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册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教案
12 姥姥的剪纸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小黑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难点: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录音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疏通课文揭示课题,指名读一遍姥姥是谁?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哪些内容?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语二、初读课文1、录音欣赏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3、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4、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1)读题(2)再读,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用词语形容相机板书: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3)再读,想像这样身心入境地剪着纸的姥姥用词语形容相机板书: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舐犊情深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搜集剪纸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全册音乐教案
教学备课笔记学科:音乐班级:六年级教师:许春香教学进度表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一、发声训练部分:1、复习巩固小学阶段获得的发声技巧。
2、运用获得的音乐知识有感情的表现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歌曲。
3、唱好二声部合唱,学习三声部合唱。
4、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1、读谱知识:复习和巩固一个升号的调和一个降号的调。
复习总结音的高低:唱名、音名、全音、半音、临时变音记号、调号、谱表、高音谱号。
复习总结音的长短: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三连音。
复习总结音的强弱:力度记号、速度记号、拍号、指挥图式、二、三、四、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常见切分节奏、弱起节奏及不完全小节。
复习总结常用记号、装饰音等。
2、视唱部分:复习并唱准在C、G、F各调上的自然大小音阶及五种五声调式音阶。
独立或半独立视唱C、G、F各调上的单声部歌曲。
练习视唱二声部歌曲。
练习视唱有常用演唱(奏)记号、速度、力度记号的歌曲,掌握唱(奏)方法。
3、练耳部分:听记二拍子或三拍子的单旋律(调号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听辨旋律音程,从听觉上感觉旋律音程的上行、下行、平行及同音重复、级进、小跳、大跳音程在音乐表现上的意义。
(不讲概念)听辨和声音程,总结在听觉上协和程度上的差异。
三、欣赏部分:要求学生对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体会或认识。
能感觉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中表现情绪、气氛和感情的效果。
能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分析:六年级是一个总结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复习总结这六年来所学的音乐知识。
学习少量的乐理知识。
在这个阶段主要以复习为主,但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要在学习歌唱时调动学生积极性。
而且要处理好与主课学习的关系。
还有,注意对学生变声期嗓音的保护。
学生情况分析: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习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
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
培智科学第十一册教案
培智科学第十一册教案
介绍
本教案是针对培智科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准备和课程安排的一份指南。
本册内容主要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内容。
教学目标
- 掌握培智科学第十一册的核心知识点
-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第一章:动物和植物的组织结构
- 植物的细胞结构
- 动物的组织结构
- 观察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异
2.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 进行简单的物质变化实验
3. 第三章:磁力和电能
- 磁力的基本概念
- 电能的产生和传输
- 进行磁力和电能实验
4. 第四章:地球和太阳系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
- 探索地球和太阳系的奥秘
5. 第五章:光的传播与反射
- 光的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规律
- 进行光的传播与反射实验
研究方法
- 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做好笔记
- 参加课堂讲解和讨论,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 参与实验实践,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 合作研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和讨论
考核方式
- 课堂小测验:每章课后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 期末考试:对全册内容进行综合考核,检验学生对培智科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
以上是针对培智科学第十一册的教案。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学习和实验实践。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教学过程:第1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一、组织教学:二、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
(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⑵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第2-3节课体验透视(课堂实践)一、引导阶段1、检查课前准备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
小学语文十一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1)
小学语文十一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3、只有一个地球一、目的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分段、总结段意。
3.学习课文一、二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分段、总结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
难点:了解地球有关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球。
(单击课题)2.理解题意。
(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栏--问题1)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二.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
(单击课前预习--字词学习栏)(生查后,师总结)三.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问题2)四.学习第一段。
1.理解词语。
(单击课文分析--品句析段栏)宇航员(图片)、遨游、遥望、晶莹透亮、水蓝、和蔼可亲、半径、一叶扁舟、很小很小。
2.理解句子。
(单击热句)(1)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子”和“摇篮”?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2)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3.总结。
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
二是地球的大小。
三是人类生活的陆地在地球中的比例。
这一段主要是强调它的小,说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
五.学习第二段。
1.理解词语。
(单击然词)上帝的恩赐、甚至、再生、生态、基地、火星(图片)、月球(图片)。
2.理解句子。
(单击热句)(1)请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关联词语,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比较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吗?b.再说,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3)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问题4、5、6。
问题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问题5: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问题6: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后果?3.小结:这一段从两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情况,一是地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第三课时)
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设计说明一、单元教学内容的概括本单元主题是“外国名篇名著”。
选择了四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点的文章作课文。
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的精神。
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
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单元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如学会浏览等。
其中《语文园地四》中“日积月累”,紧扣单元主题,要求学生积累外国作家的名言警句。
口语交际《学会生存》提出遇到灾难或危险该怎样去应对的话题;习作中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或从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的关于“自我保护”的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一些不同国家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
同时视野扩大,为以后更多地阅读国外优秀作品做准备,教学中,要能使学生掌握概括、归纳等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二、单元训练点落实1、字词教学难点突破本单元的课文选自外国名家名篇,有不少外国人名,学生读起来感觉拗口。
教学时,可以先请学生读通这些名字,再说说这些对象,在文中的身份,导入课文的学习。
另外,生僻的词语以及带点的词语,要集中学习,读准音,认清难写的字的字型,了解含义。
为阅读课文扫清障碍。
2、给予方法指导,带着任务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内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如概括大意的方法,浏览的方法等等。
