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即使证明你患了职业病,获得赔偿的路还很长
如果你被诊断为职业病后,下一步要经过工伤 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才能享受工伤待遇。 但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向温州市劳动 局提出行政复议,要求撤销工伤认定决定。如 果没有获得支持,立邦公司还可向龙湾区人民 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工伤认定,对一 审判决不服还可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 上诉,结果遥遥无期……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 行政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执法必严 严格执法
加强法制教育,增 强法制观念
违法必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认识和思考: 很多方面实施的力度不够。 某些过时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清理。 社会成员民主意识不浓,法制观念淡薄。 的情况很严重,甚至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不懂法律、不学法律、知法犯法、以权 压法的现象屡屡可见。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钓鱼事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2009年10月14日,在上海闵行区,一“路人” 自称胃痛且打不到车,请求私家车主捎带去医 院。谁料“路人”并非真的胃痛,该车主则被 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认定为“无证经 营”罚款 1万元。这件事一经报道就引起了人 们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 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是一种概括、严谨、普遍的行为规范,是国家 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 为规范,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纪律与法律的关系
纪律与法律都是 人们的行为规范, 两者都要求人们遵 守。但违纪不一定 违法,而违法必违 纪。
法律的四大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建 设 社 会依 主法 义治 法国 治 国 家
1.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第 主体 领导者 一 目 : 导下,依照 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 依 依据 法 治 和形式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 经济文化事业 , 国 客体 的 基 管理 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本 目的 要 求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在
2、评价作用 判断、衡量某种行为是否合法或 违法,以及违法的性质和程度。
3、教育作用
通过法律的实施对人今后的行为 产生影响,起到教育和警戒作用
4、强制作用 对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制裁和惩罚的 作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由社会主义国 家制定并以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施的行 为规范体系,体现 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是实现人民 当家做主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重要工具。
2007年8月,山东某厂铝水外溢 导致14人死亡、59人受伤,事故原 因为职工违章违纪、操作不当引发。 右图是事故发生后的车间惨状。
青岛输油管线爆炸事件 11月22日10时30分许,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石化 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已造成55 人遇难、9人失踪、136人受伤。
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证明, 9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违纪导致的。每年 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人数占60%以上。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几百人死于车祸,其 中中小学生占10%左右。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PPT通用课件
10日,浙江公安机关通缉的涉嫌贪污罪潜
逃意大利的叶某被缉捕回国。
• 【最能躲:福建魏某】
•
2014年11月25日,福建公安机关通缉
的涉嫌集资诈骗3000万元潜逃境外的经济
犯罪嫌疑人魏某从瓦努阿图被缉捕回国。
为缉捕该犯,工作组辗转澳大利亚、法属
新喀里多尼亚、日本、瓦努阿图四国,是 “猎狐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缉捕嫌
马克思
(1)依法治国的定义
•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
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 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 有法 可依 必依
执法 违法 必严 必究
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8亿余元潜逃越
南的经济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劝返回国,此 乃“猎狐2014”行动中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 38亿余元,李某当属“最能坑”。
(4)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意识 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
1 / 增强规则意识
(1)规则与秩序 试想一下:
我们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度,老 师想上课就来上课,学生想听课就来听课, 每个同学在课堂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 我们的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会怎么样呢?
