了一个异常真诚和至诚父子之爱,反应了中国一个优异传统文化。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我认为,读朱自请先生《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方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这篇名文所蕴涵真精神。
阅读这篇散文,我们能够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疼爱和儿子对父爱感念。
这是人间至情。
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关键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该课特点和所教班级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关键词汇。
2. 抓住文中表示作者感情关键语句。
(二)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丰富情感。
(三)情感目标1.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 珍爱亲情,促进和父母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关键: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了解深沉父子之情。
三、教学方法依据该课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学生年纪特征,我采取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进行朗诵评价教学方法。
2、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3、将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想结合,激发创新思维学习方法。
4、教学用具:多媒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必需达成一定阅读能力。
所以,老师在选择教法上必需依据学生本身特点,充足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据此,我在教学该课时关键采取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方法,老师无须过多讲解,经过小组共同讨论,“合作、探究”地去处理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珍惜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充足激发学生和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确实定,教学方法选择,评价方法设计,全部应有利于这种学习方法形成。
《背影》作业设计 (2)
《背影》作业设计
合阳县城关中学乔萍
文章赏析完了,在很多同学还沉浸在文章朴素而感人的父爱中时,我简单地做了总结:这篇文章通过抓住“背影”这个聚焦点的写法,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父爱”这一主题。
然后话题一转:同学们,讲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满文军《懂你》这首歌,大家熟悉不熟悉?(熟悉)(不熟悉)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好不好?(多媒体播放)有些同学跟着音乐小声地哼唱,有些则认真地盯着屏幕上的歌词,我知道,孩子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一曲完了,我又问他们,谁还会唱关于父亲的歌?举起了一些手,还有些摇摆不定。
有同学起来哼唱了几句筷子兄弟的《父亲》,还有刘和刚的,教室里出奇的静,我知道,拓展达到效果了。
我说: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受了来自父母、祖辈、老师、同学的许多朴素却真挚的关爱,面对这些关爱,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关爱,还要善于理解别人,以实际行动去关爱别人,我们要做一个爱自己,更爱别人的人)
请同学们回家后写一篇记述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关爱自己的文章。
我想,孩子们应该有内容可写,我还敢断定,孩子们这次写的内容一定是最朴素却最感人的!。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及课后答案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及课后答案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及课后答案【教学目标】1、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情深。
【教学重难点】1、透过文章细致的人物描写,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情。
2、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深情无限的意蕴。
3、注意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从父子的表现来比较。
【教学方法】1、导入法。
2、解读法。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讲作者及写作背景,讲字词,课文讲解,括段落大意,总结全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0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这篇散文《背影》。
板书:背影朱自清二、作者简介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相关情况。
设计: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他的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春》,对于作者的相关情况应该是有所了解了。
请大家看到课文的注释部分,这里有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百多万字。
《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那年冬天”就是指1917年冬。
三、生字词语,扫清阅读障碍交(jiāo)卸(xiè) 奔(bēn)丧(sāng) 狼(láng)藉(jí) (sù)(sù) 典(diǎn)质(zhì) 赋(fù)闲(xián) 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 亏(kuī)空(kong)勾(gōu)留(liú) 拣(jiǎn) 搀(chān) 蹒(pán)跚(shān)四、课文解读按段落顺序讲解这篇课文。
1、第1自然段这两句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原因,用一个“最不能忘记”表现了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是无比深刻的印象,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背影》课后作业设计
《背影》课后作业设计填空题1. 课文《背影》作者,字,江苏扬州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单选题2. 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颓(tuí)唐琐屑(xiāo)焦灼(zhuó)诘(jié)问B. 涎(xián)水蹒(mán)跚惦(diàn)记愧怍(zuò)C. 尴(gān)尬交卸(xiè)哀悼(dào)晶莹(yíng)D. 滞(zhì)笨惶(huáng)急憎(zèng)恶伎(jì)俩3. 根据《背影》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 《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 《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
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 《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4. 根据课文《背影》,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正确一项是()。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A. 探蹒跚缩攀倾B. 蹒跚探攀缩倾C. 蹒跚攀探倾缩D. 攀探倾蹒跚缩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背影》作业设计及参考答案
一、知识掌握
1.注音、写字
迂()腐举箸()簌簌()颓()唐
chān()扶踌chú()蹒shān()suǒ()屑
2.《背影》一文是现代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反映________的散文。
3.“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中“聪明”一词的意思应该是,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提高
1.《背影》一文中“车站买橘”一节中,前后两次写父亲过铁道,为什么前一次详写而后一次略写?
2.对父亲买橘回来后“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分析正确的是
[]
A.儿子有橘子吃了,路途上不怕渴了。
B.即将送走儿子,可去忙自己的事了。
C.越是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感到踏实满足。
D.过铁道买橘太累了,买回来可以歇一歇了。
3.“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文中两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其用意是_____ ___。
4.散文中抒情,一般有两种方式,即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寓感情于字里行间)请从文中各找一例略加分析。
参考答案
一、
1、yūzhùsùtuí搀躇跚琐
2.朱自清父子深情
3.太幼稚或太不理解父亲反语深深的自责和愧疚
二、能力提高
1.第一次去时详写的是背影,扣题,更能突现中心。
第二次是人物正面描写,因而略写。
2.C
3.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必如此操劳,反衬出父亲对“我”关怀细致周到。
4.例如:课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及文尾的一段文字分别体现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
分析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