2024年教师工作计划: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2024年教师工作计划: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一册教学计划(人教版)教材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草地上的小建筑师》-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小说的特点和结构。
- 学习描述并分析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的方法。
- 进行课文背诵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 小组讨论和批判式阅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交能力。
- 继续学习课文中的常用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2. 第二单元:《鸟儿怎样学会飞》- 学习自然写作的特点和技巧,并进行写作训练。
-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 分析课文中的议论文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讨论和辩论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辩论能力。
3. 第三单元:《山上的小故事》- 学习课文中的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故事创作能力。
- 学习并运用叙述、描写、写景等写作技巧。
- 分析课文中的文学元素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进行写作比赛或小组合作写作,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和合作能力。
4. 第四单元:《好学校是什么样》- 学习课文内容,探究好学校的标准和特点。
-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进行团队合作活动,探讨和发表对好学校的看法。
- 分析与学校相关的社会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5. 第五单元:《桌子的故事》-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桌子的历史和文化寓意。
- 学习叙事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并进行写作训练。
- 分析描写的技巧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
- 设计和制作桌子的模型或展板,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第六单元:《真正的富饶》- 学习课文内容,认识和思考真正的财富是什么。
- 分析课文中的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进行实地考察或社区服务活动,体验真正的财富。
11册人音版新教材音乐教案
11册⼈⾳版新教材⾳乐教案⼈⾳版第⼗⼀册⾳乐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以⾳乐⾳乐审美为核⼼,提⾼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主动参与⾳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乐体验和学习⽅式,发展学⽣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素养。
⼆、学⽣情况分析:六年级学⽣对⾳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也较弱,不能在⽼师的引导下进⾏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统⼀、⾳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定问题。
针对学⽣喜欢流⾏⾳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乐学习⼼理,对教学内容进⾏拓展,增强⾳乐教育实效性。
三、本册教材分析:六年级的学⽣已经掌握⼀定的⾳乐知识,但对⾳乐书上的⼆声部歌曲不能很好的唱出。
这学期需要注重听⾳、创编练习。
欣赏时重点让学⽣感受⾳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度的表现来感受⾳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
四、教学⽬标学⽣的⽣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增强。
引导学⽣对⾳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的体裁、形式及⾳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吸引学⽣。
(1)、保持学⽣对⾳乐的兴趣,使学⽣参与⾳乐活动。
(2)、培养⾳乐感受与鉴赏能⼒。
(3)、培养表现⾳乐的能⼒。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环保意识五、教学内容:1、歌唱部分:本学期按照教学⼤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正确的发声、演唱⽅法,防⽌喊歌;让学⽣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法。
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学唱⼆声部合唱、轮唱、独唱、⼩组唱等。
(1)在⽓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
(2)运⽤不同的⼒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时,声⾳要饱满。
(4)学习⼆声部合唱,注意⾳量的均衡,⾳⾊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1)、认识变⾳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
人教实验版第十一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实验版第十一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3、只有一个地球集备者:廖丹云陈冬花叶清华程缨陈霄张碧芳朱雪榕李维源林娇玉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
2、使学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3、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等地球。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准备:课件、“滥伐森林”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引入1、《时代周刊》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地球你吃惊吗?为什么吃惊?(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唯一的生活环境;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经典的引入,可以作整理,作为资料]2、为什么地球会被评为新闻人物?答案在课文中。
二、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完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2、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
3、课文中哪几行文字给了你这样的心情,用“~”划下来,轻轻读,静静问,为什么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会给我这样的心情?4、把你的心情搞得复杂的句子给揪出来。
5、第一个学生讲后的教师评语:我特别注意你的第一点,你说地球本来就很渺小,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有多少?我注意你讲的第二点,人数在膨胀,到2080年人类会达到多少?(120亿)6、第二个学生:难受、没有第二个星球。
——还有谁也有同感?——人类会灭亡——40万亿里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航天飞机速度最快,每小时2000公里你估算要多少年?(20万年)你想去吗?(太长了,都死了。
)读书:“科学家已经证明”7、讲同一意思还有一段话,读读。
即使找到第二个地球,也会有同样的悲剧产生。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教案
第一课同一首歌教学目标: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课:观看在柳州举办的《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
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
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课时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第四课时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二、学习音乐知识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备课篇一: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全册教案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等词2.有感情地朗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3、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的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1、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11册《比的化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11册《比的化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比的化简》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比的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比的化简部分,因此,在本章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参差不齐。
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
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突出重点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铺垫,激趣引新1、什么叫比?请你举个生活中比的例子并说出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师:比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提取有关信息板书揭示课题——《比的化简》。
生能准确地回答通过老师激趣、让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主动探究加点动力探索新知活动一:学一学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师:请同学们带着思考题,看书学习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讨论,待会儿根据思考题逐个汇报。
(课件出示思考题①有什么方法比较哪杯水更甜?②如何化简比?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生自己看书,小组讨论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学看书,学习有目的性、针对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探索新知活动二:说一说。
(反馈看书、自学情况)1、学生汇报比较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时教学比的化简的方法。