人们的权利需要规则来保护; 人们要做成事,需要规则做保证。
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行
道德
为
纪律、规章、制度
疑人辗转国家最多的案件。魏某可谓“最 能躲”。
• 【最能跑:河南周某】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第6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治”和“法治”。 以中国为例,古代皇帝处理各项要务依据各项法律 如《唐律》、《汉律》、《清律》等,还有八议制 度规定了特殊的人犯法可以酌情减免。皇帝金口玉 言,一人做主,即为人治。 现阶段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 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即为法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 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 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 证明文件、印章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 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 证件、证明文件的;
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具有调解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
观看视频: 偷盗可耻.swf
资料: 我们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证明
,95%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违纪导致的。我国的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几
百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10%。
购买野生动物放生亦属非法行为
2012年12月27日,华工大博士生朱 杰去阳西沙扒湾旅游时遇上野生动物 贩子,为免三只猫头鹰落入餐盘,他 和同伴花了300元将其买下。放生了 两只大的之后,昨日,朱杰将剩下的 一只小猫头鹰交给了广州市林业和园 林局。但该局工作人员表示,以任何 理由收购野生动物的行为都属于违法 行为,其实朱杰的做法已经触犯法律 。 林业部门表示,猫头鹰属国家二级保 护动物,买它会涉嫌犯“收购野生动 物”罪 要拯救野生动物,正确做法是向当地 林业部门举报
以下等式成立吗? 自由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_建设法治国家
4、国家强制力
2003年5月,某社区的3号楼发现一“非典”病人,
当 地政府依法对居住在3号楼的公民进行了隔离,但该楼某 些居民以宪法赋予了公民人身自由权为由,不愿配合。 讨论: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公民应该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的责 任。在特定的情况下接受”隔离“是公民的义务,作为 公 民应主动配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法律是通过规定权 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 对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 对青少年的要求: 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 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个好 公民
第三单元
纪律 法律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宪
法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国家创制法律的 方式为两种:制定 与认可。这是法律 区别其他社会规范 如道德规范、宗教 规范、各种社会组 织规章、习惯礼仪 等的主要特点。
3、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 务是一种满足利益实现的负担。 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来达到调控 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 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比一比:同样是乘坐公交车,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无人管理——规则意识的体现
日本神户轻轨车站,每35分钟就有一列班车驶入,而 车站从售票到进出站全部无 人管理,运行良好,秩序井 然,环境清洁。
3、从他律到自律
把遵守规则变成为人的内 在需要,一种本能,才能在没 有别人监管的情况下,自觉遵 守规则。
(三)法律和道德的联系
案例一:
阿珍中年守寡,含辛茹苦把女儿小英抚 养成人。小英成家后,阿珍又拖着病体为 她操劳家务,照看孙子。孙子长大后参加 了工作,小英却把母亲当成累赘,稍不如 意就破口大骂,母亲生病也不闻不问。老 人悲愤难忍,走上了悬梁自尽的绝路。小 英虐待母亲的行为激起了公愤。司法部门 经查实,以遗弃罪判处小英有期徒刑四年。 分析: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ppt课件
.
13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的四大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
14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纪律与的法律区别
纪律
法律
制定主体 企事业单位、社团、国家立法机关 政党等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4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5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规则的重要作用 一是保障人们的权利,保证人们做成事情; 二是约束人们的行为
.
6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二、纪律与法律
大家分析一下,下面所说的哪些属于纪律,哪 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
12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某镇一小学,有几名学生无故退学。
经学校调查得知,这几名学生的家庭 都有足够的条件供其子女上学,他们 退学的原因是其家长让孩子外出做工 挣钱。学校领导先后多次上门做学生 家长的思想工作,但学生家长仍然拒 绝让孩子复学。学校只好会同镇教育 管理部门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几名学生 家长。法院依法责令每名学生家长督 促孩子尽快返校。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避免? 体会违反规则的危害和遵. 守规则的必要性? 21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2007年8月,山东某厂铝水外溢导致14人死 亡、59人受伤,事故原因为职工违章违纪、操作 不当引发。右图是事故发生后的车间惨状。
.
22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内容
依法治国的主体: 依法治国的主体: 主体 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客体: 依法治国的客体: 客体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等 依法治国的目标: 依法治国的目标: 目标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 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
具有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 具有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公正的司法制度 具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依法治国的意义
首先,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首先,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再次,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再次,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最后,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的重要保证。 的重要保证。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11月 11月6日,在北京市朝阳区 循环经济产业园, 循环经济产业园,6万件假 冒伪劣产品被集中无害化处 当日,全国公安机关“ 理。当日,全国公安机关“ 决战‘亮剑’ 决战‘亮剑’行动假冒伪劣 商品集中销毁活动” 商品集中销毁活动”正式启 全国182 182个城市将在此 动,全国182个城市将在此 次活动中查获的假冒伪劣商 品集中销毁。 品集中销毁。
第六课_弘扬法治精神_建设法治国家
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第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 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 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 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党的 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 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党在总 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 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也是借鉴现代法 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
试想一下: 我们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度, 老师想上课就来上课,学生想听课 就来听课,每个同学在课堂上想干 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我们的校园 秩序和教学秩序会怎么样呢?
叙利亚现状
根据叙利亚人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1 年3月15日到2015年6月8日的1547天里,已 确认造成230618人死亡。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我的房子没了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只要是属于夫妻 的共同财产的,那么夫妻双方有平等的处 理权,涉及像房子这样的重大财产的变动, 一定要夫妻双方平等协商一致做出决定。 这是我们指在正常状态下。 离婚时任何一方都不得把属于夫妻的共同 财产进行隐藏、变卖、转移、毁损。 那么,张女士的财产该怎样得到保护?她 该怎样做?
第三,这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国有两 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人治”思想严重;另一方 面,现实中抛弃法制观念、违法乱纪容易导致超 越现实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乱。社会主义法治 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 它既有包容一切先进的法治理念的进步性,又有 立足现实、强调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性。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A
张某致害,应 当赔偿全部损 失;
B
双方都无过 错,应分担 责任;
C
儿童家长未 尽到监护责 任,应由其 承担损失 ;
D
应根据双方 经济情况分 担损失。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2、韩某9岁,其从事的民事活动中,做法不能得到法律确认的是
A
韩某继承其父 商品房一套, 价值100万元;
B
韩某将继承 其父的房屋 赠与希望小 学;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他们违反了 什么法律?
他违反了什 么法律?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守 法
从我
做起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法律知识竞赛:
• 第一轮(不定项选择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不扣分)
1、张某患有间歇性癫痫病。一日张某骑车时突然犯病,将在路边玩耍的8岁儿童撞伤, 用去医疗费1200元。该案责任应如何承担。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你怎么看?
事故的责任由谁承担?为什么?
一、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做生活的掌控者
目录 CONTENTS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02 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03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 04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01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纪 律
自 由
没有红灯的约束,哪有绿灯的畅行。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 河流如果没有河岸的约束,就会泛滥成灾。火车在铁轨的约束和保障下,才可以奔驰四方。
01
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01
工厂违规焊接引収大火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说这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的版本、地位及作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这本教材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
自本单元起,教材开始重点讲法律常识。
法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点,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并有统领后两单元的作用,在法治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从规则讲起,着力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因为中职学校学生素质不齐,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很有必要。
然后再由规则引出建设法治国家以及依法治国的要求等法律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所以说,本课内容的学习对生活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离开法律寸步难行的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规则的作用,纪律与法律的异同点,正确认识和理解纪律,认清职业活动中违背规则的危害;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懂得法治与德治要结合起来,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过程和方法: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再根据案例所凸显的相关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师进行相应点拨和总结,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本课的基本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规则意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涵养道德,让规则常驻心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增强民主法治、平等观念,拥护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
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从而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①做遵纪守法的人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难点定为:①纪律与法律的主要异同点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正义女神一手提着天平,用 它衡量法,另一手握着剑,用它 维护法。 剑如果不带着天平,就是赤 裸裸的暴力;天平如果不带着剑, 就意味着软弱无力。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 正义女神持剑的力量和掌秤的技 巧并驾齐驱的时候,一种完满的 法治状态才能占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其中: 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本质要求 公平公义——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案例3:
39岁的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人佘祥林在背负 “杀妻”之名服刑11年后,2005年4月初终 于被中断刑期重获自由,(因为“被杀”的妻 子张在玉又回到了家乡)并累计将获得70余 万元国家赔偿。湖北法律专家指出,这个“离 奇”的错案凸显出现行司法体制的一些漏洞, 也势必促进司法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从而 进一步促进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
交通事故.flv
案例1
某镇一小学,有几名学生无故退学。经学校 调查得知,这几名学生的家庭都有足够的条 件供其子女上学,他们退学的原因是其家长 让孩子外出做工挣钱。学校领导先后多次上 门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但学生家长仍然 拒绝让孩子复学。学校只好会同镇教育管理 部门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几名学生家长。法院 依法责令每名学生家长督促孩子尽快返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直接针对封建特 权而提出的一项重 要的近现代法治原 则,是反抗特权的 武器。
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男女平等
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种族平等。
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宗教信仰平等。
树立和崇尚法治理念,关 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 实施; 树立和崇尚法治理念,要 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 和法制意识; 树立和崇尚法治理念,要 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意识。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4)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2.情感态度观念遵纪守法,崇尚法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3.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什么是依法治国法治与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国家方式。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只有了解和学习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才能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但指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而且包括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充分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怎样依法治国?教材给出了六条基本要求。
从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指出了依法治国的途径。
对于中职生来说这些要求抽象性、理论性强,难于理解。
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依法治国”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难度。
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一些具体事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结构线索教材从宪法修正案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入手,指出了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B 3、()是一定社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