师:你认为哪杯水更甜?你用什么方法比较的?师:他的说法你赞成吗?他是把比化成(分数)的形式,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如40:360=40÷360=(40÷40)÷(360÷40)=1÷9=1:9这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课后服务教案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课后服务教案一、教学内容: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Module 4 Unit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Christmas,通过这堂课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该节日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提高六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本案例是Reading(精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堂课应当是“以任务贯穿读、听、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基于此,其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有二: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合作阅读进行语音处理、单词处理、短语处理和句子处理;通过阅读进行意义建构,在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理解、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即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三、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1. Enable to introduce some important festivals of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2. Enable to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3. To teach students to know more custom and cultur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t’s good for their studying and using English.b.b.能力目标:交流自己对节日的喜好。
c.情感目标:注重文化意识,让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了解中西在节日文化上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四、文化意识:简单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节日文化。
五、教学重点:1. Enable to grasp the sentences of “It’s a very important festival.”2. Enable to grasp the new words: present,3. Enable to introduce some important festivals of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六、教学难点:1. Enable to describe the customs of Christmas and other festivals.2. To use the words of months to introduce the festivals well.七、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卡片、图片、CD-ROM、录音机。
学写倡议书教案0
学写倡议书教案设计资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习作:学写提议书教材分析:本次习作包括两方面的资料,能够从中任选一个。
其中一个就是写一份提议书向有关部门反应生活中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现象。
目的使学生学会提议书这种应用文形式,重点指导提议书应当包含的资料和格式,同时要明确写提议书时要注意的事项。
另外,使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设计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作文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常用的应用文等”。
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要在学生充分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的分析和写作训练,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就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的话题,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话题,结合学生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让学生从身边环境说起,针对生活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提议,并经过例文直观地指导学生提议书的写作格式、资料及注意事项等。
结合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的写作素材,交流提议书具体资料的写作方法,降低习作难度,写出切合实际,有实效性的提议书。
学情分析:写提议书是学生初次学习,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有了书信的写作基础,根据学生的旧有知识情景,掌握提议书的格式是习作的重点,提议书的具体资料作为学生习作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2、掌握写提议书的格式以及应当包含的资料和必须说清楚的问题。
3、经过例文修改,了解写提议书要注意语气委婉、具体清楚、合理可行。
教学重点:1、学会用正确的格式写一份提议书。
2、了解提议书应当包含的资料以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简单回顾第四单元学习的资料,谈学后的体会。
二、确定习作主题。
1、出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相关图片,交流观后感。
2、引发学生对身边环境问题的思考,说说都发现了哪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1、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二)熟读课文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8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
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
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
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
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
(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3)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四)布臵作业: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13.只有一个地球美、小自然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别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 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
再理解重点段落)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
(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
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
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2.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小结。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臵作业:3 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 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13.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类别具体特点人类破坏行为造成后果教学反思:14*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一)分组学习、讨论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口头填空的方式进行归纳。
如:(在洲的与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
由于毫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这条大瀑布面临,1986年9月,当时的巴西总统,亲自为这条瀑布主持了一个葬礼。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1.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师:(课件出示)是这几句吧,咱们一起读读。
2.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两幅画面?3.同学们很会想象,如果能看着大瀑布咆哮而下,雄伟壮观的景象,那该多好哇!想看吗?请看大屏幕,(放课件)请你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生自由说)4.说得真好,现在请看如今的大瀑布。
(放课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说)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大瀑布的消失、枯竭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
5.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如果你就是巴西总统,会在葬礼上演讲什么?请生准备,进行现场演讲。
6.由此你想到什么?7.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四、总结、扩展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课堂作业谈谈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附:板书设计大瀑布的葬礼为什么举行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教学反思: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新课1.完成填空练习:()的土地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解题。
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
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四、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五、课业设计抄写生字词语。
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人类身上。
3.默读9.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感知“神圣”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2、介绍西雅图这个城市。
过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 留住这片圣洁呢?二、研读课文,理解”神圣”1.学生自由读四至八自然段,从文章中找出体现“神圣”的相关语句,并做好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了解“你们”是谁?(白人)2.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交流,并指导朗读:“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1)学生交流感受。
(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感情朗读4.5自然段。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景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