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 A、 道德 B、 纪律 C、 法律 D、 团体规章制度
A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主要是指
A、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 法律规定每个人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 C、 法律规定每个人的义务是平等的 D、 违反了法律规定,法律对每个人的处罚是平等的
李启铭爸爸——李刚,
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
局长。
(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①要求所有公 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 法律规定的权利,②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义务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①每个公 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②任何公民 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执法 违法 必严 必究
(一)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 有法可依(前提条件) 2. 有法必依(中心环节) 3. 执法必严(关键和重点) 4. 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一)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 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纪律含义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 体利益,保证工作和生 活正常有序进行,要求 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 遵守的行为规范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提起纪律,有的 人会认为它是对 人们言行的限制, 是对自由的约束, 其实这是对纪律
的误解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纪律和自由的关系: ①纪律和自由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②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 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纪律带有一定的强制 性,如果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 现 ③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 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 纪律只是约束违反纪律的人和行为,只要不 违反纪律,每个人都会获得充分的自由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2)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4)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2.情感态度观念遵纪守法,崇尚法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3.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什么是依法治国法治与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国家方式。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只有了解和学习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才能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但指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而且包括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充分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怎样依法治国?教材给出了六条基本要求。
从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指出了依法治国的途径。
对于中职生来说这些要求抽象性、理论性强,难于理解。
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依法治国”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难度。
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一些具体事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结构线索教材从宪法修正案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国家根本治国方略入手,指出了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是直接针对封 建特权而提出的 一项重要的近现 代法治原则,是 反抗特权的武器 。
如果人们在法律上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因宗教信仰而不能完全实现平等对待
• 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男女平等
• 在我国,坚持法律面前种族平等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法制是对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在独裁的国 家 君主是法律 在法制的国 家 人民是上帝
• 正义女神一手提着天平,用它 衡量法,另一手握着剑,用它 维护法。 • 剑如果不带着天平,就是赤裸 裸的暴力;天平如果不带着剑, 就意味着软弱无力。 •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正 义女神持剑的力量和掌秤的技 巧并驾齐驱的时候,一种完满
依 法 治 国
【公用电话亭】
社会需要规则和秩序来保护和保证。
(二)纪律与法律
古已有之
罪”
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
纪律:
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 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 守的行为准则。 作用 :
纪律与法律
保障性:它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规划人们的行 动、纠正人们的违纪行为,达到群体活动 的目的,保障人们正当的权益。 惩罚性:违反纪律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处 罚。 把纪律变成我们自觉的行动时,他律变成自 律,这是纪律的内化,我们这才从情感上 接受它,才能自觉遵守它!
案例.思考:
①钓鱼事件
②开胸验肺事件
2、维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依法治国,崇尚法律的权威。
(1)在情、理、法三者中,法律是首要的判断标 准。
(2)维持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要求政府依 法行政。 (3)维持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要求司法机 关公正司法。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 二是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四是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纪律和法律的区别
纪律 企事业单位、社团、 制定主体 政党等 法律 国家立法机关
全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适用范围 某单位或组织成员 位和社会组织及全体社 会成员 实施主体 制定纪律的单位 政府、公安机关、法院、 检察院等国家机关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理解:“违章违纪不一定出事 (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违 纪。” 请举例说明。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 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 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纪律含义: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 进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既对立,又统一。 纪律的作用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思考回答
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
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 不是就没有自由?
2012年3月1日,北京,马金库在 法庭上极不耐烦,神情中满不在乎, 对被害人家属没有半分歉意,检察 官视其为藐视法庭。
20岁的搬运工马金库 被指控因不满尹女士让 他帮忙照看孩子,持斧 子将她及其2岁儿子砍 死。庭审现场,死者家 属手举遗像,极度悲愤, 但马金库满不在乎,甚 至面带笑容。他称早已 轻生,只求法院速判他 死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思考
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 守什么纪律?
☆
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 方面?
☆
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 1、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 1、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纪律含义: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 进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既对立,又统一。 纪律的作用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与纪律等行为规则相比,法律具有四个明显特征: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回答问题
①:列举你所知道的法律名称? ②:如果违反了法律将会怎样? ③:谈谈你对“天网恢恢,疏而不 漏”的理解。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